《走进非洲》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走进非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非洲歌舞音乐》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欣赏《非洲赞歌》等音乐,感受其音乐情绪,从而喜爱非洲音乐,
了解和尊重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合作、体验、归纳,探
讨非洲音乐中歌、乐(乐器)、舞三个方面的音乐特点,以自
身的体验活动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3)知识与技能:能了解并掌握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
欣赏非洲音乐,感受其音乐情绪,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懂得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教学难点
能够在欣赏的基础上模仿敲ft鼓的节奏,进一步了解。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五.doc

聆听坦桑尼亚民歌《拍手舞》。
1、讨论: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体会出演唱者内心的怎样的情感?
2、讨论:音乐在非洲人民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三、非洲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1、欣赏一段现代爵士乐片段
教师介绍:爵士乐(JAZZ)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黑人舞蹈音乐,后来传入城市,风靡全美,并成为世界
今天的爵士乐已经发展成一种既有独奏、小乐团,也有类似交响乐团的大乐队编制。
2、欣赏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片段
教师介绍:1619年,随着第一批非洲黑人奴隶被贩运到美国,酷爱音乐的非洲黑人习惯于边劳动边舞蹈,是他们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美国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音乐节奏丰富多变、舞蹈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自娱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旋律古朴、富有激情。
——劳动、祭祀、集会、节庆等。
3、学生小组交流对非洲音乐社会性的理解,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总结:音乐是非洲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动、祭祀、集会、节庆、礼拜、婚嫁、丧葬等活动都离不开音乐。在非洲,人们认为音乐不仅能赞颂人,还可以赞颂神,不仅能驱魔祛病,还能通灵祭神。人们常常跳着奇异的舞蹈,哼唱着古朴的旋律共同进行部族的的情感交流与祭礼活动。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课题
非洲歌舞、鼓音乐
课型
音乐鉴赏
第几
课时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
2、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并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
3、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走进非洲教学设计走进非洲教学设计本单元以非洲最具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包括歌曲、键盘乐器“冬哥”以及各种鼓的音乐,安排2课时,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音高的典型特征、多声性旋律及节奏灯应在短短的几节课始终有所涉猎和接触,除此以外,教师应选取更多的非洲音乐作为补充,并适当地结合画面、录像等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第1课时)教学准备:1、放音机、放像机。
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
“鼓乐”或“鼓语”录音带。
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
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
重点难点: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内容: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
教学目标:1、学唱《当太阳降落》。
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
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
教学过程:1、唱歌《当太阳降落》。
(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
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
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2、了解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
(1)再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形式以多声歌常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唱(3)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曲伴奏或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初中音乐_环球之旅——走进非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环球之旅---走进非洲学生情况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
初二这几个班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初二的学生在经过初一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学效果分析这节课,课堂教学很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图片、视频吸引了他们、感动了他们,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给了学生说话的机会。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知识。
教学课件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中展开学习,展开讨论,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自信。
我真切地感受到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成功喜悦,利用多媒体教学,不单把知识呈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与知识牵手。
带学生一次外出的旅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歌曲留有完整的印象。
在教唱的过程中,要注意准确起唱,不抢拍。
为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可鼓励学生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咿呀呀奥雷奥》具有民间舞曲的风格,要用稍快的速度和欢乐的情绪演唱。
演唱时,鼓励学生进行参与。
