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病中医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课件

中医护理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课件

04
中医护理在骨科疾病的挑战与前 景
中医护理在骨科疾病中的挑战与困难
1 2 3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中医护理需要具备特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煎煮等,对于骨科疾病的 治疗和康复有较高的要求。
患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可能存在差异 ,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信 任度。
具体操作流程
将中药煎煮后,用蒸汽熏蒸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连续治疗1-2周。
案例一:中药熏蒸在膝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
适用人群
适用于轻中度膝关节炎患者,尤 其是年龄较大、身体较弱或对药 物过敏的患者。
注意
熏蒸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时间, 避免烫伤皮肤和黏膜,同时注意 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 停止。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和改善关 节活动度。
中药护理
中药护理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 ,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进行 个性化调配,改善身体状况。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 成部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 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调
节身体状况。
对中医护理实践的建议与指导
01
02
03
04
建立中医护理团队
建立专业的中医护理团队,提 高中医护理水平和质量。
加强中医护理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的中医护理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
完善中医护理流程
完善中医护理流程,确保每个 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让患者了解中 医护理的目的和方法,提高患
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06
总结与回顾
对中医护理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骨伤科中医查房护理课件

骨伤科中医查房护理课件

骨伤科患者康复锻炼
01
02
03
04
早期康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的关 节活动和肌肉锻炼,预防关节
僵硬和肌肉萎缩。
中期康复
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康复 锻炼的强度和难度,提高肌肉
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后期康复
在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 作能力后,继续进行康复锻炼,
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康复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
04 骨伤科中医查房护理实践
查房前的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
确定查房目的
在查房前,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 的病情、治疗情况、检查结果等信息, 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状况。
在查房前,应明确查房的目的,如了 解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效果、解决护 理问题等。
准备查房用品
根据需要,准备必要的查房用品,如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护理记录 单等。
03 骨伤科护理基本知识
骨伤科患者日常护理
疼痛管理
伤口护理
肢体位置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 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 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根据患者伤情和手术情 况,保持适当的体位, 避免剧烈运动和不当姿势。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 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 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查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在查房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仔细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况、
心理状态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遵循中医护理原则
在查房过程中,应遵循中医护理原 则,如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等,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ppt课件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ppt课件
传统体育疗法:
✓ 气功 ✓ 太极拳 ✓ 八段锦
气功调息
通过调息、调神、调身而达到改善 人体机能状态的方法。首先,呼吸的锻 炼法能直接锻炼到肺、胃、肠府的机能, 改善呼吸和消化吸收能力,而增强体质 和身体自身修复能力;意守丹田,能使 患者情志集中,调畅气机和神志,从而 达到疏肝活血、宁神定志的作用,更能 温肾而加速骨折的康复。
骨折早期患者的膳食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膳食:
✓ (1)田七煲田鸡瘦肉汤 主料:田七12g、田鸡4只、瘦肉3两。 辅 料:盐适量。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田七,味甘微苦,具祛瘀 止血,消肿止痛功效。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故止血而无留瘀之弊 ,瘀去则肿消痛止。用法:每天温服一次。
✓ (2)田七当归肉鸽汤 主料:田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 烂。用法:喝汤吃肉,每天1次,连用7~10d。
护理问题
1.疼痛—与创伤有关 2.忧虑—对预后缺乏信心有关 3.伤口感染、皮肤肌肉组织坏死—与创伤、
伤口污染有关 4.伤口难愈合-与伤口肌肉组织大面积缺损
有关
远期护理目标
围绕“伤口感染、伤口难愈合”护理问题 ,制定了护理目标:
控制伤口感染 减少皮肤肌肉组织坏死 缩短疗程,促进伤口愈合
主要内容
骨科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临床应用及推广
骨科中医护理特色
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
✓ 穴位按摩
✓ 艾灸 ✓ 拔罐
37项
✓ 中药熏蒸
✓ 刮痧疗法
✓ 贴敷法(中药湿敷、换药)
✓ 膳食疗法
✓ 中医保健功
✓ 。。。。。。。。。。。。。。。。。
一、按摩
✓ 循经按摩或穴位点按,每天1次,每次 15min~20min。
一、取穴:

