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

合集下载

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1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一书。

看完之后,有很多感触。

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真正落实教学的有效性还真是不容易啊!而余教授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余教授在书中写到:“对一个老师来说,你不能占据学生学习的全部时间,一定要‘解放儿童’!”,“我们的学校课程学习时间已经挤占了学生的所有课外学习的时间,学生几乎没有个性化的学习!如果所有的孩子掌握的知识都是一摸一样的,这绝对是国家的灾难!”所以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努力告别无效、低效的课堂,不能以抢占学生的时间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应构建有效的课堂。

在教学中,该怎样做到有效呢?在书中,余教授将我们指出了方向。

首先,要将课堂活起来。

我们学校践行的生本课堂,其思路和余教授的不谋而合。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

课堂上,小老师精彩的展示吸引全部学生注意力,在生生互动、教师参与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

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这样的课堂也许就是孩子们向往的课堂,也是向我们心中的有效课堂迈进一步。

当然,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使用,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因此,我将不断地去探索,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

使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使每一节课都能给人美的享受!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2暑假时,读了许多遍的《有效教学十讲》,对有效教学的概念和手段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把平时看到听到的各种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

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谈点体会:一、好处:这个书内容直观,语言直白,实例较丰富,易懂,对有效教学从概念到具体操作方法都有叙述,比较全面,作为教师平时没多少时间查这些新概念新说法,可以作为工具书,操作上有疑惑的时候可查阅。

方便。

但是书本作者总是在回避一个很直观的问题,即分数和作者观点相背时的对策,常用妥善处理,协调,逐步改进,摸索等模糊字眼带过,所以虽然讲得天花乱坠,读完多次也是心中无底。

个人成长:《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个人成长:《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桥边小学黄建华2013年秋季寒假期间我有幸读到余文森的教育专著《有效教学十法》深受启发。

作者作品简介:作者余文森,教育学教授,1963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现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实验研究分课题负责人,教育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

本书是余文森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作者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

作者的睿智与幽默,读者在本书中随处都可感受到。

作品的主要内容:本书共十讲,其中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包括:1、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2、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哪里3、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4、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第二讲教学的生成性,包括:1、新课程为什么凸显教学的生成性2、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3、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4、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第三讲三维目标,包括1、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2、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3、怎么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4、怎样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四讲教学情境包括:1、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什么意义2、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3、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4、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第五讲教学关系包括:1、学生究竟具有哪些特性2、教师的态度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4、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第六讲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包括:1、第一条铁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2、第二条铁律:“先教后学”——以教导学3、第三条铁律:“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第七讲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包括:1、第一方面: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2、第二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3、第三方面: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缺失;第四方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第八讲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包括: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第九讲校本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第十讲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包括:1、第一种类型:教学型教研,2、第二种类型:研究型教研,3、第三种类型:学习型教研。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作者灵心慧眼所观察到的课堂种种,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风景。

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幸福指标,有效性也是一样的。

什么东西是有效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主要表现在哪里?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第一,比谁穿得快。

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当中,谁掰的玉米多。

考量学习的有效性的指标有: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

儿童的学习不是他的全部。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高明的校领导、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你不能占据学生学习的全部时间,一定要“解放儿童”!教育家陶行知就一直强调“解放儿童”!如果一个孩子的头脑里面,学校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只占他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这个比例越小,那么这孩子将来肯定越了不起。

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体验:只有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才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的有效性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是:发展发展的内涵,层次,机制,时间,主体教师就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

错教学最根本的吸引力:教师不断从教学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

有效教学: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

缺乏教师引导的自主,是一种肤浅的自主,甚至是一种虚假的自主。

教学及其改革的三个层次:1、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2、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3、优质教学五个维度考查和分析是否在进行优质教学:(学生)情绪状态,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教师)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个性,有文化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清晰地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对他们的重要性,在尽量不影响学生分数的前提下,多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手,做好这个事情。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第二讲教学的生成性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预设和精彩生成的结合新课程为什么凸显教学的生成性?渔夫的故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讲解的,思考的,预设的主动权。

