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课件 北宋时期共9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北宋时期
——邓 小南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
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
4、扩大养兵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因为灾年, 人民会造反,但军队不会叛乱,丰年, 军队易生事,而人民不会造反,因此遇 到灾年,就大量招兵,使军队人数众多, 有禁军、厢兵、乡兵、和番兵等众多军 种,庞大的军队,使军费开支巨大,人 数虽多,却没有战斗力,造成了冗兵的 现象。
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
北宋的建立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局九 统 面七 一 终九 策 告年 略 结灭 : 束北 先 。汉 易
,后 五难 代, 十先 国南 的后 分北 裂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
“斧声烛影”中 的兄终弟及
二、集中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 贰,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 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 相的财政大权。这样造成了“中书 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 不相知”局面。宋真宗时设立谏院, 脱离宰相而独立,地位与宰相同, 可以任意弹劾执政大臣 。
徽宗
1100-11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1063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
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
4、扩大养兵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因为灾年, 人民会造反,但军队不会叛乱,丰年, 军队易生事,而人民不会造反,因此遇 到灾年,就大量招兵,使军队人数众多, 有禁军、厢兵、乡兵、和番兵等众多军 种,庞大的军队,使军费开支巨大,人 数虽多,却没有战斗力,造成了冗兵的 现象。
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
北宋的建立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局九 统 面七 一 终九 策 告年 略 结灭 : 束北 先 。汉 易
,后 五难 代, 十先 国南 的后 分北 裂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
“斧声烛影”中 的兄终弟及
二、集中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 贰,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 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 相的财政大权。这样造成了“中书 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 不相知”局面。宋真宗时设立谏院, 脱离宰相而独立,地位与宰相同, 可以任意弹劾执政大臣 。
徽宗
1100-11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1063
宋朝历史全介绍课件
二府三司制(宋)皇帝
二府
中书门下
枢密院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军政机构
长官行宰相职权
长官枢密使,
低于宰相
分行 政权 分财权
参知政事副相 三司使
特点: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 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宋朝:政治上
A 中央
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
①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行政权)
②枢密院 ——分割军权(军权)
二、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理学”一词的概念: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 极
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
影
压抑、扼杀自然欲求
响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积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极 注重气节、道德;
影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 (二)手工业 • 手工业的进步 • 1.丝织业:宋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
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 2.棉织:宋末元初 棉花向内地传播 • 3.陶瓷业:宋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五大名
窑);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一词的由来: 程颢、程颐对理学的 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 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 2、农业灌溉工具: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 3.南北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指粟麦在江南的 大量种植,占城稻传到江淮地区,棉花推广到长江 流域);
SUCCESS
宋朝历史ppt课件
普及。
针灸疗法
宋朝针灸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针灸在 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 了系统的针灸理论。
公共卫生
宋朝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了对水 源的保护和城市卫生管理,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天文与数学的成就
天文观测
宋朝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的制作和 使用逐渐精确。同时,对日月食、行星运动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不 少成果。
金融业的出现
宋朝时期,金融业也开始出现, 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出现 ,为商业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
支付和融资方式。
海外贸易的拓展
海外贸易政策的开放
01
宋朝实行了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鼓励商人出海贸易,推动了
海外贸易的发展。
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02
宋朝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如与越南、泰国等
、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绘画与书法艺术
山水画的成熟
宋朝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成熟和完善的绘画风格。以米芾、郭熙为代表的 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美和意境美,使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流派。
工笔画的兴盛
宋朝工笔画以细腻、逼真为特点,题材广泛。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作品 ,充分展现了工笔画在宋朝的兴盛和高度成就。
宋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监察制度
宋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 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削弱了地方割据 势力。
宋朝建立了完善的监察制度,设立了 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对官员进行 监督和弹劾,维护了政治清明。
科举制度
宋朝沿袭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 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 流动。
宋朝的经济与文化
针灸疗法
宋朝针灸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针灸在 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 了系统的针灸理论。
公共卫生
宋朝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了对水 源的保护和城市卫生管理,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天文与数学的成就
天文观测
