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考点分析
高考文言文的词类活用考点解析
高考文言文的词类活用考点解析文言文是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阅读文言文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文言文,顾名思义,由文和言两部分构成。
文是文雅的辞采,言是特殊的古代语言用法。
因此,我们读懂文言文就要首先掌握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学典故,其次就是了解古人行文的特殊词法和句法的应用。
鉴于此,笔者这篇文章主要探讨文言文中的词类用现象,以便莘莘学子阅读学习文言文。
现代文,几乎所有识字的人都能读明白,为什么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熟悉现代文的语法构成,或者说现代文的写作语言就是我们的生活常用语言。
文言文之所以会出现词类活用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法而言的。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
一个规范完整的现代汉语句子具有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谓语、宾语是主干成分,其他三种成分的位置是“定语定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
例如:帅气的小明在球场上不经意地踢出了一脚漂亮的贝氏弧线球。
而在文言文当中可能不会这么繁琐,也没区分的这么明白—比如谓语必须是动词或形容词,状语必须是副词等等。
但是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要牢记一点:词,在其位谋其政。
意思就是不管这种词性能不能充当这种句子成分,它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要具有这个功能,所以就有了词类活用这种现象。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这类现象是名词用在动词前,如果这个名词不做主语,那么它就只能活用作状语。
因为汉代汉语的句子成分排列是“谓前状语谓后补”。
例句:乃遂收盛樊无期之首,函封之。
《鸿门宴》在这个句子中,“函”就是名词,放在了动词“封”的前边,但是“函”不做主语,主语是太子丹。
谓语是“封”,所以“函”在这就只能活用作状语来修饰“封”这个动作,翻译成“用匣子”。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烛之武退秦师》在这里“朝”和“夕”都是方位名词用在动词“济”和“设”前面,但是不能作主语,因为主语是晋文公。
2023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考点(真题回顾+优化练习+答案解析)
2023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考点(真题回顾+优化练习+答案解析)一、考点解析概括分析题是近些年高考文言文板块必考题型,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题目要求往往是“选是”或“选非”。
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考生进行判断。
而比对法是解答这类题较好的方法之一。
二、解题技巧1.仔细比对,找异同。
比对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比对:关键词句、增减内容、人物、时间、地点、关系等。
2.比对方法。
①比对选项中在“谁在何时何地说何做何”与原文是否一致。
②检查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的道理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偷换概念。
③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以及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三、常见设错误点四、概括分析题解题“两步骤”【真题回顾】【真题回顾1】(2022年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
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
”武侯曰:“善”。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推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
”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高考语文文言文题型考情分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题型考情分析01高考文言文考情分析近几年的文本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类型的丰富多彩、内容的博大精深,旨在引导考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涉猎传统典籍,并从中汲取精华和养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题型变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①注重关联教材,选项例句大多出自中学课文;②注重课内外联动,增强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新趋向:01 文体类型趋于多样考查的文本打破了“二十四史”“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文化典籍“百花齐放”。
文体类型更多样,不局限于纪传体、纪事本末体,议论文亦有可能考查;文本形式可能变一个语段为两个甚至多个出自不同文化典籍的语段,文本间相互阐释,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02 命题形式不断创新文言文阅读题型一直相对稳定,但也会“稳”中求“变”。
比如,往年通常将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考点放入翻译题中考查,而2022年则将文言实词单独命题,或与古代文化知识组合命题。
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11题一些传统考点会采取新的命题形式出现在考生的视野中。
如断句题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
03 加强与课本的联系高考命题一直注重课内外关联,虽然文言文选文是课外的,但答案却与课内所学紧密相关。
从考查目的的角度看,今后命题将更加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考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积累运用的能力。
02文言文实词实词看不懂,就约等于文言文看不懂。
高中阶段,常用得文言文实词大约有180个左右。
在理解翻译文言文实词时,出了套用其常见意义,更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01 词类活用翻译文言实词时,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所充当的成分,然后推断词性,考虑其是否出现了词类活用现象。
02 通假字若实词按照字面意思解释不通,考生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
但要注意,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胡乱代替。
考生应以课本中的通假字为基础,作一定量的积累。
03文言文特殊句式除了实词,在文言文中另一个失分点是特殊句式。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试题分析】2024年新课标Ⅱ卷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延续2023年新课标卷的特点——变单一文本为复合文本。
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
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
这是学考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检测的表现。
第10题,断句题。
自2023年本题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后,这是对考生准确理解语意的要求的提升,而避免了运用比较排除法做题的侥幸。
第11题,文化常识和文言字词含义。
选项一半来自课文,另一半来自材料推断。
第12题,设置四个选择题,考查学生疏通全文文意、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错误选项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效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归纳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13题,考查重要实词、固定结构的翻译能力。
