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标准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

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

材料、半成品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为保障工程所用主要材料满足技术标准要求,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半成品进场,特制定本办法。

一、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管理控制程序1、主要材料包括:水泥、中粗砂、碎石、混凝土外加剂、矿物外掺料、土壤改良剂、建筑钢材、锚具、土工合成材料、砌体材料、防水装饰材料、工程用水和路基填料等。

2、主要材料进场前,由各分部提出当月主要材料申请计划,经经理部审核后下达当月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厂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同各分部物资主管沟通后,安排每天进场的主要材料数量,并提前12小时告诉各分部物资人员进场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各分部物资人员应立即通知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材料的大约进场时间,做好现场取样准备.3、主要材料进场后,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应提前12小时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材料厂共同取样。

4、进场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厂统一办理委托试验手续:填写试验委托单一式两份,材料厂、试验室各一份,并逐笔、逐项填写物资送检台帐(附表2)。

材料厂委托试验时应提供相应材料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的复印件两份或三份并加盖材料厂的材质证明专用章,写明本次代表数量,各分部物资、中心试验室各一份,注明该材料技证编号、做好技证签收登记薄。

具体作业流程如下: 材料厂确定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材料厂通知分部物资(试验)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分部试验通知驻地监理见证取样、试验,审批监理见证,材料厂、分部试验共同取样材料厂向中心试验室办理委托试验手续中心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分部填写材料报验单监理审批后投入使用5、中心试验室在受理材料厂的委托试验后须在规范要求的试验时间再加1个工作日之内出具正式的试验报告.1)如检测结果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中心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重新进行复检或委外检测,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中心试验室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通知材料厂及时到现场处理或直接将该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

半成品流程与管理制度

半成品流程与管理制度

半成品流程与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流程与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帮助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地进行生产和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半成品生产流程与管理制度展开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希望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半成品生产流程半成品生产是指原材料进入工厂后,经过一系列处理加工,最终转化为半成品,待后续加工制成成品。

半成品生产流程一般包括原材料准备、生产加工、半成品检验、半成品存储等环节。

下面将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1. 原材料准备原材料准备是半成品生产的第一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生产质量和能否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在原材料准备环节,主要工作包括原材料入库、分类、检验、存储等。

首先,原材料要按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入厂区,并进行入库登记。

针对不同的原材料,需要做好分类管理,对于易腐烂、易变质的原材料要进行特别注意。

同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标准,有必要的话要抽样送检。

最后,对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存储管理,要求妥善安放,做好防潮、防尘、防蛀等防护工作。

2. 生产加工生产加工是半成品生产的核心环节,也是最为繁琐的一环。

它包括原材料的加工、生产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等多个方面。

首先,需要进行原材料的加工处理,根据不同的半成品生产线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切割、混合、制粉、发酵等加工处理。

同时,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每一个生产步骤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并且要做好记录。

另外,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也非常重要,要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做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3. 半成品检验半成品检验是半成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半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半成品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物理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半成品检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半成品材料管理制度

半成品材料管理制度

半成品材料管理制度一、为了规范半成品材料的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半成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加工后的半成品、半成品加工后的成品等。

2. 管理对象包括所有相关生产人员、仓库管理员、质检员等。

三、管理流程1. 采购(1)制定采购计划,根据生产需求确定所需半成品材料种类、数量和质量标准。

(2)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进行询价比较,并进行谈判,确定采购价格和交货期限。

(3)签订采购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半成品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交货地点、时间等内容。

(4)验收采购的半成品材料,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及时退货或予以处理。

2. 入库管理(1)半成品材料入库前, 应当由仓库管理员进行检查验收, 确认半成品材料符合采购合同规定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

(2)在入库记录中详细登记半成品材料的信息,包括货号、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

(3)按照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半成品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清点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准确。

3. 领料使用(1)生产人员在领取半成品材料时,应按照领料单上的信息领取相应的材料,不得超量领取或错领。

(2)在使用半成品材料时,应当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证产品质量。

(3)领料后应及时更新库存信息,准确反映半成品材料的使用情况。

4. 质量控制(1)对于入库的半成品材料,应当进行质量抽检,确保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2)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半成品材料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3)在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应对相关半成品材料进行追溯,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 报废处理(1)对于质量不合格或过期的半成品材料,应当及时予以淘汰,不得继续使用。