宋朝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的制作和 使用逐渐精确。同时,对日月食、行星运动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不 少成果。
金融业的出现
宋朝时期,金融业也开始出现, 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出现 ,为商业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
支付和融资方式。
海外贸易的拓展
海外贸易政策的开放
01
宋朝实行了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鼓励商人出海贸易,推动了
海外贸易的发展。
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02
宋朝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如与越南、泰国等
、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绘画与书法艺术
山水画的成熟
宋朝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成熟和完善的绘画风格。以米芾、郭熙为代表的 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美和意境美,使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流派。
工笔画的兴盛
宋朝工笔画以细腻、逼真为特点,题材广泛。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作品 ,充分展现了工笔画在宋朝的兴盛和高度成就。
宋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监察制度
宋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 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削弱了地方割据 势力。
宋朝建立了完善的监察制度,设立了 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对官员进行 监督和弹劾,维护了政治清明。
科举制度
宋朝沿袭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 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 流动。
宋朝的经济与文化
中国古代史课件宋朝祖宗家法
前期:两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体制 后期: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枢密院体制
二、效率与制衡
1、中枢机构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
皇帝
御前会议
三司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御史台
三司使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御史中丞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制衡: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宋史·范镇
宋神宗:“祖宗不以兵柄归 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 维制,何可废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二)地方层级设置
二、效率与制衡
2、地方层级
亦宋 反朝 映地 出方 「制 分度 权的 」设 「计 制, 衡 」 的 原 则 。
宋代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
中央 路
安抚使司(“帅”)
转运使司(“漕”) 监
提点刑狱司(“宪”) 司
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史·职官志(总序)》
三、开放与严密: 科举制度的完善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新型士人政治主体意识的形成
三、科举制度的完善
1、主要特点
开放与严密
《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第一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 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此近古之 制,以繩天下,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者也。所 以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自五季以來, 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故其書散佚而其 學不傳。
宋代政治史中诸多事端的纽结正在于此。离开对于“祖宗 之法”的深切认识,则难以真正透过表层问题,揭开宋代 政治史之奥秘;同时也难以真正把握宋代制度史之精髓。
一、防弊之政:赵宋“祖宗家 法”的核心内容
(一)“祖宗之法”的形成:从太祖到真宗 (二)对于“祖宗之法”的理解与诠释
二、效率与制衡
1、中枢机构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
皇帝
御前会议
三司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御史台
三司使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御史中丞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制衡: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宋史·范镇
宋神宗:“祖宗不以兵柄归 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 维制,何可废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二)地方层级设置
二、效率与制衡
2、地方层级
亦宋 反朝 映地 出方 「制 分度 权的 」设 「计 制, 衡 」 的 原 则 。
宋代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
中央 路
安抚使司(“帅”)
转运使司(“漕”) 监
提点刑狱司(“宪”) 司
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史·职官志(总序)》
三、开放与严密: 科举制度的完善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新型士人政治主体意识的形成
三、科举制度的完善
1、主要特点
开放与严密
《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第一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 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此近古之 制,以繩天下,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者也。所 以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自五季以來, 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故其書散佚而其 學不傳。
宋代政治史中诸多事端的纽结正在于此。离开对于“祖宗 之法”的深切认识,则难以真正透过表层问题,揭开宋代 政治史之奥秘;同时也难以真正把握宋代制度史之精髓。
一、防弊之政:赵宋“祖宗家 法”的核心内容
(一)“祖宗之法”的形成:从太祖到真宗 (二)对于“祖宗之法”的理解与诠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统治 (共41张PPT)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在客观上推 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 的观点。
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原因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重现,避免武将篡夺政权。 2、表现:
①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②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 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③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增 加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①抑制武将,文臣统兵,提升文官的地位; 3、措施:
90 80 82.6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76年 997年
1021年
人 数 ( 单 位 : 万 )
43.2 35.8 19.3
北 宋 禁 军 激 增
1048年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虽然铲除了藩镇割 据的基础,但却导致官僚机构的迅速膨胀。到北 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 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 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 行政效率很低。
北宋控制兵权做法:
兵
领兵权 调兵权
?
领军将领 枢密使
效 果 : 有有 权兵 无无 兵权 ,
北宋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效果:
返回
探究P30:赵匡胤是怎么样削弱相权的?
