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

合集下载

中国区域地质-《大地构造学》

中国区域地质-《大地构造学》



中晚元古代:表现为较强烈的差异升降运动。出现 燕辽及豫西裂陷槽。 古生代:地台以整体升降运动为主。表现为大面积 的隆起与拗陷。稳定发展阶段。 中生代:地台内部构造分异逐渐明显化。(吕梁山 以东),印支、燕山运动使老断裂重新活动,新断 裂大量产生,形成许多内陆构造盆地。褶皱变动普 遍。大规模火山活动。 新生代:构造特征与中生代基本一致,具体表现有 所不同,主要是发育断裂构造,形成新的构造盆地。
(2)台背斜的盖层构造特征



台背斜是地台上长期以相对隆起为主的构造单元。 各时代沉积盖层厚度都较小,且发育不全。 华北地台有辽东、鲁西、山西台背斜。它们构造形 态均呈复背斜。但内部构造各具特色。 山西台背斜盖层构造简单。鲁西台背斜构造较复杂, 主要由燕山运动形成。辽东台背斜的盖层构造由两 次构造运动形成。海西运动使古生界地层褶皱,燕 山运动形成褶皱和断层。



阿尔卑斯旋回:分为三个亚旋迥;即印支亚旋迥、 燕山亚旋回,喜马拉雅亚旋回。 印支亚旋迥:印支旋迥最主要的褶皱运动发生在晚 三迭世早期。分三个重要的构造运动幕;即早、中、 晚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是一次划时代的构造运动, 而中国则是世界上印支运动发育最好的地区,形成 三江、松潘—甘孜、秦岭等规模宏大的印支地槽褶 皱系和华南后加里东地台上广泛的地台盖层褶皱带 (桂湘赣粤褶皱带)。印支旋回是我国南方和青藏地 区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形成许多著名的煤田。如 云南的永仁煤田、一平浪煤田,江西的安源煤田和 西藏的土门格拉煤田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喜马拉雅亚旋回:喜马拉雅亚旋回分为早、晚两期, 划分出三次重要的构造运动。早喜马拉雅亚旋迥是 从晚白垩世晚期一中新世中;晚喜马拉雅亚旋迥是 自中新世以来到今。 早喜马拉雅亚旋迥有两次重要的构造运动,第一次 运动为始新世末的构造运动,这是使特提斯海封闭, 喜马拉雅地槽褶皱,印度与亚洲大陆发生强烈碰撞 的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第二次运动是渐新世末至 中新世的构造运动,在喜马拉雅地区表现为强烈的 褶皱、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 晚喜马拉雅旋迥的主要褶皱幕发生在上新世至早 更新世,即台湾运动。经过这次运动台湾地槽褶皱。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自上新世以来则强烈抬升。 在中国东部及边缘海盆,这次运动后则表现为更大 幅度和更大范围的沉降,并最终形成了中国东部的 现今的陆海分布形势。

第8章 大地构造学(中国大地构造概要)

第8章 大地构造学(中国大地构造概要)
2、欧亚板块 3、太平洋板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古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西伯利亚古板块
天山—蒙古—兴安造山系 (开合带、多岛洋,含哈萨克斯坦-准格尔古板块)
塔里木—华北亚板块
中国古 板块
昆仑—祁连—秦岭—大别—苏鲁造山系(开合 带、多岛洋)
扬子亚板块
华南造山系(开合带、多岛洋)
华夏亚板块
滇藏造山系 琼南对接带
印度古板块
中国的地球物理场意义
• • • • 莫霍面等深线图:反映地壳厚度与地幔起伏; 地热异常图:我国克拉通热流值普遍偏高; 地震活动:多震国家,内陆地震占世界70%; 地应力场图:反映我国周边的构造环境。
三、中国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
中国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
• 中国是夹持在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太平 洋板块之间的“复式陆块区”,陆块各有亲缘, 现今大地构造格架并非与史倶在; • 早古生代各陆块漂游在南半球; • 晚古生代各陆块属于古特提斯洋中的“古中华 陆块群”,印支期拼合为古亚洲大陆; • 印支期后古亚洲大陆受到中-新特提斯洋和西 太平洋构造带的影响,始新世末印度板块拼合 后才形成亚洲大陆。
中国大地构造域的划分
1、中国构造域的划分 中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大地构造部位, 中国的地质发展受控于两方面因素: (1)、夹持于南北两个巨大稳定地块之间
北方:西伯利亚板块(劳亚大陆的组成部分) 西南方:印度板块(冈瓦纳大陆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古板块是游离于这两个巨大板块之 间的小型块体,表现出数量多、面积小、呈 支离破碎特点(华北、扬子、塔里木及许许 多多的小型块体)
莫霍面等深线图
• • 地形高低与莫霍面(M)深度成镜象反映 青藏高原莫霍面埋深 50-60km,最厚达70 km ,而东部埋深2030 km,地壳厚度减薄,说明地幔软流圈的上隆; 地壳厚度等深线走向与山脉走向一致,说明莫霍面起伏与山脉都 是最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历史一般不超过 10Ma-3Ma,青藏高 原新到0.9-0.8Ma(Q1末)。所以,莫霍面埋深图反映的是现代 构造格局,阴山-燕山山脉、秦岭-大别山、南岭等三条东西向 山脉在莫霍面起伏上无反映,说明这些山脉比莫霍面的形成要 老,现在是无根的山脉。 存在两个地幔斜坡带(梯度带) 青藏高原的边缘莫霍面埋深从50-60 km,变化幅度10 km,青藏 高原为地幔盆.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是第二个梯度带,莫霍面(M)埋深从 36-40 km,变化幅度4km,东部为地幔隆;其他大部分地区为地 幔坪。