(2)对于报废的半成品材料,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6. 结算管理(1)对于采购的半成品材料,应当认真核对发票和实际交付的材料信息,确保结算准确无误。

原辅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样品抽取操作规程

原辅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样品抽取操作规程

原辅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抽取样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原辅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抽取样操作规程的质量控制文件,为使能更好地管理。

2、范围:各部门。

3、职责:各部门。

4、规程4.1 取样规则4.1.1 药品生产所抽取的样品,即包括进厂原料、中间体(半成品)及成品。

4.1.2 进厂原料包括化工原料、药用原料(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辅料、试剂原料、包装材料及工艺用水。

4.1.3 中间体(半成品)即指药品生产过程中,未形成成品前的一切产物。

4.1.4 成品即指原料药品及制剂药品。

4.2 抽样方法4.2.1 取样前应先检查品名、批号、规格、产地(生产厂)、数量及包装情况等无误后方可取样。

4.2.2 对进厂原辅料按批取样。

取样的件数即设进厂总件数为n ,则当n ≤3时,每件取样;当3<n ≤3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抽样;当n >300时,按√——n /2+1取样量随机抽样。

4.2.3 对中间体(半成品)按批(包装单位、桶、锅等)取样,即设总包装单位为n ,则当n ≤3时,按包装单位取样;当3<n ≤3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300时,按√——n /2+1取样量随机抽样。

4.2.4 对成品按批取样。

即设总件数(包装单位:箱、袋、盒桶等)为n ,则当n ≤3时,按包装单位逐件取样;当3<n ≤300时,按√——n +1 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300时,按 √——n /2+1取样量随机抽样。

4.2.4.1 成品检验取样于包装暂存间,包装好的成品放上合格证,封箱打包,仓库管理员挂待检验牌,等化验室检验结果出来后,根据检验结果单合格方可入库,如果不合格仓库管理员将此批产品退回车间进行返工。

4.2.5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等量混合后检验。

制剂样品和包装材料取样后,可不经混合,再随机取样检验。

4.2.6 中成药按批取样。

即设批总件数(包装单位:箱、袋、盒、桶等)为n ,则当n ≤3时,按包装单位逐件取样;当3<n ≤3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300时,按√——n /2+1取样量随机抽样。

来料、半成品、成品抽样检验规程

来料、半成品、成品抽样检验规程

1. 目的:建立来料、半成品、成品抽样检验管理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来料、半成品、成品抽样检验。

3. 引用文件:GB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4. 术语和定义:4.1 批的构成4.1.1采购原材料:每次送货同一规格货物数量为一批/供货方提供货物批次为一批。

4.1.2 工序检验:按工序不同进行定义。

4.1.3 成品检验:每天生产数量或同一张订单为一批。

4.1.4 库存抽样时以现有同一型号产品数量为一批。

4.1.5 出货检验:以一次出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为一批。

4.1.6 负责计算机系统之查毒、杀毒及杀毒软件版本之定期更新。

4.2 抽样:从批中以随机方式抽取样本的工作。

4.3 样本:由批中抽取作为检验对象的产品。

4.4 样本数:样本的个数以n表示。

4.5 合格判定个数:判定批为合格时,样本内允许含有的最高不良品个数,以Ac表示。

4.6 不合格判定个数:判定批为不合格时,样本所含有的最少不良品个数,以Re表示。

4.7 可接收品质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就抽样检查来说,认为可接收的过程平均不合格率,此水平被作为接收该批产品品质满意的界限。

5.抽样计划5.1 来料检验5.1.1生产辅料、布料、纤维棉、网绵、TPU膜、PPE膜和包装材料等采用GB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采用Ⅱ级检验水平,主要缺陷AQL2.5,次要缺陷4.0。

