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位负责人会计违法行为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会计风险及防控措施

会计风险及防控措施

会计风险及防控措施会计风险指的是在企业会计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或损失,会计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失实、财务造假、监管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

会计风险的发生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保障企业的利益和安全。

一、信息失实风险信息失实风险指的是企业会计报表中存在虚假、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信息,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威胁。

造成信息失实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人为失误等。

为了降低信息失实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提高企业员工的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搭建透明的信息披露平台,及时公布企业的财务信息,接受监管机构和公众的监督,增加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4.定期组织会计核算和审计工作,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处理。

二、财务造假风险财务造假风险是指企业为了谋取私利,故意篡改财务数据或虚构交易,以达到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目的。

财务造假会对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应对财务造假风险:1.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和制度,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对员工的财务造假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不参与或者揭发财务造假行为。

3.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审计,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报表进行独立审核,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设立监察机构,建立举报渠道和奖惩机制,鼓励员工和公众积极参与对财务造假行为的监督和揭发。

三、监管风险监管风险是指企业在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方面存在漏洞或者不符合规定,导致企业被处罚或者受到其他不利影响的风险。

为了降低监管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学习和了解,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都有着更加广阔的进步空间,我国会计工作也正在不断创新。

但是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较为混乱,以至于在会计工作中缺乏有序秩序,导致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存在各种薄弱现象,部分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员不能够全面掌握真实的数据信息,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要积极明确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因此,文章围绕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及防范措施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会计工作中法律责任以及当前我国会计工作法律责任的基本现状,再提出有利于防范会计工作的行,确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会计工作;法律责任;防范措施当前由于我国会计工作法律责任的风险界定较为模糊以及缺乏针对性,所以导致我国存在着各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不良行为,而且当前会计工作法律责任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以至于在会计信息中存在着失真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缺之了解,未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导致种种不良问题的发生,严重阻碍着我国会计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这就要各人员能针对于当前存在的种问题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为我国会计行业造一种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一、针对于会计工作当中法律责任风险界定的探究会计工作的主要法律责任实就是会计造假的责任,造假主要的造以及提供缺乏真实性的会计信息的行为"在当前会发展的,我国了各种会计法,其中在各种会计法中规定了会计行为的责人会计业行为主的会计负责人,而且更观明确了企业会计主要的职责以及的法律责任"在会计工作中所以各种虚假会计信息不,不能的就在实会计工作中未定的会计信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各工作不能行"这就要在发展中对提供以及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不良行为严,还要提供以及编造虚假会计信息负责人的各种法律责任,的,这能在本虚假会计信息现,从而创设一种专业、的环境"会计工作所要的法律责任L的,中主要种,也就责任、行责任以及刑事责任。

会计岗位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会计岗位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会计岗位的风险与防范措施一、风险1. 法律风险:会计岗位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违反法规的行为,如伪造、篡改财务数据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受到法律制裁。

2. 操作风险:会计人员在处理财务数据时,如果出现操作失误或错误,可能会引发数据丢失、损坏等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3. 信用风险:如果会计岗位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或者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会导致企业信誉受损,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业务拓展。

4. 财务风险:会计岗位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对财务报表的错误判断,可能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进而引发经济损失。

二、防范措施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出现违法行为。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督,定期对会计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合规性。

2. 提高人员素质: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确保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工作质量。

3. 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沟通,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4. 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财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5.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和防范。

企业可以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综上所述,会计岗位的风险主要来自法律、操作、信用和财务风险等方面。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企业应该从制度、人员、流程、技术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和考核机制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职业操守。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当前由于我国会计工作法律责任的风险界定较为模糊以及缺乏针对性,所以导致我国存在着各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不良行为,而且当前会计工作法律责任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以至于在会计信息中存在着失真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未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导致种种不良问题的发生,严重阻碍着我国会计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这就要求各管理人员能够针对于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确保为我国会计行业营造一种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一、针对于会计工作当中法律责任风险界定的探究会计工作的主要法律责任其实就是会计造假的责任,造假主要指的是编造以及提供缺乏真实性的会计信息的行为。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也颁布了各种会计法,其中在各种会计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会计行为的关键负责人是会计企业行为主体的会计负责人,而且更加直观明确了企业会计主体要坚持遵循的职责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会计工作中之所以各种虚假会计信息层出不穷,不能够有效避免的原因就是在实际会计工作中未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监管制度,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不能进行制约。

