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第一章:空气与生命1.1 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成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氧气的用途。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性质。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通过问题解答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掌握。

第二章:水的循环2.1 教学目标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因。

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2 教学内容水循环的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因。

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

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水循环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4 教学评价通过问题解答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掌握。

第三章:碳和碳的化合物3.1 教学目标了解碳的性质和用途。

掌握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理解碳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3.2 教学内容碳的性质和用途。

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碳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碳的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碳的用途。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碳的化合物的性质。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碳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通过问题解答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碳的化合物性质的掌握。

第四章:金属与合金4.1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掌握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4.2 教学内容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金属的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金属的用途。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1.1 实验室基本操作与实验安全学习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1.2 常用仪器与使用方法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如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学习正确使用这些仪器的方法。

1.3 实验设计与实验报告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2.1 原子与分子复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分子的概念和特性。

2.2 离子与化合物学习离子的形成和离子的性质。

学习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2.3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分类,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学习如何判断物质的分类。

第三章:溶液与浓度3.1 溶液的定义与特点学习溶液的概念和特性。

学习溶液的制备方法。

3.2 溶液的浓度学习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学习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

3.3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学习如何稀释和浓缩溶液。

学习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4.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学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等。

4.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

4.3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条件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等。

第五章:有机化学基础5.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性。

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5.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如链状结构、环状结构等。

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沸点、溶解性等。

5.3 有机化学反应学习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学习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和机理。

第六章:碳和碳的化合物6.1 碳的单质学习碳的单质形态,如金刚石、石墨等。

理解碳的化学性质。

6.2 碳的氧化物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探讨碳的氧化物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专题九 单元1: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_教案设计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专题九 单元1: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_教案设计

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2.了解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有机物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重要性。

3.掌握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与有机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化学资料、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运用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通过自身参与科学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了解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有机物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重要性。

2.知道食物中包含的营养素及这些营养素的组成,对人体的作用。

3.培养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教师板书课题: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

二、新课讲授(一)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最早指从动植物体(有机体)里提取的一些物质。

现在,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也称有机物。

把2H O 、24H SO 、NaCl 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有机化合物。

如人体从食物中吸取的糖类、油脂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上的衣物,不管是天然的棉、麻、丝,还是人工合成的涤纶、尼龙等,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治疗疾病的药物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分子中可以只含有1个碳原子,也可以含有若干个甚至成千上万个碳原子,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常被称作高分子)。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它们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属性。

(二)知识点二:糖类。

大家翻开课本,糖类化合 物由碳(C )、氢(H )、氧(O )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组成一般可表示为()m 2n C H O ,故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食物中的糖类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纤维素和淀粉等。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7.1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7.1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说课稿
1.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进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和pH值测定实验,巩固实验操作技能。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酸碱性溶液,并提出解决方案。
3.小组讨论:设置一些关于酸碱性溶液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在认知水平上,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对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操作可能需要更多的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和动手操作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而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则可能相对缺乏兴趣。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依赖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有待加强。
1.教具:酸碱指示剂、pH试纸、各种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等,用于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化学软件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技术工具:互联网、投影仪、实验操作摄像头等,实现实时展示、远程控制,方便学生观看和参与。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实验现象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拓展教学时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课堂活动:组织酸碱鉴别实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开展课堂小游戏,如“酸碱知识问答”,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8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8
9.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金属性质的学习将更加深入,但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重难点突破设想:在实验前进行详细的操作演示和安全教育,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主动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作业要求:
-所有作业需在课后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注重思考、分析和总结,避免机械性记忆。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结合金属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为切入点,如硬币、铝箔、铁锅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金属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2.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金属会有不同的用途?金属的性质是如何影响其用途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总结金属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下 7.3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案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下 7.3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
学生自主学习内容(预设时间:8分钟)
1.常见的盐有哪些?
2.它们的俗称、性质、用途分别是什么?
3.粗盐提纯有哪些步骤?
教师讲解内容(预设时间:22分钟)
知识复习(或处理学生作业中反馈出的问题):
1、什么是盐?
2、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吗?
新课教学:
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氯化钠:1.化学式:NaCl
2.俗名:食盐
3 .食盐的主要用途P72:
4、亚硝酸钠(NaNO2) 特征: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

