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制进展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制进展作者:杨帆闻人可馨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第01期摘要伪狂犬病是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二类动物疫病,严重影响了国内猪肉食品安全和市场价格稳定。
长期以来,疫苗接种一直是防控本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了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发现状,以期助力实现该病的净化,促进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疫苗;研制进展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以猪、牛、羊等为主的多种动物出现呼吸、消化、神经和生殖系统症状的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种猪不育,哺乳仔猪死亡,妊娠母猪流产以及 2 月龄以上的猪隐性感染等。
2011 年以来,新型 PRV 变异株造成的 PR 疫情在我国多地呈流行态势,对集约化养猪企业冲击巨大,传统 PR 疫苗的保护效力受到质疑。
大批科研人员积极开拓研发路径,不同种类的 PR 疫苗先后问世。
本文就当前各类PR疫苗做简单综述。
1 灭活疫苗PR 灭活疫苗是把从发生典型 PR 病变的敏感细胞中提取的 PRV,用理化方法灭活,并添加合适的佐剂所制备成的死疫苗。
2001 年,国内首支全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由陈焕春等成功研制,主要原理是应用 PRV 分离 Ea 株。
临床试验证明其免疫能力较好,对母猪、新生仔猪以及断奶仔猪均有较强保护力。
其中,对断奶仔猪的保护率为 100%。
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好,研制周期较短,储存和运输成本低。
虽然免疫效果不如活疫苗,但基本满足了未受到 PRV 污染的养猪场的预防需要。
2 弱毒疫苗PR 弱毒疫苗是将分离出的野毒株接种于细胞培养基内,在高温和致突变剂的作用下反复传代,或者通过鸡胚等非猪源细胞传代减毒制成的活疫苗。
该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免疫期长,对肉质无影响,且制备成本低,工艺流程簡便,对全球 PR 的控制和净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生物安全隐患,运输和储存条件严苛等问题。
目前 Bartha-K61 株疫苗占据我国市场份额较大,其能使猪群迅速产生高水平 gB 抗体,一定程度上遏制了 PRV 经典毒株的传播[1]。
猪伪狂犬病病毒诊断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猪伪狂犬病病毒诊断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刘霞,崔燕,王慧等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1期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牛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猪除外)。
该病主要引起种猪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和仔猪神经系统疾病,成年猪呈隐性感染,仔猪病死率100%。
在世界上,已有 40 多个国家发生此病,发达国家已将本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在我国,自1947 年首次报道后,已有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相继报道过本病,2012 年以来PRV 的持续性感染和潜在的免疫抑制,更是给我国猪病防治和疫病净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国外一些专家认为,全世界由PR造成的损失每年可达几十亿美元,仅低于口蹄疫(FMD)和猪瘟(CSF)。
近年来,PR 发生报道数急剧上升,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PR 的主要措施之一,就目前来看,PR 的传统疫苗已经相对成熟,但现代疫苗的研究尚处于研究阶段。
因此,提高PR 的诊断技术是防控该病的先决条件,只有早发现、早防控才能更加有效地降低PR 的发生,避免养猪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渐完善,相关的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也不断完善。
为此,本文对临床诊断、病原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主要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PR 临床诊断与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就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例剖检等初步诊断。
感染PR 的病猪临床症状因年龄和毒株毒力不同而有所差异。
其中哺乳仔猪最为敏感,病死率可达100%,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排稀便、呕吐- 共济失调、四肢呈游泳状等神经症状,最后昏迷死亡;成年猪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或仅出现体温轻微升高;怀孕母猪常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或死胎。
二、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主要包括三种方法,即病毒分离、病毒接种及动物感染,被称为诊断PRV 的黄金标准,但存在敏感性较差的问题。
猪伪狂犬病免疫研究进展
2 1 00
I c ;
本 栏 目由辉 瑞 国 际贸 易 ( 海 ) 限 公 司 协 办 上 有
T 18 08研 究 进 展
王科 文 , 福相 , 国军 , 向荣 赵 王 夏 [ 辉瑞国际贸易 ( 上海) 限公 司, 有 上海 20 4 】 00 1
平均 阳 性率 约 为 4 %,0周 龄猪 总体 阳性 率 约为 平与感染后减少病毒早期复制相关性较差 ( rn 9 2 Mat 和 i r e ,9 7Ma i i 1 8 : i m n等 19) 1 co 2 %。 6 虽然研 究人 员的调 查结果 因为采样地 区、 猪群 Wad Y18 ; rh l等 , 9 8K m a ,9 2 。 i 0 细胞介 导免疫 (MI C ) 规模 、 生产 阶段 以及猪群本 身的动态变化而有差异 , R 0 等 ( 0 ) 0i 2 4 进一步研究发现 , 和抗体反应在保护 P V早期感染 中相当重要 ,攻毒 R 但是毫无疑问, 伪狂 犬病在 我国猪群 中普遍存在 , 并 后 排毒量和抗 体 ( 血清和 局部)水平 无 明显相 关 , 且许多猪群的免疫保护不尽如人意。 R L 众所 周知 , 控制 和净 化伪 狂犬 病 , 有效 的免疫 P V特 异性淋 巴细胞 增殖 ( 反应 的迅速发 展和 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本文从猪 的个体 保护、群 体 病毒繁殖位置 的 T淋 巴细胞快速流入与 临床疾病的 保护、减少潜伏感染 以及免疫程 序等方 面综述猪伪 狂犬病免疫研究的进展 。 1 个体保护 猪只 发生伪狂犬病感 染所需 的病 毒量和猪龄 、 毒株毒力 以及免疫状态有关 。 免 疫 会提 高 发 生伪 狂 犬病 病 毒 感 染 的 阈值 。 Wim n (9 1 报道 了感染 哺乳仔 猪 、 t an 19 ) t 青年猪 和 成
猪伪狂犬病病毒研究进展