分化事权以
宋太祖—赵匡胤
削弱相权
返回
皇帝
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
财政 行政 中 参 度盐户 书 知 支铁部 政门 (三司) 事下
相关史事
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 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 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 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 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 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数最多 时达到120多万。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23张PPT)
辽太宗: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宋太祖:执政晚期,双方友好,互通使节。 宋太宗: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宋真宗: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
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 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这项协 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是为 “澶渊之盟”。
影响: (1)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3)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11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1)北宋பைடு நூலகம்辽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2.财政危机
【冗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同时采用恩荫制、奉行 “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冗兵】: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 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募兵制)。 【冗费】: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 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
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一,金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及宗室、嫔妃、大臣、工匠、伎女等
3000余人撤离汴京,返回北方,同时掠走金帛珍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史称“靖康
之变”。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下册)
宋 徽 宗 赵 佶
◎徽钦二帝五国城关押地(复原)
四、南宋的偏安
2.宋金之战
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金称 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和 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
宋太祖:执政晚期,双方友好,互通使节。 宋太宗: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宋真宗: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
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 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这项协 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是为 “澶渊之盟”。
影响: (1)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3)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11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1)北宋பைடு நூலகம்辽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2.财政危机
【冗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同时采用恩荫制、奉行 “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冗兵】: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 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募兵制)。 【冗费】: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 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
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一,金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及宗室、嫔妃、大臣、工匠、伎女等
3000余人撤离汴京,返回北方,同时掠走金帛珍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史称“靖康
之变”。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下册)
宋 徽 宗 赵 佶
◎徽钦二帝五国城关押地(复原)
四、南宋的偏安
2.宋金之战
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金称 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和 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
中国通史之北宋PPT课件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 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以身丁为对象征收的总名丁口之赋,
其它各种名目的为杂变之赋。农民负担总体比较沉重 。
庆历新政
①明黜陟 ②抑侥幸 ③精贡举 ④择长官 ⑤均公田 ⑥厚农桑 ⑦减徭役 ⑧修武备 ⑨重命令 ⑩推恩信
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 先,受到了很大阻力。
庆历五年(1045年), 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 修等改革派官僚相继遭排挤, 被诬蔑结党营私,贬出朝廷, 为时仅一年多的“新政”遂被废 止。
“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 事。”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官”、“职”仅是俸禄高低和荣誉的代表,实际的职责和权力由 “差遣”决定。
官:仆射、尚书、侍郎……
职:学士、待制、修撰…… 差遣:知……权……提点……提举……判……
差遣
职
削们
减兼
州任
郡一
地
长个
官州
——《续资治通鉴卷三〈宋纪三〉》
禁 军
禁
分 统 中官 实
军 不 再 设
割领 禁禁 军军
央的 行
设任 立免
“ 更 戍
置
统 , 枢升 法
最 高 统 帅
帅负 的责 权禁
密降 ” 院, ,手
,
力 军 掌中
罢
, 的 握无
殿 前 都
设管 三理
发兵 兵。
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33张PPT)
原因之一:武将专权 本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裁北决宋,时与期守,臣要(派知一州个)通朝签廷书官施员行(。最”爱吃螃蟹)去地方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
(担通任判知)“州所,部问官他有想善去否哪及里职?事他修说废:,“得但剌得举有以螃闻蟹。,”无
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
通判处可也。 ”
————《《归宋田史录·》职欧官阳志修》
①重用文官,抑制武将。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 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
宋代改革发展科举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 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兵将分离政策
二 充满智慧的体制建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军 事皇 上帝
