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二节
第一章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2.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工农民主专政 C.抗日民主专政 D.资产阶级民主专政 1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 人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 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4.在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中,最能体现当时民 主革命任务的是 A.依靠农民 B.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C.限制富农 D.消灭地主阶级 5.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共领导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共同点是 ①主攻方向是大城市②由中共独立领导③建立 了苏维埃政府④遭受了重大挫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八七”会议 A.标志着共产党开始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B.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 C.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共的统治 D.选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方针
三、根据地的主要革命活动
1.军事建设 ——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时间、作战方针、结果) 2.政权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 立(目的、时间、地点、领导机构) 3.经济建设 (1)土地革命: (2)经济建设:(原因、目的、内 容、意义)
土地革命
含义: 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的斗争 必要性:
15.1928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经过“红三 角”地区,北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六年之 后中央红军长征再次经过上地。期间发生的变 化是
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原因是( A
A. 无法呼吸
)
B. 无法取食
C. 无法运动
D. 无法感受刺激
12. 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判断蚯蚓身体前后
端的方法是( C )
A. 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身体向前蠕动
B. 用手抚摸身体表面,前端光滑
C. 环带在身体前端
D. 观察口的位置
13.蚯蚓身体分节,动物身体分节的意义是( B )
寄生 生活相适应的。
器官发达。这是与其
20. 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3]是 环带 ,[2]端是蚯蚓的 前
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相似的体节 构成,这样的动物 叫 环节动物 。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 刚毛 ,具有辅助 运动 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于蚯蚓体表的 黏液 中,然后进入体壁的 血管 中。
C. 有口有肛门
D. 有肛门无口
7. 下列有关蛔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蛔虫为雌雄异体的动物 B. 蛔虫依靠吸食小肠内的营养物质生活 C. 蛔虫不是寄生虫 D. 蛔虫主要通过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内 8. 有关线形动物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C ) A. 身体细长 B. 体表有角质层 C. 都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D. 有口和肛门
2.预防蛔虫病,首先要注意 个人饮食卫生
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 洗干净 ,饭前便后 要 洗手 ;其次,要管理好 粪便 ,粪便要经过处理杀 死 虫卵 后,再作肥料使用。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 细长 ,呈 体表有 角质层 ;有口 有 肛门。
圆柱形 ;
4.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其肌肉质的体壁不被人体小 肠内的消化液所消化是因为蛔虫体表有 角质层 ,可防 止消化液侵蚀。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 时间与位移课件
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若A、B两点的位置坐 标分别为xA和xB,则物体的位移为Δx=xB-xA.
Δx的数值表示位移大小,Δ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
同,Δx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思考判断 (1)位置坐标就是位移.(×)
(2)初末两位置坐标为正时,位移一定是正.(×)
(3)初末两位置坐标为负时,位移可能为正.(√)
运动的描述
2
时间和位移
一、时间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
(2)时间间隔表示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
是秒,它的符号是s.
思考判断
(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 (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 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 (3)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 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25日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
(3)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国际单位
为米(m).
A
B (1)路程与运动方向无关。在同一条运动轨迹上,从A 运动到B 和从B运动到A路程相同。
(2)位移只跟初末位置有关,与实际的运动轨迹无关。
(3)路程相等时位移不一定相同,位移相同时路程不 一定相等。
针对训练1.一操场跑道全长400 m,如图所示,其中CD和 FA为100 m长的直道,弯道ABC和DEF均为半圆形,长度各为 100 m.一运动员从A点开始起跑,沿弯道ABC,直道CD和弯 道DEF到F点,求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
进一步强调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②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③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第一章 第二节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pcr 2k * * ccr p0 v0 [1 * p k 1 0
2 pcr p ( ) k 1
* 0 k k 1
k 1 k
喉部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0 c0
p1 p1c c1c
ccr
2k * * p 0 v0 k+1
