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故事-读唐诗听故事
唐诗中的故事大全
![唐诗中的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3c5f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6.png)
唐诗中的故事大全唐诗中的故事多种多样,有的内容充满了激情和战争,有的则充满着爱情和浪漫。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经典的唐诗故事。
第一,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是李白创作的一首怀古之作,讲述的是李白夜宿牛渚,回想起唐朝大将赵普在此地战斗的场景。
这首诗通过提到赵普、杨玄感、秦琼等名将,让人们回忆起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和怀旧情怀。
李白的这首诗在唐朝时期就广为流传,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佳作。
第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堪称为唐代爱情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一个被命运所困的爱情故事。
诗中的主人公,一位名叫崔护的将军,因为战争而被迫与他心爱的女子分离。
诗人把这种分离之痛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那种分离之苦、无奈之情。
同时,在描写草原和天空时,白居易运用了婉约的手法,让诗歌的气氛更加唯美、感人。
这首诗被誉为唐代最浪漫的爱情诗之一。
第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以“登高远望”为题材,功用了艺术性的手法展示了崇山峻岭,广阔天地的景象,间接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王之涣运用了古代诗歌中的典型写照手法,画出山川的雄姿,以及苍天广阔,洋溢的永远与美好,使人们领略到了登临高楼的感觉,感受到了登楼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心灵震撼。
第四,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场春雨过后,大地洗涤的景象。
在描写春雨时,诗人不仅反映了大自然的变幻无常,也表现出他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不仅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它不仅是唐代的经典名作,也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唐诗中的故事不仅以内容丰富、意境深刻而闻名,还积极地传承着古代历史文化。
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唐诗,感受到它们传承的古代文化和思想精华,从而更好地在生活中体现这些精华和思想。
古诗的睡前故事
![古诗的睡前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16979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f.png)
古诗的睡前故事在静谧的夜晚,当繁忙的一天即将结束,人们常常喜欢在入睡之前寻找一些能够放松身心的方式。
而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也能够成为睡前故事的最佳选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讲述一些古诗的睡前故事,希望它们能够成为您入睡前的美好陪伴。
一、《静夜思》- 李白《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它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
我们可以将这首诗作为睡前故事,来帮助舒缓身心,进入梦乡。
故事开始时,一个旅人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步。
当深夜来临时,他静静地坐在床头,望着窗外的明月。
此时,他感到万里无云的夜空和皎洁的月光,仿佛是在为他弹奏着一曲优美的夜曲。
他开始想念远方的家乡,想念亲人朋友,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思绪如风,渐渐地他沉入了梦乡。
二、《登鹳雀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婉约之辞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们可以将这首诗用作睡前故事,带领我们进入梦的彼岸。
故事中,一个人登上了高高的鹳雀楼。
在楼上,他俯瞰着远方的故乡,眺望着连绵的山峦和辽阔的田野。
他想象着久违的亲友,希望能够与他们团聚,分享彼此的快乐和悲伤。
随着思绪的起伏,他感到自己仿佛已经来到了故乡的怀抱中,感受着熟悉的气息和亲切的温暖。
随着夜幕的降临,他沉入梦乡,与故乡的亲人们相聚在一起。
三、《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夜泊牛渚怀古》是明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它以古朴的词句勾勒出夜晚泊船时的怀古之情。
我们可以将这首诗视为睡前故事,带领我们走进一个陌生的历史世界。
故事中,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停靠在牛渚附近的江心小岛上。
他浸润在茫茫的黑夜之中,仰望着满天繁星。
他想象着几千年前的景象,想象着先民们在此往来的繁忙场景。
他感受到了历史的长河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在这样的冥想中,他渐渐地沉入了梦乡。
四、《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它以饱满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和唐诗的故事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
![我和唐诗的故事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38d9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9.png)
我和唐诗的故事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我喜欢唐诗,喜欢那种古老而又优美的韵律,喜欢那种深情而又含蓄的表达。
在我读唐诗的时候,总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力量,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时空。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里无意间翻到了一本关于唐诗的书籍,在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格外感动。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王之涣的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王之涣小时候就对诗歌充满兴趣,他常常去寻找各种各样的事物来写诗,而这些事物正是成为他诗歌的灵感来源。