读于文森老师《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读于文森老师《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读于文森老师《有效教学十讲》有感读于文森老师《有效教学十讲》有感范文寒假来临,闲来无事,茶余饭后我再次捧起余文森老师的《有效教学十讲》用心品读着,觉得获益匪浅。

窗外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吹着,而捧着这本书坐在灯下,似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带给了我温暖、宁静与快乐,更重要的是,这部凝聚着余教授二十多年的教育智慧与心得的教育专著,无论是他机智幽默的语言,还是精辟入里的教育哲思,都为广大教师尤其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奉上了一顿受益终生的精神大餐。

它还督促我去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透彻地理解“高效课堂”的真谛。

合上书,万千感慨充满心间,下面便是我读完书后的点滴体会:一、丰富课堂教学,寓教于乐也许,对小学于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而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它占用了无邪好动的孩子们大量的娱乐时间;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来说,一个知识点一年又一年,一个班又一个班的重复讲授,也会让教学活动变得机械、乏味,犹如喝白开水一般。

但是,正如余老师在书中所说:“学生不是作家笔下的小说,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也不是画家笔下的图画,我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更不是电视机前无奈的观众,你演什么我就看什么……所有的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带着自己的经验、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来到课堂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一神圣的`工作中去,寓教于乐,真正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快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提高自己的智慧含金量,并借助文本充分挖掘课堂乐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从而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但活跃的课堂他必须是实在的,有实效的,能让学生学有所获的,而不单纯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摆的花架子,纯属形式,走过场。

这一点,于教授在听过许多名师的讲课后,也谈到了这一点,如果只注重形式,必然会实效性不高,所以丰富课堂教学,不代表不要实效,而是要寓教于乐。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重于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这为我们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

《有效教学十讲》学习心得精选

《有效教学十讲》学习心得精选

《有效教学十讲》学习心得篇1我终于把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啃完,掩书思考,心中感慨良多,从教学的有效性到生成性,最后到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每一讲都是娓娓而谈,如清泉流入我的心田。

余教授运用生动的案例把有效教学深奥理论化解成让教师能接受的十讲内容,引导教师如何从目前的无效、低效课堂到有效、高效课堂的发展,确实值得大家思考。

现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十讲》,写下几点体会,起抛砖引玉,供老师们参考。

1.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有效教学的前提。

要努力让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促进合作、激励创新的催化剂,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产搞好有效教学的前提。

作为一名教师,要尽量接近学生,要让学生成为你的朋友而不是对手。

教师不要感觉自己高高在上,把自己当成一个看管犯人的警察或专逮老鼠的猫,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要用同理心和学生进行交谈(《师生间的沟通艺术》),要看到学生的长处,包容学生的缺点,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

由于不同学科在构建有效课堂模式的时候会因为学科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针对不同学科要构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问题导引三段论”课堂教学模式来引导来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是运用各种媒介与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比如运用时政评论问题方式导入,提出与课堂教学相关问题。

其次是学生根据课堂教学问题,开展自学生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最后是教师解疑答疑,学生精练巩固阶段。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教是为了不教。

“洋思模式”、“杜朗口模式”就是“先学后教”的典型课改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讲,讲就有针对性,学生多练习,练就要有效性。

练习一定要经过教师的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准备,单一追求多讲与题海式的多练都不是完美的,要把时间适当的还给学生,要想使学生有收获,就必须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8篇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8篇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8篇通过分享心得体会,个体可以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传递自己的人生智慧,启发他人的思考,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篇1说来惭愧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真的不知道余文森教授是谁,也不知道他在教育界的成就,《有效教学十讲》这本书是我在昆明云师大培训时,学校帮我买的,说实话我没有想认真去思考的学习这本书过,就是那么一瞬间同事跟我说,你读读这本书,要写反思的哦!我带着“任务”去看了这本书,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喜欢”上这本书了,也深深的对余文森教授产生了倾慕之情,他是伟大的教育者,他的思想是那么的精辟,给了我心灵很大的震撼!说着说着,我发现我偏离了主题,我今天要总结的是《有效教学十讲》的内容,可是我觉得,要想理解一个人的思想前提是你对这个人要有兴趣,有想去了解他的欲望。

