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方药概况

合集下载

【日本津村药业汉方手册(129首方剂经方证)】

【日本津村药业汉方手册(129首方剂经方证)】

【日本津村药业汉方手册(129首方剂经方证)】译者序言:现代社会,学习中医,实质就是学方用方学方用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基本方证阶段;“有是证、用是方”,是中医临证的基石,最需要最值得投入最多时间精力、踏踏实实、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学习掌握。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进阶升华阶段;病因病机、理法方药、辨证施治、圆机活法、理解方证。

第三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尖端方证阶段;基本方证糅合医理、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由博返约、大道至简、回归方证。

基本方证根基不牢靠,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头重脚轻,盖不起尖端方证的高楼大厦日本汉方的中医境界尽管停留在基本方证这个层面,但把基本方证做的扎实、严谨深入、简洁明了,不尚空谈、紧扣临床、非常实用,值得国人虚心学习、认真汲取。

【效能效果】和【使用目标等于证】是每首方剂方证的核心内容,是汉方医家学验的集合。

内容精炼、非常实用、全部翻译。

(日文和中文汉字意思相同或相近时,忠实原文、直译为主)【组成】【用法用量】【使用上的注意】【药效药理】等不作翻译,有兴趣者可访问该公司网站了解。

汉方组成用量基本上是中华古方原方原量。

伤寒金匮经方剂量一两多按1克折算。

29首方剂排序遵从手册原作(日语五十音顺索引从略)1 葛根汤(出典:伤寒论)【效能*效果】:无自然出汗,伴有头痛、发热、恶寒、肩凝等,比较有体力之以下诸症:感冒、鼻伤风、热性疾患初期、炎症性疾患(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扁桃腺炎、乳腺炎、淋巴腺炎)、肩凝、上半身神经痛、荨麻疹。

【使用目标=证】:比较有体力之人,炎症性或疼痛性疾患初期,或慢性疾患急性增恶期。

1)感冒等热性疾患,初期恶寒、发热、头痛、项背部发硬等,不伴有自然出汗;2)疼痛性疾患,局部疼痛、肿胀、发赤等;3)伴有患部发赤、肿胀、强烈瘙痒感。

2 葛根汤加川芎辛夷(出典:本朝经验方)(川芎辛夷与桂枝芍药等量):【效能*效果】:鼻塞、蓄脓症、慢性鼻炎。

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发展战略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津村汉方制药厂发展战略汉方,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日本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

汉方药则是在其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自的体系。

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体系,从根本上排斥汉方医学,导致其几乎灭绝。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对此束手无策,且西药对人体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因而汉方药又逐渐兴起。

197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即批准可以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日本医疗汉方药生产主要集中在津村、钟纺、大衫、帝国、本草等几家制药企业,占汉方药全部产值的97%以上,其中津村一家最强,独自占有78%的市场份额,不仅规模大,实力雄厚,而且抗风险能力强。

津村制药营业额构成比:医药品78.4%(医壁垒较高,无人能与津村竞争,在金融海啸吞噬众多企业的时候,只有津村等少数企业能在这个时候如沐春风,高歌猛进。

津村“育药”计划中药属于传统药品,本来是没有新药概念的。

西药的一个特点是不断开发新药,靠新药来赚取高额利润。

日本自1976年开始实行药价收载制度。

每种药的价格均被记录在册,只见药价走低,没有看到药价提升的时候,除非是研发出了新药。

在药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难以通过药价来赚取高额利润,但津村却一枝红杏出墙来,取得了好成绩。

这里有该公司的特殊的行为方式。

如果能够科学地证明中药药理,就能把药品销售到西药没有到达的领域中去,开拓出一个新的市场。

该公司称之为“育药”,即培育西医医生的中医知识,让他们对中药有一定的理解。

西医通常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中医考虑的是全身状态的平衡,把调平衡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因为使用的原料主要是植物,药品的副作用比较少,特别适用于慢性病。

中药有这些特点,但积极使用中药的医生除了一部分专家外,在日本相信中医的医生并不多,特别是大部分西医医生认为中医没有根据,用起来很不放心。

日本药品市场研究

日本药品市场研究

日本汉方药市场研究中草药的定义1、天然草药经由萃取﹑精制﹑分离等过程,取得单一成分,并具药学活性物质者:如Taxol。

2、一种天然草药,经由萃取﹑精制﹑浓缩等过程处理,虽未能分离出其中单一成分物质,但对其主要成分,可作为有效规范者:如Ginsana﹑银杏。

3、针对传统中草药的用药依据(如:本草纲目),利用现代化的手法进行制剂者:如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

其中美国FDA采用第1项定义认可制度;德国则较偏向第2项定义认可;日本则将第2项定义认可称为「生药」,第3项定义认可则称为「汉方药」。

[1] 日本制药工业现状日本的制药工业年销售额达6万多亿日元。

其特点一是药品生产集中在质量一流、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大公司。

目前日本医疗汉方药生产主要集中在津村、钟纺、大衫、帝国、本草等几家制药企业,占汉方药全部产值的97%以上,其中又数津村一家最强,独自占有78%的市场份额,不仅规模大,实力雄厚,而且抗风险能力强。

二是重视药品专利保护和新药的研制开发。

日本现生产的药品大约13000个品种,其中2/3是本国开发研制的。

各大制药公司都有数个研究所,拥有许多高级研究人才,投入研究开发费用高达近千亿日元,占当年销售额的10%左右,最高的三共公司达14.5%。

三是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先进国家接轨。

日本与美国、欧盟定期召开医药品规制国际协调会,规定在会议成员国家之间进行药品开发研究和销售;进口对方药品时,动物实验数据和部分临床数据可共享,避免重复试验。

四是既生产现代西药又重视汉方制剂生产,逐步扩大汉方药的销售市场。

日本汉方药制造过程如下(生药原料——捣碎——萃取——分离——浓缩——喷雾干燥——原料药粉末——制剂)。

日本汉方药市场日本汉方药市场巨大,1年销售汉方药达1200亿多日元。

除此之外,汉方药的保健品、化妆品、沐浴剂等前景也十分看好。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医学对许多疑难慢性病疗效欠佳,汉方药的需求将会更大。

