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小故事20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廉吏故事他还嫉贪如仇,在《孝肃包公奏议》中,有一篇《乞不用赃吏疏》。其中,第一句便是:

中国古代廉吏故事他还嫉贪如仇,在《孝肃包公奏议》中,有一篇《乞不用赃吏疏》。其中,第一句便是:

中国古代廉吏故事“俭养德,廉生威;贪丧德,墨败官。

”中国古代为官追求“以廉为本”。

今撷取中国古代二十名清官廉吏的事迹,以彰扬其政风政绩,与诸君共勉。

一、晏婴奉国尚节俭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后世称晏平仲,尊称晏子,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之相,执政五十年,在从政中,晏婴重民爱民,是春秋时著名的民本政治家和思想家和外交家,被誉为一代名相。

他正直勇敢,聪明机智,凭其睿智善辩,多次向贪图享乐、昏庸残暴的齐国君主犯颜直谏,劝谏齐君修德宽政,薄敛减赋。

晏婴还是我国先秦时期卿大夫中力倡廉政且躬行不怠的第一人。

他虽官势显赫,却厉行节俭,在史书中,多处提及晏婴“食不足”、“食肉不足”、“衣食弊薄”、“乘弊车驽马”、“布衣栈车而朝”。

他一直乐居低矮潮湿的房子,每餐不吃两样肉菜,妻妾不穿绸缎锦帛,一件裘皮大衣穿了三十年,出门老马破车。

齐景公总觉得晏婴乘坐的车子与其身份太不相称,所以仍坚持送他一辆由几匹良马驾的好车。

晏婴再三谢绝,并坦诚地表示:“您让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深感责任重大。

平时,我怕他们奢侈浪费和行为不轨,一直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百姓负担。

我若乘坐好车,百官们便会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弥漫四方。

假如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无法禁止了。

”因此,司马迁在其传记中,也发感慨:“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执鞭,所忻慕焉!”意思是说,如果晏婴还活着,哪怕让我司马迁去为他执鞭驾车,我也心甘情愿!晏子的言行政绩,构成一个丰满充实的清官形象,他的个人品质,一直为后世历代循吏、良臣所推祟效仿。

二、乐喜以不贪为宝乐喜,字子罕,春秋时期宋国贵族,曾长期担任相国之职。

据史载,他为政清廉,生活俭约,非常注重个人道德行为的修养,在宋国乃至各诸侯国都享有崇高威望。

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硕大而又明洁的美玉,形状如玉人,是块稀世之宝。

他特地赶到都城(今河南商丘市)献给乐喜。

但乐喜坚决不接受这份礼物。

廉政故事集锦

廉政故事集锦

廉政故事集锦1、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2、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3、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将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4、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6、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7、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古代廉政小故事20则

古代廉政小故事20则

古代廉洁小故事9则古代廉洁小故事1:我以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

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

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

”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

”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

”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

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古代廉洁小故事2: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古代廉洁小故事3: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古代廉洁小故事4: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高考作文素材--古代小故事15个

高考作文素材--古代小故事15个

高考作文素材--古代小故事15个廉政小故事(一)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政小故事(二)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去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政小故事(三)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廉政小故事(四)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廉政小故事(五)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廉政小故事(六)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分清廉。

之后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之后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所以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廉政小故事(七)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斤相赠。

古代廉政故事

古代廉政故事

古代廉政故事廉政故事十五则悬鹅示众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

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

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立檄拒礼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

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

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棒打送礼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

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

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厚谢婉拒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羊续悬鱼东汉时,羊续任庐江太守。

一天,羊续的下属府丞焦俭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

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不收吧,对不住焦俭的一片好心;收吧,有违自己为官清廉的道德规范。

