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传谣了,“日本汉方药出口量大”报道不实
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及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及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启示摘要:目的:为我国的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方法:从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历史、研发与生产、销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阐述其发展概况。
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借鉴日本汉方药发展的成功经验,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中药产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汉方药;中药产业;中药现代化1 中国传统医药传入日本简史日本传统医学起源于传统的中医理论,公元25~208年(汉朝时期)编辑成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治疗热证和多种疾病)记录了传统的中医理论。
中草药首先由中国僧人传到日本,自那以后,日本的传统草药(TM)以其与中国不同的方式得到发展。
医生给病人作出诊断称为“症结”,同时决定使用何种TM。
经沸水对药用植物的混合物进行提取后,TM的给药形式有溶液、粉末或颗粒等。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秦汉以来,交往从未中断,至隋唐之际渐臻繁盛。
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医药学术的交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公元562年,知聪携《明堂图》赴日,608年惠日来华学医,754年名僧鉴真东渡抵日,弘扬佛法之外,也传播了中国医药学术。
成书于公元893年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载医书166部,《张仲景方》已在其中。
日本称中医学为东洋医学,称中药为汉方药。
日本人解释,东洋医学是中医进入日本后,通过在日本的实践和发展,增加了新的具有日本特点的内容如腹诊、用传统方剂治疗现代疑难病和辨病为卞施药等,故称东洋医学。
日本当前应用的210个处方,大多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故称汉方。
江户时代(1603~1868年)中期,日本医学将中国医学与其固有医学相结合,出现了被史学界称为“后世”、“古方”、“考证-折衷”的三大医学派系。
其中“古方派”是指以张仲景医学为基础的艮山、东洞流(派)医学,为日本汉方医学的一大主流。
古方派法尊仲景,崇尚求实,名家辈出,代有传人,以其医论之新颖、理论之雄辩、疗效之显著而饮誉日本汉方界,对日本汉方医学之学术发展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为日本汉方医学之执牛耳者。
日本汉方医药的历史教训与中医药现代化问题思考

日本汉方医药的历史教训与中医药现代化问题思考标签:日本汉方;中医药;现代化;废医存药近代以来,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以及中医药继承与发展问题引起中医药界内部和社会各界的长期争论。
自20世纪初期开始,众多学者就尝试对中西医药学进行比较,以探求中医药的发展方向[1]。
但时至今日,中医药的发展方向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
笔者现试对日本“废医存药”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就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废医存药”倾向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方向选择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引起有识之士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探讨。
1 日本汉方医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1 重方证对应、轻辨证论治,基础薄弱公元5世纪初,古朝鲜医方开始传入日本。
公元562年,《明堂图》等中医药文献传到日本。
公元8世纪日本颁布《大宝律令·疾医令》后,在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等方面模仿唐制。
直至明治维新以前,汉方医药一直是日本医学的主流[2]。
在其后1200余年间,传入日本的中医药学在日本本土文化土壤下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汉方医药学,其间也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学家和传世之作,对后世汉方医药乃至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汉方医药学自16世纪后叶起逐渐分为3个流派,即古方派、后世派和折中派。
其中,古方派自兴起至今,一直在汉方医药中占主导地位,是汉方医药中的主流学派。
这一学派独尊仲景,倡用古方,以“方证对应”作为其临床基本思维模式。
其实,他们所谓的“证”与中医固有的“证”的内涵不完全相同,不包含任何病因、病机成分,只是症状或一组症状集合的“症候群”,与仲景所提出的“汤证”也不完全是同一概念。
他们所谓的“方证对应”并非中医的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而只是根据症状选择方剂,并根据症状进行药物加减而已,与仲景创立倡导的辨证论治相去甚远。
近50年来,日本汉方学者在“方证相对”、“方病相对”方面大做文章[3-5],使汉方医药陷入了似中似西、非中非西的误区。
日本汉方减肥药的原理

日本汉方减肥药的原理
日本汉方减肥药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减肥方式,其原理是通过中草药的配方和特
殊的制作工艺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日本汉方减肥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本汉方减肥药采用了中草药的配方。
这些中草药经过精心挑选和配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以帮助人体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
其中一些中草药还具有利尿、排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减少体内的水肿和脂肪堆积。
其次,日本汉方减肥药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并制成易于吸收的药物形式。
这样可以确保药物在人体内的有效吸收和利用,提高药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日本汉方减肥药还可以通过调节食欲和促进饱腹感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一些中草药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摄入的食物量,从而减少热量的摄入。
