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关系

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关系

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关系生物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重要的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关系。

一、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是竞争、合作、捕食等多种形式。

竞争是指同种生物或不同种生物因为资源(如食物、栖息地)的争夺而产生的相互制约关系。

例如,雄性狮子为了争夺领地和繁殖权利进行激烈的争斗。

此外,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竞争,如两种不同物种的植物争夺阳光和养分。

竞争可以促使物种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

然而,生物之间并不仅仅存在竞争,还有合作。

合作是指不同个体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协同行动的相互关系。

例如,蜜蜂通过群体协作采集花蜜、传粉,既为自身提供了食物,也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此外,某些物种还存在共生关系,即彼此之间互相依存,相互获益。

例如,牛和牛驼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它们相互帮助驱赶昆虫,提供了一种防御机制。

另一个重要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

捕食关系是指一个个体通过捕食其他个体来获取能量和养分的关系。

捕食者通常比被捕食者更高级,通过捕食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捕食关系不仅控制了物种种群数量,还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环境的改造。

生物通过适应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以确保自身生存和繁殖。

例如,在沙漠环境中,某些植物通过长出深入地下的根系来获取水分和养分。

同时,生物也对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生态系统中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生态过程的变化。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大气中气体成分产生影响;某些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从而改变环境中的化学成分。

此外,生物对环境中的资源利用也会导致环境的改变,如森林开发、水污染等。

第02章 生物与环境-2019-2020学年九年级科学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浙教版)(下册)

第02章 生物与环境-2019-2020学年九年级科学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浙教版)(下册)

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既有同种的,也有不同种的。

适应的普遍性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仙人掌刺状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肉质茎可以贮存更多的水分,以适应沙漠降水少、降水时间相对集中的气候条件。

保护色动物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敌人发现,这对于动物保护自己和接近猎物都是有利的。

2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或斑纹。

警戒色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受攻击。

3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

生物利用拟态可以蒙蔽敌人,保护自身。

2许多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四肢,适于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以便觅食和躲避敌害。

许多生物还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沙漠中的动物,如蝎子,白天往往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

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影响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

例如,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多少会影响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反之亦然。

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环境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将代谢的产物排放到无机环境中去。

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会有影响。

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

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

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泄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例如,你在面积为10 平方米的地里种了30 棵玉米,那么玉米的种群密度为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差异。

例如,在我国某地的野驴,每相同的面积内,灰仓鼠则有数十万只。

同一物种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有差异。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现象在生物学上称:D
A.保护色 B.适应性 C.生存斗争 D.适应的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是怎样形 成的呢?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形成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
铜头蛇
生活在青草丛中的 蝗虫体色呈绿色, 生活在枯草丛中的 蝗虫体色呈黄褐色。
变色龙又叫避役,它之所以叫变色龙是因为 它会随环境改变体色。当外界环境变化后, 避役细胞中的色素会迅速重新分布,从而使 身体的色彩和环境保持一致,隐蔽自己,逃 避敌害。
(发现不了我)
拟态 警戒色
形态 与生物或非生物 相似
(伪装成别人)
具有 恶臭或毒刺 、 色彩 鲜艳 。
(别惹我)
意义: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环境条件 的改变
适应 不适应
某年冬天,雷鸟如常换毛,但降雪延迟
家乡瑰宝——四鳃鲈鱼
“四的急鳃莼流鲈鲈中鱼,产之佘于山松思、江”小秀昆野山桥一下
保护色:动物的体色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
隐藏! 避敌和捕食!
生活中的“保护色”
兰花螳螂
找一找 我们在哪呢
竹节虫
这些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与枯保叶护蝶色 有什么不同?
尺蠖
拟态:在 面外 与表其它形生状物、或色非泽生、物斑相纹似等。方
植物有拟态吗?
生石花
角蜂眉兰
生活中的“拟态”
美洲臭鼬
生活在北美地区的丘陵 和草原地带深处的美洲 臭鼬 ,身体很小 ,四肢粗 短 ,像个小哈巴狗 ,体被 黑白分明惹人注目的颜 色 ,在光天化日之下 ,它 大摇大摆地徘徊在森林 中 ,毫无隐蔽地进行觅 食 (以鸟类、蛙类和小 型兽类为食 ) ,所有动物 甚至熊都能见之而退避 三舍。这是为什么呢 ?