社会危害性: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g可致死。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二、粗盐的提纯
[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1.溶解2.过滤(过滤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3.蒸发[讨论与交流]
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

2.实验产率降低可能出现的原因。

课堂练习内容(预设时间:10分钟)
1.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2、(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等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1.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实验基本操作,如取用药品、仪器洗涤、干燥、加热等。

掌握实验安全常识,如防止药品腐蚀、火灾等。

1.2 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认识常用仪器,如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学习仪器使用方法,如准确读数、洗涤、组装和拆卸等。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了解原子序数、原子量等概念。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2.2 离子与离子化合物学习离子的形成、命名和书写方法。

了解离子化合物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第三章:物质的分类与变化3.1 物质的分类学习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元素等基本概念。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3.2 化学反应类型学习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了解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概念。

第四章:溶液与浓度4.1 溶液的概念与性质学习溶液的定义、特点、组成和分类。

了解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4.2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学习溶液的配制方法,如准确称量、溶解等。

掌握溶液的稀释方法,如加水、加入溶剂等。

第五章:空气与环保5.1 空气的组成学习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和用途。

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5.2 空气质量与环保学习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方法和空气质量评价。

了解环保意识、空气污染原因与防治措施。

第六章:水与水资源6.1 水的性质与组成学习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沸点、冰点等。

了解水的分子式H2O,掌握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性质。

6.2 水的净化与污染学习水的自然净化过程,如沉淀、过滤、消毒等。

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七章:金属与非金属7.1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反射性等。

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易氧化、腐蚀等。

探讨金属的广泛应用,如建筑、电子、交通等。

7.2 非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学习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如绝缘性、脆性、透明性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第一章:分子的基本性质1.1 分子与原子学习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

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1.2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学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掌握分子间距离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1.3 分子的运动学习分子运动的规律。

探究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2.1 化合反应学习化合反应的特点。

举例说明化合反应的应用。

2.2 分解反应学习分解反应的特点。

举例说明分解反应的应用。

2.3 置换反应学习置换反应的特点。

举例说明置换反应的应用。

第三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3.1 有机物的概念和特点学习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区别。

3.2 有机物的结构学习有机物的基本结构。

掌握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3.3 有机物的性质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探究有机物的应用。

第四章:碳和碳的化合物4.1 碳的单质学习碳的单质形态。

理解碳的化学性质。

4.2 碳的氧化物学习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探究碳的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4.3 碳的氢化物学习碳的氢化物的性质。

理解碳的氢化物的重要化合物。

第五章:酸碱盐和氧化物5.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酸碱盐的分类和命名。

5.2 酸碱盐的性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探究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5.3 氧化物学习氧化物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氧化物的分类和命名。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第六章:金属和金属化合物6.1 金属的性质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6.2 金属的冶炼和应用学习金属的冶炼方法。

了解金属的重要应用和金属资源的保护。

6.3 金属化合物学习金属的氧化物、卤化物等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金属化合物的应用。

第七章:非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7.1 非金属的性质学习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探究非金属的重要应用。

7.2 气体的性质和制备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掌握气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7.3 非金属的氧化物和酸学习非金属的氧化物和酸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专题7 初识酸碱盐【课题】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2、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和方法---知道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与pH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和pH的关系。

【课型】新课。

【教法】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具】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或实验→巩固练习→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1、2,分三步完成:A.达成目标1 B.达成目标2 C.巩固目标2【板书设计】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实验——用石蕊和酚酞测定白醋、食盐水、蔗糖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第 2 课时【教学流程】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或实验→巩固练习→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2~4,分三步完成:A.达成目标2、3 B.达成目标4 C.巩固目标3、4【板书设计】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二.溶液的酸碱度—pH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范围:0~14之间关系:(1) pH<7, 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