但日本的汉方医药也有很多制约因素,如日本实行的废医存药政策,造成了西医不能根据病人病情进行辨证加减,只是照病套药,出现汉方药副作用以及疗效不佳等情况,加之汉方药价格较为昂贵,患者负担过重,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汉方药的发展。

共同研究的汉方药--日语版

共同研究的汉方药--日语版

共同研究的汉方药■ CFPを使ったガン治療■CFPを使ったガンの治療、3ヶ月を1コースとして治療実施中です。

中国の古い医学書に鉄や銅が腫瘍に対して治療効果があるという記述に基づいてつくられた薬です。

1978年5月1日から臨床使用された薬で克癌7851という名称で最初使用していました。

その当時の鉄と銅の成分量です。

今は、周先生にお願いして私が考えた鉄と銅の分量でカプセル(CFP)をつくっていただいています。

症例を紹介します。

■73歳、女性の胆嚢癌です。

開腹手術を行いましたが十二指腸への浸潤もあり摘出できませんでした。

胆嚢の壁の肥厚が改善しています。

5年以上生存しています。

■48歳、女性の胃癌で胃切除後の肝転移です。

術後化学療法が行われていましたが、効果がないので紹介されました。

一部に石灰化を残すだけに改善していましたが、服薬の減量と中断とともに再燃し死亡しました。

■61歳、女性の乳癌です。

術後の皮膚に再発しカリフラワー状に腫瘍ができていました。

出血もありましたが、腫瘍は平坦になり、乾燥して出血は止まりました。

■72歳、女性の肺癌です。

肺内に多発の転移巣と左頚部のリンパ節に転移がありました。

治療中にリンパ節が小さくなった時に摘出した標本で、銀染色といって鉄を染める方法で調べた病理標本です。

癌細胞を閉じ込めるように鉄が囲んでいます。

この薬の効果は、周先生は銅とそれに誘導されるMTの作用を実験のデータから考えていますが、私は鉄と銅によって発生する活性酸素と漢方薬の抗酸化作用の組み合わせを考えています。

私をはじめスタッフと友人の6名の治験の結果です。

BMI服用期間減量女性50歳30.024日間3kg女性51歳25.024日間1kg女性52歳21.310日間2.5kg(眠気)女性46歳24.05日間2kg(眠気)女性21歳19.05日間1kg(眠気)男性54歳24.14日間1kg(眠気)私の経験です。

テニスをした日に服用を開始し、そのため70kgと66kgの間を乱高下しました。

日本汉方药中的经典中药方

日本汉方药中的经典中药方

日本汉方药中的经典中药方☉杨小明汉方医学根源是中国的中医中药,后经过日本的本土化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医学体系。

近年来赴日本旅游的人都在日本代购汉方药,其实日本常用的汉方药,几乎都是我国中医的经典方,在临床上非常常用。

喉干舌燥:麦门冬汤麦门冬汤在日本汉方中常被用于改善口腔和咽喉类疾病。

《日本经济新闻》曾报道,日本癌研有明医院给患咽喉癌导致唾液分泌困难的患者开具的药方就是麦门冬汤;大阪齿科大学2009年对日本全国的111处牙科和口腔外科调查发现,这些医疗机构也使用麦门冬汤、加味逍遥散、半夏厚朴汤等治疗味觉障碍、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国华介绍,麦门冬汤是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名方,所谓“七升麦一升夏三两参二两草三合米12枣”,由麦门冬60克、半夏9克、人参6克、甘草4克、粳米6克、大枣12枚配伍而成。

该方补阴润肺,对于治疗阴津亏虚导致的口干舌燥、咽干肿痛、五心烦热、干咳少痰、干呕,效果很好,是我们很常用的方剂。

除了麦门冬汤,日本2012年修改牙科的诊疗报酬共纳入了11种汉方药,包括缓解拔牙后牙痛症状的立效散、治疗口腔溃疡的半夏泻心汤、治疗口腔干燥症的五苓散和白虎加人参汤。

立效散来自《兰室秘藏》,半夏泻心汤、五苓散和白虎加人参汤均来自《伤寒论》。

腰膝酸软:牛车肾气丸牛车肾气丸在日本汉方药中常用来改善老人体能下降。

2017年3月,日本“担负国民健康和医疗的中药前景研究会”提出利用汉方来预防年龄增长导致的运动能力和活力下降的“虚弱状态”以及“肌肉减少症”。

著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介绍,肾气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补肾经方,使用中往往在这个方子上加减一些药物,最为常用是南宋的济生方,在肾气丸中加入车前子、牛膝,在我国称为济生肾气丸,在日本汉方中叫牛车肾气丸,其实在我国是很常用的方子,在药店都有成药销售。

一般用来治疗老人肾气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腿脚发冷、小便不利等病症,有时候老人轻度浮肿也常用。

日本汉方药

日本汉方药

日本汉方药已有 217 次阅读2009-7-20 19:57|个人分类:规范市场---日本制药业|系统分类:其它由日本《药事法》修订激发的诸多猜想中,最能引起中国中药企业兴趣的,是“海外生产业者”身份和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

但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值得怀疑。

理论上讲,获得“海外生产业者”资质,产品就可以“以相当于日本企业生产的名义进入日本市场,其药事管理、质量认同与日本国内药品生产同等对待”。

但事实上,日本药品市场持续多年处于低迷状态,汉方药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处于较低水平,日本制药企业纷纷将发展重点转向海外扩张。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市场根本无力接受来自发源地的“汉方”产品。

资料显示,日本药典中收录的药物中只有148种汉方药可以使用医疗保险。

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造厂家为Tsumura制药,其销售额占日本制药公司销售总额的1.39%,利润为0.98%。

尽管武田、三共、山之内等制药公司虽也生产与汉方药有关的健康食品和饮料,但其利润主要依靠治疗心血管疾病相关药物等拳头产品实现。

比如三共制药的拳头产品之一为高血脂治疗药物,利润为530亿日元,占其利润的62.4%,而日本汉方药年销售额约为不过1500亿日元。

汉方药学继承中医药的扶本驱邪的观点,但消费者并不认为汉方药能够超越西药。

汉方药现在基本上处于民间领域,大学药学和医学部门以及制药公司在汉方药研究上投入不少,更多的是为了从传统药物中提取有效物质,而不是想开发汉方新药。

日本药品市场已连续十多年低迷,590亿美元的规模虽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但它只占全球药品市场总额的10%。

