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说课稿
汉族民歌(规整的)
汉族民歌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汉族民歌》,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音乐课应以弘扬民族音乐,热爱本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里的第二课“汉族民歌”。
由于汉族民歌的分类有很多种,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从体裁形式上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通过对汉族民歌的欣赏,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汉族民歌在体裁与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本节课是针对普通高中学生,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参与互动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根据新课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体验、比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3.知识与技能:认真欣赏本课的几首民歌,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带来的不同风格特点。
了解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聆听体会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不同体裁形式的歌曲,在演唱时的特点。
难点:体验参与三种不同音乐体裁的创作。
四、教法和学法: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片,达到视觉与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理解鉴赏能力比较高的特点,我引导学生聆听、比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拔河绳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拔河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在拔河的过程中,通过哪种形式鼓舞人们的干劲儿,回答这种形式与民歌中的哪种演唱体裁相类似么?学会通过欣赏拔河的视频片段,感受一领众合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汉族民歌的第一种体裁形式,劳动号子,做好铺垫。
汉族民歌说课稿
汉族民歌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音乐教材《汉族民歌》一章,具体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北方民歌《小放牛》,第二部分是南方民歌《高山流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分类、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2. 通过学习《小放牛》和《高山流水》,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小放牛》和《高山流水》的旋律,理解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北方民歌《小放牛》的方言唱法和南方民歌《高山流水》的悠扬旋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播放器、乐谱架。
2. 学具:学生音乐课本、练习曲谱、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小放牛》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讲解:介绍汉族民歌的分类、特点以及代表作品,讲解《小放牛》和《高山流水》的背景。
3. 示范:教师演唱《小放牛》和《高山流水》,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小放牛》和《高山流水》,注意方言唱法和悠扬旋律。
6. 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汉族民歌分类: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特点:地域性强、旋律优美、歌词富有生活气息代表作品:《小放牛》、《高山流水》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复习《小放牛》和《高山流水》,掌握歌曲旋律。
2. 调查家乡的民歌,了解其分类、特点和代表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课学生对汉族民歌的兴趣浓厚,通过讨论、演唱等形式,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
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方言唱法和悠扬旋律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家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歌的魅力。
组织学生参加民歌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设民歌社团,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交流学习民歌,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汉族民歌说课稿
汉族民歌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汉族民歌》,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说教材:《汉族民歌》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铁主编的音乐欣赏,第一章的内容,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和十六个模块,主要介绍音乐教育的主要作用和怎样欣赏音乐内容丰富,知识比较完整,全面的综合教材,文字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学生去了解音乐当中蕴含的人文内涵,从而具备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
本书宗旨是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品位和思想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与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学习能够区分山歌、号子、小调的风格。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判断能力和发散创性思维。
教学重点:(1)了解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号子、山歌、小调。
(2)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对三种体裁歌曲的学唱(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说学情: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农村的,他们从小就很少跟这方面音乐接触,再加上现在电视、网络媒体、以及流行音乐的冲击对民歌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因此,对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
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讲授法,情境设置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四、说学法:根据中职学生比较开朗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引导学生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歌曲。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东方红史诗《军民大生产》,运用体验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音乐教师汉族民歌 说课稿
贵州省第五届高中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汉族民歌》,本节音乐鉴赏课主要围绕感知情绪情感,感知体裁风格,感知音色,感知主题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安排一课时。
说教材:《汉族民歌》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以感受和鉴赏为主,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这正是新课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要求。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欣赏,通过几首歌曲,感知汉族民歌号子、山歌、小调的不同特点。
通过观察视听、鉴赏、研究、探索的创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从中获得正能量的精神食粮。
二、知识与技能。
用心聆听学唱《沂蒙山小调》,感受小调音乐的特点,懂得鱼咬尾、一段体的音乐知识。
能区分号子、山歌和小调。
三、过程与方法。
师生共同聆听、感受、体验、合作,理解三种不同风格的民歌体裁。
教学重点:了解民歌体裁中的劳动号子、小调,并就这两种体裁进行活动。
教学难点:能区分号子、山歌和小调。