但眼前焦俭的盛情难却啊,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

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

没过几天,鱼成了一条枯鱼干,在屋檐下飘来荡去,羊续也不让人取掉。

直到有一天,焦俭又笑嘻嘻地拎着更大的一条鲤鱼来拜访羊续,羊续也不说话,只是笑着指了指悬挂着的那条鱼,轻轻地摇了摇头。

焦俭看着这条丝毫没有动过的枯鱼干,领悟到了太守的一片苦心,红着脸收起鱼,退了出去,从此再也不敢给羊续送东西了。

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以后再也不礼贿他了。

悬丝尚书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吏部尚书山涛,为官三十余年,“居荣贵,贞慎俭约”,清正廉洁,从不收礼。

有一次,县令袁毅偷偷地给山涛送去百余斤真丝,山涛得知后命家人将这些真丝悬挂于梁上而不用。

古文廉政小故事

古文廉政小故事

古文廉政小故事
1. 羊续悬鱼
东汉时,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

其下属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次,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

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

他想,如果不收,有可能扫了焦俭的面子,况且焦俭是他的下属,往后不好开展工作。

于是,他很客气地让焦俭把鱼送到厨房,等焦俭走后,他让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

这件事传开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

2. 两袖清风
明朝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廉洁小故事(30篇汇总)

廉洁小故事(30篇汇总)

廉洁小故事第1篇两袖清风的谦明朝名臣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洁小故事第2篇包拯拒礼为开廉洁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

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

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

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

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廉洁小故事第3篇况钟(公元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

况钟一生出色政绩在苏州知府任上,他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

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

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一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

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

此刻,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

古代廉政为民的故事

古代廉政为民的故事

古代廉政为民的故事一钱太守︱刘宠是东汉贤臣,清廉朴素,他任会稽太守时,人民生活贫苦、饱受欺压,不少山民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

刘宠上任后扫除了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使得整个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刘宠升职入京,多位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特意给他送行,并捧着百钱要送给他。

刘宠深受感动,但坚决不接受,盛情难却之下,只好从中挑了一个留作纪念。

因此,被后人称为“一钱太守”。

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悬鱼太守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但是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因为官清正廉洁,备受当时人们的尊敬。

一次,其下属南阳府丞以生鱼作礼,献予羊续,希望能够讨好羊续,羊续把生鱼悬挂在住所的前庭处,让鱼风干以警示,其后府丞再次向羊续晋献身鱼,羊续便出示之前那条风干的生鱼,表示以后不会再收受他作为礼物所献的鱼,明确拒绝收受贿赂。

耸廉勤之节,塞贪婪之门姚崇是唐朝名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姚崇心系百姓、为官清廉,他不允许家属干涉政事,更不允许子女依仗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终其一生,可谓“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

他为劝诫满朝文武兼对子孙晚辈,写下了“五诫”,告诫为官处世之道,也作为家训流传后世,强调为人处世要公道正派、以身作则,要知止知足、不可贪图富贵。

不持一砚归北宋名臣包拯,有“包青天”之美誉,其在庐州府做官时,有个亲戚犯了法,包拯二话不说秉公执法,依律将亲戚进行杖罚。

包拯上任端州知府前,该地盛行不正之风——地方官员借向皇帝进贡之名,趁机搜刮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作为结交权贵的“敲门砖”。

包拯上任后,坚决刹住不正之风,要求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进贡所需,他在任期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留下了“不持一砚归”的典故。

古人廉洁小故事

古人廉洁小故事

古人廉洁小故事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许多古人都以廉洁自律、清正廉洁为人生的信条。

这些古人的廉洁小故事,既为我们树立了道德榜样,也为我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些关于古人廉洁的小故事。

1.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岳阳楼记》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名篇之一。

范仲淹在任职岳阳知州期间,为了解决洞庭湖水利问题,他亲自到岳阳楼观察水情,并发动民众修筑堤坝。

在他离任时,岳阳百姓为了感谢他的恩德,纷纷送上礼物,但范仲淹却一一拒绝,他说:“我是为了解决民生疾苦而来,不是为收受贿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廉洁自律是做人的根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要坚守道德底线。

2. 陆羽的“茶经”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他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陆羽在撰写《茶经》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为权势所动。

