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现象》(8-18)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BD)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BCD)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B)A.发光体的体积B.发光体的位置C.发光体的大小D.发光体的面积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无影灯没有影子B.无影灯有本影C.无影灯没有本影D.无影灯没有半影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8.如图1为发生月食时,太阳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的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看到月食(AD)A.全部进入区域ⅠB.全部进入区域Ⅱ或ⅣC.全部进入区域ⅢD.部分进入区域Ⅰ二、填空题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10.身高1.6m的人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在某一时刻,人影长1.8m,经2s,影长变为1.3m,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__8或2.63_m。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有答案)

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一、填空题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

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_________前进,就是利用了激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m/s 。

某人看到闪电后8秒钟才听到雷声,打雷处和某人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

3、射击瞄准的要领是“ 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_________。

5、2012年6月6日出现了百年一遇的“金星凌日”天文现象,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在太阳表面上看见一个小黑点(实际上是金星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6、如右图所示,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演员,这是因为光是沿__________ 传播的。

二、选择题( )7、下列物体都属于光源的一项是A .太阳、镜子、灯笼鱼B .萤火虫、水母、太阳C .恒星、钻石、蜡烛D .火把、萤火虫、月亮( )8、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在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A .圆形的B .正方形的C .不规则的D .成条形的( )9、晴天,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A .太阳的像B .太阳的影子C .树叶的影子D .树叶的像 ( )10、2011年1月4日下午6点8分至23分,X 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了美丽震慑的日环食。

当发生日环食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 .圆环形的B .圆形的C .树叶形的D .小孔的形状( )11、夜晚,当你沿着街道走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你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A .一直变长B .一直变短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 ( )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B .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 .日食、月食现象D .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1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日食和月食B .影子的形成C .小孔成像D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 )14、一个站立的同学通过一个小孔成像,则在小孔后屏上成的像是A .倒立实像B .正立实像C .倒立虚像D .正立虚像2( )15、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 .空气、水、玻璃B .玻璃、水、空气C .水、空气、玻璃D .水、玻璃、空气( )16、有一个同学学习了光的传播后,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有一个例子举得不正确,这个例子是A .影子B .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C .小孔成像D .看不见不透明体后面的东西( )17、太阳光透过玻璃射进屋的过程中,光速将A .变大B .先变大后变小C .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 )18、运动会上,关于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听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B .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看得清C .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D .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计时 ( )19、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鱼翔浅底D .三点对一线 ( )20、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三、作图题21、 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 ,请画出AB 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 上标出AB 所成的像四、简答题22、汽车的前灯为什么安装在车头的下部,而不安在顶部?23、假如光的传播速度减小为原来的十万分之一,世界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写出几个合理的场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四章光现象》分节练习题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或动物,不是光源的是:()A.水母B.火星C.烛焰D.太阳2.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和烛焰B.月亮和太阳C.烛焰和明亮的镜子D.电池和萤火虫3.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B.练习射击时,靶心、准心、标尺在同一直线上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D.日食、月食的成因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B.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它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D.光射到任何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6.光在下列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空气、水、玻璃B.空气、玻璃、水C.水、玻璃、空气D.玻璃、水、空气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沿直线传播8.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9.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0.如图4-1-1所示,是夜晚走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到人形成影子,此人走过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逐渐变短11.如图4-1-2所示,是发生日偏食的情况,月亮把太子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月牙形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12.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A.发光体的体积B.发光体的位置C.发光体的大小D.发光体的面积13.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影灯没有影子B.无影灯有本影C.无影灯没有本影D.无影灯没有半影14.关于光传播的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传播的速度是3×105km/s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5.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B.小孔成象C.看不见高墙后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16.下列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B.木匠检查木板是否直,总是闭上一只眼,另一只眼沿木板的长度方向看去C.小孔成的是实像D.日食形成时,地球在中间二、填空题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要____。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基础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恒星C.萤火虫D.霓虹灯【答案】A【解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夜间闪亮的萤火虫、恒星、霓虹灯自身可以发光,属于光源;2.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A.会减小B.不变C.会增大D.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减小,故选A.3.如图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而形成的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

照片中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光年”是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单位()A.长度B.时间C.速度D.密度【答案】A【解析】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

