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史料的价值与局限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案例分析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历史教学案例来说明史料在其中的运用:
在教授中国近代史中“鸦片战争”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史料, 如当时的政治环境、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计划等。这些史料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 解清政府的无能和落后以及英国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三、史料运用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形式:
1.插入图表
图表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数据。 例如,在讲述某一时期的经济状况时,可以插入相关的统计图表或贸易路线图等, 让学生更清晰地了生自主搜集和分析史料,以便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例如, 在讲述世界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古埃及金字塔的史料,并分析其历史意 义和文化价值。
四、史料运用的效果和局限性
1、史料运用的效果
通过运用史料,中学历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其次,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最后, 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意识得到了增强。
3、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 意识
史料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传统,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学生可以更 好地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三、史料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 式
1、引入生动的史料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动的史料,如图片、故事、文物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讲述美国独立战争时,可以展示《独立 宣言》的原件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经过。
有时候,单纯的历史事件描述不足以让学生全面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这 时候,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史料,如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来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探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探【摘要】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史料真实性问题,史料可能存在篡改或伪造,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其次是史料选择和解读问题,不同史料可能呈现不同的观点,导致学生困惑。
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缺乏对史料的深入分析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加强对史料真实性的辨别,注重对学生史料选择和解读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合理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史料运用教学是必要的,提升学生史料分析能力更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运用、问题、对策、史料真实性、史料选择、史料解读、史料分析能力、合理运用、重要性、加强教学、学生能力提升1. 引言1.1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探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史料的真实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历史文献的传承和保存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史料可能被篡改或捏造,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产生偏差。
史料的选择也是一个难题。
在现实教学中,很难找到百分之百可靠的史料,而教师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史料。
学生在史料解读和分析能力方面也存在欠缺,很难准确理解史料的含义和背景,导致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出现偏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教师需要加强对史料的筛选和辨别能力,确保教学中使用的史料真实可靠。
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史料分析培训,提升他们理解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史料。
通过这些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2. 正文2.1 史料真实性的问题史料真实性的问题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史料的分类

一、史料的分类史学研究方法一、史料的分类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一)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1、种类:?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3、局限: 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例(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
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
”这则报道 ?是珍贵的史料 ?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2.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可能是一。
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席。
但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校长:L?H?泰纳 (Turner) (二)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2、地位: ?比文献资料可信。
?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实物史料的价值与局限

02 实物史料的价值
CHAPTER
历史价值
实证历史
实物史料是历史的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历史事件、 人物和文化的存在。
揭示历史变迁
通过实物史料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揭示历史的变 迁和发展。
补充文献不足
在文献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实物史料能够提供重 要的补充信息。
艺术价值
艺术创作源泉
实物史料往往具有独特的 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是 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源泉。
实物史料的历史地位
实物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01
实物史料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了解历史真相具有重
要意义。
实物史料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02
实物史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
化具有重要作用。
实物史料是历史教育的重要资源
03
实物史料直观、生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提高历
史素养。
科学实验与验证
一些实物史料可以作为科学实验的材料或对象,用于验证科学理论 和假设。
教育价值
历史教育
科学教育
实物史料能够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和 文化,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认知。
利用实物史料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 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艺术教育