吉林省吉林市《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吉林省吉林市《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吉林省吉林市《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生物圈2.下列生物归类方法正确的是()A.草鱼、兔、西瓜为陆生生物B.鸡、猪、鸭为家禽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人B.蘑菇C.珊瑚虫D.钟乳石4.“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B.春风送暖C.绿草如茵D.泉水叮咚5.进行生物调查时,下列要求中没有必要的()A.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B.不要下水调查C.认真观察,如实记录D.特别注意安全6.以下各项科学探究中,不是用调查法的是( )A.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三胎”的看法B.同学们去超市了解物价情况C.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D.屠呦呦发现青蒿素7.明代农民在珠三角地区利用家鸭防治稻田蟛蜞(小型蟹类,用蟹足钳断稻叶吸取液汁),稻鸭两利,效果甚佳,这体现了稻田蟛蜞与家鸭之间的()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寄生关系8.温带针阔混交林极少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而某地的人工马尾松林近年来因松毛虫的危害而大面积死亡,其原因是()A.人工林食物网结构简单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C.松毛虫的繁殖能力强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9.下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B.图中鸟与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阳光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D.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大量捕杀青蛙不会破坏生态平衡10.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金银花会通过改变花色的方法,吸引昆虫来给自己授粉B.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达60毫米C.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11.某湿地公园植被丰富。

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蛇从洞中爬出来晒太阳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一切生物生活的必须条件,决定了生物的分布。
沙 漠
热 带 雨 林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一)种间关系:
1.捕么啊!
2、竞争关系:
(二)种内关系:
1.种内斗争关系
2.种内互助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 适应一定的环境
我们以后吃什么啊!
竹子开花了!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 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1、非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 空气 土壤
2、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没有阳光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温度
温度影响各种生物的生活。
生物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正在交配的竹叶虫
雷鸟的羽色
变色龙的体色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 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
更加疏松和肥沃。
返回
植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 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
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课堂小结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 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态因素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生态学基本原理高中生物

生态学基本原理高中生物

生态学基本原理高中生物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以下是高中生物中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 相互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2.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能量的单向流动原则,从太阳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

3.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和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如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4. 种群动态: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种群数量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以及资源的利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5. 生态位和竞争: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其所处环境中的角色和职责。

不同种群之间可能会发生竞争,竞争是指资源有限时不同种群之间为了获取资源而进行的争夺。

6.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功能性单位。

它包括生物体、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是生态学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基本原理。

通过研究这些原
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

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很多,其中跟生物关系密切的有阳光、温度和水等。

(1)阳光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就把光能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作为植物本身生命活动的能源。

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它们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植物。

阳光对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陆地上,光很容易照射到陆地植物上。

但是海洋里,海水透光性较差,随着深度的增加,透入的光线越来越少,以200米深度为限。

因此,依靠光合作用自养的生物,不能在200米以下的海洋里生存。

不同种的植物对光照强度有不同的要求。

如松、杉、柳、槐等植物,在强光下生长很好,在弱光下却生长不好。

阳光眼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有关系。

低等动物和昆虫,一般有日出性和夜出性的区别。

日出性的昆虫通常喜欢在光亮的白天活动,夜出性昆虫多在夜间活动,有超光性,对紫外线很敏感,因此常在夜间用黑光灯来诱杀这种农家害虫。

哺乳类和鸟类的季节性换毛或羽,也跟日照长短有关。

(2)温度温度不仅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也影响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跟宇宙温度变化的巨大幅度相比较,生物只能够在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内生存。