为达到多元化发展、全球化经营和快速进入新兴市场的战略目标,日本药企在坚守本土市场的同时,不断扩张海外市场和拓展业务领域,其主要制药企业近年来在海外的销售增长比较快,有的企业海外销售已占公司销售的一半。

去年3月,武田制药宣布买断与美国雅培公司合资组建的已有30多年历史的TAP制药公司的完全控制权。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 飞鸟时代 592-686年
隋、唐 遣唐使
❖ 奈良时代 710-794年

❖ 平安时代 806-1185年
唐、五代十国、宋
❖ 镰仓时代 1190-1334年
南宋、元朝
❖ 南北朝 1336-1394年
元朝、明朝
❖ 室町时代 1413-1596年
明朝
❖ 江户时代 1611-1865年
明朝、清朝
❖ 明治时代 1867-1911年
辛+1 咸+0.5 甘±0 酸-0.5
苦-1
温+1 +2 +1.5 +1 +0.5 ±0
阴阳五行、寒热比的设定
微温+0.5
平±0
+1.5
+1
+1
+0.5
+0.5
±0
±0 -0.5
-0.5 -1
微寒-0.5 +0.5 ±0 -0.5 -1 -1.5
寒-1 ±0 -0.5 -1 -1.5 -2
汉方寒热比例量化图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2004年 GDP
日本概况
➢ 医药制品由于采用新技术,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ECHNOLOGY CATALYSTS INTERNATIONAL的统计,世界4663亿美元,日本592亿美元,占世界的12.7%.2004年640 多亿,2007年可达900亿。(图)
其他国家
谢谢!
从明治到大正
留学欧美学者成为日本医药学界主要力量 明治6年(1871)东京大学开设药学科 明治10年开始讲授药用植物学 明治13年提倡生药学、14年创办药学杂志 1885年长井长义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素 1912年朝比奈泰彦创造“植物化学”这一名词 山顺一郎——化学生药学研究

日本汉方药概况及其对我国中医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概况及其对我国中医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概况及其对我国中医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的启示作者:陈雪梅蔡秋杰张华敏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8年第02期摘要:我国的“古代经典名方”研发工作正在推进中,日本汉方药与中医古代经典名方制剂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其本国特点。

本文从日本汉方发展的背景、制剂审批基准、制剂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将其与中医复方制剂的审批条件、市场规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中医古代经典名方的研发监管应借鉴日本汉方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经验,汲取其中药西用的历史教训,以期更好地发展及惠及民众。

关键词:中医古代经典名方;日本汉方制剂;启示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2.001中图分类号:R2-03;R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8)02-0001-04Abstract: The project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out Ancient Classical TCM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are carrying forward. There are a certain similarities between Japanese Kampo and ancient classical TCM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but Japanese Kampo has its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Kampo, preparations approval benchmark, preparation production, sales and other aspects, and it also compared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conditions and market scale of Japanese Kampo with TCM compound formulations. The development and supervision of ancient classical TCM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should use the experience of Japanese Kampo 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or referenc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Western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Then it can better develop TCM and benefit the people.Key words: ancient classical TCM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Japanese Kampo;inspiration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提出“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可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并直接申报生产”[1]。

[生活]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

[生活]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09营销1班陈婧关键词:中药、日本市场、发展中医学大约在5世及从朝鲜传入日本。

从5世及到15世及,日本在学术、临床以及行政管理等环节全面接受中医药,形成了独立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

15世及以后,日本汉方医学界分化,形成以中国金元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后世方派”和遵从张仲景医学的古方派。

江户中期,古方派和后世方派互相对立,学术争鸣十分活跃,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目前虽无国立的具备较大规模的汉方医院,但私立汉方医疗机构很多。

日本汉方医疗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医院或医科大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的汉方医科,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临床科室;一类是汉方个体开业诊所;一类是针灸推拿诊疗所。

日本目前从事汉方医学、针灸、推拿的人员超过10万人。

日本理论上没有汉方医的称谓。

汉方医不可以从事医学行为,只有日本国家认定的医师资格才可以开方子、扎针。

日本的医师管理体制中,有医师、牙科医师和药剂师三大类。

药剂师可以抓方,可以配药,但不能开处方。

虽然药剂师在理论上不能开处方,但实际操作中还是能够在药典范围内建议抓药。

日本制药企业生产中国汉方药,目前已有217种中国汉方药处方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240种OTC中国汉方药可以在药店销售并有望增至300种,但问题是医师处方用的中国汉方药不多,而且有权使用中国汉方药的医师和药剂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医药教育,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日本的普及我国内地中药材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

其中以香港地区、日本及越南为主,三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我国内地出口香港的中药材,一部分加工成中成药,大部分以药材形式转出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台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遭遇严寒,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医药行业经历了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艰难跋涉后,下半年进出口形势迅速回暖,与我国整体外贸形势形成反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达到9.8%。

国外天然药物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国外天然药物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药现代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质量 控制标准,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将中药纳入传 统医学产品的范畴,提高中药的药物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科研创新
中药现代化需要不断推进科研创新,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例如,可 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 全性。此外,还可以借鉴天然药物的研究经验,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新 药研发工作。
目前,日本汉方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汉方药生产国和消费国。据 统计,日本有超过60%的人口使用汉方药进行治疗和保健,每年汉方药的市场 规模也持续扩大。
二、汉方药的分类及特点
1、分类
日本汉方药按照其处方主要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伤寒论类:主要成分为桂枝、芍药、甘草等,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咳嗽、 哮喘等疾病。
三、结论
国外天然药物的发展概况为我国中药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政策支 持、科研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 善相关工作,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中 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手段,我们有望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推进产业升级
中药现代化需要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中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发展。例如,可以借鉴德国和法国的经验,建立完善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炮 制等标准体系,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市 场开拓,提高中药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药现代化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例如, 可以加强与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机 构的合作,推进中药的国际注册和审批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学术 会议和技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中药行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本汉方医学三大流派简介

日本汉方医学三大流派简介

日本汉方医学三大流派‎简介日本, 汉方,‎医学, 流派, 简‎介序言:自从公元五‎世纪汉方传入日本伊始‎,一代又一代的汉方名‎医就为汉方能在日本落‎地生根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方医学‎大家为中心的派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以曲直‎濑道三先生所在的后世‎方派为主的曲直瀬流;‎以名古屋玄医等人为主‎的古方派和以考证医学‎典籍找寻各种治疗方法‎的考证派。