通过欣赏和分析具有艺术价值的实物 史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 术素养。
教育启迪
实物史料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观 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06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对实物史料价值的再认识
1 2 3
实物史料的直接性
实物史料是历史的直接证据,能够为我们提供第 一手资料,使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史料研究的价值

史料研究的价值①史料价值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为人们探究历史尤其是了解史前社会提供了重要证据。
如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表明河姆渡人已经会控水井,大量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堆积,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等等。
②所谓史料,包括对于历史实践的记述评价等,类似历史文献,回忆录,报纸凭论。
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史料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史料价值无法估计,它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实物证据。
史学是揭示历史真相,探索历史规律的科学,它必须以史料为基础。
离开了史料,史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③史料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实的知道一些历史事件的真相,具体过程,通过史料可以解开历史迷团,了解直相。
通过史料可以分析出历史某个阶段的人文地理,生活习俗,经济发展等。
通过史料让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中总结历史规律,为以后的发展提供真实的史料。
④按实用价值划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般而言,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可信。
一手史料:即是当事人、采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
其标志,一是具有原始性,即史料本身未被加工处理;二是具有直接性,即史料与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二手史料:不是当时当地亲眼目睹者的直接记载,而是间接得来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
一手史料经过转抄或编纂,便成为二手史料。
⑤史料有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最早的文献史料并不是史记,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史料价值无法估计,它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实物证据。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特别是考古发掘出的文物。
⑥1、文献资料一般指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文字记载,人们通常将文献资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史部类即关于历史的书籍。
在史部类图书中,以正史类最为重要,它是历代封建王朝官私机构专门编写的记载各朝代历史发展概况的纪传体史书,【例】人们将其合称为《二十四史》,是研究中国历史最主要的文献资料。
史料价值

史料的价值史料千差万别,种类很多,使用起来,价值并不一样。
特别是有文字的史料,其价值的大小差异很大。
根据作者与他所记叙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的距离远近,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一,事件发生时的当事人、当时人的记述,这类史料的价值最高,是所谓第一手材料。
比如甲骨文是研究殷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因为它是殷王占卜的记录,是当时人、当事人的记录,与事实出入较小,因而价值最高。
现在我们研究殷商历史主要根据是甲骨文,而不是《史记·殷本纪》等,因为后者不是当时人或当事人的记录,所以史料的价值就差多了。
研究西周历史的史料,除了《周书》和一部分《诗经》外,第一手材料便是金文即铜器铭文。
铜器铭文殷代已经有了,但一般文字很少,最多不过二三十字。
到了周代,特别是周代中期以后,铭文动辄三四百字,所以有人说,一篇铭文便顶得一篇《尚书》。
这些铭文自宋以来已有记录,往后越来越多,清代后期铜器大量出土,一部分流落在海外,上面的铭文大都已著录成书。
解放以后,考古学家用科学方法发掘出土的铜器更多,尤其是在陕西、河南古代文化中心,又有新的发现。
这些出土铜器的铭文,是价值极高的文字史料。
这里举几个例子:1976年,临潼出土了一件铜器《利簋》,铭文中讲到武王伐纣,没讲年、月,但讲了日子是“甲子”。
甲子日武王灭纣,过去史书都这样讲,但究竟可靠不可靠呢?很难肯定。
而现在由铭文得到了证实。
1965年,宝鸡出土了一个《何尊》,记载成王五年曾经迁居于洛阳。
这件事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现在有了《何尊》的铭文,这件事就清楚了。
武王临死嘱周公建洛邑,周公秉承武玉遗志营建洛邑,而成王在五年时迁居洛阳。
至于什么时候又迁回镐京?现在还不清楚,但《何尊》的出土却补充了成王迁洛的史实。
1975年,在扶风县发现了一个叫“裘卫”的大贵族做的盉和两个鼎,上面的铭文记载了他与其他贵族做的土地交易。
这些都是古书中所没有的,我们只是从铭文中才得以了解。
1977年,在河北省灵寿县发现中山王的壶和鼎,上有长篇铭文。
档案与文物之辨析兼论“实物档案”收藏的不合理性

3、利用范围:美国和法国的档案利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历史、文化、科技、 艺术等多个领域。
4、利用服务:美国和法国的档案馆在利用服务方面相对完善,除了基本的借 阅服务外,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
我国档案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我国档案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国档案利用的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建议:
参考内容
档案和文物,虽然有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 异。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通过探讨两者的定义、功能和特性,来阐明“实物 档案”收藏的不合理性。
首先,档案是指由政府、企业、团体或个人在各种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查考、 凭证和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被系统地记录下来,用于提供信息、 保留记忆,并服务于各种目的。而文物则是指在历史、艺术、科学或文化等方 面具有重要价值的遗物或遗址。它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特定时代或事件,是 人们了解历史、研究文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利用价值日益凸显。 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档案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然而,相较于外国档 案利用的发展,我国档案利用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次演示旨在通过对比 分析我国档案利用与外国档案利用的特点和问题,探讨优化我国档案利用的对 策和建议。
我国档案利用的现状分析
一、文物文化遗产的概念辨析
文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遗址和古迹。这些文物不仅代表 着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智慧和成就,还蕴含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 历史记忆。文化遗产则是指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和传承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精 神财富,它包括文化、艺术、科技、民俗等多个方面。
文物文化遗产则是文物与文化遗产的结合体,它既包括了具有历史、艺术、科 学价值的文物,也涵盖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简单来说, 文物文化遗产就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以及由这些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传 统和历史记忆。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史料的运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史料的选择、解读和引导等方面会受到限制,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也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从史料选择、解读和引导的角度来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史料选择存在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通常会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史料来进行教学。