大地构造学基础与中国地质学概论

大地构造学基础与中国地质学概论

2,地槽内部构造单元划分为优地槽,冒地槽,地背斜,地
山脉,最后成为稳定的克拉通的完整演化过程。
直接产物,在造山作用期间,随着大规模逆掩断层的形成, 答:①厚度:陆壳厚,洋壳薄②组成:陆壳为三大岩类, 向斜中间板块,边缘凹陷,山间凹陷,山前凹陷
21,克拉通: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地壳中长期 导致了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随着强烈的构 洋壳主要为玄武岩,陆壳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洋壳 3,地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为地盾,地轴,台背斜,台向斜,
8,地幔柱: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柱状上升的热 是一次强烈构造作用的产物,代表了地壳经历过一次下降- 粒土杂基多;底部有冲刷面,含砾石(为下伏页岩碎屑及生 19,简述地幔柱构造对威尔逊旋回的解释
物质流。
抬升-再下降的过程,是造山作用发生的最明显证据。实际 物碎屑等),岩层底面各种印模构造发育,砂岩中有异地浅 答:①地幔柱上涌,超大陆裂开②分裂的大陆随时间移动
26.大陆漂移:地史时期陆壳由于在其下的洋壳相对软弱, 3,软流圈波速及其衰减的可能机制? P21
特点:①地台一般具有面状层布的几何形态②地台内部起 9,大陆边缘的类型: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
而在地球表面漂移的过程。
答:软流圈 Vp 从深 60km 处的 8.2km/s 下降到深 150 km 处 伏较小,整体高度较一致③地台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双 10,蛇绿岩套自下而上分为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放射
柱在地表的显示。
答:概念:由于中立的不稳定而引起的岩石圈地幔,大陆 脊在断层两侧的错距并不变化,既不增大,也不减小;而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波速通过后增大的断面。 57.贝尼奥夫带:岩石圈板块插入地幔的板块实体,常与海 下地壳或洋壳沉入软流圈或地幔的过程。

区域大地构造(第五章_中国古板块构造概况)

区域大地构造(第五章_中国古板块构造概况)
(1)沟、弧、盆体系及地体群的大陆增生模式 郭令智等运用板块构造和地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识别了 华南东部古沟、弧、盆体系的地质标志,认为华南东部是 扬子地块南缘自元古代后的一系列岛弧褶皱系,并将江绍 断裂带及其西延部分、政和—大浦断裂、长乐—南澳断裂 和台湾东部断裂带归之为各期岛弧褶皱系的东南边界。由 此认为华南东部陆壳是洋壳由SE向NW朝江南元古宙岛弧褶 皱系之下的渐进式后退俯冲,从而建立一套沟—弧—盆体 系的大陆增生模式。尔后在原来—弧—盆体系认识的基础 上,又提出华南东部存在地体的增生与大陆边缘的演化。 但王联魁(1989) ,江博明等(1987, 1989, 1990)根据花岗 岩的Nd模式年龄,相继提出华南在l000Ma年前已形成一个 统一大陆,对大陆增生的看法提出异议。
第五章 中国古板块构造
一、中国古大陆板块组成 世界一些大陆往往有统一的克拉通,如北 美是以北美克拉通为主体、欧洲是以俄 罗斯克拉通为主体。 中国乃至亚洲并不存在统一的巨型前寒武 纪克拉通,而是由一些小克拉通和众多 的微陆块(microcontinent)及其间的造 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composite continent)
(5) “南华式”造山观点
通过对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分 析,追踪华南褶皱系两侧的构造形迹、盆地展布等,根据 对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华夏古陆是在 浙闽运动期间形成的原始陆块,西以华南洋与扬子陆块 相隔。四堡运动时期华南洋向华夏陆块俯冲,华南东部 地区形成武夷—云开岛弧和闽浙弧后盆地;晋宁运动时 期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在江山以东缝合,形成江绍缝合 带和浙西前陆盆地,未缝合地域为深海一次深海浊积岩 堆积的华南残留盆地系;震旦—寒武纪华南东部因转换 拉张裂谷作用形成一系列隆起和盆地,嗣后于加里东期 末聚合。华南东部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分别经历了被动 大陆边缘和安第斯型活动陆缘两个阶段。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重点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重点

第0章绪论1.大地构造学: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研究大陆、大洋或某一大尺度区域地壳或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和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了解海洋、大陆、山脉与盆地的成因和发展过程,认识地壳和岩石圈的演化规律。

在地球科学中,它明显的具有上层建筑性质。

1).隆起说:其主要论点是: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侵入到山体的中央部分,使岩层从中央向边缘倾执并挤压成褶皱和断裂。

它的出发点是:垂直运动是基本的,水平运动是派生的。

后因它不能解释褶皱带的特点和褶皱并非由岩浆侵入造成等缺陷而被摒弃。

2).收缩说:地球由于冷却而收缩引起地壳侧向水平挤压的假说,是在1852年由法国的博蒙特(Elie de Beaumont,1798—1874)提出的。

后来休斯(Suess, E., 1831—1914)在收缩说中加进了关于地壳可分成刚性地段和柔性地段的概念,认为地壳结构是不均一的,在地球普遍压缩过程中,刚性地段揉挤和压缩柔性地段形成褶皱山系。

