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oc
FSSS标准
江苏省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企业标准Q/320303RK05-1998 新源燃烧控制工程有限公司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火力发电厂75~2000 t/h燃煤粉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不适用于纯燃油、气和流化床式锅炉,也不包括防止锅炉内爆、液态排渣炉的防氢气爆炸等内容。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可靠性高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
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经过试用和考验,鉴定合格后方可在设计中采用。
本标准规定了本院(公司)生产的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制造,与在线验收测试的内容、方法、及应达到的标准。
另外还包括系统的包装、运输、及储藏。
2引用标准本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发行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江苏省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 2000年08月15日批准 2000年09月01发布新源燃烧控制工程有限公司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RK-95-52 火力发电厂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DL 435-1991 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T 658-1998 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655-1998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GB 3047.1 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T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4050-1993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50049-1994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DLGJ 116-93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热工自动化—火电卷5)3定义及缩略语3.1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 简称(FSSS)当锅炉炉膛燃烧熄火时,保护炉膛不爆炸(内爆和外爆)而采取监视和控制措施的自动系统。
DLT10912008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章
DL / T 1091 — 200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储仓制系统 bin system;storage system 燃料制成粉后储入粉仓,然后从粉仓通过给粉机供给炉膛燃烧的一种系统。
3.2 直吹制系统 direct-fired system 燃料制成粉后直接从磨煤机送入燃烧器的一种系统。
3.3 燃烧控制系统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自动调节炉膛燃料和风量的控制系统,确保锅炉在指令负荷范围内能维持适当的空气/燃料比,维持炉膛负压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锅炉的连续燃烧和火焰稳定。
3.4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FSSS)保证锅炉燃烧系统中各设备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条件安全启停、切投,并能在危急工况下,跳闸相关设备或迅速切断进入炉膛的全部燃料(包括点火燃料),防止发生爆燃、爆炸等破坏性事故的安全保护和顺序控制装置。
注:国外也使用术语燃烧器管理系统(burner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
燃烧器控制系统(burner control system,简称BCS)、燃料燃烧安全系统(fuel-firing safety system,简称FSS)包含在本定义中。
3.5 火焰检测器 flame detector 检测有无火焰并提供信号的装置。
3.6 点火器 ignitor 能在一瞬间提供足够的点火能量去点着主燃烧器燃料的固定安装设备。
3.7 惰性化 inerting 将惰性气体或蒸汽充入到空气/燃料混合物中,使其氧含量减少而避免爆炸的可能。
3.8 连锁 interlock 当某个设备的运行参数达到或偏离限值、操作顺序不正确、设备跳闸时,自动地停止有关设备运行、中断不适当顺序的继续进行、跳闸相关设备,以避免事故扩大或出现危险情况的装置或控制程序。
DLT655-2006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5.6.2 磨煤机组跳闸逻辑测试。
. 5.7 冷却风系统逻辑测试 l 5.7.1 一台冷却风机跳闸,记录连锁状态。 d 5.7.2 降低风压测量表内风压,发出冷却风压低信号,记录连锁状态。
DL/T 655—2006 代替 DL/T 655—1998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2006 年度电力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 改办工业[2006]1093 号文)的安排,对 DL/T 655-1998《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
m 测试规程》进行修订的。 o 修订后的标准与 DL/T 655-1998 的主要变化为:
.3 5 功能测试 w 5.1 总体要求
FSSS 的功能设计应满足 DL 5000 及 DL/T 435 的要求。功能测试主要包括 FSS 逻辑测试、燃油
w 泄漏测试、点火逻辑测试、燃烧器逻辑测试、磨煤机组启停逻辑测试、冷却风系统逻辑测试、首出
跳闸原因记忆、一台送风机跳闸试验、run back 试验、锅炉实际灭火试验、机炉电大连锁。功能测
使空气流过炉膛、锅炉烟井及与其相连的烟道,以有效地清除任何积聚的可燃物,并用空气予
w 以置换的过程。
3.3 总燃料跳闸 master fuel trip,简称 MFT
w 由人工操作或保护信号指令动作快速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所有燃料。
3.4 燃油跳闸Biblioteka oil fuel trip,简称 OFT
w 由人工操作或保护信号指令动作,快速关闭燃油阀,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所有燃烧用油。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分析