同时,一些中草药还可以增加人体的饱腹感,让人们在饮食控制的同时不感到饥饿,从而减少零食和过量进食的发生。
此外,日本汉方减肥药还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一些中
草药可以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脂肪的分解和燃烧,同时抑制脂肪的合成和储存,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总的来说,日本汉方减肥药的原理是通过中草药的配方和特殊的制作工艺,调
节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调节食欲和促进饱腹感,以及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减肥药物并非适合所有人,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结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 飞鸟时代 592-686年
隋、唐 遣唐使
❖ 奈良时代 710-794年
唐
❖ 平安时代 806-1185年
唐、五代十国、宋
❖ 镰仓时代 1190-1334年
南宋、元朝
❖ 南北朝 1336-1394年
元朝、明朝
❖ 室町时代 1413-1596年
明朝
❖ 江户时代 1611-1865年
明朝、清朝
❖ 明治时代 1867-1911年
辛+1 咸+0.5 甘±0 酸-0.5
苦-1
温+1 +2 +1.5 +1 +0.5 ±0
阴阳五行、寒热比的设定
微温+0.5
平±0
+1.5
+1
+1
+0.5
+0.5
±0
±0 -0.5
-0.5 -1
微寒-0.5 +0.5 ±0 -0.5 -1 -1.5
寒-1 ±0 -0.5 -1 -1.5 -2
汉方寒热比例量化图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2004年 GDP
日本概况
➢ 医药制品由于采用新技术,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ECHNOLOGY CATALYSTS INTERNATIONAL的统计,世界4663亿美元,日本592亿美元,占世界的12.7%.2004年640 多亿,2007年可达900亿。(图)
其他国家
谢谢!
从明治到大正
留学欧美学者成为日本医药学界主要力量 明治6年(1871)东京大学开设药学科 明治10年开始讲授药用植物学 明治13年提倡生药学、14年创办药学杂志 1885年长井长义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素 1912年朝比奈泰彦创造“植物化学”这一名词 山顺一郎——化学生药学研究
药价,药价已下降关键在医德.docx

医药,日欲将汉方医药更名东洋医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日本的东洋医学会组织正在不断扩大,而东洋医学会就是研究中医药的组织,中医药在日本一直被称为“汉方医药”,但是目前日本相当一部分人正在筹划将“汉方医药”更名为“东洋医药”,并且正在运作,希望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支持。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敏表示,目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免费大餐”,日本只有210个汉方药制剂,处方来自中国,但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却达到80%。
据最新统计,国际中药市场年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大国的中国仅占5%左右,只有5.8亿美元(其中中成药1.26亿美元,绝大多数是原料初级品且多以添加剂形式出口)。
另外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洋中药”超过1亿美元。
“由于日本对中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中国对中药的研究却没有日本发达,加之日本汉方药在国际市场占有80%的比例,所以相当一部分日本人认为,汉方药才是正宗的中药,中国的中药是不正宗的,于是相当一部分人想把‘汉方药’在国际市场上更名为‘东洋药’。
”姚新生说。
姚新生表示,日本有关人士的这种举动,应当引起中国相关管理部门和中药企业界的足够重视。
目前,中国的中药基本不能申请到知识产权,而只有国家行政保护,这对中国的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很不利。
之所以不能申请到国际知识产权,就是因为中国中药企业对自己产品的成分作用机理讲不清,不符合国际申请知识产权新颖性、创造性和适用性的标准,日本的汉方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日本汉方药在老龄化社会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在老龄化社会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汉方药在老年人身体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值得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老年人群体因为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更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在老年人身体健康管理中有独特的优势,它注重整体平衡、调理身体功能,对于老年人身体虚弱、慢性病、功能减退等问题有着明显的疗效。
日本不少老年人选择使用汉方药来调理身体,缓解各种慢性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本汉方药在老年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
老年人群体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在老年人慢性疾病治疗中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运用汉方药进行疾病调理和辅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药物依赖性,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病能力。
日本许多老年人都选择结合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疗手段来治疗慢性疾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日本汉方药在老年人护理中的作用也值得借鉴。
老年人护理是老年化社会中的重要问题,老年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传统的中医药护理方法在老年人护理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通过运用汉方药理疗法、针灸、按摩等传统方法来调理身体,促进老年人体内经络的畅通、气血的流通,提高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