此j政丛27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hies, PK)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Wabies virus,P R 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c I W V感染不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不同,仔猪出现高热、腹泻、鸣叫,四肢划水样 姿势等精神症状,死亡率较高;公猪表现 为睾丸炎,精液品质下降;成年猪及育肥 猪初期有高热、呼吸闲难症状耐过后通 常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产死 胎,木乃伊胎;猪伪狂犬病是(M E通报 疫病,该病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现至 今,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猪的重要传播疫 病。
1病原学概述1.1病毒结构V属于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 毒亚科,线性l)N A双股病毒病毐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由核心、二十面体核衣 壳、旗膜构成,'德膜表面有呈放射状排列 的纤突长约8~10纳米P R V基因组大 小约为150 kb.编码7C M00种病#蛋1'1,主要包括衣壳蛋白、旗膜糖蛋广丨以及 各种酶。
病毒粒子直径约为1丨〇〜150纳 米,位于胞浆内带囊膜的病毒粒子直径 为丨50〜180纳米,带囊膜的完整病毒粒 子直径为丨80纳米P l i V只有一个血清 型但不同毐株之间毒力有所差异。
2流行病学猪伪狂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 春冬较为寒冷的季节多发,PKV nf感染多种动物如牛、羊、犬、猫、鼠等,但猪是 其病毒的储存宿主,2018年我「_首次报 道了人感染丨病例:猪伪犴犬病传播方式多样,怀孕母猪感染该病毐时,病毐 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健康猪接触 病猪的鼻液、丨丨腔分泌物之后可被感染,也可因污染的词料或词养用具被感染;健康猪接触牛、羊、猫、鼠等带毒动物也 可被感染I W V在我国难以得到净化的 主要原闪有:传播途径多样、免疫不到 位、野毒株正在发生变异、P K V可潜伏 感染猪群3基因组结构及功能3.1基因组概况P K V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 N A大小约为150 kb,G+C含量为74%。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专论 | Summarize and reviews152018.5·猪伪狂犬病的病原为猪伪狂犬病毒,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都可以感染该种疾病。
健康母猪感染该种疾病后常常引起母猪流产,产下死胎僵尸胎。
仔猪感染该种疾病后,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成年猪通常情况下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常呈隐性经过,成为养殖场最危险的传染源,严重影响到猪正常生产、生长。
最近几年,随着猪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我国养猪产区猪伪狂犬病的报告病例呈现升高趋势,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做好各种疾病防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 流行病学伪狂犬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各个年龄的猪牛均可感染该种疾病,而猪是该种病毒的最终宿主和主要传染动物,尤其是成年猪感染该种病毒后,通常情况下不会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呈现隐性感染[1]。
在自然条件下,伪狂犬病病毒还可以感染羊、犬、猫、鼠、兔、水貂、狐狸等动物。
猪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配种、输精、胚胎直接传播。
妊娠母猪通过胚胎传播所造成的危害是致命的,这也是导致母猪在妊娠中后期出现流产的主要原因。
当健康猪接触到被带毒猪污染的垫料饲料饮用水后,也可以感染该种疾病。
2 临床症状患病猪临床症状和患病猪年龄以及毒株毒性有着较大差异性,仔猪感染该种疾病后,临床症状最为明显,15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常表现最急性型经过,整个发病过程不会超过72 h,病死率很高,在临床上主要出现体温升高、腹泻、呕吐,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最后昏迷衰竭而死。
仔猪群中感染该种疾病后,会在未来的3~7 d内进入发病高峰期。
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
断奶仔猪发病症状相对较为缓和,但也会引起死亡,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和腹泻症状。
育肥猪症状较轻通常表现为高热、食欲下降、呼吸急促、偶尔会出现神经症状,通常不会出现死亡。
成年猪感染该种疾病后,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或者表现为体温稍微升高。
养殖技术-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变异毒株的研究进展
养殖技术-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变异毒株的研究进展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变异株在中国广泛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免疫猪群发病是本次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疫情的主要特征,这使中国对该病的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而对中国PRV新流行毒株的研究有助于对猪伪狂犬病有效的防控,最终达到净化的目的。
本文就2011年以来PR疫情的流行病学,新流行毒株的毒力变化、免疫原性变化、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发做了综述。
1 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概况2011年以来,PR在中国部分地区暴发流行。
感染PRV后,哺乳仔猪出生后第3d 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呕吐、腹泻、呜叫、兴奋、昏睡、四肢痉挛、呼吸衰竭而死亡,发病率为100.0%,死亡率高达95.0%左右;断奶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流涕、腹泻,呕吐,神经症状等,发病率为20.0%~40.0%,死亡率可达30.0%左右;成年猪出现呕吐、腹泻、咳嗽,并伴有死亡;生产母猪表现为不育、返情率高、屡配不孕;妊娠母猪大批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
根据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报道,本文将近年来的PR流行区域绘制成图,近年来中国PR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中、华北及华东地区,涉及沿海地区或近沿海地区17个省份(直辖市),且多数为养猪密集地区。