产品型号SG-1181/25.4-M4403产品名称1181t/h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编号4403-1-8616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2012年5月1用途及概况随着电站单元机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锅炉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监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就使得普通的操作人员很难准确而迅速地处理许多危及锅炉安全的异常现象,因为操作人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是受其精神状态运、行经验和体能等许多因素的限制。
要是操作人员能借助控制对给定的输入用预先编制的程序给予快速反应使得复杂的安全联锁程序自动进行,就可更有效地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其英文名称为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简称FSSS。
FSSS是由燃料安全联锁(FSS)和燃烧器控制系统(BCS)二部分组成,它在防止运行人员操作事故及设备故障引起锅炉炉膛爆炸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悬吊结构Ⅱ型锅炉。
2系统功能及规范2.1系统功能概述本FSSS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锅炉炉膛吹扫(2)主燃料跳闸(Main Fuel Trip)(3)发出跳闸原因显示和记忆(4)炉膛正、负压保护(5)燃油泄漏试验(6)燃油母管跳闸阀和循环阀的联锁控制(7)油燃烧器点火和熄火控制(中央顺序点火和就地点火)(8)自动顺序启、停油燃烧器(9)煤粉燃烧器的层投切控制自动顺序启、停煤粉燃烧器(10)负荷的快速返回(RUN BACK)(11)炉膛灭火保护(12)火焰检测(13)火焰探头冷却风系统的管理(14)二次风门挡板的开关控制(15)联锁和报警2.2主要技术原则2.2.1锅炉炉膛吹扫锅炉吹扫是锅炉点火前和锅炉点火失败后必须进行的吹扫条件。
炉膛吹扫的目的是将锅炉炉膛和烟道内积存的可燃混合物排除掉,完整的吹扫过程是燃烧器必要的条件之一。
在5分钟吹扫过程中,如果失去任一项吹扫条件,控制逻辑将立即中断吹扫程序,并发出报警,待吹扫条件全部满足,重新吹扫。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规程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规程1 FSSS简介1.1 Furnace Safeuard Supervisorg System 缩写为FSSS即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其用途(功能)如下:1.1.1 自动地对锅炉启动阶段的安全条件进行确认;1.1.2 自动地控制燃油系统的启停及油燃烧器的投入和退出(本司指油角电磁阀开与关);1.1.3 自动地控制制粉系统和燃煤燃烧器的投入和退出(指能否投入与自动跳闸);1.1.4 当锅炉的主机或辅机出现故障时,系统将自动地、有选择地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控制燃烧器(指能否投入与自动跳闸),保证锅炉的稳定;1.1.5 其宗旨是防止锅炉在启动前、运行中、停炉后在炉膛中积聚可燃性气体和可燃物,在锅炉事故灭火的瞬间以及危及炉墙安全的炉膛压力超限或重要辅机故障时,发出保护动作信号,及时切断一切燃料,使锅炉本体进入安全状态;1.2 MHB-2/A型FSSS的主要功能:a.炉膛清扫;b.火焰检测;c.主燃料跳闸;d.跳闸原因记忆;e.模拟;f.报警。
1.3 系统的组成:a.运行人员控制盘(操作板);b.逻辑屏;c.火检屏;d.冷却风系统;e.检测元件;f.就地执行器;g.预制电缆。
1.4 冷却风系统冷却风系统由风机、管路、电机与控制操作系统组成,它的作用是冷却高温检测元件不被烧坏(火检探头),从而保证检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当风机联锁与低风压保护投入时,停止运行风机,备用风机自启动;系统风压低于2000Pa,备用风机自启动。
控制系统有操作板上控制与就地屏控两组。
1.5 运行人员控制盘(操作板)操作板由FSSS保护切换开关;首次跳闸原因光字牌;各层各角火焰检测光字牌;冷却风机启、停光字牌及其启、停按钮键;清扫条件光字牌及启动清扫计时按钮键;两个手动“MFT”按钮键组成。
如示意图:首次跳闸原因 清扫条件送风机 均 停 引风机 均 停 汽 包 水位高 汽 包 水位低 炉 膛 压力高 风 量 >30% 跳 闸 阀 关 二次风 门未关 油角阀 均关炉 膛 压力低 炉 膛全灭火 失 去 燃 料 危 急 停 炉三次风 门关闭 角二次 风门未关有送风机运行 有引风机运行C 层有火 1 4 C 层无火 2 3M 层有火1 4 ← MFT MFT2 3 风机A 风机BMHN —2A 型FSSS 控盘1.5.1 MFT (英文缩写,意为主燃料被切断)。
7.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7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7.1 概述a.热工保护火电机组热工保护是通过对机组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进行监视和控制而起保护作用的。
当机组发生异常时,保护装置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必要时自动启动或切除某些设备或系统,使机组仍然维持原负荷运行或者减负荷运行。
当发生重大故障而危及机组设备安全时,停止机组(或部分系统设备)运行,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1) 概念和作用在机组运行过程中,自动检测系统会不断对热工过程参数进行监视,并及时向值班人员提供这些热工参数变化的信息。
自动报警系统能在必要时通过声、光等报警信息提醒值班人员。
因此,在自动调节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等自动处理热工参数的异常时,运行值班人员还可以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只有当所有上述处理措施均失效,同时异常情况不断发展甚至可能危及机组设备的安全时,自动保护系统的跳闸回路才使用最后的极端措施立刻停止机组运行,确保机组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2) 热工保护的特点1)热工保护是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的最高手段;2)热工保护的操作指令拥有最高优先级;3)热工保护系统必须与其他自动控制配合使用;4)热工保护检测信息的可靠性高;5)热工保护具有监测和试验手段;6)热工保护的结构与特点各不相同.。
常见的大型火电机组专用的热工保护系统及装置(1) 辅机故障减负荷系统,RUN BACK(简称RB)(2) 机组甩负荷保护系统,FAST CUT BACK(简称FCB)(3) 锅炉安全监视系统,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简称FSSS)(4) 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TURBINE SAFETY INSTALLATION (简称TSI)b.FSSS系统FSSS属于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左权电厂火电机组DCS系统包括DAS、CCS、FSSS、SCS、ECS五大部分。
