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知识点
焦煤和焦炭知识点总结大全
![焦煤和焦炭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1dc65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c.png)
焦煤和焦炭知识点总结大全焦煤和焦炭知识点总结大全1. 焦煤的概述焦煤是一种特殊的煤炭,用于炼制焦炭的原料。
它具有高固定碳含量、低挥发分、适度的灰分和硫分,以及适宜的反应性等特点。
焦煤的选矿、煤化学性质、煤炭分类等方面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2. 焦炭的制备与性质焦炭是从焦煤经过高温干馏得到的固态残渣。
它具有高固定碳含量、低挥发分、适度的灰分和硫分,以及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焦炭的质量和炼焦工艺密切相关,影响了冶金、化工、能源等行业的生产效益。
3. 焦化反应的机理焦化反应是指焦煤在高温下分解和转化成焦炭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反应和传质过程等。
焦化反应产生的主要气体有可燃气体、不燃气体和脱除气体等,其中含有大量的煤气、焦油和焦油蒸气,这些产物在工业上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炼焦产出和介质的分析炼焦产出指的是焦煤在炼焦炉中的转化效率和产物得率。
它受到焦煤质量、炉型和操作参数等因素的影响。
介质是指炼焦炉中使用的鼓风剂、喷煤剂和蒸汽等。
炼焦产出和介质的分析对于改进炼焦工艺、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 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中焦炭的应用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是焦炭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焦炭作为高效的燃料,具有高热值、洁净燃烧和稳定热负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发电、热处理、炼化等领域。
在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中合理使用焦炭,能够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6. 焦炭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焦炭在冶金行业中是不可或缺的原料。
它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钢铁生产过程中,既是燃料又是还原剂。
焦炭的质量和炼铁生产的效率、产品质量直接相关。
因此,优化炼铁过程,提高焦炭的质量是冶金行业的重要课题。
7. 焦炭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焦炭在化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作为重要的还原剂和催化剂,在合成氨、甲醇、乙烯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焦炭通过调整其物化性质,能够满足不同化工过程的需求,提高化工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8. 焦炭的贮存和运输焦炭的贮存和运输是炼焦行业的重要环节。
煤化学何选明知识点总结
![煤化学何选明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9b1ae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2.png)
煤化学何选明知识点总结煤化学是研究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煤化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对于认识和利用煤的能源和化工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煤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煤的组成和性质煤是一种由有机物质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燃料。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灰分和水分。
煤的组成和性质对于煤的利用和煤化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二、煤的燃烧特性煤燃烧是指将煤中的有机物质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能和废气的过程。
煤的燃烧特性包括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气相和固相产物的生成规律等。
了解煤的燃烧特性对于煤燃烧工程和煤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煤的气化和液化煤的气化是指利用煤作为原料,通过高温和压力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煤的液化是指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对于提高煤的利用率和煤化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煤的加氢和加氧反应煤的加氢反应是指将煤分子中的氢原子增加的化学反应。
煤的加氧反应是指将煤分子中的氧原子增加的化学反应。
煤的加氢和加氧反应对于煤的转化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五、煤的催化裂化和热裂化煤的催化裂化是指通过催化剂的存在,将煤分子中的大分子链断裂为小分子链的化学反应。
煤的热裂化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煤分子中的大分子链断裂为小分子链的化学反应。
煤的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对于煤的转化和煤化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煤的环境影响和排放控制煤的利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了解煤的环境影响和排放控制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煤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涉及煤的组成和性质、燃烧特性、气化和液化过程、加氢和加氧反应、催化裂化和热裂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对于认识和利用煤的能源和化工价值,了解煤化学的知识点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煤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煤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7e76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d.png)