3).地槽-地台学说:在收缩说的基础上美国的霍尔(HalI, J., 1811—1898)和丹纳(Dana, J. D., 1813—1895)创立了地槽理论。

认为地槽是地壳上的巨大拗陷,是在水平挤压力影响下产生的,拗陷被沉积物补偿充填,而以后的压力就把这些沉积物挤压成褶曲。

2.大地构造学的特点大尺度:研究的对象庞大,而且不均一。

大科学跨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外事件等)涉与学科多, 涉与资料量大,综合性强。

大思维:Suess-地球面貌(6卷)------大地构造学之父,全球见识Stille(二战) 全球观“地球科学观”。

3.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壳幔结构与其动力学机制;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石圈的演化;造山带和各种地质体的形成背景。

4.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地质学:主要通过地质手段研究深部的地质表现与其发展规律。

地球物理学:主要根据地震、重力、地磁和地热资料研究壳、幔的内部结构。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壳幔的物质成分、地球内部物质交换等地质作用。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胡经国三、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1、古生代以前阶段在古生代以前,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⑴、太古-早元古代即前震旦阶段主要是中朝准地台的形成(终止于距今17亿年左右)。

⑵、晚元古即震旦亚代阶段主要是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的形成(终止于距今7~8亿年左右)。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扬子旋回的重要性。

扬子旋回是指元古代末的一个构造旋回,以滇东为代表,主要的构造运动称为晋宁运动,年龄值为距今8亿年左右;另一个重要的构造运动称为澄江运动,年龄值为距今7亿年左右。

现有的一些资料说明,扬子造山旋回形成的地台的范围远不限于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

柴达木北缘、东昆仑、秦岭、阿尔金等地均发现相当于震旦系的地台型沉积不整合于经受褶皱变质的震旦亚界或前震旦亚界之上。

而在天山、北山等地则可见和扬子、中朝南部、塔里木等地一样的地台型早、中寒武世含磷岩系。

说明这些地方当时还不是处于活动的地槽状态,而是处于稳定的地台状态。

这也就是说,经过扬子造山旋回,曾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范围辽阔的地台,暂称其为古中国地台。

这个地台在震旦系和下寒武统沉积时,经历了差不多2亿年的发展。

2、古生代以来阶段自古生代以来,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明显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古生代阶段和中、新生代阶段。

在空间上,发展成为三大构造域,即:古亚洲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

⑴、古生代阶段古生代阶段,主要是古亚洲构造域的形成。

古亚洲构造域经历了兴凯、加里东、华力西三个旋回的发展。

早寒武世末,当萨彦-北蒙古-额尔古纳地槽褶皱隆起时,中国境内扬子构造旋回形成的古中国地台开始解体,形成昆仑、秦岭等中国中、西部的古生代地槽。

经过加里东旋回,到华力西旋回之后,随着中亚蒙古地槽的完全封闭,西北利亚地台和塔里木、中朝、扬子等地台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克拉通,即古亚洲。

⑵、中、新生代阶段中、新生代阶段,中国主要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控制之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的组成和结构介绍:介绍地球的不同层次以及地壳、地幔、地核的特点和作用。

2. 大地构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大地构造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如地震和地壳运动等。

3. 中国地质背景和构造特点:介绍中国的地质背景,如板块构造、隆升和断裂等,以及中国的构造特点和区域差异。

4. 高山地区和盆地地区的大地构造:分别介绍中国的高山地区和盆地地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如喜马拉雅造山带和东北平原等。

5. 大地构造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介绍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地震勘探、重力测量和地壳形变观测等。

6. 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的影响:讲解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对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等。

7. 区域构造演化的历史和过程:介绍中国区域构造演化的历史和过程,如华北地块运动和青藏高原隆升等。

8. 中国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介绍中国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如地质资源勘查和地震预测等。

教程可以通过教学课件、实地考察、学术报告和讨论等形式进行教授。

学员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国地质构造的特点和演化历史,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知识和技术支持。

中国区域构造

中国区域构造

一、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简史 我国近代的区域地质调查是以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 美国 庞培勒(R.Pumpelly)、维理士(B、Willis)、德国李希霍芬 (F、 V、Richthofen)等都曾对我国的地质构造进行初步研究。 鲁迅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地质略论》(1903)中简要地介 绍了我国各时代地质特点及地质构造发育历史。 我国的地质调查机构创造于1912年。1924-1929年相继编 出三幅1:100万地质图,值得提出的是李四光教授在1939年出 版的专著《中国地质》,黄汲清于1945年发表了《中国主要地 质构造单位》一书。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195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编制的1: 400万《中国及邻国边境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 纲要》;1962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所编制1:300万《中华人 民共和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其他重要著作有:1960年陈国达的《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 义》;1960年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概论》 ;1963年北京地质学 院区域地质教研室的《中国区域地质》等。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据陈国达等简化1977)
Hale Waihona Puke 六、波浪状镶嵌构造地壳是由不同方向和不同规模的构造带分割成的一级套一 级的大大小小的块体,再由这些构造带、断裂带以及断层、节 理结合起来的不向等级的波浪状镶嵌构造。 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构造带两个大圆构造带。 中国恰好处在二大圆构造带的丁字接头和劳亚壳块的东南 一角。 “地壳波浪”或“地块波浪”。褶皱断裂隆起带的所在是 波峰,地快块沉陷带分布在波谷。不同方向的波峰与波峰相交 地区隆起相互叠加,波峰往往更高;波谷相交地区,由于双重 沉陷波谷往往更低,形成地块;波峰与波谷相交地区,则因不 同情况,有时表现较高,有时较低。 地球发展总的趋势是以收缩为主。在地球收缩时,收缩到 最小体积的趋势应为四面体,因而要发生四个收缩中心。地球 的四个收缩中心是:太平洋中部、北冰洋、印度洋和南大西洋, 这些地方表现为明显的洼陷。它们的对极是四个最明显的隆起: 非洲地台。南极地台、加拿大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概要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概要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概要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而成,值得地球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从事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年轻学子阅读和研究。