例如:稀盐酸、硫酸溶液等。

(2) pH=7,溶液呈中性。

例如:食盐水、蔗糖水、蒸馏水等。

(3) 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例如: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等。

三.测定方法:(1) pH试纸—比色卡。

(2) pH计。

四.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意义【作业设计】填写下列物质的酸碱性(填:酸、碱或中性)、pH(填:<、= 或 >)以及 pH的变化(填:不变、变大或变小)1、一瓶食盐水,溶液呈性,pH 7,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pH ;2、一瓶蒸馏水,呈性,pH 7, 通入二氧化碳后pH ;3、一瓶石灰水,溶液呈性,pH 7,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pH ;4、一瓶醋酸,溶液呈性,pH 7, 加水稀释后pH ;5、一瓶稀盐酸,溶液呈性,pH 7,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pH 。

仁爱版初中化学教案

仁爱版初中化学教案

仁爱版初中化学教案课题:化学元素与周期表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2. 能够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定位元素;3.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4. 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分类。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表示;2.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化学元素与周期表的介绍;2. 教学实验: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根据原子序数找到相应的元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人类认识化学元素的历史,引出元素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元素是化学中的基本单位。

2. 学习化学元素:介绍元素的符号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3. 实验展示: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找到相应的元素,加深对元素周期表的了解。

4. 深化学习:让学生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对元素进行分类,并讨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展示;2. 学生可根据元素周期表对各元素的性质进行比较分析;3. 学生可以进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 完成化学元素与周期表的相关练习题;2. 制作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模型,展示给同学;3. 查找一些元素的应用领域,并做简单介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专题7 单元3 盐 化学肥料-教案设计1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专题7 单元3 盐 化学肥料-教案设计1

盐 化学肥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化学资料、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运用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通过自身参与科学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了解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2.知道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培养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盐 化学肥料。

教师板书课题:盐 化学肥料。

二、新课讲授(一)知识点一:盐的组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不等同于化学中盐的概念。

化学上所说的“盐”是由阳离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4NH )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4K SO 、23Na CO 、3CaCO 、4NH Cl 等都是盐。

依据盐的组成,可以把盐分成钠盐、钾盐、钙盐、铵盐等;也可以把盐分成盐酸盐(也称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

(二)知识点二:盐的性质大家翻开课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各不相同。

如碳酸钠、氯化铵、硝酸钾和硫酸铜等盐易溶于水,而硫酸钡、氯化银和碳酸钙等盐难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钾盐、钠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碳酸盐多数不溶于水。

(三)知识点三:复分解反应盐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酸、碱或盐发生反应。

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这类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2322Na CO +2HCl=2NaCl+CO +H O ↑()2332Na CO +Ca =2NaCl+CaCO OH ↓2323Na CO +Ca =2NaCl+CaCO Cl ↓(四)知识点三:化肥的种类及作用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较多的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元素,需要微量的硼、锰、铜、锌、钼等元素。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下 7.3 化学肥料 教案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下 7.3 化学肥料  教案

化学肥料【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N、P、K肥的方法。

3、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区分N、P、K肥的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准备】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水、烧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多媒体展示图片长势良好的果树、麦田、水稻,植物病态图片【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呢?【板书】一、化肥的简介【展示】常见氮肥的图片和实物。

【提问】通过观察样品,出NH4HCO3、CO(NH2)2、(NH4)2SO4和NH4NO3的含氮质量分数。

【提问】氮肥对农作物的生长究竟有什么重要作用呢?缺少氮元素会是什么样子呢?【教师】农业上除了使用氮肥外,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磷肥【板书】二、磷肥【展示】磷矿石标本和过磷酸钙。

【讲解】磷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小结】各种磷肥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板书】三、钾肥【提问】你知道有哪些钾肥?展示钾肥样品。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回答钾肥的性质及施用方法。