高中化学煤的知识点总结煤的化学性质和组成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其形成源于古代植物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和化学变化。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了解煤的化学性质和组成对于理解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的化学组成煤主要由碳、氢、氧、氮和硫组成,其中碳是最主要的元素。
煤的化学组成可以通过元素分析来确定,通常表示为碳(C)、氢(H)、氧(O)、氮(N)和硫(S)的含量百分比。
除了这些主要元素外,煤中还可能含有磷、灰分和其他微量元素。
二、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硬度、密度、孔隙率和层理等。
煤的颜色通常为黑色或暗棕色,具有暗淡至亚金属光泽。
煤的硬度较低,可以用钢针轻易刻画。
密度一般在 1.2-1.4 g/cm³之间,孔隙率较高,有利于煤的燃烧和气化。
三、煤的分类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等。
泥炭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挥发分。
褐煤是介于泥炭和烟煤之间的一种煤,碳含量较高,但仍然含有较多的水分。
烟煤是最常见的煤种,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和较低的水分。
无烟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碳含量最高,水分和挥发分最低。
四、煤的化学反应1. 燃烧: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₂)和水(H₂O),同时释放能量。
2. 气化:在缺氧条件下,煤可以转化为气体燃料,如一氧化碳(CO)、氢气(H₂)等。
3. 液化:煤可以在高温高压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液态燃料,如甲醇等。
五、煤的工业应用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广泛应用于发电、钢铁制造、化工产品生产等领域。
煤的燃烧是最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而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
六、煤的环境影响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减少煤的使用和开发清洁煤技术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七、煤的化学处理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可以对煤进行化学处理,如脱硫、脱硝等。
煤化学知识点总结
![煤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367fb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7.png)
煤化学知识点总结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应用于发电、制氢、化工等领域。
煤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如煤炭、煤油、煤气、炭黑等。
煤的结构和性质复杂,研究煤的化学反应机理对于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的结构、热解反应、气相反应等方面总结煤化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煤的结构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少量杂质元素,其中碳的含量最高,达到60%~90%。
煤的结构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两部分。
有机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由碳化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等组成。
矿物质主要是煤中的无机成分,如高岭土、石英、黄铁矿等。
煤的质量常用H/C、O/C和N/C三个比值来描述,H/C比值反映了煤中氢原子的含量,O/C比值反映了煤中氧原子的含量,N/C比值反映了煤中氮原子的含量。
煤的结构和成分决定了其热解和气相反应特性。
二、煤的热解反应热解是指将煤在高温下分解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化学反应。
热解温度通常在450℃~900℃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热解设备实现。
热解的主要产物包括焦炭、煤气、煤油、煤焦油等。
热解分为干馏、气化和液化三种方式。
1. 干馏干馏是指将煤在不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热解,主要产物是焦炭和煤气。
干馏过程中,煤中的有机质被分解为固态残炭和煤气,残炭富含碳,可以作为原料制备电极炭、活性炭等。
煤气是指在干馏过程中生成的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可以用作发电、制氢等用途。
2. 气化气化是指将煤在高温下与水蒸气或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作烧锅炉、发电、制氢等。
气化分为直接气化和间接气化两种方式。
直接气化是指将煤与水蒸气或氧气直接反应,产生的气体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通过气体净化和转化制备化学品和燃料。
间接气化是指先将煤热解产生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分离,再将气体进行气化,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更高品位的一氧化碳和氢气,适用于制备化学品和燃料。
3. 液化液化是指将煤在高温高压下加氢反应,产生的液体燃料可以替代原油用于制备燃料和化学品。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_石油_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资料讲解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_石油_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d4a68956c175f0e7dd13749.png)
考点45石油 煤一 石油的成分: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 石油的炼制: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
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1、石油的分馏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1)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3、石油的裂解裂解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是产乙烯。
三: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分类和组成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分类:另外,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 、Al 、Ca 、Fe )。