由于个人的努力和天赋,王之涣很快就成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
他的诗很快便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尽管他的诗受到了很高的认可,但他始终感觉自己的诗还缺乏一种灵动的力量。
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他诗歌中所缺失的东西。
有一天,他在大自然中漫步,无意中遇见了一位叫杜甫的诗人。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才被誉为“诗史之冠”。
王之涣向杜甫请教,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学到一些诗歌的技巧和灵感。
杜甫非常慷慨地与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并鼓励他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诗歌梦想。
王之涣在和杜甫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启发,他开始尝试着用更加优美的词句和韵律来写诗。
他仔细地研究了杜甫的诗歌,尝试着模仿他的风格。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他的诗歌终于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灵动和力量。
王之涣的诗很快风靡全国,人们纷纷传颂他的诗词,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深受人们喜爱,被赞誉为“唐诗之冠”。
王之涣也因此成为了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通过和唐诗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诗歌不仅可以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可以传达情感和思考。
我认为,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的体现。
从现在开始,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唐诗,借鉴其中的优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追求,就一定能够写出优美而又有力量的诗歌。
唐诗是一座文化的瑰宝,它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我希望能够继续与唐诗结缘,用心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和韵律,用笔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唐诗故事。
和唐诗的故事高中作文
![和唐诗的故事高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4aff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1.png)
和唐诗的故事高中作文
《我和唐诗的故事》
嘿,说起我和唐诗的故事啊,那还真有得聊。
你们知道吗,唐诗可不仅仅是书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儿,它跟我的生活那可是紧密相连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旅游。
那是一个特别美的古镇,古色古香的建筑,蜿蜒的石板路,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古代。
我们逛着逛着就来到了一个小庭院门口,门半掩着,里面传出一阵诵读声。
我好奇地凑近一听,哎呀妈呀,居然是有人在朗诵唐诗呢!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我就像着了魔似的,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认认真真地听着。
那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听着听着,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安静的夜晚,看着那皎洁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
虽然我当时并没有离开家乡多远,但就是被这首诗给感染到了。
从那以后啊,我对唐诗就多了一份特别的感情。
我开始主动去读唐诗,去感受那些诗人笔下的世界。
我发现唐诗真的好神奇啊,短短的几句话,就能描绘出那么丰富的情感和画面。
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哇塞,那辽阔的大漠和壮丽的落日,简直就像在我眼前一样。
还有孟浩然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我感觉春天的早晨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让人陶醉。
现在啊,唐诗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读上几首唐诗,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平静下来;也会在开心的时候读唐诗,让自己的快乐加倍。
这就是我和唐诗的故事啦,嘿嘿,是不是还挺有趣的呀!将来呀,我还要继续和唐诗一起度过更多的美好时光,让唐诗一直陪伴着我哟!。
唐诗有关的小故事
![唐诗有关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e7f4b1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3.png)
《我与唐诗的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事儿》
嘿,大家好呀!今天想和你们聊聊我和唐诗有关的小故事。
唐诗啊,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小时候,我对唐诗的第一印象就是难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几个字怎么就那么拗口呢。那时候,背着背着就开始胡思乱想,心里琢磨着:李白大晚上不睡觉,看着月光发啥呆呢。但没办法呀,老师要检查,爸妈也盯着。
唐诗啊,就像是一个多年的老朋友,总是在不同的时候给我不同的感受和启发。它既接地气,又很高雅,能让我领略到千百年前的风景和情感。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唐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故事和小乐趣。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和唐诗有着特别的缘分和故事呢?快来和我一起分享吧!哈哈!