日本不少养老院和康复机构都引入了中医药护理理念,结合传统的中医药护理方法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护理需求。
对于中国而言,老年人群体不断增加,老年人健康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借鉴日本的经验,可以发现汉方药在老年人健康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应该加强对汉方药的研究和推广,挖掘其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疾病治疗和护理方面的潜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务。
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汉方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中医药服务。
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汉方药治疗的认同度和依从性,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生活]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
![[生活]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0b9800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9.png)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09营销1班陈婧关键词:中药、日本市场、发展中医学大约在5世及从朝鲜传入日本。
从5世及到15世及,日本在学术、临床以及行政管理等环节全面接受中医药,形成了独立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
15世及以后,日本汉方医学界分化,形成以中国金元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后世方派”和遵从张仲景医学的古方派。
江户中期,古方派和后世方派互相对立,学术争鸣十分活跃,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目前虽无国立的具备较大规模的汉方医院,但私立汉方医疗机构很多。
日本汉方医疗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医院或医科大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的汉方医科,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临床科室;一类是汉方个体开业诊所;一类是针灸推拿诊疗所。
日本目前从事汉方医学、针灸、推拿的人员超过10万人。
日本理论上没有汉方医的称谓。
汉方医不可以从事医学行为,只有日本国家认定的医师资格才可以开方子、扎针。
日本的医师管理体制中,有医师、牙科医师和药剂师三大类。
药剂师可以抓方,可以配药,但不能开处方。
虽然药剂师在理论上不能开处方,但实际操作中还是能够在药典范围内建议抓药。
日本制药企业生产中国汉方药,目前已有217种中国汉方药处方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240种OTC中国汉方药可以在药店销售并有望增至300种,但问题是医师处方用的中国汉方药不多,而且有权使用中国汉方药的医师和药剂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医药教育,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日本的普及我国内地中药材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
其中以香港地区、日本及越南为主,三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我国内地出口香港的中药材,一部分加工成中成药,大部分以药材形式转出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台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遭遇严寒,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医药行业经历了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艰难跋涉后,下半年进出口形势迅速回暖,与我国整体外贸形势形成反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达到9.8%。
别再纠结中药无用论了!日本早已超越我国占领了世界中药市场!

别再纠结中药无用论了!日本早已超越我国占领了世界中药市场!这两年日本有一款名叫“清肺汤”的汉方药销售火爆,据说是针对中国的雾霾问题研制的,深受中国游客欢迎。
但是,又有谁知道赚足国人钞票的日本汉方药和我国的中药本是同根生呢?我国的中医学在南北朝时传入日本,唐代时被日本全盘吸收,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
而日本汉方药也由于得到了社会关注和政府扶持而迅速发展,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
比如津村药业,作为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已经在我国建立了70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并且于2001年成立了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进行了美国FDA的申请。
他们曾经将中药“六神丸”改良为“救心丸”,出口额超过了1亿美元,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反观我国,实在是让人感到惭愧!同仁堂作为我国中药企业的老字号,拥有国内最多的GAP基地,但也只有区区8个,仅达到日本津村药业的十分之一!更气人的是,日本汉方药的生产原料有75%是从我国进口,但却占据了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相当于是从我国低价收购原材料,加工后再销往世界各地,甚至卖给中国!日本一位医学界的专家曾说过: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如今日本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我们却还不自知!大和民族有个优点是谦虚好学,也有个缺点是忘恩负义;中华民族有个缺点是盲目自大,但也有个优点是敢于改变。
所以同胞们,醒醒吧!当日本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时,我们竟然还纠结于“中药无用论”!当日本在中国铺天盖地地建立药材种植基地时,我们竟然还沉浸在中医药鼻祖的可笑优越感里!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要让我们发扬光大的,如果不重视、善待它,必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失去主动权,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国粹中医药为何成了日本的国宝?