例如,水稻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18℃。

一般植物在0~35℃的范围内生长正常;温度上升,生长加快。

当温度处于最低点和最高点时,生长就停止。

因此,植物的分布跟温度密切相关。

苹果、梨不能在热带地区栽种,是由于不耐高温。

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是由于低温的限制。

不同的动物对于高温的忍受限度是不同的。

淡水动物能忍受40℃左右的水温,而海水动物只能忍受30℃的水温。

爬行动物和鸟类能在45℃以下的气温中生活,而哺乳类热到42℃以上就可能死亡。

不同的动物对于低温的忍受限度也是不同的。

蜜蜂在-5℃以下就不能生存,而玉米螟的幼虫能忍受-150℃的低温约5小时。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雉鸡雉鸡一些动物的体色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gobackgoback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gobackgoback枯叶蝶枯叶螳螂竹节虫植物也有拟态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或斑纹七星瓢虫胡蜂毒蛾幼虫蝗虫刺蛾的幼虫尺蠖叶海龙云豹金环蛇蝗虫云豹尺蠖金环蛇刺蛾的幼虫叶海龙概念特点代表保护色警戒色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蝗虫舟蛾形状色泽斑纹与生物非生物相似竹节虫枯叶蝶具有恶臭或毒刺鲜艳色彩或斑纹黄蜂金环蛇发现不了我别惹我化装成别人桦尺蛾是生活在欧洲的一种蛾类
概念 保护色 特点
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发现不了我)
代表
蝗虫、舟蛾
拟 态
形状、色泽斑纹与生 物非生物相似
(化装成别人)
竹节虫、枯叶蝶
警戒色
具有恶臭或毒刺、 鲜艳色彩或斑纹
(别惹我)
黄蜂 、金环蛇
桦 尺 蛾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 桦尺蛾 是生活在欧洲的一种蛾类.正常的桦尺蛾的体色是灰白色的,它 夜晚活动, 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其体色与树干上的地衣颜色十分相似,不 易被它的天敌 鸟类所发现.19世纪英国工业化造成严重污染,大烟囱排 出的大量煤烟,杀 死了树干上浅灰色的地衣,把原先密被地衣的树干变 为黑色.从而改变了桦 尺蛾的栖息环境,原本具有的保护色,在新的环境 中变为显露的.于是,灰 白色的桦尺蛾变得容易被鸟发现并捕食,而原来 容易被发现的黑色品种却得 到了掩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黑色类型 逐渐代替了浅色类型.在工业黑 化的作用下,黑色的桦尺蛾适应了新的 环境而被保留下来,自从1850年人们 发现了第一只黑色桦尺蛾,到19世 纪末,黑色类型占95%以上,而浅灰色 类型从99%降到5%以下.由此可 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使其生存的重 要保证.人们所说的保护色,警 戒色,拟态都是生物环境适应的种种表现. 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适应是 相对的;在一个环境下的适者,在另一个 环境下可能成为不适者而被淘 汰.

2.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应学生用书A本P82—P83]重点提示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疏松土壤。

3.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之间的互助、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互助互利、捕食和竞争等。

A组1沙漠中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而有的地方却出现了绿洲。

影响沙漠中植物的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B)A. 温度B. 水C. 阳光D. 空气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B)A. 大雁南飞B. 大树底下好乘凉C. 鱼儿离不开水D. 秋风扫落叶3沙漠里有一种鼠,它白天躲在洞里并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

下列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D)A. 鼠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B. 鼠类捕食行为的一种方式C. 鼠类白天在为繁殖行为做准备D. 鼠类对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4下列不属于...保护色的是(D)A. 冬天的雷鸟体色为白色B. 生活在树上的树蛙体色为绿色C. 生活在草丛中的蝗虫体色为绿色D. 毒蛇身上鲜艳的颜色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 “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 “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6仙人掌的叶在进化过程中退化成针形,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

下列实例中,与此不相符...的是(B)A. 生活在寒冷环境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B. 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C.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换成白色,春天换为灰色D.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7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特征,它们具有发达的根系,能增加植物对__水分__的吸收,叶面积较__小__(填“大”或“小”),叶表层具有较__厚__(填“薄”或“厚”)的角质层。

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生物群落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内,由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各种生物所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在生物群落中,环境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生物的分布、数量、特征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探讨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一、环境因素的类型环境因素是影响生物群落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 生物因素:包括直接与物种数量和空间结构有关的因素,如植物的生长状况、光照、水分、营养素、土壤、细菌和真菌等。

这些因素影响物种的数量、多样性和相互关系,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2. 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空气、水环境、气候、天气和地形等。

这些因素影响着物种的适应性、分布和生态位的选择,对生态系统运作和演化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对生物群落的影响环境因素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种组成和数量的限制。

环境因素会影响物种的分布、数量和相互作用,限制各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2. 生态位的选择和资源利用。

环境因素对生态位的选择和资源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生物与其它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环境因素决定了物种的适应性,能否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环境因素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调节着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

三、生物群落对环境因素的适应生物群落是一种生态系统,生物通过调节生态系统的各种特征和相互关系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因素。

1. 物种适应环境的多样性。

在不同的环境中,生物通过生理和行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因素,形成多样的适应策略和适应形式。

2. 合作和竞争。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合作和竞争也是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

合作可提高物种在环境中的生存率和生产力,竞争可促进物种的进化和适应性的提升。

3. 生态系统的调节。

生物群落通过自身的调节,来修复受到环境破坏的自然系统,并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c)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
景》
c
中的 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A.阳光
B.江水
C.温度
D.空气
(6)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
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 (无生命) 水中的营养பைடு நூலகம்质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其他各种鱼类 (有生命)
阳光、温度、水、土壤对小麦的生长有 什么影响呢? 其他植物的生长是否也受到阳光、温 度、水、土壤的影响呢?(请举例)
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A 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
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
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归纳:植物的生长都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是不是也影响着动物的生活与分布呢?
探究实验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1. 这两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 动物有影响?
2. 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 引起的?
3. 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和黄粉虫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 吗?