骨科常见病中医护理

骨科常见病中医护理
2、寒湿痹阻型 护理要点: (1)选择朝阳、温暖的病室,避免阴冷潮湿,防 止风寒湿邪入侵,忌卧水泥地、湿地,夏季避 免受凉。注意腰部保暖,鼓励患者多晒太阳。 (2)饮食宜营养丰富,多食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食 物,防止便秘,忌生冷黏腻食物。(3)中药汤剂 宜偏热服。(4)局部可行中药塌渍治疗,注意避 免烫伤皮肤。
三 健康指导:
(6)恢复期进行动静结合的功能活动, 加强腰背肌锻炼。行“五点支撑法、三点 支撑法、飞燕点水法”等方法进行腰背肌 功能锻炼,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钟。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腰部过度 负重,勿久坐及过于用力弯腰,不得挑重 物,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咳嗽、大便时 要使用弹力腰围,以防因胸腹腔压力增高, 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2.手术治疗按骨科术前、术后护理 常规进行。 3.给药护理:寒湿腰痛者中药宜热 服或温服;湿热腰痛者中药宜温服 或凉服。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或针刺止痛;燥结便秘时遵医嘱给 予益气润肠中药口服。
4.饮食护理:饮食营养丰富,忌生 冷,辛辣,滋腻之品。寒湿腰痛者宜 食温性利湿之品;湿热腰痛者宜食清 热疏利之品;肾虚腰痛者宜食补肾活 血散瘀之品。如冬瓜,扁豆,羊肝, 猪肾等。 5.情志护理:做好思想疏导,树立 信心,积极配和治疗护理。
骨科常见三种疾病 中医护理常规
一、痹病的辩证施护 二、项痹病的辩证施护 三、骨蚀的辩证施护
痹 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及下肢坐 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腰腿 痛疾患。西医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 出症、脊椎和脊髓疾病等均可出现腰痛。 主要因椎间盘变性,在外力的作用下纤 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 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证治 准绳》中指出:“腰痛之病,有风,有 寒,有湿,有热,有挫闪,有淤血,有 滞气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四、临证 Nhomakorabea症)施护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课件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课件

疼痛管理困难
讨论患者可能遇到的疼痛管理困难,并提供相 应的解决办法。
康复进展缓慢
探讨康复进展缓慢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康复 计划调整建议。
营养不良
介绍骨科患者常见的营养不良问题,如食欲不 振和体重下降,并提供相应的饮食调理建议。
结论和要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了解骨科护理的基础知识、常见疾病和护理原则, 以及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您提升骨科护理水平,为 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关节炎
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如风湿 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以及其 症状和护理策略。
骨折
探讨不同疾病
介绍脊椎相关的疾病,如脊柱侧 弯和腰椎间盘突出,并提供相应 的康复护理建议。
骨科护理的重要性
骨科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我们将讨论骨科护理在减轻疼痛、促进 伤口愈合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换床单和保持皮肤清洁。
3
药物管理
4
了解常见的骨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包 括注射、口服和外用药物。
患者评估
了解骨科护理常规操作的第一步:进行 全面的患者评估,包括病史记录和体格 检查。
助行与转移
学习帮助患者行走和转移的正确方法, 确保安全和舒适。
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皮肤破损
介绍常见的皮肤破损问题,如压疮和切口感染, 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建议。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中医骨科护理常规》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介绍骨科 护理的基础知识、常见疾病和操作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中医骨科护理的 重要性和原则。
病理学基础知识
学习骨科护理之前,了解病理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我们将介绍常见的骨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以及对应 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5
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
处理或报告医师。 ▪ 2.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
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
精品医学
2 伤口处理
﹙一﹚
5迅速转运
精品医学
4 必要止血
41
精品医学
42
(一).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体征的 平稳:

1. 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3. 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
4. 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
5. 准确记录出入量;
精品医学
43
(二).骨折部位的处理:
24
❖ 4、观察生命体征,患肢疼痛、肿胀、出血及指 (趾)端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运动状况等情况; 开放性骨折注意观察出血量的多少、伤口大小、有 无异物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做好护理记录。
❖ 5、病人出现面色苍白、气短、出冷汗、四肢厥冷, 患肢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皮肤苍白或青紫、肤 温较健侧低甚至冰凉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精品医学
14
▪ 3给药护理: 1)气滞血瘀症。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方药:消 肿定痛汤。 2)肝肾亏损症。治法:补益肝肾。方药:六味地 黄丸。 3)遵医嘱局部给以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 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精品医学
15
▪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 炸之品。应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 向患者介绍食疗方,说明主治及功效,食谱可添加 补肾壮骨汤:猪腿骨500g,田三七50g,龙骨50g, 桂枝50g,杜仲100g。