ccr只与蒸汽滞止初 参数有关,而与流 动过程中有无损失 及损失的大小无关。 11
2
第二节 蒸汽在级内的流动过程
基本控制方程
1、连续方程 在稳定流动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流过流管任 一截面的蒸汽流量不变,用公式表示为 G=Ac 1 A1c1 2 A2c2 常数
G-单位时间的蒸汽质量流量,kg/s A-汽道内任一横截面面积,m2 c-垂直于截面A的蒸汽速度,m/s ρ-截面A上蒸汽的密度,kg/m3
Gcr 0.647An
cdc
5
第二节 蒸汽在级内的流动过程
能量方程
对于稳定绝热流动,汽流进入系统的能量必须等于离 开系统的能量。若在流动系统中忽略摩擦力做功和势能等 因素,则系统的能量方程式可以写为,
2 c0 c12 h0 q h1 W 2 2
c0 、 式中: h0 、h1-蒸汽进入和流出系统的焓值,J/kg; c1-蒸 汽进入和流出系统时的速度 ,m/s ; q-1kg 蒸汽通过系统时, 对外界所吸收的热量,J/kg;W-1kg蒸汽通过系统时对外界 所作的机械功 ,J/kg。
绝热q=0
蒸汽在流经喷管时不做功w=0
1.喷管出口汽体的理想速度
2 c0 c12t h0 h1t 2 2
2 c0 c12 h0 h1 2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乡村与城市 课件2 30PPT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下面四个人的话分别反映了 区域之间哪些方面的联系。 (1) “下个月我们歌舞团要去澳门演出。”文化联系 (2) “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一吨山东苹果, 请问什么时候到货?”物产联系 (3)“明年上半年,我要去新疆支教。”人才联系
(4) “我经常通过教学网站下载教学资源。和其他老 师交流教学心得。”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农 村 牧 村 渔 村 林 场
城市聚落
工业、商业、服务业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它们 总是与一定的区域相联系。而不 同的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同, 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 相同。
社区的共同点
第三框 往来在区域之间
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 最喜欢买什么商品?看 看哪些是本地生产的, 哪些是外地生产的?如 果是外地生产的,说说 它们的产地是哪里?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 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 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 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 补。
二、区域联系的表现 区域联系的表现
物产 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 人才……
信息联系
图1-29 查询外地信息
物产联系
图1-30 不同区域的物资流动
图1-31 不同区域的人员流动
想一想:
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 各地生产的商品,这个 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山 西 陈 醋
自然条件
物产
杭 州 西 湖 龙 井
海 南
自然条件
物产
重 庆
俄罗斯望远镜
瑞士军刀
法国香水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社会生活
黑龙江的木耳
自然条件
物产
新疆的葡萄干
自然条件
物产
宁波象山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2.第二道防线 (1)组成:__体__液_中__的_杀__菌__物_质__和_吞__噬__细_胞____。 (2)功能: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 ____病_菌______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 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___病_原__体___吞噬消化。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2.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 针对某一特定的__病__原_体____或____异__物______起作用,因而叫作 __特__异_性__免_疫____(又称__后_天__性_免__疫____)。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3.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3.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 防御屏障,其特点是人__生_来__就_有_____,不针对某一种_特__定__的___病原 体,而是对___多_种___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_非__特__异_性__免_疫__ (又称__先_天__性__免_疫___)。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课内小结
第一道 防线
人
体
第二道
的
防线
三
道
防 第三道防线 线
组成
功 能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
产生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抗原
刺激
抗体
产生
特异性 免疫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课外链接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并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 反应应答。该免疫具有稳定性,可遗传给子代,主要表现三方面 的功能。 (1)免疫屏障,包括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作用,在肝脏、脾脏、骨髓、淋巴结、肺泡及血管内皮, 有固定的吞噬细胞,谓之巨噬细胞;在血液中游动的细胞,名为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活
动
p9页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森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
图 1.8 北 半 球 大 气 上 界 太 阳 辐 射 的 分 布
拓展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活
动
p9页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大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森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
热 带 雨 林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亚寒带针叶林 亚
热带雨林
图1.9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一般,太阳辐射越多的地区,生物量也多。
活
动
p9页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大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4月1日凌 晨出现在 新西兰达 尼丁市上 空的一片 壮观的红 色极光。
在芬兰 南部的 海文卡 城出现 了清晰 可见的 美丽极 光。
“极”航天器(Polar)成 功拍摄到记录地球南北 极两端同时出现美丽极 光景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国海军海岸
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
太阳辐射的 巨大能量是 怎样产生的?
太阳辐射对 地球和人类 有什么影响?