4.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烛焰,看到烛焰在薄膜上成像,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虚像B.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反射形成的C.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影子D.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答案】D【解析】将小孔对着烛焰,小明看到薄膜上看到一个倒立的实像,这是由于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5.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答案】D【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6.某市中学九年级组织学生进行春季郊游活动,下列他们欣赏到的景色,其中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答案】C【解析】“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图所示是校运会上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时间约为13sC.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D.发令枪响后,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发令枪口冒出“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2.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图中哪个物体不属于光源()A.B.C.D.3.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A.340m/s B.340km/s C.3×108m/s D.3×108km/s4.小王在参加校运动会的百米跑比赛时,观察到发令枪响的时候枪也在冒烟,小王想,裁判员该如何计时呢,请你帮忙判断A.看烟计时B.听枪声计时C.看运动员起跑计时D.都可以5.下列的光现象中,不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日食、月食现象B.小孔成像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6.我国的学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墨家认为:在清晨或傍晚,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戳一个小孔,人在屋外对着小孔站,屋里相对的另一面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成的是虚像B.小孔成像孔越小成像效果越好C.小孔成像解释了光不是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成的必是等大倒立的实像7.光在某种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应该A.大于3×105 km/s B.等于3×105 km/sC.小于3×105 km/s D.不能确定8.在纸上剪一很小三角形,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三角形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影B.是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9.某天正午小伟在学校的树荫下的地面上发现了许多月牙状的光斑,这和他平时留意到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有很大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2020年6月21日下午3点半左右,娄底市内绝大部分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如图,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图。

第1题第2题解析:略答案为直线传播甲2、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解析:解析: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B;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B=20°+90°=110°;则反射角∠BON=12 AOB=1×110°=55°,如图所示。

23、粼粼波光是由于______________产生的。

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________。

解析; 略答案为光的镜面反射漫反射4、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___(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___(填“①”或“②”),分界面的___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___。

解析:图中的∠1和∠3相等,且共边相邻,根据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且都是与法线的夹角,确定法线是图中的①;则分界面是②;根据OA和OB在法线同侧,说明CO是入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折射角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2;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而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即下方是空气,上方是水;入射角减小,无论折射角大于还是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都是跟着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即∠1和∠2减小,∠AOB增大,即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答案为 2②上大5、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折射角是。

第四章光现象+拔尖专训6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拔尖专训6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射角 变小 ,光点就会在光屏上向 下 移动。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点拨】
当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使桌面发生形变
时,两镜面都向中间倾斜,N镜面上的入射角变小。M镜
面上的入射点降低,入射角变小,因此反射角也变小,光
点就会在光屏上向下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角分成几个均等的区域,呈放射状,
出现的像就在每个区域上面,所以,
°
成像的个数是n=
-1=5。
°
1. 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同学们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
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B端蒙上塑料薄
膜作为光屏
B. 小孔必须是圆形的
C. 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1
2
3
4
5
6
7
8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11
12
13
14
15
(填
【点拨】
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作出
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即为发射点的位置,并连接Sa、
Sc画出入射光线,如图甲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aS是

201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真题训练

201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真题训练

一.选择题1.(2017秋•桑植县期末)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B.晴天的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解答】解: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晴天的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是反射了放映机发出的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可以自身发光,是光源,故D正确。

故选:D。

2.(2018•盐都区一模)木质百叶窗能通过转叶片方便地控制进入室内阳光的多少,这利用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D.光的折射【解答】解:木质百叶窗不透明,能挡住沿直线传播的光,通过转动百叶窗的叶片,改变叶片间的空隙大小,可以改变射入室内的阳光;故选:A。

3.(2018•奎文区一模)精彩的“月全食”天象奇观于4月4日登场。

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挂夜空的迷人景象。

天文专家表示,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3种。

其中月全食最为好看。

下列关于“月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解答】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4.(2017秋•沙洋县期末)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A.○形,它是太阳的实像B.☆形,它是太阳的实像C.○形,它是太阳的虚像D.☆形,它是太阳的虚像【解答】解: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选:A。

初中物理《八上》第四章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八上》第四章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八上》第四章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1、2020年 6月 21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十分罕见的“金边”日环食,这是观测天象、了解和研究太阳的好时机,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