因此,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
(煤不是炭) 2、煤的干馏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与石油的分馏比较) 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焦炭固体可作氮肥氨和铵盐粗氨水煤焦油液体等还有少量和主要成分是焦炉气气体煤的干馏产物:),(,:)N ,H C ,CO ,CO (CH H ::2422423.煤的气化和液化 (1)煤的气化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 2O(g) = CO(g)+H2(g)3.例题精讲【例1】丁烷裂解时可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和两种烯烃。
煤化工基础知识
![煤化工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93c72d60912a21615792945.png)
煤化工基础知识一、煤化工以煤炭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再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或石油燃料的工业,称之为煤化工。
二、元素分析全面测定煤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分析叫元素分析。
对燃烧有影响的成分包括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各化学元素成分用质量白分数表示。
三、煤的工业分析是利用煤在加热燃烧过程中的失重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煤的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成分。
四、煤里面都含有水分,水分的含量和存在状态与外界条件和煤的内部结构有关。
根据水在煤里面的存在状态,将煤中水分分别称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以及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结晶水、化合水。
五、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测定的水分可分为收到基水分和分析基水分两种。
六、煤的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来的残渣。
这些残渣儿乎全部来自于煤中的矿物质。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有机质主要曲碳、氢、氧、氮、硫5种元素组成。
七、煤的热解一干憎所谓煤的热解,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煤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复杂过程。
其结果是生成气体(煤气)、液体(焦油)、固体(半焦或焦炭)等产品。
煤的热解也称为煤的干憎或热分解。
按热解最终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干镭900-1050?,中温干® 700—800?,低温干500-600?o八、煤的铝甑(zeng)低温干憎试验为了评定煤的炼油适合性以及干憎产物,常用铝甑低温干谓试验方法。
要点是: 将煤样装在铝甑中,以一定程序加热到510?,保持一定时间,测定所得的焦油、热解水和半焦和煤气的产率。
评价煤的低温干燥焦油产率时用空气干燥基指标Tarado Tar ad, 12%称为高油煤,Tarad=7—12%称为富油煤,Tarad?7%称为含油煤。
九、煤气化炉的分类1、我们按气化炉中的流体力学条件分,只有三种: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
2、固定床的特点是简单可黑。
气化剂与煤逆流接触,气化过程比较完全,热量利用比较合理,热效率较高。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313e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1.png)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煤的形成与组成:煤是由植物残体在地下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含碳、含氢、含氧、含少量氮、硫的有机燃料。
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和硫。
2. 煤的分类:根据煤的成熟程度和煤中挥发分的含量,煤可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类型。
3.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容重、孔隙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抗冻性等。
4. 煤的化学性质:煤可以在高温下发生各种化学反应,例如燃烧、气化、液化和干馏等。
煤中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碳含量、挥发分含量、
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等。
5. 煤的燃烧特性: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热能,并产生一系列燃烧产物,如烟气、灰渣和烟尘等。
煤的燃烧性质包括燃点、可燃性和热值等。
6. 煤的加工和利用技术:包括煤的洗选、煤的破碎、煤的干馏、煤的
气化、煤的液化等技术,以及煤的燃烧和发电技术。
7. 煤的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对
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开采、加工和利用
对于实现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8. 煤矿安全:煤矿是煤的开采和生产基地,煤矿安全对于保障矿工生
命财产安全、保持煤炭生产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知识包括煤矿通风、防灭火、安全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
高一化学上册:煤、石油、天然气知识点解析
![高一化学上册:煤、石油、天然气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1555aa680203d8cf2f2410.png)
高一化学上册:煤、石油、天然气知识点解
析
煤、石油、天然气
①煤: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通过干馏、气化和液化进行综合利用
蒸馏:利用物质沸点(相差在20℃以上)的差异将物质进行分离,物理变化,产物为纯净物
分馏:利用物质沸点(相差在5℃以内)的差异将物质分离,物理变化,产物为混合物
干馏:隔绝空气条件下对物质进行强热使其发生分解,化学变化
②天然气:主要成份是CH4,重要的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加热分解制炭黑和H2)
③石油:多种碳氢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可通过分馏、裂化、裂解、催化重整进行综合利用分馏的目的:得到碳原子数目不同的各种油,如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