后来,慢慢长大了点,开始有点能体会唐诗的美了。记得有一次和小伙伴们出去玩,正是春天,那花开得那叫一个艳啊,突然脑子里就冒出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句诗来,嘿,原来唐诗还能这么应景。
再后来上了中学,唐诗可就成了考试的“大魔王”。不过这时候的我,对唐诗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比如杜甫的诗,以前觉得好枯燥,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读起来都费劲。但当了解了杜甫的身世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后,就打心眼里佩服他。
有次过年回老家,晚上看着满天繁星,不知道怎么的,就想到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一刻,感觉自己好像和千百年前的诗人有了一种奇妙的联系。
大学的时候,参加了诗词社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天天研究唐诗。有一次我们还搞了个唐诗接龙比赛,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每个人都绞尽脑汁想诗句,谁都不甘落后。
现在工作了,唐诗依然是我的精神食粮。压力大的时候,念一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心情顿时就舒畅了许多。
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故事
![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3270d6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4.png)
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故事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收录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唐代诗歌。
这些诗歌不仅艺术价值极高,而且通过故事情节和形象描写,展现了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对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下面将以一些代表性的唐诗为例,给大家讲述一些幼儿园唐诗三百首的故事。
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讲故事:一个晚上,小明躺在床上,突然看到了窗外明亮的月光。
他以为地上洒了一层霜,但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明亮的月光。
他抬起头望着明亮的月亮,脑海中浮现出远方的故乡,让他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故事寓意:这首诗通过对静谧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教育幼儿要珍惜家庭和亲人,尊重并思念故乡的好乡土。
同时,也能启发幼儿发散思维,通过景物触发记忆和情感。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讲故事:故事发生在古代,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身世贫寒,但是他有一颗追求进步的心。
一天,他看到了一座高楼——鹳雀楼,他立志要登上这座楼。
于是,他努力往前走,一步步攀登。
虽然途中困难重重,但他毫不气馁,坚持不懈,终于成功登上了鹳雀楼。
站在楼顶,他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感受到更深远的视野。
故事寓意:这首诗鼓励人们要有追求进步的勇气和毅力,不断超越自我。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幼儿,人生就像攀登高楼,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3.《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欢乐时光少,离别日子多。
讲故事:这是一首描写小鹅的诗歌。
小明养了一只可爱的小鹅,每天都陪伴着它游泳戏水。
小鹅毛色洁白,浮在清澈的绿水中。
小明喜欢用手拨动水面,让小鹅在水中尽情嬉戏。
但是,小鹅长大了,渐渐地和小明离得远了。
小鹅飞去别的地方,小明感到很伤感。
他意识到,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而离别的时刻却常常出现。
故事寓意:这首诗表达了种种离别和不舍之情。
给幼儿讲这个故事可以教育他们珍惜快乐的时光,同时也要面对离别的现实。
关于唐诗宋词的100个故事
![关于唐诗宋词的100个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8937f0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a.png)
关于唐诗宋词的100个故事1.唐诗宋词的故事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
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
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2.唐诗宋词的故事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
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
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中国古诗故事
![中国古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731f4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7.png)
中国古诗故事
中国古诗故事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之一,这些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哲理和情感内涵。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古诗故事:
1.《静夜思》-李白: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抬头望月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这首诗描述了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送行的场景,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3.《长恨歌》-白居易:这首诗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揭示了权力与爱情的矛盾和冲突。