参与中重在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不在技术问题上过份要求。
教材分析:这个单元以非洲最具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包括歌曲、舞蹈、舞曲、及鼓乐。
两首歌曲《依呀呀奧咧奥》,学生能够准确的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通过欣赏了解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音高的典型特征、多声性旋律等。
在教学中可选取更多的非洲音乐作为补充,结合画面、录像等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
达标测评1节奏练习2音乐常识《咿呀呀奥雷奥》是哪个地区的民歌?非洲音乐的特点?3演唱歌曲《咿呀呀奥雷奥》教学反思《咿呀呀奥雷欧》是一首具有非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
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目的。
初中音乐交流课《走进非洲》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音乐交流课《走进非洲》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走进非洲》这一课所指的非洲音乐是按音乐文化范畴划分的,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划分•本课通过欣赏非洲民间的歌曲和歌舞音乐,使学生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冃标: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民歌和歌舞。
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教学难点:了解、掌握非洲民间咅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内容:1・学唱:当太阳降落2欣赏:冬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的非洲面具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黑人跳街舞的表演片段。
提问:“同学们刚才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是什么表演?”师:“我们班上有同学会跳街舞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大家表演一个!”师:“刚才这位同学跳得很棒,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街舞又称hip-hop舞,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舞者可以随音乐节奏自由创编自己的、动作,是种本能的体现,最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所以得到全世界青少年的欢迎。
街舞虽然成型在美国,但要追溯起源,可寻找到遥远的非洲大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邻略非洲音乐的魅力。
(大屏幕上展示课题《非洲音乐》)。
设计思想:非洲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的接近非洲音乐,愉快地接受、体验他,进而喜欢他,我选择了以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黑人舞蹈----“街舞”为切入点,使同学们感觉到原来黑人音乐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愿意去接近他、体验他,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
二、体验了解非洲的地理人情1、分别请学生代表介绍课前了解的非洲。
2、老师补充。
听:当太阳降落师:引导先生哼唱歌曲旋律。
生:用钱鼓打节奏。
师: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
除了用于音乐外,还经常与宗教仪式紧密联系。
下面就让我们跟录音学唱歌曲。
1、边听边看书上图片和有关介绍。
幼儿园《走进非洲》教案

幼儿园《走进非洲》教案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希望能够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多彩的世界,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的认知能力。
本教案以“走进非洲”为主题,在幼儿园中进行课堂教学,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文化传统以及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等等,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非洲这个神秘的大陆。
二、教学目标1.宝宝能够初步认识非洲这个地方,包括地理位置、大小等;2.宝宝能够领略非洲的文化传承,例如音乐、舞蹈、服装等;3.宝宝能够了解非洲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例如大象、草原、狮子等;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目标一:认识非洲•教学内容: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等。
•教学方法:通过地图等图片形式进行讲解,帮助孩子们初步认识非洲的大体位置和地理特点。
2.目标二:了解非洲的文化•教学内容:非洲的音乐、舞蹈、服装等。
•教学方法:通过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非洲的文化特点,增强跨文化的认知能力。
3.目标三:了解非洲的动植物•教学内容:非洲的大象、草原、狮子等。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图片、玩具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非洲的常见动物和植物,同时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一:认识非洲•教学目标:让孩子们能够初步认识非洲。
•活动内容:通过观看地图等图片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孩子们认识非洲。
•活动形式:PPT讲解。
2.活动二:了解非洲的文化•教学目标:让孩子们了解非洲的音乐、舞蹈、服装等文化内容。
•活动内容:通过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非洲的文化特点。
•活动形式:视频播放。
3.活动三:了解非洲的动植物•教学目标:让孩子们了解非洲的动植物。
•活动内容:通过展示图片、玩具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非洲的常见动植物。
•活动形式:实物展示。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适当的教学评估,以保证教学效果。
六、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认识非洲这个神秘的大陆。
走进非洲小班教案

走进非洲小班教案教案标题:走进非洲小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介绍非洲的文化、风俗和传统。
3. 引发学生对非洲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地图或世界地球仪。
2. 图片、视频或书籍介绍非洲的地理和文化。
3. 非洲音乐或舞蹈的录音或视频。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位置。
2. 通过图片、视频或书籍介绍非洲的地理特点,如大草原、沙漠、野生动物等。
主体活动:3. 分享非洲的文化和风俗,如非洲部落、传统服饰、食物等。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非洲国家,并自行收集该国家的相关信息,如语言、风俗、音乐等。