目前农村常用的钾肥是什么?【展示】草木灰【教师】草木灰中的钾肥主要成分是K2CO3,它的水溶液呈碱性。

(多媒体动画解释回答。

)【练习总结】【讨论交流】交流信息资料,互查上述表格所填内容。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适时指导)。

【板书】四、复合肥料【提问】复合肥料的概念和种类。

【点拨】营养元素是指N、P、K三种元素。

【板书】化肥、农药的负面影响,辩证地看待使用化肥的利与弊【教师】化肥的使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是否也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呢?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大家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现在我们进行一场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化肥的使用是利大还是弊大?正方观点是化肥的使用是弊大于利;反方观点是化肥的使用是利大于弊。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下 7.2 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下 7.2 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实验内容 石灰水+硫酸铜溶液
化学方程式 石灰水+氯化铁溶液
化学方程式 碱的化学相似性
现象
三、碱的通性
项目
与指示
紫色石蕊
剂作用
无色酚酞
与非金属氧化物作用
与盐作用
碱的化学性质
四、课堂小结 (一)常见的碱
(二)碱的化学性质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1、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认识酸和 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碱及其溶液,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2、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比较、分析、 归纳的能力。
3、学会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对比,认识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增 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课例内容
常见的酸和碱
本节课是既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酸的一些物理性质之后安排的一节 认识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的一节常规课。目的是通过对酸的有关化学性质知 识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体会化学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探
究是化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必须改变 理念,将被动的探究方式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合 作探究,达到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境界。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的性质。
重难点
教学难点: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 建议
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习方法
活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一、引入新课
一、常见的碱
(一)碱的构成
教学过程
碱的化学式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盐、化学肥料》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盐、化学肥料》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单元3 盐化学肥料
【第2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实验探究→教师解答→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3、4,分两步完成:A.达成目标3、4 B.巩固目标3、4
附表
访问本地农民对农作物施用化学肥料的情况,填写调查表:
调查表
学校班级调查人调查日期
【板书设计】
二、化学肥料
1、氮肥
作用:
类别:尿素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2、磷肥
作用:
类别:普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磷矿粉
3、钾肥
作用:
类别: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
4、复合肥
类别: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
5、农家肥
作用:
类别:
三、铵根离子的鉴别方法。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1.1 认识化学实验室学习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和设施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流程1.2 实验室基本操作学习使用试管、烧杯、量筒等仪器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1.3 实验室药品的认识与使用学习药品的分类和命名了解药品的性质和储存方法第二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1 物质的性质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法2.2 物质的变化学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探究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第三章:原子和分子3.1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组成和原子核的结构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3.2 分子概念学习分子的定义和性质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团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4.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制第五章:能源和环境5.1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学习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探究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5.2 环境污染和保护学习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影响探索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第六章:水和溶液6.1 水的结构和性质学习水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探究水的电离和酸碱性6.2 溶液的概念和性质学习溶液的定义和类型探究溶液的浓度和稀释方法第七章:酸碱和盐7.1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学习酸碱的定义和性质探究酸碱的中和反应和pH值7.2 盐的概念和性质学习盐的定义和性质探究盐的溶解和沉淀反应第八章:金属和non-metal8.1 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方法8.2 non-metal的性质和应用学习non-metal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non-metal的反应和化合物第九章:有机合成和高分子材料9.1 有机合成的方法和技术学习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和反应探究有机合成的高效催化剂和新技术9.2 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和性质学习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性质探究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10.1 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作用探究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和作用10.2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探究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重点环节:实验室基本操作和药品的认识与使用。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教案标题:《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教学准备:1. 教材:《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章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实验器材:试剂、试管、烧杯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化学实验视频,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了解化学吗?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化学元素、化学分子、化学反应等。