由于疫情涉及到很多已常规免疫PRV活疫苗的规模化猪场,因此人们推测流行毒株可能已经发生变异,导致部分疫苗株缺乏对PRV变异毒株的保护力。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PRV野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解伟涛等统计了从2006年到2014年猪伪狂犬野毒gE抗体的阳性率,发现从2006年到2011年间,gE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4.8%降至6.8%,2011年后,gE 抗体阳性率急剧上升,其中2014年血清阳性率达39.6%。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2、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是针对特定发病个体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发病猪场 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猪伪狂犬病的 实际发生情况,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3、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研究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动 物实验可以模拟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可 靠的实验依据。细胞实验可以研究病毒与细胞的关系,探讨病毒的增殖、毒力及 免疫损伤机制等。
结论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虽然在疫苗、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 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疫苗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和持续时间,同时 需针对不同毒株进行疫苗筛选和优化;诊断方法需进一步提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以便更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病原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仍需深入进行,
以探讨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发掘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此外,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也需进一步加强,以减少该病 的发生和传播。因此,需要继续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猪伪狂犬病研究的全面发 展。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01 引言
03 研究方法 05 结论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4 研究结果
引言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 严重威胁。该病可导致母猪流产、死胎和公猪不育,以及仔猪的神经症状和死亡。 本次演示将综述猪伪狂犬病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不足,以期为进 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4、治疗研究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猪伪狂犬病的方法。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抗生素可有效减 少继发感染,减轻症状。此外,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可提 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但这些治疗方法均不能直接杀死病毒,只能作为辅 助措施,减轻病症,降低死亡率。
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研发及应用进展
猪 。主 要引 起 妊娠 母 猪 流产 、死 胎 、木 乃 伊 胎 、哺乳 仔 猪 高死 亡 1 9 9 0 年 以N I A 一 4 为母 本 病 毒 ,成 功 构 建 了T K / g E 双基 因缺 失 株 , ” 。我 国彭 大新 等 率及 种 猪不 育 等 ,而 且该 病 还可 影 响 免疫 系 统 ,继 而导 致 与其 他 该 疫苗 免 疫 动 物 后对 猪 、牛 、羊 均安 全 性 较好
摘
2 2 3 1 0 0 ; 2 2 3 1 0 0 )
要 :猪 伪 狂 犬 病 ( P s e u d o r a b i e s )是 一 种 以 发热 、脑 脊 髓 动物的毒力较低 ,且可诱导免疫猪产生了较好保护力。
炎 、繁 殖 障碍 为主 要 症状 的急性 、热 性传 染 病 。病 原为 伪 狂 犬病 1 . 2 双 基 因缺失 P R V疫苗 病毒 ( P s e u d o r a b i e s v i r u s ,P R V ) 。近 年来 该病 给 我 国养猪 业造
| ■| 囊l l l _ 0 0-
|
‘ 强 S § 蠢
猪伪狂 犬病 基 因缺 失 弱毒疫苗 的研 发及应用进展
姚 海 飞 张 万 红 严 曙 光
( 1 . 淮安市洪泽 区动物疫病预 防控 制中心 ,江苏洪泽 2 . 淮安市洪泽 区东双沟镇 畜牧 兽医站,江苏洪泽
因 ,这 样 得 到 的突 变株 不 能 产生 缺 失糖 蛋 白 ,免 疫 动物 后 不 能产 生 相应 抗 体 ,因此 可 以通 过 血清 学 方 法 区分 免疫 接 种 和野 毒 感染 猪 ,多 基 因 的缺失 也有 助 于进一 步 降低 毒株 的毒 力 。
1 . 2 . 1 T K - / g E 一 双 缺 失 疫 苗 猪 伪狂 犬病 是 由疱疹 病 毒科 伪狂犬 病 毒 ( P s e u d o r a b i e s v i es r , g E 基 因缺 失 有 助于 对疫 苗 接 种和 野 毒感 染 猪 只做 鉴别 诊 断 , P R V)引起 的一种 以发 热 、脑脊 髓 炎 、繁殖 障 碍 为主 要症 状 的 急 性 、热 性传 染 病 ] 。我 国将 本 病列 为 二 类 动 物疫 病 。 猪是 伪 狂 犬 因 此在 T K 缺失 的基 础 上 进 一 步 缺 失 g E 基因研制P R V 基 因 工 程 疫 a n O i r s c h o t 等 于 病 毒 的 天然 宿 主 、贮存 者 和 传播 者 。该 病 毒 可感 染各 个 年 龄段 的 苗 ,在 世界 范 围 内得 到 了 广泛 的认 可 和 应 用 。V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作者:常凯朱邵伟隋昶升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3年第05期摘要:猪伪狂犬病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给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就猪伪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简要介绍。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81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67-02中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养猪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但长期以来以散养为主,缺乏统一的管理,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更是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体现在饲养管理水平和动物疾病防治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猪病第一大国,每年因传染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亿元甚至更多[1]。
猪伪狂犬病在猪传染病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结合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对猪伪狂犬病做简要介绍。
1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征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 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猪场发病率极高。