学生可以使用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进行研究。
5.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海报、口头报告或展示物品的方式进行。
6. 听取非洲音乐或观看非洲舞蹈的录音或视频,并引导学生感受非洲的音乐和舞蹈文化。
结尾活动:7. 点评学生的展示和表现,鼓励他们对非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8. 提供相关的绘画或手工活动,让学生表达他们对非洲的想象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邀请非洲文化专家或非洲裔的家长来班级进行讲座或分享,让学生有机会与真正的非洲文化接触。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展览,了解更多关于非洲的历史和文化。
3. 鼓励学生阅读与非洲相关的书籍,如非洲民间故事、非洲历史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的展示和表达能力,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和展示物品的质量。
3. 通过学生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来评估他们对非洲的理解和想象力。
教学提示:1. 确保教学资源的准备充足,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非洲的地理和文化。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提问,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非洲的过程。
3. 创造积极、尊重和包容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四.doc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对非洲音乐中的节奏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聆听、感知流行音乐、舞蹈与非洲节奏之间的根源联系。
3.能够了解常见的非洲乐器、掌握简单的非洲音乐节奏。
教学重点:非洲节奏的认识。
教学难点:非洲音乐特点的归纳;非洲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传播分析。
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让我们来瞧一瞧,是什么呢?(1)欣赏《nike篮球广告》(3分)师:刚才的视频精彩吗?生:精彩;师:大家觉得怎么个精彩法呢?生:打篮球很精彩。
师:去掉声音,问:现在还精彩吗?师:刚才精彩的是因为画面中动感的篮球节奏,接下来让我们聆听一段音乐,猜一猜,它是来自哪个国家?播放音乐:布隆迪的《鼓舞》(5分)师:音乐欣赏完毕,能告诉我你的耳朵到了什么?生:非洲。
师:为什么?生:因为听到了鼓的声音;因为音乐的风格;凭感觉;师:同学们猜对了,节奏——鼓,就是今天我们的主题。
(出示课题)将走进非洲,走进节奏。
(二)节奏训练。
师:接下来大家谈一谈印象中的非洲。
(非洲的地理环境,划分,主要的非洲音乐指向)(3分)师:提起非洲的节奏,我们不得不说起非洲的灵魂乐器——鼓;非洲鼓的音色与中国鼓音色有明显的不同,形态也不一样;非洲鼓有几十种基本鼓型和几百种鼓的变型,大的象水缸,小的如茶杯,形状也希奇古怪,有的甚至象人一样。
(出示图片)师:接下来,请欣赏不同的鼓演奏的节奏效果,请概括非洲节奏的特点。
(教材片段欣赏)(5分)生:复杂,多变,充满动感。
师:接下来,让我们感触一下非洲的节奏。
(学习节奏练习)(3分)6.6 6 3| 5. 5 5 2 | 6.6 6 3 |1 1 1 5 | 6. 6 6 3 | 2 5. | 3 6. | 5 1. | 6 .6 6 3 | 2 5 5 ||师:同学们练得都很棒,老师演唱歌曲,你们伴奏怎么样?互动概括(非洲音乐除了节奏、音色较特别外,它的功能性也很强,音乐活动大都伴随着社会日常生活。
环球之旅3《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环球之旅(3)《走进非洲》教学设计泉州第十中学庄萍红【教学目标】1.学会并背唱歌曲《当太阳升起》,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了解非洲音乐特点,并结合非洲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合作产生的美【重点】:欣赏体验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难点】:能模仿和学习一两种音乐表现手法来表现非洲音乐的特点【教法】听唱法、表演法、体验法、创造法【板书设计】:走进非洲非洲音乐文化的特点歌曲(人声演唱):多部和声效果乐器:拇指钢琴“冬哥”、鼓,为歌曲或舞蹈伴奏舞蹈:丰多姆佛罗姆节奏强烈、宗教信仰,具有野性美【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演唱歌曲、欣赏舞蹈以及为歌曲配合唱和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创造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和充分认识非洲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了解非洲音乐对现代东、西方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唤起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强烈愿望。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所差距,例如:1、在探究学习这一环节,课表要求学生要能为歌曲《当太阳升起》配上二部和声伴唱,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课堂上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只好改由老师和个别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来演示,让学生现场初步感受二部和声伴唱的效果。
2、在创作活动环节中,鼓励学生按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为音乐创编舞蹈动作,但学生显得很羞涩或是没有勇气在别人面前模仿非洲舞蹈,特别是女同学,老师必须一再强调这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我们不但要尊重而且也要略懂一二,以后有机会跟这些外国友人在一起才不会有失我们泱泱大国的风度和礼仪。
而且在老师带领下才慢慢放开手脚舞动起来,这一环节在课堂上耗时较多,而且气氛不够热烈。
《走进非洲》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活动一:情境导入
1、课前播放非洲音乐作为情境导学
2、播放视频,成龙的电影《我是谁》片段,欣赏非洲的风土人情,问:这是哪个地方?
活动二:学唱歌曲
过渡语: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1、欣赏《当太阳降落》歌曲,问:歌曲的情绪?情感?
2、再次欣赏《当太阳降落》,出示谱例,问: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3、音乐知识学习:中途反复记号
4、学唱歌曲:
⑴教师范唱歌曲,要求:请同学们给歌曲划分段落
⑵聆听歌曲,问以下音乐要素与歌曲情绪有什么关系?力度〔渐强/渐弱〕,节奏〔紧密/疏松〕,旋律〔上行/下行〕
⑶教师伴奏,学生唱词,感受音乐要素及情绪
5、师生合作演唱,稳固学唱歌曲
6、请学生小组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
7、欣赏黑人歌曲片段《深深的河》、《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
活动三:了解多声歌唱
1、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唱形式以多声歌唱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器伴奏或者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活动四:丰多姆佛罗姆舞蹈