调兵权 枢密院(文官) 殿前司
统兵权 侍卫马军 侍卫步军
奉旨之后可调兵 资历浅、威望低 管理训练军队
宋太祖还经常调动将领。
更戍法:(军队换防)宋太祖以禁军分驻京师与 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却不随 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裁北决宋,时与期守,臣要(派知一州个)通朝签廷书官施员行(。最”爱吃螃蟹)去地方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
(担通任判知)“州所,部问官他有想善去否哪及里职?事他修说废:,“得但剌得举有以螃闻蟹。,”无
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
通判处可也。 ”
————《《归宋田史录·》职欧官阳志修》
①重用文官,抑制武将。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 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
宋代改革发展科举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 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兵将分离政策
二 充满智慧的体制建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军 事皇 上帝
调兵权 枢密院(文官) 殿前司
统兵权 侍卫马军 侍卫步军
奉旨之后可调兵 资历浅、威望低 管理训练军队
宋太祖还经常调动将领。
更戍法:(军队换防)宋太祖以禁军分驻京师与 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却不随 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13节——北宋资料
北宋军队人数示意图
实际的研究证明,北宋人口已经达到1亿,这比以前 以为不足5000万要增加很多。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6卷)
探究:为什么北宋的军队数量和其全国总人口不相对称?这种不对称性给北宋带来了
什么问题?这么多的军队是不是意味着宋军的战斗力很强?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结果: 商:成功 王:失败
1、富国之法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措施
内容
目的 作用 局限性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政府低息贷款 以钱代役 兴修水利
改变积贫 抑制 局面, 兼并
调整国家、保障 地主与农 农业 民的关系,生产
按土地大小收税 发展生产 增加 政府
政府低息贷款
付免役钱
府的财政收入
家破人亡
二、积贫局面的改善
积极进步影响:
(1)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 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 的实惠。 (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 象有所改善。
弊端和不足: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 措施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 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 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 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927---976)
加强君权——杯酒释兵权
宋初之“弊”
防“弊”
君强臣弱
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 大将专权
夺其权 制其钱 收其兵
强化 中央 集权
为了防止军队为武将所私有,根除武将专横 叛乱的根源,严令“天下营兵,纵横交互, 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所以坏其凶谋。”
实际的研究证明,北宋人口已经达到1亿,这比以前 以为不足5000万要增加很多。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6卷)
探究:为什么北宋的军队数量和其全国总人口不相对称?这种不对称性给北宋带来了
什么问题?这么多的军队是不是意味着宋军的战斗力很强?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结果: 商:成功 王:失败
1、富国之法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措施
内容
目的 作用 局限性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政府低息贷款 以钱代役 兴修水利
改变积贫 抑制 局面, 兼并
调整国家、保障 地主与农 农业 民的关系,生产
按土地大小收税 发展生产 增加 政府
政府低息贷款
付免役钱
府的财政收入
家破人亡
二、积贫局面的改善
积极进步影响:
(1)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 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 的实惠。 (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 象有所改善。
弊端和不足: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 措施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 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 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 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927---976)
加强君权——杯酒释兵权
宋初之“弊”
防“弊”
君强臣弱
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 大将专权
夺其权 制其钱 收其兵
强化 中央 集权
为了防止军队为武将所私有,根除武将专横 叛乱的根源,严令“天下营兵,纵横交互, 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所以坏其凶谋。”
宋金南北对峙PPT课件4 北师大版
金· 酒楼唱曲
金· 货郎担
《文姬归汉图》 金 · 张 瑀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契丹族和党项也曾做 女真改习俗向是学习哪族的?为什么? 汉族,因为汉文化先进。 过类似的事情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选择题
1.1125年,灭亡辽朝的政权是 A.北宋 B.契丹 C.金 D.南宋
2.1127年,被金军俘虏的两位皇帝是: A.宋徽宗、宋钦宗 B.宋高宗、宋钦宗 C.宋徽宗、宋高宗 D.宋真宗、宋高宗
北 宋
南宋
半壁江山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1141年宋金和议?
宋 金 对 峙
宋金和议 (1141年) 宋向金世代称臣, 宋皇帝由金册封; 宋每年向金交纳 贡银25万两,绢 25万匹; 宋金东以淮水、 西以大散关为界。
岳飞抗金取得辉煌成果还有意义吗?
宋 金 对 峙
有效遏制了金军 南下发动的掠夺性 战争,保住了南宋 的半壁江山;
南宋
建立时间 1127 年 都城(杭州) 临安
王彦 八字军
南 宋 军 民 抗 金 斗 争
岳飞
韩世忠
《中兴四将图》(宋· 刘松年)
南宋军民抗金斗争
岳飞
抗金名将 韩世忠曾把 金军堵截在 黄天荡四十 八天。
回答下列问题: 1.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是一支怎样的 军队?
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 ——岳家军口号
靖康之变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金朝改变女真习俗
辽 ?
西夏
?
北 ? 宋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一、靖康之变
辽
西夏
北 宋
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的基本情况和金 灭辽的史实。
阿骨打 建立者?
1125年
?
金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4.1 积贫积弱的北宋课件
节度使出行图
这幅节度使出行图 描绘了节度使外出 时庞大威武的场面, 鼓角齐鸣,彩旗飘 飘,军威严整,展 示了割据一方的藩 镇节度使出行时的 气势。
藩五 镇代 割十 据国 的的 扩分 大裂
割 据 是 唐 代
唐—北宋政权的更迭
907--923
923--936 936—946 947—950 950—960
千一
秋著
疑黄
案 ,
兵 。清
赵
翼
979年,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
五代十国形势图
从960年—979年,北宋建立并结束了五 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只是五代十国 范围的统一,非全国性的统一)
想一想:
宋太祖登上帝位后他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的? 由此引出了哪些问题?