(2) 太 阳 的 能 量 来 源
氢、氦
主要成份
核聚变 4H
高温 高压 二 十 二 亿 分 之 一
He+能源
影对 响地 深球 远和 人 类
地球
表面温度
6000K
炽热气球体
思考:如果没有了太阳辐射,
第一章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课件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运动形式 1、产生 2、变更 3、消灭 五、行政法律关系的意义 (一)确定当事人 (二)理清审理思路 (三)准确地适用法律
11
课后作业: 一、预习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二、思考题 案例一:
12
2002 年 7 月,某港资企业投资 2.7 亿元人民币与 内地某市自来水公司签订合作合同,经营该市污水处 理。享有规章制定权的该市政府为此还专门制定了 《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对港方作出一系列承诺, 并规定政府承担污水处理费优先支付和差额补足的义 务,该办法至合作期结束时废止。
14
案例二: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 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 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 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 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元—300 元。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报违章车辆,当 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新闻报道后, 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 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 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 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 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 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 15
5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行政法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标的,即利益和 负担。
通常称“权利客体”,实质上是利益,包括物质 利益和精神利益。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教材p11)
它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 所承担的义务。
6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恒定性及其地位的不对等性 主体恒定性: (1)行政法律关系是在国家行政权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第一章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
5.语用层面 语用因素对语言信息的影响,就是语言的语用层面。所谓 语用因素,主要是指语言实际运用中的各种语境因素。语用 因素对语言信息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现 象: 第一,指示信息。语句中词语的具体所指,就是词语的指 示信息。有些词语的具体所指取决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同一 句话,不同人在不同时间、地点或场合下说,具体意义就不 一样。如“我怕你。”这句话如果是张三对李四说,就是指 张三怕李四;如果是李四对张三说,就是指李四怕张三。这 个句子本身的意义没 什么不同,其信息的不同完全取决于语言环境。 第二,语用含义。实际运用语言时,隐藏在字面意义后面 的真正含义,就是话语的语用含义,也称会话含义或言外之 义。人们在运用语言时,常常不直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是把要表达的意思隐藏在字面意义后面,让别人透过字面 意义来领会。如,一个人写了一首诗,自以为不错,给他的 朋友看,希望得到赞扬。可他的朋友看了说:“对不起,我 对诗一窍不通。”会听话的一定能知道朋友的言外之意是他 认为这首诗不怎么样。这种语用含义都不是词语本身固有的 意思,而是在具体符号的系统性
语法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施事 聚 合 关 系
我 小猫
中国队
动作 打碎了 撞翻了 打败了
受事 杯子 花盆 美国队
组合关系
思考题
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
本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请举例 说明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在词汇/语义中的具 体表现。
如:“老刘|是|北京|人。”这个句子由四个较小的语言单 位——词组成,其中每个词都是这个句子的构成成分,各个 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此外,由音位组成音节,由语 素组成词,由词组成短语,也有类似的组合关系。
词语之间的组合是有规则的。较小语言单位只有按照一定规 则组合,才能构成较大的语言单位,才能构成组合关系。比 如“我”“也去”这三个词组合成句子“我也去。”词与词 之间有组合关系。但如果组合成“去也我”就不成话(不成 句子),词与词之间就没有组合关系。
第一章第二节 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化学纤维)
(2)性质
c、耐磨性 主要取决于纤维的强度,弹性和 延展性,相比之下弹性和延伸性起主 要作用。耐磨性好
(2)性质
d、吸湿性 没有亲水基,结晶度又高, 所以 w =0.4%。回潮率很小,吸湿 性很差,穿着不舒适,易产生静电、 吸尘。
(2)性质
e、耐热性 耐磨性与热稳定性均好Tg=67-91℃。 软化温度:230℃ 熔点:250-265℃ 燃烧温度:560℃ 涤纶在150℃的空气中加热168小时,强度 损失只有15-30%,加热1000小时,强度损失 50%。 熨烫温度:140-150℃
3.铜氨纤维cupra 铜氨纤维cupra
把纤维素溶解在浓铜氨溶液中,制 成纺丝液后,加工而成的纤维。 截面为圆形,无皮芯结构,纵向光 滑。聚合度为450-550,延伸性稍低于粘 胶,强度稍高于粘胶。 具有真丝般柔和的光泽,手感柔软, 湿强度和耐磨性能比粘胶纤维好。
4.醋脂纤维(polyacetate) 醋脂纤维(polyacetate)
(4)性质
b、吸湿性:w=4.5%,比涤纶大。 、吸湿性 c、耐热性 、耐热性:锦纶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不 及涤纶,在150摄氏度下作用1小时后, 强度仅为原来的69%。 锦纶6的熔点较低为215-220℃。 锦纶66的熔点为260℃,熨烫温度控制 在140℃以下。
(4)性质
d、耐光性 、 不耐日晒,长期光照,颜色发黄,强度下 降,因此不易用作户外用服装。 e、耐酸碱性:耐碱不耐酸 、耐酸碱性 耐碱不耐酸 在95℃温度下,用10% 氢氧化钠处理16小 时,强度损失可忽略不计。但可溶于各种浓酸 中,16% 的盐酸即能溶解锦纶6,20% 的盐酸 能溶解锦纶66。热的甲酸(蚁酸)乙酸(醋酸)也能 溶解锦纶。
醋脂纤维性质
(4)吸湿性 )吸湿性:亲水性小,疏水性大,缩水 小。 (5)燃烧性 )燃烧性:燃烧迅速,边燃烧边溶解, 放出异味,留下黑色硬快。 主要用于裙装、女衬衫、内衣、领 带和里料等。
第一章 第二节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对于生产流水线每班内需要安排替补的岗位,应考虑替补次数和间隙休息时间,每1小时轮替一次,每岗就定2人,采用2人轮换I一人工作,一人做一些较轻的准备性或辅助工作,对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操作的岗位,其定员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1—6)中的“生产工作时间”,是指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和准备、结束工作时间之和。
为了进一步弄清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概念的内涵上看,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这种界限,既包含了对劳动力消耗“质”的界定,也包含了对劳动力消耗“量”的限额。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即对活劳动消耗量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按岗位定员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种方法;