第14题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
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王充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中“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与材料二中“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两件事的相似之处。
两件事情表面上无关,但在“力少则修德”上是相通的,试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
【命题趋势与启示】纵观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梳理出以下几个新趋向:(1)文体类型趋于多样。
考查的文本打破了“二十四史”“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文化典籍“百花齐放”,如《论衡•非韩》《读通鉴论》卷三。
文体类型更多样,不局限于纪传体、纪事本末体,议论文亦有可能考查;群文阅读与双文本阅读并重文体多样。
文本形式变一个语段为两个甚至多个出自不同文化典籍的语段,文本间相互阐释,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2)命题形式不断创新。
文言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但也会“稳”中求“变”。
比如,往年通常将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考点放入翻译题中考查,而2022年以后将文言实词与古代文化知识组合命题。
专题文言概述与分析考点解析(课件)-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 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 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 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 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 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答案】A
二.张冠李戴(偷换对象) 文言中会出现多个人物,不同的人物所任官职,所做之事,相关要素的时间 、地点略有不同,命题者为了迷惑考生,考查考生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掌握能 力,于是把以上各要素之间相互穿插,造成张冠李戴。(时间、地点、官职、人 物、事件五个要素匹配) 命题方式: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 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错位。 比对方法: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 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 ,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涉及到什么对象”,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 一致。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突破途径: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 对人物关系的叙述,对事件的详略安排来体察其“观点态度”;要运用辩证的观 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要弄懂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 获得什么启示;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加以区分;对议论 文也要通过对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 者的观点态度。
2021年新高考二卷文言文解析
2021年新高考二卷文言文解析一、背景介绍2021年新高考二卷文言文试题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题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
本文将从试题特点、考点解析、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题型。
二、试题特点1. 文本难度较大:试题所采用的文言文文本难度较大,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较好地完成题目。
2. 考点覆盖面广:试题涵盖了文言文词汇、语法、人物性格特点、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对于考生来说,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应对题目。
3. 题目设置灵活:试题题目设置灵活,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形式多样,考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题。
三、考点解析1. 实词理解:试题中涉及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考生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和历史背景来理解这些实词的含义。
2. 虚词用法:试题中涉及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如“以”、“为”等,考生需要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3. 语法结构:试题中涉及一些文言文语法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
4. 人物性格特点:试题中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考生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来理解这些特点。
5. 历史背景:试题中涉及到一些历史事件和背景,考生需要了解相关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义。
四、解题技巧1. 把握文章主旨:在阅读文言文文本时,考生需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义。
2. 注重语境分析:在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时,考生需要注重语境分析,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3. 对比翻译版本:在解答一些主观题时,考生可以参考翻译版本的书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4. 合理安排时间:在解答文言文试题时,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因为个别题目难度较大而耽误了其他题目的解答。
五、总结2021年新高考二卷文言文试题对于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高考文言断句考点解析及应对策略
高考文言断句考点解析及应对策略一、考点解析福建省以《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为依据,参照教育部颁发的现行《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福建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专门出台《202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高考语文的考点及题型等作了详细规定,其中在文言文阅读部分明确提出文言断句的考测要求。
《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
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
”也确实是给古书断句。
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差不多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点用“、”断开,叫“读”(dòu)。
文言断句事实上考测学生对文句内容的明白得。
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试题分析2021年北京卷考题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从考生答题情形看,存在的问题是:1、读不明白文段,不知如何下手,不知从哪断开,致使断的位置不对,该断的没断,不该断的断了。
2、可不能使用技巧。
缺少文言断句知识,不能借助句首词、句尾词。
3、文言句式把握得不行,或者说不能区分古今词义。