现将它奉献给读者。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一、按活动论观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1、大地构造分区主要原则由于地壳构造活动性的不均匀性,因而可以从空间角度将地壳各部分的区域性分异与构造阶段的发展演化联系起来进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或大地构造分区。

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依据是构造活动程度。

由于地壳演化中各个地区的构造活动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而在进行大地构造分区时,必须运用历史分析的观点即区分不同的构造阶段来进行。

现代全球古大陆再造和板块划分,一般是按距今850~250Ma泛大陆旋回(Pangea-250,泛大陆-250)的构造格局来进行划分的。

因为,该阶段的地质记录最完全、研究程度最高。

至今,进入泛大陆裂解时期,其板块划分的代表方案就是LePicchon(1968)等的现代板块划分。

Pangea-850(泛大陆-850)以前(太古宙~元古宙)的板块划分,涉及太古宙~元古宙的造山带和古缝合线的识别,存在较多争议。

所以,一般采用距今850~250Ma泛大陆阶段的板块划分和大地构造分区。

2、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基本观点⑴、活动论和固定论所谓活动论是指地表大陆和海洋在地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而言。

大陆和海洋在地表上的位置变化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陆和海洋相对于地极和赤道的位置变化;一是大陆和海洋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承认曾经发生过这两种变化,就必须承认地壳运动以水平位移为主导形式。

相反,不承认大陆和海洋曾经发生过位移,或承认位移而将位移归因于地壳大规模垂直运动,如别洛索夫所主张的造洋运动,就是固定论者。

⑵、槽台学说对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槽台学说对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一级单元:地槽和地台①、地槽进一步划分:优地槽:优地背斜、优地向斜冒地槽:冒地背斜、冒地向斜②、地台进一步划分:地盾、地轴台背斜(陆背斜)台向斜(陆向斜)台褶带裂陷槽⑶、板块学说对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最大一级单元是岩石圈板块(板块)。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地构造中国区域⼤地构造学第 1 章:地球的层圈结构1.陆壳与洋壳的差别?厚度:陆壳厚,洋壳薄;陆壳平均33km,最厚达80km(青藏),洋壳平均7km。

组成: 陆壳为三⼤岩类, 洋壳主要为⽞武岩;陆壳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洋壳为硅镁层。

构造: 陆壳复杂(存在褶皱和断裂), 洋壳简单(⽆褶皱)。

年龄:陆壳⽼(最⽼44-45亿年),洋壳新(最⽼2亿年)。

2.岩⽯圈、软流圈岩⽯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盖层)由固态岩⽯组成的圈层。

软流圈:位于岩⽯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是地震波速低速带。

第 2 章:地槽-地台学说1.地台地台:地壳上稳定的,⾃形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岩层产状⼗分平缓,具有⼗分平坦的地貌;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

2.地盾地盾: 地台上的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积出露,周缘被有盖层的地台所环绕,平⾯形态呈盾状。

3.克拉通克拉通:地壳上已达到稳定的、并在漫长的地质时代⾥(⾄少⾃古⽣代以来) 已很少受到变形的部分。

4.地台基本特征1.地台是块状的辽阔地貌单元,⼀般具等轴状展布的⼏何形态,多为圆形、多边形的平原、⾼原或盆地。

2地台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盖层:由显⽣宙岩系组成,厚度⼩,变形微弱,未变质。

基底:时代⽼,厚度⼤,主要为褶皱变质岩组成,常伴有岩浆岩。

从这种结构上看,地槽褶皱上升后,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可形成地台;因此,地槽经过造⼭作⽤演化形成地台。

3. 地台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主要体现在稳定的盖层沉积上,岩相和厚度⽐较稳定。

4.地台区有⾃⼰的特征沉积建造和建造序列,沉积岩层之间多为整合或平⾏不整合接触。

5.在其发展过程中岩浆活动微弱、有些岩浆活动主要与深断裂有关。

6.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较弱,常形成⼀些同沉积的宽缓褶皱,具有⼀定的继承性。

7.地台基底岩系中有各种变质矿产,盖层中主要为⼀些外⽣矿产。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全文)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全文)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全文)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是根据有关高校大地构造学教学课件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

现将它作为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奉献给地球科学爱好者阅读,并作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读者朋友的喜欢和指教。

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大地构造学从地球系统的角度主要是研究地球岩石圈和上地幔的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因、运动和动力学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构造地质学分支学科。

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种不同尺度和性质的构造单元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

