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黄河志

山东黄河志是社会主义时期编纂的第一部新志,是一项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志书上限自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黄河夺大清河从山东入海起,下限断至1985年。志书以志为主,记、传、图、表为辅,做到了图文并茂;按照详古略今,古为今用的原则,志为记述体、语体文,通顺、流畅、简明、易懂。篇目采用篇、章、节、目的结构,设7篇26章,首列概述,以下按专业分为:黄河简况、治黄基本工作、防洪工程、防汛防凌、水利、管理、机构人物及其他七篇。篇以下分章、节记述,节以下条目分一、(一)、1、三级序号。

《概述》对黄河的地位、河道及流域情况做了介绍;对1855年以来,清朝、民国、建国后黄河的水资源及水患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介绍了1976年除害兴利的总方针:“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方策,即上中游拦水拦沙,排洪排沙如海,两岸分洪放淤,具体策略有堤防建设、河道整治、分滞洪工程建设、河口治理、防洪防凌、引黄灌溉、科技发展;经过39年防洪斗争的胜利,扭转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保卫了黄淮海大平原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发展引黄灌溉,为振兴山东经济富民兴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篇黄河简况》从流域简况、山东黄河概况、河道变迁、灾害四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流程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是75.2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共有耕地2.7亿亩,总人口1.3亿。黄河自兰考县如山东省境,流经菏泽、聊城、泰安、德州、济南、惠民、东营7地、市,在山东省汇入的支流有金堤河、大汶河、南沙河、北沙河、玉带河、浪溪河、玉符河等。黄河来水来沙的特点是:水多沙多,水沙不平衡;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平均;流量、含沙量变幅大。黄河下游洪水主要来自中游暴雨降水。

黄河下游河道属于强烈堆积性河道,河道的冲淤变化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河床边界条件及河口的淤积延伸。

沿黄地区是全省粮棉的主要产区,在山东农业生产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沿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布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沿黄地区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运输发展很快,济南市是全省交通中心。黄河铁路公路桥截止到1985年已建成6座。山东是齐鲁之邦,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德州西瓜、曹州耿饼、青州山楂、乐陵金丝小枣等温带水果为山东的著名特产。另外,黄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和渔业资源。黄河在历史上是一条多泥沙决溢改道频繁的河流,从古代的“禹王故道”,到目前的现行河道,在四千多年中,较大的改道迁徙达26次之多,其中有7次大的改道迁徙。黄河的灾害主要有决溢灾害、旱涝碱灾、风暴潮灾、地震灾害等。

山东黄河入海口风光《第二篇治黄基本工作》包括水文工作、测绘与勘探、规划与设计、科学技术工作四个方面。洛口水文站是山东黄河干流下游设立最早的水文站之一,建国后,山东黄河基本水文站网的建设经历了恢复整顿、调整发展、稳定巩固三个阶段,布局逐步合理、设置越来越科学。为了研究下游河道泥沙运动及冲淤变化规律,建国后水文系统和河务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河床演变观测工作,根据观测任务,进行普遍观测和重点观测。建国以后,随着水文系统的逐步完善,水文建设队伍也不断扩大。1982年各水文站先后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进一步完善了测站管理工作。水文测站的测验项目不断增加,主要有气象观测、水位观测、流量测验、含沙量测验、输沙量测验、河道和河口观测、滨海区测验六项。基本的测验设备,如断面基线标志,水准点,移渡设备,水位、流量、沙量测验设备,新仪器设备等测验设备逐步完善充实。水文测验的技术与方法有水文气象观测,河道、河口测验、滨海区测验等方法。建国后,报汛的水文站有所增加,制定了具体的报讯标准,报讯技术不断更新,所有都使洪水预报、冰清预报、枯季预报

及长期预报等水文预报的预报方案更加合理、及时,为沿岸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自然环境的晴雨表。建国前,水文测验资料系列短、残缺不全;建国后,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建立了体系完善的水文资料检索系统。

