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数学冲刺专题训练:应用题【带答案】
2021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冲刺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
![2021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冲刺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6dee3950e2524de4187e53.png)
2021 中考专题冲刺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2019•天津) 60sin 2的值等于 A .1 B .2C .3D .22. 如图,有一斜坡AB ,坡顶B 离地面的高度BC 为30 m ,斜坡的倾斜角是∠BAC ,若tan ∠BAC=,则此斜坡的水平距离AC 为( )A .75 mB .50 mC .30 mD .12 m3. (2019·湖北宜昌)如图,在5×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 的顶点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sin ∠BAC 的值为A .43B .34C .35D .454. 某简易房示意图如图所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则坡屋顶上弦杆AB 的长为( )A .米B .米C .米D .米5. (2020·扬州)如图,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点A 、B 、C 都在格点上,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 、D .则sin ∠ADC 的值为 ( )A. 21313 B. 31313 C. 23 D. 326. (2019•湖南湘西州)如图,在△ABC 中,∠C=90°,AC=12,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C 于点D ,连接BD ,若cos ∠BDC=57,则BC 的长是A .10B .8C .43D .267. 如图,在△ABC 中,cosB =22,sinC =35,AC =5,则△ABC 的面积是( )A.212 B .12 C .14 D .218.小明利用测角仪和旗杆的拉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旗杆PA 的高度与拉绳PB 的长度相等,小明将PB 拉到PB′的位置,测得∠PB′C =α(B′C 为水平线),测角仪B′D 的高度为1米,则旗杆PA 的高度为( )A . 11-sin αB . 11+sin αC . 11-cos αD . 11+cos α二、填空题 9. 【题目】(2020·黔东南州)cos60°= .10.如图①是小志同学书桌上的一个电子相框,将其侧面抽象为如图②所示的几何图形,已知BC =BD =15 cm ,∠CBD =40°,则点B 到CD 的距离为________cm (参考数据:sin 20°≈0.342,cos 20°≈0.940,sin 40°≈0.643,cos 40°≈0.766.结果精确到0.1 cm ,可用科学计算器).11. (2019•湖北随州)计算:(π–2019)0–2cos60°=__________.12.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聪在距离旗杆10 m 的A 处测得旗杆顶端B 的仰角为60°,测角仪高AD 为1 m ,则旗杆高BC 为__________m .(结果保留根号)13.(2020·杭州)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BC 与O 相切于点B ,连接AC ,OC .若1sin 3BAC ∠=,则tan BOC ∠=________.CBOA14. (2019·浙江宁波)如图,某海防哨所O 发现在它的西北方向,距离哨所400米的A 处有一艘船向正东方向航行,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哨所北偏东60°方向的B 处,则此时这艘船与哨所的距离OB 约为__________米.(精确到1米,参考2≈1.4143≈1.732)15. (2019·浙江舟山)如图,在△ABC中,若∠A=45°,AC2–BC255AB2,则tanC=__________.16.如图,AB=6,O是AB的中点,直线l经过点O,∠1=120°,P是直线l上一点.当△APB为直角三角形时,AP=________.三、解答题17. 图①是一辆在平地上滑行的滑板车,图②是其示意图,已知车杆AB长92 cm,车杆与脚踏板所成的角∠ABC=70°,前后轮子的半径均为6 cm,求把手A离地面的高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18. 如图,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亮要测量一楼房的高度,先在坡面D处测得楼房顶部A的仰角为30°,沿坡面向下走到坡脚C处,然后向楼房方向继续行走10米到达E处,测得楼房顶部A的仰角为60°,已知坡面CD=10米,山坡的坡度i=1∶(坡度i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求楼房AB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1.41)19. 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1)b=10,∠A=60°;(2)a=25,b=2 15.20. (2019•山东潍坊)自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来,喜欢户外步行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为方便群众步行健身,某地政府决定对一段如图1所示的坡路进行改造.如图2所示,改造前的斜坡AB=200米,坡度为1:3;将斜坡AB的高度AE降低AC=20米后,斜坡AB改造为斜坡CD,其坡度为1:4.求斜坡CD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1. (2019•江苏宿迁)宿迁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图①是某品牌共享单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物图,图②是其示意图,其中AB、CD都与地面l 平行,车轮半径为32cm ,∠BCD=64°,BC=60cm ,坐垫E 与点B 的距离BE 为15cm . (1)求坐垫E 到地面的距离;(2)根据经验,当坐垫E 到CD 的距离调整为人体腿长的0.8时,坐骑比较舒适.小明的腿长约为80cm ,现将坐垫E 调整至坐骑舒适高度位置E',求EE ′的长. (结果精确到0.1cm ,参考数据:sin64°≈0.90,cos64°≈0.44,tan64°≈2.05)2021 中考专题冲刺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答案一、选择题 1. 【答案】B【解析】锐角三角函数计算,︒60sin 2=2×23=3,故选A .2. 【答案】A[解析]∵∠BCA=90°,tan ∠BAC=,BC=30 m ,∴tan ∠BAC===,解得AC=75,故选A .3. 【答案】D【解析】如图,过C 作CD ⊥AB 于D ,则∠ADC=90°,∴AC=22AD CD +=2234+=5.∴sin ∠BAC=CD AC =45.故选D .4. 【答案】B[解析]如图,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点D ,则BD=1.5+0.3=1.8(米).在Rt △ABD 中,∠ADB=90°,cos B=,所以AB===.故选B .5.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圆周角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圆周角定理把求∠ADC 的正弦值转化成求∠ABC 的正弦值.连接AC 、BC ,∵∠ADC 和∠ABC 所对的弧长都是AC ,∴根据圆周角定理知,∠ADC =∠ABC ,∴在Rt △ACB 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sin ∠ABC ACBC=,∵AC =2,CB=3,∴AB 13=,∴sin ∠ABC 3131313==,∴∠ADC 的正弦值等于31313,因此本题选B .6. 【答案】D【解析】∵∠C=90°,cos ∠BDC=57,设CD=5x ,BD=7x ,∴6,∵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C 于点D ,∴AD=BD=7x ,∴AC=12x , ∵AC=12,∴x=1,∴6D .7. 【答案】A[解析] 如图,过点A 作AD ⊥BC 于点D.∵在△ABC 中,cosB =22, ∴∠B =45°,∴BD =AD. ∵sinC =AD AC ,sinC =35,AC =5, ∴AD 5=35,∴AD =3,∴CD =4,BD =3,则△ABC 的面积是12·AD·BC =12×3×(3+4)=212.8.【答案】A【解析】在Rt △PCB ′中,sin α=PCPB ′,∴PC =PB ′·sin α,又∵B ′D =AC =1,则PB ′·sin α+1=P A ,而PB ′=P A ,∴P A =11-sin α.二、填空题 9. 【答案】【答案】10. 【答案】14.1【解析】如解图 ,过点B 作BE ⊥CD 于点E ,∵BC =BD =15 cm ,∠CBD =40°,∴∠CBE =20°,在Rt △CBE 中,BE =BC ·cos ∠CBE ≈15×0.940=14.1(cm).11. 【答案】0【解析】原式=1–2×=1–1=0,故答案为:0.12.【答案】103+1【解析】如解图,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点E ,则AE =CD =10 m ,在Rt △AEB 中,BE =AE·tan 60°=10×3=103m ,∴BC =BE +EC =BE +AD =(103+1)m .13. 【答案】2 【解析】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切线的性质,因为BC 与⊙O 相切于点B ,所以AB ⊥BC ,所以∠ABC =90°.在Rt △ABC 中,因为sin ∠BAC =13,所以BC AC =13.设BC =x ,则AC =3x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直径AB =22AC BC -=22(3)x x -=22x ,所以半径OB =2x .在Rt △OBC 中,tan ∠BOC =BC OB =2x=2,因此本题答案为2. 14. 【答案】【解析】如图,设线段AB 交y 轴于C ,在直角△OAC 中,∠ACO=∠CAO=45°,则AC=OC . ∵OA=400米,∴OC=OA •cos45°=40022⨯=2002(米). ∵在直角△OBC 中,∠COB=60°,OC=2002米, ∴20021cos 602OC OB ===︒4002≈567(米) 故答案为:567.15. 5【解析】如图,过B 作BD ⊥AC 于D ,∵∠A=45°,∴∠ABD=∠A=45°,∴AD=BD.∵∠ADB=∠CDB=90°,∴AB2=AD2+DB2=2BD2,BC2=DC2+BD2,∴AC2–BC2=(AD+DC)2–(DC2+BD2)=AD2+DC2+2AD•DC–DC2–BD2=2AD•DC=2BD•DC,∵AC2–BC255=AB2,∴2BD•DC55=⨯2BD2,∴DC55=BD,∴tan555BD BDCDCBD===.故答案为:5.16. 【答案】3或3 3 或37【解析】如解图,∵点O是AB的中点,AB=6,∴AO=BO=3.①当点P为直角顶点,且P在AB上方时,∵∠1=120°,∴∠AOP1=60°,∴△AOP1是等边三角形,∴AP1=OA=3;②当点P为直角顶点,且P在AB下方时,AP2=BP1=62-32=33;③当点A为直角顶点时,AP3=AO·tan∠AOP3=3×3=33;④当点B为直角顶点时,AP4=BP3=62+(33)2=37.综上,当△APB为直角三角形时,AP的值为3或3 3 或37.三、解答题17. 【答案】解:过点A作AD⊥BC于点D,在Rt△ABD中,AB=92,∠B=70°,∴AD=AB sin B≈92×0.94=86.48,∴A离地面高度为86.48+6≈92.5(cm).答:把手A离地面的高度约为92.5 cm.18. 【答案】解:过点D作DH⊥AB于点H,交AE于点F.作DG⊥BC于点G,则DG=BH,DH=GB.设楼房AB的高为x米,则EB=x米,∵坡度i=1∶,CD=10米,∴坡面CD的铅直高度DG为5米,坡面的水平宽度CG为5米,在Rt△ADH中,tan∠ADH=,∴DH=(x-5).∴5+10+x=(x-5),解得x=15+5≈23.7(米).所以楼房AB的高度约为23.7米.19. 【答案】解:(1)∠B=90°-∠A=90°-60°=30°.∵cosA=bc,∴c=bcosA=10cos60°=1012=20,∴a=c2-b2=202-102=10 3.(2)c=a2+b2=(2 5)2+(215)2=4 5.∵tanA=ab=2 5215=33,∴∠A=30°,∴∠B=90°-∠A=90°-30°=60°.20. 【答案】∵∠AEB=90°,AB=200,坡度为13∴tan∠33∴∠ABE=30°,∴AE=12AB=100,∵AC=20,∴CE=80,∵∠CED=90°,斜坡CD的坡度为1:4,∴14CEDE=,即8014ED=,解得ED=320,∴CD=2280320=8017+米,答:斜坡CD的长是8017米.21. 【答案】(1)如图1,过点E作EM⊥CD于点M,由题意知∠BCM=64°、EC=BC+BE=60+15=75cm,∴EM=ECsin∠BCM=75sin64°≈67.5(cm),则单车车座E到地面的高度为67.5+32≈99.5(cm);(2)如图2所示,过点E′作E′H⊥CD于点H,由题意知E′H=80×0.8=64,则E′C=sin E HECH'∠=64sin64︒≈71,1,∴EE′=CE﹣CE′=75﹣71.1=3.9(cm).。
江苏版2021年中考数学热点专题冲刺4实际应用问题
![江苏版2021年中考数学热点专题冲刺4实际应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3761f49b6648d7c0c74672.png)
热点专题4 实际应用问题考向1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1. (2019 江苏省宿迁市)下面3个天平左盘中“△”“□”分别表示两种质量不同的物体,则第三个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为.【解析】设“△”的质量为x,“□”的质量为y,由题意得:,解得:,∴第三个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2x+y=2×4+2=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设出未知数,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 (2019 江苏省淮安市)某公司用火车和汽车运输两批物资,具体运输情况如下表所示:试问每节火车车皮和每辆汽车平均各装物资多少吨?【解析】设每节火车车皮装物资x吨,每辆汽车装物资y吨,根据题意,得,∴,∴每节火车车皮装物资50吨,每辆汽车装物资6吨;点评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能够根据题意列出准确的方程组,并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是关键.3. (2019 江苏省盐城市)体育器材室有A、B两种型号的实心球,1只A型球与1只B型球的质量共7千克,3只A型球与1只B型球的质量共13千克.(1)每只A型球、B型球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2)现有A型球、B型球的质量共17千克,则A型球、B型球各有多少只?【解析】(1)设每只A型球、B型球的质量分别是x千克、y千克,根据题意可得:,解得:,答:每只A型球的质量是3千克、B型球的质量是4千克;(2)∵现有A型球、B型球的质量共17千克,∴设A型球1个,设B型球a个,则3+4a=17,解得:a=(不合题意舍去),设A型球2个,设B型球b个,则6+4b=17,解得:b=(不合题意舍去),设A型球3个,设B型球c个,则9+4c=17,解得:c=2,设A型球4个,设B型球d个,则12+4d=17,解得:d=(不合题意舍去),设A型球5个,设B型球e个,则15+4e=17,解得:a=(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A型球、B型球各有3只、2只.【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考向2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1. (2019 江苏省苏州市)小明5元买售价相同的软面笔记本,小丽用24元买售价相同的硬面笔记本(两人的钱恰好用完),已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3元,且小明和小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设软面笔记本每本售价为x 元,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 )A .15243x x =+B .15243x x =-C .15243x x =+D .15243x x=- 【解析】 找到等量关系为两人买的笔记本数量15243x x ∴=+ 故选A2. (2019 江苏省常州市)甲、乙两人每小时共做30个零件,甲做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2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甲、乙两人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解析】 设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做(30﹣x )个零件,由题意得:=,解得:x =18,经检验:x =1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则30﹣18=12(个).答:甲每小时做18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做12个零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注意检验.3. (2019 江苏省扬州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更进一步优化环境,甲、乙两队承担河道整治任务.甲、乙两个工程队每天共整治河道1500米,且甲整治3600米河道用的时间与乙工程队整治2400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工程队每天修多少米?【解析】设甲工程队每天修x 米,则乙工程队每天修(1500﹣x )米,根据题意可得:=,解得:x=900,经检验得:x=900是原方程的根,故1500﹣900=600(m),答:甲工程队每天修900米,乙工程队每天修600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考向3函数的实际运用1. (2019 江苏省连云港市)如图,利用一个直角墙角修建一个梯形储料场ABCD,其中∠C=120°.若新建墙BC与CD总长为12m,则该梯形储料场ABCD的最大面积是()A.18m2B.18m2C.24m2D.m2【解析】如图,过点C作CE⊥AB于E,则四边形ADCE为矩形,CD=AE=x,∠DCE=∠CEB=90°,则∠BCE=∠BCD﹣∠DCE=30°,BC=12﹣x,在Rt△CBE中,∵∠CEB=90°,∴BE=BC=6﹣x,∴AD=CE=BE=6﹣x,AB=AE+BE=x+6﹣x=x+6,∴梯形ABCD面积S=(CD+AB)•CE=(x+x+6)•(6﹣x)=﹣x2+3x+18=﹣(x﹣4)2+24,∴当x=4时,S最大=24.即CD长为4m时,使梯形储料场ABCD的面积最大为24m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运用,利用梯形的面积建立二次函数是解题的关键.2. (2019 江苏省淮安市)快车从甲地驶向乙地,慢车从乙地驶向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并且在同一条公路上匀速行驶,途中快车休息1.5小时,慢车没有休息.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为y1千米,慢车行驶的路程为y2千米.如图中折线OAEC表示y1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线段OD表示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2)求图中线段EC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线段OD与线段EC相交于点F,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并解释点F的实际意义.【解析】(1)快车的速度为:180÷2=90千米/小时,慢车的速度为:180÷3=60千米/小时,答:快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慢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2)由题意可得,点E的横坐标为:2+1.5=3.5,则点E的坐标为(3.5,180),快车从点E到点C用的时间为:(360﹣180)÷90=2(小时),则点C的坐标为(5.5,360),设线段EC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1=kx+b,,得,即线段EC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1=90x﹣135;(3)设点F的横坐标为a,则60a=90a﹣135,解得,a=4.5,则60a=270,即点F的坐标为(4.5,270),点F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4.5小时时,甲车与乙车行驶的路程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3. (2019 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工厂计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2500吨,每生产1吨甲产品可获得利润0.3万元,每生产1吨乙产品可获得利润0.4万元.设该工厂生产了甲产品x(吨),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获得的总利润为y(万元).(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若每生产1吨甲产品需要A原料0.25吨,每生产1吨乙产品需要A原料0.5吨.受市场影响,该厂能获得的A原料至多为1000吨,其它原料充足.求出该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各为多少吨时,能获得最大利润.【解析】(1)y=0.3x+0.4(2500﹣x)=﹣0.1x+1000因此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0.1x+1000.(2)由题意得:∴1000≤x≤2500又∵k=﹣0.1<0∴y随x的增大而减少∴当x=1000时,y最大,此时2500﹣x=1500,因此,生产甲产品1000吨,乙产品1500吨时,利润最大.【点评】这是一道一次函数和不等式组综合应用题,准确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求利润y与甲产品生产的吨数x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再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后确定函数的最值.也是常考内容之一.4. (2019 江苏省泰州市)小李经营一家水果店,某日到水果批发市场批发一种水果.经了解,一次性批发这种水果不得少于100kg,超过300kg时,所有这种水果的批发单价均为3元/kg.图中折线表示批发单价y(元/kg)与质量x(kg)的函数关系.(1)求图中线段AB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小李用800元一次可以批发这种水果的质量是多少?【解析】(1)设线段AB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线段AB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0.01x+6(100≤x≤300);(2)设小李共批发水果m吨,则单价为﹣0.01m+6,根据题意得:﹣0.01m+6=,解得m=200或400,经检验,x=200,x=400(不合题意,舍去)都是原方程的根.答:小李用800元一次可以批发这种水果的质量是200千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 (2019 江苏省宿迁市)超市销售某种儿童玩具,如果每件利润为40元(市场管理部门规定,该种玩具每件利润不能超过60元),每天可售出50件.根据市场调查发现,销售单价每增加2元,每天销售量会减少1件.设销售单价增加x元,每天售出y件.(1)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当x为多少时,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润2250元?(3)设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w元,当x为多少时w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解析】(1)根据题意得,y=﹣x+50;(2)根据题意得,(40+x)(﹣x+50)=2250,解得:x1=50,x2=10,∵每件利润不能超过60元,∴x=10,答:当x为10时,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润2250元;(3)根据题意得,w=(40+x)(﹣x+50)=﹣x2+30x+2000=﹣(x﹣30)2+2450,∵a=﹣<0,∴当x<30时,w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0时,w增大=2400,答:当x为20时w最大,最大值是24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弄清题目中包含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6. (2019 江苏省镇江市)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机器人开展数学活动.在相距150个单位长度的直线跑道AB上,机器人甲从端点A出发,匀速往返于端点A、B 之间,机器人乙同时从端点B出发,以大于甲的速度匀速往返于端点B、A之间.他们到达端点后立即转身折返,用时忽略不计.兴趣小组成员探究这两个机器人迎面相遇的情况,这里的”迎面相遇“包括面对面相遇、在端点处相遇这两种.观察①观察图1,若这两个机器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长度,则他们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②若这两个机器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40个单位长度,则他们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发现设这两个机器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x个单位长度,他们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y个单位长度.兴趣小组成员发现了y与x 的函数关系,并画出了部分函数图象(线段OP,不包括点O,如图2所示).①a=;②分别求出各部分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并在图2中补全函数图象;拓展设这两个机器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x个单位长度,他们第三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y个单位长度.若这两个机器人第三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y不超过60个单位长度,则他们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x的取值范围是.(直接写出结果)【解析】观察①∵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长度,∴相遇地点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150﹣30=120个单位长度,设机器人甲的速度为v,∴机器人乙的速度为v=4v,∴机器人甲从相遇点到点B所用的时间为,机器人乙从相遇地点到点A再返回到点B所用时间为=,而,∴设机器人甲与机器人乙第二次迎面相遇时,机器人乙从第一次相遇地点到点A,返回到点B,再返回向A时和机器人甲第二次迎面相遇,设此时相遇点距点A为m个单位,根据题意得,30+150+150﹣m=4(m﹣30),∴m=90,故答案为:90;②∵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40个单位长度,∴相遇地点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150﹣40=110个单位长度,设机器人甲的速度为v,∴机器人乙的速度为v=v,∴机器人乙从相遇点到点A再到点B所用的时间为=,机器人甲从相遇点到点B所用时间为,而,∴设机器人甲与机器人乙第二次迎面相遇时,机器人从第一次相遇点到点A,再到点B,返回时和机器人乙第二次迎面相遇,设此时相遇点距点A为m个单位,根据题意得,40+150+150﹣m=(m﹣40),∴m=120,故答案为:120;发现①当点第二次相遇地点刚好在点B时,设机器人甲的速度为v,则机器人乙的速度为v,根据题意知,x+150=(150﹣x),∴x=50,经检验:x=50是分式方程的根,即:a=50,故答案为:50;②当0<x≤50时,点P(50,150)在线段OP上,∴线段OP的表达式为y=3x,当v<v时,即当50<x<75,此时,第二次相遇地点是机器人甲在到点B返回向点A时,设机器人甲的速度为v,则机器人乙的速度为v,根据题意知,x+y=(150﹣x+150﹣y),∴y=﹣3x+300,即:y=,补全图形如图2所示,拓展如图,由题意知,x+y+150+150=(150﹣x+150﹣y),∴y=﹣5x+300,∵第三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y不超过60个单位长度,∴﹣5x+300≤60,∴x≥48,∵x<75,∴48≤x<75,故答案为48≤x<7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两点间的距离,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考向4不等式的实际运用1. (2019 江苏省无锡市)某工厂为了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2160个零件的任务,于是安排15名工人每人每天加工a个零件(a为整数),开工若干天后,其中3人外出培训,若剩下的工人每人每天多加工2个零件,则不能按期完成这次任务,由此可知a的值至少为() A.10 B.9 C.8 D.7【解析】设原计划m天完成,开工n天后有人外出,则15am=2160,am=144,15an+12(a+2)(m-n)<2160,化简可得:an+4am+8m-8n<720,将am=144 代入得an+8m-8n<144,an+8m-8n<am,a(n-m)<8(n-m),其中n-m<0,a>8,至少为 9 ,因此本题选B。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华)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5f92ec0ff61fb7360a4c6555.png)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华)一、单选题1、数据3,3,5,8,11的中位数是()A.3 B.4 C.5 D.6【分析】先把原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把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3,5,8,11,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最中间那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连结AC、BC.若∠ABC=70°,则∠1的大小为()A.20°B.35°C.40°D.7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点A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AC=AB,∴∠CBA=∠BCA=70°,∵l1∥l2,∴∠CBA+∠BCA+∠1=180°,∴∠1=180°﹣70°﹣70°=4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3、扬帆中学有一块长30m,宽20m的矩形空地,计划在这块空地上划出四分之一的区域种花,小禹同学设计方案如图所示,求花带的宽度.设花带的宽度为xm,则可列方程为()A.(30﹣x)(20﹣x)=×20×30B.(30﹣2x)(20﹣x)=×20×30C.30x+2×20x=×20×30D.(30﹣2x)(20﹣x)=×20×30【分析】根据空白区域的面积=矩形空地的面积可得.【解答】解:设花带的宽度为xm,则可列方程为(30﹣2x)(20﹣x)=×20×3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面积的相等关系.4、下列四个银行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5、小刚在解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时,只抄对了a=1,b=4,解出其中一个根是x=﹣1.他核对时发现所抄的c比原方程的c值小2.则原方程的根的情况是()A.不存在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有一个根是x=﹣1 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分析】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c的值,再解方程求出答案.【解答】解:∵小刚在解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时,只抄对了a=1,b=4,解出其中一个根是x =﹣1,∴(﹣1)2﹣4+c=0,解得:c=3,故原方程中c=5,则b2﹣4ac=16﹣4×1×5=﹣4<0,则原方程的根的情况是不存在实数根.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正确得出c的值是解题关键.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3﹣2=﹣1 B.3×(﹣)2=﹣C.x3•x5=x15D.•=a【分析】直接利用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A、﹣3﹣2=﹣5,故此选项错误;B、3×(﹣)2=,故此选项错误;C、x3•x5=x8,故此选项错误;D、•=a,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7、下面是投影屏上出示的抢答题,需要回答横线上符号代表的内容则回答正确的是()A.◎代表∠FEC B.@代表同位角C.▲代表∠EFC D.※代表AB【分析】根据图形可知※代表CD,即可判断D;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代表∠EFC,即可判断A;利用等量代换得出▲代表∠EFC,即可判断C;根据图形已经内错角定义可知@代表内错角.【解答】证明:延长BE交CD于点F,则∠BEC=∠EFC+∠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之和).又∠BEC=∠B+∠C,得∠B=∠EFC.故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C.8、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9、定义一种新运算n•x n﹣1dx=a n﹣b n,例如2xdx=k2﹣n2,若﹣x﹣2dx=﹣2,则m=()A.﹣2 B.﹣C.2 D.【分析】根据新运算列等式为m﹣1﹣(5m)﹣1=﹣2,解出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m﹣1﹣(5m)﹣1=﹣2,﹣=﹣2,5﹣1=﹣10m,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和新定义,理解新定义,并根据新定义进行计算是本题的关键.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2=a2B.5a•5b=5ab C.a5÷a3=a2D.2a+3b=5ab【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A、a•a2=a3,故此选项错误;B、5a•5b=25ab,故此选项错误;C、a5÷a3=a2,正确;D、2a+3b,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合并同类项,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垂直于x轴的直线l分别与函数y=x﹣a+1和y=x2﹣2ax的图象相交于P,Q两点.若平移直线l,可以使P,Q都在x轴的下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或a<﹣1 .【分析】由y=x﹣a+1与x轴的交点为(a﹣1,0),可知当P,Q都在x轴的下方时,直线l与x轴的交点要在(a﹣1,0)的左侧,即可求解;【解答】解:y=x﹣a+1与x轴的交点为(a﹣1,0),∵平移直线l,可以使P,Q都在x轴的下方,∴当x=a﹣1时,y=(1﹣a)2﹣2a(a﹣1)<0,∴a2﹣1>0,∴a>1或a<﹣1;故答案为a>1或a<﹣1;【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数形结合的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当x=1﹣a时,二次函数y<0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放置的一个圆锥,它的主视图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为.(结果保留π)【分析】根据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底面圆的周长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某圆锥的主视图是一个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底面圆的周长为2π,∴该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为2π,故答案为2π.【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圆锥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E=1,将BC沿CE翻折,使B点对应点刚好落在对角线AC上,将AD沿AF翻折,使D点对应点刚好落在对角线AC上,求EF=.【分析】作FM⊥AB于点M.根据折叠的性质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X=EB=AX=1,∠EXC=∠B=90°,AM=DF=YF=1,由勾股定理得到AE==.那么正方形的边长AB=FM=+1,EM=﹣1,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EF.【解答】解:如图,作FM⊥AB于点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C=∠CAD=45°.∵将BC沿CE翻折,B点对应点刚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X,∴EX=EB=AX=1,∠EXC=∠B=90°,∴AE==.∵将AD沿AF翻折,使D点对应点刚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Y,∴AM=DF=YF=1,∴正方形的边长AB=FM=+1,EM=﹣1,∴E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出EM与FM是解题的关键.4、在△ABC中,∠C=90°,tan A=,则cos B=.【分析】法一:本题可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也可以利用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求解;法二:利用正切求出∠A=30°,∠B=60°,再求cos B的值.【解答】解:法一: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勾股定理求解.∵在Rt△ABC中,∠C=90°,tan A=,设a=x,b=3x,则c=2x,∴cos B==.法二: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tan A=∴∠A=30°,∵∠C=90°∴∠B=60°,∴cos B=cos60°=.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余弦等于这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一个锐角的正切等于这个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可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5、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A作AH⊥BC于点H,已知BO=4,S菱形ABCD=24,则AH=.【分析】根据菱形面积=对角线积的一半可求AC,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然后由菱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BO=DO=4,AO=CO,AC⊥BD,∴BD=8,∵S菱形ABCD=AC×BD=24,∴AC=6,∴OC=AC=3,∴BC==5,∵S菱形ABCD=BC×AH=24,∴AH=;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菱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求出BC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难度:中等)1、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2,2),B(﹣2,0),C(0,2),D(2,0)四点,动点M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D运动(M不与点B、点D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经过A、C、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1)中的抛物线上,当M为BC的中点时,若△PAM≌△PBM,求点P的坐标;(3)当M在CD上运动时,如图②.过点M作MF⊥x轴,垂足为F,ME⊥AB,垂足为E.设矩形MEBF与△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4)点Q为x轴上一点,直线AQ与直线BC交于点H,与y轴交于点K.是否存在点Q,使得△HOK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将点A(﹣2,2),C(0,2),D(2,0)代入解析式即可;(2)由已知易得点P为AB的垂直平分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点P的纵坐标是1,则有1=﹣﹣x+2,即可求P;(3)S=(GM+BF)×MF=(2t﹣4+t)×(4﹣t)=﹣+8t﹣8=﹣(t﹣)2+;(4)设点Q(m,0),直线BC的解析式y=﹣x+2,直线AQ的解析式y=﹣(x+2)+2,求出点K(0,),H(,),由勾股定理可得OK2=,OH2=+,HK2=+,分三种情况讨论△HOK为等腰三角形即可;【解答】解:(1)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将点A(﹣2,2),C(0,2),D(2,0)代入解析式可得,∴,∴y=﹣﹣x+2;(2)∵△PAM≌△PBM,∴PA=PB,MA=MB,∴点P为AB的垂直平分线与抛物线的交点,∵AB=2,∴点P的纵坐标是1,∴1=﹣﹣x+2,∴x=﹣1+或x=﹣1﹣,∴P(﹣1﹣,1)或P(﹣1+,1);(3)CM=t﹣2,MG=CM=2t﹣4,MD=4﹣(BC+CM)=4﹣(2+t﹣2)=4﹣t,MF=MD=4﹣t,∴BF=4﹣4+t=t,∴S=(GM+BF)×MF=(2t﹣4+t)×(4﹣t)=﹣+8t﹣8=﹣(t﹣)2+;当t=时,S最大值为;(4)设点Q(m,0),直线BC的解析式y=﹣x+2,直线AQ的解析式y=﹣(x+2)+2,∴K(0,),H(,),∴OK2=,OH2=+,HK2=+,①当OK=OH时,=+,∴m2﹣4m﹣8=0,∴m=2+2或m=2﹣2;②当OH=HK时,+=+,∴m2﹣8=0,∴m=2或m=﹣2;③当OK=HK时,=+,不成立;综上所述:Q(2+2,0)或Q(2﹣2,0)或Q(2,0)或Q(﹣2,0);【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熟练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直线交点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2、在△ABC中,∠ABC=90°,=n,M是BC上一点,连接AM.(1)如图1,若n=1,N是AB延长线上一点,CN与AM垂直,求证:BM=BN.(2)过点B作BP⊥AM,P为垂足,连接CP并延长交AB于点Q.①如图2,若n=1,求证:=.②如图3,若M是BC的中点,直接写出tan∠BPQ的值.(用含n的式子表示)【分析】(1)如图1中,延长AM交CN于点H.想办法证明△ABM≌△CBN(ASA)即可.(2)①如图2中,作CH∥AB交BP的延长线于H.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CH=BM,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问题即可.②如图3中,作CH∥AB交BP的延长线于H,作CN⊥BH于N.不妨设BC=2m,则AB=2mn.想办法求出CN,PN(用m,n表示),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如图1中,延长AM交CN于点H.∵AM⊥CN,∴∠AHC=90°,∵∠ABC=90°,∴∠BAM+∠AMB=90°,∠BCN+∠CMH=90°,∵∠AMB=∠CMH,∴∠BAM=∠BCN,∵BA=BC,∠ABM=∠CBN=90°,∴△ABM≌△CBN(ASA),∴BM=BN.(2)①证明:如图2中,作CH∥AB交BP的延长线于H.∵BP⊥AM,∴∠BPM=∠ABM=90°,∵∠BAM+∠AMB=90°,∠CBH+∠BMP=90°,∴∠BAM=∠CBH,∵CH∥AB,∴∠HCB+∠ABC=90°,∵∠ABC=90°,∴∠ABM=∠BCH=90°,∵AB=BC,∴△ABM≌△BCH(ASA),∴BM=CH,∵CH∥BQ,∴==.②解:如图3中,作CH∥AB交BP的延长线于H,作CN⊥BH于N.不妨设BC=2m,则AB=2mn.则BM=CM=m,CH=,BH=,AM=m,∵•AM•BP=•AB•BM,∴PB=,∵•BH•CN=•CH•BC,∴CN=,∵CN⊥BH,PM⊥BH,∴MP∥CN,∵CM=BM,∴PN=BP=,∵∠BPQ=∠CPN,∴tan∠BPQ=tan∠CPN===.