国粹中医药为何成了日本的国宝?作者: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毕亚军马桶盖之外,感冒药、汉方药,成了国人“爆买”日本的必备品。
这让不少中国药企老板反思,也让另一些人斥责国人崇洋媚外,自己看不起自己。
到底是国人崇洋媚外,还是日本药厂真的做得更好?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特与您分享我们对此的观察与思考。
【1】赶超中医药的日本汉方医药中医药是中国国粹,但它现在成了日本国宝。
据考证,日本于公元513年经朝鲜引入中国中医药,也就是如今大行其道的汉方医药。
此后,汉方医药在日本蓬勃发展到明治维新时期被抛弃,然后又在“二战”之后被重兴。
最近几十年,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汉方医药更以全面赶超中医药之势在本土及国际市场快速发展,获得令人吃惊的成绩。
有媒体报道,我国中药出口额目前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3%到5%,而日本、韩国中药出口占到了国际市场的80%。
虽然这一数据被权威部门指为缺乏科学依据,并且他们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但不少业界人士也表示:如果算上药材,中国中药占国际市场的比重肯定远远大过5%,但若按成品药在本国的发展水平以及在国外的专利注册比较,中国中药已远远落后于日本。
日本,也是一面能照出中医药落后面貌的好镜子。
日本的“汉方药”如今已如西药般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处方化的发展道路,而且建立形成了一整套医、药齐头并进的制度与环境。
早在1972年11月到1974年5月,日本厚生省就先后4次公布了关于审查批准汉方药的内部规章,并至今还在完善修改,进而确定出汉方制剂的几百个标准处方,药厂可以根据这些处方的标准配比,将药材加工成方便服用的成品药。
其中,不知该用震惊、佩服,还是其他词汇来形容的是,日本厚生省和业界研究确定这些标准处方的归依,几乎都来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主的中国古代汉医学典籍。
其中的安中散、藿香正气散、黄连解毒汤、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汤,都是有点年岁的中国人熟悉的名字。
与汉方药标准化、处方化配套的是,日本对汉医术也就是中医术的重视和普及:2006年,日本让“中医学概论”成为医生临床考试内容之—;2008年,日本将“中医学概论”纳入医生资格考试。
2009年我国中药对日进出口情况分析

提取物进 出口总额达 14亿美元 ,其 中,出 口额 为 . 13 . 亿美 元 ,占我 国 中药对 日出 口总额 的 4 .% , 71
同比增长 了 5 8 。 .%
从 20 09年我 国 中药 材及 中药 饮 片各 月对 日出 口
我 国出 口到 日本 的 提取 物 主 要 是 作 为 日本 汉 方 药原料 或者 一 些 保健 品 的组 成 成 分 。 近年 来 ,由 于 受 日本 市场需 求 增 长 的 影 响 ,我 国植 物提 取 物 对 日
据 中国海关 数据 统 计 ,20 0 9年我 国 中药材 及 中
药饮 片对 日出 口企 业共 有 2 3家 。其 中三资企 业 ( 0 主
日中药 出 口总 额 的 5 2 ,出 口额 同 比下 降 9 5 ; .% .%
对 日进 口额 为 102 8万美 元 ,同比下 降 75 。作 4 . .% 为我 国 中药 出 口的软 肋 ,20 09年我 国 中成药 对 外 贸
物 出 口。
所以我国中药材及 中药饮 片对 日出 口受金融危机 的 影 响不 大 。而 同 比 出现 较 大 幅度 波 动 的原 因 ,主要 与单 月 中药材 出 口价格 的波 动有关 。
l0 6 0
8 0 6 0 4 O 2 0
0
l0 40 I0 20
, 10 口 0 0
数据来看 ,出口基本平稳 ,仅第 四季度 出口额稍有 增 加 。 由于 日本 市场 上 8 % 以上 的原 料药 材 来 自我 0
国 ,并且 日本 市 场 对 汉 方 药 的 需 求 并 未 明显 减 少 ,
出口呈现持续稳定增长。 日资企业也 开始涉足我 国 植 物提取 物生 产 行业 ,通 过将 汉 方 药 的生 产 提 取 过
韩国_日本_马来西亚中药市场概况_邢援力

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12月/05日/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中药市场概况邢援力 韩国是世界上中药材的主销市场之一,市场容量在1.2亿美元左右,中药材进口市场近1亿美元。
韩国进口我国的中药材种类目前已近300余种,其中甘草、半夏、桂皮、茯苓、黄芩、远志等进口金额较大,甘草进口金额已高达400万美元。
韩国政府授权韩国医药品输出入协会下属的医药品试验研究所对进口的中药材进行检验。
其检验标准极为严格,所有中药材进口每批均需接受检验。
韩国医药品输出入协会自1998年10月2日起对所有进口中药材实施有害物质检验。
韩国“进口中药材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检验项目从1998年起逐步增加到200多种;有害物质检验主要包括农药、重金属、漂白剂等。
由于该检验标准过高过严,致使我国对韩国出口的大部分中药材受到影响。
韩方也认为他们的检验标准是过严了,韩政府亦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并已着手拟定新的规定。
关于中成药的进口问题,我们了解到韩国对中成药的进口是建立在西药学管理基础上的,所以中成药进入韩国市场很困难,短期内韩国政府尚不能扩大中成药的进口。
日本进口中药材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但随着西洋文化的渗入,西医逐渐在日本现代医学中占主导地位。
日本的中药市场较小,我国中药在日本市场占有率更是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对中药进口的限制很多,厚生省许可、批准的手续繁杂,所需证明材料、数据又多,同时认为我国在中药的有效成分、药效、作用机制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定性、定量指标,而中药大多见效较慢,很难反映在数据上,另外日本的进口商对中药材农药的残留量超标所产生的忧虑也影响了中药材的进口。
日本汉方药企业约50家,生产的汉方药原料85%是从中国进口,日本厚生省批准用于医疗的汉方药处方共210种,自1976年日本政府承认汉方药可作为医药用处方以来,20多年来没有再批准过汉方药的处方,原因是日本厚生省模仿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管理模式,按照西药管理方式对中药进行管理,致使汉方药的开发难度增大。