裂化的目的:对重油进行裂化得到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等),产物一定是一个烷烃分子加一个烯烃分子裂解的目的: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三烯”(乙烯、
丙烯、1,3-丁二烯)
催化重整的目的:得到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原煤相关知识点总结
![原煤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a48f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f.png)
原煤相关知识点总结1. 原煤的种类和分类按煤的成分和性质分,原煤可分为无烟煤、烟煤、贫煤、泥煤、褐煤等;按煤质分类可以分为烟煤、无烟煤、长焰煤、无焰煤、气煤、肥煤、贫煤、泥煤、褐煤、生煤等。
各种煤的化学成分、外观性状、性能特点均不相同。
2. 原煤的物理性质原煤主要由有机物质组成,含有许多永不水分、硫分、灰分等。
不同的煤种因含矿物质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物理性状。
例如烟煤和无烟煤是质的,又分为硬煤和软煤。
而泥煤、褐煤性质较差,为质煤。
3. 原煤的化学成分原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一些其他有害元素。
煤中还含有少量氮和一些金属元素。
碳为原煤燃烧时的主要燃料成分,氢散布存在于有机物质中,氧散布存在于煤中,含水量对煤的工程性能有很大影响。
此外,硫分、灰分、水在煤中分布、含量不同也使煤的性能各有不同。
贫煤、泥煤、褐煤中硫离散存在;但硫分含量高的煤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需要进行硫分净化。
此时需要基本不含或低硫煤。
4. 原煤的利用和应用原煤主要用于发电、燃烧、炼钢,还有煤气化、煤制油、合成气等方面的应用。
其中发电是原煤的最主要用途。
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原煤还被广泛应用于民用燃料、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等。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煤的高污染性,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5. 原煤的开采和加工原煤的开采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工序。
主要的开采方式有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方式,其中后者更危险。
采矿时,工人们需要面对坍塌、有害气体、火灾等各种危险,因此需要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来保障工人的安全。
采矿后,原煤需要进行洗选、破碎、筛分等加工,才能得到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成品,以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应用。
6. 原煤的环境影响和治理原煤的开采和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煤的燃烧会直接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渣,造成空气和水的污染;其次,开采煤矿会破坏地表地貌,导致土壤侵蚀和水质恶化。
为了减少燃煤对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工业生产方式。
【初三化学】化学燃料的知识点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燃料的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5b1b03bd64783e08122b26.png)
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
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 )+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某地一私开的小煤窑,由于电缆胶皮磨破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瓦斯爆炸,造成一人死亡。
爆炸后不久,未经通风,有两人下井去抢救人又先后死于井内。
(1)写出瓦斯(甲烷)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2)试分析下井去救人的两人先后死于井内的原因。
(3)为了防止煤矿瓦斯爆炸,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例6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B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 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采的重要能源D 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例7 煤是“工业粮食”,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燃料,有如下几种措施.(1)将煤干馏所得的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液体燃料甲醇(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也可以制得气体燃料甲烷(CH4),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少量水洒在通红的煤火上,火不但没熄灭,反而“呼”地蹿出很高的火苗来,请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8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9《煤 石油 天然气》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9《煤 石油 天然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f4a3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a.png)
9.煤石油天然气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用途十分广泛。
2.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主要用途?煤的用途:发电、生产水泥、做家用燃料、供暖、冶金等。
一是用来发电。
电厂把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二是用来生产水泥。
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煤可作为燃料,煅烧后的残留物起部分原料作用,成为熟料的一部分参与物理、化学反应。
三是用作燃料。
煤是人类的重要能源,可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
四是用来供暖,煤是热电厂等大型供热锅炉的主要燃料之一。
五是用来冶金,冶金用煤的量也比较大等。
石油的主要用途:通用燃料、合成橡胶、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及化纤等。
一是石油可作为通用燃料。