【点评】本题属于相似形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b=1.【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ab(a+b)=5ab,当a=,b=1时,原式=5.【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为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红旗中学开展了“清明节祭扫”活动.全校学生从学校同时出发,步行4000米到达烈士纪念馆.学校要求九(1)班提前到达目的地,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行走过程中,九(1)班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其他班的1.25倍,结果比其他班提前10分钟到达.分别求九(1)班、其他班步行的平均速度.【分析】设其他班步行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则九(1)班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25x米/分,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结合九(1)班比其他班提前10分钟到达,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其他班步行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则九(1)班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25x米/分,依题意,得:﹣=10,解得:x=80,经检验,x=8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25x=100.答:九(1)班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00米/分,其他班步行的平均速度为80米/分.【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5、计算:﹣2cos60°+()﹣1+(π﹣3.14)0【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3﹣2×+8+1=3﹣1+8+1=1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6、在△ABC中,∠ABC=90°,=n,M是BC上一点,连接AM.(1)如图1,若n=1,N是AB延长线上一点,CN与AM垂直,求证:BM=BN.(2)过点B作BP⊥AM,P为垂足,连接CP并延长交AB于点Q.①如图2,若n=1,求证:=.②如图3,若M是BC的中点,直接写出tan∠BPQ的值.(用含n的式子表示)【分析】(1)如图1中,延长AM交CN于点H.想办法证明△ABM≌△CBN(ASA)即可.(2)①如图2中,作CH∥AB交BP的延长线于H.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CH=BM,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问题即可.②如图3中,作CH∥AB交BP的延长线于H,作CN⊥BH于N.不妨设BC=2m,则AB=2mn.想办法求出CN,PN(用m,n表示),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如图1中,延长AM交CN于点H.∵AM⊥CN,∴∠AHC=90°,∵∠ABC=90°,∴∠BAM+∠AMB=90°,∠BCN+∠CMH=90°,∵∠AMB=∠CMH,∴∠BAM=∠BCN,∵BA=BC,∠ABM=∠CBN=90°,∴△ABM≌△CBN(ASA),∴BM=BN.(2)①证明:如图2中,作CH∥AB交BP的延长线于H.∵BP⊥AM,∴∠BPM=∠ABM=90°,∵∠BAM+∠AMB=90°,∠CBH+∠BMP=90°,∴∠BAM=∠CBH,∵CH∥AB,∴∠HCB+∠ABC=90°,∵∠ABC=90°,∴∠ABM=∠BCH=90°,∵AB=BC,∴△ABM≌△BCH(ASA),∴BM=CH,∵CH∥BQ,∴==.②解:如图3中,作CH∥AB交BP的延长线于H,作CN⊥BH于N.不妨设BC=2m,则AB=2mn.则BM=CM=m,CH=,BH=,AM=m,∵•AM•BP=•AB•BM,∴PB=,∵•BH•CN=•CH•BC,∴CN=,∵CN⊥BH,PM⊥BH,∴MP∥CN,∵CM=BM,∴PN=BP=,∵∠BPQ=∠CPN,∴tan∠BPQ=tan∠CPN===.【点评】本题属于相似形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7、如图抛物线经y=ax2+bx+c过点A(﹣1,0),点C(0,3),且OB=O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2)点D、E在直线x=1上的两个动点,且DE=1,点D在点E的上方,求四边形ACDE的周长的最小值.(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分析】(1)OB=OC,则点B(3,0),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ax2﹣2ax﹣3a,即可求解;(2)CD+AE=A′D+DC′,则当A′、D、C′三点共线时,CD+AE=A′D+DC′最小,周长也最小,即可求解;(3)S△PCB:S△PCA=EB×(y C﹣y P):AE×(y C﹣y P)=BE:AE,即可求解.【解答】解:(1)∵OB=OC,∴点B(3,0),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ax2﹣2ax﹣3a,故﹣3a=3,解得:a=﹣1,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①;(2)ACDE的周长=AC+DE+CD+AE,其中AC=、DE=1是常数,故CD+AE最小时,周长最小,取点C关于函数对称点C(2,3),则CD=C′D,取点A′(﹣1,1),则A′D=AE,故:CD+AE=A′D+DC′,则当A′、D、C′三点共线时,CD+AE=A′D+DC′最小,周长也最小,四边形ACDE的周长的最小值=AC+DE+CD+AE=+A′D+DC′=+A′C′=+;(3)如图,设直线CP交x轴于点E,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又∵S△PCB:S△PCA=EB×(y C﹣y P):AE×(y C﹣y P)=BE:AE,则BE:AE,=3:5或5:3,则AE=或,即:点E的坐标为(,0)或(,0),将点E、C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3,解得:k=﹣6或﹣2,故直线CP的表达式为:y=﹣2x+3或y=﹣6x+3…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4或8(不合题意值已舍去),故点P的坐标为(4,﹣5)或(8,﹣4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图象面积计算、点的对称性等,其中(1),通过确定点A′点来求最小值,是本题的难点.8、在Rt△ABC中,∠ABC=90°,∠ACB=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α得到△DEC,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D、E.(1)当点E恰好在AC上时,如图1,求∠ADE的大小;(2)若α=60°时,点F是边AC中点,如图2,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分析】(1)如图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A=CD,∠ECD=∠BCA=30°,∠DEC=∠ABC=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CAD,从而利用互余和计算出∠ADE的度数;(2)如图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BF=AC,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B=AC,则BF=AB,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CE=∠ACD=60°,CB=CE,DE=AB,从而得到DE=BF,△ACD 和△BCE为等边三角形,接着证明△CFD≌△ABC得到DF=BC,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到结论.【解答】(1)解:如图1,∵△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得到△DEC,点E恰好在AC上,∴CA=CD,∠ECD=∠BCA=30°,∠DEC=∠ABC=90°,∵CA=CD,∴∠CAD=∠CDA=(180°﹣30°)=75°,∴∠ADE=90°﹣75°=15°;(2)证明:如图2,∵点F是边AC中点,∴BF=AC,∵∠ACB=30°,∴AB=AC,∴BF=AB,∵△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DEC,∴∠BCE=∠ACD=60°,CB=CE,DE=AB,∴DE=BF,△ACD和△BCE为等边三角形,∴BE=CB,∵点F为△ACD的边AC的中点,∴DF⊥AC,易证得△CFD≌△ABC,∴DF=BC,∴DF=BE,而BF=DE,∴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备战中考数学(人教版)综合能力冲刺练习(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人教版)综合能力冲刺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35366ccc22bcd127ff0cc7.png)
2021备战中考数学〔人教版〕-综合才能冲刺练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y关于t的函数y=--,那么以下有关此函数图像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该函数图像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B.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C.该函数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D.该函数图像在第四象限2.a、b均为正整数,且a>,b<,那么a+b的最小值是〔〕A.3B.4C.5D.63.以下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C.x与y的和等于0吗?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4.假如零上6℃记作+6℃,那么零下4℃记作〔〕A.-4B.4C.-4℃D.4℃5.以下关系式中,y是x反比例函数的是〔〕A.y=B.y=-1C.y=-D.y=6.如下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O上,称这样的四边形为圆的内接四边形,那么图中℃A+℃C=〔〕度.A.90°B.180°C.270°D.360°7.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y = -2x+3的图象上〔〕A.〔-5,13〕B.〔0.5,2〕C.〔3,0〕D.〔1,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由℃ABC绕点P旋转得到,那么点P的坐标为〔〕A.〔0,1〕B.〔0,﹣1〕C.C〔1,﹣1〕D.〔1,0〕9.如图,下午2点30分时,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成角的度数为〔〕A.90°B.120°C.105°D.135°10.假如将一图形沿北偏东30°的方向平移3厘米,再沿某方向平移3厘米,所得的图形与将原图形向正东方向平移3厘米所得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一方向应为〔〕A.北偏东60°B.北偏东30°C.南偏东60°D.南偏东30°11.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DC=7,,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乙〕,此时AB与CD1交于点O,那么线段AD1的长度为〔〕A. B.5 C.4 D.二、填空题12.假设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根式,那么b的值是________.13.我区有15所中学,其中九年级学生共有3000名.为了理解我区九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要经历的几个重要步骤进展排序.①搜集数据;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那么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填序号〕14.假设分式有意义,那么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估计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填“>〞“=〞或“<〞〕16.假如3y9﹣2m+2=0是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________.17.如图, 量具ABC是用来测量试管口直径的,AB的长为10cm,AC被分为60等份.假如试管口DE正好对着量具上20等份处(DE℃AB),那么试管口直径DE是________cm.三、计算题18.解方程:.19.计算:〔﹣﹣+ 〕÷〔﹣〕20.计算以下各题〔1〕计算:〔﹣〕﹣2﹣|2﹣|﹣3tan30°;〔2〕解不等式组:.21.解方程组:.四、解答题22.小明为班级联欢会设计了一个摸球游戏.游戏规那么如下:在一个不透明的纸箱里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一样,其中红球有2个,黄球有1个,蓝球有1个.游戏者先从纸箱里随机摸出一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将小球摇匀,再随机摸出一个球,假设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一样,那么游戏者可获得一份纪念品.请你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游戏者获得纪念品的概率.23.阅读以下材料:“为什么不是有理数〞.假是有理数,那么存在两个互质的正整数m,n,使得=,于是有2m2=n2.℃2m2是偶数,℃n2也是偶数,℃n是偶数.设n=2t〔t是正整数〕,那么n2=2m,℃m也是偶数℃m,n都是偶数,不互质,与假设矛盾.℃假设错误℃不是有理数有类似的方法,请证明不是有理数.五、综合题24.如图,AB为℃O直径,C是℃O上一点,CO℃AB于点O,弦CD与AB交于点F.过点D作℃O 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A作℃O的切线交ED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EFD为等腰三角形;〔2〕假设OF:OB=1:3,℃O的半径为3,求AG的长.25.一工地方案租用甲、乙两辆车清理淤泥,从运输量来估算,假设租两车合运,10天可以完成任务,假设甲车的效率是乙车效率的2倍.〔1〕甲、乙两车单独完成任务分别需要多少天?〔2〕两车合运共需租金65000元,甲车每天的租金比乙车每天的租金多1500元.试问:租甲乙车两车、单独租甲车、单独租乙车这三种方案中,哪一种租金最少?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考点】函数关系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分析】在w关于t的函数式y=--中,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此题.【解答】函数式中含二次根式,分母中含t,故当t>0时,函数式有意义,此时y<0,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应选D.【点评】此题考察了函数式的意义,自变量与函数值对应点的坐标的位置关系.2.【答案】B【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分析】此题需先根据条件分别求出a、b的最小值,即可求出a+b的最小值.【解答】a、b均为正整数,且a>,b<℃a的最小值是3,b的最小值是:1,那么a+b的最小值4.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如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在解题时要能根据题意求出a、b的值是此题的关键.3.【答案】C【考点】命题与定理【解析】【分析】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x与y的和等于0吗是询问的语句,故不是命题.【解答】A、正确,符合命题的定义;B、正确,符合命题的定义;C、错误;D、正确,符合命题的定义.应选C.【点评】主要考察了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4.【答案】C【考点】正数和负数【解析】【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那么另一个就用负表示.【解答】“正〞和“负〞相对,℃假如零上6℃记作+6℃,那么零下4℃记作-4℃,应选C.【点评】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那么另一个就用负表示.5.【答案】A【考点】根据实际问题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解析】【解答】解:A、y=,y是x反比例函数,正确;B、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错误;C、y=﹣是二次函数,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错误;D,y是x+1的反比例函数,错误.应选A.【分析】此题应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解析式符合y=〔k≠0〕的形式为反比例函数6.【答案】B【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圆的内接四边形,℃℃A+℃C=180°.应选B.【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即可作答.7.【答案】C【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解析】【分析】把每个选项中点的横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判断纵坐标是否相符.【解答】A、当x=-5时,y=-2x+3=13,点在函数图象上;B、当x=0.5时,y=-2x+3=2,点在函数图象上;C、当x=3时,y=-2x+3=-3,点不在函数图象上;D、当x=1时,y=-2x+3=1,点在函数图象上;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了点的坐标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当点的横纵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时,点在函数图象上8.【答案】C【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析】【解答】解:连接AA′、CC′,作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MN,作线段CC′的垂直平分线EF,直线MN和直线EF的交点为P,点P就是旋转中心.℃直线MN为:x=1,设直线CC′为y=kx+b,由题意:,℃ ,℃直线CC′为y= x+ ,℃直线EF℃CC′,经过CC′中点〔,〕,℃直线EF为y=﹣3x+2,由得,℃P〔1,﹣1〕.应选:C.【分析】连接AA′,CC′,线段AA′、C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点P.9.【答案】C【考点】钟面角、方位角【解析】【解答】解:下午2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相距3.5份,下午2点30分时下午2点30分时3.5×30°=105°,应选:C.【分析】根据钟面平均分成12份,可得每份的度数,根据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乘以每份的度数,可得答案.10.【答案】D【考点】平移的性质【解析】【解答】解:从图中可发现挪动形成的三角形ABC中,AB=AC=3,℃BAC=90°﹣30°=60°,故℃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2=90°﹣60°=30°.所以此题的答案为南偏东30°.应选D.【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画图正确表示出方位角,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断定与性质即可求解.11.【答案】B【考点】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解析】【分析】℃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BCE1=15°,℃D1CE1=℃DCE=60°℃℃BCO=45°又℃℃B=45°℃OC=OB℃BOC=90°℃℃D1OA=90°℃℃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O=AB=3℃CO=3又℃CD=7℃OD1=CD1-CO=CD-OC=4在Rt℃D1OA中,AD1=。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卷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品)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卷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4d10d2f28ea81c759f57855.png)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卷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品)一、单选题1、﹣3的绝对值是()A.﹣3 B.C.3 D.±3【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3的绝对值是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绝对值的定义.2、如图,将下面的平面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分析】根据面动成体,梯形绕下底边旋转是圆锥加圆柱,可得答案.【解答】解:面动成体,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可得圆锥,长方形绕一边旋转一周可得圆柱,那么所求的图形是下面是圆锥,上面是圆柱的组合图形.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点、线、面、体的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所求的平面图形是得到几何体的主视图的被纵向分成的一半.3、在0,2,﹣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0 B.2 C.﹣3 D.﹣【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3<﹣<0<2,所以最小的数是﹣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0000m2,将7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72×104B.7.2×105C.7.2×106D.0.72×106【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将7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2×105.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5、小菁同学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测量路灯的高度.如图,已知她的目高AB为1.5米,她先站在A处看路灯顶端O的仰角为35°,再往前走3米站在C处,看路灯顶端O的仰角为65°,则路灯顶端O到地面的距离约为(已知sin35°≈0.6,cos35°≈0.8,tan35°≈0.7,sin65°≈0.9,cos65°≈0.4,tan65°≈2.1)()A.3.2米B.3.9米C.4.7米D.5.4米【分析】过点O作OE⊥AC于点F,延长BD交OE于点F,设DF=x,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表示OF的长度,然后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过点O作OE⊥AC于点F,延长BD交OE于点F,设DF=x,∵tan65°=,∴OF=x tan65°,∴BD=3+x,∵tan35°=,∴OF=(3+x)tan35°,∴2.1x=0.7(3+x),∴x=1.5,∴OF=1.5×2.1=3.15,∴OE=3.15+1.5=4.6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中等题型.6、“漏壶”是一种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t表示漏水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列图象适合表示y与x的对应关系的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y随的增大而减小,符合一次函数图象,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t表示漏水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y随t的增大而减小,符合一次函数图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7、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8个,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分析】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根据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可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化简的结果是()A.﹣4 B.4 C.±4 D.2【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求出16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即可.【解答】解:==4.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a本身是非负数.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求一个数的平方互为逆运算,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时,可以借助乘方运算来寻找.9、扬帆中学有一块长30m,宽20m的矩形空地,计划在这块空地上划出四分之一的区域种花,小禹同学设计方案如图所示,求花带的宽度.设花带的宽度为xm,则可列方程为()A.(30﹣x)(20﹣x)=×20×30B.(30﹣2x)(20﹣x)=×20×30C.30x+2×20x=×20×30D.(30﹣2x)(20﹣x)=×20×30【分析】根据空白区域的面积=矩形空地的面积可得.【解答】解:设花带的宽度为xm,则可列方程为(30﹣2x)(20﹣x)=×20×3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面积的相等关系.10、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a>b B.|a|<|b| C.a+b>0 D.<0【分析】先由数轴可得﹣2<a<﹣1,0<b<1,且|a|>|b|,再判定即可.【解答】解:由图可得:﹣2<a<﹣1,0<b<1,∴a<b,故A错误;|a|>|b|,故B错误;a+b<0,故C错误;<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轴确定a,b的取值范围.利用数轴可以比较任意两个实数的大小,即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在原点左侧,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二、填空题1、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其三视图中有矩形的是①②.(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据此作答.【解答】解:长方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矩形,圆柱体的主视图是矩形,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带有圆心的圆,故答案为:①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知识,熟练掌握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放置的一个圆锥,它的主视图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为.(结果保留π)【分析】根据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底面圆的周长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某圆锥的主视图是一个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底面圆的周长为2π,∴该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为2π,故答案为2π.【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圆锥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AD=6,E为BC上一点,把△CDE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F处,则CE的长为.【分析】设CE=x,则BE=6﹣x由折叠性质可知,EF=CE=x,DF=CD=AB=10,所以AF=8,BF=AB﹣AF=10﹣8=2,在Rt△BEF中,BE2+BF2=EF2,即(6﹣x)2+22=x2,解得x=.【解答】解:设CE=x,则BE=6﹣x由折叠性质可知,EF=CE=x,DF=CD=AB=10,在Rt△DAF中,AD=6,DF=10,∴AF=8,∴BF=AB﹣AF=10﹣8=2,在Rt△BEF中,BE2+BF2=EF2,即(6﹣x)2+22=x2,解得x=,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命题“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为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 .【分析】根据互逆命题的定义写出逆命题即可.【解答】解:命题“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为: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故答案为: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与定理、互逆命题,掌握逆命题的确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约定:上方相邻两数之和等于这两数下方箭头共同指向的数.示例:即4+3=7则(1)用含x的式子表示m=3x;(2)当y=﹣2时,n的值为 1 .【分析】(1)根据约定的方法即可求出m;(2)根据约定的方法即可求出n.【解答】解:(1)根据约定的方法可得:m=x+2x=3x;故答案为:3x;(2)根据约定的方法即可求出nx+2x+2x+3=m+n=y.当y=﹣2时,5x+3=﹣2.解得x=﹣1.∴n=2x+3=﹣2+3=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和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列代数式的约定方法.三、解答题(难度:中等)1、如图,等边△ABC中,AB=6,点D在BC上,BD=4,点E为边AC上一动点(不与点C重合),△CDE关于DE的轴对称图形为△FDE.(1)当点F在AC上时,求证:DF∥AB;(2)设△ACD的面积为S1,△ABF的面积为S2,记S=S1﹣S2,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S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B,F,E三点共线时.求AE的长.【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FC=∠A,可证DF∥AB;(2)过点D作DM⊥AB交AB于点M,由题意可得点F在以D为圆心,DF为半径的圆上,由△ACD的面积为S1的值是定值,则当点F在DM上时,S△ABF最小时,S最大;(3)过点D作DG⊥EF于点G,过点E作EH⊥CD于点H,由勾股定理可求BG的长,通过证明△BGD∽△BHE,可求EC的长,即可求AE的长.【解答】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由折叠可知:DF=DC,且点F在AC上∴∠DFC=∠C=60°∴∠DFC=∠A∴DF∥AB;(2)存在,过点D作DM⊥AB交AB于点M,∵AB=BC=6,BD=4,∴CD=2∴DF=2,∴点F在以D为圆心,DF为半径的圆上,∴当点F在DM上时,S△ABF最小,∵BD=4,DM⊥AB,∠ABC=60°∴MD=2∴S△ABF的最小值=×6×(2﹣2)=6﹣6∴S最大值=×2×3﹣(6﹣6)=﹣3+6(3)如图,过点D作DG⊥EF于点G,过点E作EH⊥CD于点H,∵△CDE关于DE的轴对称图形为△FDE∴DF=DC=2,∠EFD=∠C=60°∵GD⊥EF,∠EFD=60°∴FG=1,DG=FG=∵BD2=BG2+DG2,∴16=3+(BF+1)2,∴BF=﹣1∴BG=∵EH⊥BC,∠C=60°∴CH=,EH=HC=EC∵∠GBD=∠EBH,∠BGD=∠BHE=90°∴△BGD∽△BHE∴∴∴EC=﹣1∴AE=AC﹣EC=7﹣【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与y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点B在抛物线上.(1)求点B的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已知点P(,﹣),Q(2,2).若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A(0,﹣)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2,﹣);(2)A与B关于对称轴x=1对称;(3)①a>0时,当x=2时,y=﹣<2,当y=﹣时,x=0或x=2,所以函数与AB无交点;②a<0时,当y=2时,ax2﹣2ax﹣=2,x=或x=当≤2时,a≤﹣;【解答】解:(1)A(0,﹣)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2,﹣);(2)A与B关于对称轴x=1对称,∴抛物线对称轴x=1;(3)∵对称轴x=1,∴b﹣2a,∴y=ax2﹣2ax﹣,①a>0时,当x=2时,y=﹣<2,当y=﹣时,x=0或x=2,∴函数与AB无交点;②a<0时,当y=2时,ax2﹣2ax﹣=2,x=或x=当≤2时,a≤﹣;∴当a≤﹣时,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数形结合讨论交点是解题的关键.3、某县积极响应市政府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的号召,决定成立草莓产销合作社,负责扶贫对象户种植草莓的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所获利润年底分红.经市场调研发现,草莓销售单价y(万元)与产量x(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0≤x≤100).已知草莓的产销投入总成本p(万元)与产量x(吨)之间满足p=x+1.(1)直接写出草莓销售单价y(万元)与产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该合作社所获利润w(万元)与产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为提高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合作社决定按0.3万元/吨的标准奖励扶贫对象种植户,为确保合作社所获利润w′(万元)不低于55万元,产量至少要达到多少吨?【分析】(1)分0≤x≤30;30≤x≤70;70≤x≤100三段求函数关系式,确定第2段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2)利用w=yx﹣p和(1)中y与x的关系式得到w与x的关系式;(3)把(2)中各段中的w分别减去0.3x得到w′与x的关系式,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解答】解:(1)当0≤x≤30时,y=2.4;当30≤x≤70时,设y=kx+b,把(30,2.4),(70,2)代入得,解得,∴y=﹣0.01x+2.7;当70≤x≤100时,y=2;(2)当0≤x≤30时,w=2.4x﹣(x+1)=1.4x﹣1;当30≤x≤70时,w=(﹣0.01x+2.7)x﹣(x+1)=﹣0.01x2+1.7x﹣1;当70≤x≤100时,w=2x﹣(x+1)=x﹣1;(3)当0≤x<30时,w′=1.4x﹣1﹣0.3x=1.1x﹣1,当x=30时,w′的最大值为32,不合题意;当30≤x≤70时,w′=﹣0.01x2+1.7x﹣1﹣0.3x=﹣0.01x2+1.4x﹣1=﹣0.01(x﹣70)2+48,当x=70时,w′的最大值为48,不合题意;当70≤x≤100时,w′=x﹣1﹣0.3x=0.7x﹣1,当x=100时,w′的最大值为69,此时0.7x﹣1≥55,解得x≥80,所以产量至少要达到80吨.【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学会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确定自变量的范围和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完整解决问题的关键.4、计算:|﹣|﹣(4﹣π)0+2sin60°+()﹣1.【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1+2×+4=﹣1++4=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5、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B不重合),连接CE,过点B作BF⊥CE于点G,交AD于点F.(1)求证:△ABF≌△BCE;(2)如图2,当点E运动到AB中点时,连接DG,求证:DC=DG;(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C作CM⊥DG于点H,分别交AD,BF于点M,N,求的值.【分析】(1)先判断出∠GCB+∠CBG=90,再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得出∠CBE=90°=∠A,BC=AB,即可得出结论;(2)设AB=CD=BC=2a,先求出EA=EB=AB=a,进而得出CE=a,再求出BG=a,CG═a,再判断出△CQD≌△BGC(AAS),进而判断出GQ=CQ,即可得出结论;(3)先求出CH=a,再求出DH=a,再判断出△CHD∽△DHM,求出HM=a,再用勾股定理求出GH=a,最后判断出△QGH∽△GCH,得出HN==a,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BF⊥CE,∴∠CGB=90°,∴∠GCB+∠CBG=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BE=90°=∠A,BC=AB,∴∠FBA+∠CBG=90,∴∠GCB=∠FBA,∴△ABF≌△BCE(ASA);(2)证明:如图2,过点D作DH⊥CE于H,设AB=CD=BC=2a,∵点E是AB的中点,∴EA=EB=AB=a,∴CE=a,在Rt△CEB中,根据面积相等,得BG•CE=CB•EB,∴BG=a,∴CG==a,∵∠DCE+∠BCE=90°,∠CBF+∠BCE=90°,∴∠DCE=∠CBF,∵CD=BC,∠CQD=∠CGB=90°,∴△CQD≌△BGC(AAS),∴CQ=BG=a,∴GQ=CG﹣CQ=a=CQ,∵DQ=DQ,∠CQD=∠GQD=90°,∴△DGQ≌△CDQ(SAS),∴CD=GD;(3)解:如图3,过点D作DH⊥CE于H,S△CDG=•DQ=CH•DG,∴CH==a,在Rt△CHD中,CD=2a,∴DH==a,∵∠MDH+∠HDC=90°,∠HCD+∠HDC=90°,∴∠MDH=∠HCD,∴△CHD∽△DHM,∴,∴HM=a,在Rt△CHG中,CG=a,CH=a,∴GH==a,∵∠MGH+∠CGH=90°,∠HCG+∠CGH=90°,∴∠QGH=∠HCG,∴△QGH∽△GCH,∴,∴HN==a,∴MN=HM﹣HN=a,∴=【点评】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判断出△DGQ≌△CDQ是解本题的关键.6、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开展“双剧进课堂”的活动,该校童威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按四个类别:A表示“很喜欢”,B表示“喜欢”,C表示“一般”,D表示“不喜欢”,调查他们对汉剧的喜爱情况,将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这次共抽取50 名学生进行统计调查,扇形统计图中,D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为72°;(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估计该校表示“喜欢”的B类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分析】(1)这次共抽取:12÷24%=50(人),D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360°×=72°;(2)A类学生:50﹣23﹣12﹣10=5(人),据此补充条形统计图;(3)该校表示“喜欢”的B类的学生大约有1500×=690(人).【解答】解:(1)这次共抽取:12÷24%=50(人),D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360°×=72°,故答案为50,72°;(2)A类学生:50﹣23﹣12﹣10=5(人),条形统计图补充如下该校表示“喜欢”的B类的学生大约有1500×=690(人),答:该校表示“喜欢”的B类的学生大约有69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7、已知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O的两条切线,DC与⊙O相切于点E,分别交AM、BN于D、C两点.(1)如图1,求证:AB2=4AD•BC;(2)如图2,连接OE并延长交AM于点F,连接CF.若∠ADE=2∠OFC,AD=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1)连接OC、OD,证明△AOD∽△BCO,得出=,即可得出结论;(2)连接OD,OC,证明△COD≌△CFD得出∠CDO=∠CDF,求出∠BOE=12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 =3,O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S△OBC﹣S扇形OBE,即可得出结果.【解答】(1)证明:连接OC、OD,如图1所示:∵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AM⊥AB,BN⊥AB,∴AM∥BN,∴∠ADE+∠BCE=180°∵DC切⊙O于E,∴∠ODE=∠ADE,∠OCE=∠BCE,∴∠ODE+∠OCE=90°,∴∠DOC=90°,∴∠AOD+∠COB=90°,∵∠AOD+∠ADO=90°,∴∠AOD=∠OCB,∵∠OAD=∠OBC=90°,∴△AOD∽△BCO,∴=,∴OA2=AD•BC,∴(AB)2=AD•BC,∴AB2=4AD•BC;(2)解:连接OD,OC,如图2所示:∵∠ADE=2∠OFC,∴∠ADO=∠OFC,∵∠ADO=∠BOC,∠BOC=∠FOC,∴∠OFC=∠FOC,∴CF=OC,∴CD垂直平分OF,∴OD=DF,在△COD和△CFD中,,∴△COD≌△CFD(SSS),∴∠CDO=∠CDF,∵∠ODA+∠CDO+∠CDF=180°,∴∠ODA=60°=∠BOC,∴∠BOE=120°,在Rt△DAO,AD=OA,Rt△BOC中,BC=OB,∴AD:BC=1:3,∵AD=1,∴BC=3,O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S△OBC﹣S扇形OBE=2×××3﹣=3﹣π.【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扇形面积公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8、长为300m的春游队伍,以v(m/s)的速度向东行进,如图1和图2,当队伍排尾行进到位置O时,在排尾处的甲有一物品要送到排头,送到后立即返回排尾,甲的往返速度均为2v(m/s),当甲返回排尾后,他及队伍均停止行进.设排尾从位置O开始行进的时间为t(s),排头与O的距离为S头(m).(1)当v=2时,解答:①求S头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写t的取值范围);②当甲赶到排头位置时,求S头的值;在甲从排头返回到排尾过程中,设甲与位置O的距离为S甲(m),求S甲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写t的取值范围)(2)设甲这次往返队伍的总时间为T(s),求T与v的函数关系式(不写v的取值范围),并写出队伍在此过程中行进的路程.【分析】(1)①排头与O的距离为S头(m).等于排头行走的路程+队伍的长300,而排头行进的时间也是t(s),速度是2m/s,可以求出S头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甲赶到排头位置的时间可以根据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得出,代入求S即可;在甲从排头返回到排尾过程中,设甲与位置O的距离为S甲(m)是在S的基础上减少甲返回的路程,而甲返回的时间(总时间t减去甲从排尾赶到排头的时间),于是可以求S甲与t的函数关系式;(2)甲这次往返队伍的总时间为T(s),是甲从排尾追到排头用的时间与从排头返回排尾用时的和,可以根据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得出结果;在甲这次往返队伍的过程中队伍行进的路程=队伍速度×返回时间.【解答】解:(1)①排尾从位置O开始行进的时间为t(s),则排头也离开原排头t(s),∴S头=2t+300②甲从排尾赶到排头的时间为300÷(2v﹣v)=300÷v=300÷2=150 s,此时S头=2t+300=600 m甲返回时间为:(t﹣150)s∴S甲=S头﹣S甲回=2×150+300﹣4(t﹣150)=﹣4t+1200;因此,S头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头=2t+300,当甲赶到排头位置时,求S的值为600m,在甲从排头返回到排尾过程中,S甲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甲=﹣4t+1200.(2)T=t追及+t返回=+=,在甲这次往返队伍的过程中队伍行进的路程为:v×﹣=400;因此T与v的函数关系式为:T=,此时队伍在此过程中行进的路程为400m.【点评】考查行程问题中相遇、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函数思想方法的应用,切实理解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由于时间有重合的部分,容易出现错误.。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品)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1ef5c03aef8941ea66e05e6.png)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精品)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此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2、如图是某班甲、乙、丙三位同学最近5次数学成绩及其所在班级相应平均分的折线统计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的数学成绩高于班级平均分,且成绩比较稳定B.乙的数学成绩在班级平均分附近波动,且比丙好C.丙的数学成绩低于班级平均分,但成绩逐次提高D.就甲、乙、丙三个人而言,乙的数学成绩最不稳【分析】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解答】解:A.甲的数学成绩高于班级平均分,且成绩比较稳定,正确;B.乙的数学成绩在班级平均分附近波动,且比丙好,正确;C.丙的数学成绩低于班级平均分,但成绩逐次提高,正确D.就甲、乙、丙三个人而言,丙的数学成绩最不稳,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折线统计图,要通过坐标轴以及图例等读懂本图,根据图中所示的数量解决问题.3、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各类教育活动,全市约有550000名中小学生参加,其中数据55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5×106B.5.5×105C.55×104D.0.55×106【分析】根据有效数字表示方法,以及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55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5×105.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5=0的两根,则x1•x2的值为()A.﹣5 B.5 C.﹣4 D.4【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5,此题得解.【解答】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5=0的两根,∴x1•x2==﹣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积等于是解题的关键.5、如果m+n=1,那么代数式(+)•(m2﹣n2)的值为()A.﹣3 B.﹣1 C.1 D.3【分析】原式化简后,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m+n)(m﹣n)=•(m+n)(m﹣n)=3(m+n),当m+n=1时,原式=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6、如图,若x为正整数,则表示﹣的值的点落在()A.段①B.段②C.段③D.段④【分析】将所给分式的分母配方化简,再利用分式加减法化简,根据x为正整数,从所给图中可得正确答案.【解答】解∵﹣=﹣=1﹣=又∵x为正整数,∴≤x<1故表示﹣的值的点落在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及分式加减运算,同时考查了分式值的估算,总体难度中等.7、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12 B.10 C.8 D.6【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360°÷36°=10,所以这个正多边形是正十边形.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是需要识记的内容.8、下列图形中,一定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正方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直角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中考数学热点专题训练冲刺4动态探究含解析