有一次,皇帝要求他在书中为某位权臣捧场,陆羽坚决拒绝,他说:“我写书是为了传播茶文化,不应该为权势所左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坚守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3. 匡衡的“凿壁偷光”匡衡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灯油读书。

为了学习,他决定在墙壁上凿一个小洞,借用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奋好学是廉洁自律的基石,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4. 杨震的“暮夜却金”杨震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清廉官员,他在担任荆州刺史时,有一位朋友来找他借钱。

杨震问他有什么用途,朋友说是要送给别人。

杨震听后坚决不肯借钱,他说:“你我相识多年,我了解你的为人。

你这是行贿赂之事,我不能答应。

”最后,这位朋友只好空手而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廉洁自律不仅是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5. 王祥的“卧冰求鲤”王祥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孝子,他的父亲生病时,他为了让父亲吃到新鲜的鲤鱼治病,不惜在寒冷的冬天卧在冰上捕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廉洁自律的重要体现。

古代关于廉洁的故事

古代关于廉洁的故事

古代关于廉洁的故事以下是 6 条关于古代廉洁故事:1. 杨震拒金的故事大家知道不?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途中,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礼。

杨震就很生气地说:“我了解你,你怎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还恬不知耻地说:“夜里没人知道。

”杨震立马反问:“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瞧瞧人家杨震这一身正气,坚决不被金钱诱惑,这才是真正的廉洁典范啊!2. 你们听过子罕辞玉吗?春秋时期,有人得了一块宝玉,拿去献给宋国的司城子罕,子罕坚决不要。

那人就说:“这可是宝贝啊!”子罕却笑笑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若你把玉给了我,咱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贝,那多不划算呀!”哎呀呀,子罕真是太有自己的操守了,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学学吗?3. 包拯的事迹那可是人人夸赞啊!他在端州当官时,那里盛产砚台。

以前的官员都会借着职务之便大肆搜刮,可包拯呢,到任后坚决不拿一块。

他的下属就有点纳闷,问他:“大人,别人都拿,为啥您不拿呀?”包拯一本正经地回答:“那是百姓的东西,我怎能据为己有呢!”看看,这就是包拯,清正廉洁得让人敬佩啊!4. 晋代的陶侃,你们晓得不?他可是个廉洁的好官。

有一次他部下送给他一坛咸鱼,他竟让人把鱼挂起来,直到鱼都臭了。

别人问他为啥这样,他说:“不能开这个受贿的先河啊!”这难道不厉害吗?他就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呀!5. 明朝的海瑞,那可是个刚正不阿的清官。

他在淳安当知县时,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粗茶淡饭。

有人笑他傻,他却不以为然。

有一次一个权贵想刁难他,他当面就怼回去:“我是为百姓办事,可不是为你这种人服务的!”他就像那坚硬的石头,不为权贵所动摇,廉洁得让人赞叹不已啊!6. 晏婴可是齐国的名相呢!他虽然身居高位,却非常简朴。

有一次齐王要给他盖大房子,他坚决拒绝了,说:“我的房子够住了,多了也是浪费。

”这多么让人感慨啊,如今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晏婴这样不贪图享受呢?总之,这些古代的廉洁人物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明白廉洁的价值和意义。