它的主要宿主是猪,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死亡率高达100%。
猪伪狂犬病病毒抵抗力极强,可在健康猪体内长期潜伏,在机体受到体内或外界因素的刺激后,病毒可被重新激活从而造成散毒,造成疾病的传播。
感染病毒的怀孕母猪极易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出生的仔猪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等现象,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达100%[2]。
2 猪伪狂犬病病原学特性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为线性双股DNA,其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在170 nm左右,有纤突,纤突呈放射状方式排列,对外界环境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可存活1~2个月,对火碱、碘制剂等化学制剂较为敏感,可用此类物质进行环境消毒。
目前国际上对该病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部分片段进行了复制与克隆,截至目前,至少有11个片段已经成功鉴定,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分析。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SA215株,扑伪优)对新流行伪狂犬病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文 ⊙ 周远成 畜禽生物制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张 冰 四川华神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李 碧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011年至今,全国范围内的猪伪狂犬病暴发后,国内学者分离到大量新毒株,如HeN1及TJ株。
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新毒株与以往分离的PRV毒株相比存在转换、插入和缺失变异的特点。
实验结果证实SA215对伪狂犬病经典毒株和新流行毒株均具有优异的免疫保护能力,能有效保护猪只免受猪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SA215株,扑伪优)对新流行伪狂犬病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2011年底河南、山东等地先后暴发猪伪狂犬病,随后迅速扩散至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区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研究猪伪狂犬病活疫苗(SA215株)对新流行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免疫效力,本研究对猪伪狂犬病活疫苗SA215株和新流行伪狂犬病野毒株的主要免疫保护相关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使用断奶仔猪模型评价猪伪狂犬病活疫苗SA215株对猪伪狂犬病病毒和新流行毒株的免疫效力。
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活疫苗SA215株与流行毒株均为基因II型毒株,而我国广泛使用的疫苗毒株Bartha株则为基因I型。
使用SA215株免疫仔猪后1周即可检测到gB抗体,免疫后4周分别使用流行毒株SCHS株和经典毒株Fa攻毒,结果显示,未免疫攻毒的对照组全部发病、死亡,而免疫组未观察到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伪狂犬病病毒(Psudorabies Virus,PRV)为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成员,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核酸长度约150kb。
PRV可感染多种动物(35种以上),以发热、奇痒(猪除外)、繁殖障碍、呼吸道症状和脑脊髓炎为特征。
猪是PRV最主要的天然宿主,PRV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与猪的年龄、免疫状态以及毒株毒力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易感猪群年龄越小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PRV可以在神经细胞内复制并沿神经通路传导,猪感染恢复后PRV可以潜伏在三叉神经节中而不被机体清除,在猪免疫力下降或环境应激条件下,潜伏的PRV可被激活持续在猪体内复制并排出病毒。
猪伪狂犬病毒重组疫苗研究进展
必需 基因的缺失一方面可 以大大降低 P R V的毒 力 ,另一方 面还可以继续刺激机体产生 免疫 力 ,这需 P R V成为重组疫 苗选择 的载体 提供了依据 。P R V发挥毒 力最主要 的基 因是 T k 、 g E、 g I 、 g I ) 等, 研究证 明当 P R V这些毒力基 因通过 自然 缺 失 、人工缺失或被其他外源基 因所替代后 , P R V的毒 力能够
源蛋 白原有 的抗原性 、 免疫原性及功 能特点 。
2 P R V 载体 的构 建
员首次分离得到该病 的致病病原 一 P R V,目前 预防该病的主 要 手段是疫苗免疫 。近年来 ,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 的不断发 展, 研究 者对 P R V基 因组 和分子生 物学结构 、 特征有 了进一
步 的 了解 ,通 过 基 因工 程 技 术 使 P R V 中 的 很 多 种 独 立 基 因
P R V属于疱疹病毒科 、 一疱疹病毒 亚科 ,又被称 为猪
疱疹病毒 I 型。P R V属于线性双链 D N A病毒 , 基因组全长约
为 1 5 0 K b ,分子量 约为 9 5×1 0 3 k u , G + C %含量 高达 7 3 %; P R V基 因组可分 为 4个 部分 :长独 特 区 ( u L ) 、短 独特 区 ( U S ) 、 末端重复序 ̄ r J ( T R S ) 、 内部重复序 ̄ ] t ( I R S ) 。 其中 U S和 U L区域 , 含有 至少 7 0个基 因 , 可编码 7 0~1 0 0种蛋 白质 , 成 熟 的病毒粒子只含有约 5 0 种蛋 白质 。U L区的主要基 因包括 g B、 g c、 g H、 g K、 g L 、 g M、 g N、 T K等 , 其中 g B、 g H、 、 g K表达 的 是 病毒增殖 的必须糖 蛋 白, g c 、 g M、 g N表 达的是病 毒增殖 的 非必须糖蛋 白 ; U S区 的主要基 因包括 g D、 g E、 g G、 g I , 其中g D 基 因是病毒增殖 的必须糖蛋 白基因。 P R V表达 的糖蛋 白在其 与细胞 的相互作 用 、 致病过程 和免疫 原性 中发挥着非常重要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高 达 7 %。病 毒 基 因 组 由 长独 特  ̄(nq eln ei , L、 4 U i ogrg n U ) u o 短 独 特 1 U iu hr rg n U )  ̄(nq esot ei , S以及 位 于 U o s两侧 的 末 端
重复 序列 (e nlrpa,R 与 内部重 复序 列 ( t a r— T r a eet ) mi T I e l e nr n p a, ) etI 组成 。对 P V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其 由 7 R R 2个 阅读
框组成 , 编码 7 可 0种 蛋 白 , 目前 已 发 现 和 命 名 的有 、C g、 g g g g g、K、L g g l 种 糖 蛋 白。 编 码 罢 g 、 D、E、G、H、Ig g 、M、N 1 = E C、 g g、M 和 g 的基 因 为 病 毒 复 制 非 必需 的 ’B g g g G、Ig N g 、c、D、E
P V只有一种血清型 , R 但不 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性 等方面存在差异 。P V具有泛嗜性 , R 能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