![中考数学热点专题训练冲刺4动态探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22d56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4.png)
冲刺4 动态探究考向1 动点与最值1.如图,在Rt△ABO中,∠OBA=90°,A(4,4),点C在边AB上,且ACCB =13,点D为OB的中点,点P为边OA上的动点,当点P在OA上移动时,使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的点P的坐标为()A.(2,2) B.(52,52)C.(83,83)D.(3,3)【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A(4,4),D(2,0),C(4,3),点D关于AO 的对称点D’(0,2),设l D’C:y=kx+b,将D'(0,2),C(4,3)代入,可得y=14x+2,与y=x联立,得,x=83,y=83,∴P(83,83)故选C.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在反比例函数()0ky kx=≠的图像上运动,且始终保持线段AB=M为线段AB 的中点,连接OM。
则线段OM的长度的最小值是(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A作x轴⊥AC,过点B作y轴⊥BD,垂足为C,D,AC与BD相交于点F,连接OF.当点O、F、M在同一直线上时OM最短。
即OM垂直平分AB.设点A坐标为(a,a +4),则点B坐标为(a +4,a),点F坐标为(a,a)。
由题意可知△AF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F=BF=4.∵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a (a+4)=k,解得a =42k+-.在Rt△OCF中2)=∴OM=OF+FM=3.图,在菱形ABCD中,连接BD,AC交于点O,过点O作OH⊥BC于点H,以点O为圆心,OH为半径的半圆交AC于点M.(1)求证:DC是O的切线;(2)若AC=4MC且AC=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在②的条件下,P是线段BD上的一动点,当PD为何值时,PH+PM 的值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解:(1)过点O 作OG ⊥CD 于点G ,菱形ABCD 中,AC 是对角线, ∴AC 平分∠BCD, ∵OH ⊥BC , ∴OH=OG , ∵OH 是O 的半径,∴OG 等于O 的半径, ∴CD 是O 的切线.①(2)∵AC=4MC ,AC=8,∴OC=2MC=4,MC=OM=2,∴OH=OM=2, 在Rt △OHC 中,OH=2,OC=4,∴=tan ∠HOC=3HCOH,∴∠HOC=60°, ∴S阴影=S △OCH -S扇形OHM=216022360CH OH =23.(3)作点M关于BD的对称点N,连接HN交BD于点P,此时PH+PM的值最小.∵ON=OM=OH,∠MOH=60°, ∴∠MNH=30°,∠MNH=∠HCM,PH+PM的最小值为。
2021年中考数学 临考冲刺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
![2021年中考数学 临考冲刺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3cffa8e45c3b3566ec8b30.png)
2021中考数学 临考冲刺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2019•天津) 60sin 2的值等于 A .1 B .2C .3D .22. 如图,在Rt △ABC 中,∠C =90°,∠B =30°,AB =8,则BC 的长是( )A.4 33 B .4 C .8 3 D .4 33. (2019•山东威海)如图,一个人从山脚下的A 点出发,沿山坡小路AB 走到山顶B点.已知坡角为20°,山高BC=2千米.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小路AB 的长度,下列按键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4. (2019•湖南长沙•3分)如图,一艘轮船从位于灯塔C 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灯塔60nmile 的小岛A 出发,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C 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 处,这时轮船B 与小岛A 的距离是A .303nmileB .60nmileC .120nmileD .(30+303)nmile5. (2020·咸宁)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25BC=,E 是BC 的中点,将ABE △沿直线A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连结CF ,则cos ECF ∠的值为( )A.23B.10 C.5 D.256.如图所示,某办公大楼正前方有一根高度是15米的旗杆ED ,从办公大楼顶端A 测得旗杆顶端E 的俯角α是45°,旗杆底端D 到大楼前梯坎底边的距离DC 是20米,梯坎坡长BC 是12米,梯坎坡度i =1∶3,则大楼AB 的高度约为(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6≈2.45)( ) A . 30.6 B . 32.1 C . 37.9 D . 39.47. (2019·浙江金华)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已知AB=m ,∠BAC=∠α,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BDC=∠αB .BC=m •tan αC .AO 2sin mα=D .BD cos mα=8.如图,以O 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P 是AB︵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设∠POB =α,则点P 的坐标是( ) A . (sin α,sin α) B . (cos α,cos α) C . (cos α,sin α) D . (sin α,cos α)二、填空题9. 如图,在Rt △ABC 中,∠C =90°,BC =15,tanA =158,则AB =________.10.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满足|sin α-12|+(tan β-1)2=0,则α+β=________.11. (2019·浙江衢州)如图,人字梯AB ,AC 的长都为2米,当α=50°时,人字梯顶端离地面的高度AD 是__________米(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19).12.如图,航拍无人机从A 处测得一幢建筑物顶部B 的仰角为30°,测得底部C 的俯角为60°,此时航拍无人机与该建筑物的水平距离AD 为90米,那么该建筑物的高度BC 约为________米.(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3≈1.73)13.齐河路路通电动车厂新开发的一种电动车如图,它的大灯A 射出的边缘光线AB ,AC 与地面MN 所夹的锐角分别为8°和10°,大灯A 与地面的距离为1m ,则该车大灯照亮的宽度BC 是________m .(不考虑其他因素,参考数据:sin8°=425,tan 8°=17,sin 10°=910,tan 10°=528)14. (2020·天水)如图所示,∠AOB是放置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一个角,则sin ∠AOB 的值是________.15. 如图,在△ABC 和△DEF 中,∠B =40°,∠E =140°,AB =EF =5,BC =DE=8,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关系为S △ABC________S △DEF (填“>”或“=”或“<”).16. (2020·苏州)如图,已知MON∠是一个锐角,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 、ON 于点A 、B ,再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画射线OC .过点A 作AD ON ,交射线OC 于点D ,过点D 作DE OC ⊥,交ON 于点E .设10OA =,12DE =,则sin MON∠=________.三、解答题17.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3,点D在边AC上,且AD=2CD,DE⊥AB,垂足为点E,连接CE,求:(1)线段BE的长;(2)∠ECB的正切值.18. 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O为AB上一点,经过点A,D的☉O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OF交AD于点G.(1)求证:BC是☉O的切线;(2)设AB=x,AF=y,试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D的长;(3)若BE=8,sin B=,求DG的长.1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G在对角线BD上(不与点B,D重合),GE⊥DC于点E,GF⊥BC于点F,连接AG.(1)写出线段AG,GE,GF长度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GF=105°,求线段BG的长.20. (2019•铜仁)如图,A 、B 两个小岛相距10km ,一架直升飞机由B 岛飞往A 岛,其飞行高度一直保持在海平面以上的hkm ,当直升机飞到P 处时,由P 处测得B 岛和A 岛的俯角分别是45°和60°,已知A 、B 、P 和海平面上一点M 都在同一个平面上,且M 位于P 的正下方,求h(结果取整数,3≈1.732)2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C 为直径,AB︵=BD ︵,BE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 (1)求证:∠1=∠BCE ; (2)求证:BE 是⊙O 的切线;(3)若EC =1,CD =3,求cos ∠DBA .2021中考数学 临考冲刺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答案一、选择题 1. 【答案】B【解析】锐角三角函数计算,︒60sin 2=2×23=3,故选A .2. 【答案】D[解析] ∵在Rt △ABC 中,∠C =90°,∠B =30°,AB =8,cosB =BCAB ,即cos30°=BC8, ∴BC =8×32=4 3.3. 【答案】A【解析】在△ABC 中,sinA=sin20°=BC AB ,∴AB =sin 20BC ︒=2sin 20︒,∴按键顺序为:2÷sin20=, 故选A .4. 【答案】D【解析】过C 作CD ⊥AB 于D 点,∴∠ACD=30°,∠BCD=45°,AC=60. 在Rt △ACD 中,cos ∠ACD=CD AC ,∴CD=AC •cos ∠ACD=60×3=303. 在Rt △DCB 中,∵∠BCD=∠B=45°,∴CD=BD=303,∴AB=AD+BD=30+303.所以此时轮船所在的B 处与灯塔P 的距离是(30+303)nmile .故选D .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余弦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上、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由折叠可得:AB=AF=2,BE=EF ,∠AEB=∠AEF ,∵点E 是BC 中点,25BC =,∴BE=CE=EF=5,∴∠EFC=∠ECF ,AE=()22253+=,∵∠BEF=∠AEB+∠AEF=∠EFC+∠ECF ,∴∠ECF=∠AEB ,∴cos ECF ∠=cos AEB ∠=53BE AE =,因此本题选C .6.【答案】D【解析】如解图,设AB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过点E 作EF ⊥AB 于点F ,过点B 作BH ⊥ED 于点H ,则可得四边形GDEF 为矩形.在Rt △BCG 中,∵BC =12,i BC =BGCG=33,∴∠BCG =30°,∴BG =6,CG =63,∴BF =FG -BG =DE -BG =15-6=9,∵∠AEF =α=45°,∴AF =EF =DG =CG +CD =63+20,∴AB =BF +AF =9+20+63≈39.4(米).7. 【答案】C【解析】A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DCB=90°,AC=BD ,AO=CO ,BO=DO ,∴AO=OB=CO=DO ,∴∠DBC=∠ACB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AC=∠BDC=∠α,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在Rt △ABC 中,tan αBCm=,即BC=m •tan α,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在Rt △ABC 中,AC cos m α=,即AO 2cos mα=,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四边形ABCD 是矩形,∴DC=AB=m ,∵∠BAC=∠BDC=α,∴在Rt △DCB 中,BD cos mα=,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答案】C 【解析】如解图,过点P作PC⊥OB于点C,则在Rt△OPC中,OC=OP·cos∠PO B=1×cosα=cosα,PC=OP·sin∠POB=1×sinα=sinα,即点P的坐标为(cosα,si nα).二、填空题9. 【答案】17[解析] ∵在Rt△ABC中,∠C=90°,tanA=BCAC=158,BC=15,∴15AC=158,解得AC=8.根据勾股定理,得AB=AC2+BC2=82+152=17.故答案为17.10. 【答案】75°【解析】由于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都是非负数,而这两个数的和又为零,于是它们都为零.根据题意,得|sinα-12|=0,(tanβ-1)2=0,则sinα=12,tanβ=1,又因为α、β均为锐角,则α=30°,β=45°,所以α+β=30°+45°=75°.11. 【答案】1.5【解析】∵sinαADAC,∴AD=AC•sinα≈2×0.77≈1.5,故答案为:1.5.12. 【答案】208【解析】在Rt△ABD中,BD=AD·tan∠BAD=90×tan30°=303,在Rt△ACD 中,CD=AD·tan∠CAD=90×tan60°=903,BC=BD+CD=303+903=1203≈208(米).13. 【答案】 1.4【解析】如解图,作AD⊥MN于点D,由题意得,AD=1m,∠ABD=8°,∠ACD=10°,∠ADC=∠ADB=90°,∴BD=ADtan8°=117=7m,CD=ADtan10°=1528=285=5.6m,∴BC=BD-CD=7-5.6=1.4 m.14. 【答案】22【解析】连接AB,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OB=45°,再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求解.∵AB2=12+32=10,OB2=12+32=10,OA2=22+42=20,∴AB2+OB2=OA2,∴△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45°,∴sin∠AOB=sin45°=22.15. 【答案】=[解析] 如图,在△ABC中,过点A作AG⊥BC,垂足为G.在△DEF 中,过点F作FH⊥DE,交DE的延长线于点H,∴AG=sinB·AB=5sin40°.∵∠DEF=140°,∴∠FEH=40°,∴FH=sin∠FEH·EF=5sin40°,∴AG=FH.又∵BC=DE,∴S△ABC=S△DEF.16. 【答案】【答案】2425三、解答题17. 【答案】解:(1)∵AD=2CD,AC=3,∴AD=2,∵在Rt△ABC中,∠ACB=90°,AC=BC=3,∴∠A=∠B=45°,AB===3,∵DE⊥AB,∴∠AED=90°,∴AE=AD·cos45°=2×=,∴BE=AB-AE=3=2,即线段BE的长为2.(2)过点E作EH⊥BC,垂足为点H,如图所示.∵在Rt△BEH中,∠EHB=90°,∠B=45°,∴EH=BH=BE·cos45°=2=2,∵BC=3,∴CH=1,在Rt△CHE中,tan∠ECB==2,即∠ECB的正切值为2.18. 【答案】[解析](1)连接OD,根据同圆半径相等及角平分线条件得到∠DAC=∠ODA,得OD∥AC,切线得证;(2)连接EF,DF,根据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证明∠AFE=90°,可得EF∥BC,因此∠B=∠AEF,再利用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可得∠B=∠ADF,从而证明△ABD∽△ADF,可得AD与AB,AF的关系;(3)根据∠AEF=∠B,利用三角函数,分别在Rt△DOB和Rt△AFE中求出半径和AF,代入(2)的结论中,求出AD,再利用两角对应相等,证明△OGD∽△FGA,再利用对应边成比例,求出DG∶AG的值,即可求得DG的长.解:(1)证明:连接OD,∵OA=OD,∴∠OAD=∠ODA,∵AD平分∠BAC,∴∠OAD=∠DAC,∴∠DAC=∠ODA,∴OD∥AC,∴∠ODB=∠C=90°,∴OD⊥BC.∵OD为☉O的半径,∴BC是☉O的切线.(2)连接EF,DF.∵AE为☉O的直径,∴∠AFE=90°,∴∠AFE=∠C=90°,∴EF∥BC,∴∠B=∠AEF.∵∠ADF=∠AEF,∴∠B=∠ADF.又∵∠OAD=∠DAC,∴△ABD∽△ADF,∴=,∴AD2=AB·AF,∴AD=.(3)设☉O半径为r,在Rt△DOB中,sin B==,∴=,解得r=5,∴AE=10.在Rt△AFE中,sin∠AEF=sin B=,∴AF=10×=,∴AD==.∵∠ODA=∠DAC,∠DGO=∠AGF,∴△OGD∽△FGA,∴==,∴=,∴DG=.19. 【答案】【思维教练】求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是线段的和差关系或线段平方的和差关系.由ABCD是正方形,BD是角平分线,可想到连接CG,易得CG=AG,再由四边形CEGF是矩形可得AG2=GE2+GF2;(2)给出∠AGF=105°,可得出∠AGB=60°,再由∠ABG=45°,可想到过点A作BG的垂线,交BG于点M,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得出BM和MG的长,相加即可得出BG的长.解:(1)AG2=GE2+GF2;(1分)理由:连结CG,∵ABCD是正方形,∴∠ADG=∠CDG=45°,AD=CD,DG=DG,∴△ADG≌△CDG,(2分)∴AG=CG,又∵GE⊥DC,GF⊥BC,∠GFC=90°,∴四边形CEGF是矩形,(3分)∴CF=GE,在直角△GFC中,由勾股定理得,CG2=GF2+CF2,∴AG2=GE2+GF2;(4分)(2)过点A作AM⊥BD于点M,∵GF⊥BC,∠ABG=∠GBC=45°,∴∠BAM=∠BGF=45°,∴△ABM,△BG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6分)∵AB=1,∴AM=BM=2 2,∵∠AGF=105°,∴∠AGM=60°,∴tan60°=AMGM,∴GM=66,(8分)∴BG=BM+GM=22+66=32+66.(10分)20. 【答案】由题意得,∠A=30°,∠B=45°,AB=10km,在Rt△APM和Rt△BPM中,tanA=hAM3tanB=hBM=1,∴33,BM=h,∵AM+BM=AB=10,∴33h+h=10,解得h=15–36.答:h约为6km.21. 【答案】(1)证明:如解图,过点B 作BF ⊥AC 于点F , ∵AB ︵=BD ︵,∴AB =BD在△ABF 与△DBE 中,⎩⎪⎨⎪⎧∠BAF =∠BDE ∠AFB =∠DEB AB =DB, ∴△ABF ≌△DBE (AAS),∴BF =BE ,∵BE ⊥DC ,BF ⊥AC ,∴∠1=∠BCE ;(2)证明:如解图,连接OB ,∵AC 是⊙O 的直径,∴∠ABC =90°,即∠1+∠BAC =90°, ∵∠BCE +∠EBC =90°,且∠1=∠BCE , ∴∠BAC =∠EBC ,∵OA =OB ,∴∠BAC =∠OBA ,∴∠EBC =∠OBA ,∴∠EBC +∠CBO =∠OBA +∠CBO =90°, ∴∠EBO =90°,又∵OB 为⊙O 的半径,∴BE 是⊙O 的切线;解图(3)解:在△EBC 与△FBC 中,⎩⎪⎨⎪⎧∠BEC =∠CFB ,∠ECB =∠FCB ,BC =BC ,∴△EBC ≌△FBC (AAS),∴CE =CF =1.由(1)可知:AF =DE =1+3=4,∴AC =CF +AF =1+4=5,∴cos ∠DBA =cos ∠DCA =CD CA =35.。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最新)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82b4bfabed5b9f3f80f1c2e.png)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最新)一、单选题1、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是圆上两点,且∠AOC=126°,则∠CDB=()A.54°B.64°C.27°D.37°【分析】由∠AOC=126°,可求得∠BOC的度数,然后由圆周角定理,求得∠CDB的度数.【解答】解:∵∠AOC=126°,∴∠BOC=180°﹣∠AOC=54°,∵∠CDB=∠BOC=27°.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注意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2、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A.180°B.360°C.720°D.1440°【分析】根据多边的外角和定理进行选择.【解答】解:因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所以正十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外角和定理,关键是熟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3、已知点P(m+2,2m﹣4)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A.(4,0)B.(0,4)C.(﹣4,0)D.(0,﹣4)【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m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m+2,2m﹣4)在x轴上,∴2m﹣4=0,解得:m=2,∴m+2=4,则点P的坐标是:(4,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得出m的值是解题关键.4、当m=﹣1时,代数式2m+3的值是()A.﹣1 B.0 C.1 D.2【分析】将m=﹣1代入代数式即可求值;【解答】解:将m=﹣1代入2m+3=2×(﹣1)+3=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是解题的关键.5、如果反比例函数y=(a是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a<0 B.a>0 C.a<2 D.a>2【分析】反比例函数y=图象在一、三象限,可得k>0.【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a是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a﹣2>0,∴a>2.故选:D.【点评】本题运用了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性质,关键要知道k的决定性作用.6、﹣的绝对值是()A.﹣5 B.C.5 D.﹣【分析】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解答】解: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性质.7、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A.180°B.360°C.720°D.1440°【分析】根据多边的外角和定理进行选择.【解答】解:因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所以正十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外角和定理,关键是熟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8、如图,▱ABCD中,AB=2,AD=4,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E,F,G,H分别是AO,BO,CO,DO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H=HGB.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C.AC⊥BDD.△ABO的面积是△EFO的面积的2倍【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成立,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E,F,G,H分别是AO,BO,CO,DO的中点,在▱ABCD中,AB=2,AD=4,∴EH=AD=2,HG=AB=1,∴EH≠HG,故选项A错误;∵E,F,G,H分别是AO,BO,CO,DO的中点,∴E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B正确;由题目中的条件,无法判断AC和BD是否垂直,故选项C错误;∵点E、F分别为OA和OB的中点,∴EF=,EF∥AB,∴△OEF∽△OAB,∴,即△ABO的面积是△EFO的面积的4倍,故选项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相似、三角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9、如图,由4个相同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儿何体,它的左视图是()A.B.C.D.【分析】左视图是从左边看得出的图形,结合所给图形及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从左边看得到的是两个叠在一起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左视图的观察位置.10、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12,点D在边BC上,点E在线段AD上,EF⊥AC于点F,EG⊥EF交AB于点G.若EF=EG,则CD的长为()A.3.6 B.4 C.4.8 D.5【分析】根据题意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可以求得CD的长,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作DH∥EG交AB于点H,则△AEG∽△ADH,∴,∵EF⊥AC,∠C=90°,∴∠EFA=∠C=90°,∴EF∥CD,∴△AEF∽△ADC,∴,∴,∵EG=EF,∴DH=CD,设DH=x,则CD=x,∵BC=12,AC=6,∴BD=12﹣x,∵EF⊥AC,EF⊥EG,DH∥EG,∴EG∥AC∥DH,∴△BDH∽△BCA,∴,即,解得,x=4,∴CD=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作出合适的辅助线,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二、填空题1、分解因式:x2y+2xy+y=y(x+1)2.【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y,再利用完全平方进行二次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y(x2+2x+1)=y(x+1)2,故答案为:y(x+1)2.【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2、如图,每一图中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如果第n幅图中有2019个菱形,则n=1010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第1幅图中有1个,第2幅图中有2×2﹣1=3个,第3幅图中有2×3﹣1=5个,…,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2个,继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第1幅图中有1个.第2幅图中有2×2﹣1=3个.第3幅图中有2×3﹣1=5个.第4幅图中有2×4﹣1=7个.….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2个.故第n幅图中共有(2n﹣1)个.当图中有2019个菱形时,2n﹣1=2019,n=1010,故答案为:1010.【点评】本题考查规律型中的图形变化问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3、勘测队按实际需要构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标示了A,B,C三地的坐标,数据如图(单位:km).笔直铁路经过A,B两地.(1)A,B间的距离为20 km;(2)计划修一条从C到铁路AB的最短公路l,并在l上建一个维修站D,使D到A,C的距离相等,则C,D 间的距离为13 km.【分析】(1)由垂线段最短以及根据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即可求出AB的长度;(2)根据A、B、C三点的坐标可求出CE与AE的长度,设CD=x,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的值.【解答】解:(1)由A、B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可知:AB∥x轴,∴AB=12﹣(﹣8)=20;(2)过点C作l⊥AB于点E,连接AC,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l于点D,由(1)可知:CE=1﹣(﹣17)=18,AE=12,设CD=x,∴AD=CD=x,由勾股定理可知:x2=(18﹣x)2+122,∴解得:x=13,∴CD=13,故答案为:(1)20;(2)13;【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A、B、C三点的坐标求出相关线段的长度,本题属于中等题型.4、分式方程=的解为.【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3x+6=5x+5,解得: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5、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将三角板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α(0°<α<90°),使得三角板ADE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BC垂直,则α的度数为15°或60°.【分析】分情况讨论:①DE⊥BC;②AD⊥BC.【解答】解:分情况讨论:①当DE⊥BC时,∠BAD=180°﹣60°﹣45°=75°,∴α=90°﹣∠BAD=15°;②当AD⊥BC时,α=90°﹣∠C=90°﹣30°=60°.故答案为:15°或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旋转的定义以及一副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理清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难度:中等)1、有个填写运算符号的游戏:在“1□2□6□9”中的每个□内,填入+,﹣,×,÷中的某一个(可重复使用),然后计算结果.(1)计算:1+2﹣6﹣9;(2)若1÷2×6□9=﹣6,请推算□内的符号;(3)在“1□2□6﹣9”的□内填入符号后,使计算所得数最小,直接写出这个最小数.【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题目中式子的结果,可以得到□内的符号;(3)先写出结果,然后说明理由即可.【解答】解:(1)1+2﹣6﹣9=3﹣6﹣9=﹣3﹣9=﹣12;(2)∵1÷2×6□9=﹣6,∴1××6□9=﹣6,∴3□9=﹣6,∴□内的符号是“﹣”;(3)这个最小数是﹣20,理由:∵在“1□2□6﹣9”的□内填入符号后,使计算所得数最小,∴1□2□6的结果是负数即可,∴1□2□6的最小值是1﹣2×6=﹣11,∴1□2□6﹣9的最小值是﹣11﹣9=﹣20,∴这个最小数是﹣20.【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得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如图所示,某施工队要测量隧道长度BC,AD=600米,AD⊥BC,施工队站在点D处看向B,测得仰角为45°,再由D走到E处测量,DE∥AC,ED=500米,测得仰角为53°,求隧道BC长.(sin53°≈,cos53°≈,tan53°≈).【分析】作EM⊥AC于M,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在Rt△ABD中,AB=AD=600,作EM⊥AC于M,则AM﹣DE=500,∴BM=100,在Rt△CEM中,tan53°===,∴CM=800,∴BC=CM﹣BM=800﹣100=700(米)答:隧道BC长为700米.【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时下正是海南百香果丰收的季节,张阿姨到“海南爱心扶贫网”上选购百香果,若购买2千克“红土”百香果和1千克“黄金”百香果需付80元,若购买1千克“红土”百香果和3千克“黄金”百香果需付115元.请问这两种百香果每千克各是多少元?【分析】设“红土”百香果每千克x元,“黄金”百香果每千克y元,由题意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设“红土”百香果每千克x元,“黄金”百香果每千克y元,由题意得:,解得:;答:“红土”百香果每千克25元,“黄金”百香果每千克3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4、小云想用7天的时间背诵若干首诗词,背诵计划如下:①将诗词分成4组,第i组有x i首,i=1,2,3,4;②对于第i组诗词,第i天背诵第一遍,第(i+1)天背诵第二遍,第(i+3)天背诵第三遍,三遍后完成背诵,其它天无需背诵,i=1,2,3,4;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1组x1x1x1第2组x2x2x2第3组第4组x4x4x4③每天最多背诵14首,最少背诵4首.解答下列问题:(1)填入x3补全上表;(2)若x1=4,x2=3,x3=4,则x4的所有可能取值为4,5,6 ;(3)7天后,小云背诵的诗词最多为23 首.【分析】(1)根据表中的规律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列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列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1组x1x1x1第2组x2x2x2第3组x3x3x3第4组x4x4x4(2)∵每天最多背诵14首,最少背诵4首,∴x1≥4,x3≥4,x4≥4,∴x1+x3≥8①,∵x1+x3+x4≤14②,把①代入②得,x4≤6,∴4≤x4≤6,∴x4的所有可能取值为4,5,6,故答案为:4,5,6;(3)∵每天最多背诵14首,最少背诵4首,∴由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得,x1+x2≤14①,x2+x3≤14②,x1+x3+x4≤14③,x2+x4≤14④,①+②+④﹣③得,3x2≤28,∴x2≤,∴x1+x2+x3+x4≤+14=,∴x1+x2+x3+x4≤23,∴7天后,小云背诵的诗词最多为23首,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不等式的应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ABC和点A',如图.(1)以点A'为一个顶点作△A'B'C',使△A'B'C'∽△ABC,且△A'B'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4倍;(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设D、E、F分别是△ABC三边AB、BC、AC的中点,D'、E'、F'分别是你所作的△A'B'C'三边A'B'、B'C'、C'A'的中点,求证:△DEF∽△D'E'F'.【分析】(1)分别作A'C'=2AC、A'B'=2AB、B'C'=2BC得△A'B'C'即可所求.(2)根据中位线定理易得∴△DEF∽△ABC,△D'E'F'∽△A'B'C',故△DEF∽△D'E'F'【解答】解:(1)作线段A'C'=2AC、A'B'=2AB、B'C'=2BC,得△A'B'C'即可所求.证明:∵A'C'=2AC、A'B'=2AB、B'C'=2BC,∴△ABC∽△A′B′C′,∴(2)证明:∵D、E、F分别是△ABC三边AB、BC、AC的中点,∴DE=,,,∴△DEF∽△ABC同理:△D'E'F'∽△A'B'C',由(1)可知:△ABC∽△A′B′C′,∴△DEF∽△D'E'F'.【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本题用到的是三边法.6、如图抛物线经y=ax2+bx+c过点A(﹣1,0),点C(0,3),且OB=O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2)点D、E在直线x=1上的两个动点,且DE=1,点D在点E的上方,求四边形ACDE的周长的最小值.(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分析】(1)OB=OC,则点B(3,0),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ax2﹣2ax﹣3a,即可求解;(2)CD+AE=A′D+DC′,则当A′、D、C′三点共线时,CD+AE=A′D+DC′最小,周长也最小,即可求解;(3)S△PCB:S△PCA=EB×(y C﹣y P):AE×(y C﹣y P)=BE:AE,即可求解.【解答】解:(1)∵OB=OC,∴点B(3,0),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ax2﹣2ax﹣3a,故﹣3a=3,解得:a=﹣1,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①;(2)ACDE的周长=AC+DE+CD+AE,其中AC=、DE=1是常数,故CD+AE最小时,周长最小,取点C关于函数对称点C(2,3),则CD=C′D,取点A′(﹣1,1),则A′D=AE,故:CD+AE=A′D+DC′,则当A′、D、C′三点共线时,CD+AE=A′D+DC′最小,周长也最小,四边形ACDE的周长的最小值=AC+DE+CD+AE=+A′D+DC′=+A′C′=+;(3)如图,设直线CP交x轴于点E,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又∵S△PCB:S△PCA=EB×(y C﹣y P):AE×(y C﹣y P)=BE:AE,则BE:AE,=3:5或5:3,则AE=或,即:点E的坐标为(,0)或(,0),将点E、C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3,解得:k=﹣6或﹣2,故直线CP的表达式为:y=﹣2x+3或y=﹣6x+3…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4或8(不合题意值已舍去),故点P的坐标为(4,﹣5)或(8,﹣4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图象面积计算、点的对称性等,其中(1),通过确定点A′点来求最小值,是本题的难点.7、已知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O的两条切线,DC与⊙O相切于点E,分别交AM、BN于D、C两点.(1)如图1,求证:AB2=4AD•BC;(2)如图2,连接OE并延长交AM于点F,连接CF.若∠ADE=2∠OFC,AD=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1)连接OC、OD,证明△AOD∽△BCO,得出=,即可得出结论;(2)连接OD,OC,证明△COD≌△CFD得出∠CDO=∠CDF,求出∠BOE=12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 =3,O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S△OBC﹣S扇形OBE,即可得出结果.【解答】(1)证明:连接OC、OD,如图1所示:∵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AM⊥AB,BN⊥AB,∴AM∥BN,∴∠ADE+∠BCE=180°∵DC切⊙O于E,∴∠ODE=∠ADE,∠OCE=∠BCE,∴∠ODE+∠OCE=90°,∴∠DOC=90°,∴∠AOD+∠COB=90°,∵∠AOD+∠ADO=90°,∴∠AOD=∠OCB,∵∠OAD=∠OBC=90°,∴△AOD∽△BCO,∴=,∴OA2=AD•BC,∴(AB)2=AD•BC,∴AB2=4AD•BC;(2)解:连接OD,OC,如图2所示:∵∠ADE=2∠OFC,∴∠ADO=∠OFC,∵∠ADO=∠BOC,∠BOC=∠FOC,∴∠OFC=∠FOC,∴CF=OC,∴CD垂直平分OF,∴OD=DF,在△COD和△CFD中,,∴△COD≌△CFD(SSS),∴∠CDO=∠CDF,∵∠ODA+∠CDO+∠CDF=180°,∴∠ODA=60°=∠BOC,∴∠BOE=120°,在Rt△DAO,AD=OA,Rt△BOC中,BC=OB,∴AD:BC=1:3,∵AD=1,∴BC=3,O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S△OBC﹣S扇形OBE=2×××3﹣=3﹣π.【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扇形面积公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5经过A(﹣5,0),B(﹣4,﹣3)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顶点为D,连结CD.(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设点P的横坐标为t.①当点P在直线BC的下方运动时,求△PBC的面积的最大值;②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BCD?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将点A、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2)①S△PBC=PG(x C﹣x B),即可求解;②分点P在直线BC下方、上方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答】解:(1)将点A、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6x+5…①,令y=0,则x=﹣1或﹣5,即点C(﹣1,0);(2)①如图1,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G,将点B、C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解得: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1…②,设点G(t,t+1),则点P(t,t2+6t+5),S△PBC=PG(x C﹣x B)=(t+1﹣t2﹣6t﹣5)=﹣t2﹣t﹣6,∵<0,∴S△PBC有最大值,当t=﹣时,其最大值为;②设直线BP与CD交于点H,当点P在直线BC下方时,∵∠PBC=∠BCD,∴点H在BC的中垂线上,线段BC的中点坐标为(﹣,﹣),过该点与BC垂直的直线的k值为﹣1,设BC中垂线的表达式为:y=﹣x+m,将点(﹣,﹣)代入上式并解得:直线BC中垂线的表达式为:y=﹣x﹣4…③,同理直线CD的表达式为:y=2x+2…④,联立③④并解得:x=﹣2,即点H(﹣2,﹣2),同理可得直线BH的表达式为:y=x﹣1…⑤,联立①⑤并解得:x=﹣或﹣4(舍去﹣4),故点P(﹣,﹣);当点P(P′)在直线BC上方时,∵∠PBC=∠BCD,∴BP′∥CD,则直线BP′的表达式为:y=2x+s,将点B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s=5,即直线BP′的表达式为:y=2x+5…⑥,联立①⑥并解得:x=0或﹣4(舍去﹣4),故点P(0,5);故点P的坐标为P(﹣,﹣)或(0,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等腰三角形性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其中(2),要主要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 冲刺训练: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含答案)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 冲刺训练: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39ce4bdaef5ef7bb0d3ca7.png)