古人廉政故事材料汇编

古人廉政故事材料汇编

古人廉政故事材料汇编古人廉政故事 30 则目录一、悬鹅示众 ...................................................... ......................................................... .............2 二、立檄拒礼 ...................................................... ......................................................... .............2 三、棒打送礼 ...................................................... ......................................................... .............2 四、厚谢婉拒 ...................................................... ......................................................... .............2 五、羊续悬鱼 ............................................................................................................... .............2 六、悬丝尚书 ...................................................... ......................................................... .............3 七、四铁御史 ...................................................... ......................................................... .............3 八、风月尚书 ...................................................... ......................................................... .............4 九、唐朝名相李勉二三事 ...................................................... ...................................................4 十、清除私心,不取私财 ...................................................... .....................................................4 十一、为政简肃,智斗污吏 ...................................................... .................................................5 十二、痛恨贪暴,锄恶扬善 ...................................................... .................................................5 十三、新鞋踩泥 ...................................................... ......................................................... ..........6 十四、子罕辞宝 ...................................................... ......................................................... ..........6 十五、公仪休拒鱼 ...................................................... ......................................................... ......7 十六、灭官烛看家书 ...................................................... ......................................................... ..7 十七、杨震拒金 ...................................................... ......................................................... ..........8 十八、陶母退鱼 ...................................................... ......................................................... ..........8 十九、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 ...................................................8 二十、以廉为宝 ...................................................... ......................................................... ..........8 二十一、一钱太守 ...................................................... ......................................................... ......9 二十二、苏章二天 ............................................................................................................... ......9 二十三、苏琼三悬 ...................................................... ......................................................... ......9 二十四、杨震四知 ...................................................... ......................................................... ....10 二十五、司马五规 ...................................................... ......................................................... ....10 二十六、不为诸子建宅的刘福 ...................................................... .........................................11 二十七、令家人退还玉带的王旦 ...................................................... .....................................11 二十八、甘居先人敝庐的黄洽 ...................................................... .........................................12 二十九、不以民膏自肥的杨简 ...................................................... .........................................12 三十、灭烛读书 ...................................................... ......................................................... ........13一、悬鹅示众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二、立檄拒礼康熙 19 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三、棒打送礼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四、厚谢婉拒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五、羊续悬鱼东汉时,羊续任庐江太守。一天,羊续的下属府丞焦俭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不收吧,对不住焦俭的一片好心;收吧,有违自己为官清廉的道德规范。但眼前焦俭的盛情难却啊,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没过几天,鱼成了一条枯鱼干,在屋檐下飘来荡去,羊续也不让人取掉。直到有一天,焦俭又笑嘻嘻地拎着更大的一条鲤鱼来拜访羊续,羊续也不说话,只是笑着指了指悬挂着的那条鱼,轻轻地摇了摇头。焦俭看着这条丝毫没有动过的枯鱼干,领悟到了太守的一片苦心,红着脸收起鱼,退了出去,从此再也不敢给羊续送东西了。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以后再也不礼贿他了。六、悬丝尚书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吏部尚书山涛,为官三十余年,“居荣贵,贞慎俭约”,清正廉洁,从不收礼。有一次,县令袁毅偷偷地给山涛送去百余斤真丝,山涛得知后命家人将这些真丝悬挂于梁上而不用。后来,袁毅劣迹事败,朝廷得知他曾送真丝给山涛后,派人到山涛府上查询,只见那百斤真丝仍悬挂在梁上,虽已为虫蛀食,但“尘埃封印如故”,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山涛也被人尊称为“悬丝尚书”。七、四铁御史明代的冯恩,在任御史(监官)时,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明史bull;冯恩传》载:因“疏劾汪,上怒,命会大臣鞫(审问)之。高坐,令校士持其膝,恩遽起直。曰:lsquo;汝杀我,我为厉鬼亦杀汝。��益怒,谓何故敢叱大臣,恩曰:lsquo;大臣而无君,人人得而诛之,何但(只)叱!��观者叹曰:lsquo;是真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遂号lsquo;四铁御史��。”冯恩如此不畏权贵,直言斥奸,守持“四铁”,表现出了凛凛正气、铮铮铁骨,实属可贵可敬,可颂可鉴。八、风月尚书南北朝时的徐勉,为官廉正,不徇私情。《南史bull;徐勉传》载:他担任梁吏部尚书时,“尝与门人坐,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曰:lsquo;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时人敬其公廉正派,赞其为“风月尚书”。九、唐朝名相李勉二三事李勉,字玄卿,其曾祖李元懿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李勉以近属陪位入仕,历任开封府尉、监察御史、河南少尹、京兆尹兼河南尹、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等职。晚年入朝为相,任吏部尚书,平章事。李勉生性耿直,为官做人,更是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十、清除私心,不取私财李勉少年贫困,客游外地时,曾与一书生同行,书生生病将死时,取出所带金银交给李勉,说:“左右无人知,幸君为我葬,余则君自取。”李勉为使他安心而逝,答应了他的要求。然而安葬时,李勉却将多余的金银放入书生的棺材里。后来,书生的家人拜访时,李勉和他们一块打开坟墓,把金银全部交给了他们。 769 年,李勉任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史,此时的广州“地当会要,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他到任后,对商人更加抚慰,商船入口,不许侵夺,一年后广州商船如织,经济很快繁荣起来,许多商人为感谢他,送来厚礼,都被他婉言拒绝。十一、为政简肃,智斗污吏 767 年,李勉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时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知国子监事,每到国子监视学,随从数百。前京兆尹黎干倾心候事,动心求媚,每次都指使府中上下预备数百人的酒食,鱼朝恩还是不甚满意。李勉到任后,鱼朝恩来国子监,府吏请示李勉,李不允许过分招待。他说:“军容使判国子监事,勉候太学,军容应具主礼。”鱼朝恩碰了个软钉子,从此再也不到太学骚扰了。十二、痛恨贪暴,锄恶扬善封建官场贪污受贿成风,为整饬吏治,李勉严刑峻法。他当开封府尉时,上任后立即张贴告示:“凡受贿者,须在 3 天内自首,过日者舁榇相见。”告示贴出后,有一个自恃有点背景的污吏,一天受贿后故意放出风来,让李勉知道。过了期限后,他又满不在乎,而且还让人抬着棺材去见李勉。李勉在弄清真相后,说:“故意受贿枉法,罪加一等。”对方不以为然,李勉命令手下“将他装入棺材。”这时他才如梦方醒,但为时已晚,被扔进河里。此后,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官员心惊肉跳,再也不敢贪赃枉法了。十三、新鞋踩泥《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