台儿庄运河风光黄河测绘工作最早开始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九月,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后注重测量查勘工作。建国后山东黄河测绘技术逐步提高,完成了水准、水准测量、地形测量、大堤从横断面测量、施工测量等大量测绘成果,并不断更新高程系统。山东黄河的地质勘探工作主要有工程地质勘探,土木试验,临黄堤的地形与地质,临黄堤决溢口门处地质构造、平阴外三桥位断面、平阴公路桥地质断面、曹家圈铁路桥地质断面、洛口铁路旧桥地质断面、济南公路桥地质断面、北镇公路桥地质断面、东营公路桥地质断面等项目。山东黄河整治工程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逐步完善。山东黄河治理工程的设计主要涉及堤防工程设计、河道整治工程设计、险工坝案设计、涵闸工程设计、虹吸和扬水站设计、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等。1980年规划设计室成立后,由河务局拨给勘察设计事业费,承担局里下达的任务。建国后,随着治黄工作的需要,建立了科技管理组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取得了丰硕的可延长过。

黄河下游的洪水灾害是我国历史上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三篇防洪工程》主要介绍了建国以后山东黄河的防洪任务和防洪措施。有史以来,防洪主要靠堤防,对于黄河来说,堤防并不能解除洪水和凌汛威胁。建国后,对黄河下游的治理采取“宽河固堤”的方针,加强了修防工作。山东黄河现行河道两岸堤防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之后逐渐形成的。建国后,对堤防进行培修、加固并进行机械化放淤固堤。险工是黄河堤防的一部分。在经常靠水的堤段,为了防御水流冲刷堤身,依托大堤修建的防护工程,即称险工。埽坝是险工的主体建筑,多以薪柴(秸、柳、苇)土为主体,以桩绳为联系。建国后,黄河下游进行了三次修堤,同时对险工坝案进行了加高改建,逐步将秸埽改建为

石坝。险工的类型可以分为凸凹不平型、凸出型、凹入型、平顺型,就控制河势的效果而言,以凹入型为最佳。山东黄河的分滞洪工程除了险工以外,还修建了东平湖分洪工程、北金堤滞洪区、小街子减凌溢洪工程,南岸(垦利)展宽工程、北岸(齐河)展宽工程等。山东黄河河口和海岸线几经变迁。1953年以来,河口的治理工程主要有小口子裁弯改道、罗家屋子人工改道、西河口改道、水沙资源利用等,在治理过程中加深了对黄河的认识。

《第四篇防汛防凌》中主要介绍了山东黄河防汛工作中险情抢护、清障、迁安救护,并详细记录了防洪斗争;防凌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凌汛成因和灾害、防凌措施和防凌斗争纪实。防汛和防凌工作都离不开通讯建设,通讯建设包括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两类。《第五篇水利》中第十八章主要介绍了山东黄河的水资源利用、引黄灌溉工程、放淤与稻改和城镇工业用水。第十九章介绍了位山、洛口、王旺庄三处枢纽工程的兴废历程。第二十章主要介绍了汶河以及其他支流的治理情况。第二十一章主要介绍了山东黄河航运的发展概况和船队建设情况。《第六篇管理》主要介绍了山东黄河工程管理中的堤防管理、河道管理、涵闸管理、综合经营和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物资供应与管理、石料采运等。《第七篇机构人物及其他》主要介绍了山东黄河的治理机构从晚清、民国到当代的沿革,当代治河人物以及治黄英模,工会工作、职工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

治理开发黄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要达到“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目的仍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黄委、省局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水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的全过程,将黄河水资源调度管理与沿黄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接,将黄河水生态、水文化要素融入治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黄河水资源、水景观、水工程的各个要素之中,继续绿化、美化黄河两岸,建设黄河两岸生态文化长廊,建设美丽黄河”。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经过黄河上、中、下游人民的长期努力,根治黄河的伟大理想必将成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