1、播放“丰多姆佛罗姆舞蹈”视频,启发学生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闲暇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并总结丰多姆佛罗姆舞蹈的动作特点
3、教学生跳一两个非洲舞蹈动作,并随舞蹈音乐跳起来。
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进一步说明非洲音。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黄芳平一、教学内容分析1、鼓的语言是科特迪瓦阿萨克罗村鲍勒人用非洲鼓来演奏的语言,他主要是通过模仿实际口语音调的抑扬顿挫,这与非洲语言属于音调语言有密切关系。
演奏者先用鲍勒语说话,然后用鼓来敲击。
2、《鼓乐》是非洲加纳共和国的一首民间鼓乐曲。
这首乐曲具有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特点,即“跨节奏”。
它的的风格是节奏富于变化,多声部节奏叠加,每个人的节奏与别人是不同的,但又在同一周期里反复演奏形成非常复杂彼此跨越的节奏效果。
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是丰多姆佛罗姆族猎人们为了吓退野兽而叫喊、跺脚、挥舞棍棒,随着领头人的叫声人们一边跟着呼应,一边有节奏的跺脚,而形成的一种战斗性的舞蹈。
这是一种传统的宫廷礼仪式舞蹈,有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时间,按照一定的程式,具有一定表演性的舞蹈。
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以躯体屈伸起伏,胯部摆动和旋转为主,节奏鲜明热烈,动作富有细腻的表现力和生命的活力。
二、设计思路非洲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节奏,而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
本节课我主要是从非洲鼓点节奏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认为:“音乐课枯燥无味是最无法容忍的,因此,引起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使所有的孩子都喜爱音乐,并在音乐中成长,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引自/html/265.htm中国学校信息)。
因此,我在本节课设置上分别采用了情境导入,直观欣赏、参与实践、创编、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氛围上注重以鼓的节奏传情来打动学生,使他们乐于参与、主动探索,用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非洲鼓的魅力,让学生知道鼓在非洲舞蹈中是不可缺少的。
并通过欣赏,讨论,参与体验等形式让学生增强对非洲音乐的了解,感受非洲音乐舞蹈的强大艺术魅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舞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的视野。
2、让学生参与非洲鼓和非洲舞蹈的学习和体验,感受非洲“鼓”和“舞”的艺术魅力。
初中地理走进非洲教案

初中地理走进非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非洲的气候特点,理解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
3. 了解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认识非洲面临的环境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非洲气候特点的理解,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教学准备:非洲地图、气候分布图、经济发展数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非洲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
2. 提问:非洲是什么时候被欧洲殖民者发现的?目的是什么?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非洲的基本概况:面积、人口、国家数量等。
2. 非洲的气候特点: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3. 非洲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
4. 非洲的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5. 非洲的环境问题: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尼罗河和刚果河为例,分析非洲河流的水文特征。
2. 以南非和尼日利亚为例,分析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非洲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何影响经济发展?2. 分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2. 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案例、讨论问题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现象分析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走进非洲”活动设计(人教版)

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简要评
价区域现状和发展[1]。
”
课标分析:
“ 区域认知是人们出பைடு நூலகம்认知和实践的
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
不 同 类 型 、不 同 功 能 的 空 间 单 位 来 加 以 认 识 的 过
程[2]。
活动 3:观看视频“卢旺达饭店”片段,认识非洲多
民族冲突和战乱,1994 年的卢旺达大屠杀 3 个月屠杀
近 100 万人,因此,2000 年《经济学人》称非洲为“无望
大陆”。
活动 4:读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数量图(图略),认识
世界贫困人口自 1990—2015 年数量大幅下降,但预
测显示 2030 年近 90% 的极端贫困人口将生活在撒哈
面建立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建构区
20
环节一:
环节一
: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
引出主题
活动 1:判断非洲某地景观的正误和分布(图略),
认识非洲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对称性。
活动 2:判断非洲某地人种的正误和分布(图略),
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种人为主,北非以白种人为
主,
马达加斯加还有黄种人分布。
地理知识结构处理初中地理知识。运用区域地理方
法分析现实中的区域地理问题,
能够深化区域认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
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中转化出来的。建构认知结
构可以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可视化”,提高区域认
知能力,强化区域观念。将基本原理和规律等联系起
来,从空间分布规律、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发展三个方
《走进非洲》音乐教学设计5篇