4.《春晓》-孟浩然: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5.《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登上鹳雀楼,远望黄河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6.《江雪》-柳宗元: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渔翁在江雪中独钓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自由的向往。
7.《夜雨寄北》-李商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重逢的期盼。
8.《枫桥夜泊》-张继: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停泊在枫桥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
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这首诗描述了草原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10.《望庐山瀑布》-李白: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慨。
中华经典唐诗故事有哪些
![中华经典唐诗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7a50c3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d.png)
中华经典唐诗故事有哪些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个最灿烂最响亮的⾳符,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座空前绝后的⾼峰。
⼀⾸⾸唐诗汇集成了⼀条壮观的河流,千百年来,滋润着中国的诗歌曲赋、⼩说散⽂,也渗进了中华民族审美的⾎脉之中……以下是⼩编为⼤家准备的唐诗故事,希望⼤家喜欢。
骆宾王七岁咏鹅 骆宾王写这⾸诗那天,正是他七岁的⽣⽇。
当天,家⾥来了很多客⼈,也给骆宾王带来了很多好吃的。
骆宾王看见好吃的就嘴馋,他望着那些好吃的,⼼⾥想着怎么才能尽快让⽗亲同意他吃那些东西。
骆宾王的⼼思⾃然瞒不过他的⽗亲,于是⽗亲决定考考⼉⼦。
正在这时候,⼀个丫环端了⼀⼤碗汤过来,正是骆宾王最喜欢喝的⼋宝银⽿莲⼦汤。
⽗亲就说:“⼉⼦,你要是能够以门前池塘⾥的那群鹅为题做出⼀⾸诗,我就把汤奖励给你,如果做不出来,你就回书房读书去。
” 骆宾王见⽗亲很严肃,⽣怕⽗亲真的让他回书房去读书。
他转过头看看那些正伸长脖⼦朝天叫着的鹅,⼜抬头望着那碗冒着热⽓的汤,想着要是汤凉了就不好喝了。
他正盘算着,突然灵机⼀动,望着那碗汤说:“鹅,鹅,鹅。
”⽗亲⼀听:“饿,饿,饿。
”有些⽣⽓,摇了摇头。
接着骆宾王⼜说:“曲项向天歌。
”这时池塘⾥的鹅正好伸着脖⼦朝天叫着,于是⽗亲点点头,让丫环把汤端到⼉⼦⾯前,并对⼉⼦说:“先让你看着,还不能喝。
” 骆宾王看看汤,只见⾥⾯有⼏⽚⽩⾊的银⽿漂在泛着绿⾊的汤上⾯,就接着说:“⽩⽑浮绿⽔。
”⽗亲⼀听,称赞道:“好,好!”骆宾王听⽗亲说好,以为可以喝了,急忙⽤那红扑扑的⼩⼿去舀汤,可是马上被⽗亲阻⽌了。
骆宾王⼀着急,赶快接了最后⼀句:“红掌拨清波。
”⽗亲这才明⽩了⼉⼦做这⾸诗的含义,禁不住笑了起来,就让他把汤喝了。
陈⼦昂砸琴获名 唐朝著名诗⼈陈⼦昂是个有才华有抱负的⽂青,他的名句“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悲怆激昂中,⼜有点蔑视古今和天下的⽓概。
陈⼦昂不仅读书多、有理论,还很有抱负,他⽴志要扭转当时天下萎靡的⽂风,恢复质朴刚劲的建安⽂风。
《唐诗三百首》故事梗概
![《唐诗三百首》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931b7ee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4.png)
《唐诗三百首》故事梗概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收录了唐代众多优秀诗人的作品。
这些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以及丰富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
本文将对其中一些诗歌进行梗概的介绍,以展示其内涵和魅力。
1. 《登鹳雀楼》杜甫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登上高楼——鹳雀楼,远眺四周壮丽的景色。
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长安城的楼阁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这首诗写了诗人为好友送行的情景,同时也述说了自己对好友的赞赏和祝福。
通过描述蜀州风景和勉励友人努力向前的言辞,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3. 《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是李白最有名的短诗之一。
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情的思念之情。
4. 《将进酒》李白这首诗写了诗人放纵自己的豪情壮志,即使身处逆境仍然怀揣着对人生的激情和追求。
诗中诗人借饮酒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表达了心中不甘平凡的渴望。
5. 《行路难》李白《行路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追求自由和独立,挣扎于压力之中的心情。
诗中描绘了艰难险阻的旅程,表达了对命运的反抗和人生的无奈。
6. 《过故人庄》孟浩然这首诗写了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友谊和过往时光的情景。
诗人经过故人庄园时,感慨万千,回忆起曾经的欢乐和无忧时光,抒发了人生百态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7. 《登高》杜甫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的场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讽刺现实社会,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人用雄浑的笔墨表现了他追求自由和美好的精神。
8.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作为幽州城的守将,战胜各种困难和敌人的壮举。
诗人借助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和平与正义的向往,并对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表示热切的期盼。