5.1.2化工原料5.1.2.1抽样数量总件数取样数N≦3 每件抽取N﹥3 √n+15.1.2.2如物料是不均一的或非均等的,在取样前应混匀。

如不可能做到,则应注意从物料明显不同部位取样并使样品量和他们物料中占的比例相当。

5.1.2.3固体样品,每件约等量抽取后,应混合均匀,取全检量的3倍。

5.1.2.4抽样前发现物料的外观、形状异常则不必抽取,可直接判不合格。

5.1.2.5有一项与质量标准不符则判不合格。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规程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规程

编号:Q/C Y-M C-C023-2005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规程1、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进厂的原辅材料、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2、管理职责质检科和化验室是检验和试验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他部门配合质检科和化验室的检验和试验活动;3、程序要求进货检验和试验采购产品进厂后,采购部通知品控部进行检验;质检科按照检验规程或采购文件,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或要求,并出具原辅材料验收记录,传递给采购部;确定进货检验和试验的数量和性质时,应考虑供方处所进行的控制程度和所提供的安全卫生证明合格证据;顾客提供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以确定取样的数量和性质时,也按该检验规程进行;经检验、试验或验证合格的产品,采购部凭原辅材料检验验收记录办理入库手续;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写验证或检验、试验时,由使用部门报告质检科长,并经分管经理批准后使用;例外放行产品由使用部门做出明确标识,并作好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立即追回或隔离;过程检验和试验加工过程中,验收半成品时,车间负责人和质检员对每批次的半成品要认真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半成品方可进一步使用;生产过程中各职能车间研磨工序、分装工序、包装工序质检员必须对该车间生产运作进行检查,并记录质检日报表;质检员为监督和指导加工车间的生产作业情况,每天不少于1次,对其前后相关几道工序进行取样抽检;该车间对抽验范围的产品记录并标识;化验员半成品及成品按规定要求进行取样做理化与微生物实验;生产过程中,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未完成或必须的检查报告未收到前,因生产需要,生产部门通知品控部批准后,方可放行;检验人员对例外放行的产品标识和记录,可行时,进行边放行边检验,以便发现不合要求,立即追回或隔离;最终检验和试验品控部质检员负责对成品外观、质地、形状、色泽、异物的检验;化验员对所装箱的产品按规定要求取样检验、试验,并填写最终产品检验报告单;本公司对最终产品不例外放行;在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微生物试验仅对过程中的操作进行指导或对生产提供参考,当过程检验与最终检验的微生物试验结果冲突时,应加大对最终成品的抽样检验数量并以最终检验结果为依据;在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各检验、试验人员认真按要求填写记录并签字或盖章;4、成品的检验验证标准产品发运前,必须由化验室员按标准规定抽验,重点检查纸箱标识,生产日期、规格、级别、重量、品质、色泽等情况,必要时根据客户要求做卫生项目检验;凡合格产品,则由品控部检验合格单;。

检验管理制度(5篇)

检验管理制度(5篇)

检验管理制度一、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检验制度⒈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厂时,由仓库管理员收货后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⒉质检员应根据包装材料的有关技术文件或标准对每批材料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验报告单,及时将结果抄送到各相关部门;⒊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要严禁使用,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二、半成品检验制度⒈半成品制造完成后,应及时通知质检员抽检;⒉质检员应根据半成品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验报告,及时将结果抄送到各相关部门;⒊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严禁使用,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三、成品检验制度⒈成品生产出来后,由车间主任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⒉质检员应根据成品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验报告,及时将结果抄送到各相关部门;⒊不符合要求的成品,不得入库,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四、质检员对所属承担的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有关记录应完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五、进行检验时,应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并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完成。

六、检验记录应分类妥善保管,保存期一般为产品保质期后顺延半年,另有规定的除外。

检验管理制度(2)是指对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通过检验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和解决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其具体步骤如下:1.明确检验目标:确定要检验的管理制度和检验的指标。

例如,可以检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方面。

2.收集数据:收集与目标管理制度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获取数据。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制定改进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对管理制度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确定改进方案和措施。

5.实施改进:根据制定的改进方案,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

可能涉及到制度修改、流程调整、培训等措施。

6.监督和评估:对改进后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工厂货物质量检查制度,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质检规定

工厂货物质量检查制度,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质检规定

货物质量检查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质量检验的管理,结合公司产品检验规程,严肃工艺纪律,保证不断巩固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质量检验工作在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领导下,以专职检查人员的检验为主,在共同搞好质量的前提下,调动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首检、巡检、自检、互检、与专职检查结合起来。