二、大地构造学理论体系以构造模式为主线(李四光,国外)以构造演化史为主线(黄汲清,王鸿祯,任纪舜)以区域地质为主线(杨森楠-杨巍然,程裕淇)以构造解析方法为主线(马文璞)三、大陆边缘1、大陆边缘及其分类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之间(即从海岸线至深海底之间)的广阔过渡地带,叫做大陆边缘(Continental Margin)。

大陆边缘按其形态、地貌单元发育情况及其与板块活动的关系分为:⑴、大西洋型(即被动大陆边缘)⑵、太平洋型(即活动大陆边缘)包括:①、岛弧型(沟-弧-盆体系型)②、安第斯型(沟-火山弧型)2、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麓三部分。

⑴、大陆架大陆架(Shelf)是指滨临海岸的浅水区域,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

宽0~1300公里;大陆架外缘平均水深130米,最深可达550米。

⑵、大陆坡大陆坡(Slope)位于大陆架向海洋一侧;坡度较陡(3°~6°);宽数十至数百公里。

⑶、大陆麓大陆麓(Rise)是指大陆坡坡脚下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和缓平坦坡。

宽数百至上千公里;平均坡度1/300;常从2500~3000米水深处开始进入5000米水深大洋盆地。

3、活动大陆边缘⑴、岛弧型岛弧型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单元包括:弧后盆地(边缘海)、岛弧、弧前盆地、海沟。

《大地构造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地构造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地构造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611027 课程名称:大地构造学 英文名称:Tectonics 开课学期:5学时/学分:32/2(其中实验学时:0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开课专业:地质学选用教材:无固定教材主要参考书: 杨巍然,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地质出版社,1990.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地质出版社,2004. 刘良,罗金海,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科学出版社,2002.区域构造解析,地质出版社,1992.板块构造学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张朝文、金以钟,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地质出版社,7. Uwe Ring, Mark T. Brandon, Gordon S. Lister, Sean D. Willett,Exhunation Processes: Normal Faulting, Ductile Flow and Erosion,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999.8. Eldridge M. Moores, Robert J. Twiss, Tectonics, W.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1995.9.The Encyclopedia of Structure Geology and Plate Tectonics, Edited by Carl KI Seyert, Van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New York, 1987 ;10. Kent C. Condie. Plate Tectonics & Crustal Evolution (Third Edition), Pergamon Press, 1988O 一、课程简介《大地构造学》是综合性地质课程,主要讲述以板块构造学说为代表的现代大地构造理 论、以地槽地台学说为代表的传统大地构造理论以及大地构造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概要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概要

中国⼤地构造分区概要中国⼤地构造分区概要胡经国⼀、按活动论观点划分⼤地构造单元1、⼤地构造分区主要原则由于地壳构造活动性的不均匀性,因⽽可以从空间⾓度将地壳各部分的区域性分异与构造阶段的发展演化联系起来进⾏⼤地构造单元划分或⼤地构造分区。

⼤地构造分区的主要依据是构造活动程度。

由于在地壳演化中各个地区的构造活动程度并⾮⼀成不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在进⾏⼤地构造分区的时候,必须运⽤历史分析的观点即区分不同的构造阶段来进⾏。

现代全球古⼤陆再造和板块划分,⼀般是按距今850~250Ma泛⼤陆旋回(Pangea-250,泛⼤陆-250)的构造格局来进⾏划分的。

因为,该阶段的地质记录最完全、研究程度最⾼。

⾄今,进⼊泛⼤陆裂解时期,其板块划分的代表⽅案就是LePicchon(1968)等的现代板块划分。

Pangea-850(泛⼤陆-850)以前(太古宙-元古宙)的板块划分,涉及太古宙-元古宙的造⼭带和古缝合线的识别,存在较多争议。

所以,⼀般采⽤距今850~250Ma泛⼤陆阶段的板块划分和⼤地构造分区。

2、划分⼤地构造单元的基本观点⑴、活动论和固定论所谓活动论是指地表⼤陆和海洋在地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

⼤陆和海洋在地表上的位置变化可能有两个⽅⾯:⼀是⼤陆和海洋相对于地极和⾚道的位置变化;⼀是⼤陆和海洋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承认曾经发⽣过这两种变化,就必须承认地壳运动以⽔平位移为主导形式。

相反,不承认⼤陆和海洋曾经发⽣过位移,或承认位移⽽将位移归因于地壳⼤规模垂直运动,如别洛索夫所主张的造洋运动,就是固定论者。

⑵、槽台学说对⼤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槽台学说对⼤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级单元:地槽和地台①、地槽进⼀步划分:优地槽:优地背斜、优地向斜冒地槽:冒地背斜、冒地向斜②、地台进⼀步划分:地盾、地轴台背斜(陆背斜)台向斜(陆向斜)台褶带裂陷槽⑶、板块学说对⼤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最⼤⼀级单元是岩⽯圈板块(板块)。

板块内部进⼀步分为:①、陆壳(⼤陆),包括:地盾、裂陷槽、古造⼭带②、过渡壳(活动⼤陆边缘),包括:弧前增⽣楔、弧前盆地、岛弧带、弧间盆地、弧后盆地③、洋壳(残留岩⽚),包括:洋盆、海⼭(洋岛)3、划分⼤地构造单元的⽅法据认为,中国⼤地构造分区应在板块构造-地球动⼒学理论指导下,以地层划分和对⽐、沉积建造、⽕⼭岩建造、侵⼊岩浆活动、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以成矿规律和矿产能源预测的需求为基点,以不同规模相对稳定的古⽼陆块区和不同时期的造⼭系⼤地构造特征分析为主线,以特定区域主构造事件形成的优势⼤地构造相的时空结构组成和存在状态为划分⼤地构造单元的基本⽅法。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性质起初,大地构造学主要探讨局部区域地壳岩石圈形成、发展演化的地质学分支,诸如褶皱带、大陆裂谷、地台的形成演化,故称区域地质学。