下面就FSSS系统做一简单说明。
FSSS系统即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简称,包括燃烧器管理系统(Burner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燃烧器控制系统(Burner Control System,简称BCS)、燃料燃烧安全系统(Fuel-firing Safety System,简称FSS)。
DLT6552019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7页word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5—2019 Code for on line acceptance test of furnace safeguardsupervisory system in fossil fuel power plant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2019-03-19批准2019-10-01实施前言本规程是根据电力工业部技综[1995]44号文电力行业标准计划的安排制定的。
本规程是新编的电力行业标准。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规程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规程由电力工业部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苏耕。
本规程委托电力工业部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的内容、方法及应达到的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机组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订货合同和工程建设最终在线验收测试。
单机容量200MW火电机组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435—91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5000—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定JB/TS234—91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SDJ27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电建[1996]第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规发[1996]第214号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3定义及缩略语3.1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简称FSSS)当锅炉炉膛燃烧熄火时,保护炉膛不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监视和控制措施的自动系统。
DLT734-2000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导则(doc 14页)
DLT734-2000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导则(doc 14页)DLT734-2000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导则(doc 14页)J98备案号:7794—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 of welding repair for boilerdrum in fossilfired power plants2000-11-03 发布2001-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4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技综[1994]42号)的安排而制定的。
在我国在役电站锅炉汽包中,发现主焊缝、接管座3 焊接修复前的准备4 汽包焊接修复技术5 焊后热处理6 质量检验7 技术文件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汽包钢的成分、性能附录B (提示的附录) 汽包钢焊接性资料附录C (提示的附录) 焊条成分和性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锅炉汽包主焊缝、接管座焊缝和人孔加强圈焊缝的缺陷,汽包筒体的腐蚀、局部疲劳等缺陷的清除,焊接修复,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钢、低合金钢,汽包壁厚小于或等于203mm发电用锅炉汽包的焊接修复。
本标准也适用于汽包等用焊接方法的局部补强。
锅炉集箱、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压力容器的焊接修复也可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大面积的疲劳、应力腐蚀及蠕变裂纹的焊接修复。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13—1997 锅炉用钢板GB/T 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GB/T 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GB 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DL 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40—91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评定及处理规程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 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T 5069—199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JB 1152—81 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JB 1609—83 锅筒制造技术条件JB 3144—82 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JB 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探伤SD 340—89 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3 焊接修复前的准备3.1 查明汽包所用钢材的牌号,应符合GB713的规定,并收集该钢材的焊接性资料。