内 增 殖 , 产 生 明 显 的 细 胞 病 变 和 核 内 嗜 酸 性 包 涵 体 , 中 并 其 以 兔 肾 和猪 肾细 胞 最 为 敏 感 。
P V基 因组 为 线 状 双 链 D A, R N 大小 约 10 b G+C含 量 8k ,
2 0世 纪 6 代 之 前 , 被 感 染 后 其 症 状 比较 温 和 ,在 养 猪 0年 猪
P 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 , R 猪疱疹病毒 I 型。其完整病毒粒子为圆形 , 直径 10~10m, 5 8 n 核衣壳 直径
为 1 5 10 m。 囊 膜 , 膜 表 面 有 长 约 8 0 m 呈 放 射状 0 n 有 1 囊 ~1n 排 列 的纤 突 。 P V对 外 界环 境 的抵 抗 力较 强 ,5 5 m n 8 ℃ 3 n R 5 ℃ 0 i 、0 mi
猪伪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猪伪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摘要】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文介绍了伪狂犬病病毒的特征、病毒的基因组学和疫苗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进展,为进一步认识和控制猪伪狂犬病奠定基础。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基因;分子生物学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中的伪狂犬病毒(PRV)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PRV可引起多种家畜、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发病,已证实有35种动物可被感染,包括猪、牛、绵羊、兔、狗、水貂、雪貂、狐狸、猫和大鼠等。
猪是PRV的主要宿主,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但终身带毒和排毒,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本病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发生PR。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和强毒株的出现,PR的发生和流行日趋严重,现在已成为对全球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每年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伪狂犬病毒的特征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Ⅰ型。
其完整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nm~180nm,核衣壳直径为105nm~110nm。
有囊膜,囊膜表面有长约8nm~10nm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
PR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55℃50min、80℃3min或100℃瞬间才能将病毒杀灭。
在低温潮湿环境下,pH 6~8时病毒能稳定存活;在干燥条件下,特别是在阳光直射下,病毒很快失活。
PRV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大小约180kb,G+C含量高达74%。
病毒基因组由长独特区、短独特区以及位于US两侧的末端重复序列与内部重复序列组成。
对PRV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其由72个阅读框组成,可编码70种蛋白,目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gB、gC、gD、gE、gG、gH、gI、gK、gL、gM、gN,11种糖蛋白。
编码gC、gE、gG、gI、gM和gN的基因为病毒复制非必需的,gB、gC、gD、gE和gI与病毒的毒力有关。
猪伪狂犬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猪伪狂犬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特有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给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猪伪狂犬病诊断技术对于疫情的防控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猪伪狂犬病诊断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DNA,为病毒的早期检测提供了重要手段。
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则可以定量检测病毒的数量,并可以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有助于病情监测和疫情防控。
其次,免疫学技术在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以检测病原体抗原或抗体水平,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常用于大规模筛查和疫情监测。
而免疫荧光技术(IF)和免疫组织化学(ICH)则可以直接观察病原体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病程和病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生物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猪伪狂犬病的诊断。
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
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然是确诊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此外,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的新型诊断技术如核酸酶链以及间接免疫电镜技术也在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最后,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对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找到特异性的靶基因,研发高灵敏、高特异的诊断试剂。
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病情,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猪伪狂犬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生物学方法以及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猪伪狂犬病的早期预防和监控成为可能,对于病情的控制和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将更加准确、快速和低成本。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3):154~157A cta A gr i culturae Ji angx i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杨毅1,李文刚2*,饶宝1,张永涛1,吕玉金1收稿日期:2009-12-21基金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
作者简介:杨毅(1984-),男,河南荥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动物传染病研究。