2021中考数学 冲刺训练: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用配方法解方程x 2-6x =4时,需要两边同时加上( ) A .3 B .4C .6D .9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kx -1=0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判断3. 方程3x (2x +1)=2(2x +1)的两个根为( )A .x 1=23,x 2=0 B .x 1=23,x 2=12 C .x 1=32,x 2=-12 D .x 1=23,x 2=-124. 当b +c =5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x 2+bx -c =0的根的情况为(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5.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某厂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从两年前的100元下降到现在的64元,求年平均下降率.设年平均下降率为x ,通过解方程得到一个根为1.8,则正确的解释是( )A .年平均下降率为80%,符合题意B .年平均下降率为18%,符合题意C .年平均下降率为1.8%,不符合题意D.年平均下降率为180%,不符合题意6. 某商场在销售一种糖果时发现,如果以20元/kg的单价销售,那么每天可售出100 kg,若这种糖果每千克的售价每增加0.5元,则每天的销售量就会减少2 kg.该商场为使每天的销售额达到18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设销售单价应为x 元/kg,依题意可列方程为()A.(20+x)(100-2x)=1800B.(20+x)(100-2x0.5)=1800C.x(100-x-200.5×2)=1800D.x[100-2(x-20)]=18007. 2018·绵阳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若一共碰杯55次,则参加酒会的人数为()A.9 B.10 C.11 D.128. 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A.k>-14B.k>-14且k≠0C.k<-14D.k≥-14且k≠0二、填空题9. 方程(3x-4)2-(3x-4)=0的根是____________.10. 如图,在一块长12 m,宽8 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两条道路分别与矩形的一条边平行),剩余部分栽种花草,且栽种花草的面积为77 m2,设道路的宽为x 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1. 一元二次方程4x 2=3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12.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 2x +1=0,所得结果是x 1=________,x 2=________.13.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最大整数值为________.14. 小明在解方程x 2-2x -1=0时出现了错误,其解答过程如下:x 2-2x =-1.(第一步) x 2-2x +1=-1+1.(第二步) (x -1)2=0.(第三步) x 1=x 2=1.(第四步)(1)小明的解答过程是从第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其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15. 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a ≠0)的一个根是12,且b 2-4ac =0,则此方程的另一个根是________.16. 在△ABC 中,BC =2,AB =2 3,AC =b ,且关于x 的方程x 2-4x +b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C 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 解方程组:222,230.x y x xy y -=⎧⎨--=⎩18. (2020·广东)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4ax x y ⎧+=-⎪⎨+=⎪⎩215x y x by -=⎧⎨+=⎩的解相同.(1)求a 、b 的值;(2)若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为26,另外两条边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20++=的解,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x ax b19. 如图,有一矩形的硬纸板,长为30 cm,宽为20 cm,在其四个角各剪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周的矩形折起,可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何值时,所得长方体盒子的底面积为200 cm2?20.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m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2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x-4)=p2,p为实数.(1)求证:不论p为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p为何值时,方程有整数解?(直接写出三个,不需要说明理由)22. “早黑宝”是某省农科院研制的优质新品种,在该省被广泛种植.某葡萄种植基地2017年种植“早黑宝”100亩,到2019年“早黑宝”的种植面积达到225亩.(1)求该基地这两年“早黑宝”种植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2)市场调查发现,当“早黑宝”售价为20元/千克时,每天能售出200千克,每千克的售价每降低1元,每天可多售出50千克,为了推广宣传,基地决定降价促销,已知该基地“早黑宝”的平均成本价为12元/千克,若使销售“早黑宝”每天获利1800元,则每千克的售价应降低多少元?23. 某批发商以每件50元的价格购进800件T恤,第一个月以单价80元/件销售,售出了200件;第二个月如果单价不变,预计仍可售出200件,批发商为增加销售量,决定降价销售,根据市场调查,每件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10件,但最低单价应高于购进的价格.第二个月结束后,批发商将对剩余的T恤一次性清仓销售,清仓时单价为40元/件,设第二个月每件降低x元.(1)填表:(不需化简)时间第一个月第二个月清仓时单价(元/件) 80 40销售量(件) 200(2)如果批发商希望通过销售这批T恤获利9000元,那么第二个月的单价应是多少?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借助直角三角板可以找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比如对于方程x2-5x+2=0,操作步骤是:第一步:根据方程的系数特征,确定一对固定点A(0,1),B(5,2);第二步:在坐标平面中移动一个直角三角板,使一条直角边恒过点A,另一条直角边恒过点B;第三步:在移动过程中,当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x轴上点C处时,点C的横坐标m即为该方程的一个实数根(如图①);第四步:调整三角板直角顶点的位置,当它落在x轴上另一点D处时,点D的横坐标n既为该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1)在图②中,按照“第四步”的操作方法作出点D(请保留作出点D时直角三角板两条直角边的痕迹);(2)结合图①,请证明“第三步”操作得到的m 就是方程x 2-5x +2=0的一个实数根;(3)上述操作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固定点的位置.若要以此方法找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b 2-4ac ≥0)的实数根,请你直接写出一对固定点的坐标; (4)实际上,(3)中的固定点有无数对,一般地,当m 1,n 1,m 2,n 2与a ,b ,c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时,点P(m 1,n 1).Q(m 2,n 2)就是符合要求的一对固定点?2021中考数学 冲刺训练: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答案一、选择题 1. 【答案】D2. 【答案】A [解析] 在方程x 2+4kx -1=0中,Δ=b 2-4ac =(4k)2-4×1×(-1)=16k 2+4.∵16k 2+4>0, ∴方程x 2+4k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3. 【答案】D[解析] 3x(2x +1)-2(2x +1)=0,(3x -2)(2x +1)=0, 3x -2=0或2x +1=0, 所以x 1=23,x 2=-12.4. 【答案】A[解析] 因为b +c =5,所以c =5-b.因为Δ=b 2-4×3×(-c)=b 2-4×3×(b -5)=(b -6)2+24>0,所以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5. 【答案】D[解析] 设年平均下降率为x ,则可得100(1-x )2=64,解之得x 1=0.2=20%,x 2=1.8=180%.由于0<x <1,因此年平均下降率为180%不符合题意.6. 【答案】C7. 【答案】C[解析] 设参加酒会的人数为x ,根据题意,得12x (x -1)=55, 整理,得x 2-x -110=0,解得x 1=11,x 2=-10(不合题意,舍去). 故参加酒会的人数为11.8. 【答案】B二、填空题9. 【答案】x 1=43,x 2=53[解析] 原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3x -4)[(3x -4)-1]=0,即(3x -4)(3x -5)=0.于是3x -4=0或3x -5=0.所以x 1=43,x 2=53.10. 【答案】(12-x )(8-x )=7711. 【答案】x 1=0,x 2=34[解析] 4x 2=3x , 4x 2-3x =0, x(4x -3)=0, x =0或4x -3=0, 所以x 1=0,x 2=34.12. 【答案】2-1 2+113. 【答案】0[解析] 由题意得Δ=b 2-4ac =4-4(k -1)>0,∴k<2.又∵k -1≠0,即k≠1,∴k<2且k≠1,∴k 的最大整数值为0.14. 【答案】解:(1)一移项时没有变号(2)x 2-2x =1. x 2-2x +1=1+1. (x -1)2=2.x -1=±2.所以x 1=1+2,x 2=1- 2.15. 【答案】12[解析] 由b 2-4ac =0知原方程根的判别式为0,因此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原方程的另一个根也是12.16. 【答案】2[解析] 因为关于x 的方程x 2-4x +b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4)2-4b =16-4b =0,得AC =b =4. 因为BC =2,AB =2 3, 所以BC 2+AB 2=AC 2,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AC 为斜边,则AC 边上的中线长为斜边的一半,为2.三、解答题17. 【答案】解:⎩⎨⎧x -y =2, ①x 2-2xy -3y 2=0, ②方程①变形为y =x -2. ③把③代入②,得x 2-2x (x -2)-3(x -2)2=0. 整理,得x 2-4x +3=0.解这个方程,得x 1=1,x 2=3.将x 1=1,x 2=3代入③,分别求得y 1=-1,y 2=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x 1=1,y 1=-1或⎩⎨⎧x 2=3,y 2=1.18. 【答案】解:(1)由题意得24x y x y -=⎧⎨+=⎩,解得,31x y =⎧⎨=⎩.将31x y =⎧⎨=⎩代入ax +=-15x by +=,解得a =-12b =. (2)该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由(1)得2120x -+=,配方得,(20x -=.解得,12x x ==∴ 该三角形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224=,(212=,∴(((222=+∴ 该三角形的形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9. 【答案】解: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 根据题意有:(30-2x )(20-2x )=200, 解得x 1=5,x 2=20,当x=20时,30-2x<0,20-2x<0,所以x=5.答: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5 cm 时,长方体盒子的底面积为200 cm 2.20. 【答案】解:(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 +m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b 2-4ac =(2m +1)2-4×1×(m 2-1)=4m +5>0,解得m >-54.(2)答案不唯一,如取m =1,此时原方程为x 2+3x =0,解得x 1=0,x 2=-3.21. 【答案】解:(1)证明:原方程可化为x 2-5x +4-p 2=0. ∵Δ=b 2-4ac =(-5)2-4(4-p 2)=4p 2+9>0, ∴不论p 为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原方程可化为x 2-5x +4-p 2=0. 由求根公式得方程的根为x =5±4p 2+92.∵方程有整数解,∴找到p 的值,使5±4p 2+92为整数即可,∴p 可取0,2,-2,10,-10等,此时方程有整数解(答案不唯一,写出三个即可).22. 【答案】解:(1)设该基地这两年“早黑宝”种植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 根据题意,得100(1+x )2=225,解得x 1=0.5=50%,x 2=-2.5(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基地这两年“早黑宝”种植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2)设每千克的售价降低y元,则每天可售出(200+50y)千克,根据题意,得(20-12-y)(200+50y)=1800,整理,得y2-4y+4=0,解得y1=y2=2.答:每千克的售价应降低2元.23. 【答案】解:(1)填表如下:(2)根据题意,得200×(80-50)+(200+10x)(80-x-50)+[800-200-(200+10x)](40-50)=9000,整理,得10x2-200x+1000=0,解得x1=x2=10.当x=10时,80-x=70>50.答:第二个月的单价应是70元/件.24. 【答案】【思路分析】(1)因为点C是x轴上的一动点,且∠ACB=90°保持不变,所以由圆周角的性质得,点C必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所以以AB为直径画圆,与x 轴相交于两点,除点C的另一点就是所求;(2)因为∠ACB=90°,∠AOC=90°,所以过点B作BE⊥x轴,垂足为E,则构造了一个“K”字型的基本图形,再由相似三角的性质得出比例式,化简后得m2-5m+2=0,问题得证;(3)由(2)中的证明过程可知,一个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一次项系数是点A的横坐标与点B的横坐标的和的相反数;常数项是点A的纵坐标与点B的纵坐标的积,先把方程ax2+bx+c=0,化为x2+ba x+ca=0,再根据上述关系写出一对固定点的坐标;(4)由(2)的证明中知,本题的关键点在“K”字型的构造,所以本小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图②中的“K”字型,只要P、Q两点分别在AD、BD上,过P、Q分别作x轴垂线,垂足为M、N,这样就构造出满足条件的基本图形,再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相应的关系式.图① 图②(1)解:如解图①,先作出AB 的中点O 1,以O 1为圆心,12AB 为半径画圆.x 轴上另外一个交点即为D 点;(4分)(2)证明:如解图①,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E ,∵∠ADB =90°,∴∠ADO +∠BDE =90°,∵∠OAD +∠ADO =90°,∴∠OAD =∠BDE ,∵∠AOD =∠DEB =90°,∴△AOD ∽△DEB ,(6分)∴AO DE =OD EB ,即15-m=m 2, ∴m 2-5m +2=0,∴m 是x 2-5x +2=0的一个实根;(8分)(3)解:(0,1),(-b a ,c a )或(0,1a ),(-b a ,c );(10分)(4)解:在解图②中,P 在AD 上,Q 在BD 上,过P ,Q 分别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M ,N.由(2)知△PMD ∽△DNQ ,∴n 1m 2-x =x -m 1n 2,(12分) ∴x 2-(m 1+m 2)x +m 1m 2+n 1n 2=0与ax 2+bx +c =0同解,∴-b a =m 1+m 2;c a =m 1m 2+n 1n 2.(14分)【难点突破】本题是一道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题.本题解题的突破口要抓住∠ACB =90°保持不变的特征,构造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以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式为桥梁,以此获得关于m 的等量关系,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2021年中考数学第三轮冲刺:函数图像的应用综合 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2021年中考数学第三轮冲刺:函数图像的应用综合 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79d8ae69eae009591bec5a.png)
2021年中考数学第三轮冲刺:函数图像的应用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1、已知A、B两地之间有一条270千米的公路,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甲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沿此公路从A地匀速开往B地,乙车从B地沿此公路匀速开往A地,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的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乙车的速度为千米/时,a=,b=.(2)求甲、乙两车相遇后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甲车到达距B地70千米处时,求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2、甲、乙两台机器共同加工一批零件,一共用了6小时.在加工过程中乙机器因故障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后,乙机器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持不变,继续加工.甲机器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保持不变.甲、乙两台机器加工零件的总数y(个)与甲加工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折线OA﹣AB﹣BC,如图所示.(1)这批零件一共有个,甲机器每小时加工个零件,乙机器排除故障后每小时加工个零件;(2)当3≤x≤6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甲加工多长时间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3、A,B两城市之间有一条公路相连,公路中途穿过C市,甲车从A市到B市,乙车从C市到A市,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慢20千米/时,两车距离C市的路程y(单位:千米)与驶的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的速度是_____千米/时,在图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数;(2)求图象中线段MN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甲车出发后几小时,两车距C市的路程之和是460千米.4、某农科所为定点帮扶村免费提供一种优质瓜苗及大棚栽培技术.这种瓜苗早期在农科所的温室中生长,长到大约20cm时,移至该村的大棚内,沿插杆继续向上生长.研究表明,60天内,这种瓜苗生长的高度y(cm)与生长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所示.(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这种瓜苗长到大约80cm时,开始开花结果,试求这种瓜苗移至大棚后.继续生长大约多少天,开始开花结果?5、在一条公路上依次有A,B,C三地,甲车从A地出发,驶向C地,同时乙车从C地出发驶向B地,到达B地停留0.5小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C地,两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晚1.5小时到达C地.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行驶速度是千米1时,B,C两地的路程为千米;(2)求乙车从B地返回C地的过程中,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出发多少小时,行驶中的两车之间的路程是15千米?请你直接写出答案.6、A,B两地相距200千米.早上8:00货车甲从A地出发将一批物资运往B地,行驶一段路程后出现故障,即刻停车与B地联系.B地收到消息后立即派货车乙从B地出发去接运甲车上的物资.货车乙遇到甲后,用了18分钟将物资从货车甲搬运到货车乙上,随后开往B地.两辆货车离开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通话等其他时间忽略不计)(1)求货车乙在遇到货车甲前,它离开出发地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因实际需要,要求货车乙到达B地的时间比货车甲按原来的速度正常到达B 地的时间最多晚1个小时,问货车乙返回B地的速度至少为每小时多少千米?7、2020年5月16日,“钱塘江诗路”航道全线开通.一艘游轮从杭州出发前往衢州,线路如图1所示.当游轮到达建德境内的“七里扬帆”景点时,一艘货轮沿着同样的线路从杭州出发前往衢州.已知游轮的速度为20/km h,游轮行驶的时间记为()t h的图象如图2所示(游轮s km关于()t h,两艘轮船距离杭州的路程()在停靠前后的行驶速度不变).(1)写出图2中C点横坐标的实际意义,并求出游轮在“七里扬帆”停靠的时长.(2)若货轮比游轮早36分钟到达衢州.问:①货轮出发后几小时追上游轮?②游轮与货轮何时相距12km?8、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90千米,一辆汽车早上8:00从甲地出发,匀速向乙地行驶,途中休息一段时间后,按原速继续前进,当离甲地路程为240千米时接到通知,要求中午12:00准时到达乙地.设汽车出发x小时后离甲地的路程为y 千米,图中折线OCDE表示接到通知前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根据图象可知,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千米/小时;(2)求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能否准时到达?请说明理由.9、为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游泳,少年宫新建一个游泳池,其容积为3480m ,该游泳池有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时每个进水口各自的注水速度保持不变,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游泳池的蓄水量()3y m 与注水时间()t h 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求游泳池的蓄水量()3y m 与注水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2)现将游泳池的水全部排空,对池内消毒后再重新注水.已知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是单独打开乙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的43倍.求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需多少小时?10、因疫情防控需要,消毒用品需求量增加.某药店新进一批桶装消毒液,每桶进价50元,每天销售量y (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每桶消毒液的销售价定为多少元时,药店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涧=销售价-进价)11、暑期将至,某健身俱乐部面向学生推出暑期优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方案一: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每次健身费用按六折优惠;方案二:不购买学生暑期专享卡,每次健身费用按八折优惠.设某学生暑期健身x (次),按照方案一所需费用为1y (元),且11y k x b =+;按照方案二所需费用为2y (元),且22y k x =.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1k 和b 的值,并说明它们的实际意义;(2)求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和2k 的值;(3)八年级学生小华计划暑期前往该俱乐部健身8次,应选择哪种方案所需费用更少?说明理由.12、小华端午节从家里出发,沿笔直道路匀速步行去妈妈经营的商店帮忙,妈妈同时骑三轮车从商店出发,沿相同路线匀速回家装载货物,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商店,小华到达商店比妈妈返回商店早5分钟.在此过程中,设妈妈从商店出发开始所用时间为t (分钟),图1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s (米)与时间t (分钟)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图2中线段AB 表示小华和商店的距离1y (米)与时间t (分钟)的函数关系的图象的一部分,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妈妈骑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米/分钟,妈妈在家装载货物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分钟,点M的坐标是___________;y(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式,并(2)直接写出妈妈和商店的距离2在图2中画出其函数图象;(3)求t为何值时,两人相距360米.13、为抗击疫情,支持武汉,某物流公司的快递车和货车每天往返于物流公司、武汉两地,快递车比货车多往返一趟,如图表示两车离物流公司的距离y(单位:千米)与快递车所用时间x(单位:时)的函数图象,已知货车比快递车早1小时出发,到达武汉后用2小时装卸货物,按原速、原路返回,货车比快递车最后一次返回物流公司晚1小时.(1)求ME的函数解析式;(2)求快递车第二次往返过程中,与货车相遇的时间.(3)求两车最后一次相遇时离武汉的距离.(直接写出答案)14、某商店代理销售一种水果,六月份的销售利润y(元)与销售量()x kg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中折线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及这种水果的相关销售记录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截止到6月9日,该商店销售这种水果一共获利多少元?(2)求图象中线段BC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15、2020年是决战决胜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荆门市政府加大各部门和单位对口扶贫力度.某单位的帮扶对象种植的农产品在某月(按30天计)的第x天(x为正整数)的销售价格p(元/千克)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24(020)5112(2030)5x xpx x⎧+<⎪⎪=⎨⎪-+<⎪⎩,销售量y(千克)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当月第几天,该农产品的销售额最大,最大销售额是多少?(销售额=销售量×销售价格)16、团结奋战,众志成城,齐齐哈尔市组织援助医疗队,分别乘甲、乙两车同时出发,沿同一路线赶往绥芬河.齐齐哈尔距绥芬河的路程为800km,在行驶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80km/h,甲车先以一定速度行驶了500km,用时5h,然后再以乙车的速度行驶,直至到达绥芬河(加油、休息时间忽略不计).甲、乙两车离齐齐哈尔的路程y(km)与所用时间x(h)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改变速度前的速度是km/h,乙车行驶h到达绥芬河;(2)求甲车改变速度后离齐齐哈尔的路程y(km)与所用时间x(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不用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甲车到达绥芬河时,乙车距绥芬河的路程还有km;出发h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距40km.参考答案2021年中考数学第三轮冲刺:函数图像的应用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1、已知A、B两地之间有一条270千米的公路,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甲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沿此公路从A地匀速开往B地,乙车从B地沿此公路匀速开往A地,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的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乙车的速度为75 千米/时,a= 3.6 ,b= 4.5 .(2)求甲、乙两车相遇后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甲车到达距B地70千米处时,求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解答】解:(1)乙车的速度为:(270﹣60×2)÷2=75千米/时,a=270÷75=3.6,b=270÷60=4.5.故答案为:75;3.6;4.5;(2)60×3.6=216(千米),当2<x≤3.6时,设y=k1x+b1,根据题意得:,解得,∴y=135x﹣270(2<x≤3.6);当3.6<x≤4.6时,设y=60x,∴;(3)甲车到达距B地70千米处时行驶的时间为:(270﹣70)÷60=(小时),此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为:135×﹣270=180(千米).答:当甲车到达距B地70千米处时,求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为180千米.2、甲、乙两台机器共同加工一批零件,一共用了6小时.在加工过程中乙机器因故障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后,乙机器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持不变,继续加工.甲机器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保持不变.甲、乙两台机器加工零件的总数y(个)与甲加工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折线OA﹣AB﹣BC,如图所示.(1)这批零件一共有270 个,甲机器每小时加工20 个零件,乙机器排除故障后每小时加工40 个零件;(2)当3≤x≤6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甲加工多长时间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解答】解:(1)这批零件一共有270个,甲机器每小时加工零件:(90﹣550)÷(3﹣1)=20(个),乙机器排除故障后每小时加工零件:(270﹣90﹣20×3)÷3=40(个);故答案为:270;20;40;(2)设当3≤x≤6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为y=kx+b,把B(3,90),C(6,270)代入解析式,得,解得,∴y=60x﹣90(3≤x≤6);(3)设甲价格x小时时,甲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①20x=30,解得x=15;②50﹣20=30,20x=30+40(x﹣3),解得x=4.5,答:甲加工1.5h或4.5h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3、A,B两城市之间有一条公路相连,公路中途穿过C市,甲车从A市到B市,乙车从C市到A市,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慢20千米/时,两车距离C市的路程y(单位:千米)与驶的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的速度是_____千米/时,在图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数;(2)求图象中线段MN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甲车出发后几小时,两车距C 市的路程之和是460千米.【详解】(1)由图象可知甲车在8t =时行驶到C 市,此时行驶的路程为480km ,故速度为48060km/h 8=, ∴乙车的行驶速度为:602080km/h +=,∴乙车由C 市到A 市需行驶4806h 80=, ∴图中括号内的数为4610+=,故答案为:60,10;(2)设线段MN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 = kt + b ( k ≠ 0 ) .把点M (4,0),N (10,480)代入y = kt + b ,得:4010480k b k b +=⎧⎨+=⎩, 解得:80320k b =⎧⎨=-⎩, ∴线段MN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 = 80t -320.(3)若在乙车出发之前,即4t <时,则48060460t -=,解得13t =; 若乙车出发了且甲车未到C 市时,即48t <<时,则()48060804460t t -+-=,解得17t =(舍);若乙车出发了且甲车已到C 市时,即8t >时,则()60480804460t t -+-=,解得9t =; 综上,甲车出发13小时或9小时时,两车距C 市的路程之和是460千米.4、某农科所为定点帮扶村免费提供一种优质瓜苗及大棚栽培技术.这种瓜苗早期在农科所的温室中生长,长到大约20cm 时,移至该村的大棚内,沿插杆继续向上生长.研究表明,60天内,这种瓜苗生长的高度y (cm )与生长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所示.(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这种瓜苗长到大约80cm 时,开始开花结果,试求这种瓜苗移至大棚后.继续生长大约多少天,开始开花结果?【解答】解:(1)当0≤x ≤15时,设y =kx (k ≠0),则:20=15k ,解得k =43,∴y =43x ;当15<x ≤60时,设y =k ′x +b (k ≠0),则:{20=15k ′+b170=60k ′+b ,解得{k ′=103b =−30,∴y =103x −30,∴y ={43x(0≤x ≤15)103x −30(15<x ≤60);(2)当y =80时,80=103x −30,解得x =33,33﹣15=18(天),∴这种瓜苗移至大棚后.继续生长大约18天,开始开花结果.5、在一条公路上依次有A ,B ,C 三地,甲车从A 地出发,驶向C 地,同时乙车从C 地出发驶向B 地,到达B 地停留0.5小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C 地,两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晚1.5小时到达C 地.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行驶速度是 60 千米1时,B ,C 两地的路程为 千米;(2)求乙车从B 地返回C 地的过程中,y (千米)与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出发多少小时,行驶中的两车之间的路程是15千米?请你直接写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10,600)F ,∴甲车的行驶速度是:6001060÷=千米/时,M 的纵坐标为360,B ∴,C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60千米,故答案为:60;360;(2)甲车比乙车晚1.5小时到达C 地,∴点(8.5,0)E ,乙的速度为3602(100.5 1.5)90⨯÷--=千米/小时,则360904÷=,(4,360)M ∴,(4.5,360)N ,设NE 表达式为y kx b =+,将N 和E 代入,08.5360 4.5k b k b =+⎧⎨=+⎩,解得:90765k b =-⎧⎨=⎩,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设出发x小时,行驶中的两车之间的路程是15千米,①在乙车到B地之前时,60015S S--=乙甲,即600609015x x--=,解得:3910x=,②(600360)604-÷=小时,360904÷=小时,∴甲乙同时到达B地,当乙在B地停留时,17156044÷+=小时;③当乙车从B地开始往回走,追上甲车之前,15(9060) 4.55÷-+=小时;④当乙车追上甲车并超过15km时,(3015)(9060) 4.56+÷-+=小时;⑤当乙车回到C地时,甲车距离C地15千米时,39(60015)604-÷=小时.综上:行驶中的两车之间的路程是15千米时,出发时间为3910小时或174小时或5小时或6小时或394小时.6、A,B两地相距200千米.早上8:00货车甲从A地出发将一批物资运往B地,行驶一段路程后出现故障,即刻停车与B地联系.B地收到消息后立即派货车乙从B地出发去接运甲车上的物资.货车乙遇到甲后,用了18分钟将物资从货车甲搬运到货车乙上,随后开往B地.两辆货车离开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通话等其他时间忽略不计)(1)求货车乙在遇到货车甲前,它离开出发地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因实际需要,要求货车乙到达B地的时间比货车甲按原来的速度正常到达B 地的时间最多晚1个小时,问货车乙返回B地的速度至少为每小时多少千米?【解答】解:(1)设函数表达式为(0)y kx b k=+≠,把(1.6,0),(2.6,80)代入y kx b=+,得0 1.680 2.6k bk b=+⎧⎨=+⎩,解得:80128kb=⎧⎨=-⎩,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80128(1.6 3.1)y x x=-;(2)当20080120y=-=时,12080128x=-,解得 3.1x=,由图可甲的速度为80501.6=(千米/小时),货车甲正常到达B地的时间为200504÷=(小时),18600.3÷=(小时),415+=(小时),5 3.10.3 1.6--=(小时),设货车乙返回B地的车速为v千米/小时,1.6120v∴,解得75v.答:货车乙返回B地的车速至少为75千米/小时.7、2020年5月16日,“钱塘江诗路”航道全线开通.一艘游轮从杭州出发前往衢州,线路如图1所示.当游轮到达建德境内的“七里扬帆”景点时,一艘货轮沿着同样的线路从杭州出发前往衢州.已知游轮的速度为20/km h,游轮行驶的时间记为()t h,两艘轮船距离杭州的路程()s km关于()t h的图象如图2所示(游轮在停靠前后的行驶速度不变).(1)写出图2中C 点横坐标的实际意义,并求出游轮在“七里扬帆”停靠的时长.(2)若货轮比游轮早36分钟到达衢州.问:①货轮出发后几小时追上游轮?②游轮与货轮何时相距12km ?【解答】解:(1)C 点横坐标的实际意义是游轮从杭州出发前往衢州共用了23h . ∴游轮在“七里扬帆”停靠的时长23(42020)23212()h =-÷=-=.(2)①2802014h ÷=,∴点(14,280)A ,点(16,280)B ,36600.6()h ÷=,230.622.4-=,∴点(22.4,420)E ,设BC 的解析式为20s t b =+,把(16,280)B 代入20s t b =+,可得40b =-, 2040(1623)s t t ∴=-,同理由(14,0)D ,(22E ,4,420)可得DE 的解析式为50700(1422.4)s t t =-, 由题意:204050700t t -=-,解得22t =,22148()h -=,∴货轮出发后8小时追上游轮.②相遇之前相距12km 时,204(50700)12t t ---=,解得21.6t =.相遇之后相距12km 时,50700(2040)12t t ---=,解得22.4t =,21.6h ∴或22.4h 时游轮与货轮何时相距12km .8、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90千米,一辆汽车早上8:00从甲地出发,匀速向乙地行驶,途中休息一段时间后,按原速继续前进,当离甲地路程为240千米时接到通知,要求中午12:00准时到达乙地.设汽车出发x 小时后离甲地的路程为y 千米,图中折线OCDE 表示接到通知前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1)根据图象可知,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2)求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能否准时到达?请说明理由.