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oc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GJ116-93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西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施行日期:1994年1月1日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总院关于颁发DLGJ116-93《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的通知电规发(1993)255号各有关单位: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院委托西南电力设计院编制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现批准颁发DLGJ116—93《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自发行之日起施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院。
1993年9月22日1总则1.0.1本规定为实施《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热工自动化部分的补充和具体化。
1.0.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火力发电厂220~2000t/h燃煤粉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不适用于纯燃油、气和流化床式锅炉,也不包括防止锅炉内爆、液态排渣炉的防氢气爆炸等内容。
1.0.3制粉系统的防爆只涉及与燃烧直接有关的部分,不完全包括制粉系统监控设计的内容。
1.0.4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宜采用通过审定的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
1.0.5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可靠性高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
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经过试用和考验,鉴定合格后方可在设计中采用。
2应用功能2.0.1完整的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下列功能:(1)锅炉炉膛吹扫及燃油泄漏试验;(2)锅炉点火;(3)锅炉火焰监视;(4)锅炉炉膛压力(正、负压)和灭火保护,以及主燃料跳闸;(5)燃烧器控制。
2.0.2容量为220t/h及以上锅炉的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炉膛吹扫功能;容量为1000t/h及以上锅炉还宜具有燃油泄漏试验功能。
2.0.3容量为220t/h及以上锅炉的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锅炉炉膛压力(正、负压)保护、锅炉火焰监视及灭火保护功能。
DL_T 5428-2009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K 54备案号:J926-2009工阳lll华人民共和罔电力行业标准jDL/T 5428 - 2009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I&C protectionsv. stem in fos矧fuel power plant 2009-07-22发布2009-12-01实施III华人民共和陶国家能源局发布⑧DL /T 5428 - 2009前言…………………………………一Ⅲl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53.1术语和定义……”………………………………………………”5 3.2缩略语…………………………………~84总则………………………………………………1 05热丁保护系统的设计原则………………………….a….115.t电源设计原则...一...................... (1)5.2逻辑设计原则...~ ......................a (11)5_3热工保护系统配置原则 (13)5.4其他......。
..................~ (16)6锅炉保护………………一……….176.1锅炉局部保护…“………~ ………¨176,2锅炉炉膛安全保护………………………一………………….19 6+3锅炉停炉保护…”………一……………………………_227锅炉燃烧器控制.........~ (26)7.1 点火、助燃……一…………1 267。
2煤粉燃烧器控制.........一 (28)7.3磨攥机启、停条件......“ (28)7,4蛤煤机启,件条件......~ (29)7。
5给(排)粉机扁、停条件……………………………………。
30 8汽轮发电机组保护……一………………………’318.! 汽轮机局部保护……………………………………。
FSSS设计规范书
3.6.5 给煤机或给粉机控制电源中断时,应同时切断相应的动力电源。
3.6.6 在控制盘(台)上严禁装设解除任何主燃料跳闸条件的开关,以及机组电气连锁开关。
3.6.7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必须有防止由于电源中断或恢复,以及瞬间切换时造成误动作
的措施。
4 操作、显示和信号
4.0.1 在控制盘(台)上应提供下列操作:
3.4.2 锅炉点火顺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
○
○
(1)点火、助燃油(气)枪宜按成对原则投运和停止。
(2)点火器打火 10s 钟内,如点火油(气)火焰未建立,则应退出该点火系统,并禁止在 1min
内再次点火。
3.4.3 油枪运行中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宜自动切除油枪的运行:
(1)雾化介质压力低,延时×s;
表 3.2.2 主 燃 料 跳 闸 动 作 对 象
序
中间贮仓式制粉系
主燃料跳闸动作对象
直吹式制粉系统
号
统
1
关闭全部一次风门(包括快关门)
√
√
2
关闭总燃油(或燃气)关断阀及快关阀
√
√
3
关闭各油枪(或气枪)关断阀及快关阀
○
○
4
关闭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减温水阀
√
√
5
送风调节切换至“手动”状态
√
√
6
引风调节切换至“手动”状态
9
全部一次风机跳闸
√
√
√
√
10
全部排粉机跳闸
√
√
11
全部给粉机跳闸
√
√
汽包水位正常(达到点火规定的水位
12 值)
√
√
13
DLT655-2006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c ——涵盖了新建或技术改造工程验收测试的各个阶段; . ——测试项目和质量指标涵盖了整个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验收测试。 l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DL/T 655-1998。 d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C 是规范性附录。