地方:文官任知州 通判监督知州
集中财权:设转运使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4.1 积贫积弱的北宋课件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4.1 积贫积弱的北宋课件
北宋初期权力高度集中,你怎样看待 其影响?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 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 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到北宋中 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重文轻武
• 宋太祖用文臣代替武官主管藩镇,认为即使 这些文臣全都贪污,也远远不及一个武将拥 兵叛乱祸害深重。于是他大力提倡文治,选 拔大批文人才士,充实庞大官僚机构,就是 所谓“兴文教,抑武事”。因而,重文轻武 就成为宋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宋太祖命人 刻制誓牌一块,碑上誓词有:“不得杀士大 夫及上书言事之人。”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4.1 积贫积弱的北宋课件(共58张PPT)
专题四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
人教版古代史第五章北宋的统治PPT课件
问题1: 北宋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必然的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是必然的。 (1)唐后期藩镇割据, 形成五代十国,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 强中央集权。(2)赵匡胤建宋时仍是分 裂割据,要巩固统治,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3)赵本人就是黄袍加身,为防止兵变, 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一、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全国高考)宋太祖从地方军队 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系层次的试题。 都是目的,但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
巩固练习
北宋在军事部署上,最能体现其“强干 弱支”“内外相制”目的的是 ( ) A.“杯酒释兵权”,削夺大将兵权 B.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C.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D.禁军分别驻守京师和地方
1.北宋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问题1:北宋统一南北战争的方针是什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问题2: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吗?
没有,只是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与其并立的还有辽、 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
巩固练习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皇帝和时 间分别是 A.宋太祖 960年 B.宋太祖 979年 C.宋太宗 960年 D. 宋太宗 979年
——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答回:答措:施②:王农安石田变水法利针法对,“方积田贫”均采税取法的。措 施成,效除:材农料民二得中提以及安的心以生外产,(还保有证哪生两产时 “事”间?)依;据政材府料财二政,概收括人王大安为石增变加法。取得的
成效 。
巩固练习
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 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 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 ,公私皆 病矣。
答:是必然的。 (1)唐后期藩镇割据, 形成五代十国,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 强中央集权。(2)赵匡胤建宋时仍是分 裂割据,要巩固统治,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3)赵本人就是黄袍加身,为防止兵变, 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一、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全国高考)宋太祖从地方军队 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系层次的试题。 都是目的,但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
巩固练习
北宋在军事部署上,最能体现其“强干 弱支”“内外相制”目的的是 ( ) A.“杯酒释兵权”,削夺大将兵权 B.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C.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D.禁军分别驻守京师和地方
1.北宋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问题1:北宋统一南北战争的方针是什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问题2: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吗?
没有,只是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与其并立的还有辽、 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
巩固练习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皇帝和时 间分别是 A.宋太祖 960年 B.宋太祖 979年 C.宋太宗 960年 D. 宋太宗 979年
——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答回:答措:施②:王农安石田变水法利针法对,“方积田贫”均采税取法的。措 施成,效除:材农料民二得中提以及安的心以生外产,(还保有证哪生两产时 “事”间?)依;据政材府料财二政,概收括人王大安为石增变加法。取得的
成效 。
巩固练习
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 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 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 ,公私皆 病矣。
宋代文学 ppt课件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描绘南宋京城临安则是:商贾 云集,百业兴旺,朝歌暮舞,弦管填溢。
❖ 词的兴盛、理学的兴盛
❖ 理学从韩愈而来; ❖ 濂、洛、关、蜀、闽之学; ❖ 从“文以贯道”到“文以载道”; ❖ 理学带来的说教习气
PPT课件
10
4、民族矛盾和爱国主题
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二)
如: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PPT课件
37
❖ 《六一诗话》记载了“九僧”的一则故事: “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词章,俊逸之士也: 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日:‘不得犯 此一字。其字乃山、永、风,云、竹,石、 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 是诸僧皆阁笔。”可见其才力、境界的窘仄 。他们很少在诗意的博大精深上下功夫,前 人批评他们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PPT课件
30
襁负且乞丐, 冻馁复险艰。 唯愁大雨雪, 僵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 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 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 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 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 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 放逐固宜然。
……
PPT课件
31
❖ 在某些方面,王禹偁甚至已经超越了白居易 而向杜甫学习。他说:“子美集开诗世界”;“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他学杜主要是从锤炼语言、营造意境入手。