好吧,那我说说读了这本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书后的心得,我将会以余教授的思路为主线分成10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教学的有效性。

每一个敬业的教育者首先考虑的就是:我的教学有效吗?可以说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

要想知道是否有效,你得有一个标准,那么标准是什么呢?余教授提出有3个指标,分别是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

(1)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

学生的时间分为学习时间和非学习时间,其中学习时间又分为课程学习时间和课外个人学习时间。

一个高明的校领导、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你不能占据学生学习的全部时间,一定要“解放儿童”!确立节约时间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儿童。

(2)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上,还应该考虑成绩具有的智慧含金量,成绩它本身是否含有智慧的价值很重要,如果没有智慧的价值再高的成绩也不能说明你学习到什么。

(3)学习体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养成学习的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1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

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

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

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

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

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

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

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

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

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

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

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

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

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

对此,我觉得在第二课时前,还是要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必要的检查。

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预习有目标,复习有目标。

第七讲道客巴巴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资料

第七讲道客巴巴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资料

《所见》 博士是什么
8
3. 动作的形象化
动作直观:
表演直观 演示直观 操作直观 案例: “数学归纳法” 表演:守株待兔
9
二、化理论为实践
1. 生活性 生活性——学科性
(生活数学——学科数学) 语文的外延: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
邱学华
回归生活的政治
2. 活动性(做中学)
教学:行程问题
34
一会儿就买来了本子和铅笔,还找回了4分 钱。谁知,邱老师说少了一分钱,孩子着急地申 辩说,“本子—本5分,二五得十;铅笔一支3分, 二三得六;两角减去一角6分,还剩4分,怎么不 对呢?”不料,他刚说完,邱老师却高兴地笑了。
35
学生走后,邱老师对那位教师说:“你看他 多聪明呀,在实际生活中能解答复杂的多步计算 应用题,而且还带着小括号呢!”这个“笨”学 生之所以能解答这种复杂的多步计算应用题,正 是因为他有“实际生活”作为认知基础。
安全感——缺乏害怕 自由——权力 尊重——无条件 宽容——学会等待
提倡七个允许 教会学生讲五句话
31
思考与作业:
1. 如何理解“化难为易”与“化浅为深(化易为难 )”的关系?
2. 本讲所介绍的教学策略哪几种对你 启发最大?
3. 介绍你常用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 做法和经验。
32
“除法竖式”的两道例题:
思考步骤
24÷2
72÷3
第1步 分整捆
把7捆小棒平均分给3个
把2捆小棒平 人,无法分
均分给2个 人,每人得到
把7捆小棒拆分成6捆和1捆
1捆
把6捆小棒平均分给3个
人,每人得到2捆
第2步 分零根
把4根小棒平 均分给2个

2023年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2023年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2023年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2023年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1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每个从教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回想教学至今发现问题挺多的,比如,学生基础好坏不一,参差不齐;英语学习背诵的东西较多,学生大多都不喜欢背诵;几乎每班都有几个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人意呢?经过几翻思考我从中得出,我们在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

为此,我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并十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的培养。

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有以下几点浅见:一.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正如有些老师所说的那样,有效课堂是要建立在有效备课的基础上的。

学校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和提升自己的平台,就是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每次集体备课之前我都认真准备,不仅备课本,也备学生,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明确,把难懂难讲的问题和学生有可能想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在集体备课时拿出来向同事请教,跟同事讨论,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在这里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的论辩,在论辩中我们有智慧的火花的碰撞,也能让自身不断进步。