当锅炉炉膛燃烧熄火时,保护炉膛不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监视和控制措施的自动系统。FSSS 包括
3 燃烧器控制系统(burner control system,简称 BCS)和炉膛安全系统(furnace safety system,简称 FSS)。 . 3.2 炉膛吹扫 furnace purge
使空气流过炉膛、锅炉烟井及与其相连的烟道,以有效地清除任何积聚的可燃物,并用空气予
w 以置换的过程。
3.3 总燃料跳闸 master fuel trip,简称 MFT
w 由人工操作或保护信号指令动作快速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所有燃料。
3.4 燃油跳闸 oil fuel trip,简称 OFT
w 由人工操作或保护信号指令动作,快速关闭燃油阀,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所有燃烧用油。
5.8 首出跳闸原因记忆
0 5.8.1 对于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或其他专用控制装置作为主机的,要求能记忆显示首出跳闸原因。 6 5.8.2 对于 FSSS 系统进入分散控制系统的,要求能记忆跳闸的事件顺序。
5.9 一台送风机跳闸试验
3 锅炉负荷不小于 90%时,突然一台送风机跳闸,记录炉膛负压变化情况。一台送风机跳闸时不 . 应引起 MFT。
DL/T 655—2006 代替 DL/T 655—1998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2006 年度电力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 改办工业[2006]1093 号文)的安排,对 DL/T 655-1998《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
DLT 5175一2003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75 一 2D03
4.0.6 模拟量控制项目及策略应根据机组特点、工艺过程对控制 质量 的要 求和对象的动态特性确 定,应立足于简 单、可靠、适用 , 并能适应启 、停及 中间负荷情况下机组安全 、经济运行 的需要。 4.0.7 采用分散控制系统控制的单元机组,可按照控制系统分层 分散的设计原则设计 。
3 模 拟 量控制、顺序控制、保护连锁控制操作在共用同一个 开关量信号时,开关量信号首先送入优先级最高的保护回路,即 几个回路共用的开关量信号接入具体回路的优先级或分配次序, 也应是保护连锁控制最 高、模拟 量控制和顺序控制最低 。
4 控 制 回路在 共用 同一个模拟 量信号时 ,模 拟量信号应首 先 送入模拟量控制 回路。 4.0.5 模拟量控制 宜采用能直接 反映过程质量要 求的参数作为 被 调 量。 当这种 参数在测 量上有 困难或测 量迟延 过大 时,可选择 与 上述参 数有单值对 应关系的间接参数作为被调量 。
DL 1T 5175一 2003
2 对 于 控制器模件本身带有控制输出和相应的信号输入接口 又通过总线与其他输入模件通讯的情况,完成模拟量控制、锅炉 炉膛安全监控任务的控制器模件以及完成重要信号输入任务的模 件 应冗余配 置。 4.0.11 机柜内的模件应允许带电插拔而不影响其他模件正常工 作。模件的种类和规格应尽可能标准化。 4.0.12 在配置冗余控制器的情况下,当工作控制器故障时,系 统 应能 自动 切换到冗 余控制器 工作 ,并 在操作 员站上报 誉。处于 后备的控制器应能根据工作控制器的状态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 4.0.13 冗余控制器的切换时间和数据更新周期,应保证系统不 因控制器切换而 发生控制扰 动或延迟。
DL 5 0 00 一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U T 7 0 1一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
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
核心 问题是通过 周密的安全联锁 和许可条件 避免可燃性 混合 物在炉膛 、 煤粉管道和燃烧器中积存 , 以防止炉膛爆燃 的发生 。 ( 一 )炉膛 吹扫。锅炉停 炉后,在 闲置 的炉膛里会积聚 杂物 。炉膛吹扫的 目的是将炉膛和烟道 中可能积聚 的可燃混合 物清除掉 ,防止点火 时引起炉膛爆燃 。炉膛 吹扫 的方法是,在 锅炉点火前要在炉膛 内吹入足够 的风量 ,把这些混合物带走 , 以防在 点火时炉膛发生爆燃,这种 防止炉膛爆燃 的措施叫炉膛 吹扫。1 )点火前炉膛 吹扫 。锅炉在 点火启动前必须进行吹扫, 以稀释或吹尽炉内可能存在的可燃混合物,防止点火 时爆燃 。 当条件满足后,按下 “ 启动按钮 ”启动炉膛吹扫程序, “ 正在 吹扫 ”灯亮,并进行 5分钟的吹扫计时,期 间吹扫条件始终满 足 ,5分钟之后则 “ 吹扫完成 ”灯亮 ,M F T 信 号被复位,锅炉 可以点火启动 。 2 ) 锅炉跳 闸后炉膛吹扫 。 锅炉跳闸后 , 通常送 、 引风机继续运行 ,辅助风挡板控制系统在 M F T 信 号作用下 ,将 调节定值 自动切换到既定的吹扫位置 ,使吹扫风量不低于 3 0 % ( 或2 5 % ),F S S S的功能是进行这一吹扫过程 的计时 。 ( 二 )主 燃料跳 闸。主燃 料跳 闸,简称 M F T ,它是燃 烧 器管理系统 的主要功能 。在锅炉运行 的各个阶段 ,F S S S实时 、 连续 地对机组 的主 要参数和运 行状态进行监 视,只要这些 参 数和状 态有一个越 出 了安全运行 的正常 范围,系统就会发 出 M F T指令 。M F T动 作将快速切断所有 进入 炉膛 的燃 料,即切 断 所有 的燃油和煤粉输入炉膛 ,实行紧急停炉 ,防止炉膛爆燃; 并指 出引起 M F T的第一原 因。 ( 三 )油燃料跳 闸。点火 吹扫 完成后 ,炉膛 具备 了点火 条件 , 此时应将 M F T 复位 , 并建立 了一个锅炉点火限定计时器 , 当在 限定时间 内不 能建立 火焰,F S S S系统 应跳 闸 M F T ,闭锁 点火燃料 ,禁止继续 点火,并重新 吹扫炉膛 内点火未成功 的 可燃物,然后 F S S S即开始对燃油系统进行条件扫描和控制 , 这是 F S S S功 能完成 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 的监控 内容包括 锅炉点火许可及油燃烧器的投入及状态监视等 。 ( 四 )组、煤组 点火允许 。锅炉 进行炉膛 吹扫之后 ,锅 炉准备点火,点火之前需要对燃油 系统进行检查 ,在满足 “ 油 层启动许可 ”条件下来 实现油枪启动控 制 。锅炉投煤 许可是 锅炉安全运行 的重要条 件之一 ,在投粉 之前 ,尤其 是第一次 投粉之前 ,各 种设备 的状态及参数 必须要给予确 认,条件 必 须全 部具备 以后才能运行 。 四 、结 束 语 炉膛安全 监视 系统 是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 的关键 , 所有火 力发 电过程 的设备监控与运作 资料采集 判断反应都应纳入安全 监控的范围进 行规 划, 随着科 技 的发展 , 电力监控 需求及 网络 带宽的出现 , 为新时期 电厂锅炉安全 监控带 来更大的发展 , 炉 膛安全监视系统也将会在 火力发电中扮演越来越 重要 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 1 1 张新伟 . 对锅 炉 火焰检 测装 置 的探析 【 l 1 . 华 东 电