2.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并帮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练习题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为什么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挖掘更多关于化学的知识。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实验操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节课需要加强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1.1 实验室的安全与规范学习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室中的安全常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1.2 实验工具的使用学习使用烧杯、试管、量筒等基本实验仪器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天平等特殊仪器1.3 实验基本操作技巧学习正确的称量、溶解、过滤等基本操作练习化学试剂的取用和储存方法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与分类2.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物质变化的基本类型2.2 混合物与纯净物学习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及区别掌握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特点2.3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各类物质的特点了解常见物质的分类及应用第三章:氧气与臭氧3.1 氧气的发现与制取学习氧气的发现过程和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3.2 臭氧的性质与作用学习臭氧的性质和制取方法了解臭氧的作用和应用3.3 氧气的用途与实验学习氧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掌握氧气的储存和运输方法第四章:碳及其化合物4.1 碳的性质与用途学习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碳的用途和应用4.2 碳的氧化物学习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制取方法掌握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实验操作4.3 碳酸盐与碳酸氢盐学习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和制取方法了解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应用第五章:酸碱盐的溶液5.1 酸碱盐的概念与分类学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酸碱盐的特点和区别5.2 酸碱盐的溶液学习酸碱盐的溶液的性质和制备方法了解酸碱盐溶液的应用和实验操作5.3 酸碱盐的反应学习酸碱盐的反应类型和特点掌握酸碱盐反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第六章:金属与金属材料6.1 金属的性质与分类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分类和特点6.2 金属的冶炼与提纯学习金属的冶炼方法和提纯技术掌握金属的工业应用6.3 金属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学习金属材料的选择标准和使用注意事项了解金属材料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七章:非金属材料7.1 非金属的性质与分类学习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非金属的分类和特点7.2 硅及其化合物学习硅的性质、制取和用途掌握硅酸盐材料的应用7.3 非金属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学习非金属材料的选择标准和使用注意事项了解非金属材料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八章:有机化合物8.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区别8.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规则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和结构8.3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九章:化学反应与能量9.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与速率9.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应用9.3 化学电池与原电池学习化学电池的原理和分类了解原电池的应用和环境保护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10.1 饮食与化学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10.2 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学习常见化学物质的特性和用途掌握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0.3 环保与化学学习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保化学的理念和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实验室的安全与规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实验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实验室规范的操作:正确操作实验仪器,遵循实验步骤重点环节2: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分:宏观和微观特征的识别物质的分类方法:单质、化合物、酸、碱、盐的分类及特征重点环节3: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氧气的制备方法: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等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重点环节4: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的制备: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等重点环节5:酸碱盐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盐和水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重点环节6:金属的性质与分类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金属的分类: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区分重点环节7: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碳链、碳环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烯烃、炔烃等命名规则重点环节8: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化学反应的平衡与速率:平衡常数、速率常数等重点环节9:生活中的化学饮食与健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品安全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化学物质的利与弊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文主要针对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中的重点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补充。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9.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9.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9.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9.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开发与利用,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能源的定义与分类,燃料燃烧的原理,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以及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2.燃料燃烧的原理:归纳燃料燃烧的化学过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3.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总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如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小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能源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如能源知识问答、实验操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设计课后作业,如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们的学习兴趣。
2.情境创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用电、出行方式等,感受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利用表格、图片等形式,展示能源的分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

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教案-最新

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教案-最新

单元1 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与有机物;(2)了解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3)了解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有机物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根据几类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学习比较归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增强健康。

【教学重点与难点】食物中包含的营养素及这些营养素的组成,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用具】常见食物(蛋、肉、蔬菜、水果)、真皮、人造皮革、棉纱线、蒸馏水、AgNO3溶液、镊子、试管、滴管、玻璃棒、酒精灯。

【板书设计】一、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二、糖类1、主要功能: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供肌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

酶C6H12O6+6O26CO2+6H2O(放热)2、常见问题:a.多糖:如淀粉[(C6H10O5)n]、纤维素b.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3、存在:植物种子或块茎中4、食物来源:米、面、玉米、甘蔗、马铃薯……三、油脂1、主要功能: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2、常见的油脂:花生油、牛油、奶油等。

3、食物来源。

四、蛋白质1、主要功能: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肌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动物肌肉、毛皮、蹄、角、乳汁、大豆花生的种子。