所以每节课的上课内容我们都是把众多老师的意见和观点糅合后,作进一步的知识整合,把内容精益求精,最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点更多也更深刻了。

二、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要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最重要的环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有效和教师教学的有效。

这两方面如果有一方失衡,那教和学就谈不上有效了。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

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

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

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

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

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

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

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④初读感悟,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

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

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

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

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

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余文森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余文森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余文森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第1篇: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

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

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我觉得要想取得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下面几点: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

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的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

二、有效指导。

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三、灵活运用教法。

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

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学参考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增、散、调、补的深度加工,灵活的处理学习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我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深有体会。

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们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有时候,一堂课下来,我常常在想,我的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在以往的几年教学中,我常常是很严格地要求学生,这个应该做那个不应该做,但课堂上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不尽如人意。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此,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现在学习了《有效教学》,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是自己的教学不是高效的,也就是有效性很低。

经过学习,我想要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要想使孩子愿学,就必须让孩子专注于课堂、专注于学习、专注于思考、专注于创新。

余文森教授提倡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强调了课堂教学是“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动课堂”。

而“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

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

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课文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课堂教学基本上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的形式开展下去的话,往往就会出现学生被动回答,被牵着鼻子走的结果,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其学习的自主性就会被完全抹杀掉,更不可能在师生之间产生信息的互动、情感的互动、思想的互动、精神的互动,即使师生是在互动,也决不能算作是有效的互动。

那么,怎样建立有效的教学互动呢?1.课堂关注要全面化我们把课堂中能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个体的自身的发展看作是衡量教学互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作为教师就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先进的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并且做到经常换位思考,“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使得教学成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第一篇: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在化学课堂中践行有效教学策略各位老师下午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个温暖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心情。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和我一起分享我要演讲的内容“在化学课堂中践行有效教学策略”寒假期间,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编写的《有效教学十讲》。

简洁朴实睿智幽默的语言,再结合丰富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有效教学策略,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跃跃欲试,想要在化学课堂上,践行有效教学策略。

我谈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在化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有效性。

创设情境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巨大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

而创设教学情境,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学科,学生出于好奇,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时机,设置一些吸引眼球的“小魔术”如“不怕烧的手帕”“魔棒点灯”等,当学生们看到棉布着火却丝毫未损,小小的玻璃棒竟能点燃酒精灯时,相信他们一定会目瞪口呆,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断然要比平铺直叙讲化学的发展史,更有效果。

创设情境更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消化知识。

这里请允许我借用德国一位学者的精辟比喻,如果我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受美味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其活力。

所以在遇到比较枯燥的问题时,更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我们往往讲的唾沫横飞,但学生们并不买帐,对肉眼看不见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仍就是一头雾水,茫然不解。

大家都吃过苹果,如果我们拿出一个苹果,告诉你它就像一个原子,每一个苹果中心都有一个苹果核,就像每一个原子中心有一个原子核,苹果核外分布着苹果籽就像原子核外排布核外电子一样。

读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读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读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有感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三小学罗何荣《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作者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

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

在这一讲中,余教授主要讲解了四个问题:一是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二是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哪里?三是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四是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在讲解第一个问题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时,提到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应该落到学生的学习上,即学习的有效性。

而考量学习的有效性就要从三个指标入手,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余教授也理出了低效教学的几个表现。

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众所周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讲解第二个问题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教师、课堂教学。

新课程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使学生变爱学习了,综合素质提高了等等;使教师观念变了,角色变了;使课堂教学目标变了,课堂气氛活起来了。

在讲解第三个问题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的方式时,书中首先介绍了无效和低效教学的主要表现,1、三维目标的割裂;2、教学内容的泛化;3、教学活动的外化;4、教学层次的低下;5、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对立。