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石油气是当前能源的主要来源,石油提炼出来的石油气主要用于家庭和工业燃料。
二是石油是合成橡胶的原料之一。
合成橡胶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炭或农副产品为初始原料,通过多种化学方法先制取合成橡胶的基本原料(也叫单体),再经过聚合或缩合反应以及凝聚、洗涤、脱水、干燥、成型等工序制得的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均聚物或共聚物。
三是用来硬化路面。
石油的剩余物沥青用于建设公路、硬化路面等。
四是制造塑料。
石油提炼出的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塑胶、衣服等。
五是制造化纤。
化学纤维是指用化学方法和机械加工得到的纤维状物体,有些化学纤维原料就是石油。
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汽车燃料、制造化肥、家用燃气、工业切制等。
一是天然气用于汽车燃料。
天然气作为能源,现在比较常见的就是作为CNG 加气站的气源。
二是制造化肥。
天然气中的碳可作为制作化肥的原料。
三是家用燃气。
天然气作为家庭生活燃料,主要用做饭、烧水、采暖等。
四是工业切制。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利用空气作助燃剂时理论燃烧温度可达到2300℃,用氧气作助燃剂温度则更高,完全达到了工业燃气的切割标准,可成功切制铁路道轨、厚钢板、钢坏等。
天然的用途很广,还能为工业生产提供能量、制造化工产品等,能用于造纸、冶金、采石等行业,还能用于废料焚烧及干燥脱水处理等。
煤的干馏知识点总结
![煤的干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4b24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2.png)
煤的干馏知识点总结煤的组成煤是一种含碳丰富的矿物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组成和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形成时的植物残体类型、保存条件和历史。
一般来说,煤可以分为褐煤、炼焦煤和烟煤等不同类型,它们的碳含量和能量密度各不相同。
对于不同类型的煤,其干馏产物也会有所不同。
干馏的原理煤的干馏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煤分解成气体、液态和固态产物的过程。
在干馏过程中,煤的有机物质会发生裂解和重组反应,产生一系列挥发性和不挥发性产物。
干馏的原理主要包括热裂解、气相反应和固相反应等过程,这些过程对干馏产物的种类和数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干馏的产物煤的干馏会产生多种产物,包括气体、液态和固态产品。
气体产品主要包括可燃气体和不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而不可燃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
液态产品主要是焦油和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焦油是一种混合的复杂化合物,包括苯系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
固态产品主要是焦炭,它是一种含碳丰富的固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值和化学稳定性。
干馏产物的应用煤的干馏产物具有多种应用,主要包括燃料、化学品和其他产品。
气体产品可以用作燃料或化学原料,例如甲烷可以用于发电或城市燃气供应,一氧化碳可以用于合成化工产品。
液态产品中的焦油可以用于生产染料、颜料和沥青等化学品,挥发性有机物可用于生产溶剂和涂料等。
固态产品的焦炭主要用于铁制品生产和化工反应的还原剂。
总结煤的干馏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在低氧气环境下将煤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系列气体、液态和固态产物。
这种技术在煤炭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生产液体燃料、化学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
了解煤的组成、干馏的原理、产物及应用对于深入理解煤的干馏技术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促进煤的综合利用和产业升级。
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谢谢!。
煤炭行业的所有知识点总结
![煤炭行业的所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daf4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0.png)
煤炭行业的所有知识点总结一、煤炭的形成煤炭是在地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化石燃料。
它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植物遗骸的堆积、压实和煤化。
在古代的沼泽地带,大量的植物死亡后逐渐积累成层状植物碳。
这些植物碳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被埋藏深处,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逐渐转化为固体煤炭矿物。
煤炭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至数亿年的时间。
煤炭的形成周期长,资源丰富,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
二、煤炭的储量分布据统计,全球煤炭储量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分布在北美、亚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其中,亚洲地区的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尤其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拥有全球较大的煤炭储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煤炭消费国,其煤炭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的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满洲里、大同、山西等城市是中国主要的煤炭产区。
三、煤炭的开采方式煤炭的开采方式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
1. 露天开采:指的是在地表对煤炭矿进行露天开挖,主要用于开采煤炭储量较大、埋藏较浅的煤矿。
露天开采的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但也会对地表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 井下开采:指的是通过井下巷道、采空区、矿柱等建筑结构进行煤炭开采。
井下开采的优点是可以开采埋藏较深的煤矿,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较高、安全风险较大。
四、煤炭的加工利用煤炭的加工利用主要包括煤质分析、煤炭清洁利用和煤化工利用。
1. 煤质分析:是指对煤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以确定煤质的种类、等级和利用价值。