古代廉政小故事

古代廉政小故事
古代廉政小故事
中国古代有许多廉政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寓意深刻,对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以下是几个古代廉政小故事:
1. 羊续悬鱼:东汉时,羊续任南阳太守。有一次,有个下属送给他一条鱼,他推让不掉,就把鱼悬挂在庭中。后来这人又送鱼来,羊续指着悬挂的干鱼说:“你原先送给我的鱼,如今还挂着,不用再送啦!”来人明白了羊续的意思,带着鱼走了。羊续悬鱼的故事流传开来,“悬鱼”一词也成了为官清廉的典故。
这些故事虽然简短,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涵,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 一钱太守:东汉刘宠任会稽太守时,操守廉政,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将作大匠(主管工程建设的官员)。赴任时,当地百姓纷纷自发前来送行,并送上许多金银财物。刘宠难以推辞,只得象征性地从中拿了一枚铜钱。他出了山阴县界,就把这枚铜钱投到了江里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有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使陶侃深受教育。

古代清廉家风故事13篇

古代清廉家风故事13篇

古代清廉家风故事13篇1.《岳飞之母:红袖添香》红袖添香是岳飞之母的名字,她和丈夫在家庭中树立了崇高的家风。

红袖添香尊重丈夫的决策,支持他为国家尽忠职守。

她清廉正直,从不索取财物,严格要求家人廉洁自律。

她教育子女要诚实守信,为人正直。

岳飞从小受到红袖添香的熏陶,成为一位忠诚于国家、清正廉洁的将领。

2.《文天祥:侠肝义胆的忠臣》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和忠臣。

他以其崇高的品格和清廉家风而闻名于世。

在政治上,文天祥正直廉洁,不受贿赂,不奢侈享乐。

他时常告诫家人要廉洁自律,做到清正自守。

他母亲也是一位敦厚贤淑的女性,为他树立了高尚的家风。

文天祥罢官后,过着朴素的生活,示范了节俭和廉洁的生活方式。

3.《张居正:忠诚廉洁的明朝宰相》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宰相,他以清廉正直著称。