因此提出了五个对策,1、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清楚,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2、注重学科特色(每节课都应该有中心、有重点)。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4、提高教学的层次(教师走在学生的前面,教学走在学生的前面,要着重于最近发展区)。

5、预设跟生成要统一。

在讲解第四个问题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中,把教学及其改革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其次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最后要从有效走向高质教学(优质、高效、高境界)。

书中从两个维度分析考察优质教学。

2024年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在深入阅读《有效教学十讲》之后,深感作者对当前新课程改革成效与挑战的深刻洞察。

新课程改革在推动教育进步的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激发了我进一步细致研读的热情。

经过深思熟虑,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有了显著提升,这不仅解答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疑惑,更为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有效”一词在教育领域被广泛讨论,如何准确把握其内涵,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余老师提出的三个衡量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缩短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并使学生享受学习过程。

在考量教学有效性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这三个维度。

有效的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要在保证效率的兼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乐趣。

当前,一些学生将学习视为沉重负担,甚至在上大学后失去学习热情,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习的时间、结果和过程,确保速度、结果和体验的和谐统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树立节约学习时间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把更多的自由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应在课前做足准备工作,精心处理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精准传授。

我们还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施和运作能力,特别是在开放动态的课堂环境中,教师更应具备高超的驾驭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和调整教学策略,以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我们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优化课堂结构,确保学习、讲解、练习三个环节的合理分配,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学习与工作 alike,追求效率和效果是共同的追求。

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找到乐趣。

这样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高效”。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在教学中实现时间的高效利用,避免无谓的补课和课时占用,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有效十讲读书《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的新作。

因为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正在进行福州市基础教育课题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为了让课题组成员能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决定带领大家开始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

《有效教学十讲》是推荐大家读的第一本专著。

初读《有效教学十讲》,对文中所提到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成绩与问题深有同感,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的认识感同身受,于是,有了第二遍细读的愿望。

品味之后发现,自己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有了更多的理解,以下是众多感受中的一部分:过玉米地的启示什么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新课程赋予有效教学新的含义。

余教授讲的过玉米地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这个问题。

在过玉米地的比赛中,有的的人跑得最快,先到目的地,但两手空空,一个玉米棒都没有掰到;有的人掰了很多玉米,但走得太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人跑得快,也掰得多,但浑身是伤;还有的人,既跑得快,又掰得多,还没受伤,所以感觉很快乐。

在这些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人中,谁是最有收获的?第一个人跑得快却一无所获;第二个人得到的多,却很费时;第三个人跑得快,获得多,可伤了身体,代价也很重;第四个人跑得快,得到的多,还很快乐。

答案很明显,最后一个是也。

过玉米地掰玉米的结果是以是否跑得快、掰得多、不受伤且快乐几项指标综合衡量的,最后一个过玉米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

那么教学呢?教学是否也要考虑学习的速度、获得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各项指标呢?很明显,无所获的学习,无论多么快乐,是不能称为有效的,因为获得知识是学习的第一要务;花费大量时间获得的知识是低效的,因为它往往以牺牲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知识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被看做是一种沉重负担的学习不但无趣,还随时会终止的,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便再也没有学习的热望,为完成学业而欢呼雀跃的人不是少数的,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解脱的办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
《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盘点了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及对问题反思,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学生主体化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缺失;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过程的形式化。

三维目标确定与教学目标虚化分析上,在传统教学中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

因此,为了让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要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可是因为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使教学目标虚化,表现在:1、知识和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2、过程和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

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的分析上,说到课程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课程意识的确定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突出表现为:1、教材受到了冷落(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教材);2、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3、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

学生主体化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缺失的分析上,虽然新课程改革下使教学进步很大,但也有些问题不容忽视,表现在:1、强调了学
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2、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即自主建构,却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即价值引领。

3、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的分析上,提到学习方式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教学方式上面出现形式化,盲目化,具体表现在:1、“对话”变成“问答”;2、有活动却没有体验;3、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4、课堂有温度却没有深度;5、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