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甘肃省10000名招考“追求卓越”培训班冲刺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甘肃省社会招考“追求卓越”培训班冲刺资料(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C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革命化和科学化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B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法观点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
5.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D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
是区分 ( C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7.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C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 )
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现代西方哲学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
A.一切物质形态 B.绝对精神 C.原子 D.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10.所有唯物主义都主张( B )
A.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B.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不可知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点是( D )
A. 历史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
1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C )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 C )
A.是否承认人们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16.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B.古代唯心主义与近代唯心主义
C.辩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D.中国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的唯心主义
1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C )
A.对立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 C.实事求是 D.理论联系实际
18.世界观就是( B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19.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 C )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创造的
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 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
20.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C )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21.时间和空间是( B )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22.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惠能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这是( B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
23.相对静止是( D )
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绝对不变的事物 D.绝对运动的状态24.客观实在性是( B )
A.运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唯一特性 C.存在的唯一特性 D.意识的唯一特性
2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B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6.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A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2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说( B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8.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C )
A.属性 B.形式 C.主体 D.源泉
29.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A )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 B.文字的产生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
30.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 A )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对人类自身的改造 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31.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 C )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32.庸俗唯物主义认为( C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C.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或“特殊物质” D.一切事物都有意识
33.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D )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34.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D )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35.一元论就是认为( D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C.世界在本质上是发展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3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C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37.我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讲( B )
A.空间的三维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物理世界的四维性 D.时间的绝对性
38.人脑是意识的( B )
A.物质外壳 B.物质器官 C.源泉 D.内容
39.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 )
A.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而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C.将物质和意识看作是平行并列的 D.既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
40.在下列说法中,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原理的有( D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B.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1.发展的实质是( C )
A.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不断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等同于变化
42.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 B )
A.因果联系 B.非因果联系 C.偶然联系 D.间接联系
43.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在当前条件下的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是( B )
A.现实的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不可能性 D.消极可能性
4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辩证的否定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45.久旱缺雨时,下雨时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B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D.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46.“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句话是一种( D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47.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句话是一种( C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8.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C )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49.构成人们认识事物基础的是( D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50.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 C )
A.由质变到量变 B.向任何方向转化 C.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D.否定之否定
51.辩证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C )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5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B )
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趋势 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C.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D.矛盾的双方你死我活绝对对立的性质和趋势
54.矛盾普遍性的完整含义是指( D )
A.矛盾存在于量变和质变过程中 B.矛盾存在于一切运动着的事物中
C.矛盾存在于一切现象的一定阶段中 D.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始终
5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C )
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次要和主要的关系56.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C )
A.每一事物的矛盾都不包含其共性 B.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C.每一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D.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
5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B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58.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C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59.矛盾是反映( A )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范畴 B.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
C.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关系的范畴 D.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范畴
60.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C )
A.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B.矛盾双方的完全一致
C.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D.矛盾双方没有差别
61.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外力的推动 B.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斗争 C.矛盾的同一性 D.事物的内部矛盾
6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C )
A.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63.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必须分析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坚定信心。
这在哲学上坚持了( D )
A.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64.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这体现了( 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5.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 D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6.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C )
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C.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6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D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68.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因为( A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9.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就是( D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C.纯粹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70.辩证的否定是( A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71.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D )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72.否定之否定规律( A )
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7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4.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C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认识的辨证规律
75.在事物的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状态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76.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D )
A.真相是客观的,假相是主观的 B.真相表现本质,假相不表现本质
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相外露于事物外部
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相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77.“假相是客观的,是本质的表现。
”这是一种( C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78.事物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从发展的表现形式上看( C )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一个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C.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D.是一个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产生的过程
79.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根据在于( D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矛盾所固有的斗争性 D.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80.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这是( C )
A.诡辩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81.“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是( C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82.“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
”这种观点是( C )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唯物主义决定论83.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C )
A.白天过后是黑夜 B.闪电过后是雷声 C.钻木能取火 D.龙年生贵子
84.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联系来看,这是( C )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85.真象和假象是有区别的,因为( C )
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像的是假象C.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D.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
86.事物的内容是指( C )
A.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B.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87.虽然有理论根据,但在当前条件下尚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叫( C )
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
88.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C )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 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89.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C )
A.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是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
C.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唯心主义认识论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90.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C )
A.历史性的优点 B.绝对性的优点 C.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D.相对性的优点
91.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 B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C.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 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9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 )
A.求知欲望 B.好奇心理 C.科学兴趣 D.社会实践
93.感觉、知觉、表象是( C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
94.主张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这是 ( C )
A.唯心主义观点 B.旧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C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补充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96.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
其主要依据是( B )
A.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D.它具有社会历史性9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原理,犯了( D )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9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9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认识“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100.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 A )
A.内部联系的、全体的、本质的反映 B.外部联系的片面反映
C.生动、具体的外部形象的反映 D.现象的直接反映
10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B )
A.先验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不可知论 D.消极的反映论
102.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C )
A.指出人们可能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人认识论 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103.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基本规律是( C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循环往复 B.认识、实践、认识的循环反复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运动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104.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A )
A.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感性认识的作用
B.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理性认识的作用
C.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同起来
D.认为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10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B )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106.“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种观点是 ( D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07.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B )
A.正确理论 B.社会实践 C.客观事物本身 D.大多数人的意见
108.“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B )
A.唯物主义真理论 B.主观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09.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 B )
A.都包含有客观内容 B.都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和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C.都是可知的和无限的 D.按其本性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
110.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观点是( B )
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B.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C.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11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 )
A.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重属性 B.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C.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D.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112.真理是( D )
A.标志主观的范畴 B.标志客观的范畴 C.标志客观规律的范畴 D.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113.“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D )
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真理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混淆了真理同谬误界限的错误观点
114.承认我们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D )
A.陷入诡辩论 B.导致怀疑主义 C.防止相对主义 D.防止绝对主义
115.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这句话说明( D )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16.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 B )
A.具体化 B.理论基础 C.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D.理论形式
117.“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理论本身”,这是( C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118.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B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119.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是( C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先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统一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过程
120.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B )
A.社会现存的各生产关系 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C.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
121.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一事实表明( A )
A.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
122.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 A )
A.经济基础 B.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 D.意识形态
123.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 D )
A.政治法律制度和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
124.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是指( D )
A.新经济基础产生后上层建筑会同步地产生和变化 B.新经济基础产生后全部上层建筑就一切从头开始
C.新上层建筑在其产生中会一概排斥旧上层建筑 D.任何上层建筑现象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基
12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 )
A.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