下列光现象中,与该天象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 .水中倒影B .雨后彩虹C .波光粼粼D .手影游戏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答案】D【详解】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 .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B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C .波光粼粼是太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故 C 不符合题意;D .手影游戏在墙上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海市蜃楼B .水中倒影C .小孔成像D .雨后彩虹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详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 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C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评卷人得分A .先变长后变短B .先变短后变长C .一直在变长D .一直在变短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详解】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从路灯经过头顶的光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短,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从路灯经过头顶的光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影子越来越长,故 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关于单位换算,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 .人的头发丝直径约为7×10-5 m=7×104 nmB . 3h=180sC . 72km/min=1200m/sD . 1光年=9.4608×1015 m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详解】A.人的头发经直径约为7×10-5 m=7×10-5 m×109 nm=7×104 nm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B.单位换算为:3h=3×3600s=1.08×104 s故 B错误,符合题意;C.单位换算为72km/min=72×=1200m/s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D.单位换算为1光年=365×24×3600s×3×108 m/s=9.4608×1015 m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步练习(答案版)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四章光现象第2节光的反射第1课时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以下图中的四个生活实例,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答案】D【解析】A.手影中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属于光沿直线传播,A错。

B.从水中池底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池水变浅了,B错。

C.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C错。

D.“潜望镜〞是两块平面镜组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D 正确。

选D。

2.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答案】D【解析】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所有光的反射现象。

3.以下现象中,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雨后彩虹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D.手影【答案】A【解析】A.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的折射形成的,B错。

C.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C错。

D.手影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手挡住后,墙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D错。

选A。

反射定律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反射光线总是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B.光的反射定律适用所有的反射现象C.光线射到球面上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反射中,入射角增大多少,反射角也增大多少【答案】C【解析】光的反射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线射到球面上时,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选C。

5.关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答案】D【解析】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直线传播》-习题集

《光的直线传播》-习题集

《光的直线传播》习题集基础训练一、填空题(易)1.在均匀介质中,光是沿___________传播的。

激光准直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易)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能够用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易)3.“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够用来解释。

(易)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快”或“慢”)。

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内能够绕地球赤道运行7.5圈。

由此你能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为_________km。

二、选择题(易)5.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蜡烛C.月亮D.电灯(易)6.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中)7.阴雨天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B.虽然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因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人对声音反应要比对闪电反应慢D.无法解释上述现象(中)8.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中)9.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三、计算题(中)10.织女星与我们相距2.4976×1014km,我们现在看到的织女星的光大约是多少年前发出的?【答案】1.直线光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3×108慢4×1045.C6.B7.B8.D9.D10.261.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准确的是()A.无影灯下的物体没有影子B.无影灯下的物体有本影C.无影灯下的物体没有本影D.无影灯下的物体没有半影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面一位同学挡住了后面所有的同学,队就直了,这能够用______来解释。

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C【解析】A.我们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时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光的折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故C正确,符合题意;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反射光线各个方向,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光现象2.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A.点燃的蜡烛B.月亮C.晚上的萤火虫D.发光的水母【答案】B【解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点燃的蜡烛、晚上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都是光源;月亮自身不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考点】光源3.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B.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C.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D.注满清水的池底,看起来象变浅了【答案】C【解析】根据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就可解答此题.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由于空气中有不均匀的介质,当光照在上面时,就会发生折射,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这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注满清水的池底,看起来象变浅了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C.【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4.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和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的长度是()A.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B.由短逐渐变长,到逐渐消失C.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D.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的【答案】A【解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路灯的光射向地面时,遇到人,被人挡住了,在地上留下一个光照不到的地方,这就是影子。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光现象1、选择题1.正确答案:C解析: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不是反射现象。

2.正确答案:A解析:彩虹、钢笔“错位”和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不一致。

3.正确答案:D解析: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

4.正确答案:B解析: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3×10^8m/s;光的色散是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

5.正确答案:A解析:水面上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是虚像。

6.正确答案:A解析: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造成的;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和衍射现象造成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来自玻璃幕墙刺眼的阳光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7.正确答案:B解析: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使得物体看起来离水面更浅,所以XXX判断水比实际更浅。

8.正确答案:C解析: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不是六种。

10、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折射;B。

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C。

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反射现象;D。

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投影形成的。

11、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D。

同学从不同角度能看清黑板是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小孔成像是光的衍射现象;B。

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折射和反射产生的;C。

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其他颜色光而反射出红色光;D。

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

13、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

水中的月亮——光的反射;B。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4-1-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4-1-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下列关于光速、光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速是无限大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答案】D【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所以AB选项不对;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所以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距离单位。