10第四章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2.1.3 复位MFT继电器 ⑴ K01动作条件不存在; ⑵ CRT上发出复位MFT继电器命令(运行软复位)或炉膛吹扫 完成发出复位MFT继电器命令。 2.1.4 跳闸MFT继电器 任一MFT条件满足或手动在CRT上跳闸MFT 2.1.5 首出原因记录 当K01动作时,系统自动记忆首出原因,首出原因复位采用热工 硬复位。
2.2 切断油燃料保护OFT
⑴ 操作员跳闸:在CRT上发出关闭主油阀的指令(OFT软按 钮);
⑵ MFT动作;
⑶
OFT硬按钮。
14
2.2.2 OFT动作逻辑联锁设备 ⑴ 关闭所有油阀; ⑵ 退出所有油枪; ⑶ 关闭主油阀。 注意:OFT同MFT,也设计为软硬件互相冗余的,以提高动作的可靠性。 2.3 切断主燃料保护(K02) 2.3.1 K02动作条件(或)
9
6. FCB逻辑 FCB逻辑考虑了由于汽轮发电机突然与电网解列或 主汽门突然关闭等原因导致机组甩负荷的情况。 当FCB发生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磨和油枪,跳闸 相应的磨,紧急投入相应的油枪,确保FCB过程中 锅炉的安全运行。 7. 油燃烧器管理 当炉膛投油条件满足时,允许投入油燃烧器。油燃 烧器管理逻辑,监视油燃烧器的运行情况,当出现 危险工况或燃烧器故障时,及时切除相应的油燃烧 器。
2
4 跳闸柜 跳闸柜中布置5个MFT继电器、1个OFT继电器、3 个电源监视继电器。 MFT继电器———切断所有进入炉膛的燃料、停 五台磨煤机、关五台磨煤机的快关挡板、停两台一 次风机,并向相关系统提供MFT节点。 OFT继电器--关断燃油母管,切断所有进入炉 膛的油燃料。 电源监视继电器--监视跳闸继电器柜中各继电 器的电源是否正常。 由上可见,MFT、OFT继电器可在紧急停炉时及 时切断进入炉膛的所有燃料,保护锅炉安全,使制 粉系统安全停运。
完整word版锅炉FSSS
锅炉 FSS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英文称为Furn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简称FSSSFSSS 系统主要功能:1、 锅炉点火前的油泄漏试验及炉膛吹扫2、 燃油跳闸阀回油阀等辅助设备的控制3、 MFT 及自动减负荷工况(包括 RB 和甩负荷工况)下锅炉的保护联锁4、 单个油枪及油组顺序自启、停5、 磨煤机顺序自启停6、火焰监视,参数报警FSSS 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公用控制逻辑、燃油控制逻辑、燃煤控制逻辑 磨煤机顺序自启停针对直吹式制粉系统。
FSSS 功能分二大部分:燃烧器控制系统 (BCS )和燃料安全系统(FSS ), —般统称FSSS 。
BCS的功能是对燃烧器系统进行连续监测和程序控制 ,同时提供状态信号至 MCS 、 SCS 、 DAS 和报警系统;FSS 的功能是防止在锅炉运行的各个阶段包括启停过程中,在炉膛、烟道或任何其它部分形成一种可爆燃物质而引起炉膛发生爆炸, 或当锅炉、 汽机和发电机等主设备发 生危害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时,产生主燃料跳闸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点火前的炉膛吹扫, MFT 后的吹扫及油系统切除后的吹扫;点火许可 及油系统控制;投粉许可及制粉系统控制; MFT 及自动减负荷工况下的保护联锁;火焰监 视,参数报警,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通讯等等。
FSSS 的功能:油系统泄漏试验 炉膛吹扫点火允许条件的判断油燃烧器的自动点 /熄火控制 投煤许可条件的判断 煤燃烧器的自动点 /熄火控制OFT MFT(MFT) 。
1、2、 3、 4、 5、 6、 7、 8、 9、 10、 FCB 11、 RB12、二次风门挡板的控制FSSS 的逻辑结构:公用逻辑:油系统泄漏试验、炉膛吹扫、锅炉点火允许条件的判断、 MFT 、二次风门挡板的控制、燃油跳闸阀控制、再循环阀控制。
油层逻辑:油枪点火允许条件、油枪的启动、停止、吹扫、跳闸。
煤层逻辑:煤层点火允许条件、制粉系统的启动、停止、跳闸。
第04章 炉膛安全监视保护系统
第四章炉膛安全监视保护系统炉膛安全监视保护系统是锅炉燃烧安全运行,防止锅炉灭火放炮及其它危急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保护手段。
我厂#3、#4炉现安装使用的锅炉安全保护装置为MFSSS-A(Ⅱ)型。
保护装置动作后可自动切断进入炉的燃料,可有效地防止锅炉灭火放炮。
1 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1.1火焰检测器1.1.1检测器内应无积灰,透镜片无大面积损伤,无裂痕,透明度良好;1.1.2检测器插接件接触良好,内部光纤无损伤,感光件无污染,引线良好无损伤;1.1.3火焰检测器的入光口对准观火孔,安装牢固端正;1.1.4冷却风管无泄漏和堵塞,风压充足。
1.2 压力开关参见本篇第一章有关内容。
1.3二次回路参见本篇第一章有关内容。
1.4继电器参见本篇第一章有关内容。
1.5保护装置1.5.1外观检查无明显创伤和损坏,硬件无故障,软件运行正常。
1.5.2内部无灰尘,插(焊)接件牢固,接触良好,各元器件无过热损坏现象。
1.5.3电源接通后,内部无明显发热、冒烟和异常响声与异味;各状态指示灯指示正常,且与相应状态相符;各按键按动有力,状态响应正确。
2保护系统调试项目及质量标准:2.1静态试验静态试验是指整套保护装置已安装完毕,锅炉点火前对保护装置及其火焰检测器、压力开关等外围设备所进行的分部检查和试验。
每次大、小修后均应进行此项试验,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系统各项保护、联锁功能是否正确,在锅炉点火前及时发现安装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防止锅炉点火后无法纠正。
2.1.1火焰检测器试验目的:检查火焰检测器光电特性与接线是否正确。
试验方法:用可调光源或手电筒在现场照射镜头,在端子排处测量火焰信号的光电特性,其电压变化应在0~360mv范围内,且连线极性正确无误。
火焰检测信号的调试还应在锅炉高、低负荷两个不同工况下进行,使全工况下均能兼顾。
即在装置上应能鉴别出不同负荷下不同亮度的火焰信号。
2.1.2压力开关保护系统试验试验目的:检查炉膛压力取压装置、扩容器、脉冲管路连接是否严密,压力开关保护动作值是否正确。
(整理)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1、总则1.1 本规范书对卖方提供的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提出了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它包括功能设计、设备结构、性能和制造、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朱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卖方提供的报价与本规范书有偏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对每一点都作详细说明。
如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1.4 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技术规范2.1 本规范书中涉及的所有规范、标准或材料规格(包括一切有效的补充或附录)均应为最新版本,即以买方发出本门路订单之日作为采用最新版本的截止日期。