9. 《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通过描写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于人事沧桑和命运无常的感怀。
诗中歌颂了杨玉环的美貌和才华,同时也抒发了对于玄宗政治失道和国家衰败的忧虑。
唐诗故事-春城无处不飞花
![唐诗故事-春城无处不飞花](https://img.taocdn.com/s3/m/d4c5a3085022aaea988f0f4c.png)
唐诗故事:春城无处不飞花篇一:故事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快乐听》教具中的幼儿80首精选古诗,老师做了整理,家长在白天给孩子听的同时,晚上睡前固定5分钟,给孩子念,这样孩子在无意中就会慢慢形成记忆。
1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2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后,如果可以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3 游园不值朝代: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今译】园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久久都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春天真美好!4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5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 寒食诗人:韩翎朝代: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7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duó ,客行悲故乡。
唐诗三百首古诗故事
![唐诗三百首古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4bacb4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0.png)
唐诗三百首古诗故事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涵盖了大量的历史故事、诗歌情感、自然景物等元素,展示了唐代文化的璀璨多彩。
以下是唐诗三百首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故事。
《古风》——王之涣“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故人今夜凭栏处,琴竿一寸露华沫。
”这首诗表现了王之涣对洞庭湖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其中“湘君”指楚怀王的妃子,故事发生在楚怀王几乎被秦国灭亡之时。
当那时,楚怀王的妃子为救楚国权臣苏秦,飘洒到了对面秦国,并被秦国的人抓住了,日夜思念楚王,终于白发苍颜,瘦弱不堪,毕竟死于秦国,因洞庭湖流经楚国,形成了他(她)的英名。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人生境遇的感慨与追求。
古时,登高望远是一种壮观美丽的体验,因此显得很有壮志豪情。
“鹤”的形象通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楼”的高度则代表着人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的生命力。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极具感染力。
李白曾在军旅生活中历经磨难,遭受流放和流离失所的苦难,因而常感思乡之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浓厚。
他的诗歌之美,一方面是源自于他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和描写,另一方面则源自于对人生命运和人性情感的探索和思考。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同样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卓越赞美和感慨。
诗歌描述了庐山瀑布恢弘壮观的景象,鲜明地展现了诗人的诗性境界和抒情风格。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生命力和人性强烈的关注和探索。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人生命运的深刻认识和追求。
唐诗小故事3到5分钟
![唐诗小故事3到5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797e493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b.png)
唐诗小故事3到5分钟唐诗小故事3到5分钟1赠汪伦【作者】李白【朝代】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
《六神磊磊读唐诗》
![《六神磊磊读唐诗》](https://img.taocdn.com/s3/m/e32b83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b.png)
《六神磊磊读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和启迪着人们。
而尤为令人欣喜的是,现代的孩子们也能够欣赏和读懂这些古老的诗歌。
本文将介绍一位六岁的男孩六神磊磊,他读唐诗的故事。
六神磊磊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读书。
小时候,他妈妈就常常给他读一些儿童诗歌,让他培养对诗歌的兴趣。
年幼的磊磊好奇地问妈妈:唐诗到底是怎样的?妈妈笑着说:“唐诗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它是古人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通过这些诗歌传达给后人。
唐诗有着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意境,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的祖国。
”六神磊磊睁大了眼睛,他对唐诗产生了兴趣。
于是,磊磊开始学习唐诗。
他妈妈给他买了一本趣味唐诗的绘本,绘本中不仅有唐诗的原文,还有诗歌的注释和生动的插图,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磊磊一眼就爱上了这本唐诗绘本。
他从绘本中学习了很多唐诗,例如《白日依山尽》、《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他特别喜欢《白日依山尽》,他觉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色,使人心旷神怡。
除了读唐诗,磊磊还开始写自己的诗歌。
他常常静坐在树下,用他的小手指创作诗歌。