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他坚决抵制贪污腐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国家的治理。

他的清廉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也把清廉的理念传承给自己的子女,教育他们要廉洁自守,维护家族的声誉。

4.《李时中:清廉家风传承至医学家》李时中是中国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他的家族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清廉家风。

李时中从小受到家庭教育,明白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他在医学领域中,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在学术研究和医疗实践中严守道德底线。

他的成功不仅源于他的才华和努力,也归功于他所接受的良好家风教育。

5.《诸葛亮:清廉谦逊的智者》诸葛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被尊称为“卧龙先生”,他以他的智慧和清廉正直而受到世人的敬仰。

诸葛亮在政治上拒绝受贿,对官员廉洁自律有高要求。

他在家庭中培养了清廉谦逊的家风。

他的妻子黄承儿也同样深得他的品格,他们共同奉行清正廉洁的生活方式。

6.《林则徐:清廉的圣人》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睿智的官员。

他清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他对财富的无欲望。

在他任职期间,他坚决反对不道德的行为,并采取措施打击腐败。

他以身作则,对家人严格要求,教育他们要清正自守。

古代 清廉 故事

古代 清廉 故事

古代清廉故事:伦理光辉照耀古代的公正风采引言:在古代,清廉正直的品质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人们敬畏道德原则,守信守法,并以身作则,成为清廉的楷模。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分享几个古代清廉故事,这些故事展示了古代人民坚守正义、廉洁奉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时刻铭记清廉的重要性。

正文:故事一:《廉洁公卿菜籽事件》古代有一位名叫钟繇的官员,他受命在一州任职。

一天,有人将一袋菜籽放在他家门口,并匿名举报他收受贿赂。

面对这个陷阱,钟繇选择了坚守清廉原则,他公开将菜籽送到州衙,并要求展开调查。

最终,调查表明他是清白的,而举报者却被揪出来,这个事件成为了后世人们传颂的清廉佳话。

故事二:《孔子与陈副宰的对话》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清廉无比看重。

有一次,孔子在一次会见中发现周遭的官员中没有一个人是廉洁的。

他询问陈副宰:“你为什么站在朝堂上没有仪态?”陈副宰顿时惭愧起来,他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

这个对话象征着孔子对清廉的追求和对弘扬正义风尚的呼吁。

故事三:《谏官统治与贵族的清廉品质》在一个古代国家里,贪官当道,国家日渐衰败。

一位清廉的谏官坚持上书贵族,提醒他们国家的危机。

然而,贵族们却回绝了他的建议,继续享乐腐化。

清廉的谏官不畏强权,继续坚定地为正义辩护,并最终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和支持。

谏官的清廉品质激励了更多人以公正的心态行事,国家最终得以重修旧好。

结语:这些古代清廉故事展示了古代人民坚守正直、维护公正的决心。

他们的行为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以古人们的榜样为指引,发扬清廉的精神,勇敢地追求正义和公平。

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充满廉洁和公正的社会,让伦理的光辉再次照耀世界。

中国古代廉洁小故事

中国古代廉洁小故事

中国古代廉洁小故事提到廉洁,大家肯定会想到为官清廉的于成龙、公正严明的包青天、以身作则的周恩来......他们都是廉洁的模范,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你们还自带那些古代廉洁小(故事)呢,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古代廉洁小故事,欢迎查阅。

古代廉洁小故事1“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入京》释义两袖清风: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全部。

比方做官廉洁。

也比方穷得一无全部。

现多数比方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

早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海》一诗中就已消失了“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著有《青崖集》五卷,曾任元朝中书省掾吏、监察御史、南台御史中丞等官职,品性清廉,颇有政声。

此外,元朝陈基在《次韵吴江道中》一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两袖清风身欲飘,仗藜随月步长桥。

”只不过当时这一词语还没有与为官清廉这一意思联系在一起。

到了明朝吴应箕的笔下,“两袖清风”这一(成语)就已被用来表达清贫之意了:“入计时,止于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