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发展战略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津村汉方制药厂发展战略汉方,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日本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
汉方药则是在其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自的体系。
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体系,从根本上排斥汉方医学,导致其几乎灭绝。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对此束手无策,且西药对人体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因而汉方药又逐渐兴起。
197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即批准可以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日本医疗汉方药生产主要集中在津村、钟纺、大衫、帝国、本草等几家制药企业,占汉方药全部产值的97%以上,其中津村一家最强,独自占有78%的市场份额,不仅规模大,实力雄厚,而且抗风险能力强。
津村制药营业额构成比:医药品78.4%(医载名单中也需要国家承认,为此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费用,需要提供治疗成果报告。
如果是具有新作用的药品,企业需要通过销售找回在医疗成果报告的制作方面的投资,但日本的中药价格在一个劲地下滑,收回投资成本基上无门,所以完全没有出现希望进入到新中药市场的日本企业津村在从1976年开始的11年里申请了129品目的药,并拿到了销售许可。
在日本中药界排名第二的是Kurashie公司,该公司药品只有津村的一半,为57品目,市场占有率不到1成,根本不能竞争。
最大厂家垄断市场的格局目前无人能改动。
日本汉方药生产和今后发展战略最大问题在世界汉方药市场扩大以及自然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汉方药原料生药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日本汉方药生产和今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日本汉方药生产企业主要是从推进药用植物栽培、确保海外主要是中国生药原料的来源,以及提高其国内生药生产能力等三方面予以保证。
在药用植物的栽培方面,与进口来源地协调合作,在进口来源地采取栽培、资源保护和绿化等措施以促进其药用植物栽培。
中国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发展状况比较

中国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发展状况比较日本汉方药主要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国经典医药学名著,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仅30余年时间超越中国成为国际认可的权威代表。
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中日两国中药和汉方药发展历程。
得知日本在生藥来源、科研投入、质量控制和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努力和重视远超过中国。
中药要赶超汉方药发展,必须内外下功夫,对外加强国内国际的认可度,对内严控来源和品控,改变以中低端、粗加工为主的产品结构,并参考日本汉方药成功经验,尽快同国际药物注册接轨。
标签:中药;汉方药;中日对比;专利;中药国际化1 中药与汉方药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以及最早的方剂学说《伤寒杂病论》,对后世药物学与药理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中国第一部关于药物炮炙的专著《炮炙论》,到隋唐时期中药药水平高度发展,出现第一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传统医药行业也逐渐复苏,2015年中国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
例如,中国与俄罗斯在传统医药领域密切合作,俄罗斯已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中医药临床体系,目前在俄罗斯国立医学机构中已有近1500个传统医学病床;与此同时,中药在欧盟各国的出口额大幅增长,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地奥心血康胶囊在荷兰注册成功;85%的德国人认为天然植物药安全有效,58%的德国人服用天然植物药物[2][3]。
尽管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国际化道路仍然漫长。
目前国际中成药市场份额中国仅占5%,而从中国大批量进口粗加工中药原料的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企业却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90%的份额[4]。
俄罗斯虽然对中药的接受程度较高,但由于其本地草药资源丰富,苏联在解体前就已对超过3000多种植物药做了化学成分分析,所使用的植物药多为自产,中国产中药的认可程度并不高;德国虽为欧盟进口中药材最多的国家,但在欧盟作为药品注册成功且准许进入市场的至今为止也仅有两例。
日本汉方减肥药骗局

日本汉方减肥药骗局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健康和美容的重视,减肥药市场也越来越火爆。
其中,日本汉方减肥药因其所谓的“天然”、“无副作用”等宣传而备受追捧。
然而,事实上,日本汉方减肥药并非如广告所宣传的那样安全有效,而是隐藏着一场骗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日本汉方减肥药并非真正的汉方药。
它们通常包含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中草药成分,其中很多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未得到充分的临床验证。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往往会因为对其成分和效果的不了解而陷入被动局面。
