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阶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及社会地位:
国家管理人阶层,即由国家权力的实际控制者所组成的社会群体,由中央、地方的各级官员和受托享有政府管理权力的组织中的控制者组成,他们实际控制着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走势。和哪个阶层组成联盟、倾向于哪个阶层;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如何平衡各阶层的利益。这个阶层在整个社会的运行、调控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权力的实际控制者,强调的是实际控制者,以此将普通业务性的公务人员予以区别。
资本家阶层。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和实际控制者,主要由大、中资本家组成。他们以对生产资料的拥有和控制分配社会资源,通过对企业的控制,影响和控制社会。这个阶层的共同特征是以资本的运作为主,通过资本运作获得利益。因为生产资料的拥有、控制仍然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因素,所以这个阶层对社会的经济控制依然有极强的能力,进而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这个阶层在中国目前是一小部分人,但能量很大。
中产阶级——即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划分至今不很明晰,有些模糊。中间阶层的划分既有职业的成份,又有收入、消费等方面的含义。在形式上一般认为是主要由具有管理权利、专业技术知识的白领阶层,他们以知识的应用、行使管理权、特殊技能的发挥为主要工作方式。典型的如大、中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中、高级公司职员、大学教授、高级专家、自我雇佣的小私营企业主、持股人、企业承包人、高级营销人员、知名律师、中介行业的投资人、体育明星、歌星等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间阶层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在任何社会中,中间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表现为中间阶层是介于高层和底层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就会大大缓解;其次,中间层代表温和、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发展的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第三,这个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当这个群体在人数上成为社会的多数时,其生活、消费方式就保证了社会有庞大、可持续增长的消费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增长稳定、持续的有力保障。所以,一个稳定、优良的社会阶层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即中间阶层人数较多,大资本家阶层和社会底层占较小的比例。如此,社会才能保持政治、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在我国目前,依然是中间层欠缺,是底层大上部小的“金字塔型”阶层分布,高层与底层的

冲突得不到有力的缓冲;消费市场的增长缓慢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减缓也与此有关,很明显,贫困的社会底层不可能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
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在阶层划分中辅助性的指标收入、消费水平等,因地区的不同,其绝对值也就不同。例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年收入3万元左右可能达不到中产阶级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但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年收入3、4万元的营销人员可能会被认为属于中产阶级。
劳动者阶层。这个阶层的共同特征是以劳动为生。其划分标准以职业和收入为主。依职业、收入的不同,这个阶层被细分为三个子阶层:贫困型、温饱型、发展型。
贫困型——主要指贫困山区的农民、年老体弱和无技能的城市下岗职工、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等。这部分人的生活极为贫困,是绝对生活贫困者。他们的年收入在3、4千元左右甚至更低,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衣、食、住、行对他们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为如何生存而苦脑,一旦发生较大的疾病、子女上大学、意外事故等,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灾难性打击,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
在中国西南、西北以及一些山区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员总数有6500万人左右③(孙立平李强 沈原 2004)。在城市中,形成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尤其是那些40-50岁左右的中年失业者及其家庭,这部分人的夫妻双方大部分只受过初等、中等教育,过去从事的主要是低技术的体力工作,现因公司不景气破产或停产、半停产,这部分人既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新的经济增长产业,需要较高的文化程度,他们对此也没有任何机会,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的淘汰者,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工资收入,同时也失去了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在他们目前连自己的生活都成为困难的时候,他们又不幸的是家庭的中坚,上有老、下有小,其家庭成员一旦发生较大的疾病、上大学等较大的开支,都是他们无法解决的困难。他们在企业中长期从事单一、具体的体力性操作工作,没有经商做买卖的意识和能力,大量的民工涌进城市、大量的下岗、半下岗工人,使得小本经营买卖也变的竞争十分激烈和微利。从整体上说,他们的出路将会越来越难,他们比那些已退休的职工、比有一块承包地的农民更为困难,他们是改革利益的受损体。社会地位的下降、经济保障的灭失、城市生活中贫富的巨大反差、子女的前途也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这一切,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
温饱型。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体力劳