本文将对这‎三个不同的流派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曲直濑流的医术‎曲直濑道三于古河‎的田代三喜处进行了多‎年的修业后于1545‎年回到京都,自此揭开‎了其医学生涯的序幕。

‎道三先生的医学体系是‎基于以金元医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明医学,‎而在明医学中又受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的影响‎犹为深厚。

这个我们可‎以从道三先生的著作《‎启迪集》一书中就能看‎出。

而他的医学思想,‎也和医术一起被他的徒‎子徒孙们所继承并发扬‎光大。

根据今天‎残存于世的医方案集中‎,我们能从某种程度上‎大致的推测出当时曲直‎濑流的医生们是如何对‎病人进行治疗的。

‎道三先生所治疗过的疾‎病大部可在他所写成的‎《出证配剂》一书中看‎到。

这里被记载的病案‎资料全部都是他经手确‎证的,而且从内容来看‎这里面的大部分医治方‎法都是道三先生所独创‎的。

这个病案集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疾病伴随的‎各种症候与药物的药效‎之间的联系,因此这本‎书中大部分的药方记录‎仍然能为今天的汉方医‎生们提供参考。

道‎三先生的医术是如此的‎出神入化,而他的孩子‎玄朔的医术也不遑多让‎。

在玄朔所著的《医学‎天正记》一书中,记录‎有包括皇族、公卿、武‎将等当时的著名人物在‎内的六十门共三百七十‎四种不同的病例。

然而‎在当时,对各人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没有定论的‎。

所以即使诸如半井瑞‎策、竹田定加、祐乘坊‎、上池院等有名的宫廷‎医生也不能轻易地将他‎们自己的治疗方案定为‎最佳方案。

在如此难度‎之下,人们看到的却是‎玄朔以他神乎其技的本‎领将病魔一一击败。

日本汉方药

日本汉方药

汉方药的毒副作用

所有的汉方药都严格标注了毒副作用。 比如KANABO出品的黄连解毒汤注明副 作用为升高GOT,GPT值,食欲不振,打 嗝,腹泻,腹痛。猪苓汤合四物汤(联 想起金庸的花雕茯苓猪)的副作用为胃 涨,发疹等,严重副作用为食欲不振。 小柴胡汤的常见严重副作用为发烧,咳 嗽,呼吸困难等,偶见副作用为体重增 加,血压增高,乏力,手足痉挛麻痹, GOT,GPT数值升高,黄疸,呕吐,腹泻, 便秘,消化不良,脉搏加速,排尿痛, 血尿,残尿感等等。五苓散的副作用为 发疹和瘙痒等。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为 胃部不适,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等。 市场上流通的健康食品或者不需要处方 的汉方药也都严格标注了注意事项。
小柴胡汤的常见严重副作用为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偶见副作用为体重增加血压增高乏力手足痉挛麻痹gotgpt数值升高黄疸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脉搏加速排尿痛血尿残尿感等等
日本汉方药
——日本的汉方药和中国的中药,追 根溯源应属于同根同源。
08级制药系本四班
0803410429 0803410431 0803410432 0808420111
流影本效以法为为医“出学日 派响汉之其尊基有学古现将本 系 , 方 显 医 仲 础 名 派 方 了 中 。中 。 至 医 著 论 景 的 。 系 ” 被 医 日医 今 学 而 之 , 艮 该 , 、 史 药 本药 仍 发 享 新 崇 山 派 其 “ 学 学 江学 为 展 誉 颖 尚 、 系 中 考 界 与 户在 日 产 日 、 求 东 是 尤 证 称 其 时我 本 生 本 理 实 洞 指 以 为 固 代国 汉 过 汉 论 , 流 以 “ 折 “ 有 中秦 方 举 方 之 名 派 张 古 衷 后 医 期汉 医 足 界 雄 家 仲 方 ” 世 学 ,时 学 轻 , 辩 辈 医 景 派 的 ” 相 日期 的 重 对 、 出 学 医 ” 三 、 结 本传 主 的 日 疗 , , 学 最 大 合 医入 , ( )

日本家喻户晓的汉方——紫云膏

日本家喻户晓的汉方——紫云膏

日本家喻户晓的汉方——紫云膏紫云膏是日本最常用的外用汉方药,能润滑肌肤,美容疗疾。

明代万历年间,名医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中白秃疮门记载了一个名为“润肌膏”的药方,白秃疮即现在所谓的白头癣(小儿)。

此方功能养血、凉血、润燥,可以治疗血分燥热所致的“秃疮头皮干枯,白斑作痒,头发脱落;白屑风头面瘙痒,日久出现白屑,脱而复生”等症状。

此方传入日本之后,由江户时代的外科专家华冈青州作了工艺上的改良(增加豚脂,改进加工法),更名为“紫云膏”,并载于其所著的《春林轩膏方便览》中。

此后,紫云膏在日本流传开来,更是成为了日本最常用的外用汉方药之一。

日本人大邑重行曾经写过一首诗来赞美紫云膏:紫云吐色抱灵奇,特意缓和润燥肌,清热已是疮糜烂,一时剧痛可和疵。

这首诗赞美了紫云膏的优秀疗效,也说明了在日本的家庭中,紫云膏是一种常见、常用的外用药物。

它不仅可以滋养、润滑肌肤,对于各种湿疹、干癣、痤疮、痘印、瘢痕、疣赘、皲裂、痱子、斑疹、斑秃、白癜风、白癣等皮肤上的疾患有效,还可以厂泛地应用于外伤、冻疮、褥疮、烧伤、蛰刺伤、溃疡、痔疮等疾病。

紫云膏详解《外科正宗》记载——润肌膏胡麻油四两,当归五钱,紫草一钱,此三药用火炒,各种药干枯后加水过滤,最后以水清为标准,再加入油,并加黄蜡五钱,最后将黄蜡化尽为止,然后倒入碗中,冷却后即可外用于患处。