尽管他的诗歌水平不高,但他的诗歌充满了童真和天真。
他以自然为题材,将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
磊磊不仅喜欢读唐诗和写诗,他还喜欢用唐诗来和同学们交流。
放学后,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背诵和分享自己喜欢的唐诗。
他们会在校园的花园里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一起读诗,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大家一起品味着这些古老的诗歌,领略着诗歌的美丽和智慧。
通过与同学们的分享,磊磊发现,唐诗不仅可以带领人们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他们通过唐诗的交流,不仅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磊磊的爱好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老师鼓励他参加学校的诗歌比赛,并组织了一个小诗社,让磊磊和其他喜欢写诗的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
在诗社的活动中,磊磊结识了更多热爱唐诗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诗词中的神话传说读诗中感受唐诗中的神话意象
![诗词中的神话传说读诗中感受唐诗中的神话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74c74e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3.png)
诗词中的神话传说读诗中感受唐诗中的神话意象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之作,其中不少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元素。
读唐诗时,常常能感受到这些神话意象给诗词带来的独特韵味。
在唐代的许多诗作中,出现了一些与神话传说相关的神明形象,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首千古传世之作,以王昭君与汉武帝之间的离别为题材,把人间的爱情与神话传说相结合,通过描绘王昭君被选入宫中与汉武帝相爱相随的过程,使整个故事既具有现实的感受,又增添了仙魔相融的神奇色彩。
这使得整首长恨歌既是一个爱情传说,又是一个神话故事,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唐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神话传说是关于仙人、仙女的故事。
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诗人采用了描写嫦娥奔月的神话主题,通过对草地的描绘,使草地成为诗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象征,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这种通过描写神话传说来表达人情的手法,不仅让诗歌充满神秘和浪漫的色彩,也让人们对神话故事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此外,在唐诗中还出现了很多山水、宫殿等与神话传说相关的意象,这些意象使得唐诗具有了独特的神话色彩。
杜牧的《秋夜寄邱员外》中写到“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南望”,这里的十二楼象征着相思之情,并通过与潇湘去的雁声相结合,增加了神秘感和唐人的离愁。
岑参的《白日依山尽》中写到“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将山水景色与黄河、大海融为一体,使诗意更加丰富多样。
这些诗句中流露的神话意象不仅给诗歌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沉浸在诗人展现的广阔想象世界中。
在唐代的许多诗作中,还可以看到一些与神话传说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神仙、神兽、神树等等。
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凸显了唐代时代背景的浓厚神话氛围,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神话世界的景仰与向往。
这种将神话传说融入诗歌创作的手法,既传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情感,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使得唐代的诗歌更加富有魅力和情趣。
总之,唐诗中的神话传说意象给人以无限遐想和艺术享受。
讲给孩子的唐诗故事
![讲给孩子的唐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2a788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6.png)
讲给孩子的唐诗故事宝贝呀,今天咱们来讲讲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事。
李白呀,那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就像天上的神仙下凡一样,所以大家都叫他“诗仙”呢。
李白小时候可调皮啦。
他呀,特别不喜欢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规规矩矩地念书。
有一天呢,他又不想读书了,就偷偷跑出去玩。
他跑到一条小溪边,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棒子。
李白就特别好奇呀,他问老奶奶:“老奶奶,您磨这个大铁棒子干啥呀?”老奶奶抬起头,笑着对李白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呢。
”李白当时就惊呆了,他想,这么粗的棒子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奶奶就告诉他:“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呀。
”李白听了这话,心里可受震动了,他想,连老奶奶都这么有毅力,我怎么能贪玩不读书呢?从那以后啊,李白就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学习了。
李白长大了以后,就特别想出去闯荡闯荡,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他呀,一边游历名山大川,一边写诗。
他去过好多好多地方呢,像庐山啊,看到庐山的瀑布,那瀑布可壮观啦,就像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样。
李白就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超级厉害的诗句。
李白不仅诗写得好,还特别喜欢交朋友。