史料的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史料的选择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由于史料的种类繁多,老师有时很难选择到合适的史料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史料的选择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史料的内容过于复杂,难以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可能会选择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原始资料来进行解读,但这些史料往往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知识,学生很难通过这些史料来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
这就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下降,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
有些史料的内容不够客观,难以进行客观的分析。
在教学中,老师有时会选择一些没有经过客观筛选的史料来进行解读,这些史料可能存在着某种特定的立场或观点,而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学生在史料的解读上缺乏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能会引导学生来对史料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
由于学生的分析能力不足,他们往往只是对史料的表面描述进行理解,而很难理解史料背后的深层次历史背景和内涵,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老师的引导方法存在问题。
在教学中,老师有时会采用一种单一的引导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史料,例如只是通过口头解释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很少有机会给学生提供多种引导方法的选择,这就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下降,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史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然而,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史料运用的目的、史料选择和史料解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史料运用的目的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史料运用的目的是要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世界观。
通过史料的运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启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对于史料的运用只停留在铺陈和表述上,没有真正落实到激发学生思考和分析的层面上,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史料选择的问题史料选择是史料运用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史料时,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合理选择相应的史料材料。
同时,还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权威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不重视史料真实性的验证,随意选择不正确或不权威的史料材料,导致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因此,在史料选择时,老师一定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份史料材料。
史料解读是史料运用的核心环节。
在解读史料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史料的背景、作者、意图等,帮助学生辨别史料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史料。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只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一些老师甚至不重视课堂互动,不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导致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的史料解读,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
这对于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综上所述,史料运用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对于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史料运用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到历史的本质和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02.实物史料的价值与局限

02.实物史料的价值与局限
一、概念解读
实物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种类: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价值:
①实物资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既能 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因而比文字资 料更直观、可靠。
2.上个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 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 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 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
B.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
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 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
沉船上的白釉绿彩鱼底吸
3.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
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
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③④
②它在断代上具有数据的精确性,是重现前文字阶段人 类历史的最重要依据。
③丰富了对文字产生以后的人类历史的认识,与文史资 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能够印证、充实、 纠正文字史料。
(3)局限:①实物史料多为片断性,它们可能只是很小 的一个碎片,并非能够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②需要 历史实物与文献资料,遗迹其它各种历史资料进行综合 印证,相互补充。比如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 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典型示例
1.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 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 (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以颜其额。” 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
(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一、什么是史料?史料有哪些类型?概念: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是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
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各种著作、文献、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问、民歌等)。
类型: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历史纪录片等;二、史料的分类:1、根据载体来分:(1)文字史料文字史料的地位:文字史料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