1.设备岗位定员。这种方法适用于在设备和装置开动韵时间内,必须由单人看管(操纵)或多岗位多人共同看管(操纵)的场合。
具体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看管<操纵)的岗位量。
(2)岗位的负荷量。一般的岗位如果负荷量不足4小时的要考虑兼岗、兼职、兼做。高温、高压、高空等作业环境差、负荷量大、强度高的岗位,工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这时总负荷量应视具体情况给予宽放。
(一)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定员的科学标准应是保证整个生产过程连续、协调进行所必须的人员数量,因此,.定员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所需的人员为依据。
C-)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从历史上看,我国企业劳动定员工作要比劳动定额工作开展得晚一些,从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起步,经过10多年的努力才逐步得到健全和完善。长期以来,由于管理工作的需要,约定俗成,常将劳动定额与定员并称为:劳动定员定额工作或劳动定额定员工作。如果认真思考,深入研究、探讨一下,就会发现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两个概念之间确实存在许多相似、相近之处,这就使许多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认为: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下位概念,即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二种重要的发的良好环境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要点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2.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
3.自转的周期[来源:学科网]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2)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东面的地点总是要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面地点的时间总是早于西面地点的时间,这就是时间的差异,可以总结为东早西晚。
(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每天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实际上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5.晨昏线(圈)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叫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叫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到夜的界线为昏线,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下图中AB为晨线。
[来源:学科网ZXXK]【例题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五带的形成D.昼夜长短的变化[来源:Z+xx+]点拨: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射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只是产生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不会造成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
答案:A要点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特征有两个:①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北极始终指向天空中的北极星附近(这也是北极名称的来历)。
②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地轴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度数是 66.5°。
如图所示: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为365天)。
第一章第二节 地图 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共37张PPT)
第二节 地 图
原始地图就像图画一样,将山川、道路、树木如 实地画出,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在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总在不断地观察、 理解、描述、概括他们所发现的世界,逐渐地,地图 成为地面变化和历史变迁的忠实记录者。
图示为马王堆出土的
西汉地图,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 地图。图的方位是上南下 北,长宽各96厘米,主区 部分的比例尺根据推算, 约在十五万分之一至二十 万分之一间。已有统一的 图例,绘有山脉、河流、 居民点、道路等。
A .甲在乙的正北方
B .丙在丁的正西方
C .甲在丙的正西方 D .丁在乙的正西方
丙
30°E
甲
N
丁
150°W
乙
8.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别:
(1)图中D在C的 正南 方向 (2)图中A在D的 正西 方向
(3)图中B在A的 东北 方向
第二节 地 图
145°W
180°
第二节 地 图
0°
175°E 145°W
第二节 地 图 视频资料
第二节 地 图
• 既无经纬网又 无指向标的地 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 有经纬网的地图:
根据经线定南北方向, 沿纬线定东西方向。
第二节 地 图
• 比例尺:
第二节 地 图
视频资料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
第二节 地 图
电子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电 子 地 图 的 应 用
视频资料
第二节 地 图
复习与巩固:
一、单选题
1.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上海至贵阳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 际直线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第一章第二节线性动物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蚯蚓的身 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 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 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与其他体 节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厚,如同 在蚯蚓的身体上戴了一个环,称为 环带。
•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 活。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 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 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蚯 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以土壤中的 有机物为食。
• 有些种类亦可作水质污染情况的指示生物。
• 环节动物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 分节是指身体由前向后分成许多相似而又重复排列 的部分,称为体节,这种现象称为分节现象;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出现了原始的运动器官——刚毛
2、消化系统
• 构成: – 消化管:口、口腔、 咽、食道、嗉囊、 砂囊、胃、肠、盲 肠、肛门 ; – 消化腺:钙腺、咽 腺、圈胃腺
• • • • • • 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1观察蚯蚓形状、颜色 2蚯蚓体表是光滑还是 粗糙? 3观察蚯蚓在牛皮纸和 玻璃板上的运动有何不同?