3.质量检查工作,应贯彻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精神:生产小组认真作好三检;车间作好所属各工序的质量检查;专职机构作好原材料入公司。

成品出公司和重点工序的质量检查,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协作。

在质保部的统一领导下,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

4.质量检查总的依据是:公司制定的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1)原材料以金属原材料验收要求为检验标准。

(2)各类成品的零部件性能以及外观检查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

(3)产品工艺规程执行情况及半制品质量按公司制订工艺规程检查。

二、原材料检验1.凡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应由供销科专人填写“原材料送验通知单”,详细注明原材料名称,数量、产地、单位编号,存放点连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一起交质保部进行检查抽样。

若遇货源紧张急迫待试需马上投产的,必须在送验通知单上写明“急”字样。

2.质保部接到“原材料送验通知单”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后应由专人前往存放地点按国家或公司订技术条件的规定数量抽样送到并交给技术开发部。

3.技术开发部接到质保部原材料样品后按“急”或“一般”程序规定时间内拿出实验报告单如有某项指标不合格时应由该部门主任签署意见,说明该项不合格指标,对产品质量影响的意见,然后交质保部检验。

4.不合格的原材料经加工处理后,需重新检验加工项目,经质保部审查确实达到技术规定的标准应由质保部发给合格证,并盖上合格证章,供销科方可发给车间部门使用并严格按先进先出发用,否则一律不准投入生产。

5.合格的原材料,仓库必须按照规定的保管要求,按批分别堆放,不得将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混杂堆放,否则作不合格品处理。

工程项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工程项目中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检验以及储存管理过程。

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有效的储存管理,确保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能保持良好的储存状态,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二、术语定义•原材料:用于生产制造成品或半成品的未经过加工的物质。

•成品:制成或加工完成的最终产品。

•半成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尚未完成的产品。

三、进场检验管理3.1 进场检验的目的和原则进场检验是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在进场时进行质量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所收货物的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以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检验原则包括但不限于: - 全面性原则: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关键性能和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测。

- 抽样原则:根据统计学原理,在合理的样本数量下,对货物进行抽样检验。

- 有效性原则:检验方法应科学、可靠、准确,能够有效鉴别不合格品。

3.2 进场检验程序进场检验程序包括以下环节: 1. 登记验收:对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登记,建立台账,记录供应商、数量、批号等信息。

2. 抽样检验:根据相关标准和采购要求,对登记验收的货物进行抽样检验。

3. 检验记录: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并签字确认。

4. 判定与处理: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合格品直接进行储存管理,不合格品按照退货或返工处理。

3.3 进场检验依据和方法进场检验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 国家或行业标准:根据工程项目所属行业及相关要求制定的标准。

- 技术规范:工程项目的技术规范要求。

进场检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 外观检查:对货物的外观、形状、尺寸等进行检查。

- 力学性能检测:对货物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进行检测。

- 化学成分分析:对货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 功能性能测试:对货物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

四、储存管理4.1 储存环境要求工程项目中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储存于符合要求的环境中,以保证其质量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质量管理规程

质量管理规程
管理分类
管理内容与操作规程
过程检验
巡检规定
1、巡检员巡回抽验,并做好制程管理与分析;
2、发现质量异常应立即通知生产管理人员处理,追查原因,并作好记录防止发生类似异常;
3、检查仪器量规的管理与校正;
生产现场质量检验员应跟班监督,不得有脱岗、漏岗现象。
成品检验规定
1、加工完成的成品要经过成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或出货;
3、重大质量事故:因质量问题一次造成损失价格1万元(含)以上者,其中包括产品在有效期内因质量问题退货和索赔,因质量问题给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影响极坏者。
质量事故调查
1、发现质量事故,事故第一发现者应立即报告,然后逐级上报;
2、重大质量事故,品管课长应在按到通知4小时内组织处理;
3、质量事故发现者或事故发生部门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3、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服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安排,自觉爱护仪器(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并填写使用记录;
4、使用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部门主管,不得自行修理;
5、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提出,经部门主管批准后联系检修人员进行检修.检修时,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按要求填写检修记录;
3、检验数据失真、漏检、错判;
2、检验中违章操作,造成检验仪器(设备)损坏;
3、由于人为因素未及时完成检验任务,影响正常生产;
4、违反检验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造成安全事故;
5、因编制报表、打印错误而影响质量管理。
事故处理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品管主管,同时做好紧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管理计划