【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180÷=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80;(2)休息后按原速继续前进行驶的时间为:()24080802-÷=(小时), ∴点E 的坐标为(3.5,240),设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则: 1.5803.5240k b k b +=⎧⎨+=⎩,解得8040k b =⎧⎨=-⎩, ∴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8040y x =-;(3)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则全程所需时间为:290800.5 4.125÷+=(小时),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需要12-8=4(小时),∵4.125>4,所以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不能准时到达.9、为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游泳,少年宫新建一个游泳池,其容积为3480m ,该游泳池有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时每个进水口各自的注水速度保持不变,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游泳池的蓄水量()3y m 与注水时间()t h 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求游泳池的蓄水量()3y m 与注水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2)现将游泳池的水全部排空,对池内消毒后再重新注水.已知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是单独打开乙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的43倍.求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需多少小时?【详解】解:(1)设y=kt+100,把(2,380)代入得,2k+100=380,解得k=140,∴y=140t+100,当y=480时,则480=140t+100,解得t=197, (480-100)÷197=140m 3/h ;∴y=140t+100,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是140m 3/h ; (2)设甲的注水速度是x m 3/h ,则乙的注水速度是(140-x) m 3/h ,由题意得48044803140x x=⨯-, 解得x=60,经检验x=60符合题意,480=860(h), ∴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需8h .10、因疫情防控需要,消毒用品需求量增加.某药店新进一批桶装消毒液,每桶进价50元,每天销售量y (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每桶消毒液的销售价定为多少元时,药店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涧=销售价-进价)【详解】(1)设y 与销售单价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 将点(60,100)、(70,80)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得:100608070k bk b ⎩+⎨+⎧==, 解得:2220k b -⎧⎨⎩==,故函数的表达式为:y=-2x+220;(2)设药店每天获得的利润为W 元,由题意得: w=(x-50)(-2x+220)=-2(x-80)2+1800, ∵-2<0,函数有最大值,∴当x=80时,w 有最大值,此时最大值是1800,故销售单价定为80元时,该药店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1800元. 11、暑期将至,某健身俱乐部面向学生推出暑期优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方案一: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每次健身费用按六折优惠; 方案二:不购买学生暑期专享卡,每次健身费用按八折优惠.设某学生暑期健身x (次),按照方案一所需费用为1y (元),且11y k x b =+;按照方案二所需费用为2y (元),且22y k x =.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1k 和b 的值,并说明它们的实际意义; (2)求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和2k 的值;(3)八年级学生小华计划暑期前往该俱乐部健身8次,应选择哪种方案所需费用更少?说明理由.【解答】解:(1)11y k x b =+过点(0,30),(10,180),∴13010180b k b =⎧⎨+=⎩,解得11530k b =⎧⎨=⎩,115k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后每次健身费用为15元,30b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的费用为30元;(2)由题意可得,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为150.625÷=(元), 则2250.820k =⨯=;(3)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知,11530y x =+,220y x =.当健身8次时,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115830150y=⨯+=(元),选择方案二所需费用:2208160y=⨯=(元),150160<,∴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12、小华端午节从家里出发,沿笔直道路匀速步行去妈妈经营的商店帮忙,妈妈同时骑三轮车从商店出发,沿相同路线匀速回家装载货物,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商店,小华到达商店比妈妈返回商店早5分钟.在此过程中,设妈妈从商店出发开始所用时间为t(分钟),图1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s(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图2中线段AB表示小华和商店的距离1y(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的图象的一部分,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妈妈骑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米/分钟,妈妈在家装载货物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分钟,点M的坐标是___________;(2)直接写出妈妈和商店的距离2y(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图2中画出其函数图象;(3)求t为何值时,两人相距360米.【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小华步行的速度为:180030=60(米/分钟),妈妈骑车的速度为:1800601010-⨯=120(米/分钟);妈妈回家用的时间为:1800120=15(分钟),∵小华到达商店比妈妈返回商店早5分钟, ∴可知妈妈在35分钟时返回商店, ∴装货时间为:35-15×2=5(分钟), 即妈妈在家装载货物的时间为5分钟;由题意和图像可得妈妈在M 点时开始返回商店, ∴M 点的横坐标为:15+5=20(分钟), 此时纵坐标为:20×60=1200(米), ∴点M 的坐标为()20,1200; 故答案为:120,5,()20,1200; (2)①当0≤t <15时y 2=120t , ②当15≤t <20时y 2=1800,③当20≤t ≤35时,设此段函数解析式为y 2=kx+b ,将(20,1800),(35,0),代入得180020035k b k b =+⎧⎨=+⎩,解得1204200k b =-⎧⎨=⎩,∴此段的解析式为y 2=-120x+4200,综上:2120(015)1800(1520)1204200(2035)tt y t t t ≤<⎧⎪=≤<⎨⎪-+≤≤⎩; 其函数图象如图,;(3)由题意知,小华速度为60米/分钟,妈妈速度为120米/分钟, ①相遇前,依题意有601203601800t t ++=,解得8t =(分钟); ②相遇后,依题意有601203601800t t +-=,解得12t =(分钟); ③依题意,当20t =分钟时,妈妈从家里出发开始追赶小华, 此时小华距商店180********-⨯=(米),只需10分钟,即30t =分钟时,小华到达商店,而此时妈妈距离商店为180010120600-⨯=(米)360>(米), ∴()120536018002t -+=⨯,解得32t =(分钟), ∴当t 为8,12或32(分钟)时,两人相距360米.13、为抗击疫情,支持武汉,某物流公司的快递车和货车每天往返于物流公司、武汉两地,快递车比货车多往返一趟,如图表示两车离物流公司的距离y (单位:千米)与快递车所用时间x (单位:时)的函数图象,已知货车比快递车早1小时出发,到达武汉后用2小时装卸货物,按原速、原路返回,货车比快递车最后一次返回物流公司晚1小时.(1)求ME 的函数解析式;(2)求快递车第二次往返过程中,与货车相遇的时间. (3)求两车最后一次相遇时离武汉的距离.(直接写出答案)【解答】解:(1)设ME 的函数解析式为(0)y kx b k =+≠,由ME 经过(0,50),(3,200)可得:503200b k b =⎧⎨+=⎩,解得5050k b =⎧⎨=⎩,ME ∴的解析式为5050y x =+;(2)设B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mx n =+,由BC 经过(4,0),(6,200)可得:406200m n m n +=⎧⎨+=⎩,解得100400m n =⎧⎨=-⎩, BC ∴的函数解析式为100400y x =-;设FG 的函数解析式为y px q =+,由FG 经过(5,200),(9,0)可得:520090p q p q +=⎧⎨+=⎩,解得50450p q =-⎧⎨=⎩, FG ∴的函数解析式为50450y x =-+,解方程组10040050450y x y x =-⎧⎨=-+⎩得1735003x y ⎧=⎪⎪⎨⎪=⎪⎩,同理可得7x h =,答:货车返回时与快递车图中相遇的时间173h ,7h ;(3)(97)50100()km -⨯=,答:两车最后一次相遇时离武汉的距离为100km .14、某商店代理销售一种水果,六月份的销售利润y (元)与销售量()x kg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中折线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及这种水果的相关销售记录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截止到6月9日,该商店销售这种水果一共获利多少元? (2)求图象中线段BC 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备战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考点提升训练——《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有答案】】
![备战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考点提升训练——《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6ef005c1c708a1284a44de.png)
备战2021中考数学考点提升训练——《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1.某鞋店购进一批皮鞋,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为了增加销量,该店决定按标价打八折出售,这时每双鞋获利为24元.求每双鞋的进价为多少元?2.A、B两地相距15千米,甲汽车在前边以50千米/小时从A出发,乙汽车在后边以40千米/小时从B出发,两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沿BA方向),问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30千米?3.一艘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之间,逆流而上需要6小时,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0千米/时,则水流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4.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5.把正整数1,2,3,…,2018排成如图所示的7列,规定从上到下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至7列.(1)数2018在第行第列;(2)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方框框出四个数,这四个数的和能否为296?如果能,求出这四个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6.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在发现教材中的用方框在月历中移动的规律后,突发奇想,将连续的偶数2,4,6,8,…,排成如图:并用一个十字形框架框住其中的五个数,请你仔细观察十字形框架中的数字的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16有什么关系?(2)设中间的数为x,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3)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移动,可框住另外的五位数,其它五位数的和能等于2015吗?如能,写出这五位数,如不能,说明理由.7.某超市为了回馈广大新老客户,元旦期间决定实行优惠活动.优惠一:非会员购物所有商品价格可获九折优惠;优惠二:交纳200元会费成为该超市的一员,所有商品价格可优惠八折优惠.(1)若用x(元)表示商品价格,请你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两种购物优惠后所花的钱数;(2)当商品价格是多少元时,两种优惠后所花钱数相同;(3)若某人计划在该超市购买价格为2700元的一台电脑,请分析选择那种优惠更省钱?8.某班级组织学生集体春游,已知班级总人数多于20人,其中有15名男同学,景点门票全票价为30元,对集体购票有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所有人按全票价的90%购票;方案二:前20人全票,从第21人开始每人按全票价的80%购票;(1)若共有35名同学,则选择哪种方案较省钱?(2)当女同学人数是多少时,两种方案付费一样多?9.周末,小明和爸爸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骑车锻炼,他们在同一地点沿着同一方向同时出发,骑行结束后两人有如下对话:(1)请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求小明和爸爸的骑行速度.(2)爸爸第一次追上小明后,在第二次相遇前,再经过多少分钟,小明和爸爸相距50m?10.一商店在某一时间经销甲、乙两种商品,甲种商品以每件60元的价格售出,每件盈利为50%,乙种商品每件进价50元,每件以亏损20%的价格售出(Ⅰ)甲种商品每件进价元;乙种商品每件售价元(Ⅱ)若该商店当时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50件,恰好总进价为2100元,求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各多少件?11.用A4纸复印文件,在甲复印店不管一次复印多少页,每页收费0.1元,在乙复印店复印同样的文件,一次复印页数不超过20时,每页收费0.12元;一次复印页数超过20时,超过部分每页收费0.09元.(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一次复印页数(页) 5 10 20 30 …甲复印店收费(元)0.5 2 …乙复印店收费(元)0.6 2.4 …(2)复印张数为多少时,两处的收费相同?12.为准备联合韵律操表演,甲、乙两校共100人准备统一购买服装(一人买一套)参加表演,其中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下面是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购买服装的套数1套至49套50套至99套100套及以上每套服装的价格60元55元50元如果两所学校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710元.(1)如果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多少钱?(2)甲、乙两校各有多少学生准备参加表演?(3)如果甲校有9名同学抽调去参加迎奥运书法比赛不能参加演出,那么你有几种购买方案,通过比较,你该如何购买服装才能最省钱?13.某办公用品销售商店推出两种优惠方案:①购买1个计算器,赠送1支白板笔;②购买计算器和白板笔一律按9折优惠.计算器每个定价35元,白板笔每支定价5元.小环和同学们需要买4个计算器,白板笔x支(x大于4支).(1)用代数式表示这两种优惠方案各需要多少元?(2)当x为多少时,两种优惠方案的付费一样多?14.如图所示,甲、乙二人沿着边长为90米的正方形,按A→B→C→D→A的方向行走,甲从A以65米/分的速度行走,乙从B以72米/分的速度行走,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是在正方形的哪条边上?1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t>0)秒,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Q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16.某人乘船由A地顺流而下到达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地,共用了3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已知A、B、C三地在一条直线上,若AC两地距离是2千米,则AB两地距离多少千米?(C在A、B之间)备战2021中考数学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二十六:《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参考答案1.某鞋店购进一批皮鞋,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为了增加销量,该店决定按标价打八折出售,这时每双鞋获利为24元.求每双鞋的进价为多少元?【答案】解:每双鞋的进价为x元,依题意得:(1+40%)x×0.80﹣x=24解得:x=200答:每双鞋的进价为200元.2.A、B两地相距15千米,甲汽车在前边以50千米/小时从A出发,乙汽车在后边以40千米/小时从B出发,两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沿BA方向),问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30千米?【答案】解:由题意得:50x+15﹣40x=30解得:x=1.5.答: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30千米.3.一艘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之间,逆流而上需要6小时,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0千米/时,则水流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答案】解:设水流的速度是x千米/时,则顺流的速度为(20+x)千米/时,逆流的速度为(20﹣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6(20﹣x)=4(20+x),解得:x=4.答:水流的速度是4千米/时.4.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答案】解:设应先安排x人工作,根据题意得:+=1化简可得:+=1,即:x+2(x+2)=10解可得:x=2答:应先安排2人工作.5.把正整数1,2,3,…,2018排成如图所示的7列,规定从上到下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至7列.。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重点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最新)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重点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92f712050e2524de4187e29.png)
2021年中考冲刺数学重点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最新)一、单选题1、平面内,⊙O的半径为1,点P到O的距离为2,过点P可作⊙O的切线条数为()A.0条B.1条C.2条D.无数条【分析】先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再根据切线的定义即可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O的半径为1,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2,∴d>r,∴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P在⊙O外,∵过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2条切线,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定义,切线就是与圆有且只有1个公共点的直线,理解定义是关键.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k+2=0有两个实数根x1,x2,若(x1﹣x2+2)(x1﹣x2﹣2)+2x1x2=﹣3,则k的值()A.0或2 B.﹣2或2 C.﹣2 D.2【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k﹣1,x1x2=﹣k+2,结合(x1﹣x2+2)(x1﹣x2﹣2)+2x1x2=﹣3可求出k的值,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0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的取值范围,进而可确定k的值,此题得解.【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k+2=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x1+x2=k﹣1,x1x2=﹣k+2.∵(x1﹣x2+2)(x1﹣x2﹣2)+2x1x2=﹣3,即(x1+x2)2﹣2x1x2﹣4=﹣3,∴(k﹣1)2+2k﹣4﹣4=﹣3,解得:k=±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k+2=0有实数根,∴△=[﹣(k﹣1)]2﹣4×1×(﹣k+2)≥0,解得:k≥2﹣1或k≤﹣2﹣1,∴k=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x1﹣x2+2)(x1﹣x2﹣2)+2x1x2=﹣3,求出k的值是解题的关键.3、从1、2、3、4四个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c,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有实数解的概率为()A.B.C.D.【分析】首先画出树状图即可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使ac≤4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画树状图得:由树形图可知:一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使ac≤4的有6种结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有实数解的概率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定义一种新运算n•x n﹣1dx=a n﹣b n,例如2xdx=k2﹣n2,若﹣x﹣2dx=﹣2,则m=()A.﹣2 B.﹣C.2 D.【分析】根据新运算列等式为m﹣1﹣(5m)﹣1=﹣2,解出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m﹣1﹣(5m)﹣1=﹣2,﹣=﹣2,5﹣1=﹣10m,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和新定义,理解新定义,并根据新定义进行计算是本题的关键.5、《增删算法统宗》记载:“有个学生资性好,一部孟子三日了,每日增添一倍多,问若每日读多少?”其大意是:有个学生天资聪慧,三天读完一部《孟子》,每天阅读的字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他每天各读多少个字?已知《孟子》一书共有34685个字,设他第一天读x个字,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x+2x+4x=34685 B.x+2x+3x=34685C.x+2x+2x=34685 D.x+x+x=34685【分析】设他第一天读x个字,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他第一天读x个字,根据题意可得:x+2x+4x=34685,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6、图2是图1中长方体的三视图,若用S表示面积,S主=x2+2x,S左=x2+x,则S俯=()A.x2+3x+2 B.x2+2 C.x2+2x+1 D.2x2+3x【分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宽为x,结合两者的面积得出俯视图的长和宽,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S主=x2+2x=x(x+2),S左=x2+x=x(x+1),∴俯视图的长为x+2,宽为x+1,则俯视图的面积S俯=(x+2)(x+1)=x2+3x+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以及几何体的长、宽、高.7、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B.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C.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号D.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即发生的概率是1的事件.【解答】解:∵A,C,D选项为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故不符合题意.∴一定发生的事件只有B,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是必然事件,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必然事件的概念的理解.解决此类问题,要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并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看待、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用到的知识点为: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8、如果m+n=1,那么代数式(+)•(m2﹣n2)的值为()A.﹣3 B.﹣1 C.1 D.3【分析】原式化简后,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m+n)(m﹣n)=•(m+n)(m﹣n)=3(m+n),当m+n=1时,原式=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下列四个银行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0、在某时段由50辆车通过一个雷达测速点,工作人员将测得的车速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则这50辆车的车速的众数(单位:km/h)为()A.60 B.50 C.40 D.15【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解答】解:由条形图知,50个数据的中位数为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4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众数,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计算:20190+()﹣1= 4 .【分析】分别计算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然后再进行实数的运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3=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负整数指数幂及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难度一般.2、如图,已知a∥b,∠1=75°,则∠2=10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求解即可.【解答】解:∵直线L直线a,b相交,且a∥b,∠1=75°,∴∠3=∠1=75°,∴∠2=180°﹣∠3=180°﹣75°=105°.故答案为:105°【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对顶角相等.3、因式分解:3ax2﹣3ay2=3a(x+y)(x﹣y).【分析】当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将其分解因式时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继续分解.【解答】解:3ax2﹣3ay2=3a(x2﹣y2)=3a(x+y)(x﹣y).故答案为:3a(x+y)(x﹣y)【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提取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行二次因式分解,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4、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其三视图中有矩形的是①②.(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据此作答.【解答】解:长方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矩形,圆柱体的主视图是矩形,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带有圆心的圆,故答案为:①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知识,熟练掌握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Rt△ABC中,∠C=90°,AC=BC=2,点D是AB的中点,以A、B为圆心,AD、BD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BC于点E、F,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分析】根据S阴=S△ABC﹣2•S扇形ADE,计算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CA=CB=2,∴AB=2,∠A=∠B=45°,∵D是AB的中点,∴AD=DB=,∴S阴=S△ABC﹣2•S扇形ADE=×2×2﹣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割法求面积,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难度:中等)1、已知抛物线G:y=mx2﹣2mx﹣3有最低点.(1)求二次函数y=mx2﹣2mx﹣3的最小值(用含m的式子表示);(2)将抛物线G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抛物线G1.经过探究发现,随着m的变化,抛物线G1顶点的纵坐标y 与横坐标x之间存在一个函数关系,求这个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记(2)所求的函数为H,抛物线G与函数H的图象交于点P,结合图象,求点P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分析】(1)抛物线有最低点即开口向上,m>0,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求得对称轴和函数最小值.(2)写出抛物线G的顶点式,根据平移规律即得到抛物线G1的顶点式,进而得到抛物线G1顶点坐标(m+1,﹣m﹣3),即x=m+1,y=﹣m﹣3,x+y=﹣2即消去m,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再由m>0,即求得x的取值范围.(3)法一:求出抛物线恒过点B(2,﹣4),函数H图象恒过点A(2,﹣3),由图象可知两图象交点P应在点A、B之间,即点P纵坐标在A、B纵坐标之间.法二:联立函数H解析式与抛物线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整理得到用x表示m的式子.由x与m的范围讨论x的具体范围,即求得函数H对应的交点P纵坐标的范围.【解答】解:(1)∵y=mx2﹣2mx﹣3=m(x﹣1)2﹣m﹣3,抛物线有最低点∴二次函数y=mx2﹣2mx﹣3的最小值为﹣m﹣3(2)∵抛物线G:y=m(x﹣1)2﹣m﹣3∴平移后的抛物线G1:y=m(x﹣1﹣m)2﹣m﹣3∴抛物线G1顶点坐标为(m+1,﹣m﹣3)∴x=m+1,y=﹣m﹣3∴x+y=m+1﹣m﹣3=﹣2即x+y=﹣2,变形得y=﹣x﹣2∵m>0,m=x﹣1∴x﹣1>0∴x>1∴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2(x>1)(3)法一:如图,函数H:y=﹣x﹣2(x>1)图象为射线x=1时,y=﹣1﹣2=﹣3;x=2时,y=﹣2﹣2=﹣4∴函数H的图象恒过点B(2,﹣4)∵抛物线G:y=m(x﹣1)2﹣m﹣3x=1时,y=﹣m﹣3;x=2时,y=m﹣m﹣3=﹣3∴抛物线G恒过点A(2,﹣3)由图象可知,若抛物线与函数H的图象有交点P,则y B<y P<y A ∴点P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4<y P<﹣3法二:整理的:m(x2﹣2x)=1﹣x∵x>1,且x=2时,方程为0=﹣1不成立∴x≠2,即x2﹣2x=x(x﹣2)≠0∴m=>0∵x>1∴1﹣x<0∴x(x﹣2)<0∴x﹣2<0∴x<2即1<x<2∵y P=﹣x﹣2∴﹣4<y P<﹣3【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的平移,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解题关键是在无图的情况下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题,第(3)题结合图象解题体现数形结合的运用.2、在Rt△ABC中,∠ABC=90°,∠ACB=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α得到△DEC,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D、E.(1)当点E恰好在AC上时,如图1,求∠ADE的大小;(2)若α=60°时,点F是边AC中点,如图2,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分析】(1)如图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A=CD,∠ECD=∠BCA=30°,∠DEC=∠ABC=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CAD,从而利用互余和计算出∠ADE的度数;(2)如图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BF=AC,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B =AC,则BF=AB,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CE=∠ACD=60°,CB=CE,DE=AB,从而得到DE=BF,△ACD 和△BCE为等边三角形,接着证明△CFD≌△ABC得到DF=BC,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到结论.【解答】(1)解:如图1,∵△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得到△DEC,点E恰好在AC上,∴CA=CD,∠ECD=∠BCA=30°,∠DEC=∠ABC=90°,∵CA=CD,∴∠CAD=∠CDA=(180°﹣30°)=75°,∴∠ADE=90°﹣75°=15°;(2)证明:如图2,∵点F是边AC中点,∴BF=AC,∵∠ACB=30°,∴AB=AC,∴BF=AB,∵△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DEC,∴∠BCE=∠ACD=60°,CB=CE,DE=AB,∴DE=BF,△ACD和△BCE为等边三角形,∴BE=CB,∵点F为△ACD的边AC的中点,∴DF⊥AC,易证得△CFD≌△ABC,∴DF=BC,∴DF=BE,而BF=DE,∴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BC于点E,连接OE.(1)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2)求证:△COE∽△CAB.【分析】(1)连接OD,由DE是⊙O的切线,得出∠ODE=90°,∠ADO+∠BDE=90°,由∠ACB=90°,得出∠CAB+∠CBA=90°,证出∠CAB=∠ADO,得出∠BDE=∠CBA,即可得出结论;(2)证出CB是⊙O的切线,得出DE=EC,推出EC=EB,再由OA=OC,得出OE∥AB,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连接OD,如图所示:∵DE是⊙O的切线,∴∠ODE=90°,∴∠ADO+∠BDE=90°,∵∠ACB=90°,∴∠CAB+∠CBA=90°,∵OA=OD,∴∠CAB=∠ADO,∴∠BDE=∠CBA,∴EB=ED,∴△DBE是等腰三角形;(2)∵∠ACB=90°,AC是⊙O的直径,∴CB是⊙O的切线,∵DE是⊙O的切线,∴DE=EC,∵EB=ED,∴EC=EB,∵OA=OC,∴OE∥AB,∴△COE∽△CAB.【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童威经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的周销售量y(件)是售价x(元/件)的一次函数,其售价、周销售量、周销售利润w(元)的三组对应值如表:售价x(元/件)50 60 80周销售量y(件)100 80 40周销售利润w(元)1000 1600 1600注:周销售利润=周销售量×(售价﹣进价)(1)①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该商品进价是40 元/件;当售价是70 元/件时,周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800 元.(2)由于某种原因,该商品进价提高了m元/件(m>0),物价部门规定该商品售价不得超过65元/件,该商店在今后的销售中,周销售量与售价仍然满足(1)中的函数关系.若周销售最大利润是1400元,求m的值.【分析】(1)①依题意设y=kx+b,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②该商品进价是50﹣1000÷100=40,设每周获得利润w=ax2+bx+c: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得,w=(x﹣40﹣m)(﹣2x+200)=﹣2x2+(280+2m)x﹣800﹣200m,由于对称轴是x=,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①依题意设y=kx+b,则有解得:所以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00;②该商品进价是50﹣1000÷100=40,设每周获得利润w=ax2+bx+c:则有,解得:,∴w=﹣2x2+280x﹣8000=﹣2(x﹣70)2+1800,∴当售价是70元/件时,周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800元;故答案为:40,70,1800;(2)根据题意得,w=(x﹣40﹣m)(﹣2x+200)=﹣2x2+(280+2m)x﹣8000﹣200m,∵对称轴x=,∴①当<65时(舍),②当≥65时,x=65时,w求最大值1400,解得:m=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是掌握求最值的问题.注意:数学应用题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应掌握一些有关商品价格和利润的知识,总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然后再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5、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一点.(1)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C内,求作∠ADE,使∠ADE=∠B,DE交AC于E;(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2,求的值.【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出∠ADE=∠B;(2)先利用作法得到∠ADE=∠B,则可判断DE∥BC,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解答】解:(1)如图,∠ADE为所作;(2)∵∠ADE=∠B∴DE∥BC,∴==2.【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6、如图,在△ABC中,点P是AC上一点,连接BP,求作一点M,使得点M到AB和AC两边的距离相等,并且到点B和点P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即可.【解答】解:如图,点M即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基本尺规作图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AC,AC⊥BD,垂足为E,点F在BD的延长线上,且DF=DC,连接AF、CF.(1)求证:∠BAC=2∠CAD;(2)若AF=10,BC=4,求tan∠BAD的值.【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ACB,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得到=,即可得到∠ABC=∠AD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BC=(180°﹣∠BAC)=90°﹣∠BAC,∠ADB=90°﹣∠CAD,从而得到∠BAC=∠CAD,即可证得结论;(2)易证得BC=CF=4,即可证得AC垂直平分BF,证得AB=AF=10,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E、CE、BE,根据相交弦定理求得DE,即可求得BD,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DH,进而求得AH,解直角三角函数求得tan∠BAD的值.【解答】解:(1)∵AB=AC,∴=,∠ABC=∠ACB,∴∠ABC=∠ADB,∠ABC=(180°﹣∠BAC)=90°﹣∠BAC,∵BD⊥AC,∴∠ADB=90°﹣∠CAD,∴∠BAC=∠CAD,∴∠BAC=2∠CAD;(2)解:∵DF=DC,∴∠DFC=∠DCF,∴∠BDC=2∠DFC,∴∠BFC=∠BDC=∠BAC=∠FBC,∴CB=CF,又BD⊥AC,∴AC是线段BF的中垂线,AB=AF=10,AC=10.又BC=4,设AE=x,CE=10﹣x,由AB2﹣AE2=BC2﹣CE2,得100﹣x2=80﹣(10﹣x)2,解得x=6,∴AE=6,BE=8,CE=4,∴DE===3,∴BD=BE+DE=3+8=11,作DH⊥AB,垂足为H,∵AB•DH=BD•AE,∴DH===,∴BH==,∴AH=AB﹣BH=10﹣=,∴tan∠BAD===.【点评】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相交弦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性质定理,属于中考压轴题.8、先化简(1﹣)÷,再将x=﹣1代入求值.【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而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x+2,将x=﹣1代入得:原式=x+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正确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021年中考三轮 临考冲刺数学训练: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
![2021年中考三轮 临考冲刺数学训练: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7e4d4a32d7375a51780ad.png)
