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013孔子的“尽善尽美”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尽善尽美”说

《论语》有两段记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这要从一个典故说起:《韶》乐是远古氏族首领舜那个时代的一种乐舞,其内容是歌颂舜能继承并发扬光大他的前辈尧的功德。传说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竟然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孔子为《韶》乐感动,一是因为它美妙无比;二是他对古代贤君舜有无尽的向往。说《韶》乐,美极了,也好极了,是美与善的统一。而听到周武王时的《武》乐时,孔子就认为它“尽美也,未尽善也”,因为宣扬的是武力,所以在孔子看来,就不那么符合“善”的道德理念了。

第一段记载告诉我们,孔子从韶乐获得了很大的审美享受。

1韶乐为什么能使孔子产生这么大的美感呢?第二段文字记载回答了这个问题。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武乐则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求。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是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另一方面,孔子就“美”与“善”的统一也进行了阐述,“美”与“善”的统一在一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的也可以进一步表明这一点。《论语〃雍也》中记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讲人的修养。“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是指人的文饰。孔子认为,只有“文”和“质”统一起来,才成为一个“君子”“文”和“质”的统一,也就是“美”的“善”的统一。

2孔子认为《韶》乐达到了“尽善”与“尽美”的统一,但《武》乐却没有,虽然“尽美”却未“尽善”。《武》乐是歌颂周武王战功的古乐,为什么孔子说它“未尽善”呢?

杨伯峻《论语译注》对其的解释是说,舜的天子之位是尧禅让而来,故孔子认为“尽善”,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由讨伐商纣而来,尽管是正义之战,依孔子意,却认为“未尽善”。这种解释更切合了孔子的学说。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所以他把尧舜时代的揖让传位当作自己政治上的理想国,这从《论语》中孔子对泰伯的极度称赞可以看出来。这种尧、舜的揖让政治符合孔子的关于“仁”的学说,所以孔子认为歌颂舜德的《韶》乐达到了“尽善”的境地。相反地。《武》乐是歌颂周武王以武力打败殷纣王而夺取天下的,没有体现孔子所谓的“仁德”之爱,所以孔子认为它没有达到“尽善”的境地。

孔子要求“美”与“善”的统一,就是要求“美”以“善”为它的内容,“善”以“美”为它的形式,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完美的事物。他在《论语〃八佾》中解释《诗经〃硕人》对美人的描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美人笑起来之所以美,她的眼神流盼之所以美,是因为美人有好的素质,又有美丽的外形,二者达到了统一,即所谓“素以为绚”。孔子用“绘事后素”作比方,进一步加以说明:绘画先要打好白色的底子,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描出美丽的色彩。“仁义”好比一个人的本质,美丽的外形打扮(“绚”)是以内在的善的本质(“素”)为基础的。他虽然以此来比喻“礼”与“仁义”的关系,但其中却包含着内在美(“善”)与外在美(“美”)统一的思想: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的阐述,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