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全面版)
高考专题 诗歌鉴赏系列 诗词分类鉴赏
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
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
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
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
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二)例 山居秋冥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说]:本诗主要描写了几幅图画,刚下过 雨,山上清新空阔,到了晚上,秋意很浓。 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静静的流着。 竹林哗哗,是浣女归来了。莲花摇动,是渔 船归来了。随着天气变化,春天的气息越来 越淡,这优美的山景可以让人们留下欣赏。 全2诗021/7主/17 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生活。 10
(五)例: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解说]:《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
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
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
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
1 答:第一句仰视,第二句俯视。勾勒出月色秀 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营造了一种朦胧飘渺、 如幻如梦的境界。
2 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
到兰2021溪/7/17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12
三、 咏物言志诗。
(一)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
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高三语文 高考复习诗歌分类鉴赏
高考复习诗歌分类鉴赏赠友送别诗赠友送别诗主要为抒写离别之情。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喻显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借酒抒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阳关三叠》)借物衬情: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二首》借景抒情: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唐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古诗中有许多送别诗的意象杨柳、杨花或柳絮、春草、水、春色、送别之地悼亡游仙诗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一、悼念亡妻深情二、游仙形式的词多为表现在现实中的不得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借梦来抒发自己胸中的不平之气。
把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具有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豪放派的特色。
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即景抒怀诗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
如何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再次,要领略“抒怀”的艺术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九大题材主题归类教学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 山水田园主题定位
• 热爱自然,爱好山水田园美景; • 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 憎恶黑暗现实,厌倦仕途纷争,不愿同流
合污,保持高洁人格 • 仕途失意,用山水田园美景安慰心灵
三、吃准题材,快速主题定位(2)
• 咏物言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 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 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 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 由于诗人视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 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 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 味。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 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 能辨认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惜、培养,那才 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 “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 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 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 “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 运吗?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分类鉴赏
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 户捣衣声) 。
读羁旅怀人诗的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发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诗 歌 分类 及思想感情鉴 赏
二、按题材分: (一) 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大多以自 然山水、田园风光以及安逸恬淡的隐 居生活为写作对象,在景物中寄寓诗 人的情感。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情 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主题:
1、表达诗人对山水景物的爱好(赞美) 2、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3、显露出作者归隐田园的愿望 4、对清闲安逸生活的敬慕或自得之情 5、从侧面反应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 恶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 的高洁品行。
羁旅怀人诗常见主题 1、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 寞以及对故乡、亲人、朋友无尽的 思念 2、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3、对时光易逝的人生感慨。 这类诗歌在写作上的特点:或触景 生情或感时生情、或因梦寄情
如: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
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
(四)、闺怨诗——以闺中思妇的情怀 和愁绪为主要内容的诗。
常见主题: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
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 功立业的情怀;
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 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 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不同朝代边塞诗的特点
高考诗歌鉴赏(完整版)
念天地之悠悠
人生感慨诗
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 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 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 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 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 得义蕴 。
常见感情
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 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
鉴赏诗歌要有文本意识。文本指的 是诗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 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会孤 零零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 者“忧国忧民”,空对空地说表现了什 么;而答不出之所以是“思乡”、“离 别”或者“忧国忧民”的理由与根据, 结果使赏析流于笼统空泛。这是一个大 忌。一定要注意从诗歌中寻找答题根据, 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分析。这对防 止把题答偏是大有帮助的。
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
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神似)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
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 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 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 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 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第二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 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 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 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 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常见情感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高考诗歌鉴赏——题材分类1 例题赏析(含答案)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例题赏析一、边塞征战诗主要内容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杨炯、王维、王昌龄、高适、岑参、陆游、范仲淹识标题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找意象1.自然景物类——边关、孤城、长城、烽烟、风沙大漠、黄沙、长云、秋月、雪山、雨雪、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
2.地理区域类——塞外、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雁门、黄河、蓟北、燕然等。
3.常见少数民族——胡、羌、羯、夷、单于、戎、狄、虏、吐谷浑等。
4战事器具物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
5.乐曲类——常见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等;常见曲调——《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行路难》等。
6.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虏寇、单于等。
【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完成表格。
军城早秋 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明情感 ①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 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③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④ 塞外生活艰苦,战争残酷,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⑤ 征人思乡、思念亲人;闺妇盼归、离恨情愁。