动为生。典型的如一般企业的产业工人、服务行业中的普通服务员、建筑业的民工、自给自足的农民、小个体户、普通营业员等。因地区分布的不同,他们的收入也有所不同。在发达地区,如广州,他们的年收入在1-1.5万元左右。之所以将他们划分为温饱型,是说他们的生活刚刚脱离了绝对贫困线,他们的衣、食有了一定的保证,但他们依然很脆弱,面对本人及家庭成员的疾病、失业、子女上大学、养老等问题,他们依然是束手无策,他们随时有可能因一个微小的振荡而掉进贫困型中。
发展型——是指智力型劳动者,他们是劳动者阶层的最高层。典型的如技术工人、公司中的普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中介行业中的一般律师、注册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个体工商户、中小学教师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知识、技能性劳动为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且收入中等,他们依然属于劳动者阶层。与贫困型、温饱型劳动者相比,他们对工作的兴趣部分来自于生活的必须(解决物质需要);部分来自于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向上层流动的追求,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对自我成就等高层次需要有一定的追求。在发达地区,如广州,他们的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在内地,在2万元左右。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为稳定,有初步的失业、疾病和养老保障,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社会网络关系等稀缺资源,他们在社会上已有了一定的声望。之所以说他们是发展型,是说他们通过阶层流动、身份转换,有可能上升到中产阶级甚至更高。
目前,在短时期内培育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是不现实的,中产阶级的形成,第一要有较长的产业化阶段,在产业化阶段才能形成有规模的中产阶级;第二,由高等教育和科技进步造就大量不直接操作生产劳动的新职业和从业人员。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约50%④(李培林 2004),农村人口将近10亿⑤(孙立平 2004),在城市的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是普通的产业工人、普通的公司办事员、商业、服务行业的普通营业员、服务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劳动者阶层中的温饱型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在短时期内造就一大批中产阶级成员是不可能的,较为现实和有希望的是,造就一大批智力型劳动者,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中产阶级的预备队,是准中产阶级。通过造就庞大的智力型劳动者阶层,改变社会结构,使政治、经济、文化趋于稳定的发展。
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观分析
在中国消费市场一片繁荣的今天,对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观做一下简单分析,或者干脆能

做一个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分析之前,我们要知道当今中国消费群体主要分为哪些类别。按照转型期社会不断涌现出的新新阶层,我们暂可把当今中国分为如下阶层并作出如下判断:
第一,传统富豪阶层。此类人群生来有好车好房,经济不是问题,生活在富裕与充足中,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将更多心思投入到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中去。此类人群消费能力极强,并且关键点在于消费能力稳定,能够持久消费,好不保守。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10分。
第二,新新富豪阶层。此类人群一般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踏入富豪阶层。比如一些职业经理人。此类人群一般而言消费欲望最强,为了获得生活的满足和与之身份相匹配的消费实力成为驱动其消费的重要力量。并且此类人群最热衷于高端、高档次的、有内涵的消费。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9.5分。
第三,暴发户阶层。此类人群一般依靠做生意发家或者投资在一夜间成为亿万富豪。比如地方上一些煤矿老板,比如一些职业金融投机者。此类人群一般学历不是太高,但头脑绝对灵活,并且自尊心最强。正是超强的自尊心成就了其不断获得成功的动力。在其成功后,这类人群往往会作一些旁人看来奢侈的事情,比如大把大把地烧钱作一些在旁人看来没必要没意义的事情,但此类人却从中获得了满足。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9分。
第四,中产阶级阶层。此类人群往往是任何一个国家消费市场的生力军和顶梁柱,因为其庞大的规模注定了任何一个商业机构都不够怠慢忽视它。此类阶层往往学历属于中上,且几乎都生活在城市。此类人群消费的最大特点是能够随着自己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自己生活上的消费,消费观念较为开放和开明。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8.5分。
第五,特殊消费阶层。此类人群的最大特点是自身收入微薄甚至没有收入,但消费观念却很超前,并且消费积极性很活跃,尽管量不大,但由于人数众多,仍然不可小觑。此类人群主要是各类学生、专职太太、专职老公、小蜜、二奶等。此类人群的消费能力主要依靠相关的亲人。由于没有或者很少亲身体验赚钱的辛苦,所以消费比较感性。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8分。
第六,富裕阶层。如果说中产阶级阶层主要生活在城市的话,那富裕阶层主要指农村那些依靠勤劳和智慧富裕起来的农民朋友,尽管有部分人因经济条件改变了而迁往城里定居生活,但依旧归类在富裕阶层。因为此阶层消费有个鲜明的特点就

是还不如中产阶级阶层那样开放和开明。此类基层的人即使经济条件好了以后,往往也不敢放开手脚消费,进入餐馆习惯点那些中低档的菜,开的是最实惠便宜的车,用的是最实惠的家具。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注定了此类人群与中产阶级在消费观念上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7分。
第七,温饱阶层。此类阶层主要包括城镇低保人员和广大农村居民。只能填饱肚子是这类阶层的最大特征,因此,在消费上相当保守,往往花10块钱都会认真地思考半天。但由于人数众多以及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此类人群的经济收入会慢慢地不断增多,因为此类人群的消费能量也将逐渐地释放出来。但目前而看,此类人群的消费实力及其地下,只会考虑对生活必需和生产必须作一些少量的投资。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5分。
第八,贫困阶层。如果说温饱阶层还能维持家计,填饱肚子的话,那贫困阶层是吃了上顿下顿也没有着落的那类人群。此类人群连基本的生活必需和生产必需都很难支付起。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1分。
第九,赤贫阶层。此类基层主要指那些流浪的乞丐,无助老人小孩等。如果说贫困阶层还能吃的起上顿,那此类阶层能吃上个饭就是万幸了,根本不能谈任何消费。我们暂且给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的广度和深度打0分。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要发展经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市场,不能光纸上谈兵,或者依靠某些低级的手段,比如欺诈宣传、过分炒作等,来给某些行业低迷的消费状态吃一副壮阳药,而是要深入实地研究,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态和消费观念,才能把好脉,对消费市场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