《走进非洲》音乐教学设计5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是单纯的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走进非洲》音乐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走进非洲》音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认知能力通过演唱.演奏与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和趣味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从而达到对不同种族音乐文化了解.理解与认同.实践能力理解鼓乐的原始〝意味〞.通过节奏创编.演奏和动作(声势及律动)体验非洲古老鼓乐的精神气质及现代歌舞音乐的风格特点.情感态度在师生互动与聆听比较中,进一步了解并喜爱非洲音乐风格及其响誉世界的文化价值.重点感受体验非洲音乐风格特点.难点体验非洲鼓乐.舞蹈的风格魅力.辨别节奏特点.教材分析非洲音乐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怎样让学生了解,体验并喜欢非洲音乐呢?我从非洲音乐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多媒体探讨.了解.感受非洲音乐中鼓.舞复杂的节奏风格与艺术魅力.以及在宗教祭祀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我设计了用〝声势〞〝身体律动〞〝非洲鼓〞演奏等教学环节,为学生发挥想像力,提供创作与表现的空间.激发学生对古老〝非洲音乐〞的兴趣与了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及导入在师生的节奏问答中导出非洲二.新授 1.欣赏与体验非洲鼓的演奏方法及非洲鼓乐的典型节奏2.非洲鼓还具有一定的意味3.创编鼓的意味及师生的即兴表演4.欣赏非洲《达玛仪式》5.欣赏非洲舞蹈6.欣赏与体验非洲《马里音乐》三. 课堂小结1.放一段非洲的鼓乐2.由此引出非洲,让学生说出非洲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3.师补充并导入新课:非洲不仅有广袤的草原和沙漠,还有风俗奇异的土著人,更有自由自在漫步的各种野生动物,我们平日在电视上看到的动物世界大多在这里拍摄,但是非洲至今仍存在着尖锐的种族问题,经济落后,战乱不止,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一切都会引起我们的好奇,例如他们的见面方式就很特别,西非人的见面方式是初次见面用右手拍打前胸,中非人互致问候的方式是先鞠躬,后鼓掌再互相祝福,如果你去非洲和人握手时,有气无力会被认为没有礼貌,越用力,越表示尊敬.非洲在地理概念上是指整个非洲大陆,而今天我们学习的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鼓在非洲是最古老最流行的乐器.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神奇的非洲.1.介绍非洲鼓:据文献记载非洲鼓有上千种,我们今天着重来欣赏几种常见鼓的演奏方法及音色,请注意观看金贝.非洲大鼓.康加鼓的演奏方法及音色,欣赏金贝和非洲大鼓吹的合奏.2.学习康加鼓及邦戈的基本演奏方法:引领学生用拍腿.拍手.跺脚等形式感受非洲鼓.要求节奏准确音色统一.3.欣赏非洲鼓乐,听辨它的节奏:这段鼓乐最典型的节奏是什么?引领学生感受非洲鼓,合着音乐演奏并找学生到前面表演.4.介绍鼓的意味:鼓的击打除了用于音乐外,它还具有一定意味,它还会说话.比如,我们都是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当行走到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时,红灯意味着停,当听到学校的铃声,铃声意味着,上课,下课,这就是意味.了解非洲鼓乐的〝意味〞——〝语义〞非洲人用鼓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鼓是黑非洲民族生命的一部分.鼓乐渗透在他们每一位子孙的血脉中,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5.设计鼓的意味:今天就让我们共同体验一次非洲土著人的狩猎生活.出示画面,题目是狩猎.共四幅画面,根据画面,设计鼓的意味.6.体验鼓的意味:引导学生注意观看图形谱,师生共同演奏鼓并体验鼓的意味.7.即兴表演创编:找两个同学到前面演奏,下面同学和老师表演,现场排练,第一个动作起床,集合,第二个动作行进,第三个动作围猎,第四个动作是舞蹈.第一排同学跟教师做表演,后面同学做鼓的意味.总结:刚才我们做的整个过程为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图示:引子+a+b+过度句+c+尾声8.欣赏非洲《达玛仪式》:有这样的一个学派认为音乐艺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祭祀活动,果真是这样吗?请看一段非洲达马仪式.师小结:这个片子记录了非洲人民在祭祀活动中对各种动物的模仿,是原始部落最古老的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鼓,舞蹈,服饰在非洲人的图腾崇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9.欣赏非洲舞蹈: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它渗透在非洲每一位子孙的血液中.有鼓就有舞.下面我们观看一段非洲舞蹈. 问:跟你见过的其它种族音乐舞蹈有什么不同?插播一段新闻,欣赏布什跳非洲舞. 总结非洲音乐特点和舞蹈特点:身体协调.赋于弹性.热情奔放,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在均衡的扭动.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舞蹈皆不同,独具艺术魅力.10.欣赏非洲《马里音乐》:古老的非洲音乐走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音乐,它已和现代的生活更有机会地结合请学生观看非洲的马里音乐,仔细听它的旋律和节奏.视唱旋律,击打节奏,找同学到前面用现有的乐器演奏.同学做律动.简单回顾全课内容.结束语:刚才我们是随着非洲〝鼓与舞〞的体验过程一起走进非洲的,就让我们跳着非洲的舞步走出教室吧!1.听一段非洲的鼓乐,随节奏走进教室.2.结合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谈谈自己对非洲的认识3.相邻的两个同学把手握紧,互致问候.1.看屏幕,欣赏2.用拍腿.拍手.跺脚等形式感受非洲鼓,并按照要求力求节奏准确音色统一.3.听辨节奏,并在老师引领下用腿当鼓,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后到前面参与感受非洲鼓,合着音乐演奏.4.聆听,并结合生活常识体会到底什么是非洲鼓的意味.5.分两组,以狩猎为题目,创设生活场景营造氛围.6.创编短小的鼓乐片段进行表演.7.找两个同学到前面演奏,下面同学和老师表演.第一排同学跟教师做表演,后面同学做鼓的意味.8.欣赏片段 9.欣赏舞蹈.总结特点:全身都在动,没有呈示化的语汇等10.聆听旋律与节奏.找几个同学到前面用现有的乐器演奏.其他同学在下面做律动.最后合着音乐一起演奏.合着音乐跳着非洲的舞步走出教室.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音乐的状态.既让学生体会非洲文化的与众不同,也调动学生了解非洲及欣赏非洲音乐兴趣.通过鼓分类的介绍,加深学生对非洲鼓的印象及演奏技巧. 通过身体律动和乐器,师生共同表现非洲音乐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创编及师生的合作演奏,进一步体会非洲音乐的特点.通过模仿和创编,对学生创造力有所启发,看来鼓和非洲人民的生活是分不开的.通过欣赏,了解鼓,舞蹈,服饰在非洲人的图腾崇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了解非洲音乐和舞蹈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舞蹈是非洲音乐另一重要元素,同样有着独特的魅力. 师生互动,用身体律动和乐器共同表现非洲音乐独有的精神气质.通过师生身体律动及乐器演奏,让学生知道非洲音乐的发展及在世界音乐宝库中价值,在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点评:刘文晶老师所做《走进非洲》一课,能够站在促进初中学生音乐思维发展的高度,抓住本课内容的关键——非洲原始的〝鼓与舞〞的文化内涵,挖掘〝鼓与舞〞的意味;使学生结合现有的音乐生活经验,在亲自体验.感受音乐过程中,尤其是由开始的单声部演奏训练.体验到后来的多声部合奏表演,提高学生对所学音乐的兴趣以及对作品的理解深度.