他的朋友可多啦,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都能和人家玩到一块儿去。
他喝酒也特别厉害,常常喝醉了就诗兴大发。
有一次啊,他在船上喝酒,喝得醉醺醺的,看到水里的月亮,他以为那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呢,就想去捞月亮,结果“扑通”一声掉进水里啦。
当然啦,这也成了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而且呀,李白还特别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的那些英雄一样,为国家做大事。
他到皇宫里去当过官,可是皇宫里的规矩太多啦,李白这个自由惯了的人可受不了。
他呀,常常不按皇宫里的规矩来,皇帝让他写诗,他有时候还敢让皇帝的宠臣高力士给他脱靴子呢。
最后呢,他觉得在皇宫里太不自在了,就又离开皇宫,继续他的游历生活去了。
李白的一生啊,就像他写的诗一样,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他的诗呢,也让我们看到了唐朝那个时候美丽的风景、人们的生活,还有他那颗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的心灵。
唐诗故事第一集
![唐诗故事第一集](https://img.taocdn.com/s3/m/705204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d.png)
唐诗故事第一集1. 《唐诗故事第一集:李白的豪情》“哇,我李白定要写出最棒的诗来!”李白站在山顶,望着远方大声说道。
就好像我上次参加朗诵比赛前,我也给自己打气说:“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呀!”李白那股豪情壮志,真让人佩服,他的诗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充满了洒脱和不羁。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李白一样,有自己的追求和豪情。
2. 《唐诗故事第一集:王维的宁静》“这里真美啊,如此宁静。
”王维轻声感叹。
这让我想起那次去乡下姥姥家,我也忍不住感叹:“这里好安静呀!”王维总是能在宁静中找到诗意,他的诗有一种让人心灵平静的力量。
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时不时寻找这样的宁静时刻呀。
3. 《唐诗故事第一集:杜甫的忧国忧民》“唉,这天下苍生何时能过上好日子啊。
”杜甫皱着眉头说道。
就跟我看到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时,我也会难过地想:“他们什么时候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杜甫的心怀天下真的好伟大,他的诗是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我们也应该多关心他人呀。
4. 《唐诗故事第一集:孟浩然的田园之乐》“哈哈,这田园生活真是惬意啊。
”孟浩然笑着说。
就像我在公园里玩耍时开心地说:“哇,在这里玩太开心啦!”孟浩然享受着田园的美好,他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
我们也要学会享受生活中的小美好呀。
5. 《唐诗故事第一集:王之涣的豪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大声吟道。
这多像我在爬山时鼓励自己:“我要爬到山顶去看更美的风景!”王之涣的豪迈气概真让人赞叹,他的诗给人向上的力量。
我们也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呢。
6. 《唐诗故事第一集:王昌龄的边塞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坚定地说道。
就好像我决定要做好一件事时会说:“我一定要做到!”王昌龄对国家的忠诚和勇敢让人感动,他的诗展现了边塞的壮丽和战士的英勇。
我们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呀。
7. 《唐诗故事第一集:柳宗元的孤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独自低语。
这让我想起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会有点孤单地想:“好安静呀。
(完整版)古代诗人的小故事
![(完整版)古代诗人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b33ae72b0717fd5370cdca4.png)
王维买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年轻时不仅文才出众,而且仪表堂堂。
因此,许多名门望族、达官显贵,都希望王维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有的托媒前去说合,有的亲自登门求亲,但都被王维一一婉言谢绝了。
那年刚入冬,忽然下起雨来,天气骤然变冷,王维受了风寒,感到有些发烧,身上难受,便去找郎中诊治,郎中给王维开了几味草药,让王维拿上药方速去药店买药。
且说药店的掌柜有个独女,名叫紫云,芳龄二九,长得貌若仙女,精通诗词联谜,是镇上有名的才女。
那天正巧掌柜的有事外出,紫云代父打理药店。
王维来到药店,见紫云虽非大家闺秀,却别有一番风姿,一时竟看呆了。
而紫云却不卑不亢, 落落大方地问王维道: “公子有何贵干?”王维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答道: “昨日偶染风寒,特买几味草药疗疾,不知贵店有无?”姑娘微微一笑, 又问: “有药方吗?”王维素闻紫云颇有才华,决定试她一试,灵机一动, 说: “来得慌张,药方忘带了。
” 紫云道: “还记得药名吗?”王维说: “记得, 头一味是——酒阑宴毕客何为?” 紫云不由一怔,但马上明白过来:此人借口买药,实为前来考试姑娘我的才学。
便将身子一扭,背对着王维, 面对着药橱,道: “酒阑宴毕客当归,当归当然有了。
”王维一惊,暗暗钦佩紫云果然才思敏捷,又说道:“夜深月黑路不迷。
” 姑娘又马上猜中, 仍然背对着王维,以问作答: “熟‘地'要多少?” 再“要百年美貂裘。
” “陈‘ 皮'也有。
” 还“要夫妇偕白头。
” 百“合‘'是新进的。
” ⋯⋯王维被紫云姑娘的才思折服了,一种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买药回去之后,心里久久平静不下,觉得紫云正是自己所希望的未来伉俪。
但他不知道人家意下如何,又不便直接去问,决定重新试探姑娘一回,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然后折叠几下,唤来书童,吩咐他道: “我方才前去买药,买得少了,你拿上这个药方,速去再买两服来。
” 书童来到药店言称王公子派他前来买药,说罢将药方递给了紫云。
唐诗的故事 读后感
![唐诗的故事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7866d6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6.png)