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管理计划

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管理计划
介绍
本质量管理计划旨在保证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外购件
的质量符合公司标准和客户要求,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声誉。

本计划包含了以下内容:
- 检验流程
- 检验标准
- 不合格品处理
检验流程
所有采购回来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外购件在进入仓库前,都需
要进行检验。

检验的流程如下:
1. 接收原材料、半成品和外购件
2. 检查产品数量是否与订单数量一致
3. 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无明显损伤、颜色一致等
4. 进行尺寸检查,使用量具量取不同部位的尺寸,并与产品图
纸进行比对
5. 进行性能检查,对需要测量的性能进行测试,如压力、密封性等
6. 发布检验报告,标记合格产品并放入仓库
检验标准
为确保产品的质量,我们采用以下检验标准:
- 外观检查:颜色、外形、表面
- 尺寸检查:尺寸公差、外径、内径、壁厚
- 性能检查:材料强度、耐腐蚀性、密封性
不合格品处理
对于未通过检验的产品,我们采用以下处理方式:
- 标记不合格品,并进行封存
- 进行原因分析,并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
- 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如处理、退货或返修等
- 跟进处理结果并记录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相信能够不断提高公司的产品品质,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公司竞争力。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四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四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一、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非常重要。

1. 原材料的供应商评估与选择企业应建立一套供应商评估与选择的制度,总结供应商的历史产品质量信息,评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所选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可靠。

2. 原材料进货检查原材料进货时,应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物理性能等。

对于关键原材料还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

3. 原材料的分类和标识对于进货合格的原材料,应按照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并标识其相关信息,如名称、批次、供应商、生产日期等,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4. 原材料的质量评估和接收企业应制定原材料的质量评估标准,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接收标准。

对于原材料的接收,应进行合格品的接收检验,并记录相关信息。

二、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成品是企业最终交付给客户的产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1. 成品的检查和测试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多道工序的检查和测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

同时,还应进行关键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评估,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

2. 成品的包装和标识成品在出厂之前,应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保护产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标识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3. 成品质量的评估和接收对于成品质量的评估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客户需求,确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对于合格的成品,应进行接收检验,并记录相关信息。

采购材料半成品验收规范

采购材料半成品验收规范

原辅材料、外购件、原则件、自制件及委外协作件验收规范编制审批二 0 0 六年八月第一部分:原辅材料、外购件、原则件验收规范总则:所有进货旳物资均需验证。

如已规定供方供货,则必须由定点旳合格供方供货。

一、钢材1、验证项目①质保书、进货单应齐全。

20#及Q235旳板材、型材只验证进货单。

②规格、数量、性能等级应符合我司旳供应计划。

③有质保书旳钢材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验证其质保书,表1中未作规定材料旳机械性能按有关最新原则旳规定。