这样,容易建立起自己一定的审美尺度.形成相对科学的审美价值观.教师蕴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音乐思维的引导.引深的操作程序是逐渐生成的,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不过由于教师的性格过于文静.优雅,课堂上显得对音乐所富有的表现特性张扬不够,或可以说〝不过瘾〞.《走进非洲》音乐教学设计2课题:走近非洲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四册第二单元课型:欣赏教学对象:乡镇初中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2.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3.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4.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教学重点.难点: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非洲的代表性乐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教具:录音机.教学磁带.小黑板.教学过程:(实录)导语:今天的这节音乐课,我要和同学们去一个非常遥远.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做一次旅行,为了让我们的旅行顺利和精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四组,每个组的成员都要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在合作中体验这次旅行的快乐!一. 导游厅:师:今天我们究竟要去哪里呢?答案就在这里(出示小黑板,内容为:撒哈拉,黑种人,赤道,热带气候,热带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天然动物园)你能从以上词语中,找出我们要去的地方吗?你的根据示什么?学生甲:我认为是非洲,因为非洲有黑种人,有撒哈拉大沙漠学生乙:是非洲,因为非洲是热带气候丙:非洲,因为非洲的野生动物非常多,被称为天然动物园……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旅游都有导游,老师为你们做次导游好不好?生:好(欢迎)师:(带有表演性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走近非洲.非洲虽然没有欧洲的先进于发达,也没有拉丁美洲的浪漫于美丽,但非洲却以她无以伦比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指向小黑板)非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七亿多人口中,有六亿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而在这六亿人口中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由于赤道横穿非洲中部,整个非洲又有〝热带大陆〞之称.整个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因高原逼近海岸,使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非常少,离大陆不远的西南端,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好望角;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乘车旅行,常常可以看到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没错,这是非洲的天然动物园,在这天然动物园里,不许猎人狩猎,只许游人观赏,你可以坐在坚固的游车里,也可以坐上小飞机,还可以住进〝树顶旅馆〞来尽情观赏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情况!怎么样?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我们的旅行开始了!二. 乐器厅:师: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非洲的什么乐器:(故作神秘地)这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一种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这种乐器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它的形状有很多……它的演奏方式……甲:鼓乙:手鼓丙:非洲鼓师:(对丙所在小组加分)同学们想不想听听非洲鼓的声音?(录音播放《战士的舞蹈》)你也拍着桌子来感受一下吧!学生纷纷拍桌子打鼓.师:既然非洲鼓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你可以想象的出,非洲音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敲击桌子提示)生:节奏下面让我们分组来设计一个非洲鼓,并解说一下你们的创意.各小组讨论.设计,气氛热烈,3分钟后展示a组:我们设计的鼓是圆形的,上面的图案是奥运五环和__年奥运会标志,五环中有一个是黑颜色,代表的就是黑种人,证明他们平等的与其他民族参加竞技;__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期待着与非洲人民在北京相聚.b组:我们设计的非洲鼓有心形的,手形的,月亮形的等等,我们觉得这些形状的鼓让人感觉非常愉悦,我们想让非洲人民看到鼓.打起鼓的时候能够心情愉快.舒畅……c组:我们设计的鼓是五角星形的,上面绘有黄山和黄河,因为我们的国旗上有一颗非常大的星,再加上黄山和黄河代表我们黄种人,把这些描绘在非洲鼓上,象征着我们不同民族的团结和融合……d组:我们设计的鼓有三角形.圆柱形.还有锥形的,把他们挂在脖子上来演奏,非常方便实用……师:刚才每个小组展示的作品都非常有创意,而且蕴含的意义深远,我相信我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会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在非洲还有两种乐器也是经常用的,那就是马林巴和果拉琴,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它们的声音吧!(录音播放马林巴和果拉琴的音色)并参看课本第_页的图片.三.音乐厅师:来到非洲有一种活动不能错过,那就是听音乐,首先我们一起听一首几内亚民歌《寻找朋友》,它是用当地语言里进行演唱的,听的时候同学们考虑以下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2.他们找到朋友了吗?为什么?(播放音乐《寻找朋友》,各小组边听边讨论)生:演唱形式为男声领唱和女声伴唱,我认为他们找到朋友了,因为我们听到他们声音和谐,情绪愉悦……师: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歌词的具体内容,但我们仍然能判断他们互相找到了朋友,因为我们从音乐的情绪中就能判断出来,这说明音乐师无国界的,音乐使我们心心相同……下面再为大家推荐一首无伴奏合唱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我的问题非常简单:歌曲是由几人演唱的?下面让我们闭眼聆听,参考答案为:3人,4人,5人(播放录音《阿伊亚——非洲的灵感》)甲:3人乙:4人师:在公布正确答案前,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演唱这首歌曲的组合——〝黑色之音〞,她是英国一个女子无伴奏歌唱团体,成立于_89年,她们本人来自加勒比海地区,但她们的祖先都是非洲西部的黑人,这个〝黑色之音〞组合究竟是几个人呢?那就是——5人!虽然大家没有判断正确,但我们还是从中学到一点,三重唱是否等于三个人唱?生:不是,三重唱指三个声部,而不是指三个人.师:歌曲我们已经听了两首了,想不想学唱一下非洲歌曲?生:想!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随录音哼唱《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这首歌曲吧!(播放录音)学生分别随唱学生展示后:师:为什么你们唱的都是旋律相同的几句?生:歌曲总是在反复这几句师:这说明非洲歌曲有什么特点?