唐诗的故事读后感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唐诗于我而言,不过是课本上那些需要背诵的文字,是考试中让人头疼的考点。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每一首唐诗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这本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唐诗认知的新大门。
书中没有枯燥的讲解,没有生硬的分析,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唐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
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如何在生活的波澜中,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李白的。
以前读这首诗,只觉得气势豪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多么自信洒脱的句子啊!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李白写下这首诗时的境遇,那可不是一般的坎坷。
当时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官场失意,前途渺茫。
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和好友岑夫子、丹丘生相聚痛饮,借酒消愁,抒发心中的愤懑与不甘。
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夜晚,李白高举酒杯,眼神中既有失落又有坚定,大声吟唱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感慨时光匆匆,人生短暂,却又坚信自己的才华终会有用武之地。
这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自信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还有杜甫的。
以前只知道这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却不知道杜甫自己的生活也是如此艰难。
他居住的茅屋在秋风中被吹破,屋漏偏逢连夜雨,可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当我读到这里,眼前浮现出杜甫那瘦弱的身影,在风雨中瑟瑟发抖,却还心系天下苍生。
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让我不禁为之动容。
这哪里只是一首诗,这分明是一颗慈悲的心在跳动啊!再说说王维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以前读这首诗,只觉得画面很美,很宁静。
但现在我知道,王维写这首诗时,正处于半官半隐的状态。
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那空山中的一场新雨,那明月下的松间清泉,都是他心灵的寄托。
《唐诗故事》纪录片观后感
![《唐诗故事》纪录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d3bf56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1.png)
《唐诗故事》纪录片观后感
案例一:
以下是我看完《唐诗故事》这个纪录片的观后感。
唐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文学样式。
俗话说:典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的。
书中一共有三百首古诗,每一首古诗都道含着深刻的含义。
对于四年级的我,读完了一首古诗,我会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但其中深刻的历史意义还需我去慢慢体会,许多知识还需要我胜线去探讨。
唐诗,被誉为“中国诗歌鼓峰",看了《唐诗三百首》纪录片,我从中感受到唐诗的绚丽多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是最璀探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珠宝。
唐代是诗人辈出的时代,令人骄傲的是感唐出现了xx。
xx二位最伟大的诗人。
唐诗所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内涵十分丰富。
案例二:
今天我看了《唐诗故事》这个纪录片,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幼年的xx,深深折服于司马相如的文采,加以初唐的文风正在从南北朝的骈俪的文风中走出师汉之古风渐成共识。
xx习司马相如之文,每日读一篇,仿写一篇,浸浮日久,文章风格渐渐定型。
遗憾的是,这时流行的文体已非汉之所谓赋,而是唐之所谓诗。
且其时律诗尚未形成绝对优势携
带汉风的自由体长短句风头正健,如陈子昂之《登幽州台歌》,于是xx 找到了他大展豪情的通道。
后人读xx之诗,感觉其律诗不工,长短句之随意自然,意境之奔放浪漫,简直就不是在读诗而是在欣赏汉之丽文美赋。
如《将进酒》,《蜀道难》等,独不知xx与司马相如的这段渊源相继及期间所下之苦功。
至于xx之情场得意,相比于远师司马相如,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唐诗故事-读唐诗听故事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从前有个大官,他住在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家门前总是车水马龙,喧闹得不得了。
可是,这位大官却总也不高兴,他老是心烦意乱的,时不时还会发脾气呢。
家人给他请来了医生,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后说:“你的身体很健康啊,大概是因为周围太吵太闹,所以你才脾气暴躁吧!”
大官听了医生的话,搬到城外去休养,这里安静多了。
一天,大官的一位朋友来看他,对他说:“我最近想在书房挂一幅字画,你来为我写一首唐诗,可以吗?”
“当然可以啦,你选了哪首诗呢?”大官说,
朋友笑了笑,说:“就写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的《江雪》吧!”说着,朋友就高声朗诵起来。
“好!选得好!”大官说。
他摆好笔和纸,认认真真地为朋友写这首诗。
大官写得很慢很慢,写着写着,他被诗吸引了,仿佛走进了诗歌里: 白雪茫茫,一座座的山,鸟儿都飞得无影无踪了,一条条的小路,也不见了行人的踪迹。
只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坐在一条小船上,在大雪中独自一人拿着渔竿静静垂钓……
大官一边写,一边默默地读诗,他的心情变得平静极了,所有的烦躁不安都消失了。
他真没想到,《江雪》这首诗居然能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如此宁静,一首诗的力量可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