2、检查项目和规定①外观检查:外观无裂纹、严重锈蚀、变形等缺陷。

②尺寸检查:尺寸公差应符合图样或零件明细表注明旳有关原则旳技术规定。

③化学分析:化验项目和元素含量按表2规定,表2中未作规定旳材料按有关最新原则规定。

④物理实验:按质量计划及有关技术文献规定。

⑤其他规定旳项目(如:调质解决旳原材料硬度)按合同规定及有关原则检查。

⑥检查合格出具“入库检查报告单”。

3、抽样措施及鉴定规定①外观检查:按表3抽样。

②尺寸检查:每批抽3件,小于3件旳全检,有一件不合格则批不合格。

(指不再加工旳尺寸)③化学分析:每批钢材同一炉号旳抽一件,不合格则同一炉号旳全不合格。

二、铸钢件1、验证项目①检查报告应齐全。

②规格、数量性能等级应符合我司旳供应计划和明细表规定。

2、检查项目和规定①外观检查:外观无裂纹、严重变形、缺肉等缺陷。

②尺寸检查:尺寸按铸件坯料图或成品图样规定检查,以满足加工需要为原则。

③化学分析:化验项目和元素含量按表2规定,表2中未作规定旳材料可按有关最新原则规定。

④物理实验:按质量计划及有关技术文献规定。

⑤检查合格出具“入库检查报告单”。

3、抽样措施及鉴定规定①外观检查及尺寸检查:每批铸件同一品种抽2件。

一件不合格则同一品种全不合格。

②化学分析:每批铸件同一炉号同一品种旳抽一件,不合格则同一炉号旳全不合格。

4、化学分析品种①必须化学分析旳铸件:壳体、尾把、尾座、悬吊杆、颚板架、100型及125型安全门、悬吊座以及ZG35CrMo、ZG34CrNiMo等合金钢铸件。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指对采购的原材料、生产制造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规定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和生产出来的材料和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一些要点:
1.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
- 对于进货的原材料,应该先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损坏、变质或异味等问题;
-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污染等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标准或要求;
- 检查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和证书,确保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真实有效;
- 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2. 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 对于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半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 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试验,确保半成品的性能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 检查半成品的检验报告和质量记录,确保半成品的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标准;
- 验收半成品时,对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标识和随附必要的文件。

3.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 对于生产出来的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功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 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和试验,如强度测试、电气测试、耐久性测试等,以确保成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标准和产品要求;
- 完善成品的质量文件和记录,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标志等;
- 审核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并进行验收判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

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取样方法和操作规程

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取样方法和操作规程

水、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检测法规、指南取样指令:1、当原辅料或包装材料到货时,评价室应收到发自物料部的一份化验申请单、一份厂商的化验证书。

成品生产实现后,评价室应收到生产部的化验申请单。

评价人员检查过这些资料后根据化验申请单在批化验记录相应地位上填写代号、批号、名称,并将化验申请单和批化验记录发至取样员.对于增补取样,由评价室填写化验申请单,在备注栏内注明“增补取样”。

2、取样员根据化验申请单所记载的来料包装数目预备留检标签、留样标签和清洁干燥的取样容器(对无菌罐装产品用原辅料,取样器具灭菌后应保留在密闭的无菌容器内,超过两周应从新灭菌).粘好留检标签后,即可着手取样。

取样方法:1、对原辅料、半成品(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及包装材料、工艺用水都应分辨制定取样办法。

2、对取样环境的洁净要求、取样人员、取样容器、取样部位温柔序、取样方法、取样量、样品混合方法、取样容器的清洗、保存、必要的留样时间以及对无菌及麻毒、精力药品在取样时的特别要求等应又明白的规定。

3、原辅料、内包装材料,可在仓储区原辅料取样间或支架式层流罩内取样。

4、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致。

5、中间品、成品取样可以在生产结束时进行,也能够在生产过程的前、中、后期取样。

(1)原则:根据取样规划单进行取样,取样时,应留神样品的代表性。

如非均一的物料(如悬浮物)在取样前应使其均一;如不可能这样做或不懂得物料是否均一,则应注意从物料不同部位取样;如取样不能达到物料的所有部位时,应随机地在可到达的部位取样;物料表面和物料主题可能会存在差别,抽样时,不应只从表面抽取样品。

对于混合样品,如某批号有2个混合样品,则每一个留样样品应由等量的混合样品混合组成。

(2)取样个别由专职取样员进行.也可由车间工人或者中控人员根据相应的BPR或SOP 取样,然后由取样员进行收集,但抽样人员必需经由恰当的培训和考察,以避免差错,保障抽样的代表性.(3)一定要做到某一个时间只取一个样品,样品容器在取样前即应帖上事先准备好的取样标签,免得产生差错。

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取样方法和操作规程

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取样方法和操作规程

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取样方法和操作规程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取样方法和操作规程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包含超过1200字的详细描述。

1.1原辅料取样方法原辅料的取样应遵循以下原则:-从不同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保持取样工具的清洁,以防止交叉污染。