2021中考数学临考冲刺训练: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一、选择题1. 某商品进货单价为90元/个,按100元/个出售时,能售出500个,如果这种商品每个每涨价1元,那么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其单价应定为()A.130元/个B.120元/个C.110元/个D.100元/个2. 如图,利用一个直角墙角修建一个梯形储料场ABCD,其中∠C=120°.若新建墙BC与CD总长为12 m,则该梯形储料场ABCD的最大面积是()A.18 m2B.18m2C.24m2D.m23. 某公园草坪的防护栏是由100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组成的.为了牢固起见,每段防护栏需要间距0.4 m加设一根不锈钢的支柱,防护栏的最高点距底部0.5 m(如图),则这条防护栏需要不锈钢支柱的总长度至少为()A.50 m B.100 mC.160 m D.200 m4. 如图,利用一个直角墙角修建一个梯形储料场ABCD,其中∠C=120°.若新建墙BC与CD的总长为12 m,则该梯形储料场ABCD的最大面积是()A.18 m2B.18 3 m2 C.24 3 m2 D.45 32m25.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的高度h(单位:m)与小球运动时间t(单位: s)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小球在空中经过的路程是40 m;②小球抛出3秒后,速度越来越快;③小球抛出3秒时速度为0;④小球的高度h=30 m时,t=1.5 s.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③④D.②③6.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的高度h(单位:m)与小球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小球在空中经过的路程是40 m;②小球抛出3秒后,速度越来越快;③小球抛出3秒时速度为0;④小球的高度h=30 m时,t=1.5 s.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③④D.②③7. 如图,将一个小球从斜坡的点O处抛出,小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4x-x2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x刻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 m时,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为3 mB.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超过4 m时呈下降趋势C.小球落地点距O点水平距离为7 mD.斜坡的坡度为1∶28. 如图,将一个小球从斜坡上的点O处抛出,小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4x-12x2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12x刻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 m时,小球距点O的水平距离为3 mB.小球距点O的水平距离超过4 m后呈下降趋势C.小球落地点距点O的水平距离为7 mD.小球距点O的水平距离为2.5 m和5.5 m时的高度相同二、填空题9. 某农场拟建三间长方形种牛饲养室,饲养室的一面靠墙(墙长50 m),中间用两道墙隔开(如图).已知计划中的建筑材料可建墙的总长度为48 m,则这三间长方形种牛饲养室的总占地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m2.10. 如图,一块矩形土地ABCD由篱笆围着,并且由一条与CD边平行的篱笆EF 分开.已知篱笆的总长为900 m(篱笆的厚度忽略不计),当AB=________m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11. 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0元,经调查表明:在某段时间内若以每件x元(20≤x≤30,且x为整数)出售,则可卖出(30-x)件.若要使销售利润最大,则每件的售价应为________元.12. 竖直上抛的小球离地高度是它运动时间的二次函数,小军相隔1秒依次竖直向上抛出两个小球,假设两个小球离手时离地高度相同,在各自抛出后1.1秒时达到相同的最大离地高度,第一个小球抛出后t秒时在空中与第二个小球的离地高度相同,则t=.13. 如图所示是一座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宽为12 m时,桥拱顶部离水面4 m,以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选取点A为坐标原点时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19(x-6)2+4,则选取点B为坐标原点时的抛物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14. 在广安市中考体考前,某初三学生对自己某次实心球训练的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实心球飞行高度y(米)与水平距离x(米)之间的关系为y=-x2+x+,由此可知该生此次实心球训练的成绩为米.15. 如图,小明的父亲在相距2 m的两棵树间拴了一根绳子,给小明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拴绳子的地方距地面高度都是2.5 m,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身高1 m的小明距较近的那棵树0.5 m时,头部刚好接触到绳子,则绳子的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m.16. 竖直上抛的小球离地高度是它运动时间的二次函数.小军相隔1秒依次竖直向上抛出两个小球.假设两个小球离手时离地高度相同,在各自抛出后1.1秒时到达相同的最大离地高度.第一个小球抛出后t秒时在空中与第二个小球的离地高度相同,则t=________.三、解答题17. 如图,人工喷泉有一个竖直的喷水枪AB,喷水口A距地面2.25 m,喷出水流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水流的最高点P到喷水枪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1 m ,且到地面的距离为3 m .求水流的落地点C 到水枪底部B 的距离.18. 如图,需在一面墙上绘制几个相同的抛物线型图案,按照图中的直角坐标系,最左边的抛物线可以用y =ax 2+bx (a ≠0)表示.已知抛物线上B ,C 两点到地面的距离均为34 m ,到墙边OA 的距离分别为12 m ,32 m.(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图案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2)若该墙的长度为10 m ,则最多可以连续绘制几个这样的抛物线型图案?19. 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经市场调查反映,每件每涨价1元,每星期可少卖出10件.(1)要想每星期获得6090元的利润,该商品每件的价格应定为多少元? (2)每星期能否获利7000元?试说明理由.(3)该商品每件的价格定为多少元时,每星期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0. 某宾馆有若干间标准房,当标准房的价格为200元时,每天入住的房间数为60间,经市场调查表明,该宾馆每间标准房的价格在170~240元之间(含170元,240元)浮动时,每天入住的房间数y (间)与每间标准房的价格x (元)的数据如下表:x (元) … 190 200 210 220 … y (间) … 65 60 55 50 …(1)根据所给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并画出图象. (2)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设客房的日营业额为w (元),若不考虑其他因素,问宾馆标准房的价格定为多少元时,客房的日营业额最大?最大为多少元?21. 凯里市某文具店某种型号的计算器每只进价12元,售价20元,多买优惠,优惠方法是:凡是一次买10只以上的,每多买一只,所买的全部计算器每只就降价0.1元,例如:某人买18只计算器,于是每只降价0.1×(18-10)=0.8(元),因此所买的18只计算器都按每只19.2元的价格购买,但是每只计算器的最低售价为16元.(1)求一次至少购买多少只计算器,才能以最低售价买?(2)写出该文具店一次销售x (x >10)只时,所获利润y (元)与x (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一天,甲顾客购买了46只,乙顾客购买了50只,店主发现卖46只赚的钱反而比卖50只赚的钱多,请你说明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当10<x ≤50时,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店家一次应卖多少只?这时的售价是多少?22. 宏兴企业接到一批产品的生产任务,按要求必须在14天内完成.已知每件产品的出厂价为60元.工人甲第x 天生产的产品数量为y 件,y 与x 满足如下关系:y =⎩⎨⎧7.5x (0≤x ≤4),5x +10(4<x ≤14).(1)工人甲第几天生产的产品数量为70件?(2)设第x 天生产的产品成本为P 元/件,P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工人甲第x 天创造的利润为W 元,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第几天时,工人甲所创造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3. 2018·荆州为响应荆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某单位不断美化环境,拟在一块矩形空地上修建绿色植物园,其中一边靠墙,可利用的墙长不超过18 m,另外三边由36 m长的栅栏围成.设矩形ABCD空地中,垂直于墙的边AB=x m,面积为y m2(如图).(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若矩形空地的面积为160 m2,求x的值;(3)若该单位用8600元购买了甲、乙、丙三种绿色植物共400棵(每种植物的单价和每棵栽种的合理用地面积如下表).则丙种植物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棵?此时,这批植物可以全部栽种到这块空地上吗?请说明理由.24. 有一块形状如图所示的五边形余料ABCDE,AB=AE=6,BC=5,∠A=∠B =90°,∠C=135°,∠E>90°,要在这块余料中截取一块矩形材料,其中一条边在AE上,并使所截矩形材料的面积尽可能大.(1)若所截矩形材料的一条边是BC或AE,求矩形材料的面积.(2)能否截出比(1)中更大面积的矩形材料?如果能,求出这些矩形材料面积的最大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2021中考数学临考冲刺训练: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 设利润为y元,涨价x元,则有y=(100+x-90)(500-10x)=-10(x-20)2+9000,故每个商品涨价20元,即单价为120元/个时,获得最大利润.2. 【答案】C[解析]如图,过点C作CE⊥AB于E,设CD=x,则四边形ADCE为矩形,CD=AE=x,∠DCE=∠CEB=90°,∠BCE=∠BCD-∠DCE=30°,BC=12-x.在Rt△CBE中,∵∠CEB=90°,∴BE=BC=6-x,∴AD=CE=BE=6x,AB=AE+BE=x+6-x=x+6,∴梯形ABCD的面积=(CD+AB)·CE=x+x+6·6x=-x2+3x+18=-(x-4)2+24,=24,即CD长为4 m时,使梯形储料场ABCD的面积最大,∴当x=4时,S最大最大面积为24m2,故选C.3. 【答案】C[解析] 以2 m长线段所在直线为x轴,以其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求出不锈钢支柱的长度.4. 【答案】C[解析] 如图,过点C作CE⊥AB于点E,则四边形ADCE为矩形,∠DCE=∠CEB=90°,则∠BCE=∠BCD-∠DCE=30°.设CD =AE =x m ,则BC =(12-x)m.在Rt △CBE 中,∵∠CEB =90°,∠BCE =30°, ∴BE =12BC =(6-12x)m , ∴AD =CE =BC 2-BE 2=(6 3-32x)m ,AB =AE +BE =x +6-12x =(12x +6)m ,∴梯形ABCD 的面积=12(CD +AB)·CE =12(x +12x +6)·(6 3-32x) =-3 38x 2+3 3x +18 3 =-3 38(x -4)2+24 3.∴当x =4时,S 最大=24 3.即CD 的长为4 m 时,梯形储料场ABCD 的面积最大为24 3 m 2.故选C.5. 【答案】D[解析]①由图象知小球在空中达到的最大高度是40 m ,故①错误;②小球抛出3秒后,速度越来越快,故②正确; ③小球抛出3秒时达到最高点即速度为0,故③正确; ④设函数解析式为:h=a (t -3)2+40,把O (0,0)代入得0=a (0-3)2+40,解得a=-, ∴函数解析式为h=-(t -3)2+40.把h=30代入解析式得,30=-(t -3)2+40,解得t=4.5或t=1.5, ∴小球的高度h=30 m 时,t=1.5 s 或4.5 s ,故④错误,故选D .6. 【答案】D [解析] ①由图象知小球在空中达到的最大高度是40 m ,故①错误;②小球抛出3秒后,速度越来越快,故②正确;③∵小球抛出3秒时达到最高点,∴速度为0,故③正确;④设函数解析式为h =a(t -3)2+40, 把O(0,0)代入得0=a(0-3)2+40.解得a =-409,∴函数解析式为h =-409(t -3)2+40.把h =30代入解析式,得30=-409(t -3)2+40,解得t =4.5或t =1.5,∴小球的高度h =30 m 时,t =1.5 s 或4.5 s ,故④错误.故选D.7. 【答案】A[解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当小球抛出的高度为7.5 m 时,二次函数y=4x -x 2的函数值为7.5,即4x -x 2=7.5,解得x 1=3,x 2=5,故当抛出的高度为7.5 m 时,小球距离O 点的水平距离为3 m 或5 m ,A 结论错误;由y=4x -x 2,得y=-(x -4)2+8,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4,当x>4时,y 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B 结论正确;联立方程y=4x -x 2与y=x ,解得或则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为(0,0)或7,,C 结论正确;由点7,知坡度为∶7=1∶2也可以根据y=x 中系数的意义判断坡度为1∶2,D 结论正确.故选A .8. 【答案】A [解析] 令y =7.5,得4x -12x 2=7.5.解得x 1=3,x 2=5.可见选项A错误.由y =4x -12x 2得y =-12(x -4)2+8,∴对称轴为直线x =4,当x >4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选项B 正确.联立y =4x -12x 2与y =12x ,解得⎩⎨⎧x =0,y =0或⎩⎪⎨⎪⎧x =7,y =72.∴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为(0,0),⎝ ⎛⎭⎪⎫7,72,可见选项C 正确.由对称性可知选项D 正确.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 中的结论是错误的,故选A.二、填空题9. 【答案】144 【解析】∵围墙的总长为50 m ,设3间饲养室合计长x m ,则饲养室的宽=48-x 4 m ,∴总占地面积为y =x·48-x 4=-14x 2+12x(0<x <48),由y=-14x 2+12x =-14(x -24)2+144,∵x =24在0<x <48范围内,a =-14<0,∴在0<x≤24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24时,y 取得最大值,y 最大=144 m 2.10. 【答案】150 [解析] 设AB =x m ,则AB =EF =CD =x m ,所以AD =BC =12(900-3x)m.设矩形ABCD 的面积为y m 2,则y =x·12(900-3x)=-32x 2+450x(0<x <300).由于二次项系数小于0,所以y 有最大值,且当x =-b2a =-4502×(-32)=150时,函数y 取得最大值.故当AB =150 m 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11. 【答案】25[解析] 设利润为w 元,则w =(x -20)(30-x)=-(x -25)2+25.∵20≤x≤30,∴当x =25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25.12. 【答案】1.6[解析]设各自抛出后1.1秒时达到相同的最大离地高度h ,则第一个小球的离地高度y=a (t -1.1)2+h (a ≠0), 由题意a (t -1.1)2+h=a (t -1-1.1)2+h , 解得t=1.6.故第一个小球抛出后1.6秒时在空中与第二个小球的离地高度相同.13. 【答案】y =-19(x +6)2+414. 【答案】10[解析]当y=0时,-x2+x+=0,解得,x=-2(舍去)或x=10.故答案为10.15. 【答案】0.5[解析] 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纵轴,向上为正,以对称轴与地面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设为y=ax2+h.由于抛物线经过点(1,2.5)和(-0.5,1),于是求得a=2,h=0.5.16. 【答案】1.6 秒【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对称性问题.由题意可知,各自抛出后1.1秒时到达相同最大离地高度,即到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处,故此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t=1.1;由于两次抛小球的时间间隔为1秒,所以当第一个小球和第二个小球到达相同高度时,则这两个小球必分居对称轴左右两侧,由于高度相同,则在该时间节点上,两小球对应时间到对称轴距离相同. 故该距离为0.5秒,所以此时第一个小球抛出后t=1.1+0.5=1.6秒时与第二个小球的离地高度相同.三、解答题17. 【答案】解:如图,以点B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AB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得抛物线的顶点P的坐标为(1,3),∴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3.把A(0,2.25)代入,得2.25=a(0-1)2+3,解得a=-0.75,∴y=-0.75(x-1)2+3.令y=0,得-0.75(x-1)2+3=0,解得x1=3,x2=-1(舍去),∴BC=3 m.答:水流的落地点C到水枪底部B的距离为3 m.18. 【答案】解:(1)由题意知,抛物线y =ax 2+bx(a ≠0)经过点B(12,34),C(32,34), 则⎩⎪⎨⎪⎧14a +12b =3494a +32b =34,解得⎩⎨⎧a =-1b =2,∴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x 2+2x.(3分) 根据对称性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b2a =1, 当x =1时,y =1, ∴顶点坐标是(1,1).答:图案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是1 m .(5分) (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1,∴一个图案与地面两交点间的距离是2 m ,10÷2=5. 答:最多可以连续绘制5个这样的抛物线型图案.(8分)19. 【答案】解:设该商品每件涨价x 元时,每星期获得的总利润为y 元. (1)由题意,得(60+x -40)(300-10x)=6090, 整理得x 2-10x +9=0, 解得x 1=1,x 2=9.60+1=61(元),60+9=69(元).答:要想每星期获得6090元的利润,该商品每件的价格应定为61元或69元. (2)不能.理由:列方程,得(60+x -40)(300-10x)=7000, 整理得x 2-10x +100=0. ∵Δ=(-10)2-4×1×100<0, ∴此方程无实数解,∴销售该商品每星期不能获利7000元.(3)y =(60+x -40)(300-10x)=-10x 2+100x +6000=-10(x -5)2+6250, ∴当x =5时,y 最大=6250,60+x =65.答:该商品每件的价格定为65元时,每星期获利最大,最大利润为6250元.20. 【答案】解:(1)如图所示.(2)设y=kx +b (k ≠0),把(200,60)和(220,50)代入, 得解得∴y=-x +160(170≤x ≤240). (3)w=x ·y=x ·-x +160=-x 2+160x.∴函数w=-x 2+160x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60,∵-<0,∴在170≤x ≤240范围内,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故当x=170时,w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2750元.21. 【答案】解:(1)设一次至少买x 只计算器,才能以最低售价购买,则每只降价为:0.1(x -10)元,由题意得, 20-0.1(x -10)=16, 解得x =50.答:一次至少购买50只计算器,才能以最低售价购买.(2分) 【一题多解】设一次购买x 只计算器,才能以最低售价购买,则每只降低为:0.1(x -10)元,由题意得,20-0.1(x -10)≤16,解得x ≤50, ∴最大整数x =50.答:一次至少购买50只计算器,才能以最低售价购买. (2)由题意得,当10<x ≤50时,y =[20-12-0.1(x -10)]x , 即y =-0.1x 2+9x(3分)当x >50时,则每只计算器都按16元销售. ∴y =16x -12x =4x ,综上可得y =⎩⎨⎧-0.1x 2+9x (10<x ≤50)4x (x >50).(5分)(3)由y =-0.1x 2+9x 得,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 =-b2a =-92×(-0.1)=45,∵a =-0.1<0,当x >45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6分)又∵50>46>45,∴当x =46时的函数值大于x =50时的函数值, 即卖46只赚的钱反而比卖50只赚的钱多.(8分)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知,当x =45时,y 最大值=-0.1×452+9×45=202.5, 这时售价为20-0.1×(45-10)=16.5(元).答:店家一次应卖45只,这时的售价是16.5元.(10分)22. 【答案】解:(1)令7.5x =70,则x =283>4,不符合题意, ∴5x +10=70,解得x =12.答:工人甲第12天生产的产品数量为70件. (2)由函数图象知,当0≤x≤4时,P =40; 当4<x≤14时,设P =kx +b.将(4,40),(14,50)代入,得⎩⎨⎧4k +b =40,14k +b =50,解得⎩⎨⎧k =1,b =36.∴P =x +36.①当0≤x≤4时,W =(60-40)·7.5x =150x , ∵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 =4时,W 最大=600;②当4<x≤14时,W =(60-x -36)(5x +10)=-5x 2+110x +240=-5(x -11)2+845,∴当x =11时,W 最大=845. ∵845>600,∴当x =11时,W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845. 综上,W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W =⎩⎨⎧150x (0≤x≤4),-5x 2+110x +240(4<x≤14);第11天时,工人甲所创造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845元.23. 【答案】解:(1)y =-2x 2+36x (9≤x <18). (2)由题意得-2x 2+36x =160,解得x1=10,x2=8(不符合题意,舍去).∴x的值为10.(3)∵y=-2x2+36x=-2(x-9)2+162,∴x=9时,y有最大值162.设购买乙种绿色植物a棵,购买丙种绿色植物b棵,由题意得14(400-a-b)+16a+28b=8600,∴a+7b=1500,∴b的最大值为214,即丙种植物最多可以购买214棵,此时a=2,需要种植的面积=0.4×(400-214-2)+1×2+0.4×214=161.2(m2)<162 m2,∴这批植物可以全部栽种到这块空地上.24. 【答案】解:(1)①若所截矩形材料的一条边是BC,如图①所示:过点C作CF⊥AE于点F,则S1=AB·BC=6×5=30;②若所截矩形材料的一条边是AE,如图②所示:过点E作EF∥AB交CD于点F,过点F作FG⊥AB于点G,过点C作CH⊥FG 于点H,则四边形AEFG为矩形,四边形BCHG为矩形,∴AE=FG=6,HG=BC=5,BG=CH,∠BCH=90°.∵∠BCD=135°,∴∠FCH=45°,∴△CH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G=CH=FH=FG-HG=6-5=1,∴AG=AB-BG=6-1=5,∴S2=AE·AG=6×5=30.(2)能.如图③,在CD上取点F,过点F作FM⊥AB于点M,FN⊥AE于点N,过点C 作CG⊥FM于点G,则四边形ANFM为矩形,四边形BCGM为矩形,∴MG=BC=5,BM=CG,∠BCG=90°.∵∠BCD=135°,∴∠FCG=45°,∴△CG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G=CG.设AM=x,矩形AMFN的面积为S,则BM=6-x,∴FM=GM+FG=GM+CG=BC+BM=11-x,∴S=AM·FM=x(11-x)=-x2+11x=-(x-5.5)2+30.25,∴当x=5.5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30.25.故这些矩形材料面积的最大值为30.25.。
2021届中考数学冲刺专题训练:三角形与四边形【含答案解析】
![2021届中考数学冲刺专题训练:三角形与四边形【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ba6f6ec77da26924c5b04b.png)
2021届中考数学冲刺专题训练三角形与四边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腰长是一元二次方程28150x x -+=的一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6 B .12C .14D .12或16【答案】A 【解析】解方程28150x x -+=,得:3x =或5x =,若腰长为3,则三角形的三边为3、3、6,显然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腰长为5,则三角形三边长为5、5、6,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16, 故选:A .2.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BE 与CE 相交于点E ,若∠A =60°,则∠BEC 是( )A .15°B .30°C .45°D .60°【答案】B 【解析】∵BE 是∠ABC 的平分线, ∴∠EBM=12∠ABC , ∵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 ∴∠ECM=12∠ACM , 则∠BEC=∠ECM-∠EBM=12×(∠ACM-∠ABC )=12∠A=30°,故选:B .3.如图,在△ABC 中,∠C =90°,AC =12,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C 于点D ,连接BD ,若cos ∠BDC =57,则BC 的长是( )A .10B .8C .3D .6【答案】D 【解析】∵∠C =90°,cos ∠BDC =57, 设CD =5x ,BD =7x , ∴BC =6x ,∵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C 于点D , ∴AD =BD =7x , ∴AC =12x , ∵AC =12, ∴x =1, ∴BC =6; 故选D.4.一个菱形的边长为6,面积为28,则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和为( ) A .8 B .12C .16D .32【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菱形,12AO CO AC ∴==, 12DC BO BD ==,AC BD ⊥, 面积为28,∴12282AC BD OD AO ⋅=⋅=① 菱形的边长为6,2236OD OA ∴+=②,由①②两式可得:222()2362864OD AO OD OA OD AO +=++⋅=+=,8OD AO ∴+=,2()16OD AO ∴+=,即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和为16, 故选C .5.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AB ∥ED ,AC ∥F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DEF 的是( )A .AB =DE B .AC =DF C .∠A =∠D D .BF =EC【答案】C 【解析】解:选项A 、添加AB=DE 可用AAS 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 选项B 、添加AC=DF 可用AAS 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 选项C 、添加∠A=∠D 不能判定△ABC ≌△DEF ,故本选项正确;选项D 、添加BF=EC 可得出BC=EF ,然后可用ASA 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6.如图,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E BD ⊥交AD 于点E ,连接BE ,若ABCD 的周长为28,则ABE ∆的周长为( )A .28B .24C .21D .14【答案】D 【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B OD =,AB CD =,AD BC =,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8, ∴14AB AD += ∵OE BD ⊥,∴OE 是线段BD 的中垂线, ∴BE ED =,∴ABE ∆的周长14AB BE AE AB AD =++=+=, 故选:D .7.如图,在ABCD 中,将ADC ∆沿AC 折叠后,点D 恰好落在DC 的延长线上的点E 处.若=60B ︒∠,=3AB ,则ADE ∆的周长为( )A .12B .15C .18D .21【答案】C 【解析】由折叠可得,90ACD ACE ︒∠=∠=,90BAC ︒∴∠=,又60B ︒∠=,30ACB ︒∴∠=,26BC AB ∴==,6AD ∴=,由折叠可得,60E D B ︒∠=∠=∠=,60DAE ︒∴∠=,ADE ∴∆是等边三角形, ADE ∴∆的周长为6318⨯=,故选:C .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45°,AE 、AF 分别交BD 于M 、N ,连按EN 、EF 、有以下结论:①AN =EN ,②当AE =AF 时,BEEC=2﹣2,③BE+DF =EF ,④存在点E 、F ,使得NF >DF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B 【解析】 ①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BM =∠ADM =∠FDN =∠ABD =45°,∵∠MAN=∠EBM=45°,∠AMN=∠BME,∴△AMN∽△BME,∴AM MN BM EM=,∵∠AMB=∠EMN,∴△AMB∽△NME,∴∠AEN=∠ABD=45°∴∠NAE=∠AEN=45°,∴△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N=EN,故①正确;②在△ABE和△ADF中,∵AB ADABE ADF90 AE AF︒=⎧⎪∠=∠=⎨⎪=⎩,∴Rt△ABE≌Rt△ADF(HL),∴BE=DF,∵BC=CD,∴CE=CF,假设正方形边长为1,设CE=x,则BE=1﹣x,如图2,连接AC,交EF于H,∵AE=AF,CE=CF,∴AC是EF的垂直平分线,∴AC⊥EF,OE=OF,Rt△CEF中,OC=12EF=2x,△EAF中,∠EAO=∠FAO=22.5°=∠BAE=22.5°,∴OE=BE,∵AE=AE,∴Rt△ABE≌Rt△AOE(HL),∴AO=AB=1,∴AC=2=AO+OC,∴1+22x=2,x=2﹣2,∴BEEC=1(22)22---=(21)(22)2-+=22;故②不正确;③如图3,∴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则AF=AH,∠DAF=∠BAH,∵∠EAF=45°=∠DAF+∠BAE=∠HAE,∵∠ABE=∠ABH=90°,∴H、B、E三点共线,在△AEF和△AEH中,AE AEFAE HAEAF AH=⎧⎪∠=∠⎨⎪=⎩,∴△AEF ≌△AEH (SAS ), ∴EF =EH =BE+BH =BE+DF , 故③正确;④△ADN 中,∠FND =∠ADN+∠NAD >45°, ∠FDN =45°, ∴DF >FN ,故存在点E 、F ,使得NF >DF , 故④不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9.如图,在△ABC 中,以点B 为圆心,以BA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 与点D ,连结AD ,若∠B =40°,∠C =36°,则∠DA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答案】34° 【解析】由作图过程可知BD=BA , ∵∠B=40°, ∴∠BDA=∠BAD=12(180°-∠B)=70°, ∴∠DAC=∠BDA-∠C=70°-36°=34°. 故答案为34°.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1AB =,BC a =,点E 在边BC 上,且35BE α=.连接AE ,将ABE ∆沿AE 折叠,若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矩形ABCD 的边上,则 a 的值为________.【答案】53或53【解析】 分两种情况:①当点B '落在AD 边上时,如图1.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BAD B ︒∴∠=∠=,将ABE ∆沿AE 折叠,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AD 边上,1452BAE B AE BAD '︒∴∠=∠=∠=,AB BE ∴=,315a ∴=, 53a ∴=;②当点B '落在CD 边上时,如图2.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BAD B C D ︒∴∠=∠=∠=∠=,AD BC a ==.将ABE ∆沿AE 折叠,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CD 边上,90B AB E '︒∴∠=∠=,1AB AB '==,35EB EB a '==,2221DB B A AD a''∴=-=-,3255EC BC BE a a=-=-=.在ADB'∆与B CE'∆中,90A90B AD EBC B DD C︒︒⎧∠=∠=-∠'''⎨∠=∠=⎩,ADB B CE''∴∆⋃∆,DB ABCE B E'''∴=,即2112355aa a-=,解得153a=,20a=(舍去).综上,所求a的值为53或53.故答案为53或53.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CD的中点,AF平分BAE∠交BC于点F,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BG∆,则CF的长为_____.【答案】6-25【解析】作FM AD M FN AG N⊥⊥于,于,如图,易得四边形CFMD为矩形,则4FM=∵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是的中点,2DE ∴=,∴224225AE =+=∵△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ABG ,∴252349090AG AE BG DE GAE ABG D ∠∠∠︒∠∠︒==,==,=,=,== 而90ABC ∠︒= , ∴点G 在CB 的延长线上,∵AF 平分∠BAE 交BC 于点F ,∴∠1=∠2,∴∠2+∠4=∠1+∠3,即F A 平分∠GAD , ∴FN =FM =4, ∵11••22AB GF FN AG =, ∴42525GF ⨯==, ∴4225625CF CG GF +=-=﹣=﹣ . 故答案为6-25.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 =1,以OA 为一边,在第一象限作菱形OAA 1B ,并使∠AOB =60°,再以对角线OA 1为一边,在如图所示的一侧作相同形状的菱形OA 1A 2B 1,再依次作菱形OA 2A 3B 2,OA 3A 4B 3,……,则过点B 2018,B 2019,A 2019的圆的圆心坐标为_____.【答案】(-32018,3)2019) 【解析】过A 1作A 1C ⊥x 轴于C ,∵四边形OAA1B是菱形,∴OA=AA1=1,∠A1AC=∠AOB=60°,∴A1C=3,AC=12,∴OC=OA+AC=32,在Rt△OA1C中,OA1=2213OC AC+=,∵∠OA2C=∠B1A2O=30°,∠A3A2O=120°,∴∠A3A2B1=90°,∴∠A2B1A3=60°,∴B1A3=23,A2A3=3,∴OA3=OB1+B1A3=33=(3)3∴菱形OA2A3B2的边长=3=(3)2,设B1A3的中点为O1,连接O1A2,O1B2,于是求得,O1A2=O1B2=O1B133)1,∴过点B1,B2,A2的圆的圆心坐标为O1(0,23,∵菱形OA3A4B3的边长为333,∴OA4=934,设B2A4的中点为O2,连接O2A3,O2B3,同理可得,O2A3=O2B3=O2B2=3=(3)2,∴过点B2,B3,A3的圆的圆心坐标为O2(﹣3,33),…以此类推,菱形OA2019A2020B2019的边长为(3)2019,OA2020=(3)2020,设B2018A2020的中点为O2018,连接O2018A2019,O2018B2019,求得,O2018A2019=O2018B2019=O2018B2018=(3)2018,∴点O2018是过点B2018,B2019,A2019的圆的圆心,∵2018÷12=168…2,∴点O2018在射线OB2上,则点O2018的坐标为(﹣(3)2018,(3)2019),即过点B2018,B2019,A2019的圆的圆心坐标为:(﹣(3)2018,(3)2019),故答案为:(﹣(3)2018,(3)2019).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如图,矩形EFGH的顶点E,G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AD,BC上,顶点F、H在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1)求证:BG DEFH=,求菱形ABCD的周长。
2021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含答案
![2021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5403ad15abe23492f4db2.png)
2021中考数学三轮冲刺: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B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C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3D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92.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和AC 边上,DE ∥BC ,M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M 交DE 于点N ,则 ( )A .=B .=C .=D .=3.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 1B 1C 1相似的是 ( )4. (2019•雅安)若34ab =∶∶,且14a b +=,则2a b -的值是A .4B .2C .20D .145. (2020·重庆B 卷)如图,△ABC 与△DEF 位似,点O 为位似中心.已知OA :OD =1:2,则△ABC 与△DEF 的面积比为( ) A .1:2 B .1:3 C .1:4D .1:56. (2020·河南)如图,在△ABC中,∠ACB=90°,边BC在x轴上,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2,6)和(7,0).将正方形OCDE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E落在AB边上时,点D的坐标为( )A. (32,2) B. (2,2) C. (114,2) D. (4,2)7. (2020·重庆A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1,2),B(1,1),C(3,1),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同侧画△DEF,使△DEF与△ABC成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2:1,则线段DF的长度为()A.5B.2C.4D.25 8. 如图,弦CD垂直于⊙O的直径AB,垂足为H,且CD=22,BD=3,则AB的长为()A. 2B. 3C. 4D. 5二、填空题9. 如图,在△ABC中,∠ACD=∠B,若AD=2,BD=3,则AC长为.10. 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1.8 m 的竹竿的影长为3 m ,同时同地测得一栋楼的影长为90 m,则这栋楼的高度为 m.11. (2020·南通)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 和△DEF 的顶点都在网格线的交点上,设△ABC 的周长为C 1,△DEF 的周长为C 2,则12C C 的值等于 ▲ .ABCDEF12. (2020·吉林)如图,////AB CD EF .若12=AC CE ,5BD =,则DF =______.13. (2020·东营)如图,P为平行四边形ABCD 边BC 边上一点,E 、F 分别为PA 、PD 上的点,且PA=3PE ,PD=3PF ,△PEF 、△PDC 、△PAB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若S =2,则1S +2S = .14. (2020·绥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和△A 1B 1C 1的相似比等于12,并且是关于原点O 的位似图形,若点A 的坐标为(2,4),则其对应点A 1的坐标是______. 15. (2020·杭州)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点E 在AB 边上,把BCE △沿直线CE 对折,使点B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F 处,连接DF .若点E ,F ,D 在同一条直线上,2AE =,则DF =______,BE =______.FDBE A C16. (2020·深圳)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 ,∠ABC =∠DAC=90°,tan ∠ACB =12,BO OD =43,则S △ABDS △CBD=________.ODCBA三、解答题 17. (2020·通辽)如图,⊙O 的直径AB 交弦(不是直径)CD 于点P ,且PC 2=PB •P A , 求证:AB ⊥CD .PDCBO A18.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BC.P 为△ABC 内部一点,且∠APB=∠BPC=135°. (1)求证:△P AB ∽△PBC ; (2)求证:P A=2PC ;(3)若点P 到三角形的边AB ,BC ,CA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求证:=h 2·h 3.19. (2020·苏州)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DF AE ,垂足为F .(1)求证:ABE DFA ∆∆∽;(2)若6AB =,4BC =,求DF 的长.20. 已知AB 是半径为1的圆O 直径,C 是圆上一点,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过D 点的直线交AC 于E 点,交AB 于F 点,且△AEF 为等边三角形. (1)求证:△DFB 是等腰三角形; (2)若DA =7AF ,求证CF ⊥AB.21. 如图,△ABC中,∠ACB =90°,D 为AB 上一点,以CD 为直径的⊙O 交BC 于点E ,连接AE 交CD 于点P ,交⊙O 于点F ,连接DF ,∠CAE =∠ADF. (1)判断AB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PF ∶PC =1∶2,AF =5,求CP 的长.22. (2020·江苏徐州)我们知道:如图①,点B 把线段AC 分成两部分,如果BC ABAB AC=,那么称点B 为线段AC 的黄金分割点.51-. (1)在图①中,若AC =20cm ,则AB 的长为 cm ;(2)如图②,用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对折正方形ABCD 得折痕EF ,连接CE ,将CB 折叠到CE 上,点B 的对应点H ,得折痕CG .试说明:G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 (3)如图③,小明进一步探究: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的边AD 上任取点E (AE >DE ),连接BE ,作CF ⊥BE ,交AB 于点F ,延长EF 、CB 交于点P .他发现当PB 与BC 满足某种关系时,E 、F 恰好分别是AD 、AB 的黄金分割点.请猜想小明的发现,并说明理由.A CB HGADPE FDA图① 图 ② 图③23. 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O 为圆心,OC ⊥AB ,D 为BC ︵的中点,连接DA 、DB 、DC ,过点C 作DC 的垂线交DA 于点E ,DA 交OC 于点F . (1)求证:∠CED =45°; (2)求证:AE =BD ;(3)求AOOF 的值.24. (2020·泰安)(12分)小明将两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1)那样拼放在同一平面上,抽象出如图(2)的平面图形,∠ACB 与∠ECD 恰好为对顶角,∠ABC ﹦∠CDE ﹦90°,连接BD ,AB ﹦BD ,点F 是线段CE 上一点. 探究发现:(1)当点F 为线段CE 的中点时,连接DF (如图(2)),小明经过探究,得到结论:BD ⊥DF .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成立?___________.(填“是”或“否”) 拓展延伸:(2)将(1)中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即:若BD ⊥DF ,则点F 为线段CE 的中点.请判断此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3)若AB =6,CE =9,求AD 的长.ABC DEF EDCBA图(1) 图(2) 备用图答案一、选择题 1. 【答案】B2. 【答案】C[解析]根据DE ∥BC ,可得△ADN ∽△ABM ,△ANE ∽△AMC ,再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DN ∥BM ,∴△ADN ∽△ABM ,∴=,∵NE ∥MC ,∴△ANE ∽△AMC ,∴=,∴=.故选C .3. 【答案】B[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分别表示出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长,同理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四个选项中阴影三角形的各边长,利用三边长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结果,△A 1B 1C 1各边长分别为1,,选项A 中阴影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三边不与已知三角形各边对应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选项B 中阴影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三边与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对应成比例,故两三角形相似;选项C中阴影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2,三边不与已知三角形各边对应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选项D 中阴影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三边不与已知三角形各边对应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选B .4. 