分辨蚯蚓的前端后端:
前端
环带
蚯蚓的横切面也是圆筒形: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蚯蚓的身体呈 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 显,颜色也与其他体节不同,而且比其 他体节厚,如同在蚯蚓的身体上戴了一 个环,称为环带。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的唾液中有防止 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 到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更 多。它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吃进土壤中的 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 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 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 错误 的画“×”。 (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 X ) (2)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X ) 2.以下动物中,__________ BEF 属于环节动物, ACD 属于线形动物。 __________ A.蛔虫; B.蚯蚓; C.小麦线虫; D.丝虫; E.蛭; F.沙蚕。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弊) 1、太阳大气层分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分布在光球层,暗黑色斑点、温度比周围低。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耀斑:分布在色球层,某些区域会突然爆发出现增亮的斑块。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表现) 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指太阳向外甩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太阳黑子活动) 影响无线电通讯(也叫短波通信)耀斑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 (影响地球自然灾害的产生) 极光产生的条件:1、纬度要足够高,两极附近 2、天气晴朗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1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 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 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 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回答8~9题。 8.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9.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短波通讯中断 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10、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 ) A、太阳外部的天气 B、太阳内部 C、太阳大气的色球
第一章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主要内容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利)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辐射 定义: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 宇宙放射能量和传递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集 中在可见光区) 3、来源: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核聚变反应 4、赤、橙、红、绿、青、蓝、紫 波长 长——短(可见光区) 5、对地球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能量):煤、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维持地表温度,推动地球上水、大气循环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分布不均构成地表区域的差异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太阳高度角、昼长) 越高越低,赤道阴雨天气多,所以辐射少 2、海拔(太阳辐射削弱) 例如: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阴雨多云、削弱) 主要集中在回归线大陆中部、西部
第一章 第二节 海陆分布
K北冰洋 E A 欧洲 亚洲 D 非洲 J
印度洋
B B南极洲
C
B南极洲
看图说出与欧洲相邻的大洲及方位关系;说出非洲濒临的大 洋及方位关系。
课堂填图练习: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北冰洋
④
北美洲
太
①
欧洲 亚
大 非 洲
洲
太
①平
平
洋
南 西 美 洋 洲 ②
南 极 洲
印
度 洋
③
洋 大洋洲
小 结
海陆分布
一、地球上海陆比例:
哪个大洲跨纬度最多 ?
亚洲 哪个大洲跨经度最多? 南极洲 主要位于东半球或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东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南极洲
欧洲 亚 洲 非洲
大 洋 洲
南极洲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 丹麦海峡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红海、曼 德雷克海峡 德海峡
• • • • • • • • • • • • • • •
4.有关南极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A、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周围直接濒临三大洋; D、全部位于南半球 5.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环绕的是:( D)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6.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7.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C) A.东半球 南半球 B.西半球 北半球 C.北半球 东半球 D.南半球 西半球
第一章第二节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P.Monroe)从心理学的 角度探讨了教育的起源,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 源说。
他认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忽视了人的心理 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断定原始社会的教 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模仿既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也是教育的 本质。
(3)劳动起源说
教育产生的原因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 生的最根本的原因。P17
传授生产经验知识和技能 蕴含教育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 具有经验的人扮演教育者的角色 学习他人经验的人扮演受教育者的角色 经验就是教育的内容
12/29/2019
教育产生的条件
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 的条件
四是教育的多元化。体现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 和教育方法等方面。
五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现代教育主张教育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服务,为学生 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和生活服务。
六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 文教育的融合,为培养完整的人和和谐的社会奠定 了基础。
论音乐与文雅教育 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其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也是他所划分 的情感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他认为音乐是进行美 育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更是道德教育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本身可培养人的良好性 格,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应学习音乐。音乐没有功利 性,给人以美的享受、道德的熏陶。亚里士多德主 张“文雅教育”。他把学科分为实用和文雅两种, 实用学科为实际生活服务,具有功利性,是不高尚 的;文雅学科没有功利性,是专供闲暇和享受用的, 是高尚的。亚里士多德重视后者。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苏联一些教育学家运用历史 唯物主义观点在阐明教育起源的过程中提出的观点, 即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课件
v dv t
dt
v2
v0
0R
v v0
1 v0t R
2)又 v d s dt
s
t
ds vdt
0
0
t
s
v0
0 1 v0t
R
dt
R
ln 1
R
v0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般圆周运动,取自然坐标系)
§1 – 5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非惯性参考系 惯性力
一、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 x x vt vx vx v
说明
1)定义力 2)力的瞬时作用规律 3)矢量性 4)说明了质量的实质 : 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5)适用条件:质点、宏观、低速、惯性系
Fx
max
m
dvx dt
直角坐标系中:
Fy
may
m
dvy dt
Fz
m az
m dvz
dt
F ma i ma j ma k
x
y
z
自然坐标系中:
F
ma
(3)一般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宏观运动。 微观粒子的微观运动,要用量子力学处理。
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原则上,由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解决所有力学问题。
常见的力学问题分为两类: 1)已知力求运动 2)已知一些力和运动求另一些力 解题关键:正确地分析物体(质点)所受的力!!