*通讯作者:李文刚。
(1.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2.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11)摘 要: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综述了各种伪狂犬疫苗的类型、特点、发展动态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10)03-0154-04Research Advance i n S w ine Pseudorabies Vacci n eYANG Y i 1,L I W en-gang 2*,RAO Bao 1,Z HANG Y ong-tao 1,LU Yu-ji n 1(1.H enan A g ricultural Un i 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 i na ;2.Zheng z hou Co llege o f An i m alH usbandry P roject ,Zheng z hou 450011.Ch i na)Ab stract :Sw i ne pseudorab i es is an acute i nfecti ous disease w hich cou l d cause h i gh m orta lity ,and it has brought a g reat loss on li vest o ck develop m ent .The autho r s ummar ized the types ,characte ristics ,deve l op menta l advance and applicati on prospects of var i ous s w i ne pseudo rabies vacci nes .K ey word s :S w i ne pseudorab i es ;V acc i ne ;R esearch advance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
猪伪狂犬病研究进展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摘要] 猪伪狂犬病是以神经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可致妊娠母猪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该病不易根除严重影响种猪场生产,给养猪业到来很大威胁。
本文以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治做一综述。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诊断;防治[Abstract] The neuropathy symptom and respiratory symptom are the main symptom of porcine pseudorabies. The reproductive failture will happen in the pregnancy pigs. And the pigs will die and they become mummified. A huge damage will be brought in the pig industry. The diagnose and prevention were reviewed in the article.[Key words] pigs; pseudorabies; diagnose; prevention伪狂犬病(pseudo 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 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神经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病[1]。
其致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中的猪Ⅰ型疱疹病毒。
其感染范围广,包括猪、牛、绵羊、猫、犬等35种动物。
猪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贮存者和传染源,猪以外其它动物感染伪狂犬病毒后,通常具有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且均以致死性感染[2]。
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水平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病猪耐过后,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造成隐性带毒[3]。
该病可致妊娠母猪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26320793_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0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2年39卷第2期猪群保健H E A L T H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 )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为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 ),该病呈地区性的暴发性流行,其临诊症状因猪只周龄而异,成年猪只一般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则出现流产、死胎,公猪不育,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综合症候群,而2周龄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 100%,而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达20%左右,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1 PR 病毒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PR 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椭圆形或圆形,其基因组为线性dsDNA 分子,伪狂犬病病毒迄今只发现一个血清型,根据基因分析可分为 I 、II 、III 、IV 四个基因型,我国仅发现 IV 型病毒,且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PRV 通过鼻腔黏膜进入宿主,沿神经干传播,并且在扁桃体等部位增殖形成原发感染灶,然后进入嗅神经和舌咽神经进行病毒的复制后以核衣壳的形式存在,最终感染大脑并在宿主动物形成终生潜伏感染。
猪伪狂犬病呈世界分布,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他季节也有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余春明,邓柏林 *,郑雪莹,谷传慧,赵景义(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大兴 102629)*通信作者:邓柏林发生。
1813年伪狂犬病最早发现于美国,1902年匈牙利学者首次报道该病病原是一种不同于狂犬病病毒的新病毒。
该病毒1931年由美国科学家从牛体内分离证实该病病原属于疱疹病毒。
该牛目前已知为该病的唯一天然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该病传播方式包括口鼻接触,带毒猪排毒和胎盘垂直传播等方式,此外被伪狂犬病毒污染的人员和器具也能传播该病。
现有疫苗保护效果不佳,PR 的暴发主要发生在许多传统疫苗免疫接种的猪场,给全世界养猪行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伪狂犬病研究进展
摘要: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哺乳仔猪神经症状、成年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