它不同于狭义构造地质学,而是以构造运动、地层古生物、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海进海退研究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现代大地构造研究以全球岩石圈为对象,同时利用当代科技成果,其研究深度不仅局限于岩石圈,而且深入到了上地幔,因此大地构造学又称为全球构造学。

大地构造学是一门研究全球岩石圈形成、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进行区域地质特征总结、区域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学不仅工作范围局限,而且侧重于实际资料的综合分析。

大地构造学侧重于理论分析与建立,具有探索性。

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

首先,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需要先进大地构造理论的指导,第二,大地构造学需要区域构造的研究成果。

只有找出地球岩石圈不同区域的共性与差别,才能将岩石圈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最终分析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性,建立全球岩石圈构造运动和演化的模式。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是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环节。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内容(一)阐述中国区域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具体包括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几乎所有地质领域的研究。

因此在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要综合分析某一区域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以查明区域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二)进行区域构造发展阶段的分析在区域资料分析基础上,从时间上把各种地质作用联系起来,形成区域动态构造演化序列,并利用古生物、同位素资料与大区域或全球构造演化阶段进行对比。

只有这样才能历史地分析区域岩石圈在地质历史中组成、结构及各种地质作用的演变与作用过程。

(三)对比分析,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区域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为地球岩石圈演化提供了基本动力。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3)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3)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3)大地构造学基本理论纲要(3)胡经国第六章中国大地构造主要特点小地块拼合,地块多期聚合,周边板块活动性强,板内变形作用强,主要成矿期为中、新生代。

一、小地块拼合在中国的地台中,中朝板块(地台或准地台)最大;但是其大小只有俄罗斯克拉通的1/5,北美克拉通的1/12.5。

二、地块多期聚合元古宙:中朝、扬子、塔里木板块三叠纪:3/4的中国大陆各地快中、新生代:青藏各地快三、周边板块活动性强1、中国大陆三次受到冈瓦纳大陆的离散陆块朝北运移的影响印支期:257~205Ma;四川期:125~52Ma;喜马拉雅期:25.5~0.78Ma。

2、中国大陆两次受到太平洋板块朝西运移、俯冲挤压的影响燕山期:205~135Ma;华北期:52~23.5Ma。

四、板内变形作用强燕山期板内的典型特征,为形成一系列的NNE或NE向的纵弯褶皱、逆断层或逆掩断层。

纵弯褶皱作用(Buckling)是指岩层受纵向压缩作用因力学失稳而弯曲的褶皱作用。

由于一般假定岩层褶皱前处于初始水平状态,因而纵弯褶皱作用多是岩层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所形成的褶皱构造称为纵弯褶皱,简称弯褶皱。

五、主要成矿期为中、新生代中、新生代形成的矿床最易保存,主要矿种有;W(钨),Sn(锡),Mo(钼)Cu(铜),Au(金),Pb(铅),Zn(锌),U(铀),Hg (汞),Sb(锑),Te(碲),Ge(锗),Mn(锰)Coal(煤),Oil(石油),Gas(天然气)70~80%的成矿作用以板内拉张带成矿作用为主。

第七章华北陆块(华北地台)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3800~2500Ma)太古宙华北陆块的构造发育,是以相互分离的陆核和夹持其间的绿岩带共同组成。

其岩石组合包括两种类型:麻粒岩-片麻岩和绿岩带。

新太古代末期(2500Ma的五台运动)陆核聚集,绿岩带成为陆核聚集的焊接带,形成古陆块。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2500~1800Ma)古元古代华北陆块的构造演化,是以古陆的进一步裂陷、再拼合,原始华北陆块最后形成统一的褶皱基底。

中国大地构造纲要

中国大地构造纲要

中国大地构造纲要
中国大地构造纲要:
一、大陆和海洋
1、大陆:中国大陆东部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相接,西部和蒙古接壤,南部和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和孟加拉国毗连;东岸以南海V型断裂带构成,东起浙江沿岸,西至湛江爬南跨宁、粤、闽,有急转弯痕迹,但尚不张扬。

2、海洋:中国的沿海面积较大,东临太平洋,西和南濒黄海、南海,东北面临东海。

二、全国山脉
1、全国山脉:中国山脉纵横交错,共计五个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山脉、咸阳山脉、云南西部山脉和山东德山脉,以及它们之间交汇处的山地。

2、各个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中部地区;
青藏高原山脉:该山脉贯穿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的西部;
咸阳山脉:全长约2500多公里,主要分布在新疆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之间;
云南西部山脉: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四川省的西边;
山东德山脉: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东北部和山西省的西部。