一般解题步骤: 选对象、看运动、分析力、建坐标系并列方程
人站在地球上,以地球为参考系,人静止不动。而以地 球以外的物体为参考系,则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
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都要加上“相对 ”二字:相对 位移、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
同一质点在不同参考系中的位置矢量、速度和加 速度等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第一章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1.占有
的权占利有,是相所互有间权应人当对给于予财一产定实的际方上便的或占接领受、一控定制的。限财制产,可法以律由将所这有种人相自邻己人占间有的,关也系可用以权由利
2.使用 3.收益 4.处分
非义所务有的人形占式有确。非定所下有来人,就占是有相可邻以关分系为。合可法见占,有相和邻非关法系占是有指两两种个情或况两。个非以所上有相人邻的不合动法产占的有所, 是有指人根使或用 据使是法用依律人照规,物定在的或行性所使能有占和人有用的、途意使,思用并而、不占收毁有益损他、其人处物的分或财权变产利更,时其如发性承生质租的而人权加根利以据义 利承用 务租。关合使系同用。占权我有能国出一<租民般人法是的通 财 产由 合 非 孳则 理产 是所 法 法息》 的、 非有 使 使收 是第精保人 用 用 法益 指神管8。自 。占,依3,人例就己 例有法条正根如是行 如,律规确据,收使 ,如关定处承保取,未小系:“理租管也所经偷取不截人可合有允占得动水依以同物许有的产、租由占的而赃利的排赁非有利居物益相水合所寄益住、,邻、同有存他 , 如未各通使人人包人利经方行用行的括房息许,、租使财孳屋、可应通赁。产息 租。强当风非物。和 金占按、所非。;利他照非采有所天润人有所光人有然。的利有等根人孳孳房生人方据没息息屋产无面法有分是。、法的律法为指方律相或律法果便依邻 者上定实生据约关的、孳活而定系依动息、使。使据物和”团用用而的天结他他占 产然互人人有 物孳助财财以 他息、产产及 人。公,,法其的平为 为定他财合 依物的用法收取的利益,如耕种土地收取粮食、采掘矿藏收取矿石。收益权能一般由所有权
2.行为
行病为死,、是自指然能灾够害引等起,这经两济种法事律件关对系于形特成定、变的更经和济消法灭律的关人系的主有体意(识当的事活人动)而。行言为,可都以是分不为可善 避
第一章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请回答,为什么商汤能够灭夏? 汤任用伊尹等贤人作为灭夏的助手,完成灭夏的准备;施行仁政,
得到大多数诸侯的拥护;商汤以讨伐夏桀暴政为号召,顺应民意; 夏桀的暴虐无道;夏朝奴隶们的不断反抗,加速了夏桀统治的瓦 解。
二、商朝的兴衰
1.商汤建国 2.盘庚迁殷: 3.疆域:
当时世界大国
时间,都城
统治中心地区: 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 部,其势力所及,西 到陕西西部,北到河 北北部,南到湖北和 湖南北部,东到海滨。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一、夏、商、西周的更替
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
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古均台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 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 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 材料二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 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 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 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 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 位,是为夏后帝 启。 ——《史记》 禹建立夏朝,公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该史实发生在什么时候? 元前2070年
今河南安阳
今河南郑州
4.商纣王的暴政
பைடு நூலகம்