通过煤质分析,可以选择合适的煤种、制定合理的燃烧工艺,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2. 煤炭清洁利用:是指通过洗选、干燥、升温等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煤炭进行加工,去除杂质,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煤炭清洁利用已成为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输煤液化、煤气化、煤制油等技术。
3. 煤化工利用:是指将煤炭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成各种化学品和能源产品。
孙鸿主编煤化工工艺学知识点
![孙鸿主编煤化工工艺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8c17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e.png)
孙鸿主编煤化工工艺学知识点煤化工是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加工和转化的工业领域,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将煤炭转化为煤制品和化工产品的过程。
煤化工工艺学作为煤化工领域的重要学科,研究了煤的结构、性质以及煤的加工转化过程。
一、煤的结构与性质1. 煤的组成:煤主要由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较高,为石煤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煤的结构:煤的微观结构由成核结体、有机质基质和孔隙等组成。
成核结体是煤的粘结结构,有机质基质是煤的有机成分,孔隙则是指煤中的空隙或微孔。
3. 煤的分类:煤的分类主要根据煤的热值、成分及含氧量等方面进行,常见的煤种有无烟煤、烟煤、褐煤和贫煤等。
二、煤化工工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 煤的热解:煤的热解是指在高温和无氧或贫氧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可燃气体和液体化合物的过程。
这是煤化工中最基本的转化过程之一。
2. 煤的气化: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合成气中通常包含一氧化碳和氢等气体,可用于制取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烃等化工原料。
3. 煤的液化:煤液化是将煤在液体介质中通过催化剂或热解转化为液态燃料,可用于生产柴油、汽油等产品。
4. 煤的加氢脱硫:煤中含有的硫是一种有害元素,容易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通过加氢脱硫技术可以降低煤中硫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煤的氧化:煤的氧化是指在空气或氧气中将煤转化为煤氧化物的过程,该过程中常伴随着煤的燃烧和炭化。
三、煤化工工艺的应用领域1. 煤炭加工:煤炭加工是指将原生煤进行分选、破碎、筛分等处理,得到不同品质的煤制品。
煤炭加工技术是煤化工的前期工艺,主要用于提高煤炭品质和减少煤炭的灰分、硫分等杂质。
2. 煤化学品制造:煤化学品制造是指将煤转化为化工产品的过程,如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
这些煤化学品可以广泛用于化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工业领域。
3. 环保减排:煤化工工艺中的加氢脱硫、脱硝等技术可以帮助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煤的灰分及其测定知识点解说(全面版)资料
![煤的灰分及其测定知识点解说(全面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252a68e783e0912a3162a60.png)
煤的灰分及其测定知识点解说(全面版)资料煤的灰分及其测定一、灰分测定的意义灰分是降低煤炭质量的物质,在煤炭加工利用的各方面都带来有害的影响,因此测定煤的灰分对于正确评价煤的质量和加工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1.灰分是表征煤炭质量的最主要指标,是考核煤矿和选煤厂煤炭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商品煤灰分是煤矿、选煤厂和用(户)煤单位结算的依据;灰分也是现阶段我国制定煤炭出厂价格的基本依据。
2.煤用作动力燃料时,灰分增加,煤中可燃物质含量相对减少。
矿物质燃烧灰化时要吸收热量,大量排渣要带走热量,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灰分影响锅炉操作(如易结渣、熄火),加剧了设备磨损,增加排渣量。
煤用于炼焦时,灰分增加,焦炭灰分也随之增加,从而降低了高炉的利用系数。
3.煤的灰分大小,直接影响着煤作为工业原料和能源使用时的作用。
如炼焦、气化、加氢液化以及制造石墨电极等都要求煤的灰分在一定限度以下,否则将影响这些工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
在工业利用上,灰分小于10%称为特低灰煤,灰分在10%~15%称为低灰煤,灰分在15%~25%称为中灰煤,灰分在25%~40%称为富灰煤,灰分大于40%为高灰煤。
灰分对煤而言,虽然是“废料”,如何变废为宝,各地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如用煤灰制造硅酸盐水泥,矿渣支架、矿渣砖等。
煤灰还可以改良土壤,此外,从煤灰中可提炼锗、镓、钠、钒等重要元素,为国防工业和其它工业提供原料。
二、灰分来源煤中的灰分不是煤的固有成分,而是煤中所有可燃物质完全燃烧以及煤中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的残渣。
灰分常称为灰分产率。
煤中矿物质分为内在矿物质和外在矿物质。
内在矿物质,又分为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
1.原生矿物质,是成煤植物本身所含的矿物质,其含量一般不超过1~2%;2.次生矿物质,是成煤过程中泥炭沼泽液中的矿物质与成煤植物遗体混在一起成煤而留在煤中的。
次生矿物质的含量一般也不高,但变化较大。
内在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叫内在灰分,内在灰分只能用化学的方法才能将其从煤中分离出去。
煤化工知识点总结归纳
![煤化工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888ac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19.png)
煤化工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概念煤化工是指利用煤炭进行加工,并生产化工产品的一系列工艺。
利用煤炭进行化工生产的过程可以分为煤的化学加工和煤的物理加工两种形式。
煤的化学加工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其他化工产品,包括煤气、焦油、酚、酚醛树脂等;而煤的物理加工是指对煤进行洗选、破碎、干燥等处理,以改善煤炭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二、发展历程煤化工产业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最早的煤化工产品是煤焦油和煤气。
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成为煤化工的发达国家,大量煤炭储备催生了煤化工的迅速发展。