⑥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鉴风格 雄浑、恢弘、雄伟、浩瀚、雄伟、辽阔、壮美 雄奇、苍劲、高远、悲壮、豪迈。
鉴手法常运用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标题军城(地点)、秋(时间) 意象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飞将、骄虏、沙场、匹马 画面雄辉壮阔、战斗激烈 形象将士(奋勇杀敌、斗志昂扬、心怀全歼敌军并将必胜的决心)手法借景抒情情感表达作者率军出征作战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新高考 七种题材诗歌分类鉴赏
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潇湘、十二楼、明月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孤寂凄凉的图画,
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为“梦不成”作了传神的注解,虽无“怨”字,然怨自生,
【注】 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水名,在今湖 含蓄委婉。
南省。
[参考答案] 全诗通过冰簟、银床、碧天、轻云、雁声、
潇湘、十二楼、明月等景物,绘成一幅凄凉的秋夜图,来表
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
志
感
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
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
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
《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
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多以边塞战争、边塞生
活、边塞风光为内容
①修辞方面:主要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 有夸张、对比、互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问题分析]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 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起舞换 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 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有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 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 说,带着异国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 总能给人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但内容“总是关山旧 别情”。
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问题分析] 诗人善于捕捉富于春天特征的景物,写桃 花、柳丝、莺啼,并在勾勒的基础上着色,“红”“绿”的 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着色以后进一步渲染,花含雨、雨 带香、烟笼柳,清香醉人,柳姿怡心。花落无人打扫,莺啼 却不惊梦,虽有动,却一片安逸,越见宁静。
详释高考语文八类诗歌体裁核心知识
详释八类诗歌体裁核心知识题材一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咏史怀古诗1、题材特征内涵: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标志:①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②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
③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咏怀”。
2、内容情感内容: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古讽今,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昔盛今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3、常用技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5)虚实结合(6)借古讽今4、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蜀相》(杜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题材二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咏物言志诗1、题材特征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意象:梅、兰、竹、菊、山泉、凤凰、瀑布、马、荷花、归雁、梧桐、松柏标志: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2、内容情感内容:①单纯咏物、②托物言志(寓意)、③托物喻理、④托物讽世、⑤托物抒怀。
风格:生动形象,含蓄蕴藉,意在言外。
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3、常用技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12大题材归纳
诗歌12大题材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酬和赠答诗、即景(事)抒怀诗、干谒自荐诗、题画说理诗、哲理思辨诗【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时光昜逝之感慨、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杈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一、送别抒怀诗“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答案] 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
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二、羁旅思乡诗答案:首联,写除夕夜,诗人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从抒情角度来说,“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
领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
颈联,表现了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
尾联,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这是曲笔,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山水田园诗衰翁健饭堪夸。
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
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
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
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答案] 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
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
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
“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
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
如“蓑翁”与“健饭”。
②铺陈写实。
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
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
如“汲水自浇瓜”。
四、爱情闺怨诗【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分类鉴赏例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分类鉴赏例析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十三类: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思妇闺情诗等。
下面分类结合实例进行介绍。
1、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如下面这首唐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
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之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
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
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高考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
高考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一、常见题材了解诗歌的常见题材,.有助于弄懂诗歌的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应该说,下面分类未必完全合理,因为诗歌题材如果细细分来,远非这12种;另外,即便所分的12种中,也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找出一个判然的界限。
因此阅读时不必拘泥于这种题材的划分,而应把功夫下在对诗歌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
1、思乡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归雁杜甫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2.羁旅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朔方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月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3、怀人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送别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绝句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5.征戍从军行(二首)王昌龄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兆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闲适与山水田园人们有时从诗歌的创作内容上将闲适诗与山水田园诗视为不同流派,但由于两者在艺术风格上有很多相近之处,故可以并在一起来谈。
绝句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新高考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
▪ 白话译文 ▪ 滚滚长江流过荒芜的秭门城旁,两
岸鸟呜猿啼是那么忧伤。隔着川流 不息的江水,是诗人仰慕的屈原的 祠堂。在屈原愤然投江后这一千五 百年间,星移物换,屡经兴亡。只 有江水拍击江岸的涛声,依然同屈 原在世时一样。
▪
屈原辅佐楚怀王,主张彰明法度,举
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却遭谗去
职。怀王违反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使楚
▪ 答案:①触景生情,寓情于景;②写哀景抒哀 情
▪ 结合刚才的练习和思维导图,探索属于自己 的解读技巧.
1.了解诗歌大意. 2.明确咏怀的对象与特征 3.知人论世 4.调用知识建模 5.根据题干选用术语要求组织答案.
▪ ⑴茫然:久远渺然。 ▪ ⑵雁断:指苏武被羁留匈奴后与汉廷音讯
隔绝。断:一作“落”。 ▪ ⑶陇:通“垄”,陇关。这里以陇关之外
▪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 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 秦国故地。
▪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 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 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 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 堪回首。
▪ 诗歌咏怀的对象是什么? ▪ 对象的特征怎样?
▪ 解析:从题目看,本诗是一首怀古诗,映入眼帘的是 “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构 成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破败荒凉图,结句的“不堪回 首思秦原”显然是对的慨叹.
▪ (2)解析: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的手法。诗人由眼前的“荒郊”“古 碑”“积雪”“残阳”“黄沙”顿生一种 伤今哀情,将这种古盛今衰的慨叹融入眼前 的景物描写之中。眼前破败荒凉的景物被 诗人寄托了一种深深的对现实的慨叹.