【答案】A【解析】由a ∶b =3∶4知34b a =,所以43ab =. 所以由14a b +=得到:4143aa +=, 解得6a =.所以8b =.所以22684a b -=⨯-=.故选A .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ABC 与△DEF 位似,且1=2OA OD ,∴211=24ABC DEFS S⎛⎫= ⎪⎝⎭,因此本题选C .6. 【答案】B【解析】∵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6)和(7,0),∴OC=2,AC=6,OB=7,∴BC=9,正方形的边长为2.将正方形OCDE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点E 落在AB 边上时,设正方形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G 、F ,∵EF ⊥x 轴,EF=GF=DG=2,∴EF ∥AC ,D ,E 两点的纵坐标均为2, ∴EF BF AC BC ,即269BF,解得BF=3.∴OG=OB-BF-GF=7-3-2=2,∴ D 点的横坐标为2,∴点D 的坐标为 (2,2).7. 【答案】D【解析】∵A (1,2),B (1,1),C (3,1),∴AB=1,BC=2,AC=5.∵△DEF 与△ABC 成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2,∴DF=2AB=2.8. 【答案】B【解析】由垂径定理可得DH =2,所以BH =BD 2-DH 2=1,又可得△DHB ∽△ADB ,所以有BD 2=BH·BA ,(3)2=1×BA ,AB =3.二、填空题 9. 【答案】 [解析]∵∠ACD=∠B ,∠CAD=∠BAC ,∴△ACD ∽△ABC , ∴=,即=, ∴AC=或AC=-(舍去).10. 【答案】5411. 2【解析】由图形易证△ABC 与△DEF 相似,且相似比为2所以周长比为2故答案为:22.12. 【答案】10【解析】∵////AB CD EF ,∴AC BDCE DF=, 又∵12=AC CE ,5BD =,∴512DF =,∴10DF =,故答案为:10.13. 【答案】18【解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相似三角形,并由相似比得到面积比.∵PA=3PE ,PD=3PF ,∠APD =∠EPF ,∴△PEF ∽△PAD ,相似比为1︰3,∵△PEF 的面积为S =2,∴PAD S ∆=9S=9×2=18, ∴1S +2S =PAD S ∆=18.14. 【答案】(-4,-8)或(4,8)【解析】∵△ABC 和△A1B1C1的相似比等于12,∴△A1B1C1和△ABC 的相似比等于2.因此将点A(2,4)的横、纵坐标乘以±2即得点A1的坐标,∴点A1的坐标是(-4,-8)或(4,8).15. 【答案】21 【解析】设BE =x ,则AB =AE +BE =2+x .∵四边形ABCD 是矩形,∴CD =AB =2+x ,AB ∥CD ,∴∠DCE =∠BEC .由折叠得∠BEC =∠DEC ,EF =BE =x ,∴∠DCE =∠DEC .∴DE =CD =2+x .∵点D ,F ,E 在同一条直线上,∴DF =DE -EF =2+x -x =2.∵AB ∥CD ,∴△DCF ∽△EAF ,∴DC EA =DF EF .∴22x +=2x ,解得x 1-1,x 2-1.经检验,x 1-1,x 2-1都是分式方程的根.∵x >0,∴x-1,即BE1.16. 【答案】332【解析】法1:过B 点作BE //AD 交AC 于点E ,则△ADO ∽△EBO ,由∠DAC =90°,得到BE ⊥AD ,∴AO OE =OD OB =34,由tan ∠ACB =12,可得CE =2BE =4AE , ∴S △ABDS △CBD=AO OC =34+(3+4)×4=332. 法2:如图,过点D 作DM ∥BC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M ,延长BA 交DM 于点N ,得到△ABC ∽△ANM ,△OBC ∽△ODM ,进而得出对应边成比例,AB BC =ANNM =tan ∠ACB =12,BC DM =OB OD =43;又∵∠ABC =∠DAC =90°,∴∠BAC +∠NAD =90°,∵∠BAC +∠BCA =90°,∴∠NAD =∠BCA ,∴△ABC ∽△DAN ,得出对应边之间关系,AB BC =DNNA =12,设AB =a ,DN =b ,则BC =2a ,NA =2b ,MN =4b ,得DM =32a ,∴4b +b =32a ,即ODCBAEb=310a,进而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得到S△ABDS△CBD=12AB⋅DN12BC⋅NB=ab2a⋅(a+2b)=310a22a⋅1610a=332.三、解答题17. 【答案】解:如图,连结AC,BD.∵∠A=∠D,∠C=∠B,∴△ACP∽△DBP,∴APDP=CPBP,∴PC•PD=PB•P A,∵PC2=PB•P A,∴PC=PD,即AB平分CD,∵CD是弦(不是直径),AB是直径,∴AB⊥CD.PDCBOA18. 【答案】证明:(1)在△ABP中,∠APB=135°,∴∠ABP+∠BAP=45°,又△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即∠ABP+∠CBP=45°,∴∠BAP=∠CBP,又∠APB=∠BPC=135°,∴△P AB∽△PBC.(2)由(1)知△P AB∽△PBC,∴===,∴=·=2,即P A=2PC.(3)方法一:如图①,过点P作边AB,BC,C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Q,R,S,则PQ=h1,PR=h2,PS=h3,在Rt△CPR中,=tan∠PCR==,∴=,即h 3=2h 2.又由△P AB ∽△PBC ,且=,得:=,即h 1=h 2, ∴=h 2·h 3.方法二:如图②,过点P 作边AB ,BC ,CA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Q ,R ,S ,连接SQ ,SR ,RQ ,易知四边形ASPQ ,四边形BRPQ 都有外接圆, ∴∠PSQ=∠P AQ ,∠PQR=∠PBR ,由(1)可知∠P AB=∠PBC ,∴∠PSQ=∠PQR.又∵∠SPQ=∠QPR=180°-45°=135°,∴△PSQ ∽△PQR , ∴=,即PQ 2=SP ·PR ,∴=h 2·h 3.19. 【答案】 解: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B ∠=︒,AD BC .∴AEB DAF ∠=∠, ∵DF AE ⊥,∴90DFA ∠=︒.∴B DFA ∠=∠,∴ABE DFA ∆∆∽.解:(2)∵ABE DFA ∆∆∽,∴AB AE DF AD =.∵4BC =,E 是BC 的中点,∴114222BE BC ==⨯=.∴在Rt ABE ∆中,222262210AE AB BE +=+=.又∵4AD BC ==,∴6210DF=,∴610DF =.20. 【答案】(1)证明:∵AB 为直径,∴∠ACB =90°,∵△AEF 是等边三角形,∴∠EAF =∠EFA =60°,∴∠ABC =30°,∴∠FDB =∠EFA -∠B =60°-30°=30°,(2分)∴∠ABC =∠FDB ,∴FB =FD ,∴△BDF 是等腰三角形.(3分)(2)解:设AF =a ,则AD =7a ,解图如解图,连接OC ,则△AOC 是等边三角形,由(1)得,BF =2-a =DF ,∴DE =DF -EF =2-a -a =2-2a ,CE =AC -AE =1-a ,在Rt △ADC 中,DC =(7a )2-1=7a 2-1,在Rt △DCE 中,tan 30°=CE DC =1-a 7a 2-1=33, 解得a =-2(舍去)或a =12,(5分)∴AF =12,在△CAF 和△BAC 中,CA AF =BA AC =2,且∠CAF =∠BAC =60°, ∴△CAF ∽△BAC ,∴∠CFA =∠ACB =90°,即CF ⊥AB.(6分)21. 【答案】解:(1)AB 与⊙O 相切.理由如下:∵∠ACB =90°,∴∠CAE +∠AEC =90°,又∵∠AEC =∠CDF ,∠CAE =∠ADF ,∴∠CDF +∠ADF =90°,∴∠ADC =90°,又∵CD 为⊙O 的直径,∴AB 与⊙O 相切.(3分)(2)如解图,连接CF ,解图∵CD 为⊙O 的直径,∴∠CDF +∠DCF =90°,又∵∠CDF +∠ADF =90°,∴∠DCF =∠ADF ,又∵∠CAE =∠ADF ,∴∠CAE =∠DCF ,又∵∠CPA =∠FPC ,∴△PCF ∽△PAC ,∴PC PA =PF PC ,(6分)又∵PF ∶PC =1∶2,AF =5,故设PF =a ,则PC =2a ,∴2a a +5=a 2a , 解得a =53,∴PC =2a =2×53=103.(8分)22. 【答案】解: (1)10.解:∵AB AC =,AC=20,∴AB=10.(2)延长CG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J ,由折叠可知:∠BCG=∠ECG ,∵AD ∥BC ,∴∠J=∠BCG=∠ECG ,∴JE=CE.由折叠可知:E 、F 为AD 、BC 的中点,∴DE=AE=10,由勾股定理可得:∴EJ=∴AJ=JE-AE=,∵AJ ∥BC ,∴△AGJ ∽△BGC,∴AG AJ BG BC ===,∴G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 J(3)PB=BC ,理由如下:∵E 为AD 的黄金分割点,且AE>DE ,∴AE= a. ∵CF ⊥BE ,∴∠ABE+∠CBE=∠CBE+∠BCF=90˚,∴∠ABE=∠FCB,在△BEA 和△CFB 中,∵90ABE FCB AB BC A FBC ∠=∠⎧⎪=⎨⎪∠=∠=︒⎩,∴△BEA ≌△CFB ,∴BF=AE= a.∴AF BF BF AB =,∵AE ∥BP ,∴△AEF ∽△BPF,∴AE AF BF PB BF AB ==, ∵AE=BF,∴PB=AB ,∴PB=BC.23. 【答案】(1)证明:∵∠CDA =12∠COA =12×90°=45°,又∵CE ⊥DC ,∴∠DCE =90°,∴∠CED =180°-90°-45°=45°;(2)解:如解图,连接AC ,∵D 为BC ︵的中点,∴∠BAD =∠CAD =12×45°=22.5°,而∠CED =∠CAE +∠ACE =45°,∴∠CAE =∠ACE =22.5°,∴AE =CE , ∵∠ECD =90°,∠CED =45°,∴CE =CD ,又∵CD ︵=BD ︵,∴CD =BD ,∴AE =CE =CD =BD , ∴AE =BD ;解图(3)解:设BD =CD =x ,∴AE =CE =x ,由勾股定理得,DE =2x ,则AD =x +2x ,又∵AB 是直径,则∠ADB =90°,∴△AOF ∽△ADB ,∴AO OF =AD DB =x +2x x =1+ 2.24. 【答案】(1)是;(2)结论成立.理由如下:∵BD ⊥DF ,ED ⊥AD ,∴∠BDC +∠CDF ﹦90°,∠EDF +∠CDF ﹦90°. ∴∠BDC ﹦∠EDF .∵AB ﹦BD ,∴∠A ﹦∠BDC .∴∠A ﹦∠EDF .又∵∠A ﹦∠E ,∴∠E ﹦∠EDF .∴EF ﹦FD .又∠E +∠ECD ﹦90°,∴∠ECD ﹦∠CDF .∴CF ﹦DF .∴CF ﹦EF .∴F 为CE 的中点.(3)在备用图中,设G 为EC 的中点,则DG ⊥BD .∴GD ﹦12 EC ﹦92 .又BD =AB =6,在Rt △GDB 中,GB =62+(92)2 =152 .∴CB =152 —92 =3.在Rt △ABC 中,AC =62+32 =3 5 . 由条件得:△ABC ∽△EDC .∴3 5 9 =3CD .∴CD =9 5 5 . ∴AD =AC +CD =3 5 +9 5 5 ﹦24 5 5 .FE D CB A A BC D EG。
2021年中考数学综合题冲刺专题01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拔高)(含答案及解析)
![2021年中考数学综合题冲刺专题01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拔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87511d0242a8956aece48a.png)
专题01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提优)1.我校组织七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从学校步行到越秀公园进行社会实践.七(11)班同学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km /h ,七(12)班的同学组成后队,速度为6km /h .前队出发30分钟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km /h . (1)如果两队同时到达目的地,求学校与目的地的距离;(2)在(1)的条件下,当后队的联络员第二次与前队相遇时,此时距越秀公园还有多远? 【分析】(1)根据两队到目的地的行使时间差为30分钟,列出方程便可解答;(2)分三次列方程求出:联络员第一次与前队相遇的用时;联络员第一次与前队相遇到与后队相遇的用时,联络员第一次与后队相遇时收到了来自后队传给前队的队旗,联络员刚好把队旗传给前队的用时.再进一步便可求得结果.【解答】解:(1)设学校与目的地的距离为xkm ,根据题意得,x4−12=x6,解得,x =6(km ),答:学校与目的地的距离为6km ;(2)设联络员第一次与前队相遇用了y 小时,根据题意得,(12﹣4)y =4×12, 解得,y =14(h ),设联络员第一次与前队相遇到与后队相遇用了z 小时, 根据题意得,(12+6)z =4×12−(6﹣4)×14, 解得,z =112(h ),设后队的联络员第一次与后队相遇时收到了来自后队传给前队的队旗,联络员刚好把队旗传给前队时用了a 小时,根据题意得,(12﹣4)a =4×12−(6﹣4)×(14+112),解得,a =16(h ),此时前队离距越秀公园的距离为:6﹣4×(12+14+112+16)=2(km ).答:前队此时距越秀公园还有多远2km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相等分析,列出相应的方程.2.为庆祝元旦,学校准备举行七年级合唱比赛,现由各班班长统一购买服装,服装每套60元,服装制造商给出的优惠方案是:30套以上的团购有两种优惠方案可选择,方案一:全部服装可打8折;方案二:若打9折,有5套可免费.(1)七年(1)班有46人,该选择哪个方案更划算?(2)七年(2)班班长思考一会儿,说:“我们班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要付的钱是一样的.”你知道七年(2)班有多少人吗?【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分别计算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花费,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然后即可求得七年(2)班的人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方案一的花费为:60×46×0.8=2208(元),方案二的花费为:60×0.9×(46﹣5)=2214(元),∵2208<2214,∴七年(1)班有46人,该选择方案一更划算,即七年(1)班有46人,该选择方案一更划算;(2)设七年(2)班x人,60×0.8x=60×0.9×(x﹣5),解得x=45,答:七年(2)班有45人.【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利用方程的知识解答.3.列方程解应用题:(1)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长方形色块图,由6个颜色不同的正方形组成,设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则这个长方形色块图的面积为143.(2)某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八折出售可获得利润60元.①求该商品的成本价为多少元?②若按七五折(即75%)出售则可获得利润多少元?【分析】(1)设右下方两个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根据题意知,正方形A的边长为x+3,此色块图为一个长方形,可根据长=长列方程;(2)①若设成本价是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40%)x•80%﹣x=60,求出成本价x;②根据(1+40%)x•75%﹣x,就为七五折(即75%)出售则可获得的利润.【解答】解:(1)设右下方两个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根据题意知,正方形A的边长为x+3,此色块图为一个长方形,则(x+2)+(x+3)=(x+1)+x+x,2x+5=3x+1,x=4,则这个长方形色块图的面积为(6+7)×(6+5)=143,故答案为:143;(2)①设商品的成本价为x,(1+40%)x•80%﹣x=60,x=500,答:该商品的成本价为500元;②500(1+40%)×75%﹣500=25.答:按七五折(即75%)出售则可获得利润25元.【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本题个关键是要求出成本价,一般代入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就可求得解.4.七年级开展演讲比赛,学校决定购买一些笔记本和钢笔作为奖品.现有甲、乙两家商店出售两种同样品牌的笔记本和钢笔,他们的定价都相同:笔记本定价为每本20元,钢笔定价为每支5元.但优惠方案不同:甲店每买一本笔记本赠一支钢笔,乙店全部按定价的9折优惠.已知七年级需笔记本20本,钢笔x 支(不少于20支).问:(1)在甲店购买需付款(5x+300)元(用x的代数式表示);(2)若x=30,通过计算说明此时到哪家商店购买较为合算;(3)购买钢笔多少支时,两家付款一样多;(4)当x=40时,如何购买最省钱?写出你的购买方法,并算出此时需要付款多少元.【分析】(1)写列出算式,再进行化简即可;(2)把x=30代入代数式,求出即可;(3)令甲乙的付款数相等得到5x+300=4.5x+360,然后解方程;(4)在甲店购买20本笔记本与20支钢笔,在乙店购买20支钢笔,再求出即可.【解答】解:(1)在甲店购买需付款为5(x﹣20)+20×20=(5x+300)元,故答案为:(5x+300);(2)当x=30时,在甲店购买需付款为5×30+300=450(元),在乙店购买需付款为(4.5×30+360=495(元),∵450<495,∴在甲商店购买较为合算;(3)根据题意,得:5x+300=4.5x+360,解得x=120.答:当购买钢笔120支时,在两店购买付款一样;(4)购买方案是:在甲店购买20本笔记本与20支钢笔,在乙店购买20支钢笔,此时所需付款金额为:甲:当x=20时,5x+300=400;乙:20×5×0.9=90;所以一共是400+90=490(元).答:在甲店购买20本笔记本与20支钢笔,在乙店购买20支钢笔,此时所需付款金额为490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代数式和代数式求值,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5.某市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按月计算每户家庭的水费,月用水量不超过40立方米时,按2元/立方米计费;月用水量超过40立方米时,其中的40立方米仍按2元/立方米收费,超过部分按3.5元/立方米计费.设每户家庭月用水量为x立方米.(1)当x不超过40时,应收水费为2x元(用x的代数式表示);当x超过40时,应收水费为(3.5x ﹣60)元(用x的代数式表示化简后的结果);(2)小明家四月份用水26立方米,五月份用水52立方米,请帮小明计算一下他家这两个月一共应交多少元水费?(3)小明家六月份交水费150元,请帮小明计算一下他家这个月用水量多少立方米?【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写出当x不超过40和当x超过40时相应的水费;(2)根据题意,可以分别计算出四月份和五月份的水费,然后相加,即可解答本题;(3)根据小明家六月份交水费150元,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然后即可求得小明家这个月用水量多少立方米.【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当x不超过40时,应收水费为2x元,当当x超过40时,应收水费为:40×2+3.5(x﹣40)=(3.5x﹣60)(元),故答案为:2x元,(3.5x﹣60)元;(2)由题意可得,小明家四月份的水费为:26×2=52(元),五月份的水费为3.5×52﹣60=122(元),∵52+122=174(元),∴小明家这两个月一共应交174元水费;(3)设小明家这个月用水量x立方米,∵40×2=80<150,∴3.5x﹣60=150,解得x=60,答:小明家这个月用水量60立方米.【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利用方程的知识解答.6.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两问均需用方程求解)10月14日iPhone12在各大电商平台预约销售,预售不到24小时,天猫、京东等平台的iPhone12就被抢完,显示无货.为了加快生产进度,郑州一富士康工厂连夜帮苹果手机生产iPhone12中的某种AB型电子配件,这种配件由A型装置和B型装置组成.已知该工厂共有1200名工人.(1)据了解,在日常工作中,该工厂生产A型装置的人比生产B型装置的人数的3倍少400人,请问工厂里有多少名工人生产B型装置?(2)若急需AB型电子配件每套由2个A型装置和1个B型装置配套组成,每人每天只能加工40个A 型装置或30个B型装置.现将所有工人重新分成两组,每组分别加工一种装置,并要求每天加工的A、B型装置正好配套,请问该工厂每天应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A型装置和B型装置?【分析】(1)设工厂里有x名工人生产B型装置,则有(3x﹣400)名工人生产A型装置,根据该工厂共有1200名工人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设工厂里有y名工人生产A型装置,则有(1200﹣y)名工人生产B型装置,根据AB型电子配件每套由2个A型装置和1个B型装置配套组成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工厂里有x名工人生产B型装置,则有(3x﹣400)名工人生产A型装置,依题意有x+3x﹣400=1200,解得x=400.故工厂里有400名工人生产B型装置;(2)设工厂里有y名工人生产A型装置,则有(1200﹣y)名工人生产B型装置,依题意有40y:30(1200﹣y)=2:1,解得y=720,则1200﹣y=1200﹣720=480.故工厂里有y名工人生产720型装置,有480名工人生产B型装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7.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且满足(a﹣1)2+|ab+3|=0,c=﹣2a+b.(1)分别求a,b,c的值;(2)若点D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A、D间距离是B、C间距离的4倍时,请求出x的值;(3)若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使得3AC﹣kAB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绝对值和平方具有非负性,由非负数的和等于0,每个非负数都为零,求出a,b,c (2)由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AD和BC,建立方程求解x.(3)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k,表示3AC﹣kAB,再观察求解.【解答】(1)∵(a﹣1)2≥0,|ab+3|≥0,(a﹣1)2+|ab+3|=0,∴a﹣1=0,ab+3=0,∴a=1,b=﹣3,又∵c=﹣2a+b,∴c=﹣2×1+(﹣3)=﹣5.∴a=1,b=﹣3,c=﹣5,(2)由题意得:|x﹣1|=4(﹣3+5),∴x﹣1=±8,当x﹣1=8时,x=9,当x﹣1=﹣8时,x=﹣7,综上:x=9或﹣7.(3))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k,经过t秒,点A表示的数为1+2t,点B表示的数为﹣3+t,且A,B都在点C右侧,∴AC=1+2t﹣(﹣5)=6+2t,AB=1+2t﹣(﹣3+t)=4+t,∴3AC﹣KAB=3(6+2t)﹣K(4+t)=18+6t﹣4k﹣kt=18﹣4k+(6﹣k)t,∵3AC﹣kAB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6﹣k=0,∴k=6,∴存在符合条件的k,∴k=6.【点评】主要考查非负数性质,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表示是求(2)(3)题的关键.8.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为﹣5,B点在A点右边,电子蚂蚁甲、乙在B分别以2个单位/秒、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电子蚂蚁丙在A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1)若电子蚂蚁丙经过5秒运动到C点,求C点表示的数;(2)若B点表示的数为15,它们同时出发,请问丙遇到甲后多长时间遇到乙?;(3)在(2)的条件下,设它们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丙到乙的距离是丙到甲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电子蚂蚁丙运动速度与时间来计算相关线段的长度;(2)求出丙与甲、乙的相遇时间,再求时间差即可;(3)分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进行解答.【解答】解:(1)由题知:C:﹣5+3×5=10,即C点表示的数为10;(2)B到A的距离为|15+5|,点B在点A的右边,故|15+5|=15+5=20,由题得:15+53+1−15+53+2=1,即丙遇到甲后1s 遇到乙;(3)①在电子蚂蚁丙与甲相遇前,2(20﹣3t ﹣2t )=20﹣3t ﹣t ,此时t =103(s ); ②在电子蚂蚁丙与甲相遇后,2×(3t +2t ﹣20)=20﹣3t ﹣t ,此时t =307(s ); 综上所述,当t =103s 或t =307s 时,使丙到乙的距离是丙到甲的距离的2倍.【点评】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及数轴直观解决问题即可. 9.某超市在春节期间对顾客实行优惠,规定如下:一次性购物 优惠办法 少于200元不予优惠 低于500元但不低于200元九折优惠500元或超过500元其中500元部分给予九折优惠, 超过500元部分给予八折优惠(1)若王老师一次性购物600元,他实际付款 530 元.若王老师实际付款270元.那么王老师一次性购物 300 元;(2)若顾客在该超市一次性购物x 元,当x 小于500元但不小于200时,他实际付款 0.9x 元,当x 大于或等于500元时.他实际付款 (0.8x +50) 元,节省了 (0.2x ﹣50) 元(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3)如果王老师两次购物货款合计850元,第一次购物的货款为a 元(200<a <300),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两次购物王老师实际付款多少元?当a =250元时.王老师共节省了多少元?【分析】(1)让500元部分按9折付款,剩下的100按8折付款即可;可设王老师一次性购物x 元,根据优惠条件结合实际付款270元,列出方程可求王老师一次性购物多少元;(2)等量关系为:当x 小于500元但不小于200时,实际付款=购物款×9折;当x 大于或等于500元时,实际付款=500×9折+超过500的购物款×8折;(3)两次购物王老师实际付款=第一次购物款×9折+500×9折+(总购物款﹣第一次购物款﹣第二次购物款500)×8折,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500×0.9+(600﹣500)×0.8=530(元);设王老师一次性购物x元,依题意有0.9x=270,解得x=300.故他实际付款530元,王老师一次性购物300元;故答案为:530,300;(2)若顾客在该超市一次性购物x元,当x小于500元但不小于200时,他实际付款0.9x元;当x大于或等于500元时,他实际付款500×0.9+0.8(x﹣500)=(0.8x+50)元,节省了x﹣(0.8x+50)=(0.2x﹣50)元.故答案为:0.9x;0.8x+50;(0.2x﹣50);(3)根据题意得:0.9a+0.8(850﹣a﹣500)+450=(0.1a+730)元.故两次购物王老师实际付款(0.1a+730)元;当a=250元时,0.1a+730=25+730=755,850﹣755=95(元).故王老师共节省了95元.【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代数式,以及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C表示数c,且多项式x3﹣3xy29﹣20的常数项是a,次数是c.我们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比如,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记作AC.(1)求a,c的值;(2)若数轴上有一点D满足CD=2AD,求D点表示的数为多少?(3)动点B从数1对应的点开始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A,C在数轴上运动,点A,C的速度分别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若点A向左运动,点C向右运动,AB=BC,求t的值.【分析】(1)根据多项式与单项式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2)分三种情况:当点D在点A的左侧;当点D在点A,C之间时;当点D在点C的右侧时;进行讨论可求D点表示的数;(3)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作答.【解答】解:(1)多项式x3﹣3xy29﹣20的常数项是﹣20,次数是30.所以a=﹣20,c=30.(2)分三种情况讨论:当点D在点A的左侧时,∵CD=2AD,∴AD=AC=50.点D表示的数为﹣20﹣50=﹣70;当点D在点A,C之间时,∵CD=2AD,∴AD=13AC=503,∴D点表示的数为﹣20+503=−103.∴当点D在点C的右侧时,则AD>CD,与CD=2AD相矛盾,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点表示的数为﹣70或−10 3;(3)如图所示:当t=0时,AB=21,BC=29.当时间为t时,点A表示的数为﹣20﹣2t,点B表示的数为l+t,点C表示的数为30+3t,AB=1+t﹣(﹣20﹣2t)=3t+21,BC=30+3t﹣(1+t)=2t+29,由AB=BC即3t+21=2t+29.解之得t=8.故当t=8时,AB=BC.【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以及绝对值的知识点,数轴上的中点公式,动点在数轴上运动,在已知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之后,就可以利用原来所在的数如果向右移动就加上向右移动的距离,如果向左移动,就减去向左移动的距离为解题关键,利用方程思想列式求解即可.11.某班级组织学生集体春游,已知班级总人数多于20人,其中有15名男同学,景点门票全票价为30元,对集体购票有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所有人按全票价的90%购票;方案二:前20人全票,从第21人开始每人按全票价的80%购票;(1)若共有35名同学,则选择哪种方案较省钱?(2)当女同学人数是多少时,两种方案付费一样多?【分析】(1)方案一的收费=学生人数×30×90%,方案二的收费=20×30+(学生人数﹣20)×30×80%,将两者的收费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选择何种方案更省钱;(2)设女同学人数是x人时,两种方案付费一样多,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方案一收费为:35×30×90%=945(元),方案二收费为:20×30+(35﹣20)×30×80%=960(元),∵960>945,∴方案一更省钱;(2)设女同学人数是x人时,两种方案付费一样多,由题意得(15+x)×30×90%=20×30+(15+x﹣20)×30×80%,解得:x=25,答:当女同学人数是25人时,两种方案付费一样多.【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2.如图,数轴上有A,B两点,A在B的左侧,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a,b,已知AB=12,原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且OA=2OB.(1)a=﹣8,b=4;(2)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P与点Q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2OP ﹣OQ=4.(3)在(2)的条件下,若当点P开始运动时,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当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P运动,遇到点P后再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Q运动,如此往返,直到点P,Q停止时,点M也停止运动,求在此过程中点M行驶的总路程和点M停止运动时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有理数.【分析】(1)由AO=2OB可知,将12平均分成三份,AO占两份为8,OB占一份为4,由图可知,A 在原点的左边,B在原点的右边,从而得出结论;(2)分两种情况:点P在原点的左侧和右侧时,OP表示的代数式不同,OQ=4+t,分别代入2OP﹣OQ =4列式即可求出t的值;(3)点M运动的时间就是点P从点O开始到追到点Q的时间,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列式为t(2﹣1)=12,解出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AB=12,AO=2OB,∴AO=8,OB=4,∴A点所表示的实数为﹣8,B点所表示的实数为4,∴a=﹣8,b=4.故答案是:﹣8;4;(2)当0<t<4时,如图1,AP=2t,OP=8﹣2t,BQ=t,OQ=4+t,∵2OP﹣OQ=4,∴2(8﹣2t)﹣(4+t)=4,t=85=1.6,当点P与点Q重合时,如图2,2t=12+t,t=12,当4<t<12时,如图3,OP=2t﹣8,OQ=4+t,则2(2t﹣8)﹣(4+t)=4,t=8,综上所述,当t为1.6秒或8秒时,2OP﹣OQ=4;(3)当点P到达点O时,8÷2=4,此时,OQ=4+t=8,即点Q所表示的实数为8,如图4,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由题意得:2t﹣t=12,t=12,此时,点P表示的实数为﹣8+12×2=16,所以点M表示的实数是16,∴点M行驶的总路程为:3×12=36,答:点M行驶的总路程为36和点M最后位置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为16.【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的距离、数轴上点的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比较复杂,要认真理清题意,并注意数轴上的点,原点左边表示负数,右边表示正数,在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等于任意两点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13.某公园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购票张数1﹣50张51﹣100张100张以上单张票价13元11元9元某校七年级两个班共104人去游园,其中(1)班有40多人,不足50人,经估算,如果两个班以班为单位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问:(1)两班各有多少学生?(2)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多少钱?(3)如果七年级(1)班单独组织去游园,作为组织者的你如何购票才最省钱?【分析】(1)设(1)班有x个学生,则(2)班有(104﹣x)个学生,根据购票总费用=(1)班购票费用+(2)班购票费用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求出购买104张票的总钱数,将其与1240做差即可得出结论;(3)分别求出购买48张门票以及购买51张门票的总钱数,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1)班有x个学生,则(2)班有(104﹣x)个学生,根据题意得:13x+11(104﹣x)=1240,解得:x=48,∴104﹣x=56.答:七年级(1)班有48个学生,七年级(2)班有56个学生.(2)1240﹣9×104=304(元).答: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304元钱.(3)51×11=561(元),48×13=624(元),∴561<624,∴如果七年级(1)班单独组织去游园,购买51张门票最省钱.【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购票总费用=(1)班购票费用+(2)班购票费用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购买104张门票的总钱数;(3)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购买48张门票以及购买51张门票的总钱数.1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4,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由点A到点B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仍然以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至点A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1)求t=1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2)求点P与点B重合时的t值;(3)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求点P与点A的距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在点P由点B 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求点P与点A的距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当点P表示的有理数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时,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值.【分析】(1)当t=1时,利用距离=速度×时间,计算出点P移动的距离,点A的坐标加上点P移动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2)当点P与点B重合时,计算出点P移动的距离,根据时间×速度=距离,即可得到答案,(3)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点P与点A的距离为:速度×时间,即可得到答案,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点P与点A的距离+点A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4)设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当点P移动到点﹣2时,与原点距离是2个单位;在点P 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当点P移动到点2时,与原点距离是2个单位;点P到达点B后,返回过程中,当点P移动到点2时,与原点距离是2个单位;点P到达点B后,返回过程中,当点P移动到点﹣2时,与原点距离是2个单位.列出四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解答】解:(1)点P所走过的路程表示为:AP=2t,当t=1时,AP=2.因为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6.所以,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4;(2)AB=10,由题意得:2t=10.解得:t=5.所以,5秒时点P与点B重合;(3)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P A=2t,在点P由点B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P A=20﹣2t,(4)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P A=2t.在点P由点B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PB=2t﹣10.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2t=4,或2t=8,解得t=2或t=4;在点P由点B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2t﹣10=2或2t﹣10=6,解得t=6或t=8;综上:满足条件的t =2,t =4,t =6,t =8.【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速度,时间,距离公式,数轴的定义,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15.巴南区认真落实“精准扶贫”.某“建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投资了一个鱼塘,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养殖,今年10月份从鱼塘里捕捞了草鱼和花鲢共2500千克,在市场上草鱼以每千克16元的价格出售,花鲢以每千克24元的价格出售,这样该贫困户10月份收入52000元,(1)今年10月份从鱼塘里捕捞草鱼和花鲢各多少千克?(2)该贫困户今年12月份再次从鱼塘里捕捞.捕捞数量和销售价格上,草鱼数量比10月份减少了2a 千克,销售价格不变;花鲢数量比10月份减少了13a %,销售价格比10月份减少了16,该贫困户在10月份和12月份两次捕捞中共收入了94040元,真正达到了脱贫致富,求a 的值.【分析】(1)设今年10月份从鱼塘里捕捞草鱼x 千克,则捕捞的花鲢是(2500﹣x )千克,根据“销量草鱼金额+销售花鲢金额=52000”列出方程并解答;(2)由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金额解答.【解答】解:(1)设今年10月份从鱼塘里捕捞草鱼x 千克,则捕捞的花鲢是(2500﹣x )千克, 由题意,得16x +(2500﹣x )×24=52000解得x =1000所以2500﹣1000=1500(千克)答:今年10月份从鱼塘里捕捞草鱼1000千克,则捕捞的花鲢是1500千克;(2)由题意,得16(1000﹣2a )+1500(1−13a %)×24×(1−16)=94040﹣52000解得a =30.答:a 的值是30.【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得出正确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数轴上两个质点A .B 所对应的数为﹣8、4,A .B 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A 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 .B 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4秒后相遇,求B 点的运动速度;(2)A 、B 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 、B 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 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A =2CB ,若干秒钟后,C 停留在﹣10处,求此时B 点的位置?【分析】(1)设B点的运动速度为x,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他们的时间相等,列出等量关系:(2+x)×4=12,解得x即可;(2)此问分两种情况讨论:设经过时间为t后,则B在A的前方,B点经过的路程﹣A点经过的路程=6;A在B的前方则A点经过的路程﹣B点经过的路程=6;列出等式解出t即可;(3)设点C的速度为y,始终有CB:CA=1:2,即:8+(2﹣y)t=2×[4+(y﹣1)t].当C停留在﹣10处,所用时间为:1043=152秒,易得点B的位置.【解答】解(1)设B点的运动速度为x个单位/秒,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的时间均为4秒,则有:(2+x)×4=12.解得x=1,所以B点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2)设经过时间为t.则B在A的前方,B点经过的路程﹣A点经过的路程=6,则2t﹣t=6,解得t=6.A在B的前方,A点经过的路程﹣B点经过的路程=6,则2t﹣t=12+6,解得t=18.(3)设点C的速度为y个单位/秒,运动时间为t,始终有CA=2CB,即:8+(2﹣y)t=2×[4+(y﹣1)t].解得y=4 3.当C停留在﹣10处,所用时间为:1043=152秒.B的位置为4−152=−7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难度较大,做题时要认真分析各个点的运动方向,找出等量关系.17.王老师想为梦想班的同学们购买学习用品,了解到某商店每个书包价格比每本词典多8元,用124元。
2021年中考数学题型分类冲刺训练(广州专用)——T21《应用题》(解析版)
![2021年中考数学题型分类冲刺训练(广州专用)——T21《应用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355d8ba98271fe900ef926.png)