骨科中医护理常规PPT课件

骨科中医护理常规PPT课件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
于具体指导。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石膏固定前清洁患肢,如有伤口先清
洁再换药。
3、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主动配合。
4、上石膏当天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
者主诉,严格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和感 觉运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师,协助处理。
肢体在功能位;颈椎骨折抬高床头15°— 20°,翻身时头、颈、躯干呈轴线;下肢 骨折抬高床尾15°—20°。石膏、夹板固 定及持续牵引者,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 温度,做好皮肤护理,详细交接班,并记 录。
6、遵医嘱指导下确使用外治药或内服药,
观察用药的效果和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 相关知识的宣教。
2、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免受风寒。四肢
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 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 3、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活动 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 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 功能锻炼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积极配 合治疗。
12、加强情志护理,严格执行护患沟通制
度,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住院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家
属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其了解功 能锻炼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等。出院 时,做好出院指导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泡、 皮疹或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保持牵引处针眼的干燥,定期清洁
换药,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 动、滑脱、皮肤有无拉豁,如发现牵引 针向一侧偏移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8)人工牵引、电脑腰椎牵引、颈牵引等

骨科常见病中医诊疗常规ppt课件

骨科常见病中医诊疗常规ppt课件
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我 们将其分为以下六型。
风湿痹阻型 腰腿痹痛重者,腰部活动受限,阴雨天 症状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怕风,得温则减或下肢 乏力麻木,或有肌肉萎缩,屈伸不利,趾端麻木不 知痛痹,舌质淡红或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 弦缓。
湿痹阻型 多有外感风寒或涉湿感寒等病史,腰腿部 冷痛,活动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不减或发而加 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通利, 大便溏泄,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
发病机制
我们通过对大量病例临床特征的分析,认为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系“伤、痹、虚、瘀”四 者合而为病。其外以“痹、伤”为因,“瘀”贯 穿其中,以“虚”为本。伤即劳伤、损伤之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数有腰部劳损或损伤现象。 腰部劳损、外伤,以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而 见腰痛。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因劳损或损伤为诱因 或加重占70%以上,可见腰部损伤史是造成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重要病因之一。痹者,“风寒湿三 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阻腰间,气血运行不畅, 因而发生腰痛。因伤寒冒湿,寒湿痹阻足太阳之 脉,致使太阳经经输不利亦为腰痛的病因病机之 一。
临床表现
下肢放射性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后引起腰痛及坐 骨神经放射性痛的原因有4个:
根性疼痛:突出物直接压迫神经根所致。
椎间盘性疼痛:①突出物对后纵韧带及候补纤维环 支配神经的刺激而引起腰痛和反射性肌紧张;②锥 体周围的炎症性变化和增生刺激了锥体周围的交感 神经和感觉神经;③有退行性改变的椎间盘有来自 腰部交感神经的神经末梢,也会引起椎间盘性疼痛。
下肢痛觉检查;膝腱、跟腱反射;骨神经牵拉试 验等检查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一定临床 意义。
辅助检查—X线检查
包括试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常规试验室检查对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确诊并无明显意义,但有助于鉴别是否患有其 它疾病。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MRI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
24
.
一、辩证分型:
根据病因病机分为: 风寒痹阻型 血瘀气滞型 痰湿阻络型 肝肾不足型 气血亏虚型
25
.
风寒痹阻型 血瘀气滞型 痰湿阻络型 肝肾不足型 气血亏虚型
颈部、肩周 上肢窜痛麻 木,以痛为 主,头部沉 重,颈部僵 硬,活动不 利,恶寒畏 风。
颈肩部上肢 刺痛,痛处 固定,伴有 肢体麻木。
(1)应选择温暖向阳的病室,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2)注意保暖,可行中药塌渍治疗。 (3)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可选猪肉、狗肉、 鳝鱼、贝类,蟹类,以滋补肝肾。(4)中药 汤剂宜热服或温服,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 不良反应。(5)肾虚者避劳累,节制房事, 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