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煤炭作为工业原料和化工原料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20世纪50年代,由于石油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煤化工产业受到了冲击,但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煤化工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当今环保和节能的大背景下,煤化工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主要产品1.煤焦油煤焦油是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的液体产物。
煤焦油是煤化工的重要副产品,可用于制备沥青、柴油、润滑油、沥青混凝土等产品。
煤焦油的应用十分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煤制气煤制气是利用煤炭生产合成气的过程。
合成气是一种由一氧化氢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可用于合成甲醇、氨、液态燃料等,是煤化工的重要产品之一。
3.甲醛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煤化工的主要产品之一。
甲醛可用于制备甲醛树脂、甲醛泡沫塑料、甲醛胶等,具有广泛的用途。
4.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煤化工的重要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制备玻璃、肥皂、洗涤剂、造纸、染料等。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碳酸氢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5.煤炭合成液体燃料煤炭合成液体燃料是一种由煤炭制备而成的液态燃料。
煤炭合成液体燃料具有高热值、低凝点、易储运等优点,可替代石油成为替代能源。
四、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煤化工产业在发展中要注意环保和节能问题,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1、泥炭化作用泥炭化作用就是植物物质经受生物化学分解及合成的复杂的过程。
最终形成泥炭的作用、属性:泥炭化作用也就是—种植物物质的生物化学分解作用,它与水解作用、氧化与还原作用有关。
条件:泥炭化作用发生于覆水地区的水位以下,即与大气局部沟通的状态下。
泥炭化作用的直接产物除了泥炭以外,分解出的气态产物有二氧化碳、水、沼气与少量氮。
泥炭化过程的生物化学变化大致可分儿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植物残骸中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氧化分解、水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第二阶段:分解产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
1、1 凝胶化作用(一)概念与条件:1、概念:凝胶化作用: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与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与沥青质为主的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与溶胶)的过程。
2、条件:凝胶化作用的条件:①较为停滞的、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②弱氧化至还原环境,③在厌氧细菌的参与、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一方面进行生物化学变化,一方面进行胶体化学变化,二者同时发生与进行导致物质成分与物理结构两方面都发生变化。
1、2 丝炭化作用(1)概念: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泥炭沼泽的氧化环境中,受到需氧细菌的氧化作用,产生贫氢富碳的腐殖物质,或遭受“森林火灾”而炭化成木炭的过程。
产物为丝炭,依成因分为氧化丝质体与火焚丝质体。
2、根据形成煤炭的物质基础划分煤炭的类型称为成因类型。
(1)腐植煤 Humic Coal:由高等植物经过成煤过程中复杂的生化与地质变化作用生成。
(2)腐泥煤 sapropelite:主要由湖沼或浅水海湾中藻类等低等植物形成。
储量大大低于腐植煤,工业意义不大。
(3)残植煤 liptobiolite:由高等植物残骸中对生物化学作用最稳定的组分(孢子、角质层、树皮、树脂)富集而成。
(4)腐植腐泥煤humic-sapropelic coal:由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共同形成的煤。
煤化作用的因素:1、温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时间;3、压力(压力因素虽阻碍化学反应,但却引起煤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3、煤化作用特点:(1)、煤在连续地系列演化过程中,可明显地显现出增碳化(相对)趋势(特点)(2)、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表现为结构单一化趋势(3)、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为分子结构表现为致致密化与定向排列的趋势(4)、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显微组分性质呈现为均一性趋势。
(5)、煤化作用就是一种不可逆的反应。
(6)、煤化作用的发展就是非线性的,表现为煤化作用的跃变,简称煤化跃变。
4、煤的变质作用类型(1)深成变质作用:①、垂直分带—原始分带 ;②、水平分带—垂直分带的表现(2)岩浆变质作用(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与接触变质作用)、(3)动力变质作用。
5、希尔特定律;在同一煤田大致相同的构造条件下,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煤的挥发分组逐渐少,变质程度逐渐增高。
大致深度每增加100米,煤的挥发分减少2、3%左右,这个规律称为希尔特定律。
6、煤化作用跃变:(一)第一次跃变(Ⅰ):发生在长焰煤开始阶段(Cdaf=75%~80%,Vdaf=43%,镜质体反射率Romax=0、6%),与石油开始形成阶段相当。
即与生油阶段相当。
(二)第二次煤化跃变(Ⅱ)出现在肥煤到焦煤阶段Cdaf=87%,Vdaf=29%,Romax=1、3%。
镜质体发射率Romax=1、3%对应于石油的“死油线” ,煤化台阶(三)第三次跃变(Ⅲ)发生于烟煤变为无烟煤阶段C daf=91%,V daf=8%,Ro max=2、5%。
煤化作用的第三次跃变以后,就就是有人称为无烟煤化作用与半石墨化作用的阶段,代表了煤化作用的最终阶段,其产物就是无烟煤与变无烟煤的形成。
(四)第四次跃变为无烟煤与变无烟煤分界Cdaf=93、5%,Hdaf=2、5%,Vdaf=4、0%,镜质体反射率Rmax=4%,Rmin=3、5%。
已经不属于煤化作用阶段。
第二章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1、煤的工业分析的定义:在人为规定条件下粗略测定煤化学组成的一种方法,也称为煤的实用分析或技术分析。
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与固定碳。