紫云膏渊源于宋代。

《和剂局方》五卷中之神效当归膏,其由胡麻油、黄蜡、当归组成。

明代《外科正宗》作者陈实功又在神效当归膏中加入紫草,取名润肌膏,并曰:“润肌膏内用麻油,紫草当归一处投,能搽秃疮枯槁色,加之黄蜡效应收”。

其后日本人华冈青洲,又在陈氏润肌膏四味中加入豚脂,也就是猪油,而名紫云膏,其门人整理的《疡科密灵》附录中亦有记载。

日本华冈青洲——紫云膏华岡青洲的紫云膏处方:胡麻油1000,当归、紫草根各100,黄蜡380,豚脂25。

上述五味药首先将胡麻油煮开,将黄蜡、豚脂倒入其中溶化,再放入当归粉,此时要加大火力,使当归的颜色达到烧焦的色泽为度,然后加紫草根,煮开2-3沸,使紫草达到鲜明的紫红色时,迅速从热火中倒入布内过滤。

日本汉方药发展及启示

日本汉方药发展及启示

日本汉方药发展及启示日本汉方药发展及启示汉方药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治疗理论及临床经验总结,它随着历史的演变对世界各国的民众健康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中的高手良药,被日本用心引进和发展,成为日本重要的医疗保健手段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一、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历程汉方药在日本最初的出现是在公元3世纪京都的山背大学。

之后,日本天皇的医师收集了大量的汉方药方,并逐渐发展起来。

在12世纪末,日本建立了公认的汉方治疗系统。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不断的完善,又于17世纪日本的足利义满时期达到了顶峰,被称为“足利汉方医学”。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医学在日本的引进,汉方药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在一些传统医疗机构和民间医生中,汉方药仍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进入20世纪,一些年轻的中医专家开始研究日本本土植物的药用价值,开发出了许多新药。

这些新药既加强了汉方药的功效,又增强了其现代化的特点,更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

二、日本汉方药的优势1.方便性很多人认为中药疗法需要煎药、泡茶或甚至捏成丸子,这样的疗法过于麻烦和费时。

但是在日本,汉方药制成的现代化剂型非常丰富,包括片剂、胶囊和水剂剂型等,用起来非常方便。

不用煮药、不用自己配方,怕麻烦的人也可以很容易地享受到汉方药的好处。

2.疗效明显在日本,汉方药因为它的独特的治疗方法、经验丰富的医师以及先进的技术,已经在不少领域成为了不二之选。

世界健康组织对中草药进行研究认为,它们在治疗慢性疾病、预防传染病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采用汉方药的治疗方案,对恢复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3.中西医结合西式医学优点是技术先进,药效快,对于疾病的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

汉方药优点是温和且疗效显著,但缺点是药效不如西医药品。

在日本,两种医学在商业隆盛的大城市中完美融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特别是在治疗胸痛、喉咙发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上优势更为明显。

三、日本汉方药的启示1.深度挖掘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项长久的任务,日本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收藏300首日本汉方大汇总(上)

收藏300首日本汉方大汇总(上)

收藏300首日本汉方大汇总(上)原创小小虞医学药典 6天前300首日本汉方大汇总(上)我们老祖宗遗传下来的药方被日本抢先注册认证。

我国中医还任重道远!弘扬中医文化,我们一起努力吧!分享文章,让我们共同推广中医学1.安中散(あんちゆうさん) [和剂局方]【处方组成】桂枝3~5,延胡索、牡蛎各3~4,茴香1.5~2,缩砂、甘草各1~2,良姜0.5~1,茯苓5。

也可去茯苓。

【适应症】瘦型腹部肌肉逐渐松弛,伴有胃痛或腹痛、时感烧心、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胃神经症,妇人生理痛,神经性胃炎,胃炎,慢性胃炎,胃弛缓,胃酸过多症,慢性胃扩张症,胃下垂等的胃痛、腹痛,妇人腹痛,恶疽。

2.苇茎汤(いけいとう) [金匮要略]【处方组成】苇茎3,薏苡仁10,桃仁4,瓜子7。

【适应症】肺坏疽,肺脓疡,脓胸等,咳嗽,咯痰,低烧,胸中发燥,胸部皮肤也干皴而枯燥。

3.胃风汤(いふうとう) [和剂局方]【处方组成】当归2.5~3,芍药3,川芎2.5~3,人参、白术各3,茯苓3~4,桂枝、粟各2~3。

【适应症】气色差、无食欲、易疲劳患者有如下诸症:急慢性肠炎,腹部受凉而下痢。

4.胃苓散(いれいとう) [万病回春]【处方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芍药、白术、茯苓各2.5~3,桂枝2~2.5,大枣1.5~3,干姜1.5~2,甘草1~2,缩砂、黄连各2。

也可去芍药、缩砂、黄连。

【适应症】伴有水泻性下痢、呕吐、口渴、尿量减少的下列诸症:伤食,中暑,腹部受凉,急性胃肠炎,腹痛。

5.茵荆汤(いんけいとう) [太平圣惠方]【组成】茵陈蒿、荆芥、蒲黄、铁粉各2,苍术、猪苓、泽泻各3,茯苓5。

【适应症】肛门或肠出血,贫血或浮肿。

痔出血,直肠溃疡,直肠癌。

6.茵陈蒿汤(いんちんこうとう) [伤寒论]【处方组成】茵陈蒿4~6,山栀子2~3,大黄0.8~2。

【适应症】口渴、尿少、便秘者。

食欲减退,饭后眩晕,皮肤瘙痒。

心中烦躁不安,荨麻疹。

汉方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

汉方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

汉方中药在日本的发展
“汉方医学是在日本发展起来并已经日本化了的中医药学。

汉方药是在汉方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与我国中药同根同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独自体系,并在日本整个医药体系当中扮演着较为特殊的角色。


中医药学在我国秦汉时期传入日本。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医学将中医药学与其固有医学相结合,出现了被史学界称为“后世”、“古方”、“考证-折衷”的三大医学派系,其中尤以“古方派”最为有名。

该派系是指以张仲景医学为基础的艮山、东洞流(派)医学,法尊仲景,崇尚求实,名家辈出,以其医论之新颖、理论之雄辩、疗效之显著而享誉日本汉方界,对日本汉方医学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至今仍为日本汉方医学的主流派系。

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汉方医学受到排挤,一度濒临灭绝。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疾病和疑难病普遍增多,在西医疗法无可奈何,且西药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之时,汉方药再度兴起。