2021年中考数学题型分类冲刺训练(广州专用)——T21《应用题》 真题回顾 广州近五年真题实战1.(2016·广州T22)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B D 、的俯角分别是3060︒︒、,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AC 为60m ,随后无人机从A 处继续水平飞行m 到达'A 处.(1)求之间的距离(2)求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的俯角的正切值.2.(2017·广州T21)甲、乙两个工程队均参与某筑路工程,先由甲队筑路60公里,再由乙队完成剩下的筑路工程,已知乙队筑路总公里数是甲队筑路总公里数的43倍,甲队比乙队多筑路20天. (1)求乙队筑路的总公里数;(2)若甲、乙两队平均每天筑路公里数之比为5:8,求乙队平均每天筑路多少公里.3.(2018·广州T21)友谊商店A型号笔记本电脑的售价是a元/台.最近,该商店对A型号笔记本电脑举行促销活动,有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每台按售价的九折销售;方案二:若购买不超过5台,每台按售价销售;若超过5台,超过的部分每台按售价的八折销售.某公司一次性从友谊商店购买A型号笔记本电脑x 台.(1)当x=8时,应选择哪种方案,该公司购买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元?(2)若该公司采用方案二购买更合算,求x的取值范围.4.(2019·广州T21)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广东省正加速布局以5G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目前广东5G基站的数量约1.5万座,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数是目前的4倍,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将达到17.34万座.(1)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多少万座?;(2)按照计划,求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5.(2020·广州T22)粤港澳大湾区自动驾驶产业联盟积极推进自动驾驶出租车应用落地工作,无人化是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某公交集团拟在今明两年共投资9000万元改装26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投放市场.今年每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改装费用是50万元,预计明年每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改装费用可下降50%.(1)求明年每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预计改装费用是多少万元;(2)求明年改装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是多少辆.省卷回顾广东卷、深圳卷三年真题回顾6.(2018·广东T20)某公司购买了一批A、B型芯片,其中A型芯片的单价比B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A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型芯片的条数相等.(1)求该公司购买的A、B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A型芯片?7.(2019·广东T21)某校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购买篮球、足球共60个,已知每个篮球的价格为70元,每个足球的价格为80元.(1)若购买这两类球的总金额为4600元,求篮球、足球各买了多少个?(2)若购买篮球的总金额不超过购买足球的总金额,求最多可购买多少个篮球?8.(2020·广东T23)某社区拟建A,B两类摊位以搞活“地摊经济”,每个A类摊位的占地面积比每个B类摊位的占地面积多2平方米,建A类摊位每平方米的费用为40元,建B类摊位每平方米的费用为30元,用60平方米建A类摊位的个数恰好是用同样面积建B类摊位个数的35.(1)求每个A,B类摊位占地面积各为多少平方米?(2)该社拟建A,B两类摊位共90个,且B类摊位的数量不少于A类摊位数量的3倍.求建造这90个摊位的最大费用.9.(2018·深圳T21)某超市预测某饮料有发展前途,用1600元购进一批饮料,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又用6000元购进这批饮料,第二批饮料的数量是第一批的3倍,但单价比第一批贵2元.(1)第一批饮料进货单价多少元?(2)若二次购进饮料按同一价格销售,两批全部售完后,获利不少于1200元,那么销售单价至少为多少元?10.(2019·深圳T21)有A B、两个发电厂,每焚烧一吨垃圾,A发电厂比B发电厂多发40度电,A焚烧20吨垃圾比B焚烧30吨垃圾少1800度电.(1)求焚烧1吨垃圾,A和B各发多少度电?、两个发电厂共焚烧90吨垃圾,A焚烧的垃圾不多于B焚烧的垃圾的两倍,求A厂和B厂总发电(2)A B量的最大值.11.(2020·深圳T21)端午节前夕,某商铺用620元购进50个肉粽和30个蜜枣粽,肉粽的进货单价比蜜枣粽的进货单价多6元.(1)肉粽和蜜枣粽的进货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由于粽子畅销,商铺决定再购进这两种粽子共300个,其中肉粽数量不多于蜜枣粽数量的2倍,且每种粽子的进货单价保持不变,若肉粽的销售单价为14元,蜜枣粽的销售单价为6元,试问第二批购进肉粽多少个时,全部售完后,第二批粽子获得利润最大?第二批粽子的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全国真题题型扩充,临危不乱12.(2020·广西贵港)在今年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中,某公司购买了A、B两种不同型号的口罩,已知A型口罩的单价比B型口罩的单价多1.5元,且用8000元购买A型口罩的数量与用5000元购买B型口罩的数量相同.(1)A、B两种型号口罩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该公司还需要增加购买一些口罩,增加购买B型口罩数量是A型口罩数量的2倍,若总费用不超过3800元,则增加购买A型口罩的数量最多是多少个?13.(2020·贵州黔西南)“节能环保,绿色出行”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骑自行车出行,也给自行车商家带来商机.某自行车行经营的A型自行车去年销售总额为8万元.今年该型自行车每辆售价预计比去年降低200元.若该型车的销售数量与去年相同,那么今年的销售总额将比去年减少10%,求:(1)A型自行车去年每辆售价多少元;(2)该车行今年计划新进一批A型车和新款B型车共60辆,且B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型车数量的两倍.已知,A型车和B型车的进货价格分别为1500元和1800元,计划B型车销售价格为2400元,应如何组织进货才能使这批自行车销售获利最多.14.(2019·辽宁朝阳)小明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本地的一座古塔进行了测量.如图,他在山坡坡脚P处测得古塔顶端M 的仰角为60︒,沿山坡向上走25m 到达D 处,测得古塔顶端M 的仰角为30︒.已知山坡坡度3:4i =,即3tan 4θ=,请你帮助小明计算古塔的高度ME .(结果精确到0.1m , 1.732≈)15.(2020·甘肃兰州)如图,斜坡BE ,坡顶B 到水平地面的距离AB 为3米,坡底AE 为18米,在B 处,E 处分别测得CD 顶部点D 的仰角为30,60,求CD 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16.(2020·湖南湘西)某口罩生产厂生产的口罩1月份平均日产量为20000,1月底因突然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市场对口罩需求量大增,为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决定从2月份起扩大产能,3月份平均日产量达到24200个.(1)求口罩日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2)按照这个增长率,预计4月份平均日产量为多少?17.(2020·江苏宿迁)某超市经销一种商品,每千克成本为50元,经试销发现,该种商品的每天销售量y (千克)与销售单价x (元/千克)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每天销售单价,销售量的四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1)求y(千克)与x(元/千克)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为保证某天获得600元的销售利润,则该天的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3)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才能使当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18.(2020·福建)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特产,其中甲特产每吨成本价为10万元,销售价为10.5万元;乙特产每吨成本价为1万元,销售价为1.2万元.由于受有关条件限制,该公司每月这两种特产的销售量之和是100吨,且甲特产的销售量都不超过20吨.(1)若该公司某月销售甲、乙两种特产的总成本为235万元,问这个月该公司分别销售甲、乙两种特产各多少吨?(2)求该公司一个月销售这两种特产所能获得的最大总利润.19.(2020·内蒙古赤峰)甲、乙两支工程队修建二级公路,已知甲队每天修路的长度是乙队的2倍,如果两队各自修建公路500m,甲队比乙队少用5天.(1)求甲,乙两支工程队每天各修路多少米?(2)我市计划修建长度为3600 m的二级公路,因工程需要,须由甲、乙两支工程队来完成.若甲队每天所需费用为1.2万元,乙队每天所需费用为0. 5万元,求在总费用不超过40万元的情况下,至少安排乙队施工多少天?20.(2020·湖南邵阳)2020年5月,全国“两会”召开以后,应势复苏的“地摊经济”带来了市场新活力,小丹准备购进A、B两种类型的便携式风扇到地摊一条街出售.已知2台A型风扇和5台B型风扇进价共100元,3台A型风扇和2台B型风扇进价共62元.(1)求A型风扇、B型风扇进货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小丹准备购进这两种风扇共100台,根据市场调查发现,A型风扇销售情况比B型风扇好,小丹准备多购进A型风扇,但数量不超过B型风扇数量的3倍,购进A、B两种风扇的总金额不超过1170元.根据以上信息,小丹共有哪些进货方案?。
2021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一次函数的应用(含答案)
![2021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一次函数的应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b7bcf802020740bf1e9b8a.png)
2021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一次函数的应用(附答案)1.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仅有①②C.仅有①③D.仅有②③2.如图是本地区一种产品30天的销售图象,图①是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 (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图②是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已知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B.第10天销售一件产品的利润是15元C.第12天与第30天这两天的日销售利润相等D.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是750元3.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都从A地去B地,图中l1和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所走路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①乙晚出发1小时;②乙出发3小时后追上甲;③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④乙先到达B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4.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km,小亮8:0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8:30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km)与北京时间t(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到小亮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km/h B.妈妈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姥姥家C.妈妈在距家12km处追上小亮D.9:30妈妈追上小亮5.小带和小路两个人开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小带和小路两人的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②小路的车比小带的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③小路的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小带的车;④当小带和小路的车相距50千米时,t=或t=.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6.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②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5小时;③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④当甲、乙两车相距40千米时,t=或t=,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7.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2分钟;③乙用16分钟追上甲;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8.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匀速驶向B地.甲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1h后,乙车才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地并停留1h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km)与乙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120km/h;②m=160;③点H的坐标是(7,80);④n=7.5.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9.小东家与学校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早饭后,小东步行前往学校,途中发现忘带画板,停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画板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东沿原路返回,两人相遇后,小东立即赶往学校,妈妈沿原路返回16min到家,再过5min小东到达学校,小东始终以100m/min的速度步行,小东和妈妈的距离y(单位:m)与小东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①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②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速度为50m/min;③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④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0.一条公路旁依次有A,B,C三个村庄,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村、B村同时出发前往C村,甲乙之间的距离s(km)与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两村相距10km;②出发1.25h后两人相遇;③甲每小时比乙多骑行8km;④相遇后,乙又骑行了15min或65min时两人相距2km.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1.如图,表示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千米)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的路程是()A.0.5千米B.1千米C.1.5千米D.2千米12.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B.①②③C.①②D.①③13.“龟兔赛跑”是同学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图所示,表示了寓言中的龟、兔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其中直线段表示乌龟,折线段表示兔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分钟B.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0.1米/分钟C.兔子比乌龟早到达终点10分钟D.乌龟追上兔子用了20分钟14.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②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③b=960;④a=34.以上结论正确的有()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5.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16.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0cm,则能反映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cm与底边长xcm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是()A.B.C.D.17.一根蜡烛长3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蜡烛剩余的长度h(cm)和燃烧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可以表示为图中的()A.B.C.D.18.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车先出发先到达,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的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是80km/h B.乙车的速度是60km/hC.甲车出发1h与乙车相遇D.乙车到达目的地时甲车离B地10km19.小明到超市买练习本,超市正在打折促销: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按标价打折优惠,买练习本所花费的钱数y(元)与练习本的个数x(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在这个超市买10本以上的练习本优惠折扣是折.20.甲、乙两人在直线道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步1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0秒后,乙才出发,在跑步的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终点时,甲距终点的距离是米.21.如图,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接着关闭进水管直到容器内的水放完.假设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之间的部分关系.那么,从关闭进水管起分钟该容器内的水恰好放完.22.A、B两地相距20km,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线从A地到B地.甲先出发,匀速行驶,甲出发1小时后乙再出发,乙以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小时后提高速度并继续匀速行驶,结果比甲提前到达.甲、乙两人离开A地的距离y(km)与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出发小时后和乙相遇.23.A,B两地相距的路程为240千米,甲、乙两车沿同一线路从A地出发到B地,分别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先出发40分钟后,乙车才出发.途中乙车发生故障,修车耗时20分钟,随后,乙车车速比发生故障前减少了10千米/小时(仍保持匀速前行),甲、乙两车同时到达B地.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乙车修好时,甲车距B地还有千米.24.如图,射线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运动过程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图中s、t分别表示行驶距离和时间,则这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差km/h.25.一天早晨,小玲从家出发匀速步行到学校,小玲出发一段时间后,她的妈妈发现小玲忘带了一件必需的学习用品,于是立即下楼骑自行车,沿小玲行进的路线,匀速去追小玲,妈妈追上小玲将学习用品交给小玲后,立即沿原路线匀速返回家里,但由于路上行人渐多,妈妈返回时骑车的速度只是原来速度的一半,小玲继续以原速度步行前往学校,妈妈与小玲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玲从家出发后步行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小玲和妈妈上、下楼以及妈妈交学习用品给小玲耽搁的时间忽略不计).当妈妈刚回到家时,小玲离学校的距离为米.26.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x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米,y关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米/秒.2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当乙车到达A地后,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B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掉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同时到达C地.设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B,C两地相距千米.28.一辆货车从A地匀速驶往相距350km的B地,当货车行驶1小时经过途中的C地时,一辆快递车恰好从C地出发以另一速度匀速驶往B地,当快递车到达B地后立即掉头以原来的速度匀速驶往A地.(货车到达B地,快递车到达A地后分别停止运动)行驶过程中两车与B地间的距离y(单位:km)与货车从出发所用的时间x(单位:h)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货车到达B地后,快递车再行驶h到达A地.29.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他们距B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乙的速度是km/h.30.元朝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一书记载:“今有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日追及之.”如图是两匹马行走路程s关于行走时间t的函数图象,则两图象交点P的坐标是.31.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都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按原速一同驶往甲地后停车.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当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离甲地的距离为千米.32.如图,已知A地在B地正南方3千米处,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向正北方向匀速直行,他们与A地的距离s(千米)与所行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用如图所示的AC和BD表示,当他们行走3小时后,他们之间的距离为千米.33.已知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30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B地停止,乙到A地停止,出发10分钟后,甲原路原速返回A地取重要物品,取到该物品后立即原路原速前往B地(取物品的时间忽略不计),结果到达B地的时间比乙到达A地的时间晚,在整个行走过程中,甲、乙两人均保持各自的速度匀速行走,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m)与甲运动的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 地时,甲与B地相距的路程是米.34.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途经C地,甲车到达C地停留1小时,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 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乙车的速度是千米/时,t=小时;(2)求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20千米.35.某商店销售10台A型和2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4000元,销售20台A型和1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3500元.(1)求每台A型电脑和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2)该商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 型电脑的2倍,设购进A型电脑x台,这100台电脑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①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②该商店购进A型、B型电脑各多少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A型电脑出厂价下调m(0<m<100)元,且限定商店最多购进A型电脑70台,若商店保持同种电脑的售价不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及(2)中条件,设计出使这100台电脑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36.甲、乙两车从A地驶向B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早行驶2h,并且甲车途中休息了0.5h,如图是甲乙两车行驶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1)求出图中m,a的值;(2)求出甲车行驶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3)当乙车行驶多长时间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37.如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某汽车的耗油量y(单位:L/km)与速度x(单位:km/h)之间的函数关系(30≤x≤120),已知线段BC表示的函数关系中,该汽车的速度每增加1km/h,耗油量增加0.002L/km.(1)当速度为50km/h、100km/h时,该汽车的耗油量分别为L/km、L/km.(2)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速度是多少时,该汽车的耗油量最低?最低是多少?38.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图中l1,l2表示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表示乙离A地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填l1或l2);甲的速度是km/h,乙的速度是km/h;(2)甲出发多少小时两人恰好相距5km?39.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途经C地时休息一小时,然后按原速度继续前进到达B地;乙车从B地直接到达A地,如图是甲、乙两车和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1)直接写出a,m,n的值;(2)求出甲车与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两车相距120千米时,乙车行驶了多长时间?40.甲、乙两人相约周末登花果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每分钟米,乙在A地时距地面的高度b为米;(2)若乙提速后,乙的登山上升速度是甲登山上升速度的3倍,请求出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登山多长时间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41.某校校园超市老板到批发中心选购甲、乙两种品牌的文具盒,乙品牌的进货单价是甲品牌进货单价的2倍,考虑各种因素,预计购进乙品牌文具盒的数量y(个)与甲品牌文具盒的数量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购进的甲、乙品牌的文具盒中,甲有120个时,购进甲、乙品牌文具盒共需7200元.(1)根据图象,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甲、乙两种品牌的文具盒进货单价;(3)若该超市每销售1个甲种品牌的文具盒可获利4元,每销售1个乙种品牌的文具盒可获利9元,根据学生需求,超市老板决定,准备用不超过6300元购进甲、乙两种品牌的文具盒,且这两种品牌的文具盒全部售出后获利不低于1795元,问该超市有几种进货方案?哪种方案能使获利最大?最大获利为多少元?42.为了迎接“十•一”小长假的购物高峰.某运动品牌专卖店准备购进甲、乙两种运动鞋.其中甲、乙两种运动鞋的进价和售价如下表:甲乙运动鞋价格进价(元/双)m m﹣20售价(元/双)240160已知:用3000元购进甲种运动鞋的数量与用2400元购进乙种运动鞋的数量相同.(1)求m的值;(2)要使购进的甲、乙两种运动鞋共200双的总利润(利润=售价﹣进价)不少于21700元,且不超过22300元,问该专卖店有几种进货方案?(3)在(2)的条件下,专卖店准备对甲种运动鞋进行优惠促销活动,决定对甲种运动鞋每双优惠a(50<a<70)元出售,乙种运动鞋价格不变.那么该专卖店要获得最大利润应如何进货?参考答案1.解:甲的速度为:8÷2=4(米/秒);乙的速度为:500÷100=5(米/秒);b=5×100﹣4×(100+2)=92(米);5a﹣4×(a+2)=0,解得a=8,c=100+92÷4=123(秒),∴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A.2.解:A、根据图①可得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故正确;B、设当0≤t≤20,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z=kx+b,把(0,25),(20,5)代入得:,解得:,∴z=﹣x+25,当x=10时,y=﹣10+25=15,故正确;C、当0≤t≤24时,设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y=k1t+b1,把(0,100),(24,200)代入得:,解得:,∴y=,当t=12时,y=150,z=﹣12+25=13,∴第12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13=1950(元),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5=750(元),750≠1950,故C错误;D、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5=750(元),故正确.故选:C.3.解:由函数图象可知,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故①正确;乙出发3﹣1=2小时后追上甲,故②错误;甲的速度为:12÷3=4(千米/小时),故③正确;乙的速度为:12÷(3﹣1)=6(千米/小时),则甲到达B地用的时间为:20÷4=5(小时),乙到达B地用的时间为:20÷6=(小时),1+3,∴乙先到达B地,故④正确;正确的有3个.故选:C.4.解:A、根据函数图象小亮去姥姥家所用时间为10﹣8=2小时,∴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24÷2=12(km/h),故正确;B、由图象可得,妈妈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9.5,小亮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10,10﹣9.5=0.5(小时),∴妈妈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姥姥家,故正确;C、由图象可知,当t=9时,妈妈追上小亮,此时小亮离家的时间为9﹣8=1小时,∴小亮走的路程为:1×12=12km,∴妈妈在距家12km出追上小亮,故正确;D、由图象可知,当t=9时,妈妈追上小亮,故错误;故选:D.5.解:由图象可知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00km,小带行驶的时间为5小时,而小路是在甲出发1小时后出发的,且用时3小时,即比早小带到1小时,∴①②都正确;设小带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小带=kt,把(5,300)代入可求得k=60,∴y小带=60t,设小路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小路=mt+n,把(1,0)和(4,300)代入可得,解得:,∴y小路=100t﹣100,令y小带=y小路,可得:60t=100t﹣100,解得:t=2.5,即小带、小路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t=2.5,此时小路出发时间为1.5小时,即小路车出发1.5小时后追上小带车,∴③不正确;令|y小带﹣y小路|=50,可得|60t﹣100t+100|=50,即|100﹣40t|=50,当100﹣40t=50时,可解得t=,当100﹣40t=﹣50时,可解得t=,又当t=时,y小带=50,此时小路还没出发,当t=时,小路到达B城,y小带=250;综上可知当t的值为或或或时,两车相距50千米,∴④不正确;故选:C.6.解:由图象可知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00km,故①正确;设甲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甲=kt,把(5,300)代入可求得k=60,∴y甲=60t,把y=150代入y甲=60t,可得:t=2.5,设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乙=mt+n,把(1,0)和(2.5,150)代入可得,解得,∴y乙=100t﹣100,令y甲=y乙可得:60t=100t﹣100,解得t=2.5,即甲、乙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t=2.5,乙的速度:150÷(2.5﹣1)=100,乙的时间:300÷100=3,甲行驶的时间为5小时,而乙是在甲出发1小时后出发的,且用时3小时,即比甲早到1小时,故②错误;甲、乙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t=2.5,此时乙出发时间为1.5小时,即乙车出发1.5小时后追上甲车,故③错误;令|y甲﹣y乙|=40,可得|60t﹣100t+100|=40,即|100﹣40t|=40,当100﹣40t=40时,可解得t=,当100﹣40t=﹣40时,可解得t=,又当t=时,y甲=40,此时乙还没出发,当t=时,乙到达B城,y甲=260;综上可知当t的值为或或或t=时,两车相距40千米,故④不正确;故选:A.7.解:由图可得,甲步行的速度为:240÷4=60米/分,故①正确,乙走完全程用的时间为:2400÷(16×60÷12)=30(分钟),故②错误,乙追上甲用的时间为:16﹣4=12(分钟),故③错误,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距离是:2400﹣(4+30)×60=360米,故④错误,故选:A.8.解:由图象可知,乙出发时,甲乙相距80km,2小时后,乙车追上甲.则说明乙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乙的速度为120km/h.①正确;由图象第2﹣6小时,乙由相遇点到达B,用时4小时,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此时甲乙距离4×40=160km,则m=160,②正确;当乙在B休息1h时,甲前进80km,则H点坐标为(7,80),③正确;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到两车相遇用时80÷(120+80)=0.4小时,则n=6+1+0.4=7.4,④错误.故选:B.9.解:①当t=0时,y=1400,∴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结论①正确;②2400÷(22﹣6)﹣100=50(m/min),∴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50m/min,结论②正确;③∵t的最大值为27,∴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结论③正确;④2400+(27﹣22)×100=2900(m),∴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结论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④.故选:D.10.解:由图象可知A村、B村相离10km,故①正确,当1.25h时,甲、乙相距为0km,故在此时相遇,故②正确,当0≤t≤1.25时,易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s=﹣8t+10,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8km/h.故③正确当1.25≤t≤2时,函数图象经过点(1.25,0)(2,6)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s=kt+b 代入得,解得∴s=8t﹣10当s=2时.得2=8t﹣10,解得t=1.5h由1.5﹣1.25=0.25h=15min同理当2≤t≤2.5时,设函数解析式为s=kt+b将点(2,6)(2.5,0)代入得,解得∴s=﹣12t+30当s=2时,得2=﹣12t+30,解得t=由﹣1.25=h=65min故相遇后,乙又骑行了15min或65min时两人相距2km,④正确.故选:D.11.解:由甲的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为:12÷24=0.5千米/分,由乙的图象可知乙的速度为:12÷(18﹣6)=1千米/分,所以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的路程是0.5千米.故选:A.12.解:甲的速度为:8÷2=4(米/秒);乙的速度为:500÷100=5(米/秒);b=5×100﹣4×(100+2)=92(米);5a﹣4×(a+2)=0,解得a=8,c=100+92÷4=123(秒),∴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B.13.解:由图象可得,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10=40分钟,故选项A错误,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500÷50=10米/分钟,故选项B错误,乌龟比兔子先到达60﹣50=10分钟,故选项C错误,乌龟追上兔子用了20分钟,故选项D正确,故选:D.14.解:①当x=0时,y=1200,∴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结论①正确;②乙的速度为1200÷(24﹣4)=60(m/min),甲的速度为1200÷12﹣60=40(m/min),60÷40=1.5,∴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结论②正确;③b=(60+40)×(24﹣4﹣12)=800,结论③错误;④a=1200÷40+4=34,结论④正确.故选:D.15.解:设蜡烛点燃后剩下h厘米时,燃烧了t小时,则h与t的关系是为h=20﹣5t,是一次函数图象,即t越大,h越小,符合此条件的只有D.故选:D.16.解:根据题意,x+2y=80,所以,y=﹣x+40,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x>y﹣y=0,x<y+y=2y,所以,x+x<80,解得x<40,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40(0<x<40),只有D选项符合.故选:D.17.解:由题意,得y=30﹣5t,∵y≥0,t≥0,∴30﹣5t≥0,∴t≤6,∴0≤t≤6,∴y=30﹣5t是降函数且图象是一条线段.故选:B.18.解:根据图象可知甲用了(3.5﹣1)小时走了200千米,所以甲的速度为:200÷2.5=80km/h,故选项A说法正确;由图象横坐标可得,乙先出发的时间为1小时,两车相距(200﹣140)=60km,故乙车的速度是60km/h,故选项B说法正确;140÷(80+60)=1(小时),即甲车出发1h与乙车相遇,故选项C说法正确;200﹣(200÷60﹣1)×80=km,即乙车到达目的地时甲车离B地km,故选项D 说法中不正确.故选:D.19.解:打折前,每本练习本价格:20÷10=2元,打折后,每本练习本价格:(27﹣20)÷(15﹣10)=1.4元,=0.7,所以,在这个超市买10本以上的练习本优惠折扣是七折.故答案为:七.20.解:根据题意得,甲的速度为:75÷30=2.5米/秒,设乙的速度为m米/秒,则(m﹣2.5)×(180﹣30)=75,解得:m=3米/秒,则乙的速度为3米/秒,乙到终点时所用的时间为:=500(秒),此时甲走的路程是:2.5×(500+30)=1325(米),甲距终点的距离是1500﹣1325=175(米).故答案为:175.21.解:由函数图象得: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为:20÷4=5升设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为a升,由函数图象,得20+8(5﹣a)=30,解得:a=,故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为:30÷=8分钟.故答案为:8.22.解:乙提高后的速度为:(20﹣2)÷(4﹣1﹣1)=9,由图象可得:y甲=4t(0≤t≤5);y乙=;由方程组,解得t=.故答案为.23.解:由题意可得,甲车的速度为:30÷=45千米/时,甲车从A地到B地用的时间为:240÷45=5(小时),乙车刚开始的速度为:[45×2﹣10]÷(2﹣)=60千米/时,∴乙车发生故障之后的速度为:60﹣10=50千米/时,设乙车发生故障时,乙车已经行驶了a小时,60a+50×()=240,解得,a=,∴乙车修好时,甲车行驶的时间为:=小时,∴乙车修好时,甲车距B地还有:45×(5)=90千米,故答案为:90.24.解:根据图象可得出:甲的速度为:120÷5=24(km/h),乙的速度为:(120﹣4)÷5=23.2(km/h),速度差为:24﹣23.2=(km/h),故答案为:.25.解:由图象得:小玲步行速度:1200÷30=40(米/分),由函数图象得出,妈妈在小玲10分后出发,15分时追上小玲,设妈妈去时的速度为v米/分,(15﹣10)v=15×40,v=120,则妈妈回家的时间:=10,。
2021中考数学冲刺专题训练应用题含解析
![2021中考数学冲刺专题训练应用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98d0cba8114431b80dd863.png)
店进货方案有( )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答案】C
【解析】
设该店购进甲种商品 x 件,则购进乙种商品 50 x 件,
60x 10050 x 4200 根据题意,得: 10x 2050 x 750 ,
解得: 20 x 25 , ∵ x 为整数,∴ x = 20 、21、22、23、24,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解析】
设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 x 个小分支,
依题意,得:1 x x2 43 ,
解得: x1 7 (舍去), x2 6 .
故选:C.
3.学校计划购买 A 和 B 两种品牌的足球,已知一个 A 品牌足球 60 元,一个 B 品牌足球 75 元.学校准备将
D.
150
x x8
【解析】
∵甲每小时做 x 个零件,∴乙每小时做(x+8)个零件,
120
∵甲做 120 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 150 个所用的时间相等,∴
150
,
x x8
故选 D.
8.为了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某单位针对某山区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特向该村提供优质种羊若干只.在准备
配发的过程中发现:公羊刚好每户 1 只;若每户发放母羊 5 只,则多出 17 只母羊,若每户发放母羊 7 只,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9.《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
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 4.5 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 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 x 尺,绳子长 y 尺,可列方程组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