其次,日本汉方减肥药在宣传中往往夸大其功效,声称能够快速减肥而不产生副作用。
然而,事实上,许多减肥药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一些成分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而且,很多减肥药的效果并不长久,一旦停止使用就会反弹,甚至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
此外,日本汉方减肥药还存在着一些不法商家的欺诈行为。
他们通过虚假宣传、夸大效果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甚至在产品包装上故意隐藏成分和副作用,以此来获取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是对健康和法律的不负责任。
针对日本汉方减肥药的骗局,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宣传,理性对待减肥药。
在选择减肥药时,应该首先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了解产品的成分和可能的副作用,避免盲目跟风购买。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减肥药市场的监管,严格审查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而言之,日本汉方减肥药的骗局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消费者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不轻信夸大宣传,选择科学合理的减肥方法,保护自己的健康。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净化减肥药市场,让消费者远离日本汉方减肥药的骗局,远离健康风险。
日本汉方药国际化路径研究及对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国际化路径研究及对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的启示作者:杨明杨逢柱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日本汉方药以简便、优质、规范化及疗效佳的优势日渐兴盛。
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向上的当下,人们期望从日本汉方药的发展模式中寻求可借鉴的经验,用于推动国内中药事业的发展。
现通过梳理日本汉方医药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相关政策、企业发展及社会参与的角度出发,分析汉方药发展崛起的原因,为中药行业的发展和中药产品的国际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汉方药;中药制剂;国际化路径;中药;中医药现代化;药品质量;物质基准;行业标准;注册审批Abstract In recent years,Japanese Kampo medicine have prospered under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quality,standardization and good curative effects.As the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s booming,people expect to learn from 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Japanese Kampo medicin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hinese medicine.Through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Japanese Kampo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ed policies of Japan,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Japa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rise of Kampo Chinese medicine,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Keywords Japanese Kampo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ug quality; Standard of material; Industry standard; Registration approval中圖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20.036日本汉方医学与我国中医学同根同源、同根异枝。
日韩中药哪里来

中国沦为日韩中药材基地?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
国内中药企业喊了多年的“中药国际化”或正在演变为“中药材国际化”。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中成药市场每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亿美元,而在全球拥有绝对中药材资源优势的中国却只占了5%的份额。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医药外贸形势发布会透露,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但2012年中药类产品出口仅为24.99亿美元。
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为8.58亿美元,中成药出口仅2.65亿美元,提取物出口11.64亿美元。
中成药国际出口仍然面临困难,而且再度出现了300万美元的逆差。
而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
这些国家从我国进口粗加工中药原料再进行精加工后,制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片剂、胶囊等。
鉴于中药材的国际化已远远超过中成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每年都举办中国国际药材节。