1972年,日本厚生省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筛选出210条经典古方作为非处方药批准使用。

1976年,在未经新药临床试验审批的情况下,破例将146只汉方药收录到国家药典,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经过不断补充,现已有233种汉方制剂被纳入国家医保体系。

日本民众可凭医师处方报销由本国厂家生产的汉方药制剂,而从国外进口的中成药则属自费项目,无法报销。

自纳入医保后,汉方药的销量曾以每年约15%的速度激增。

1992年,日本医用汉方药的生产。

日本汉方药生产

日本汉方药生产

日本汉方药生产1日本的汉方药产业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1995年,日本医药品的总产值为61681亿日元,其中汉方药产品的产值为1571.94亿日元,仅占2.5%。

在日本的汉方药最高年产值的1992年,也未超过药品总产值的3%。

2日本汉方药制剂的三个特点——剂型集中目前日本生产的适用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汉方制剂(即适用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处方用汉方药)主要有147种。

这些剂型主要有:颗粒剂、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七种类型。

其中,又以颗粒剂为主。

——品种集中目前,由不同厂家生产的汉方制剂,尽管方名相同,但在药味,药量上也有所差异,共计有903个品种。

1993年日本曾就上述品种中的89种进行了生产统计,其中,又以下面“七汤二散一丸”十种制剂的产量最多,产值最高。

即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相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八味地黄丸、小青龙汤、六君子汤、当归芍药散。

以上十种汉方药制剂的产值占89种主要制剂产值的62.6%,全部汉方制的51.05%。

——厂家集中1995年,日本在册的汉方药生前主贸易销售的厂家共计有82家,其中从事汉方药制剂生产的厂家有42家。

其中以又津村、钟纺药品、大杉制药、帝国汉方、本草、小太朗\汉方制药、万有制药、松浦药业、仁丹德尔夫等十家生产厂为主。

上述十家的销售额,占日本全部汉方制剂的97.8%。

3日本的汉方药的主要市场仍在国内日本汉方药业生产厂家的汉方药制剂产品,目前主要还是供日本国内市场使用,汉方药产品难有出口,出口额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但所占比例仍很小。

以1994年为例,日本汉方药总产值为1540亿日元。

其中出口只有9330万日元,仅占日本制药企业产值的0.06%,而这一比例是近来来的最高。

与此同时,近年,无论从生药和中成药的进口数量方面都在增加。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既是天然药物制品的生产大国,同时更是天然药物的消费大国。

同时也应注意到,日本国内市场规模饱和,必然向国际市场进展,是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

日本汉方医学史

日本汉方医学史

⽇本汉⽅医学史⽇本汉⽅医学史⽇本汉⽅医学史序⾔:在中⽇两国医学交流中,中医药学与⽇本的汉⽅医药学往往会混为⼀谈。

但实际上,⽇本的汉⽅医学就是⽇本化了的中医学,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同源异流、同根异枝。

早在公元四世纪未期,充分吸收了中国医学朝鲜医学就随着两国之间的交流⾛进了岛国⽇本。

⽇本⽬前使⽤的汉⽅药以《伤寒论》处⽅的制剂为主。

随着两国之间的不断往来,公元五世纪初,中华医药渐渐的⾛进了⽇本。

在此后的⼀千多年间,中华医学和来⾃中国的草药⼀直被⽇本⼈民视为神草妙药。

不过在此后很长的⼀段时间中,医疗的任务却多是由寺院中的僧侣来担当的。

到了公元七世纪时,⽇本政府开始向中国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这些使者们不但带回了各种⽂献典籍,更把医学典籍⼤批带回到⽇本。

据统计,仅宇多天皇宽平三年(891年)时藤原佐世奉敕登记⽇本图书,撰成《⽇本国见在书⽬》,书中就收载有医书166部,计1107卷。

其中如徐⽂伯的《杂药⽅》、僧深的《⽅集》、葛洪的《肘后⽅》、胡洽的《胡洽⽅》、鉴真的《鉴上秘⽅》、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龚庆宣整理的《刘涓⼦⿁遗⽅》等都成为了⽇本医学界的⾄宝。

除了上述的这些医书外,还有诸如《诸病源侯论》、《千⾦⽅》等也在当时传⼊⽇本。

这些书籍中还包括了不少后来在我国散失的医书,如《新修本草》、《⼩品⽅》(今存⽇本富⼭医科、药科⼤学)和《集验⽅》等,张仲景、陶弘景、葛洪等名医的著作传⼊⽇本后,来⾃于中国的唐医⽅⼀步⼀步的取代了⽐唐医⽅更早传⼊的韩医⽅。

同时,每次随同⽇本使节来华的,还有⼀些长期在中国学习的“留学僧”和进⾏短期学术访问的“请学僧”,他们中的许多⼈都在浙江的宁波、天台等地进⾏修禅和学习,⽇本当时流传的《康治本伤寒论》就是当时由来华僧⼈所带回的⼿抄本。

在医学史上有名的如倭汉直福⽥、药师惠⽥、⽻粟翼、菅原椎成、⽞昉等⼈也是当时来华学习的⽇本名医,但是他们回国后却仅服务于上层社会,所以造成了16世纪前的汉⽅医学只能由宫廷贵族所享受的现象。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核心提示:汉方医学的历史中国医学的传入和模仿时期日本的医学在明治政府决定采用德国医学之前,中国的传统医学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这种医学最早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接着和其它的文汉方医学的历史中国医学的传入和模仿时期日本的医学在明治政府决定采用德国医学之前,中国的传统医学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这种医学最早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接着和其它的文化一起由中国大陆直接传入。

从那以后,日本的医学不管是在制度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模仿着中国而发展。

奈良时代的大宝律令(701年)中就记载有模仿唐朝的医疗制度,在这个医疗制度下宫廷中开展了教育和诊疗活动。

当时使用的全是中国的教科书。

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平安时代,编集新医书的潮流出现了。

把中国医书中的精华“提炼”出来,面向日本人方便阅读,成为了编辑的主要工作。

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丹波康赖编集的《医心方》(984年),在这以后的大约一百年里就没有出现过超越它的医书。