在所有史料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可称浩如烟海。
但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均会影响其价值。
①史书: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②学术著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
③档案文书类:尤其对政治史及社会史研究颇有帮助。
④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薄、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
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
⑤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
⑥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2)实物史料: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绘画、雕塑等,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
这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其重要在于直接性。
实物史料的地位:①比文字资料可信度高。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实物史料的局限:①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②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口述史料:访问实录、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等,多用于现代史或无文字记录时期研究,借以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实物研究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实物研究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实物研究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历史研究以实物和文献作文基本依托而存在、发展。
实物研究能充分调动师生走出课本、走进现实,以文献为依据、以实物为依托去发现、论述、完善历史,真实、全面、确切地再现历史表象。
因此实物研究使得历史研究得到了完善与拓展。
尤其是考古出土的遗物、遗迹,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研究的某些领域提供了新的材料,这对纠正前人研究错误、丰富前人研究成果、弥补前人研究不足、发现历史、教育现今等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古学最基本的特质就是以调查发掘获得的实物资料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而文献历史学是以文献资料为基本研究的对象。
因此考古是实物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即以考古为例。
一、实物研究可以复原和重建中国古史。
考古出土的实物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大批可资利用的资料,包括出土文献如甲骨文、金文等,还有各种大量考古实物,它们都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
历史时期因为有大量文献为佐证,似乎考古实物研究的作用显得不重要,其实不然。
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是历史时期考古学最早的发掘,出土甲骨文印证了文献所载商史是信史。
考古学者也依据考古资料进行了文化分期和年代学研究,确立了殷墟文化的时空框架。
所以,安阳的发现,一方面把地上和地下的材料联系起来,一方面把历史和史前史联系了起来。
对于原史时期来说,虽然有文献记载可以借鉴,但记载内容多有存疑之处,需要大量考古学工作的结合与验证,考古学在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考古学在史前史研究中的作用却是文献历史学所不能比拟的,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史前史的研究则完全依靠考古。
第二、证明文献真伪,补充文献缺失,纠正文献不足。
在古史研究中尤其历史时期,考古学与文献史学的结合可以帮助解决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甲骨文使史学家对《史记》中资料的高度可靠性有了重新认识;发现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骨角器、牙器、兽骨等遗物和墓葬、建筑遗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晚商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的能与文献相对照,有的则从根本上弥补了文献的不足。
史学概论

1 举例说明史料种类及价值答:史料分为四种:实物、行为、口碑和文献。
1 实物史料是指那些可以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物体,如一所清代的民居等。
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可靠的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有具有形象直观性,无论多古老的文献记载了殷商的青铜器,记载的多么翔实,还是无法与青铜器实物相比。
它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辨别史书的真伪。
2 行为史料是指今天的人们,在包括个人与群体的行为中保留的历史积淀,如中国的祭祖等。
其价值在于它是个人或集体的活动,是有生命的,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恰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实物史料的不足,可以成为活的历史。
如南方少数民族的傩戏,原为驱除厉鬼,现在表演成分愈重。
3 口碑或口述史料指的是人们口头讲述对过去的回忆,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往往通过传说,故事的形式口耳相传,随着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产生,人们才有意识的用现代技术把它记录下来。
口述史料的价值在于这些史料往往是口述者亲历的,至少是同时代的记录,因此更具有细节和参考价值。
4 文献史料指人类的文字记录,文字资料。
可以是一片甲骨,一座石碑,一支简牍,一张帛书或是一本书。
文献史料具有明确和不易改的特点,文字的表达方式比起口语更为固定,保持原状的时间更长,更易理解。
如敦煌文书的出土引起了中西交通史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2 举例说明史料出现错误的原因答:1 史料无误,没有正确理解原意或标点不正确而致误。
如《答秦太虚书》云:“初到黄州,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但痛自节俭,日用不过百五十钱。
”有学者认为“日用钱”为苏轼一家一日用费,实际是苏轼一人一天花费。
2 史料无误,引用者推断不正确而致误。
对于内容具有特殊性的史料,只能用于特定场合。
如我国在三代普遍实行世卿世禄制,但偶有“选贤任能”,如商汤以伊尹为相,周文王以姜尚为师等。
但如果有人据此认为在三代的选举制度中,大量实行“选贤任能”就有违史实。
3 史料内容比较含蓄,引用者缺乏深入的辨析而致误。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更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当下和未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史料获取困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需要使用一些历史史料来进行教学。
史料的获取并不容易,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史料。
一方面,一些史料可能需要通过购买或者租借来获取,而学校的经费并不一定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一些史料可能受到版权保护,教师需要在使用时遵守相应的规定。
这些都给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史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通过购买一些常用的历史史料书籍来充实教学资源,也可以向教师提供一些经费来购买所需的史料。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来获取一些免费的史料资源,减少购买史料的压力。
教师在使用史料时也要严格遵守版权法规,尊重知识产权。
二、史料呈现单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常是通过教科书来引用和呈现历史史料。
教科书中呈现的史料通常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全面了解。
由于教科书的篇幅和限制,一些重要的史料可能被删减或者简化,影响了学生对史料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史料,例如从其他教科书、专业书籍、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史料资源。