这就要求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对提供以及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不良行为严厉打击,还要追究提供以及编造虚假会计信息负责人的各种法律责任,促使其受到相应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在本质上减少虚假会计信息出现,从而创设一种专业、舒适的政治经济环境。

会计工作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具有多样化的,其中主要包括三种,也就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处分两者共同形成行政责任,所谓行政处罚就是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出现违反我国行政法规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行政处罚所体现的就是部分特定的行政主体其具备着各种行政管理职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行政管理职权滥用,违反了行政法规,所以要承担法律行政制裁。

而刑事责任是最具有威慑力的,因为本身对于编造以及提供各种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来说,是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导致我国的会计工作发展受到阻碍,同时还影响我国经济的提升,因此要对这一行为大力遏制,所以要对违反会计法律责任的会计工作人员严肃处罚,而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浅谈防范会计造假的对策与建议

浅谈防范会计造假的对策与建议

浅谈防范会计造假的对策与建议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会计造假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根本的防范措施。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特点,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合法合规。

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明确的权责划分、严格的财务审批程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等,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内控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只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地防范会计造假。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会计人员是负责记录和核算企业各项业务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会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心中有数,不可轻举妄动。

企业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和监督,确保他们不因为私利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篡改和伪造。

三、加强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企业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手段。

通过财务审计,企业可以发现财务报表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

企业应该严肃对待财务审计,委托专业的审计机构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信。

企业要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主动提供审计需要的信息和数据,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各项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在风险管理中,要特别重视财务风险,对可能导致会计造假的各种因素要有所警惕,加强风险控制的力度。

企业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做到风险管理的全程监控和全员参与,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建立举报制度和奖惩机制对于防范会计造假,举报制度和奖惩机制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会计岗位职责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会计岗位职责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会计岗位职责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关键的工作,会计岗位的职责包括记录和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然而,由于会计岗位与企业资金密切相关,往往也伴随着一定的廉洁风险。

本文将围绕会计岗位职责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展开探讨,深入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可能面临的廉洁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首先,会计岗位的廉洁风险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信息造假、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内部控制不力等。

在记录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能存在对公司资金流向进行篡改,虚报或隐瞒财务信息的行为,从而谋取个人私利。

另外,在处理公司资金或与外部交易的环节,会计人员也有可能以滥用职权为手段,损害公司或他人的利益。

此外,由于会计人员具有访问公司资金和信息的特权,可能会受到外部利益集团的滋扰,从而涉及贪污受贿的风险。

同时,如果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也容易为会计人员的不正当行为提供便利。

针对以上廉洁风险点,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会计人员可能面临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其次,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廉洁教育和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的廉洁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的廉洁企业文化。

同时,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廉洁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激励,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严格执行公司的内部规章制度。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职业操守,确保诚实守信。

在记录和编制财务信息的过程中,要准确、及时地记录交易,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在处理公司资金和与外部交易的过程中,要遵守职业规范,严格依法处理,杜绝滥用职权行为的发生。

同时,会计人员还应保持谨慎和审慎的态度,严格遵循公司规章制度,勇于拒绝违规要求,维护个人和公司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会计岗位的廉洁风险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手段,有效防范和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会计不准确、虚假财务报告、泄露财务信息等问题,给公司和自身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因此,会计人员应该了解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法律风险。

一、财务报表不准确一个最常见的法律风险是因为财务报表不准确。

这可能是由于会计人员的错误、遗漏或有意作假造成的。

为了防范这个风险,会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

同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和复核。

二、违反财务报告要求会计人员还面临着不合规、违反财务报告要求的风险。

例如,未及时提交财务报表、未按规定披露财务信息等。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会计人员应该熟悉相关的财务报告要求和法规,并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来确保及时、准确地提交财务报表。

此外,公司内部应该有相应的审核和复核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合规性。

三、隐瞒信息会计人员泄露财务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也会造成法律风险。

这可能是为了隐藏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或者为了个人利益而泄露财务信息。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公司应该建立严格的信息保护制度和安全控制措施,限制对敏感财务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同时,制定道德和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监督,提高其法律风险意识。