3、食物来源。

4、蛋白质的变质。

五、其他营养物质1、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注:①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②维生素的缺乏与疾病。

2、无机盐3、水【课堂练习】1、下列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米饭B.黄瓜C.豆腐D.面条2、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D.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3、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但CO、CO2及含CO32-的化合物除外,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通常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7 初识酸碱盐【课题】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2、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和方法---知道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与pH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和pH的关系。

【课型】新课。

【教法】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具】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或实验→巩固练习→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1、2,分三步完成:A.达成目标1 B.达成目标2 C.巩固目标2【板书设计】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实验——用石蕊和酚酞测定白醋、食盐水、蔗糖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水的酸碱性,并观察实验现象:第 2 课时【教学流程】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或实验→巩固练习→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2~4,分三步完成:A.达成目标2、3 B.达成目标4 C.巩固目标3、4【板书设计】二.溶液的酸碱度—pH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范围:0~14之间关系:(1) pH<7, 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

例如:稀盐酸、硫酸溶液等。

(2) pH=7,溶液呈中性。

例如:食盐水、蔗糖水、蒸馏水等。

(3) 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例如: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等。

三.测定方法:(1) pH试纸—比色卡。

(2) pH计。

四.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意义【作业设计】填写下列物质的酸碱性(填:酸、碱或中性)、pH(填:<、= 或 >)以及 pH的变化(填:不变、变大或变小)1、一瓶食盐水,溶液呈性,pH 7,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pH ;2、一瓶蒸馏水,呈性,pH 7, 通入二氧化碳后pH ;3、一瓶石灰水,溶液呈性,pH 7,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pH ;4、一瓶醋酸,溶液呈性,pH 7, 加水稀释后pH ;5、一瓶稀盐酸,溶液呈性,pH 7,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pH 。

【课后反思】【课题】单元2 几种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置换反应和中和反应,并能解释与置换反应和中和反应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酸碱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用离子的观点认识酸碱的组成和酸碱的通性。

【课型】新课。

【教法】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具】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归纳→实验探究→教师解答→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1,分两步完成:A.达成目标1 B.巩固目标1【板书设计】单元2 几种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二、什么是酸和碱 1、酸①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②特点:氢离子和酸根离子。

③分类:2、碱①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②特点: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③命名: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第 2 课 时【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归纳→实验探究→教师解答或实验→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1~3,分三步完成:A .达成目标1、2 B .达成目标 3【板书设计】三、几种常见的酸 12、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作用(2)酸+金属 氢气+盐Fe + HClZn + H 2SO 4(3)酸 + 碱性氧化物 盐 + 水H 2SO 4+CuOHCl + Fe 2O 3(4)酸 + 碱 盐+水 HCl + NaOH(5)酸 + 盐 新酸+新盐HCl + CaCO 3 HCl + AgNO 3 H 2SO 4 + BaCl 23、用途:制备氢气、二氧化碳;除锈;鉴别分析Cl -、SO 42- 等。

第 3 课 时【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归纳→实验探究→教师解答或实验→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1、3,分两步完成:A .达成目标1、3 B .巩固目标1【板书设计】四、常见的碱中和反应五、碱的通性(1)碱+指示剂作用(2)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盐:只要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4)碱+盐新碱+新盐【作业设计】1.所述概念中前后没有包含关系的是()A.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B.酸、含氧酸C.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D.碱、碱性氧化物2.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 红色B. 蓝色C. 紫色D. 无色3.酸和碱的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硫酸—硝酸—盐酸—氢硫酸—碳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5.相同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A. 都能和指示剂作用B. 都能和碱反应C.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D. 都能电离出氢离子6.物质不属于酸类的是()A. H2S B. HCl C. NaHSO4D. H2CO37.乙、丙三种溶液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甲变红;乙变蓝;丙不变。