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

非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光照: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活动 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分布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代谢和分布
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支撑
空气:提供动物呼吸所需的氧气和植物光 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影响生态系统 的平衡和稳定
生物与非生物的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关系
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可以 调节气候,减轻自然灾害的
影响。
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可以 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物种
灭绝。
5
如何利用生物与非 生物的相互作用
利用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 的定义:利用 生物来防治病 虫害、杂草等 有害生物的技

生物防治技术 的优点:环保、 安全、可持续
生物防治技术 的应用:利用 天敌昆虫、微 生物、植物等
坏。
利用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 作用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发展绿色产业,推 广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6
未来生物与非生物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

探索未知的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新的相互作用模式 探索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研究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研究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能量转换和利用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 用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X
目录
01 生 物 与 非 生 物 的 相 互关系
03 生 物 与 非 生 物 相 互 作用的机制
05 如 何 利 用 生 物 与 非 生物的相互作用
02 生 物 与 非 生 物 相 互 作用的实例

河北省张家口市《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过关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过关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草盛豆苗稀B.大树底下好乘凉C.瑞雪兆丰年D.雨露滋润禾苗壮2.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手机B.课桌C.水稻D.汽车3.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展翅高飞的大雁B.恐龙的骨骼化石C.香喷喷的北京烤鸭D.正在行走的机器人4.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竹节虫形似竹节B.蚯蚓活动使土壤更疏松和肥沃C.秋末有的树叶纷纷落叶D.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5.蝉在夏天的正午时候鸣叫得最厉害,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会停止鸣叫,这体现了下列哪种因素对生物影响()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6.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A.太空B.极地地区C.整个水圈D.岩石圈的上层7.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草→兔→鹰B.昆虫→蛙→蛇C.虫←草→兔D.小虾→小鱼→大鱼8.牵牛花又称“勤娘子”,通常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排出身体里的废物B.能进行呼吸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生长和繁殖9.只有适应环境,生物才能生存。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生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是( )A.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B.骆驼排尿少、排汗少C.仙人球的叶变成刺D.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10.戈壁沙漠中植物稀少,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11.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雨露滋润禾苗壮C.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2.“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

内蒙古包头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过关卷

内蒙古包头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过关卷

内蒙古包头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舱段规模20吨级。

问天实验舱是主要的实验平台,在舱内水稻种子萌发时,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这体现了(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冬季校园里梧桐等树木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仍然郁郁葱葱终年常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梧桐和松树通过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B.松树不受环境的影响C.松树比梧桐更适应秋冬季节的环境D.梧桐落叶后不再进行新陈代谢3.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A.B.C.D.4.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成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

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有关多年生水稻的生命现象与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B.水稻季末落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需要营养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5.下面是几位同学生物课上面画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简图,其中正确的图解是( )A.B.C.D.6.生物圈养育着万千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下面属于生产者的是()A.小羊B.腐烂树桩上的真菌C.榕树D.人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草←鼠←蛇←鹰B.鼠←蛇←鹰C.草→鼠→蛇→鹰D.鼠→蛇→鹰8.一条食物链中构成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通常是指A.草食动物B.绿色植物C.肉食动物D.动物9.北极熊和青蛙在冬天时要进行冬眠,通过降低新陈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条件改善后,重新恢复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者生存
请说说以下各图中的生物怎么样的形态和结 构结构特点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
北极熊
雉鸡
保护色
利于避敌 利于捕食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 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几 种 不 同 环 境 里 的 蛙
保护色
耳小
全身被毛、 毛白色。
北极狐
大耳狐
北极狐的形态特点适合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 大耳狐的形态特点适合生活在炎热的热带地区
1.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光照、温度、水等) 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生物会对环境 产生影响吗?
蚯蚓使土壤疏松 排泄物可增加土壤肥力
草原鼠害 破坏土壤结构
森林能防风固沙
过渡放牧土地沙化
防风的白杨树
退化的草原
1.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2.生物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 生物也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环境。
光照 风 水 旗 舰 树
以上各图中植物的形态主要是受了哪些 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阳光与动物的 生活习性也有密切 的关系
夜行性动物
干旱的沙漠,生物种类稀少; 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 动物种类繁多。
请留意沙漠狐和极地狐的耳朵有何不同?
极地狐
沙漠狐
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 在寒冷地区生活的个体,其体型都比较大, 但是尾、耳朵、鼻端等都较为短小, 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身体的表面积,:
生物既要 适应 环境,
又通过各自的活动 影响 环境,
并且成为其他生物的 环境 因素。
图中两种狐,分别是生活在什么地区的? 有哪些形态特征适合于各自的生活环境?
请说明以下各图中的生物怎么样的形态和结 构结构特点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
枯叶 螳螂 竹节虫
绿叶虫
拟 态
利于避敌、捕食
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 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适应的普遍性
每一种生物都是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 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