若发现本规范书与参照的文献之间有不一致之处,卖方应向买方指明。
FSSS 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范和标准以及锅炉厂要求:中国电力行业标准DL GJll6—93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美国防火协会(NFPA)ANSI/NFPA 70 国家电气规范ANSI/NFPA 85C 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内爆和外爆ANSI/NFPA 85F 制粉系统的安装及运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ANSI/IEEE 472 冲击电压承受能力导则(SWC)ANSI/IEEE 488 可编程仪表的数字接口.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IA RS-232-C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美国仪器学会(ISA)ISA IPTS 60 热电偶换算表ISA RP55.1 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协会(SAMA)SAMA PMS 22.1 仪表和控制系统功能图表示法英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予排ANSI/N置MA ICS6,.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UL 1413 电视用阴极射线管的防内爆UL 44 橡胶导线、电缆的安全标准2.2 基本要求2.2.I FSSS应包括燃烧器控制系统(BCS)和燃料安全系统(F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GJ116-93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西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施行日期:1994年1月1日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总院关于颁发DLGJ116-93《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的通知电规发(1993)255号各有关单位: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院委托西南电力设计院编制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现批准颁发DLGJ116—93《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自发行之日起施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院。
1993年9月22日1总则1.0.1本规定为实施《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热工自动化部分的补充和具体化。
1.0.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火力发电厂220~2000t/h燃煤粉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不适用于纯燃油、气和流化床式锅炉,也不包括防止锅炉内爆、液态排渣炉的防氢气爆炸等内容。
1.0.3制粉系统的防爆只涉及与燃烧直接有关的部分,不完全包括制粉系统监控设计的内容。
1.0.4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宜采用通过审定的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
1.0.5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可靠性高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
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经过试用和考验,鉴定合格后方可在设计中采用。
2应用功能2.0.1完整的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下列功能:(1)锅炉炉膛吹扫及燃油泄漏试验;(2)锅炉点火;(3)锅炉火焰监视;(4)锅炉炉膛压力(正、负压)和灭火保护,以及主燃料跳闸;(5)燃烧器控制。
2.0.2容量为220t/h及以上锅炉的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炉膛吹扫功能;容量为1000t/h及以上锅炉还宜具有燃油泄漏试验功能。
2.0.3容量为220t/h及以上锅炉的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锅炉炉膛压力(正、负压)保护、锅炉火焰监视及灭火保护功能。
容量为670t/h及以下锅炉,可采用全炉膛火焰监视和灭火保护;容量为1000t/h及以上的锅炉,宜采用基于单个燃烧器的火焰监视和灭火保护。
2.0.4锅炉至少应具有“就地点火”功能;容量为670t/h及以上锅炉,还应具有“远方点火”功能;对具有燃烧器控制功能的锅炉,还应设置“自动点火”功能。
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点火功能时,控制室内应具有选择点火方式的手段。
2.0.5容量为670t/h及以上锅炉,宜设置单个油枪吹扫顺序控制功能。
2.0.6容量为1000t/h及以上锅炉,当采用中间贮仓式制粉系统时,可装设根据负荷(在负荷大于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范围内)自动切投燃烧器的燃烧器控制系统。
2.0.7容量为1000t/h的锅炉,当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时,可装设单套制粉系统正常顺序启停及“快速减负荷”(Run Back)时自动停止的燃烧器控制系统。
2.0.8容量为2000t/h的锅炉,当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时,可装设根据负荷(在负荷大于最小不投油稳燃负荷范围内)自动启停制粉系统的燃烧器控制系统。
2.0.9容量为410t/h及以上锅炉,宜装设监视炉膛火焰的工业电视。
3逻辑设计3.1炉膛吹扫3.1.1锅炉点火前必须对炉膛进行吹扫,吹扫开始和吹扫过程中必须满足一定的吹扫条件。
吹扫条件应根据锅炉容量和制粉系统的类型按表3.1.1所列确定。
3.1.2锅炉炉膛吹扫时间应不少于5min或相当于炉膛(包括烟道)换气5次的时间,取其中较大值。
在吹扫计时时间内,若吹扫条件中任一条件失去,则认为吹扫失败,再次吹扫时应重新计时。
3.2主燃料跳闸3.2.1锅炉主燃料跳闸条件应根据火焰监视和保护方法以及制粉系统类型确定,至少应满足表3.2.1规定。
锅炉炉膛压力保护逻辑应按“三取二”设计。
汽包水位保护逻辑也宜按“三取二”设计。
锅炉炉膛压力,汽包水位和再热气温高、低报警值,主燃料跳闸动作值以及延迟时间,应由锅炉厂提供设计依据,在运行中再作修正。
1)单元机组具有自动“快速切负荷”(FCB)能力时汽轮机自动主汽门关闭,可不动作主燃料跳闸;2)角火焰丧失触发主燃料跳闸这一项仅适用于非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且锅炉采用切向燃烧方式时。