负责搭建展会平台的徐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预计到2015年,安国中药材出口将达到5000万美元,其中80%是销往日韩等国家的制药公司。
有数据统计,目前日本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中药生产国与消费国。
如今日本有汉方药厂200多家,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被日本政府批准适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中药大约有148种。
目前日本汉方药年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亿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中成药、中药保健品贸易中,由日本生产的占很大份额。
一位长期关注中药海外市场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津村药业,是我国中成药国际化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家企业在2001年成立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2005年大规模进行美国 FDA申请,无论是在日本国内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津村都奠定了极其稳固的市场地位。
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中药产业发展也势头强劲。
日本汉方小剂量的原因探究

日本汉方小剂量的原因探究作者:陈丽名张静谭颖颖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0年第01期【摘要】日本汉方与中国中医药同源异流,同根异枝,但又各具特色,尤其在药物用量上有较大差异。
文章分别从对度量衡考证的差异、药物价格影响、药物炮制、常用剂型、服药习惯、医生用药经验、水质不同、国民体质差异等9个方面探究中日两国药物剂量差异较大的原因,总结日本汉方用药剂量较小的影响因素,为中医药用量合理化和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以期两大医学体系能够取长补短,共谋发展。
【关键词】日本;汉方;剂量【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0001-03Abstract:Japanese Hanfang and Tran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the same origin and blend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They are distinctive, especially reflected in dosage.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reason for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of drugs dosage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Japanese Hanfang Medicine from textual research in measurement, price of drugs, concocting of drugs, commonly used dosage forms, medication complianc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doctors,water quality, national physique. The article concluded these factors about why the drugs dosage of Japanese Hanfang was so small to provide objective foundations for ra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two medicine systems should strengthen exchanges,deficiencies and seek for common development.Keywords:Japanese Hanfang; Dosage; Japan自公元3世纪起,中医药学不断从朝鲜半岛传入邻国日本。
别再传谣了,“日本汉方药出口量大”报道不实

别再传谣了,“日本汉方药出口量大”报道不实“目前,全世界年中药贸易额已超过400亿美元,其中日本占80%;日本在我国‘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的‘救心丸’,年销售额上亿美元”。
这样的报道曾令许多中国中医药界人士感到不安和忧虑。
然而,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日前,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以下简称“日汉协”)给出了准确的数据,并依据事实对相关情况做了说明。
日本汉方药出口额仅为4万美元10月20日,新当选的日汉协会长加藤照和率日本汉方药企业代表团访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保商会”),并在会上介绍了日本汉方药生产和贸易的相关情况。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药事工业生产动态统计年报》,2012年日本汉方制剂类产品(包括汉方制剂、生药、其他生药及汉方相关的医药品)国内销售总额为19亿美元,出口金额仅为4万美元。
此外,日本的强心药和胃肠药这两类含生药成分的产品并没有被列入汉方制剂类,其中,包括“救心丸”在内的强心药产品(共301个品种)的出口额为565万美元,胃肠药(共238个品种)的出口额为2485万美元。
日汉协称,“这两类产品的合计出口总额仅为3050万美元,相比汉方制剂类的日本国内销售总额19亿美元而言,所占份额非常少,仅为1.6%。
因此,一些中国媒体有关日本汉方药出口很多的报道是不真实的。
” 日本汉方药的原料80%自中国进口日汉协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度日本原料生药的总使用量为22006吨,其中中国产约占80%,日本产约占12%,从其他国家进口占8%。
“原料生药的80%从中国进口,基本全部用于日本国内消费使用。
”日汉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日本汉方药80%为医疗用汉方制剂,13%为OTC汉方制剂,医疗用生药占2%。