这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乙甲丙B. 甲乙丙C. 丙乙甲D. 甲丙乙8.和我们生活相关的物质溶液的pH值中,显碱性的溶液;显酸性的溶液;近似中性的溶液。

(1)葡萄汁3.5~4.5 (2)牛奶6.3~6.6 (3)西红柿4.0~4.4 (4)乳汁6.6~7.6 (5)鸡蛋清7.6~8.0 (6)唾液6.6~7.1 (7)血浆7.4~7.5 【课后小记】【课题】单元3 盐化学肥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食盐、纯碱、碳酸钙等在生活中的用途。

2、初步认识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过程和方法---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盐和化肥的分类。

【教学重点】常见盐(碳酸钠、碳酸钙、氯化铵、硫酸铜等)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用离子的观点认识盐的组成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课型】新课。

【教法】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具】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归纳→实验探究→教师解答或实验→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1、2、4,分三步完成:A.达成目标1、2 B.达成目标4C.巩固目标1、2 、4。

【板书设计】单元3 盐化学肥料一、盐1、盐的组成、结构、分类和命名2、常见的盐3、盐的化学性质(1)盐 + 金属新盐 + 新金属规律: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钾、钙、钠除外),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盐 + 酸新盐 + 新酸(3)盐 + 碱新盐 + 新碱第 2 课时【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实验探究→教师解答→归纳小结达成学习目标3、4,分两步完成:A.达成目标3、4 B.巩固目标3、4【板书设计】二、化学肥料1、氮肥作用:类别:尿素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使用时注意的问题:2、磷肥作用:类别:普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磷矿粉3、钾肥作用:类别: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4、复合肥作用:类别: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5、农家肥作用:类别:三、铵根离子的鉴别方法【作业设计】1、能把氢氧化钡、盐酸和碳酸钠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是()A.稀硫酸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钡溶液D.硝酸钡溶液2、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当酸过量时仍有沉淀产生的是()A.BaCl2、Na2CO3、H2SO4B.CaCO3、NaOH、HClC.NaOH、MgCl2、H2SO4D.FeCl3、KOH、HNO33、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A.一定含有Ag+B.一定含有SO42-C.可能含有Ag+或SO42- D.可能含有Ag+或SO42-或Ag+和SO42-4、在分别盛有下列固体物质的四个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且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Fe(OH)3 B.Zn C.Ba(OH)2D.CaCO35、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里能共存的一组是()A.NaOH和KNO3 B.BaCl2和K2SO4C.CuSO4和NaOH D.NaCl和AgNO36、下列离子能在同一水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Mg2+、Cl-、Na+、OH-B.K+、OH-、Ba2+、Cl-C.H+、K+、CO32-、NO3- D.Zn2+、Fe3+、NO3-、SO42-【课后小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和方法---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工业炼铁的方法。

【课型】新课。

【教法】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具】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提示→学生看书→学生讨论提问→教师解答或实验→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分三步达成学习目标:A.达成目标1 B.达成目标2 C.达成目标3【板书设计】单元1 金属矿物与金属冶炼一.金属矿石→金属冶炼:原理——把矿石中化合态的金属通过化学反应变成金属单质。

金属不同,冶炼方法不同——炼铁用热还原法,炼银用热分解法,炼铝用电解法。

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还原剂把氧化铁还原成铁。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O3+ 3CO 2Fe +3CO2二.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我国虽属矿产资源大国,但人均拥有量却很小,因此要科学使用并做好回收利用工作。

【作业设计】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锌比铁活泼,把锌镀在铁的表面可以防止铁生锈B.钛和钛的合金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为了防止铁制菜刀生锈,可将切完菜的刀用水冲洗干净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中含有Cu2+C.苹果汁中含有OH- D.苹果汁中含有Na+3、下列性质都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是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有金属光泽⑤不易导电⑥导热性A.②⑤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4、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化合物B.合金的所有性质和性能都比纯金属好C.合金也是金属材料D.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材料而成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的饮料罐要贵B.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C.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 D.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课后小记】高【课题】单元2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材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其应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点,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