”从今以后,“两袖清风”(亦作“清风两袖”)才渐渐演化成为官清廉的意思。

如明朝另一位清官况钟(1383—1443年)在出任苏州知府任满赴京考绩时,为拒收群众送的礼物,就曾作诗云:“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绵。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在于谦为官的时期,在外地做官或京官奉差外出,便趁机搜刮一些民财和土特产,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以便为自己的升官制造条件。

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管区内百姓的疾苦、要求写下来,并附上自己的治理方案,便预备动身。

手下人挡住他说:“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于谦装作不懂,说:“我应当带的都带齐了,还带什么呀?”手下人说:“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于谦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呢!”手下人焦急地说。

廉政故事(精选25个)

廉政故事(精选25个)

廉政故事(一)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手说“好白嫩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政故事(二)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莫非是不私一钱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坏话了。

廉政故事(三)两袖清风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政故事(四)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廉政故事(五)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教育。

廉政故事(六)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廉政故事(七)丹心要学月月红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著名诗人。

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称道和传颂。

古人清廉故事

古人清廉故事

古人清廉故事
1、晏婴辞礼。

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婴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他廉洁从政,清白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一一辞绝。

2、子罕弗受玉。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主管建筑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接受。

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加工玉石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

"
3、杨震暮夜却金。

东汉名臣杨震50岁时到州郡任职,当他前往郡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前去看望杨震,晚上欲送杨震黄金十斤。

杨震说:"老朋友懂你,你为什么不懂老朋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抱起黄金惭愧地离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廉洁小故事9则古代廉洁小故事1:我以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

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

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

”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

”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

”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

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古代廉洁小故事2: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古代廉洁小故事3: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古代廉洁小故事4: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古代廉洁小故事5: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古代廉洁小故事6: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古代廉洁小故事7: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古代廉洁小故事8: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古代廉洁小故事9:丹心要学月月红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

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

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

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

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

”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

”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

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

”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

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

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惩贪除恶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

古代廉洁小故事10:公仪休不受鱼公仪休是战国初期鲁国宰相,他坚持奉职循理,以德治国,始终不变,使朝廷大小官员自守清正,既不与百姓争利,也不妄取小惠。

公仪休有一嗜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

宰相爱吃鱼,自然就有人主动给他送鱼。

一天,有一送鱼者带着一筐上等新鲜鱼,给公仪休送来。

但他坚辞不受。

送鱼者大为不解地问:“听说宰相喜欢吃鱼,特意给您送来,不知为什么您又不收呢?”公仪休笑了笑,对送鱼者说:“正是因为我特别爱吃鱼,所以我才坚决拒绝接受任何人馈送的鱼。

道理很简单,我身为宰相,而宰相的俸禄足够我自己买鱼的开销,假如今天我因接受别人的鱼而被罢免官职,那谁还给我送鱼呢?这就是我不受鱼的原由啊!”古代廉洁小故事11:子罕以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

子罕拒不接受。

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

”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

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

”古代廉洁小故事12:羊续悬鱼拒礼东汉时,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但是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因为官清正廉洁,倍受当时人们的尊敬,都称他是“清廉太守”。

有个下属看到太守的生活太清苦了,一天就拿了几条鲜鱼送给羊续,请他尝尝。

羊续虽然把鱼收下了,但却没有吃,而是悬挂在庭堂上。

过了些日子那个下属又送鱼给羊续,羊续指着庭堂上悬挂的干鱼说:“你原先送给我的鱼,如今还挂着哪,不用再送啦!”来人本来想趁着送鱼的机会请太守办点私事,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以后,也再不敢给太守送东西了。