▪ 塑造了一个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 (2分)
高考诗歌的分类和赏析
知人论事的方法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要求,而对于掌握诗歌作家的生平事迹有助于考生对作者所写诗歌的理解。在历年的上海卷考试中也考到了辛弃疾、岳飞等爱国主义诗人,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对常见的作家有所了解并有所分类识记。
如:爱国主义诗人群体有:屈原、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边塞诗人群体有: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山水田园诗人群体: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女词人:李清照等。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苏轼等。婉约派词人:姜夔、柳永、晏殊等。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苦吟诗人:盂郊、贾岛。亡国之君:李煜等。如再进一步根据作者对作品表现情感分类如:爱国报国(报国之志、报国无门)、战争之思(反对战争、歌颂英雄)、思家念乡(亡国之恨、离别之痛)、感怀人生(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等。
5修辞分类
对于修辞今年上海卷的高考中就出现了,并着重于对修辞的作用进行了考核,所Hale Waihona Puke 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非常重要。
常用修辞如:[夸张]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比喻]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拟人]诗句如: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好于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通感]“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设问]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等修辞手法。总体来说古诗词中作者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使诗歌中的意象更为形象生动,使表情达意更为完整,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家在考试中可以从这几点来考虑。
4手法分类
在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运用典故、衬托、渲染、象征、对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些表现手法都需要考生在诗歌鉴赏题中识别出来,大家可以从复习课本入手进行判别。举一些例子如运用典故的手法:课本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又如衬托的例子:“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就是以动衬静。希望大家在复习课本中有所收获。
高考诗歌鉴赏(完整版)
艺术手法:对诗歌艺术手法的 运用是否恰当
思想情感:对诗歌表达的思想 情感是否把握到位
高考诗歌鉴赏 的答题技巧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主题思想
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时代特点分析其主题思想 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其语言之美
分析诗歌语言理解意象意境
拟人: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动作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和表现力。
借代:用某一事物的特征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使诗歌语言更加 简洁、生动。
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
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暗示:通过暗示或提示来表达意思不直接说明 比喻:通过比喻来形象地表达意思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拟人:将事物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
表现手法:运用 比喻、拟人、象 征等修辞手法通 过描写景物、情 景交融等方式来 表达情感
高考考点:鉴赏 爱情诗的思想内 容、艺术手法和 语言特色理解诗 人对爱情的独特 感受和思考
高考诗歌鉴赏的 常见表现手法和
意象
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
比喻:通过相似之处的比较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便于理 解和感受。
目的:通过高考诗歌鉴赏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和审美水平同时也可以为高校选拔具有文学特长和潜力的优秀人才。
高考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
分析意境型 分析技巧型 炼字型 语言特色型
高考诗歌鉴赏的评分标准
内容理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是否准确
语言运用:对诗歌语言的运用 是否得当
题材: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主题: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向往之情以及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归隐的愿望。
边塞诗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别离贬谪诗、思乡怀远诗、咏物诗、闺怨诗。
(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2)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4)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
2017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1. 诗歌分类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2. 常用鉴赏术语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3. 常考意境(主旨)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历史兴亡、国运衰亡、借古讽今、讽喻朝政、揭露官治、人民疾苦向往高洁、脱离尘世、厌恶官场、隐逸之志、田园生活、闲情逸趣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志报国、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爱情感悟生命、人生哲理、自然美景、赞叹盛世、点评历史、充满禅意壮美(豪放雄浑阔大、高山大河大战场、激人向上)、优美(小桥流水春花秋月、一人一景一时、玲珑婉约凄恻)意境之大小国家大于个人;悲壮大于悲惨4. 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
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诗歌鉴赏1 咏物诗鉴赏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1、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步骤归纳】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实战演练】1、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
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诗歌鉴赏2 送别诗鉴赏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
少府县尉的别称。
“蜀州”一作“蜀川”。
城阙指京城长安。
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比邻:近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
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
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
这是因为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
【情感特点】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2:宽慰别董大(情深意长的勉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3:劝慰中带难分难舍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4:表诗人志节芙蓉楼送辛渐(坦陈心志的告白)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5: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6:朋友间的友谊。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常用表现手法】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鉴赏方法】1、掌握送别诗的作法(结构):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
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
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1)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
(2)长亭、短亭、劳劳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3)南浦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4)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实战演练】(一)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做法。
(三)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诗歌鉴赏3 山水田园诗鉴赏【例】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小结】山水——风光优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田园——生活恬然【思想内容】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写景的方法】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1、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分)--①天色已晚。
②下起细雨。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2、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
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拟人。
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诗歌鉴赏4 借古讽今感怀身世——怀古咏史诗鉴赏【特点】后代诗人对尘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它常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了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