-取样时应避免物质的损失和变质,以保持样品的完整性。

原辅料的取样方法包括:-投料取样:原辅料供应商送货时,应在货车或货舱中随机抽样。

-取样研磨:对于大块状原料,应使用取样机或研磨机将其研磨成均匀颗粒,然后再进行取样。

1.2原辅料操作规程-标记样品:给每个样品进行标记,包括原辅料名称、批次号、日期和取样地点。

-包装样品: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密封袋或容器中,确保样品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保存样品:将包装好的样品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并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保存,避免潮湿、高温和阳光直射。

-记录样品信息:记录每个样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取样日期、取样人员、样品编号等。

2.1包装材料取样方法包装材料的取样应遵循以下原则:-从不同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取样时应避免对包装材料造成损坏。

包装材料的取样方法包括:-抽样检验:从每个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检查包装材料的外观和质量。

-重量检验:使用天平测量包装材料的重量。

2.2包装材料操作规程-标记样品:给每个样品进行标记,包括包装材料名称、批次号、日期和取样地点。

-包装样品:将样品放入干净的袋子或容器中,确保样品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保存样品:将包装好的样品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并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保存,避免潮湿、高温和阳光直射。

-记录样品信息:记录每个样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取样日期、取样人员、样品编号等。

3.1半成品和成品取样方法半成品和成品的取样应遵循以下原则:-从不同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取样时应避免对产品造成损坏。

半成品和成品的取样方法包括:-抽样检验:从每个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标准管理规程
一、目的:建立原辅料、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保证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进入公司的所有原辅材料、在产的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

三、责任者:质量监督员、质量检验员。

四、正文:
1 各级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各项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认真抽样化验检查,以杜绝不合格原辅料进入公司,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及不合格产品出库。

2在收到仓库及生产部门的请检单后,应及时取样,迅速检查,成品检验报告单必须在取样后一天内送达生产部及仓库门,凡经检验不合格,
由品控部将“不合格证”送交仓库每件贴签,并存放在不合格品库,合
格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3取样后,必须及时填写取样记录和签字,并在被检容器或物料上贴取样证,必要时,将产品加封签字后保存备查。

4 如实填写检验记录,经准确计算并复核后送负责人签字后,加盖“检验专用章”。

五、原辅料检验规程
1、所有进厂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必须附有生产厂商的检验报告单,否则予以
拒收。

2、所有进厂原辅料及包装材料须由仓库会同品控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入
库。

3、主要原料进厂化验室须对其进行含量检验,辅料及包装材料进厂一般只进行文件及包装情况验收,如有特殊情况(包装及感观异常)发生时,对其按质量指标进行检验。

六、半成品检验规程
1、管理职能:
1.1 各品种半成品的检验项目、规程,统一由品控部下达执行。

1.2 凡有半成品质量标准的,均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流入下一工序。

2 管理内容与要求
2.1 半成品的检验由生产车间填写“检验申请单”,再由化验员到进行抽
样。

2.2 化验员要及时、准确进行化验,如实填写检验结果,及时发出检验报告、
登记台账。

2.3 生产车间凭半成品检验合格单才能送入下一工序,不合格产品严禁流
入下一工序。

2.4 半成品化验员应严格把好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关,保证每批产品合格后才能送品控部检验。

七、成品检验规程
1. 管理职能:
1.1 出库成品一律由品控部按标准规定全项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库,不得漏
检。

1.2 凡成品出库应符合标准规定,附检验合格报告单,报告单需全项填写,
保证不合格产品不出库。

2管理内容与要求
凡成品送检,按规定填写送检单,品控部接到送检单后,应及时去车间取样,送检单上品名、数量必须和实物相符,确认无误后取样。

检验后不得更改,并及时填写取样记录。

各种检验应作好原始记录,在检验分析中,做到五准确,即:取样、仪器、试剂、操作、计算记录准确,确保分析结果准确、真实、有效。

成品放行前由生产部部长、品质管理部部长对有关记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配料、称量过程中的复核情况;各生产工序检查记录、清场记录;半成品质量检验结果、偏差处理记录;成品检验结果等。

2.4 成品出库必须完善登记手续,做到品名、批号、日期、数量齐全准确,并进行产品质量台账登记。

3 留样:成品每批按规定取好留样观察所用的样品,定期观察外观有无变
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