故选D。

2.光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 B.水 C.玻璃 D.真空【答案】D【解析】光在玻璃、水、真空、空气中传播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空气中比在真空中略小一些、其次是水,再次是玻璃。

故选D。

3.夏天的夜晚,我们看到无数闪烁的星光,高悬的月亮,高楼内射出的各色灯光交相辉映,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着淡淡的绿光,它们中一定不是光源的是A.星星 B.月亮 C.灯 D.萤火虫【答案】B【解析】A.星星有行星和恒星,行星不是光源,恒星是光源,不符合题意;B.月亮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符合题意;C.电灯工作时是光源,不工作时不是光源,不符合题意;D.萤火虫能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A.立竿见影B.手影游戏C.太阳发光D.激光引导掘进方向【答案】C【解析】立竿见影、手影游戏、激光引导掘进方向都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太阳发光只能说明太阳是光源。

故选C 。

5.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物理现象是A .日食和月食B .影子的形成C .小孔成像D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答案】D【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的原因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直线传播 习题(含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 习题(含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 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海市蜃楼B. 镜花水月C. 立竿见影D. 油光可鉴2.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 月亮B. 黑板C. 篮球D. 太阳3.4.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A.“小兔”的影子 B.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C.筷子在水中“折断” D.丹顶鹤的倒影5. 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 太阳B. 点燃的蜡烛C. 萤火虫D. 月亮6. 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A. 甲B. 乙C. 丙D. 丁7.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A. B. C.D.8.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 光只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9. 下列成语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杯弓蛇影B. 坐井观天C. 一叶障目D. 海市蜃楼10. 如图所示.用自制的小孔成像装置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A. 薄膜上出现的像是倒立的B. 薄膜上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 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薄膜,烛焰的像更明亮D. 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拉动薄膜,烛焰的像变小11.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B. 日食、月食的形成C. 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D. 晚上车灯的光束照到自行车尾灯上,可以从各方向看到自行车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2.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m/s.13. 如图所示的天文奇观日全食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 ,在日全食现象中______ 位于另外两个星球之间,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 (以上均选填“月球”、“地球”或“太阳”).14. 在神话《西游记》中,孙语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为5.4×104km),设翻一个跟斗用的时间是1s,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______ 真空中的光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在茂密的森林里阳光可以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有许多圆形光斑,它们是太阳的______ (选填“影子”或“实像”),是由于光的______ 现象形成的.16. 利用直立杆的影子可以辨别方向,让杆立于O点,在正午前后将杆顶的影子每间隔15分钟分别记下,如图的甲所示,并画出其轨迹,若轨迹上有上午某时刻的A和下午某时刻的B点,如图乙且OA=OB,则A→B方指向为______ ,若C点离O点最近,则O→C指向______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7. 用光线作图法作出井底之蛙的视野范围(A点表示青蛙的眼睛).18. 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天降大雨时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b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线表示出来.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9. 如图所示,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4.5毫米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 亮斑(正方向/圆形/三角形),这是光的______ 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______ (大/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 亮斑(正方形/圆形/三角形).20.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蜡烛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 (填选“有”或“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塑料膜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______ (填选“有”或“无”)关.(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 (填选“正”或“倒立”)的实像,其原理是光的______ .(4)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______ (填选“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______ (选填“像”或“影子”).光的直线传播习题(含答案)【答案】1. C2. D3.4. A5. D6. D7. C8. D9. BC10. ABD11. AB12. 3×10813. 直线传播;月球;太阳14. 小于15. 实像;直线传播16. 东;北17. 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要进入青蛙的眼中,最大范围就是从枯井的边缘处直线射入青蛙的眼中,图中阴影部分的范围就是青蛙观察到的范围.如图所示:.18. 解: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变化的大致范围如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19. 圆形;直线传播;大;正方形20. 无;有;倒立;直线传播;相同;像【解析】1.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C、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油光可鉴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故选C.(1)由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较多,如日月食、影子、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如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潭清疑水浅等现象.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2.解:月亮、黑板、篮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太阳自身能够发光,所以太阳是光源.故选D.根据光源的概念答题: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而反射其它物体光的物体不是光源.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源概念的掌握,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是看它本身是否能够发光.3.4.解:A、“小兔”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筷子在水中“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D、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丹顶鶴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5.解: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都能够发光属于光源,而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因此不属于光源.故选D.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光源的判断,比较简单,把握住光源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6.解:因为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由于甲车的阻挡,行驶的乙车内驾驶员看不见丁位置的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即盲区指的位置是丁.故选D.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此题考查了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属于基础题.7.解: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倒立的实像.不符合题意;B、光在空气中传播时,是沿直线传播的.