三、河流和湖泊
1、河流:中国有多条河流,其中以长江、黄河、松花江、淮河、澜沧江为主。

2、湖泊:中国的湖泊有很多,主要有青海湖、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

四、海岸线
沿中国海岸线有近40,000公里,包括黄河河口、渤海湾、大连至揭阳出海口、宁波出口和钓鱼岛等海岸段,以及分布在海岸线周围的孤岛和礁石。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简明教程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简明教程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简明教程名词解释1.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热剩磁:从地球深部喷到地表的岩浆,在其冷凝形成火山岩的过程中,当其经过居里温度时,就会被当时的地磁场磁化具有的磁性,称为热剩磁。

3.沉积剩磁:一些含铁磁性的碎屑在沉积固结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中,铁磁性颗粒也会按当时的地磁场方向排列而使沉积岩获得磁性,称为沉积剩磁。

4.海沟:是平行于岛弧分布并位于洋侧的线形深海槽。

5.威尔士旋回:指大洋开闭的发展旋回,包括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和遗痕期六个阶段。

6.被动大陆边缘: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即通常所说的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

7.主动大陆边缘:是指汇聚型大陆边缘或聚敛型大陆边缘,环太平洋沿岸的大陆边缘属于这类构造环境。

8.B型俯冲是指大洋岩石圈板块在岛弧或山弧外侧的海沟处向大陆岩石圈板块或另一个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消减作用。

9.A型俯冲是指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向另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作用。

10.C型俯冲是指内陆盆地边缘坳陷向古老造山带之下的俯冲作用。

11.冷地幔柱是指地幔范围内存在因板块俯冲消减和重力陷落而形成的非刚性的板块残片。

12.热地幔柱是指核幔边界上涌形成的热物质。

13.弧前盆地:是指海沟与火山岛弧之间的深海洋盆。

一侧毗邻火山弧,另一侧为从俯冲洋壳刮削下来的增生杂岩围限。

14.弧后盆地:是板块消减俯冲带的火山弧后方(陆侧)与大陆之间的深海盆地。

15.地槽:又称地向斜,指长期持续沉降并接受巨厚沉积的带状地壳活动构造单元。

16.地台:是指地壳上稳定的、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形成后未受褶皱或微弱褶皱的地区。

17.克拉通盆地:发育在大陆板块内部,在平面上呈椭圆状,在剖面上呈碟状,是地质历史时期长期处于下沉的区域性凹地。

18.压陷盆地:通过岩石圈挠曲而产生的盆地。

19.坳拉谷:指以正断层为边界的长期发育的一种沟槽状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
1、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中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2、岩石圈(构造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顶盖,厚50-150km。

3、软流圈:岩石圈底部到700km深度左右,容易蠕动变形而能缓慢流动的区域。

是产生岩石圈运动的主要场所,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4、中间圈:软流圈以下的上地幔和下地幔。

5、大地构造学说
国际上:经典大地构造假说:隆起说;收缩说;深层分异说;膨胀说;地槽-地台学说;板块构造说;地体构造。

中国:地质力学(李四光院士1965,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主要构造体系》);断块构造说(张文佑1950,1:400万中国及邻国边境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多旋回说(黄汲清1950,1:3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地洼说(陈国达院士1960,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张伯声院士1970,1:10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地壳的波浪桩镶嵌构造》)6、板块构造-新全球构造理论
国外:魏格纳大陆漂移;霍姆斯地幔对流-热对流理论;赫斯大洋中脊;狄茨、瓦因、马修斯洋底扩张;柯克斯地磁年表;威尔逊转换断层和威尔逊旋回;勒皮雄岩石圈板块划分。

中国:尹赞勋引入,研究先驱李春昱、郭令智、常承发、王鸿祯、朱夏。

7、地槽-地台说
地槽概念是美国的霍尔研究阿巴拉契亚山与中部平原时发现(1859)、丹纳定义。

定义: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的狭窄长条状地带,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与地台相对立,时间上一般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

基本观点: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水平运动时次要的,地壳运动的动力源是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受热变轻向上流动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却变重下沉则造成地表下降凹陷。

将地壳划分为地槽,地台,活动区。

8、地槽的基本特征
形态特征:狭长带状
地貌特征:宏伟的长条形山脉
地质特征:地层带状分布,岩性复杂
构造褶皱断层复杂
岩浆活动强烈
变质常有区域变质作用
矿产丰富,以内生矿产为主
地球物理特征:地震带、重力异常、磁异常、高热流值
9、构造旋回及其划分
地槽旋回:地槽从开始活动下陷接受沉积到最后褶皱上升形成褶皱山系的整个构造发展过程。

大地构造旋回:在广大区域内地壳构造发展有规律出现的周期性构造活动过程,早起稳定下降接受沉积,晚期褶皱上升剧烈活动。

构造层:地壳在一个构造旋回或一定发展阶段中,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形成的地质综合体,含建造与改造,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体、变质岩体、成矿作用等。

10、地台概念
俄卡尔宾斯基(1883)研究俄罗斯平原时提出。

概念: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

下构造层由巨厚的、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的复杂岩系,统常称为结晶基底或褶皱基底;上构造层由未变质的、产状平缓和厚度较小的沉积岩层组成,一般通称为沉积盖层。

沉积盖层和结晶基底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标志着地台的基底和盖层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历史,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

11、大陆漂移说
概念(德国魏格纳1912):大陆是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的硅镁层之上;在C前,全球只有一个大陆块(泛大陆)和一个大洋(泛大洋);在潮汐力和离心力作用下,自中生代以来,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产生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造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是漂移中形成的,太平洋是泛大洋残余。