随着猪养殖行业发展,该病已成为常见疫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阐述总结猪伪狂犬病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猪伪狂犬病诊断和防控方法,以给科研领域和生产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伪狂犬病病毒;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进展;防控;诊断猪伪狂犬病研究进展张明悦1,王贵升2*(1.泗水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济宁273200;2.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济南250100)收稿日期:2024-03-04*通信作者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4.05.0021流行病学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伪狂犬病病毒(PRV ),但猪是PRV 的主要储存宿主[1]。
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均可感染,对新生仔猪危害最大,其发病率、死亡率高达100%。
成年猪感染后死亡率低,对繁殖能力有影响。
猪感染PRV 排毒期一般为3~6d ,时间长的可达17d [2]。
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3],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用水等间接接触传播。
猪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生殖系统垂直传播[4]。
怀孕母猪携带病毒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新生仔猪可通过乳汁感染病毒。
猪感染PRV 后可继发细菌性或其他病毒性疾病,加速猪只死亡[5]。
2临床表现不同日龄的猪感染猪PRV 后临床表现不同。
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呼吸困难、喘等呼吸道症状,抽搐、四肢划水、后肢麻痹、转圈等神经症状。
哺乳仔猪发病急,一般发病后24~48h 内死亡,死亡率100%;断奶仔猪发病率30%~40%,死亡率10%~20%。
保育猪和育肥猪发病常出现呼吸道症状、生长缓慢,死亡率约为1%~2%;后备母猪和空怀母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
三、基因工程疫苗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猪伪狂犬病病 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缺失对病毒生物 学性质和免疫原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研 究,猪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得到 更深入的发展。猪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 包括 :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亚单 位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病毒疫苗。
新生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 为100% 。
断奶仔猪发病死亡,发病率20-40%,死亡率 10-20%,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 等。
母猪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等。
公猪不育、发生睾丸肿胀、萎缩,失去种 用能力。
育肥猪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增重迟缓、 饲料报酬降低、推迟上市的时间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
吉艺宽
猪伪狂犬病毒 (Pseudorabies virus)
一、病毒特性
伪狂犬病毒又名猪疱疹病毒1型,属疱疹病毒甲 亚科的成员。
猪为病毒的原始宿主,并作为贮主,可感染其 他动物如马、牛、绵羊、山羊、犬、猫及多种 野生动物,不感染人。
二、疾病的临床症状
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以产死胎 为主。
在我国, PRV Ea TK- 株基础上构建了 PRV Ea TK/gG-、TK-/gE- 疫苗株
上述基因缺失疫苗的构建成功,为伪狂 犬病的根除计划打下了物质基础。除此 之外,人们还将注意力集中在核苷酸还 原酶 (RR)、蛋白激酶 (PK)、碱性酸外切 酶、脱氧尿苷三磷酸激酶等与 PRV 毒力 相关的基因上,试图通过缺失这些基因, 更进一步地降低疫苗毒株的残余毒力, 从而使突变株更为安全。
1. 亚单位疫苗的优点。不含有核酸物质 因此比较安全,接种后不会产生持续感 染或潜伏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可以与 野毒感染相区分,有利于疫病的控制和 消灭。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流行株灭活疫苗”免疫试验报告
93PIGS TODAYMay 2021具体特点的区分而言,雌性疥螨虫第1、2对足上生有吸盘,第3、4对足上生有刚毛,而雄性疥螨虫的第1、2、4对足上有附着的吸盘,第3对足上有刚毛,以增加与猪皮肤表面的附着力。
虫卵的卵囊呈椭圆形,颜色为乳白色,幼虫与成虫相比体形略小,无明显特征差别。
2.3 蹭痒指数测定蹭痒指数的测定主要是对猪感染疥螨的具体情况和阶段进行有效判定。
将10头及以上的猪进行集中隔离,当猪群处于安静状态下,以15min为限定时间,观察规定时间内出现蹭痒猪的数量,以及单个猪蹭痒的次数,相应进行准确的记录,然后用蹭痒猪的数量除以观察猪的总数量,从而得出有效的蹭痒指数。
当指数在规定标准范围内,则表明猪疥螨病感染及发病的情况较轻,可以通过简单防治工作加以改善;如果指数在0.4以上时,则表明猪群出现猪疥螨病的情况比较严重,需立即采取隔离防治措施,可通过在患病处涂抹药物、定期驱虫、加强饲养管理、对猪舍定期杀菌消毒等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3 小结猪疥螨病属于一种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流行性病症,而检测检疫对猪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其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具体的检疫诊断,不仅可有效抑制病原的传播扩散,还能提高猪群的整体质量,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推进养殖场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略)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猪是PRV的天然贮存者和传播者,猪感染PRV后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产房仔猪腹泻、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保育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和生长缓慢等。
如果本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会引起保育猪和育肥猪的大量死亡。
2011年以前通过免疫基因缺失疫苗,我国猪伪狂犬病曾一度得到有效控制,一部分猪场甚至实现了猪伪狂犬病的净化。