不符合题意;C、熊猫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符合题意;D、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位于月亮和太阳之间的地球挡住了而造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②小孔成像,日、月食等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8.解: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不同或同种介质但介质不均匀,光不会沿直线传播,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可以传播.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理解和应用,属光学常识.9.解:坐井观天、一叶障目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杯弓蛇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BC.(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10.解: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确;B、孔离物的距离大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缩小;孔离物的距离小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放大,故B正确;C、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薄膜,增加筒长时,像将变大,亮度变暗,故C 错误.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薄膜,烛焰的像更小,故D正确;故选ABD.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成像.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了解一些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小孔成像特点即可解决,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11.解:A、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光线被物体挡住,在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A正确;B、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自行车尾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当汽车灯光照到它上面时,它能使汽车照射来的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后按原路返回,给后面的来车以清晰的警示信号,故D错误.故选A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日食与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光现象,有助于解题.12.解:因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3×108.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和光速相同,即c=3×108m/s.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13.解: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就会形成日食;其中太阳是光源.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月球;太阳.(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影子;(2)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本题考查日食的成因,属于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考查.14.解:孙悟空的飞行速度:v==5.4×104km/s,真空中的光速:c=3×105km/s,由此可知,孙悟空的飞行速度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故答案为小于.先根据速度公式算出孙悟空飞行的速度,然后和真空中的光速进行比较.本题通过计算孙悟空的飞行速度,然后和真空中的光速进行比较,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真空中的光速这个参数的了解,还体现了物理知识的趣味性.15.解:大树上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该现象为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和太阳一样,且是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实像;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自然现象,例如日食月食等等.本题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16.解:上午物体的影子在物体的西面,下午物体的影子在物体的面,所以A→B方指向为东;OC是最短的影子,说明此时阳光与地面夹角最大,这是正午,又由于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所以影子在正北方,即OC是南北方向的.故答案为:东;北.杆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现象,正午的时候,太阳在正南方向,影子在正北方向,阳光与地面的角度最大,形成的影子最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7.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线要进入青蛙的眼中,最大范围就是从枯井的边缘处射过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做出光的折射光路图,得出井底之蛙的视野范围.此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是一道应用题.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现象或改变我们的生活,有实际意义.18.解决此题需要结合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光的传播进行处理分析.19.解:(1)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硬纸板与地面的距离增大,也就是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增大,光斑的形状不变,但是光斑变大.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正方形的光斑.故答案为:圆形,直线传播,变大,正方形.(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成的像可能比物体大,也可能比物体小.20.解:(1)甲、乙两图,小孔形状不同,但是像的形状相同,所以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甲、丙两图小孔形状相同,物体形状不同,像的形状也不同,所以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通过观察甲、乙、丙的像可知,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间隙形成的太阳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所以成像原理相同.故答案为:(1)无;(2)有;(3)倒立;直线传播;(4)相同;像.(1)比较甲、乙两图象的形状可知,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是否有关;(2)比较甲、丙两图象的形状可知,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3)通过观察像的情况可知像的性质及;(4)分析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因,可知与小孔成像原理是否相同.本题是一道探究题,注意运用控制变量的思路考虑问题,注意被控制的变量是哪个量,然后得出结论;同时要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章《光现象》教材练习与应用答案详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章《光现象》教材练习与应用答案详解
恰好能从镜中看到 A 点而没有被木板挡住。图 4-3 是眼睛看到 A 点的光路图。已知A 和 B 到
桌面的高度分别为 40 cm 和 80 cm,当他把一支笔移至 C 处时,眼睛看到的A 点被笔挡住了。请
问:当 C 到桌面的高度为多少时,就可以证明平面镜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答:60cm
⑥某同学站在湖边看日出,同时也看到了水中的太阳。请在图 4-4 中画出
答:反射角为60°,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如图4-2-23所示;如果
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按原路返回(如图4-2-24所示)。
②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4.2-8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看看它
的反光效果。试着在图4.2-8左图上画出反射光线。
答:自行车尾灯由红色塑料制成,外表面是平面,在此塑料平
②“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
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答:如图所示。因为蛙坐在井底且光沿直线传播受到井壁的阻碍,所以蛙能看
到的范围,只能看见两线所夹范围内的物体。
③ 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①在开凿隧道时,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来引导掘进机,使掘
他看到水中太阳的光路图。
⑦一束激光由 S点从空气射向水面,请在图 4-5 中画出它在空气中反射的
光路和在水中折射的大致光路。
⑧请找出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所对应的主要物理知识并连线。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光的直线传播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
几乎没有光进入人眼;而地面上由于发生漫反射,有一部分光能够进入人眼。因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反射》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①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②人造光源,如篝火;燃着的蜡烛、油灯、电灯。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中光路可逆....)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晴天清晨,看到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日食、月食、影子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由光源形状决定)5、天文学家确定了“光年”这个天文学的长度计量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中所走的路程,1光年=9.46×1012km。