羊续不仅对下属们如此,就是对自己的至亲也是这样。

他在州衙办公,妻儿希望能和羊续住在一起,生活上好有个照应。

羊续领着妻子、儿子到了他住的地方。

妻儿见到屋里全部财产只是一床粗布被、一件旧短衣,几斗麦子和一点盐。

羊续对儿子说:“我就是这样过日子,你们要到这来住,叫我拿什么供养你们母子呢?还是回乡下家中住吧。

”儿子不解地说:“人家父亲当官,三亲六故都受惠,可我们借不上一点光。

”还是妻子了解羊续,对儿子说:“你还不了解你爹呀。

你也读了些书,对清官十分敬仰。

现在清官就在你面前,怎么迷惑了呢?”儿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于是欣然和母亲一起回到乡下去了。

古代廉洁小故事13:刘宠克己奉公东汉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太守刘宠因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被调往京城任职。

临行之前,但见几位白发老人,蹒跚而至,结伴前来,说是要为太守送行。

刘宠听说,连忙谢过,老人们说:“以前为官者贪钱恋物,常常闹得鸡犬不宁,百姓寝食不安。

自从您任太守,官吏克己奉公,百姓安居乐业。

今日太守要走,大家实感难舍难离,特来专程相送,以表心意。

”说着,每人托出一百文钱,要交给刘宠留着途中使用。

刘宠听罢,十分感动地说:“父老们如此过奖,我实在愧不堪言。

大家的心意我领受了,这钱我不能收,还是请带回去吧!”老人们情真意切,执意赠送。

刘宠无奈,只得从每人手里拿了一文钱收下,老人们这才称谢作别。

刘宠见老人们渐渐远去,遂将收下的那几文钱轻轻地投进了河中。

此事很快传开,人们纷纷称赞刘宠,有人为他起了个美名,叫“一钱太守”。

据说,如今浙江绍兴市北面的钱清镇,就是当年刘宠投钱入河的地方。

古代廉洁小故事14:孙谦保廉留遗书南朝宋明帝时期,孙谦以清廉慎行,有治干之才被提升为巴东和建平二郡太守。

天监十五年(516),孙谦已九十二岁,他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立志身死之后也要保持廉洁操行。

他给儿子们留下遗书,写道:“我年轻时本没有追求世俗富贵的意思,因此不求出人头地。

后来历仕三代,官成两朝,以我这样的资历和名位,死后可能会得到朝廷的封赐,这是国家的惯例。

待我气绝之后,你们应马上将我幅巾束发,免冠下葬,以存俭率。

”又嘱咐:“葬我之时,棺足藏身,墓足置柩就可以了。

送葬时引路的鬼幡之类可以省去,以我平时所乘之车为灵车,平时所卧之床为灵床,装了粗制竹席以备必要礼节,其他皆可免去。

”孙谦死后,他的儿子们遵照这个遗嘱为他送葬,使他保持了最后的清廉气节。

古代廉洁小故事15:赵轨清廉若水隋朝时,赵轨曾任齐州(今济南市)别驾,东面邻居家有桑树。

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红的桑葚落在他家的院子里,满地都是。

他叫家人把桑葚捡起来,送还给邻居,并告诫儿子说:“我并不是要以此来求取名誉,只是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享用了心里也会不安。

”赵轨在齐州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绩都是最好,得到皇帝的嘉奖,被征入朝任职。

离开时,父老乡亲们都洒泪送别。

一位长者代表百姓捧着一杯清水,颤巍巍地敬奉到赵轨面前,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有如水火不相交。

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

”赵轨非常感激,接过杯水,一饮而尽。

后来,赵轨任原州(治今宁夏固原)总管司马,注意严格约束部下,对百姓秋毫无犯。

有一次,赵轨领人结队夜行部下不小心,马踏入田中,踩坏了禾苗,他即令停止前进。

天亮后,查到了田主,赔偿了损失后才率队起程。

原州的百姓、官听说此事后,无不感动,并从此以赵轨为榜样,注意自己的操行。

古代廉洁小故事16: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

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

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

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

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古代廉洁小故事17:王翱五朝廉吏王翱是明朝成祖至景帝连续五朝的廉吏,他身居官场几十年,尽管位高权重,但他始终保持公正、廉洁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