教师也可以自己整理和编辑一些史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发布和呈现。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研究史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史料通常比较抽象和复杂,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来理解和分析。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限制,他们对于历史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能比较薄弱,难以深入把握史料呈现的信息和内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价值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价值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历史教学中的原始材料,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本文将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历史史料的特色、史料的分类、史料的应用,以及史料的评价等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一、历史史料的特色历史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原始资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性历史史料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自然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多样性史料来源广泛,类型繁多。
史料可以分为文献资料、物质遗址资料、口头传承资料、艺术文物等。
3.复杂性史料来源不同,在时间、空间、文化背景等方面也有差异。
因此,处理史料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角度和方法来分析。
二、史料的分类1.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料。
它包括书籍、文件、公文、笔记、信件、日记、日历等文献材料。
2.物质文物物质文物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资料,包括建筑、器物、武器、军服、绘画、照片、音像等。
3.口头文化口头文化是历史传承中的重要资料,包括口头记载、民歌民谣、传统节日等。
三、史料的应用价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史料的应用价值:1.探究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史料对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研究和探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资料、物质文物和口头传说都可以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提供有效证据和明确的背景信息。
2.提高历史研究水平史料的使用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依据,验证和完善历史记载。
通过对史料的深入研究,可以逐步提高历史研究水平,发现历史中隐含的问题,从而对未来的历史研究提供帮助。
3.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评价能力史料评价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史料评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掌握历史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实物史料缺点例子

实物史料缺点例子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以下列举了十个实物史料的缺点例子。
1. 破损和丢失:实物史料经过长时间的保存和传承,可能会出现破损和丢失的情况。
比如,一些古代文物经历了战争、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它们的完整性受到损害或甚至消失。
2. 受限的使用:有些实物史料由于其特殊性质,只能在特定的场合或条件下进行观察和研究。
例如,某些珍贵的文物只能在特定的博物馆或研究机构中展示和研究,限制了广大人民的接触和利用。
3. 无法完整还原:实物史料通常只能提供历史事件的片段信息,无法完整还原历史的全貌。
例如,一件古代器物可能只能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和技术水平,而无法完整展现整个历史过程。
4. 信息局限性:实物史料所提供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无法涵盖所有细节和背后的含义。
例如,一块碑文只能提供文字信息,而无法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关系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5. 可能存在伪造和篡改:一些实物史料可能存在伪造和篡改的情况,造成历史研究的误导。
例如,一些文物可能被人为伪造,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者在传承过程中被篡改,导致真实的历史信息被混淆或失真。
6. 难以保存和保护:实物史料的保存和保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例如,一些古代文物需要定期进行修复和保养,以防止其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的侵害。
7. 限制研究角度:实物史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者的角度和思考方式。
例如,一件器物只能提供其外在形态和功能,而无法了解其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限制了对历史事件的多维度分析。
8. 可能存在偏见和主观性:实物史料往往是特定时期或特定群体的产物,存在一定的偏见和主观性。
例如,一块纪念碑可能只反映了当时特定政权的观点,而忽略了其他群体的声音和历史贡献。
9. 无法验证真实性:一些实物史料的真实性难以被验证。
例如,一些古代文物可能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和证据,无法确切地了解其来历和真实性,使研究者在判断和解读时存在一定的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船上的白釉绿彩鱼底吸
《02.实物史料的价值与局限》教学设计
1.共四张幻灯片,两个部分,一是概念阐释,一是典型示例。
概念阐释在诵读是注意重点突出,抑扬顿挫。
2.试题解析
1.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以颜其额。
”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
图一 《百鸽图》
A .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 .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 .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试题解析:
《百鸽图》是由浙江省浦江县籍画家创作。
该则史料可以简单概括为:1940年12月中国赠与美方象征和平的画作《百鸽图》。
A 项正确,当时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美国尚未卷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
中国急需国际援助。
B 项错误,美国珍珠港事件发生于1941年,题支史实错误。
C 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时间是1942年元旦,史实错误。
D 项错误,开罗会议召开于1943年,史实错误。
2.上个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
此重见天日。
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A .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
B .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
C .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
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
试题分析:
中外经济交流是文明史观的重要内容。
A项正确,唐代开始出现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发现为史实认定提供了确凿的证据;B项错误,彩瓷是清朝时期的作品,时代错误;C项正确,大量货物能说明船体大,载货多;D项正确,该发现能为唐朝的造船技术、制瓷业和金银器加工技术提供实物资料。
故选B。
3.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
作为史料,
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
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分析:
12. B。
该题考查史证能力。
①项正确,纪念章用于纪念抗战八周年;②项错误,新四军活跃在长江以南;③正确,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纪念章显示,当时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还在继续;④项错误,时间不符,挺进大别山发生于1947年。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