2、煤中水分分类: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化合水。
内在水分与外在水分之与称为全水分(收到基水分)煤失去外在水分后所处的状态称为风干状态或空气干燥状态,失去外在水分的煤样称为风干煤样或空气干燥煤样。
残留在风干煤中水分占风干煤样质量的百分数称为内在水分。
3、测定煤中水分含量的方法很多: 如蒸馏法、电法、加热法。
本课要求掌握加热失重法。
4、加热失重法:通常就是将煤加热到105~110℃并保持恒温,直至煤处于恒重时,煤样的失重即为煤样在干燥中失去的水分。
5、煤的最高内在水分:煤的最高内在水分就是指煤样在30℃,相对湿度达到96%的条件下吸附水分达到饱与时测得的水分,用符号MHC (moisture holding capacity)表示。
这一指标反映了年青煤的煤化程度,用于煤质研究与年青煤的分类。
6、煤的灰分(ash)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815度)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渣。
该残渣的质量占测定煤样质量的百分数称为灰分产率,简称为灰分。
7、煤的灰分的产率测定:缓慢灰化法、快速灰化法。
8、挥发分的概念:煤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900度+-10度)后挥发性有机物质的产率称为挥发分。
9、煤中的硫主要存在形态就是无机硫与有机硫,两者合称为全硫。
第三章煤的工艺性质1、煤的粘结性:就是指煤粒(直径小于0、2mm)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粘结其本身或惰性物质形成焦块的能力。
2、煤的结焦性:就是指煤粒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生成优质焦炭(焦炭强度与块度符合冶金焦的要求)的性质。
3、煤的可选性:就是指从原煤中分选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精煤(浮煤)的难易程度。
4、煤的反应性:又称活性,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煤与不同气化介质,如二氧化碳、氧、水蒸气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5、煤的结渣性:实际上就是指煤中矿物质在高温燃烧或气化过程中,煤灰软化、熔融而结渣的性能。
6、煤的热稳定性:就是指煤在高温燃烧或气化过程中保持原来粒度的性能。
7、煤灰粘度:指煤灰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流动时的内摩擦系数。
8影响煤发热量的因素:(1)煤岩成分:同一煤级中,壳质组的发热量最高,其次为镜质组与惰质组。
(2)煤化程度:当煤以镜质组为主时,随煤级升高,煤的发热量逐渐增高,至中煤级的焦煤、瘦煤时达到高峰,以后又稍有下降。
(3)煤中矿物杂质的含量(4)煤的风氧化程度第四章煤的岩相组成、性质与应用1、宏观煤岩成分就是用肉眼可以区分的煤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镜煤、亮煤、暗煤与丝炭。
镜煤与丝炭就是简单的煤岩成分,暗煤与亮煤就是复杂的煤岩成分。
2、(1)镜煤的颜色深黑、光泽强,就是煤中颜色最深与光泽最强的成分。
①质地纯净,结构均一,具贝壳状断口与内生裂隙。
②镜煤性脆,易碎成棱角状小块。
③在煤层中,镜煤常呈凸透镜状或条带状,条带厚几毫米至1~2cm,有时呈线理状存在于亮煤与暗煤之中。
(2)丝炭外观象木炭,颜色灰黑,具明显的纤状结构与丝绢光泽,丝炭疏松多孔,性脆易碎,能染指。
①在煤层中,丝炭常呈扁平透镜体沿煤层的层理面分布,厚度多在1~2mm至几毫米之间,有时能形成不连续的薄层;个别地区,丝炭层的厚度可达几十厘米以上。
②丝炭的孔隙度大,吸氧性强,丝炭多的煤层易发生自燃。
丝炭就是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缺水的多氧环境中缓慢氧化或由于森林火灾所形成。
(3)亮煤的光泽仅次于镜煤,一般呈黑色,亮煤的组成比较复杂。
它就是在覆水的还原条件下,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并掺入一些由水或风带来的其它组分与矿物杂质转变而成。
在煤层中,亮煤就是最常见的宏观煤岩成分。
①较脆易碎,断面比较平坦,②比重较小。
③亮煤的均一程度不如镜煤,表面隐约可见微细层理。
④亮煤有时也有内生裂隙,但不如镜煤发育。
⑤常呈较厚的分层,有时甚至组成整个煤层。
(4)暗煤的光泽暗淡,一般呈灰黑色。
暗煤的组成比较复杂。
它就是在活水有氧的条件下,富集了壳质组、惰性组或掺进较多的矿物质转变而成。
含惰性组或矿物质多的暗煤。
①致密坚硬,比重大,韧性大,不易破碎,断面比较粗糙,②一般不发育内生裂隙。
③在煤层中,暗煤就是常见的宏观煤岩成分,常呈厚、薄不等的分层,也可组成整个煤层。
3、按宏观煤岩成分的组合及其反映出来的平均光泽强度,可划分为四种宏观煤岩类型,即:光亮型煤(镜煤与亮煤组成>75%)、半亮型煤(亮煤与镜煤占多数50%~75%)、半暗型煤(镜煤与亮煤含量较少50%~25%),暗淡型煤(镜煤与亮煤含量很少<25%)。
4、显微组分、有机显微组分、无机显微组分: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出来的组成煤的基本成分,称为显微组分。
由植物遗体变化而成的为有机显微组分,而矿物杂质则称为无机显微组分。
5、有机显微组分可划分为三大组:(1)镜质组:就是煤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显微组分组。
它就是由植物的根、茎、叶在复水的还原条件下,经过凝胶化作用而形成。
(2)半镜子组:或半丝质组,丝质体与结构镜质体之间的中间阶段称半丝质体。
为半木炭化的植物组织,细胞结构保存较差;磨蚀硬度、显微硬度中等,突起中等;反射光下灰色至白色,透射光下褐色至黑色,具各向异性,反射率中等,比重1、35~1、45;碳、氢含量处于丝质体与结构镜质体之间。
(3)惰性组:又称丝质组,就是煤中常见的显微组分组。
它就是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组织在比较干燥的氧化条件下,经过丝炭化作用后在泥炭沼泽中沉积下来所形成;也可以由泥炭表面经炭化、氧化、腐败作用与真菌的腐蚀所造成。
真菌菌类体在原来植物时就已就是惰性组,惰性组还可以由镜质组与壳质组经煤化作用形成。
惰性组在透射光下为黑色不透明,反射光下为亮白色至黄白色;碳含量最高、氢含量最低、氧含量中等;比重为1、5,磨蚀硬度与显微硬度高。
突起高,挥发分低,没有任何粘结性。
(4)壳质组:又称稳定组、类脂组。
壳质组包括孢子体、角质体、木栓质体、树脂体、渗出沥青体、蜡质体、荧光质体、藻类体、碎屑壳质体、沥青质体与叶绿素体等。
它们就是由比较富氢的植物物质,如孢粉质、角质、木栓质、树脂、蜡、香胶、胶乳、脂肪与油所组成;此外,蛋白质、纤维素与其它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也可参与壳质组的形成。
壳质组含有大量的脂肪族成分,其中脂肪~蜡可溶于有机溶剂,而木栓质~角质则不溶。
壳质组组分的氢含量高,加热时能产出大量的焦油与气体,粘结性较差或没有。
6、煤的无机显微组分(瞧):(1)原生矿物:成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植物的根部吸收溶于水中的一些矿物质,以促进植物新陈代谢作用的进行。
这些矿物质中,以钙、钾、磷、硫、氮、镁较多。
这些矿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灰分,一般称为内在灰分。
(2)同生矿物:同生矿物就是在泥炭堆积时期,由风与流水带到泥炭沼泽中与植物一起堆积下来的碎屑物质,主要就是石英、粘土矿物、长石、云母、各种岩屑与少量的重矿物,如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等,还有由胶体溶液中沉淀出来的化学成因与生物成因的矿物,如黄铁矿、菱铁矿、蛋白石、玉髓、粘土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