镰仓时代到了镰仓时代,佛教在人民群众中传开,在寺院中进行医疗活动的僧侣也出现了。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奈良修建了北山十八门户,在镰仓(神奈川县东南部的市)修建了极乐寺的忍性,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元朝统治着的中国,两次出兵日本,使得一段时间里和日本的来往变得很少,但是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多久,来自中国的新文化一直影响着日本的文化。

14世纪初期,梶原性全通过使用新传来的中国的医书,整理出了《顿医抄》和《万安方》两本书。

大量使用的中国医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幼幼新书》。

室町时代(1336~1573)从室町时代开始,从明朝来的信息就增多了,去中国学医的人也出现了。

其中竹田昌庆、半井明亲、吉田宗桂、田代三喜等人及其继承者成为以后日本医学界的先驱。

室町时代的末期,随着五山僧(京都、镰仓的禅僧)积极地展开医学文献的研究,文人对医学的关心程度高涨,通过被称为“遣明船”的商船运输,流入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和药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7.4 93.6 43.5 40.9 763.7
-4.4 -0.6 -6.3 -7.0 -1.8
6.日本汉方药主要制造厂商简介
企业名称 津村 钟纺
小太郎汉方制药
帝国汉方制药
本草制药
大杉制药
1997 年营业额 615.6 亿日圆 400.9 亿日圆 57.0 亿日圆
14.4 亿日圆
57.6 亿日圆
4.日本大型汉方制剂与参与厂商
目前日本汉方制剂市场中,约有 150 种汉方制剂存在,其中全体的 40 ~ 50%为以下五种大型
制剂所占有。
药品名称
适应症
生产厂家
小柴胡汤
肝脏机能障碍 津村﹑小太郎﹑高砂药业﹑藤本制药﹑钟纺﹑帝国汉方﹑本
急性发烧
草/久光… 等
柴苓汤
食慾不振
大峰堂/钟纺﹑津村
水溶性下痢
补中益气汤
1996 年仅「吉富制药」冬虫夏草以免疫抑制剂进入临床实验。
目前日本约有 150 种汉方制剂存在於市场。日本汉方制剂市场於 1992
年成长至最高点(1,710 亿日圆)。
1993 年干扰素被认可适用於 C 型肝炎,「小柴胡汤」用量大减;1994
年「小柴胡汤」更进一步被宣布禁止并用。
3.日本汉方制剂市场的变迁
1,279.4
-7.0
515.7
-12.7
180.3
-22.2
柴苓汤 补中益气汤 加味逍遥散
柴朴54.7 822.1
182.7 96.6 51.6 53.3 902.1
169.1 87.1 48.6 48.5 787.1
170.8 89.8 46.7 45.6 853.0
- 6.0 -20.4
8.钟纺药品株式会社(KANEBO PHARM. LTD.)简介 由「钟纺」全额出资,统合购并「钟纺医药品事业部」﹑「中泷制药」﹑「YAMASHIRO 制药 营业部」,成立於 1972 年。1979 年「八味地黄散」等一般用汉方药先後上市,开始构筑日本 汉方药 OTC 市场占有率首位的城堡。1981 年 39 种医疗用汉方药也先後上市;另外,亦积极 从 事 西 药 新 剂 型 开 发 ; 包 括 冠 状 血 管 扩 张 剂 ( Nifedipine ) ﹑ 子 宫 颈 管 熟 化 剂 ( Sodium PrasteroneSulfate)﹑精神安定剂(Flutoprazepam)﹑止泻剂(Berberine Chloride)﹑抗 忧郁症(Trazodone Hydrochloride)﹑抗组织胺(Emedastine Difumarate)…「新药与汉方」 「医疗用与一般用」经营策略,为该公司医药品发展目标。 主力医疗用汉方产品:小柴胡汤﹑柴苓汤。 主力一般用汉方产品:八味地黄散﹑葛根汤。 「钟纺」在中国青海设有合资工厂,专司药材前置处理,尔後送回日本制剂。 该公司 1995 年总营业额为 426.7 亿日圆﹑1996 年为 416.8 亿日圆(-2.3%)﹑1997 年为 400.9 亿日圆(-3.8%),近三年逐年都呈现负成长现象。1999 年 2 月 4 日「钟纺」与「NIPPON ORGANON」 达成医疗用新药事业营业权转让契约签订。其内容包括:钟纺相关部门之人员 600 人﹑产品 ﹑智慧财产权﹑崎玉县春日部工厂﹑大阪府药品总合研究中心的大半,将於 1999 年 3 月底 起,移转给「NIPPON ORGANON 」。「钟纺」与「NIPPON ORGANON」自 1984 年起,即为共同研 发伙伴。此次「钟纺」基於集中经营资源投入「医疗用汉方药」与「OTC」之考量,於是乎 忍痛将「医疗用新药事业部」让渡给「NIPPON ORGANON」。「NIPPON ORGANON 」新公司将有从 业人员 870 人,营业额为 225 亿日圆。将成为研究﹑生产﹑自行贩卖之一贯体制公司。「NIPPON ORGANON」为荷兰 ORGANON(60%)与三共(40%)合资公司,以引进「荷兰 ORGANON 」新药 为事业目标,商品利用「三共通路」行销。
汉方制剂总生产额 大型制品总生产额
小柴胡汤
1992 年
1,709.9 887.8 492.7
1993 年
1,665.1 763.0 378.8
1994 年
1,427.1 640.0 286.7
1995 年
1,460.2 607.2 254.3
(单位:亿日圆;%)
1996 年 1992-1996
平均成长率
83.8 亿日圆
医疗用主要汉方药产品 小柴胡汤﹑柴苓汤﹑补中益气汤﹑柴朴汤… 等 小柴胡汤﹑柴苓汤… 等 麻黄附子细辛汤﹑小柴胡汤﹑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 ﹑补中益气汤… 等 小柴胡汤﹑八味丸﹑补中益气汤﹑葛根汤﹑ 小青龙汤 小柴胡汤﹑八味丸﹑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 小青龙汤﹑加味逍遥散﹑大柴胡汤… 等 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 等
医药品药效别营业额构成比: 第一位汉方制剂:74.4% 第二位外用药剂: 3.0% 第三位生药制剂: 1.0%