注:进行炉膛吹扫时,可以甚至应该存在的主燃料跳闸条件(如全炉膛火焰丧失、单元机组汽轮机跳闸等),应是短时作用的信号,以便能正常进行吹扫。
3.2.2锅炉主燃料跳闸的动作对象应按表3.2.2确定。
3.2.3不是由送风机或引风机解列造成的主燃料跳闸,不能解列送风机和引风机。
3.2.4送风机或引风机解列引起主燃料跳闸动作后,应延时一定时间再缓慢打开跳闸风机的挡板,并保持打开状态不少于15min。
3.2.5当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中具有“临界火焰”监视逻辑时,在没有取得经验前,“临界火焰”信号宜只作为报警信号。
3.3局部火焰丧失3.3.1对容量为1000t/h及以上的四角喷燃锅炉,当单个燃烧器火焰丧失时,应发出报警信号,由运行人员判断是否停止相应燃烧器对;当一个燃烧器对的两个火焰均丧失时,该燃烧器对应自动跳闸。
若同层相邻两个燃烧器火焰均丧失时,该层所有燃烧器对应的给粉机或磨煤机应自动跳闸。
3.3.2对容量为1000t/h及以上的对冲式燃烧锅炉或W型火焰燃烧锅炉,当单个燃烧器火焰丧失时,应发出报警信号,相应的燃烧器对自动跳闸;当同一个磨煤机供粉的燃烧器火焰丧失数量超过规定值时,相应的磨煤机应自动停止。
3.3.3对容量为1000t/h及以上的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当单个燃烧器火焰丧失时,发出报警信号,由运行人员判断是否停止相应磨煤机;当一个角熄火的燃烧器数量大于规定值时,相应磨煤机应自动停止。
3.4点火、助燃3.4.1锅炉点火油(气)枪和助燃油枪的启动条件应根据点火方式分别按表3.4.1-1和表3.4.1-2确定。
注:煤粉燃烧器投运后,应闭锁表中的第6项。
3.4.2锅炉点火顺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点火、助燃油(气)枪宜按成对原则投运和停止。
(2)点火器打火10s钟内,如点火油(气)火焰未建立,则应退出该点火系统,并禁止在1min 内再次点火。
3.4.3油枪运行中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宜自动切除油枪的运行:(1)雾化介质压力低,延时×s;(2)油压过低,延时×s。
3.4.4气枪运行中出现下列任一种情况时,宜自动切除气枪的运行:(1)气压过低,延时×s;(2)气压过高,延时×s。
3.4.5对不具备“快速甩负荷”(FCB)、“快速减负荷”(RB)或燃烧器控制功能的系统,严禁自动启动投油。
3.5煤粉燃烧器控制3.5.1锅炉煤粉燃烧器投入至少应满足表3.5.1中的全部条件。
3.6其他要求3.6.1并列运行的风机(包括送风机和引风机等)未全部跳闸时,应迅速关闭跳闸风机的挡板。
3.6.2磨煤机跳闸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给煤机。
3.6.3对直吹式制粉系统,负荷较低情况下正常停运给煤机时,应在先投运相应油枪后再停运给煤机,并经一定延时停运磨煤机。
3.6.4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给煤机和中贮式制粉系统的给粉机应有最低转速限制。
3.6.5给煤机或给粉机控制电源中断时,应同时切断相应的动力电源。
3.6.6在控制盘(台)上严禁装设解除任何主燃料跳闸条件的开关,以及机组电气连锁开关。
3.6.7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必须有防止由于电源中断或恢复,以及瞬间切换时造成误动作的措施。
4操作、显示和信号4.0.1在控制盘(台)上应提供下列操作:(1)炉膛吹扫;(2)点火方式选择;(3)点火油(气)枪、助燃油(气)枪、煤粉燃烧器(包括相应直吹式制粉系统)等的投入和切除;(4)手动主燃料跳闸。
控制盘(台)上不允许设置“主燃料跳闸复归”操作手段。
4.0.2对于容量为1000t/h及以上锅炉,当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统一纳入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中时,第4.0.1条所列的(1)、(2)和(3)项可采用分散控制系统的CRT键盘操作,并根据单元机组热工自动化总体设计,配置必要的后备常规操作器。
不宜采用无冗余措施的计算机CRT键盘操作。
用于紧急安全停机的“手动主燃料跳闸”操作,应独立于分散控制系统,并由硬接线实现。
4.0.3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中的燃料安全系统和机组的电气连锁系统应相互独立。
安全系统的输出应直接作用于表3.2.2规定的最终执行对象。
4.0.4在控制盘(台)上应设必要的报警信号,具体配置应按表4.0.4确定。
当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具有CRT屏幕显示功能时,可不再配置传统信号灯板。
4.0.5当具有CRT屏幕显示功能时,应设置吹扫条件、点火条件、吹扫失败、点火失败、主燃料及主燃料跳闸原因等专用显示画面。
4.0.6系统至少应设置主燃料跳闸和油燃料跳闸的首出原因显示。
当采用分散控制系统或装设计算机监视系统时,表4.0.4中拟送入光字牌报警的信号均应送入这些系统作为事件顺序记录的信号。
5设备类型和技术条件5.0.1锅炉炉膛安全监控装置宜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微机控制器。
对于采用分散控制系统的工程,如厂商有成功的运行经验,也可把监控装置纳入分散控制系统中,采用相同的控制设备。
5.0.2当单元机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而锅炉炉膛安全监控装置采用其他类型控制器时,宜配置可靠的通信接口,以便在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员站上监视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信息,而无需增加额外的输入/输出通道。
5.0.3炉膛压力测量用的正、负压力开关应采用过程压力直接驱动的压力开关。
5.0.4总燃油快关阀和各油枪快关阀(包括雾化、吹扫、关断合一的三用阀)在灭火时应快速切断油路,以减少进入炉膛的未燃油。
工作压力下的关闭时间宜小于或等于1s。
5.0.5总燃油(或燃气)快关阀和各油枪(或气枪)快关阀宜采用不同种类的驱动源。
5.0.6点火油(或气)枪应提供可靠的防溅型行程开关。
6取样系统6.0.1炉膛压力保护应分别设三个正压或负压取样点,在炉墙上独立开孔,并通过独立的取样管接至压力开关。
为避免取样管内积灰堵塞,还应采取防堵措施。
炉膛压力取样孔应与吹灰器和看火孔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吹灰或开启孔洞时影响压力测量值。
6.0.2到制粉系统的热风管、各一次风管、二次风管等应有符合测量要求的风压、风量的取样孔,以及必要的测量管吹扫措施。
6.0.3燃烧器上应有火焰检测器的安装位置,保证各燃烧器火焰检测器能正确地检测火焰。
火焰检测器的具体安装位置应由锅炉厂和装置制造厂共同确定。
附录A全炉膛火焰丧失、不稳定临界火焰及角火焰丧失的定义原则上应由锅炉厂负责提出该锅炉的引起主燃料跳闸的火焰丧失定义。
下面提出的通常引起主燃料跳闸的各种火焰丧失的定义可供设计选用。
A1“全炉膛火焰丧失”的定义(1)全炉膛火焰检测时,当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火焰丧失并延时了一定时间,且运行的油或气燃烧器层又少于规定的层数,可认为全炉膛火焰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