四、遵纪守法和道德风险会计人员还面临着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风险。

例如,故意虚报财务信息、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等。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会计人员应该遵守公司的内部规定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公司应该建立相应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

五、相关法律问题总之,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法律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公司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和法律遵从能力。

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五篇

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五篇

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五篇【范文大全】所谓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1岗位职责:1、中心每月会计凭证的复核(二级复核)及季度及年度会计报表的编报;2、财政部门预算的编制、年终财政决算报表的编制;3、每月25日之前完成上月银行存款账户的核对,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4、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核算和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的录入;5、《收费许可证》年检工作;6、担保公司支付业务的复核,会计凭证的复核及会计档案的装订工作;7、中心工会业务支付的复核,会计凭证的复核及会计档案的装订工作;8、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自查风险点1、是否充分掌握会计知识,可能影响会计工作的判断;2、是否遵守财务制度,严格按规定办事;3、是否隐瞒罚没收入,不偷税、漏税;4、可能发生利用职务之便编制人情预算、拨人情款等风险;5、对财务收支等重大资金使用等没有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风险;6、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可靠,报表是否真实反映单位收支情况;7、是否有保密意识,不对外透露单位财务信息;8、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易出现物资的流失和浪费。

防控措施1、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财政税务法规知识,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3、强化责任意识,时刻提醒自己,防范作风上的风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规章制度和规定程序办事;自觉遵守廉政制度,清正廉洁。

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2一、行政领导干部风险点:(风险等级一级)1、在人力资源安排上不按人事制度办理;2、在人员安排或干部任用上,以权谋私;3、在职工工作岗位安排上,不按相应程序办事;4、物资采购时不采取公开招投标形式;在采购中加大单价;5、在物资采购中,以劣质产品充当正品;6、在各项目资金的安排上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7、在大额资金使用上,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8、在资金分配上,不按规定办事;9、在签字报账上,不按规定办事;10、利用职权,随意支配资金;11、在工程投标、内部分包中不讲原则,不按规定程序办事;12、在临时用工选用上,任人唯亲;13、在质量安全事故处理上不按规定处理。

财务人员面临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

财务人员面临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

财务人员面临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财务人员是公司中掌握经济命脉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其职位的特殊性质,他们也面临着一定的廉政风险。

以下是财务人员面临的廉政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一、财务人员面临的廉政风险1.职业道德风险财务人员作为公司经济活动的关键参与者,其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财务安全和信誉。

如果财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受贿等行为,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公司的声誉。

2.财务管理风险财务人员在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他们的职业素养不高,可能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漏洞和失误,导致公司财务信息的失真或延迟,从而给公司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

3.商业秘密泄露风险财务人员掌握着公司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如果他们不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可能会将这些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或非法机构,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危机。

二、财务人员防范廉政风险的措施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公司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通过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宣传教育等活动,使财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流程。

同时,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3.强化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公司应采取严格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确保财务人员不会将公司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泄露给外部机构或个人。

这可以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建立信息分级制度等方式实现。

4.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公司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

这包括对财务报表的制作、税务申报、资金管理等业务的培训,以及对企业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可以增强他们对廉政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5.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公司应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廉政风险。

会计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会计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会计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以会计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为题,本文将从会计的角度探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会计风险点1. 人为误操作风险:会计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录入和处理,人为的误操作可能导致数据错误、遗漏或篡改,进而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虚假报表风险: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层可能会采取虚假报表手段,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

3. 财务造假风险:企业为获取更多融资或达到其他目的,可能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例如虚增收入、虚减费用等,这将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4. 税务风险:会计工作与税务密切相关,不正确或遗漏的税务处理可能导致税务部门的处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5. 内部控制不足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会使会计工作产生各种风险,例如资产遗失、资金挪用等。

二、防控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审批制度、权限管理、安全保密制度等,以确保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规范,防止人为误操作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3. 强化财务审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4. 设立独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可以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和外部专业人士组成,对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监督,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5. 加强税务合规管理:企业应严格遵守税法和相关法规,及时准确地申报纳税,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

6. 强化风险意识和预警机制:企业应加强对会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避免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7. 建立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企业应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强化道德约束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杜绝财务造假和虚假报表的行为。

会计岗位职责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会计岗位职责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会计岗位职责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简介
会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承担了重要的职责。