一般用主力产品业绩 产品名 97 年月营业额 中将汤 0.49 亿日圆 乐母儿 Q 0.09 亿日圆 乐母儿 0.05 亿日圆
医疗用主力产品营业概况 1997 年该公司主力汉方制剂总营业额为 615 亿 6300 万日圆,与 1996 年度相比,大幅滑落 13.2%。惟独肠管运动改善用「大建中汤」维持成长。
(单位:亿日圆)
1988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医药品生产额总计
50,594.6 55,742.2 56,950.7 57,503.2 61,680.6 61,000.5
汉方制剂总生产额
1,176.0 1,709.9 1,665.1 1,427.1 1,460.2 1,279.4
11.发展中草药产业之另类思考 「科学中药」具浓厚区域文化色彩,「国际化」定义为何「中草药产业」领域范围「新药」领 域范围 FDA 要求模式与其对中草药认可,就我国现阶段「中草药产业」相关业者发展现况而 言,是否有「削足适履」之疑虑与基本认知较接近之欧洲业者,筹组策略联盟,开拓欧洲新 市场是否可先设定中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为踏出国际化第一步拓展涉及文化层次之产 业,需要有「一步一脚印」的觉悟活用「中草药」基础,结合其他相似产业,开创另类新事 业。「本地国际化」与「国际本地化」的策略应用
单一成分药学活性物质 (Taxol)美国
天然药物
对其主要有效成分做有效规 范者(Ginsana﹑银杏)德国 日本(生药)
以传统用药依据,利用现代 化手法进行制剂(四物汤﹑ 小柴胡汤)日本(汉方药)
2.日本汉方生药相关业者概况
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约 90 家会员) 包括:制剂厂/贩卖/进口 商,约占医药品行业企业(1600 家)的 6%。 1998 年日本医药品生产总额预估为 64,000 亿日圆,其中「汉方制剂」 仅为 1,344 亿日圆(2.1%)。
7. 津村株式会社(TSUMURA & CO.)简介
「中将汤本舖津村顺天堂」创立於 1893 年,主力招牌商品「中将汤」。 1936 年改组为「株式会社」,全力研究开发汉方药相关市场。1988 年改名为「株式会社 TSUMURA & CO.」,以「汉方」为原点,积极发展「总合健康产业」为目标。1998 年 9 月在美国纽约正 式设立该公司第一个海外事务所,以推展「国际化」为主要目的。 营业额构成比:医药品 78.4%(医疗用 76.8%;一般用 1.6%);医药外用品 17.0%;其他 4.6%。
医疗用汉方制剂生产额 922.2 1,499.6 1,440.4 1,229.3 1,259.3 1,092.8
一般用汉方制剂生产额 253.8 210.3 224.7 197.8 200.9 186.7
( OTC 药+配置药)
1992 ~ 1996 医疗用汉方药平均成长率为-7.6%;一般用汉方药平均成长率-2.9%
夏天消瘦
高砂药业/大杉﹑钟纺﹑小太郎汉方﹑津村﹑帝国汉方﹑本
病後增强体力 草/久光… 等
加味逍遥散
虚冷
高砂药业/大杉﹑钟纺﹑小太郎汉方﹑津村﹑帝国汉方﹑本
体质虚弱
草/久光﹑太虎精堂﹑建林松鹤堂/协和发酵/伸和… 等
月经不顺
柴朴汤
小儿气喘
津村﹑建林松鹤堂/协和发酵/伸和﹑大峰堂/钟纺
支气管炎
5.日本大型汉方制剂市场的变迁
日本汉方药产业发展现况
1.「中草药产业」定义 2.日本汉方生药相关业者概况 3.日本汉方制剂市场的变迁 4.日本大型汉方制剂与参与厂商 5.日本大型汉方制剂市场的变迁 6.日本汉方药主要制造厂商简介 7. 津村株式会社简介 8. 钟纺药品株式会社简介 9. 日本汉方药产业发展障碍 10. 日本汉方药业者因应之道 11. 发展中草药产业之另类思考
9.日本汉方药产业发展障碍 (一)医疗费抑制政策 1997 年 4 月药价改正,业界药价平均下滑 4.4%。消费税由 3%提昇为 5%,消费者心理层面亦 受影响。以「津村」为例,营业额与前一年相比,呈现 10.6%负成长。
(二)药效再评价 「小柴胡汤副作用问题」所引发的「药效再评估」。 汉方药为复合药方,药效再评估确效举证困难。 如果健康保险无法给付,费用过高,民众使用意愿必将下降。 OTC 售价又将高於医疗用约五倍,无异是雪上加霜。
日本汉方药产业概况 Ⅰ .各国对中草药产业的定义 一般而言,「中草药产业」的定义可归类以下三种: (1)天然药草经由萃取﹑精制﹑分离等过程,取得单一成分,并具药学活性物 质者:如 Taxol。 (2)一种天然药草,经由萃取﹑精制﹑浓缩等过程处理,虽未能分离出其中单 一成分物质,但对其主要成分,可作为有效规范者:如 Ginsana﹑银杏。 (3)针对传统中草药的用药依据(如:本草纲目),利用现代化的手法进行制 剂者:如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 其中美国 FDA 采第(1)项定义认可制度;德国业者则较偏向第(2)项定义认可; 日本则将第(2)项定义认可称为「生药」,第(3)项定义认可则称为「汉方药」。 Ⅱ .市场动向 日本目前「汉方药」相关企业,包括:制剂厂﹑贩卖﹑输入企业,大约 100 家(日本汉方生 药制剂协会会员),约占医药品相关企业(1,600 家)的 6%。1988 年汉方制剂的生产额为 1,176 亿日圆;1996 年则为 1,279 亿日圆,平均每年成长 1.1%,与同期整体医药品的年平 均成长率 2.4%相较之下,有偏低之嫌。再者,1996 年医药品生产总额为 61,000 亿日圆,「汉 方制剂」仅占 2.1%。 日本汉方制剂市场的变迁 (单位:亿日圆;%) 1988 年 1992 年 1993 年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88-92 成长率 92-96 成长率 *医药品生产额总计 50,594.6 55,742.2 56,950.7 57,503.2 61,680.6 61,000.5 2.5 2.3 *汉方制剂生产额总计 1,176.0 1,709.9 1,665.1 1,427.1 1,460.2 1,279.4 9.8 -7.0 ?医疗用汉方制剂生产 922.2 1,499.6 1,440.4 1,229.3 1,259.3 1,092.8 12.9 -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