21
项痹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2)肾虚者应节制劳欲,以使 肾气进快恢复。
.
14
三 健康指导: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做突然转 动腰部的强迫性动作。
(4)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避免 大幅度弯腰和旋转。
.
15
三 健康指导:
(5)急性发作严格卧硬板床,症状缓 解后,用弹力腰围保护固定腰部起床活 动,腰围大小要合体,使用时间不宜过 长,避免过度的前屈、后伸动作。无症 状即应解除弹力腰围,以免肌肉退化萎 缩。
.
12
4.饮食护理:饮食营养丰富,忌生 冷,辛辣,滋腻之品。寒湿腰痛者宜 食温性利湿之品;湿热腰痛者宜食清 热疏利之品;肾虚腰痛者宜食补肾活 血散瘀之品。如冬瓜,扁豆,羊肝, 猪肾等。
5.情志护理:做好思想疏导,树立 信心,积极配和治疗护理。
.
13
三 健康指导:
(1)注意腰部保暖,天气变化 加强防护,避风寒湿邪入侵。
骨科常见三种疾病 中医护理常规
.
1
一、痹病的辩证施护 二、项痹病的辩证施护 三、骨蚀的辩证施护
.
2
痹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
3
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及下肢坐 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腰腿 痛疾患。西医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 出症、脊椎和脊髓疾病等均可出现腰痛。 主要因椎间盘变性,在外力的作用下纤 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 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证治 准绳》中指出:“腰痛之病,有风,有 寒,有湿,有热,有挫闪,有淤血,有 滞气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
10
1.一般护理: (3)慢性腰痛病人,宜适当进 行腰部活动,使筋络舒展,气血畅 通。 (4)中药塌渍理疗每日2次,每 次30分钟。注意温度适宜,防烫伤。 (5)指导患者掌握腰背肌功能 锻炼方法,循序渐进。
.
11
2.手术治疗按骨科术前、术后护理 常规进行。
3.给药护理:寒湿腰痛者中药宜热 服或温服;湿热腰痛者中药宜温服 或凉服。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或针刺止痛;燥结便秘时遵医嘱给 予益气润肠中药口服。
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
17
四、临证(症)施护
1、血瘀气滞型 护理措施: (1)腰痛急性期绝对卧床3周,观察疼痛的部位、时 间、性质和程度等。(2)局部保暖,防止风寒湿邪 入侵。(3)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中药 汤剂宜温服。(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 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 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 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头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 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心 悸、胸闷、心律失常;眼胀、干涩或多 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耳鸣、耳堵、 听力下降、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 劳等,味觉改变;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消化不良。
伤皮肤。
.
19
四 临证(症)施护
3、湿热痹阻型
护理要点: (1)选择向阳明亮的病室,保持室内清新舒爽。(2) 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以免化湿生痰,忌生冷 以免寒湿凝滞,忌辛辣、烟酒及热性食物。(3)中 药汤剂宜温凉服。(4)湿热腰痛者局部忌用温 热疗法。
.
20
四 临证(症)施护
4、肝肾亏虚型
护理要点:
.
16
三 健康指导:
(6)恢复期进行动静结合的功能活动,
加强腰背肌锻炼。行“五点支撑法、三点
支撑法、飞燕点水法”等方法进行腰背肌
功能锻炼,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钟。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腰部过度
负重,勿久坐及过于用力弯腰,不得挑重
物,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咳嗽、大便时
要使用弹力腰围,以防因胸腹腔压力增高,
偏阳虚者面色白、手 足不温、形寒畏冷。 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 面色潮红,倦怠乏力, 心烦失眠,多梦,或 有遗精,妇女带下色 黄味臭,舌红少苔, 脉弦细数。 8
二、护理措施
.
9
1.一般护理: (1)病室应温暖、向阳、避风、干 燥。 (2)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平卧硬板床 休息,不宜卧软床。翻身时保持躯干 上下一致,切忌扭转或屈曲,症状缓 解1-3周后可戴腰围下地活动。
.
4
正常腰椎锥体结构
.
5
腰椎间盘突出图片
.
6
一、辨证分型:
根据病因病机分为: 血瘀气滞型 寒湿痹阻型 湿热痹阻型 肝肾亏虚型
.
7
血瘀气滞型 寒湿痹阻型 湿热痹阻型 肝肾亏虚型
多有外伤史,腰 腿痛如刺,痛有 定处,并可向下 肢放射,日轻夜 重,腰部板硬, 俯仰旋转受限, 痛处拒按,坐卧 不宁,便秘。
舌质紫暗或有瘀 斑,苔薄,脉弦 紧或涩。
腰痛重者,活 腰部疼痛,腿 动不利,得热 软无力,遇热 痛减,遇寒痛 或雨天痛增, 增,小便清长。 活动后痛减,
恶热,口渴, 小便短赤。
舌淡胖、苔白 或腻,脉沉紧 或濡缓。
舌质淡,苔薄 白或黄腻,脉
濡数或弦数。
.
腰腿部酸软疼痛,反 复发作,乏力,劳则 加重,卧则减轻。
“无痰不作 眩” 头晕目眩, 头重如裹, 四肢麻木, 呕恶痰涎、 纳呆。
眩晕头痛, 耳鸣耳聋, 头颈部转动 即发眩晕, 甚至猝倒为 其特点。肝 阳上亢者伴 血压偏高、 失眠多梦。
“无虚不作 眩”
头晕目眩, 面色苍白, 心悸气短, 四肢麻木, 倦怠乏力。
.
18
四 临证(症)施护
2、寒湿痹阻型
护理要点:
(1)选择朝阳、温暖的病室,避免阴冷潮湿,防
止风寒湿邪入,忌卧水泥地、湿地,夏季避
免受凉。注意腰部保暖,鼓励患者多晒太阳。(2)
饮食宜营养丰富,多食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
防止便秘,忌生冷黏腻食物。(3)中药汤剂宜偏
热服。(4)局部可行中药塌渍治疗,注意避免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