然而,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会计人员也面临着一些廉洁风险点。

本文将就会计岗位的职责、廉洁风险点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会计岗位职责
会计岗位的主要职责包括财务数据的记录、报告和分析,确保企业遵守相关财
务法规和政策,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运作,提供会计建议等。

会计人员需要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以支持公司的决策和经营管理。

廉洁风险点
在履行会计职责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能面临以下廉洁风险点: - 虚假财务报告:会计人员可能会为了达到企业的利益目标而操纵财务数据,制作虚假财务报告。

- 贪污受贿:会计人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

- 泄露商业
机密:会计人员可能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防范以上廉洁风险点,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防控措施: - 建立健全的内
部控制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 完善监督制度:企业应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会计
人员的日常监督和检查,确保其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

- 建立奖惩机制:企业应建
立奖惩机制,激励廉洁行为,惩处违规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总结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者,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
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防范廉洁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奖惩机制,从而保障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

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师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包括财政税务法规、公司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准确、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会计师必须提供准确、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如果发现错误或遗漏,应及时更正并向相关部门或机构报告。

3. 保护客户的利益:会计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义务,保护客户的财务信息和商业机密,不得泄露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相关信息。

4. 遵守审计准则和标准: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守审计准则和标准,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公正和透明。

5. 防范财务舞弊和违法行为:会计师需要加强对财务舞弊和违法行为的防范,警惕财务造假、违反税务规定、贪污受贿等行为的发生。

如果发现任何违法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报告。

为了防范会计工作的法律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财务风险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加强员工的法律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风险的防范能力。

4. 遵守税务规定和税收政策:严格遵守税务规定,按时申报纳税,避免税务风险和纳税争议的发生。

5. 及时关注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及时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确保会计工作符合最新的法律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组织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防范措施。

财务人员面临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

财务人员面临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

财务人员面临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财务人员面临的廉政风险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面对着来自因多方面因素引发的廉政风险,虽然企业通常设有一些规章制度和控制措施,但仍然需要我们的警醒与提高意识,积极防范。

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的预备措施,减少存在的风险来源,主要的风险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员工内部行为风险1.挪用资金:以虚构支出和伪造单据等方法,将公款转为个人私用或者违规向内部员工等人员发放奖金等。

贪污、侵吞行为,尤其是与高管有亲密关系的员工,更容易产生这种行为。

2.伪造财务报告:对公司收支情况,负责审计审计的人员财务报告等内容进行篡改、造假,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个人或某些小团体的目的利益。

3.案件受理:一些贪污、私分公款等类的线索可以通过邮件等途径转移或销毁,以避免案件的调查。

外部风险1.贿赂风险:一些大企业以及政府机构掌权的部门常常有提供建设、采购等控制能力。

开展业务需要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在不法分子的鼓动下或者是出于个人私欲,就可能发生与掌权人员之间的“公关”行为,并因此产生贿赂、回扣等行为,打击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2.纳税风险:一些企业可能通过流转公司债券等方式,将羸得的收益转移到境外地区。

这在国家税收和长远发展上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也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防范措施廉政风险可通过下述具体措施来减少:内部措施1.规章制度的落实:公司对可能面临的贪污、挪用资金等行为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并且通过建立信息体系、激励、驱除等方法来落实执行。

2.分离岗位:将财务审计、财务报告书的撰写等职务分开,以区别不同特性负责,通过查账等方式来做好内部审计。

3.监督建议:对于公司发现的违规行为及相关资金流向,可以通过内部监督机制进行汇报,及时的追究责任人。

外部措施1.对贿赂行为的打击: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应借助公共信仰等方式来强化员工反腐意识,对于那些涉嫌贿赂行为迅速形成治理模式,把贿赂行动纳入到公众批评之列,对于贿赂行为者进行严惩。

浅谈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执法监督体系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监督工作在保障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预防与遏制腐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经济领域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日益突出,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

由此可见,会计监督已经成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目前我国会计监督职能严重弱化,社会上有一些部门和企业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地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国家会计管理部门以法规制度进行会计的宏观控制失灵,是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重要原因;微观会计机构难以发挥监督职能,是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直接原因;社会监督不力是造成当前会计监督弱化的外部原因;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导致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内部原因;法制观念淡薄,法制环境不健全,执法不严是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关键原因;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职业道德滑坡则是会计监督弱化的根本原因。