如:第⑤句“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在“福”与“化”之间、“极”与“深”之间能断开的人专门少,都断成“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学生们错误地认为“福化”“极深”都为一个词,不能区分古今词义,不明白得句意,没有把握文言对称句式而造成断句错误。
因此,第一通读全段把握总体意思;其次了解实词“亡”“将”的词义,把握虚词“而”的用法;最后还要注意到前后有相同的句式。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阅读文意概括分析
命题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 方式 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 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 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 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与被动 方式等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2021年全国甲卷第12题D项)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 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原文: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 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 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 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 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 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
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 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 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 而还。(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答案 有误。“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中的“主动”错。从 原文来看,应是契丹主动议和,而非宋朝皇帝。选项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
说其中一个
比对 注意选项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 方法 与原文相关句子比对一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2021年全国乙卷第12题D项)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 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 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原文: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 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 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 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 戒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高考古诗文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近三年高考古诗文阅读考点分析及启示(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2010年高考福建卷) 补写岀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诗经•氓》)【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 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⑹ 乱石穿空, __________________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 )来即我谋 (2 )积土成山(3)飞鸟相与还 (4)彩彻区明 (5)上 有六龙回日之咼标(6 )惊涛拍岸 (2012年高考福建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l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岁食贫。
(《诗经• 氓》)(2) 群贤毕至,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登高》)(4 ) _________________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5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6)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答案】(1)自我徂尔 (2)少长咸集(3)渚清沙白鸟飞回(4)人非生而知之者(5)岸芷 汀兰(6)吟鞭东指即天涯【命题探究】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赋分6分,通 常是6小题,每题1分。
从试题所考查的范围来看,2010年以来的福建高考卷所选考的名句名 篇都严格在《福建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范围内设题。
所选考的名句名篇都诗文并重,兼顾词。
其中2010年涉及三篇文(《劝学》《师说》《赤壁赋》),两首诗(《诗经•氓》《离骚》),一首词 (《声声慢》);2011年考到两篇文(《荀子劝学》《滕王阁序》),三首诗(《诗经氓》《饮酒- 结庐在人境》《蜀道难》),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2012年考查三篇文(《兰亭集序》 《师说》《岳阳楼记》),三首诗(《诗经氓》《登高》《己亥杂诗》)。
考点12 文言文之文化常识-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
汉至隋
多称谥号,简单且具有评价功能。(如汉文帝、隋炀帝。)
唐至元 明朝
谥号逐渐变长,且易重复,于是开始以庙号称。 (如唐太宗、唐玄宗。)
“XX祖”“XX宗”都是庙号
二、知识储备——(一)分类储备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内容虽然复杂繁多,但是分类却比较清晰,因此, 分类掌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知识点分类如下: 山川地理:九州、八荒、六合,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关内、 关外、江东、江左、五岳、三秦、城郭、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 南谓之阴等。 宗法礼俗:宗法类主要有天子七庙、太子、建储、爵号、庙号、追 赠、太牢、少牢、郊祭、社日、九族、姻亲等,礼俗类主要有北面、 南面、东向、坐、跪、跽、箕、婚礼、丧葬、祭礼等。
四组题学透
(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亲或尊长命名,供长 辈呼唤。字是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时所取,用于与人交往时 自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A项错误,古人的字是用 来让别人称呼的,不是用来自称的。故答案为A项。
知识点:
二、知识储备—— (二)主要设误方式
分析现有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了解命题者惯用的设误方式, 并预测未来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于识别陷阱,准 确答题。 ①扩大范围。如2021年全国乙卷的第11题B项,对“抵极刑”的 解释属于扩大范围。 ②跳脱背景。如2021全国新高考 II 卷的第11题C 项对“部曲”一 词的解读存在脱离文本背景的问题。 ③不明职责。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第11题D项,对“庶务”的 解读属于不明职责。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六大对比角度 高考考点分析、真题解析、读文方法、模拟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翻译之概括分析题的六大比对角度高考考点分析、真题解析、读文方法、模拟训练(含答案)(一)比对添加内容,识别无中生有“添加”就是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来。