6、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过程中光路可逆、.....光垂直于反射面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 0°)(作图)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遵守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仍遵守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用什么物理知识解释。

①镜花水月光的反射②坐井观天光的直线传播③海市蜃楼光的反射④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⑤隔岸观火光的直线传播⑥水中捞月光的反射⑦水照云光光的反射4、面镜:(1)平面镜: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正立”“等大”成像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虚象”特点③像、物大小相等④像、物对称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镜面对称”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会聚点形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作图:根据对称性作图:(2)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练习: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课本(图4-17)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照度:1、定义:表示物体被照射的明亮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勒克斯符号:lx3、影响因素:光源离光照面的距离;光照面的倾斜程度。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现象8-18光学作图:1、小宇同学在家中阁楼上有一个小型物理实验室,如图1所示,但他每次做光学实验时就感到很麻烦,因为需要跑到有天窗的一间,请你用平面镜帮他将阳光引到实验室并使阳光垂直射到实验台的台面上,要求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其中一条光线,用箭头标出光线方向。

图(1)图(2)图(3)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3、画出图3中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图。

4、如图4,SO为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试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S',并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

4-1、美术课上,小丽面前立着一幅“米老鼠”的简笔画(如图4-1左图所示) 。

她从没学过绘画,竟然清晰、准确的描出了画中的“米老鼠”。

请说明其中的奥妙,并作图示意(作图时,以右图中A点代表简笔画中的“米老鼠”) 。

图(4)图(4-1)5、如图5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图(5)图(6)图(6-1)6、在图6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试在图6-1中画出钟表面指针的位置。

图(7)图(8)7、如图8,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

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

8、如图8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

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

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9、如图9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0,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时可以发生反射和折射,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

图(9)图(10)图(11)1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如图10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11、如图11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2、如图12所示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图(12)图(13)图(14)13、如图13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射向水面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14、图14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1、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D)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1-1、下列四句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属光源的是(D)A、红光满面B、金光闪闪C、波光粼粼D、火光冲天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A、灯光照射下形B、透过放大镜C、看起来水D、光亮勺子中成的影子形成的像没那么深形成的像2-1、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8m/s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2-2、小龙同学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他影子的长短变化是(B)A、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3、小明按如图15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的,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C)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倒立像D、蜡烛的正立像图(15)图(16)图(17)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A、拱桥倒影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钢笔错位D、树林间的光线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D、“日全食”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A、小姑娘站在穿衣镜前照镜子B、自然界中的全日食现象C、有趣的“一笔三折”现象D、老师在上课时,用投影仪展示图片7、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由900减小到600时,则反射角(D)A、由900减小到600B、由300增大到900C、由300减小到00D、由00增大到300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9、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5°,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C)A、70°B、110°C、80°D、120°10、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决定于(B)A、镜面大小B、物体大小C、观察的角度D、物体与镜面距离11、如图16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3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θ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θ2,则(D)A、θ1=30°,θ2=30°B、θ1=30°,θ2=60°C、θ1=60°,θ2=30°D、θ1=60°,θ2=60°12、某同学在平面镜中看到某时刻电子钟的示数如图17所示,则此时时间是()A、20:15B、20:05C、21:05D、21:1513、“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

以下对“成双”的理解,正确的是(B)A、“我”和“你”成双B、“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C、“我”和“你的影子”成双D、“我”和湖面折射的“我的影子”成双1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15、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

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上能将照射在墙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B)A、直线传播B、漫反射C、镜面反射D、折射16、通过实验观察得到:当入射光线偏离法线时,反射光线将偏离法线。

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将减小。

当入射角为0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