2008年~2012年的5年间,汉方制剂总产值实现了20%的增长,特别是医疗用汉方制剂的增幅更是高达25%。
中国医保商会资料也显示:2013年,我国中药出口31.4亿美元,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2.1亿美元。
日本的汉方药市场

日本的汉方药市场
袁松范
【期刊名称】《上海医药》
【年(卷),期】2005(26)6
【摘要】日本的汉方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日本人很崇拜中国古代的中医名家,特别是张仲景。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对汉方药进行了筛选,使汉方药相对规范。
表1为日本汉方药市场的变迁情况。
【总页数】1页(P277)
【作者】袁松范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日本3县成立“汉方产业化推进研究会”以扩大汉方药生产规模 [J], 徐俊;
2.日本掀起在日本国内种植汉方药原料的热潮 [J], 徐俊;
3.日本汉方药小柴胡汤(Sho-Saiko-to,SST)申报进入美国医药市场的进展和借鉴意义 [J], 崔玲;赵利斌;郭治昕;孙鹤
4.日本汉方药产业管理现状概况 [J], 王诗恒;刘剑锋;秦培洁;董臻;党迎迎
5.为汉方医学奋斗的灿烂一生——悼念日本汉方医学界泰斗矢数道明先生 [J], 俞雪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再传谣了,“日本汉方药出口量大”报道不实
“目前,全世界年中药贸易额已超过400亿美元,其中日本占80%;日本在我国‘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的‘救心丸’,年销售额上亿美元”。
这样的报道曾令许多中国中医药界人士感到不安和忧虑。
然而,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日前,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以下简称“日汉协”)给出了准确的数据,并依据事实对相关情况做了说明。
日本汉方药出口额仅为4万美元10月20日,新当选的日汉协会长加藤照和率日本汉方药企业代表团访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保商会”),并在会上介绍了日本汉方药生产和贸易的相关情况。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药事工业生产动态统计年报》,2012年日本汉方制剂类产品(包括汉方制剂、生药、其他生药及汉方相关的医药品)国内销售总额为19亿美元,出口金额仅为4万美元。
此外,日本的强心药和胃肠药这两类含生药成分的产品并没有被列入汉方制剂类,其中,包括“救心丸”在内的强心药产品(共301个品种)的出口额为565万美元,胃肠药(共238个品种)的出口额为2485万美元。
日汉协称,“这两类产品的合计出口总额仅为3050万美元,相比汉方制剂类的日本国内销售总额19亿美元而言,所占份额非常少,仅为1.6%。
因此,一些中国媒体有关日本汉方药出口很多的报道是不真实的。
” 日本汉方
药的原料80%自中国进口日汉协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度日本原料生药的总使用量为22006吨,其中中国产约占80%,日本产约占12%,从其他国家进口占8%。
“原料生药的80%从中国进口,基本全部用于日本国内消费使用。
”日汉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日本汉方药80%为医疗用汉方制剂,13%为OTC汉方制剂,医疗用生药占2%。
2008年~2012年的5年间,汉方制剂总产值实现了20%的增长,特别是医疗用汉方制剂的增幅更是高达25%。
中国医保商会资料也显示:2013年,我国中药出口31.4亿美元,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2.1亿美元。
多年来,日本一直是我国中药出口的最大市场之一,我对日中药出口增幅基本保持在10%以上。
2013年我对日中药出口额为4.5亿美元,从日本进口中药金额为4683万美元。
日本加盟PIC/S组织,中药材标准将调整日汉协目前有会员单位共69家,包括在日本国内以生药为原料的汉方制剂、生药制剂的生产厂商和销售商以及与生药原料相关的企业。
此次来访的代表团成员包括株式会社津村、株式会社内田和汉药、Kracie制药株式会社、小林制药株式会社、小太郎汉方制药株式会社、日本粉末药品株式会社、ALPS药品工业株式会社、JPS制药株式会社等多家日本主要汉方药企业及日汉协各委员会的
主要负责人。
会谈中,日汉协还介绍了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制度,以及日本于今年7月1日正式加盟PIC/S组织(国际
医药品稽查协约组织)的相关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材出口日本的质量标准会或将因此做出相应调整。
据悉,PIC/S组织以欧盟为核心,包括美国、日本及韩国,已有43个国家加盟,实施统一的GMP标准。
目前,PIC/S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
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表示,中医医学和汉方医学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也正在准备加盟PIC/S组织,他呼吁有关方面提高中药材品质和安全性水平,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并通过日中友好交流,加深在“共同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期待日汉协与中国医保商会继续加强合作,成为日中传统医学交流的友好桥梁。
日汉协会长加藤照和表示,希望通过生药贸易往来,在促进日中两国传统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两国和世界人民健康水平的同时,继续加强日汉协同中国医保商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每隔一年的周期性互访,并就两国医药行业最新信息进行共享,对重要课题深入交换意见,来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张东风)新媒体编辑:鲁辰甫
在这里了解中医药,在这里学会养生——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微信号:cntcm1989中国中医药报-养生中国微信号:yangshe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