辨析时应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从而识破“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的陷阱。
【例1】(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相关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信息: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选项: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
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自我比对]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把握和概括。
C项,“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有误。
原文说的是“余党当坐者数千人”“乃悉移置颍川、陈留”,并没有说“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选项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这一年,赵憙升迁为平原太守。
当时平原有许多盗贼,赵憙与各郡一起声讨追捕,斩杀他们的头领,余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
赵憙上书说:“惩罚坏人应只限于他本人,可将这些人全部安置到京城附近的郡中。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将这些人都转移安置在颍川、陈留。
于是提拔荐举有义行的人,诛杀铲除奸恶的人。
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二)比对关键细节(词语),识别曲解文意命题者对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故意错解以迷惑考生。
这种曲解文意的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
因为错误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例2】(2017·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高考语文复习 第2板块 专题1 文言文阅读 考点1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专题导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在坚持立德树人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综合考查语文核心素养。
2019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3篇文章展现了贾谊、商鞅、吴起3位古代改革家的事迹,他们锐意进取、敢于改革的精神对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
高考命题模式基本稳定,断句与古代文化常识是常考题型,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翻译中考查。
微课3 史传类文本的读文技巧一、史传类文本的特点1.选文特点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本一般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命题人对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
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
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抒情。
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内容特点传记一般有下面几部分内容:(1)人物的基本情况;(2)人物的主要事迹;(3)人物的性格作风。
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
具体到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本,一般都包含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3.形式特点(1)结构与线索高考文言文阅读所选人物传记类文本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的介绍,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二是交代人物或事件的结局。
结尾部分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
其结构形式如下:(2)用语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
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文本,不放过每一个字。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3)概括分析简答题
充分理解文本,筛选相关信息,分析整合:重复的内容 删选,互补的内容合并,圈画有概括性的词语,辨明无概括 性词语的意思和性质。但是,很多考生只会抄录原文,不能 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提炼整合,导致作答不够精准而丢分。
试题易错点
一、不明命题角度和范围,忽略隐含信息 简答题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人物做的事情,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人物做 某事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形象,有的要求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等等。 往往切口不大,指向明确,涉及的文本区间有时局限于一段或几段。在读题时一定要耐心 地读透题干,审清要求,特别要注意审准命题角度和命题范围。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 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2新课标Ⅱ卷
14.《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 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比较分析 概括人物特点
2021新高考Ⅰ卷
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 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死间:指派往敌方的间谍 不能脱身而为敌方所杀。
题目
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战争中机不可失; ②认为唐俭无法使突厥归附; ③为了消除国家大患顾不得个人小情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 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 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 哉!”(由此处画线句可知:李靖认为战争中机不可失) 太宗曰:“昔唐俭使突厥,卿因击而败之。人言卿以俭为死间②,朕至今 疑焉。如何?”靖再拜曰:“臣与俭比肩事主,料俭说必不能柔服,故臣因 纵兵击之……”(由此处画线句可知:李靖认为唐俭的说辞必然不能使突厥 归顺,他作为使臣的价值并不大)。
【语文】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
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考点一五类文言实词一、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一般地说,词语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鄙”。
“鄙”原意为“边邑”,边境自然“偏远”,地处偏远之人,自然“见识浅薄”,“见识浅薄”自然会被人“看不起”,从而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辞,如“鄙人”。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
我们可以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
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其他的义项。