奢侈腐化,以酷刑来残害人民。(炮烙之刑)商统治者制定了各种酷刑,有割鼻、 断足、砍头、活埋、剖腹等等。商朝人非常迷信,他们认为人死后的境界与生前 一样,所以奴隶主贵族死后,还要用大批奴隶殉葬或祭祀,这就是教科书上介绍 的“人祭”和“人殉”。(看教科书上的小字内容)1950年发掘的武官村大墓 殉葬者有79人;1976年发掘的一个祭祀坑中,就清理出被害奴隶尸骨1200多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的相对光谱辐亮度
Le,s,λr与波长的等温 关系曲线。图中每一 条曲线都有一个最大 值λmax ,最大值的位
置随温度升高向短波方
向移动。
3.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
将式(1-40)对波长λ 求积分,得到黑体发射的 总辐射出射度
M
M
e ,s
e ,s
M
0
e ,s ,
d T (W / m )
4 2
(1-42)
式中,σ 是斯特藩-波尔兹曼常数,它由下式决 定
2π k 15 h c
3 5 4 2
5 . 67 10
8
Wm
2
K
4
由式(1-42)可知,Me,s与T的四次方成正比,与其他性质无 关。黑体的辐射出射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加
4. 维恩位移定律
将普朗克公式(1-40)对波长λ 求微分后令其等于 0,则可以得到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所对应的波长 λ m与绝对温度T的关系为
T=36.5+273=309.5K,根据斯特藩-波尔兹曼辐射
定律,正常人体所发出的辐射出射度为
309 . 5 520 . 3 W / m
M
4
2
e ,s ,
(2)由维恩位移定律,正常人体的峰值辐射波长为
m
2898 T
(μm)=9.36μm
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为
M
e ,s , m
1.3
一、热辐射
物体热辐射
物体通常以两种不同形式发射辐射能量。
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具有发出辐射波的能力,其光谱辐射量 Xe,λ是波长λ和温度T的函数。温度低的物体发红外光,5000C发 暗红色光,15000C开始发白光。热辐射体(发射连续光谱且是温 度的函数)例如:动植物、太阳。 二、发光 物体靠外部能量激发的辐射,而不是靠加热保持温度使辐射 维持,称发光。发光光谱是非连续光谱,且不是温度的函数。 有电致发光;光致发光;化学发光;热发光。
1.3.1
1.黑体
黑体辐射定律
能够完全吸收从任何角度入射的任何波长的 辐射,并且在每一个方向都能最大可能地发射任 意波长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黑体。显然,黑体的吸 收系数为1,发射系数也为1。 黑体只是一个理想的辐射体,常被用做辐射 计量的基准。
2.普朗克辐射定律
黑体为理想的余弦辐射体,其光谱辐射出射度Me,s,λ (角标“s”表示黑体)由普朗克公式表示为
重叠部分
CCD2
例1-3
已知某He-Ne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3mW,
其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 V(λ )为0.24, 试计算 其发出的光通量为多少lm(流明)?
解
He-Ne激光器输出的光为光谱辐射通量,
根据式(1-56)可以计算出它发出的光通量为
Φ v,λ
=KmV(λ )Φ e,
=0.492(lm)
H v E vt
丝温度降低,灯的可见光部分的光谱减弱,用照度计检 测光照度时,照度将显著下降。
例1-5 在距离标准钨丝灯2m远处放置一个照度计探头,已知照度计 探头的光敏面积为0.5 cm2,若照度计测得的最大照度为100(lx), 光视效能K为17.1。试求
1、照度计探头所接收的光通量? 2、标准钨丝灯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为多少? 3、标准钨丝灯所发出的辐射通量为多少? 解:计算照度计探头所接收的光通量
m
2898 T
(μm)
(1-43)
可见,峰值光谱辐出度对应的波长与绝对温度的乘积
是常数。当温度升高时,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对应的
波长向短波方向位移,这就是维恩位移定律。
将式(1-43)代入式(1-40),得到黑体的峰 值光谱辐出度
M
e ,s , m
1 . 309 T 10
5
15
W· -2 cm
标准钨丝灯所发出的辐射通量为
Φe
Φv Kw
5 10 17 . 1
-3
2 . 92 10
4
W
例1-6 今测得某液态金属辐射体的光谱辐射峰 值波长λ m=0.7245μ m,试求该液态金属的 温度T、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Me,S,λ m和总 辐射出射度Me各为多少?