(二)会计监督法律机制不健全目前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

有不少单位在财务开支上一味强调单位领导“一支笔审批”,不让会计人员监督;而有的会计人员怕得罪领导,怕打击报复,不敢理直气壮地进行监督。

这样,致使会计人员淡漠了法制观念,削弱了监督意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企业的经营机制、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整个经济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与之配套的机制还未能建立和健全,针对所出现的经济活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办法。

会计人员违法犯罪案例日常处理

会计人员违法犯罪案例日常处理

会计人员违法犯罪案例日常处理一、概述会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职责包括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编制财务报表、监督资金流动以及参与企业决策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如工作压力大、职业道德缺失、利益诱惑等,会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触犯法律红线。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会计人员违法犯罪的原因、日常处理方式以及预防措施。

二、会计人员违法犯罪的原因1. 工作压力过大:会计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压力,如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报表、资金结算等。

如果再加上企业内部严格的考核制度、领导的压力或同事的竞争等因素,会使得一些会计人员为了完成任务而违反法律法规。

2. 职业道德缺失: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为了个人私利或企业非法利益,会利用职权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3. 利益诱惑:一些会计人员面对巨额的金钱诱惑,会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会计人员违法犯罪的日常处理方式1. 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同时,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应注重应聘者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降低会计人员违法犯罪的风险。

同时,应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对财务报表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律监管力度,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 提高会计人员待遇:企业应合理提高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减少他们因经济压力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同时,应关注会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5. 建立举报机制:企业应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积极举报发现的会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

对于举报者,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保护措施。

浅谈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浅谈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浅谈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论文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防范论文提要:会计舞弊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在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主要论述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一、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

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客观性,就是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确凿可以验证。

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严重背离了客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虚构业务。

例如,有的企业为套取现金而虚构出差业务,以差旅费的名义从银行多提现金;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2、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

例如,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多报出差费用,篡改住宿费等原始单据,或者在其他有关系的旅店开住宿发票,多报费用侵吞公款;有的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

3、与他人串通进行舞弊。

例如,材料采购人员与材料核算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串通,在材料的采购、定价、核算方面做文章,利用出入库方便,侵吞单位材料。

4、真账假算。

就是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但不按有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正确核算,这是会计造假的常见和多发现象。

它主要是以调节企业盈亏为目的,人为增减当期不应增减的成本费用,如把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其他应付款等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5、设内外两套账。

就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

主要指一些企业设内外两套账,一套是内部用的财务账册;一套是供外部用的账册。

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又有区别。

报税务部门的是微利或亏损,以少交税收;报银行部门则虚增资产和利润,打肿脸充胖子,为贷款创造方便。

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1、会计政策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

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

会计人员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会计人员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会计人员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常常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和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会计人员需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计人员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风险一:错误处理交易会计人员在处理公司财务交易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导致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这可能包括输入错误的数字、计算错误或遗漏关键数据等。

风险二:财务舞弊会计人员可能会利用其了解公司财务系统和流程的特权,从而进行财务舞弊。

例如,会计人员可能操作财务数据以掩盖公司的亏损或盈余,或者私自转移公司资金。

防范措施:公司应采用严格的财务控制制度和程序,确保对财务交易的监督和审计,并建立适当的审计制度,以检查和验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公司还应实施内部控制措施,如设置权限和访问控制,以减少会计人员的风险。

风险三:违反法律法规会计人员有责任遵守公司内部规定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

然而,一些会计人员可能会违反这些规定,例如,故意误报财务数据、未按时递交财务报表或未按照适用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防范措施:会计人员应熟悉适用的法律法规,并了解公司内部规定和程序。

公司应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确保会计人员知道如何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内部规定。

此外,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确保会计人员遵守公司的规定和程序。

风险四:泄露和滥用财务信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公司的财务信息,包括敏感的财务数据和商业机密。

一些会计人员可能会泄露这些信息给外部人员、滥用这些信息以获得个人利益,或将这些信息用于其他非法活动。

防范措施:公司可以采取多个层面的防范措施,包括限制会计人员对敏感信息的访问和权限,建立和执行保密协议,对会计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审查,并加强公司的信息安全控制和网络安全措施。