二、古今异义古代汉语中的实词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少量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的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例如:“布衣”的古义:平民。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现代汉语中“布衣”的意义:用布做的衣服。
我们把古代汉语中这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称为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扩大了,这种现象叫词义扩大。
如“皮”,本义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如“树皮”等。
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本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由只表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指“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由专名扩大到通用名的,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
(二)词义缩小词义缩小,是指词的古义表示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
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三)词义转移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一种对象转移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转移。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宾语前置、主谓倒装
【技法点拨】
结合语境法。先根据位置,猜词性。再联系上下文猜词义
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及,复谢去。【2021新高考1卷】
故:原来
谢:推辞
2)乌奴壮之,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
壮,认为……壮烈;要,同“邀”;同事,共事;图,谋划。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 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 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 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 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解析 本题中“奉”和“枉”的翻译是难点,联系句中“法”与 “律”,寻找与之搭配的词语,“奉”可翻译成“奉行”,“枉” 可翻译成“违犯”。此外还要注意“更”的翻译,课本中《荆轲 刺秦王》有“愿足下更虑之”,应为“再”的意思;“所欲”, 可翻译成名词性短语,要求。
解析 “与”为多义词,这里带宾语“秦”,译为 送给;“折 节”,屈服于别人;“以”,把;“去”,离开。
燕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 秦国一定会撤兵。
典例7 (2022·新高考2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 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 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
典例4 起知光化军。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 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4分)
解析 句中“渝”的含义是“改变、违背”,如成语“矢 志不渝”。
间谍得知金人背弃盟约,州里缺少船只,人们为此 忧虑,莫濛尽力办理收集,等到敌人侵犯边境时,百姓依 靠这些船只渡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文言文的考点分析(1)冯为民1.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8套试题都考了实词,每卷4个文言实词(有两卷例外,北京卷“仍赐白金万两仍:于,又”和重庆卷“为我死,王则封汝则:如果”中的“仍”和“则”是虚词),一共考查了70个,分列如下。
新课标卷1:登、录、振、勒,新课标卷2:代、属、昧、恣,全国大纲卷:遂、遏、累、旷,北京卷:籍、典、预,天津卷:谢、访、颔、落,重庆卷:知、刺、抟,江苏卷:然、及、制、诫,八、浙江卷:堪、诬、御、平,广东卷:第、推、绳、知,山东卷:茹、秀、被、狎,湖北卷:氏、假、浼、诣,上海卷:闻、布衣、息、善,江西卷:从事、工、质、昏,辽宁卷:著、释、格、阴,福建卷:会、意、慑、虞,四川卷:向、遂、赀、勒,安徽卷:亲戚、反覆、舆、由,湖南卷:次、投、度、诣。
其中“勒”、“遂”、“知”、“诣”等都出现了两次。
从所考实词看,只有极少数的是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之内的,就算重复的,也只有12个,如“属”(新课标卷2)、“谢”(天津卷)、“知”(重庆卷,广东卷)“及”(江苏卷)、“堪”(浙江卷)、“被”(山东卷)、“假”(湖北卷)、“善”(上海卷)、“质”(江西卷)、“阴”(辽宁卷)、“度”(湖南卷),绝大多数是考纲之外的,看上去是明显超纲,但实际上已是数年来的默认,已是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的常态,因为虽然是考纲中没有的,但在阅读文言文时是常见的,有时是不能绕开的。
其中只有上海卷沿袭自家传统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写出“闻”、“布衣”、“息”、“善”等四个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且有一个是双音词,2013年只有上海卷、江西卷与安徽卷考了双音词,总共是4个,“布衣”是词的活用,“从事”、“亲戚”、“反覆”等都属古今异义现象。
从上列实词中可看出,考纲中没有的高频词,发而是命题的重点,因为这些词在中学教材的经典课文里都接触过,且是需要了然于胸的。
对文言实词考查得重点仍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的考查类型很多,是重中之重,主要涉及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必须根据特定语境,并结合文意判断才能准确理解。
2.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最具灵活性,意义往往随文而定,“意义”和“用法”关系密切,高考将二者并提,辨析文言虚词应把它放在特定语境中加以具体分析,尤其要注意其所在位置、前后搭配等,要联系上下句,而不能孤立地就句论句,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但高考为了降低难度,缩小范围,考纲规定考生必须掌握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重点,只是由于试卷题量的压缩,便不是每套卷子必考,2013年的18套试卷中,单独命制文言虚词的有9套,分别是:北京卷考的是以、所、何、之,天津卷考的是以、为、乃、而,浙江卷考的是且、也、则、之,广东卷考的是以、为、而、者,山东卷考的是因、于、而、乃,上海卷考的是与、为、而、者,另有主观题的“之”,四川卷考的是其、以、且、之,安徽卷考的是因、而、乃、所,湖南卷考的是而、以、乃、之,重庆卷与实词混合出题只考了“则”。
所考的虚词,共涉及15个,都在考纲规定的18个重点虚词之内,而“乎”、“若”、“焉”三个未考,出现频率高的是:“以”、“之”、“为”、“而”等,是与考生的能力基础相吻合的。
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设题一般给出四组8个句子,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高度关注课内知识与高考题目相结合,但语境具体,多涉及课内文言典范语句,难度较低。
解答此类试题,既要运用所学知识,联系课本篇目中常见虚词的用法进行推断,又要联系上下文加以判断,通过比较辨析,筛选出正确答案。
答题时只要看清题目要点,结合全句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准确地辨析便不难。
2013年高考文言文的考点分析(2)冯为民3.文言断句与句式的考查文言断句即句读。
古人作文往往“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所以,读古书需要自己断句,叫做“明句读”。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断句题型有有两种,一是客观型题,提供选择项,二是主观型题,要求在应断处划线(用“/”标注)。
取材上,或直接在阅读文段中选取,或另选一段文字。
2013年18套卷中有8套卷有断句题,其中另选材料采用主观题型的分别是:北京卷取材于《中论·修本》,重庆卷取材于宋·陈襄《州县提纲》卷二,江苏卷(加考题)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湖北卷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四川卷取材于《论语·尧曰》,而浙江卷、广东卷、江西卷、湖南卷的断句题都属信手拈来的客观题。