生;常作反复师:乐句长不长?生:不长师:这就是非洲歌曲的特点:常作反复,乐句短小.四.测试厅:(一)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非洲音乐的音域较窄,乐句比较短小,常作反复.2.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3.非洲音乐经常可以听到悠长的旋律线和丰富的装饰音.4.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二)聆听判断下列三段音乐分别来自哪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录音播放三段音乐)学生甲:第一首为非洲音乐,第二首为亚洲音乐,第三首拉丁美洲音乐师:为什么?甲:凭感觉乙:听拉丁美洲的音乐有一种想跳舞的感觉丙:非洲音乐里面有这节课介绍的马林巴和果拉琴的声音,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正确,特别师丙同学把学过的知识马上用上了,真不简单.五:祝福厅:师:从非洲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师美丽的风光,听到的是动听的音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非洲人民的生活还是落后,生产技术还不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粮食的增长,饥饿还是非洲人民心头的阴影,在我们即将离开那里的时候,我想建议同学们留下我们心中〝五彩〞的祝福,比如红色,我想祝愿非洲人民早日摆脱饥饿,早日过上红红火火的生活…学生甲:我的祝福是蓝色的,我们每个人的爱就像一滴水,汇在一起就是大海,大海是蓝色的,我们的爱也是蓝色的!乙:我的祝福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生机勃勃的春天,我希望非洲永远充满生命力……师:一节课的时间实在太短暂,所以我给这节课取名为〝走近非洲〞而非〝走进非洲〞,因为我们只是对非洲有了一点点的了解,而要〝走进〞非洲还要大家的努力,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走进〞非洲,你一定要带上一个人,那是谁?生:老师!师:谢谢大家!下课!《走进非洲》音乐教学设计3设计:本单元以非洲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包括歌曲.键盘乐器〝冬哥〞以及各种鼓的音乐,安排2课时,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音高的典型特征.多声性旋律及节奏灯应在短短的几节课始终有所涉猎和接触,除此以外,教师应选取更多的非洲音乐作为补充,并适当地结合画面.录像等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教学准备:1.放音机.放像机.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鼓乐〞或〝鼓语〞录音带.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重点难点: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教学内容: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教学目标:1.学唱《当太阳降落》.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教学过程:1.唱歌《当太阳降落》.(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2.了解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1)再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形式以多声歌常为特点.(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唱(3)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曲伴奏或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4.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该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1)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闲暇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5.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的特点.(1)引导学生学做一两个舞蹈动作,并随录像中的舞蹈音乐跳起来.(2)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教师进一步说明非洲音乐节奏对摇滚乐.爵士乐的影响.小结:课后记:本课内容新颖,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学生兴趣较高.(第2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键盘乐器〝冬哥〞音乐.鼓的语言.教学目标:1.欣赏非洲键盘乐器〝冬哥〞音乐.2.化妆3.鼓语.4.多声部鼓乐.5.舞蹈.教学过程:1.欣赏键盘乐器〝冬哥〞与歌唱音乐,了解〝冬哥〞的音色.形制,人声与乐器的配合等.(1)第一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引导学生关注乐队中〝冬哥〞的声音.(2)第二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出示〝冬哥〞乐器图,介绍乐器的各个组成部分极其名称和演奏方式.2.第三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请学生们聆听音乐中除了〝冬哥〞的声音还有哪些声音.主要有人声演唱.再次观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键盘乐器〝冬哥〞及演唱音乐.(1)再次聆听或观赏上两堂课的教学内容,并聆听〝鼓乐〞或〝鼓语〞录音带,启发学生发现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2)教师说明鼓再非洲音乐中的两种不同的作用.一种是作为伴奏,一种是作为独奏表演的乐器.3.教师介绍鼓与其他打击乐器合作,共同形成多声部节奏的这种形式,鼓励学生按照所给的节奏进行多声部节奏合奏.(展示谱例)4.再次聆听鼓乐,加深对鼓乐的认识.(1)第二次聆听鼓乐,请学生展开想象〝会说话的鼓〞说了些什么.(2)教师介绍鼓乐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节奏主题,音色变奏等.(3)启发学生尝试用鼓来表现情绪.(4)设计一段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领奏)猎象时,不要刺它的屁股,(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领奏)猎象时,要把长矛投向耳朵后的软处.(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领奏)猎象时,要勇敢地刺向它,(合奏)刺向它,刺向它,刺向它……〞5.〝狩猎〞为剧情,将模仿非洲黑人舞蹈.演唱非洲民歌.敲击鼓语等环节包括再内.(1)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2)演奏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与象战斗的舞蹈场面.(4)狩猎归来,唱《当太阳降落》,用多声合唱.打击乐合奏伴奏.(5)结束.课后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参与性较高.《走进非洲》音乐教学设计4设计:本单元以非洲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包括歌曲.键盘乐器〝冬哥〞以及各种鼓的音乐,安排2课时,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音高的典型特征.多声性旋律及节奏灯应在短短的几节课始终有所涉猎和接触,除此以外,教师应选取更多的非洲音乐作为补充,并适当地结合画面.录像等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教学准备:1.放音机.放像机.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鼓乐〞或〝鼓语〞录音带.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重点难点: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教学内容: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教学目标:1.学唱《当太阳降落》.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教学过程:1.唱歌《当太阳降落》.(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二.doc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教学分析:《非洲歌舞音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环球音乐之旅(3)——走进非洲》主要是介绍非洲的音乐文化。