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苕溪渔隐丛话》 前集卷二十二) ❖ 吴之振等《宋诗钞》中《小畜集钞》说:“元之独 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流接响。文忠(欧 阳修)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元之固其滥觞矣。穆 修、尹洙为古文于人所不为之时,元之则为杜诗于 人所不为之时者也。” ❖ 他的确是宋初最杰出的诗人,是联结唐代的杜甫、 白居易和宋代欧阳修、苏轼的重要人物。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描绘南宋京城临安则是:商贾 云集,百业兴旺,朝歌暮舞,弦管填溢。
❖ 词的兴盛、理学的兴盛
❖ 理学从韩愈而来; ❖ 濂、洛、关、蜀、闽之学; ❖ 从“文以贯道”到“文以载道”; ❖ 理学带来的说教习气
PPT课件
10
4、民族矛盾和爱国主题
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二)
如: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PPT课件
37
❖ 《六一诗话》记载了“九僧”的一则故事: “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词章,俊逸之士也: 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日:‘不得犯 此一字。其字乃山、永、风,云、竹,石、 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 是诸僧皆阁笔。”可见其才力、境界的窘仄 。他们很少在诗意的博大精深上下功夫,前 人批评他们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PPT课件
30
襁负且乞丐, 冻馁复险艰。 唯愁大雨雪, 僵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 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 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 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 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 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 放逐固宜然。
……
PPT课件
31
❖ 在某些方面,王禹偁甚至已经超越了白居易 而向杜甫学习。他说:“子美集开诗世界”;“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他学杜主要是从锤炼语言、营造意境入手。
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苕溪渔隐丛话》 前集卷二十二) ❖ 吴之振等《宋诗钞》中《小畜集钞》说:“元之独 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流接响。文忠(欧 阳修)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元之固其滥觞矣。穆 修、尹洙为古文于人所不为之时,元之则为杜诗于 人所不为之时者也。” ❖ 他的确是宋初最杰出的诗人,是联结唐代的杜甫、 白居易和宋代欧阳修、苏轼的重要人物。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九章——北宋
—— 元昊的“独立宣言”
木 板 画 党 项 人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元昊既制蕃书,遵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于是立蕃字、汉字 二院,…汉字掌中国往来表奏,中书汉字,旁以蕃书并列。蕃字掌西蕃、 回鹘、张掖、交河一切文字,并用新制国字,仍以各国蕃字副之。以国字 在诸字之右,故蕃字院特重。 《西夏书事》卷十二 现存西夏文文献不下数 百万字,重要者如: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 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 帝陛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 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 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 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 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 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 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 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 掘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 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 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 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 监,当共殛之!
誓诏之答,要皆出于一时之言,
其心未尝有臣顺之实也!
《宋史· 夏国传》
夏人狡狯多诈而善谋,强则叛 乱,弱则请和,…以故数十年来, 西鄙用师,叛服不常,莫能得其 要领。
李纲《御戎论》
契丹给宋造成的亡国威胁远大 于西夏,而西夏给宋造成的国防 压力则远甚于契丹……
(李华瑞)
二、北宋的内政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 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 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
第九讲 北宋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二、北宋的内政
三、宋代经济与社会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木 板 画 党 项 人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元昊既制蕃书,遵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于是立蕃字、汉字 二院,…汉字掌中国往来表奏,中书汉字,旁以蕃书并列。蕃字掌西蕃、 回鹘、张掖、交河一切文字,并用新制国字,仍以各国蕃字副之。以国字 在诸字之右,故蕃字院特重。 《西夏书事》卷十二 现存西夏文文献不下数 百万字,重要者如: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 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 帝陛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 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 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 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 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 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 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 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 掘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 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 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 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 监,当共殛之!
誓诏之答,要皆出于一时之言,
其心未尝有臣顺之实也!
《宋史· 夏国传》
夏人狡狯多诈而善谋,强则叛 乱,弱则请和,…以故数十年来, 西鄙用师,叛服不常,莫能得其 要领。
李纲《御戎论》
契丹给宋造成的亡国威胁远大 于西夏,而西夏给宋造成的国防 压力则远甚于契丹……
(李华瑞)
二、北宋的内政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 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 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
第九讲 北宋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二、北宋的内政
三、宋代经济与社会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