风险五:内部团队合作不当会计人员通常需要与其他部门和团队合作,以准确记录和报告财务数据。

然而,存在内部团队成员合作不当的风险,例如,其他部门提供虚假的财务数据或试图操控财务数据来获得个人或团队利益。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防范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防范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防范随着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质和非盈利性质,会计风险的隐患比较大,容易成为会计违法行为的重灾区。

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强烈的责任感。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负有公共服务职责,会计人员的统计工作直接影响单位财务的健康发展,常常会出现会计人员把单位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现象。

2. 费用投入高。

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本职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公益事业,因此会计人员对资金的使用以及成本的核算要求较高。

3. 账目繁杂。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多个资金来源和管理部门,会计人员会计核算工作的项目非常多,需要处理各种账面的冲账、跨帐、转帐等问题,而这些操作的灵活性和正确性,对于单位财务的稳健性和规范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1. 资金挪用风险。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费通常都是由政府拨款支持的,会计人员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将部分拨款用于他用,或者将用于某项公益事业的拨款借用于其他事项,或者错误地统计了财务数据从而对公共经费造成损失。

2. 内部控制风险。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经费多源多头,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相互涉及的多个部门又互相勾连,会计人员很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内部控制漏洞的情况,从而让其他人为其开绿灯,产生危害。

3. 信息披露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的统计资料比较复杂,数据量大且繁琐,寻找某一项资料需要久而久之,会计报表信息披露容易出现错误,会导致信息内容不准确、不安全的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正常运作。

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健康,对于上述的会计风险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的固定报表和打印制度,完善会计监管和风险预警机制,明确流程和责任人,严管每一笔财务账目;2.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账目核算、统计和审核等工作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合理配备专业人员,严格审计会计工作,确保会计处理好对资金的使用和核算;3.按照“责任明确、过程流程规范、内部监测、前置风控”的原则,建立更加严格的财务审核制度,防范由于财务操作失误或者人为因素导致的统计错误;4.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有效防范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及防范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及防范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及防范对策
1.财务舞弊风险:会计人员可能通过虚构交易、窜货窜款等手段,为事业单位谋取私利,甚至使单位财务陷入困境。

2.信息披露不实风险:会计人员可能为了隐藏实际财务状况,编造虚假信息,误导内外部利益相关方。

3.违规经营风险:会计人员可能为了满足领导要求,参与违规经营行为,违反会计法律法规,损害事业单位的利益。

4.携款潜逃风险:会计人员可能通过侵占单位财产、挪用资金等手段,将事业单位财产转移到其他地方,导致财务损失。

二、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内部监督,有效防范各种风险。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增强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3.实施审计监督: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审计,对会计人员的操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加强外部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外部监管,规范会计准则和无形资产评估等相关规定,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5.建立奖惩机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向职工明确责任和风险,增强约束力和警示效果。

6.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会计人员行为的监督,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对监督者实行保护和奖励机制。

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是存在的,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施审计监督,加强外部监管,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等措施,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的安全和稳定。

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

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

会计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防控在现代社会中,会计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计专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记录、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的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财务信息的敏感性和重要性,会计岗位也面临着一定的廉政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会计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自我防控建议。

一、内部欺诈和财务造假内部欺诈和财务造假是会计岗位最常见的廉政风险点之一。

会计专业人员有机会操纵财务数据以谋取个人或组织利益。

这种行为对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形象造成巨大威胁,并可能导致法律后果。

为了预防和防控内部欺诈和财务造假风险,会计专业人员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和监督。

首先,建立明确的伦理准则和行为守则,确保个人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

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测和审核。

另外,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廉政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会计岗位涉及大量的财务信息和数据处理,包括薪资、财务报表、客户数据等。

这些信息的泄露或损坏将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和信誉。

因此,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是会计岗位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廉政风险点。

为了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会计专业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信息系统的保护,设置合理的访问权限和密码策略,定期备份和加密重要数据。

其次,加强网络安全,防止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修复漏洞。

另外,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严禁将工作相关信息外泄。

三、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会计岗位的廉政风险还包括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

例如,会计师可能面临与客户或上级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或者面临道德困境,需要在利益和职业操守之间做出抉择。

为了应对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会计专业人员需要保持专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首先,要确保与客户或上级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避免出现利益冲突。