要准确句读,一定要弄懂语段大意。
断句的基本方法是: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意思推断,凭借自己的文言语感推断,借助句子结构的完整性来推断,运用古代文化知识来推断。
文言句式多放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完整的考点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句子翻译的分值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往往最大,全国18套卷子中,只有北京卷例外,“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的客观题型出现,且只有3分,其余的都是主观题,江西卷仍保持12 分。
翻译题分值大,失分多的原因并不在没有掌握翻译的方法、技巧,而在于没有读懂需要翻译的文言句子。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前提是“理解”,就是能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文句的具体含义,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要拿到高分还有一点也不可忽视,就是翻译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理解难、译准难的根源在于未看清特殊句式和关键词语,未洞悉得分点。
解决的根本之道是:读懂句意、了解句式、明了词义。
文言句子就是考纲中所谓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极少固定句式。
2013年的翻译题都有所涉及。
如江西卷中“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就是判断句,上海卷的“苟,子何欲?”就是明显的宾语前置句,新课标卷2中“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既是状语后置现象,也是明显的被动句。
天津卷中的“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就含有典型的固定句式“无乃……欤?”至于省略句就太常见了。
4.信息筛选与辨别、内容概括等信息筛选与提取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2013年共有10卷对此进行考查。
均采用定向考查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排除干扰因素,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要求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
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命题形式也可稍有所不同。
新课标卷1是“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新课标卷2“是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全国大纲卷是“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江苏卷是”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湖北卷是“全都表明廉希宪举止不同寻常的一组”,辽宁卷是“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
这些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包括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
而有别于上述聚焦于“人”的题,下列的几题尤引起关注,即山东卷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江西卷的“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福建卷的“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重庆卷的“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筛选的信息更广泛,“描写”“场面”“间接表现”等很丰富,也有筛选文中论证某个观点的。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分析题干的要求是什么,然后逐一分析所给例句,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有时还需要再看分组情况,确定答案。
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历来是文言文阅读题的重点,分析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要求考生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或推理,确认与原文意思不符的选项,无论是归纳、分析还是概括,都是建立在全文的基础之上的。
每年都有多份卷子设此题,根据选文材料的不同,要求分析归纳的角度和试题的表述也有不同。
2013年的大多数试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江西卷、四川卷、湖南卷未设考题,北京卷表述为“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天津卷则是“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浙江卷则是“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赏析评价题,上海卷中则是主观鉴赏评价题。
言文阅读的鉴赏评价,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考查指向有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中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从总的方面看,考点是“守正”的,但也有的是有新意的,像上海卷就将传统的客观题以主观化,福建卷的文化经典选读中的“概括”与“评析”都很有新意。
信息筛选与辨别、内容概括等题的大体要领是:把握文体特点,整体把握文意,抓好关键语句,尤其是有删改的选文,文气都不很连贯,阅读时要更为谨慎。
2013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材特点冯为民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中占居重要位置,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总体特征是守正出新,平稳中略有变化,题型成熟而多样,难易搭配合理适度,百花齐放。
1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都严格以考纲为命题依据,落实基础,突出能力立意,重视人文性、选择性,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只是各套试卷在命题角度上有细微差别。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考查学生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考查重点是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层级。
从文体特征上看,2013年全国18套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选用的文体较为多样,主要分人物传记、散文。
写人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地位始终举足轻重,传记类文历来一直占主流,2013年选用散文势头似乎压倒了传记类文,但其中的“事略”、“墓志铭”等仍是写人的,具有非正史的传记性。
18套中正史传记文共10套选用,分别是新课标卷1《马文升传》(约540字)节选自《明史》、新课标卷2《李揆传》(约540字)节选自《旧唐书》、全国卷大纲卷《杜慧度传》(约800字)节选自《宋书》、北京卷《曹彬列传》(约650字)取材于《宋史》、江苏卷“李丰”(约660字)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广东卷《张咏传》(约600字)选自《宋史》(有删节)、四川卷《金履祥传》(约750字)节选自《元史》,还有三套卷采用“双语料”命题的试卷中也涉及人物传记,分别是上海卷其一是《卜式传》(约410字)选自《汉书》(有删改)、安徽卷中的一则语料《南越王》约140字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湖南卷最为特殊,也是出新的有益尝试,两则语料都分别选自裴松之为注,其中一则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约430字,主要是引《诸葛亮传》中的传文,评述73字,另一则是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中的文段,约220字,两则材料构成了互文性解读语境,可谓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