教育内容有《当太阳降落》(非洲民歌)丰多姆佛罗姆舞蹈欣赏,键盘乐器“冬哥”与歌唱,以及鼓乐演奏。
课前我了解到,本班学生对非洲的音乐文化触及较少,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甚了解,一部分学生甚至存在着“非洲音乐单调难听”的偏见。
因此,我确定了“紧紧围绕单元课题‘走进非洲’予以展开,每一课时选择一个不同的主题,并围绕此主题进行教学”的教学思路。
《非洲歌舞音乐》就是我在进行本单元第一课时对教学所选的课题。
这样,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欣赏学跳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听赏键盘乐器“冬哥”演奏与演唱,学唱歌曲《当太阳降落》以及编配平行的二声部合唱。
通过欣赏舞蹈和学做舞蹈动作来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
通过欣赏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来了解非洲音乐的音色和非洲歌曲的特点。
教学理念:音乐是民族性的文化,也多元性的文化。
本课选择了具有浓郁的非洲风格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和充分认识非洲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唤起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强烈愿望。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合作探究式学习。
其一,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去获取有关非洲音乐文化的资料、信息,鼓励有创意、有新意的创作。
其二,安排即兴创作和实践体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编配平行声部的内容,教师简单讲解示范,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即兴创作。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享受表现、创作音乐而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多媒体课件、非洲舞蹈录像、教学音响系统教学目标:1、欣赏学跳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探索非洲舞蹈音乐的特点。
2、听赏键盘音乐“冬哥”演奏与人声演唱,感受非洲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非洲》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走进非洲》
作者姓名杨琳琳
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
√音乐美术外语物理
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在于除了能够让音乐教师熟悉我国及欧洲民族的音乐,更要了解欧洲音乐之外的其他各洲的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音乐文化生活,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加强学生对世界范围内各种音乐文化现象的全面认识。
本单元以非洲最具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通过欣赏舞蹈、演唱歌曲、演奏鼓乐以及相关的乐曲改编、为歌曲配合唱等创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充分认识非洲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了解非洲音乐对现代东、西方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唤起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强烈愿望。
本单元分两个课时,其中第一课时,通过欣赏舞蹈和学做舞蹈动作来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通过欣赏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来了解非洲乐器的音色和非洲歌曲的特点。
第二课时,通过欣赏鼓乐演奏、尝试演奏鼓乐、设计剧情表演,全面体验非洲丰富多样而独具特性的音乐文化。
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是,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两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本单元共分为两个专题——专题一:《当太阳降落》;专题二:鼓乐演奏
专题划分
专题一:《当太阳降落》(1课时)专题二:鼓乐演奏(1课时)其中,专题二作为研究性学习
活动一:情境导入
1、课前播放非洲音乐作为情境导学
2、播放视频,成龙的电影《我是谁》片段,欣赏非洲的风土人情,问:这是哪个地方?
活动二:学唱歌曲
过渡语: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1、欣赏《当太阳降落》歌曲,问:歌曲的情绪?情感?
2、再次欣赏《当太阳降落》,出示谱例,问: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3、音乐知识学习:中途反复记号
4、学唱歌曲:
⑴教师范唱歌曲,要求:请同学们给歌曲划分段落
⑵聆听歌曲,问下列音乐要素与歌曲情绪有什么关系?力度(渐强/渐弱),节奏(紧密/疏松),旋律(上行/下行)
⑶教师伴奏,学生唱词,感受音乐要素及情绪
5、师生合作演唱,巩固学唱歌曲
6、请学生小组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
7、欣赏黑人歌曲片段《深深的河》、《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
活动三:了解多声歌唱
1、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唱形式以多声歌唱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器伴奏或者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活动四:丰多姆佛罗姆舞蹈
1、播放“丰多姆佛罗姆舞蹈”视频,启发学生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闲暇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并总结丰多姆佛罗姆舞蹈的动作特点
3、教学生跳一两个非洲舞蹈动作,并随舞蹈音乐跳起来。
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进一步说明非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