其次,要加强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道德意识和职业操守,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单位负责人会计违法行为及防范措施
作者:李卓丹
来源:《商情》2009年第11期
【摘要】会计工作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

作为单位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依法履行会计责任。

某些单位负责人会计法制意识淡薄,在个人利益驱使下做出了各种会计违法行为,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危害社会群众利益的同时,也严重扰乱了会计秩序。

针对这些会计违法行为,本文提出几点防范单位负责人违反会计法规的措施。

【关键词】单位负责人会计违法行为防范措施
一、单位负责人会计违法行为表现
(一)单位负责人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
从前几年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检查情况看,部分单位负责人为了小团体或少数领导的利益,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下,由会计人员“加工”出虚假的会计资料(如:有的单位在已无偿债能力的情况下,为了获取贷款,编制虚假的盈利报表;有的单位为了业绩考核,虚增利润;有的单位为了少交税金或其他目的,故意隐匿利润等)。

(二)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以不知情、不懂会计为由,将会计违法责任一推了之或找个替罪羔羊,来推卸或摆脱自己的责任
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会计工作专业性很强,自己又不是会计专家,也不可能对本单位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了解,因而不能全面负责。

其实不然,单位负责人作为组织的法定代表,理应对组织的一切行为负责。

会计行为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体行为,也不是单位会计机构的集体行为,而是整个单位的组织行为。

因此,单位负责人必须对其负责。

(三)单位负责人没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许多单位负责人忙于行政管理或业务经营,而疏于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

甚至有些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漠不关心,忽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会计行为。

而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容易出现会计工作基础薄弱、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单位的财务容易出现问题。

(四)单位责任人没有承担起保障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责任
有些单位负责人不但没有做到支持、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进行监督,甚至对会计人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进行干扰、阻碍,打击报复。

工作中,当会计人员面对企业管理当局违法或违规行为时,如果知情不举,就会违反会计法要负法律责任;如果向有关部门举报,日后又有可能受到管理当局的打击报复,从而把会计人员摆在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位置。

二、单位负责违反会计法规的防范措施
(一)加大对单位负责人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执法和处罚力度。

要齐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几个环节。

凡是单位负责人从事会计违法行为,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保证让承担法律责任者确实得到惩罚。

一方面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另一方面,提高民事赔偿额度,不仅对个人进行处罚,同时要对违规企业实行经济制裁,用法律的权威确保单位负责人知法守法。

(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间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

杜绝单位负责人为实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要数字”、“要利润”等个人利益,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

经济责任制审计不但拓宽了领导干部监督渠道,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使用领导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于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增强领导干部的财经法制观念、促进局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外部会计监督。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针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不健全,管理和控制弱化问题,建立、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及与会计相关业务的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财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强化外部监督职能,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中介机构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问题,应积极进行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达到净化会计市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目的。

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准则;另一方面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注册会计师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对不负责任及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

(四)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秉公办事。

单位领导应在广大员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每个员工自觉遵守《会计法》和本单位制订的有关规章制度,理解、支持财会部门的工作,接受会计监督,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单位责任人需对自己严格要求,应以职业道德为基础,加强工作责任感,深入学习法律知识。

1.以职业道德为基础,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的要求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不能为躲避责任或为形成任职期间内利润最大化,邀功请赏,获取实惠等短期利益,做出违法行为。

2.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以身作则,依法管好会计。

为了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应以身作则,带头学法、守法,支持会计人员依法秉公办事。

同时单位领导自身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带头执行有关内控制度,主动引导企业行为纳入法律和政策的轨道。

3.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

单位负责人不断增强自我法律意识的同时还应经常组织单位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全员法律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结束语
总之,单位负责人权力在手,责任重大。

防范单位负责人会计违法意义重大。

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单位负责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计法规精神,依法履行各项会计责任,确保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合法有序地开展,把因违反会计法规而引发的法律责任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基础.2006.
[2]孟昭稳.新会计法设定了哪些法律责任.中国农业会计,2005,3.
[3]黄兰.会计行业需要诚信.广西会计学会07优秀论文集,2008.
[4]黄鸿乙.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探讨.广西会计学会07优秀论文集.
[5]周浩.浅谈经济发展对综合型会计人才的要求.广西会计学会07优秀论文集,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