大陆在漂移中,前缘挤压褶皱形成山脉,后缘脱落形成岛弧、岛屿和浅滩。

12、新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拼合:大西洋两岸的几何拼合和地质拼合
地质证据:大西洋两侧的矿产带和变质带
古生物和古气候:近北极的斯匹茨卑尔群岛等地区有C-K的热带植物和E的温带植物化石,热带、亚热带的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区有广泛分布的C、P冰川堆积物。

转换断层:洋底有大量转换断层
古地磁:地磁极游移及地磁条带对称特征
13、地幔对流说(霍姆斯1928):
地幔软流圈物质在缓慢对流中。

对流物质在分离边界处上升冷却,在挤压边界处下降。

14、海底扩张说(赫斯1960、迪茨1961)
概念:海底的主要构造是地球内部对流作用的直接表现。

洋脊是对流上升和新洋壳不断产生的地带,后形成的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脊轴部依次向两侧推开,至海沟处洋壳对流下沉而沉没消失与地幔中。

证据:海底地形;海底沉积物的侧向变化和海底年龄;转换断层;海底磁异常。

15、板块构造说(法:勒皮雄1968)
概念:岩石圈板块由于对流的带动,每个板块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边生长、边移动、边消亡。

板块与板块之间,彼此分离、相对滑动或俯冲碰撞。

板块边界是地球表面最活动的地带,大多数地震、火山都分布在这里。

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即板块运动是形成地表各种构造活动和变形的根本原因。

16、拉张型板块边界
裂谷、洋脊和洋隆。

17、挤压型板块边界
岛弧-海沟系:如西太平洋;
山弧-海沟系:如安第斯山山弧-海沟系;
陆间海:如地中海;
地缝合线:如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

18、剪切型板块边界
转换断层
19、板块划分:六大板块(Le Pichon)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大洋洲)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0、洋壳向陆壳转化
地壳演化:地壳早期全洋壳,洋壳通过岩浆活动转化为陆壳;总趋势是:洋壳不断减小,陆壳不断增大,加厚。

在洋壳向陆壳转化中,板块俯冲作用起着桥梁作用,并且主要是通过岩浆活动实现。

俯冲带迁移:
前进向陆迁移,陆地减小,造洋运动。

后退向洋迁移,陆地增大,造陆运动。

21、中国地势特征
(1)三级地势
1、青藏高原>4500m,北昆仑山,东北祁连山,
东龙门山、横断山;
2、昆仑山北侧,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
东坡,1000-2000高原盆地;
3、<500m丘陵和平原,含东北、华北、华南广大地区
(2)自然地理分界线
1、天山-阴山:黄河流域
2、昆仑山-秦岭-大别山:长江流域
3、南岭:珠江流域
(3)三、山脉东西分界
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为界,两侧地势
和山脉特征迥然不同。

(4)四、中国各区山脉方向
多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实为构造山。

22、中国大地构造位置
(1)中国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之间;
(2)特提斯-喜马拉雅地槽活动带具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地带;
(3)中国东临西太平洋中、新生代地槽活动带(海沟-岛弧-弧后盆地)
23、地台
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塔里木地台、南海地台、喜玛拉雅辗转构造带;
24、华北地台(中朝地台):
基底:早元古代末以前的地层
盖层:中元古代以后的沉积
中元古-0
3为海相地层,C
1
、P陆相为主夹海相,中新生界为陆相
25、扬子地台:
基底:晚元古代早期以前的地层
盖层:Z-T海相沉积,中、新生界为陆相
26、塔里木地台:同扬子地台。

27、中国地槽区
北部地槽褶皱区、西南地槽褶皱区、滨(环)太平洋地槽褶皱区
28、特提斯洋(古地中海)演化
大约在距今2.8亿年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格局与今天完全不同。

那时,在冈瓦纳古陆的北部与欧亚古陆的南部,是一片规模巨大的古海洋——古地中海,地质学家也称它为“特提斯海”。

当时的古地中海面积非常大,它不仅覆盖了整个中东以及今
天的印度次大陆,就连中国大陆和中亚地区,也几乎全被古地中海浸漫。

大约距今2.5亿年前,冈瓦纳古陆开始向北漂移,到2亿年前,冈瓦纳古陆开始与欧亚大陆相撞,逐渐使古地中海封闭。

古地中海从中国大陆退出,可能发生在1.8亿年前;而古地中海从西藏北部、东部和云南西部完全退出,可能发生在一亿年前。

到了距今7000万年前,西藏、云南等地壳开始上升,迫使古地中海完全退出中国大陆。

距今800万年前,范围辽阔的古地中海,由于两个大陆靠拢并发生碰撞,它的面积不仅大为缩小,而且逐步呈现封闭状态,失去了与世界大洋的联系。

地中海完全封闭之后,成为一潭死水。

由于气候炎热,风急沙多,降雨少,蒸发量大,地中海逐年缩小。

大约在距今600万年前,地中海干枯了,留下了比大西洋海平面低3000米的沙漠盆地。

这个沙漠盆地比今天的地中海大,这个干枯的大沙漠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十万年。

大约到了550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构造变动,把直布罗陀海峡崩裂开来,大西洋的海水由这个裂口灌入地中海盆,4万立方千米的大西洋海水像湍急的山洪,倾入地中海盆,其流量比今天尼亚加拉瀑布大1000多倍。

尽管如此,把地中海灌到今天的水平,也花了数百年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