解:根据维恩位移定律,有
例1-2 将标准钨丝灯作为黑体时,试计算它的峰值辐 射波长,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和它的总辐射出射度。 解 标准钨丝灯的绝对温度为TW=2856K,因此它的峰值
2898 T 2896 2856
辐射波长为
m
1 . 015
(μm)
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为
M
e ,s , m
1 . 309 T 10
L e, s,
5
Le
M π
e
得
2c h
hc
2
( e kT 1)
黑体光谱辐强度Ie,s,λ,由式(1-15) L e
dI e dS cos d Φe d Ω dS cos
2
得
I e, s,
2 c hS cos
2 hc
( e kT 1)5源自图 绘出了黑体辐λm=2898/T 因此得到液态金属的温度T为 T =2898/0.7245 =4000(K)
再根据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得到液态金属的峰值光谱辐射出 射度Me,S,λm和总辐射出射度Me分别为 Me,s,λm= 1.309×10-15T5 = 1.34(Wcm-2) Me=σ T4 = 5.67×10-8×40004 = 1.45×103(Wcm2)
17 . 1
A2
lm/W
光通量Φ v,该式是辐射
体的辐射量和光度量的 转换关系式。
例1-4 对于色温为 2856 K的标准钨丝灯其光视效能 K为 17.1 lm/W,当标准钨丝灯发出的辐射通量为Φ e =100W 时,其光通量为 Φ v = 1710 lm。 由此可见,色温越高的辐射体,它的可见光的成分越 多,光度量也越高。白炽钨丝灯的供电电压降低时,灯
Φ e, V ( )d
(1-61)
将式(1-35)、(1-61)代入式(1-60),得到
K Km
780 nm 380 nm
Φ e , V ( )d
0
Φ e , d
K mV
(1-62)
式中,V是辐射体的光视效率。
标准钨丝灯发光光谱的分布如图1-7所示,图中的 曲线分别为标准钨丝灯的相对光谱辐射分布 X e , r 、光谱光视效率V(λ )和光谱光视效率与 相对光谱辐射分布之积 V ( )X e, r ,积分
以上三个定律统称为黑体辐射定律。
例1-1 若将人体作为黑体,正常人体温度为36.5℃, (1)试计算正常人体所发出的辐射出射度为多 少W/m2?(2)正常人体的峰值辐射波长为多少
μ m?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Me,s,λ m为多少?(3)
人体发烧到38℃时峰值辐射波长为多少?发烧时 的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Me,s,λ m又为多少? 解 : (1)人体正常的绝对温度为
λ
=683×0.24×3×10-3
1.4.3 辐射体光视效能
一个热辐射体发射的总光通量Φ v与总辐射通量
Φ e之比,称为该辐射体的光视效能K,即
K Φv Φe
(1-60)
光视效能K的推导: 对发射连续光谱辐射的热辐
射体,由上式及式(1-58)可得总光通量Φ v为
Φv K m
780 nm 380 nm
1.4.2
光视效能:
人眼的光谱光视效能
同一波长测得的光通量与辐射通量比值K(λ )定义为光视效能, 单位lm/W。
K ( )
v , e ,
光视效率: 在波长λ =0.555μm处,K(λ)有最大值,其值为Km=683 lm/W。 将K(λ)用Km归一化的结果,其明视觉光视效率定义为
V ( ) K ( ) Km 1 v , K m e ,
(1-56)
在波长=0.507μm处,K(λ)也有最大值,其值为K‘m=1725 lm/W。 将K(λ)用K’m归一化的结果,其暗视觉光视效率定义为
V ( )
'
K ( ) Km
1 v , K m e ,
0 .5
V(λ )与波长λ 的
关系曲线(实线)。
0
(1-54) (1-54) (1-54)
对于亮度小于0.001cd/m2的单色辐射刺激人眼的圆柱细胞, 发现在波长=0.507μ m处的光谱辐射亮度Le,507nm大于其他波长λ 的 光谱辐射亮度 Le,λ 。把Le,λ 与 Le,0.507μ m 的比值定义为正常人眼 的暗视觉光谱光视效率,即
系是很重要的。掌握这些转换关系,就可以对用
不同度量参数标定的光电器件灵敏度等特性参数
进行比较。
1.4.1
人眼的视觉灵敏度
m之间的辐射,这个
人眼只能感觉波长在0.38-0.78μ
波段为可见光。 在可见光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的感光灵敏度也不 同。 量值相同而波长不同的辐射引起人眼的视觉是不同
的。 发现波长=0.555μ m处的光谱辐射亮度Le,λ m大于其它
V ( )
L e , L e,0.507
m
V`(λ )是一个无量纲的相对值,它与波长的关系如图1-5中的虚 线所示。
除了人眼以外,其他光电检测器,如光电池\光电倍增管\光敏 电阻等也只能感受到一定范围的波长,对每种波长的响应程度(反 应灵敏度)也不同。它们对不同波长的选择特性可用光谱光视效 率曲线来表征。
波长的光谱辐亮度Le,λ 。把光谱辐射亮度Le,λ 除以波 长=0.555μ m的光谱辐射亮度Le,λ m所得商,定义为正 常人眼的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V(λ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