但从文 ⊙ 施栽飞1,章红兵21.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服务中心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有效控制当前流行的猪伪狂犬病,最终实现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本文介绍了通过猪伪狂犬病“活疫苗+流行株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的方法,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显著降低了育肥猪群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主要包括对与毒力相 关的基因如 TK、RR、gE、gl等基因的缺 失以降低病毒毒力 ;对糖蛋白基因如 gG、gC、gD 等基因的缺失以引入选择 标记或阻止感染性病毒的产生,从而致 弱猪伪狂犬病毒,同时又保持其较强的 免疫原性。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的研制始 于20 世纪 80 年代初。
1. 第一代基因缺失疫苗。第一代基因缺失疫苗指缺失 PRV 一个主要的 毒力基因获得的疫苗。1984 年,Kit 等以 PRV BUK 为起始材料,并以 BUK 疫苗株为亲本,通过缺失TK(腺苷激酶)基因序列中的 148bp 片段, 构建出PRV 的 TK 缺 失 株 PRV BUK-d13 株。试验证明,该疫苗对猪是安全 的,并能提供有效的保护,5 ~ 6周龄猪在免疫接种后能产生中和抗 体,在攻毒后能表现出再次免疫应答。Quint 等 对 PRV NIA-3 株 的US 区进行部分缺失 (gE 基因缺失 ),构建的 PRV 突变株能明显降低 PRV 对小鼠和 10 周龄仔猪的毒力,可使免疫猪能抵抗强毒的致死攻击。但 该突变株对 3 日龄仔猪仍具有较强的毒力。TK 基因缺失疫苗不仅能较 好地免疫猪只,而且免疫猪后还可以通过 PCR 的方法将免疫接种猪与 自然感染猪区分开来。但是,由于 TK 基因属于酶蛋白基因,在体内不 能产生其相应的抗体,因此仅缺失 TK 基因不能用血清学方法区别开免 疫接种猪与自然感染猪,要将此区别开来必须缺失相应的糖蛋白基因。 鉴于此,许多学者在 TK基因缺失的基础上又缺失了相应的糖蛋白基因 而构建了含 TK 基因缺失的双缺失和多缺失疫苗株。
2. 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除了在 TK 基因引入了一个缺失外,在非编码必需糖蛋白的基 因内引入了一个新的缺失。或插入一个报告基因,这 样得到的突变株就不能产生被缺失的糖蛋白,因而免 疫动物就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可以通过血清学 方法将免疫接种猪与自然感染野毒的猪相区别。这也 是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的最显著特点。还值得注意的 是有些糖蛋白的缺失,可以进一步降低毒力。第一个 申请专利并注册使用的PRV 基因工程疫苗 OM-NIVACPRV 就是 TK 基因缺失疫苗。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 PR 弱毒冻干 疫 苗 (Bartha-k61) 是 一 种 gI /gE 双基因缺 失弱毒疫苗,由于该基因缺失而进一步 阻断弱毒株回复毒力的可能性,所以大 大提高了这种弱毒苗的安全性。
1. 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的优点。弱毒苗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而且价格低廉, 至今仍在伪狂犬病的防控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
1. 灭活疫苗优点。安全性高,不会引起 散毒,也不会带来潜伏感染的问题。
2. 灭活疫苗缺点。灭活疫苗不能将内源 性蛋白抗原提呈给免疫系统,因而不能 诱导细胞毒 T 细胞反应 (CTL)。疱疹病 毒本身的免疫原性与毒力有一定的相关 性,因此灭活疫苗的免疫 效果一般较差, 并且灭活疫苗使用的免疫剂量较大,偶 尔会发生过敏反应,故在生产上已经较 少应用。
新生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 为100% 。
断奶仔猪发病死亡,发病率20-40%,死亡率 10-20%,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 等。
母猪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等。
公猪不育、发生睾丸肿胀、萎缩,失去种 用能力。
育肥猪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增重迟缓、 饲料报酬降低、推迟上市的时间
二、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
弱毒活疫苗是将分离到的野毒株经非猪源细胞 反复传代,或适应鸡胚,或加入致突变剂在高 于一般的培养温度条件下,在细胞上反复传代 而获得的疫苗,如匈牙利的Bartha 株、罗马尼 亚的 Bucharest株、BUK 株、TK200 株、 北 爱 尔兰的 NIA4 株、法国 Alfort-26 株、前苏 联的 VGNK-I 株、保加利亚MK25 株、南斯拉 夫的 Bkal68 株和Govacc 株等弱毒株。目前使 用较多的是 Bartha、Buk 毒株。
猪伪狂犬疫苗的研究进展
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 猪伪狂犬病主要的措施之一。国内外已 研制出猪伪狂犬病的灭活疫苗、弱毒疫 苗、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已经相对成熟, 而病毒载体重组疫苗、核酸疫苗、亚单 位疫苗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一、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将猪伪狂犬病毒接种于鸡 胚或细胞,当病毒滴度达到要求时收获 病毒,灭活后加入免疫佐剂,从而制成 灭活疫苗。
猪伪狂犬病毒 (Pseudorabies virus)
一、病毒特性
伪狂犬病毒又名猪疱疹病毒1型,属疱疹病毒甲 亚科的成员。
猪为病毒的原始宿主,并作为贮主,可感染其 他动物如马、牛、绵羊、山羊、犬、猫及多种 野生动物,不感染人。
二、疾病的临床症状
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以产死胎 为主。
2. 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的缺点。未经充 分致弱的弱毒苗的毒力可能会返强而导 致疾病的流行 ;弱毒疫苗可建立潜伏感 染,并有可能散毒。
三、基因工程疫苗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猪伪狂犬病病 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缺失对病毒生物 学性质和免疫原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研 究,猪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得到 更深入的发展。猪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 包括 :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亚单 位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病毒疫苗。
在我国, PRV Ea TK- 株基础上构建了 PRV Ea TK/gG-、TK-/gE- 疫苗株
上述基因缺失疫苗的构建成功,为伪狂 犬病的根除计划打下了物质基础。除此 之外,人们还将注意力集中在核苷酸还 原酶 (RR)、蛋白激酶 (PK)、碱性酸外切 酶、脱氧尿苷三磷酸激酶等与 PRV 毒力 相关的基因上,试图通过缺失这些基因, 更进一步地降低疫苗毒株的残余毒力, 从而使突变株更为安全。
(1)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优点 :都缺失了目的 基因的几百甚至几千个碱基,缺失区域明确,所以它 们返祖的可能性极小。PRV 缺失株一般都缺失了一个 或几个毒力基因,所以大多数 PRV 缺失株对鼠、猪无 毒力或仅有较低的毒力,但是,仅缺失 TK 基因的弱 毒株对犊牛还有较低的毒力,而对猫、狗毒力较强, 若同时再缺失 gC 或 gE 基因,则几乎不表现出毒力。 大多数的 PRV 缺失疫苗株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免疫 动物都获得了较强的保护力。强毒攻击免疫猪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