说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讲授法,情境设置法,点拨法,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说学法: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演唱歌曲《好花红》,让学生聆听、感受民歌这种体裁形式,随之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汉族民歌概念: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民歌的概念及音乐特点?民歌体裁分类?之后我进行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号子:(1)听赏《峡江纤夫号子》、《船工号子》片段。
要求学生思考号子的作用、音乐特点和演唱形式,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号子的艺术美。
(2)师生共同创作一首劳动号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汉族民歌》优质说课稿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汉族民歌》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汉族民歌》。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通过教学,学生掌握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学会鉴赏民歌,从而形成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课让学生掌握汉族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掌握欣赏汉族民歌的基本方法,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承担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1.1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养成听赏音乐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作品欣赏。
欣赏《澧水船夫号子》、《脚夫调》、《弥渡山歌》、《姑苏风光》、《孟姜女》和《幸福歌》。
《澧水船夫号子》是流行于湖南澧水一带的船夫号子,是船工们行船时演唱的歌曲。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
歌曲开头为平水号子,通过由弱及强的劳动节奏衬词,展现了船工们摇船自远而近、徐徐而来的情景。
欣赏时注意体会民歌与地理环境、方言之间的关系。
《脚夫调》是一首陕西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
歌词基本以七字为一句,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
既可以两句独立成歌,也可把几段或十几段歌词并列,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
表达了脚夫赶脚时的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弥渡山歌》采用比兴手法,前三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一句才切入主题,具有南方的含蓄色彩。
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云南山歌的独特风格。
《姑苏风光》是一首表现对家乡热爱的江苏小调,是由[码头调][满江红][六花六节][鲜花调][湘江浪]等几个独立的曲调连缀而成的一首较为大型的叙事性歌曲。
教材节选的是[码头调]。
此曲在旋律音调方面具有典型的江南小调特点。
《孟姜女》是在江苏民歌《孟姜女》曲调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汉族民歌说课
汉族民歌》说课稿我上的《汉族民歌》这一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音乐材料第三单元第一节下半部分的内容。
本课注重学生对汉族民歌三种不同体裁的了解和其特点形成原因的分析。
由于歌曲内容涵盖比较多,所以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让学生掌握民歌的定义;(2)汉族民歌按体裁分山歌、号子、小调三大类;(3)每一类民歌的特点和其特点形成原因。
2、技能方面:(1)能基本判断哪首歌是民歌;(2)能分辨一首民歌按体裁分是哪一类;3、能简单分析一首民歌的特点和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培养学生对汉族民歌的兴趣;(2)感受到民歌有着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是民族生活情感的结晶。
二、重点是了解民歌的三大分类三、难点是对比分析每一类民歌的特点和其特点形成的原因四、采用的教学方法1、讲解法、情境法、演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五、教学过程1、老师给学生唱一首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导入;2、然后经过对比《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黄土高坡》,学会了民歌的定义;3、直接讲解汉民族按体裁分大三类,来进行学习。
4、分别听赏这三大类中的一首代表作品来分析其特点,和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5、最后总结下课,并请同学们收集身边的民歌或课下学到的民歌,下次课来展示一下。
我设计这堂课时,更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学,如何提高学生听赏民歌的积极性。
流程清晰流畅,确实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感觉教学效果非常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上课的激情和基本素质我都是拥有的,但是要做到更好就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
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多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一定能使学生顺利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技能。
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吸取更多的教学经验。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中国汉族民歌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中国汉族民歌音乐欣赏之中国汉族民歌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呈现这堂课:1、说教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3、说教法学法4、说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中国汉族民歌中国汉族民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一课——《五十六朵芬芳的花》第二节——《汉族民歌》。
本课将主要介绍的是中国汉族民歌的体裁与其特点,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依据新课标中的“知、过、情”三个维度,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分辨中国民歌的体裁与特点。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汉族民歌的特点与体裁。
难点:(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中国汉族民歌的体裁。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堂课面对的是幼师班的学生,全是汉族,原来学唱过一些民歌,对中国汉族音乐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职高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音乐知识基础浅薄,所以不能讲的太深,太广。
本节课分2个课时,这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探究中国汉族民歌的特点与体裁,重点学习当中的“山歌”。
三、说教法说学法教法:我将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具体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运用钢琴教学,弹唱示范,随琴哼唱,互动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采用欣赏法、聆听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法。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汉族民歌说课稿
汉族民歌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汉族民歌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和演唱能力。
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汉族民歌的曲调和歌词。
通过演唱和表演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
汉族民歌的教材和相关资料。
音乐播放设备。
音乐和歌曲的道具和教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汉族民歌,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学习歌曲
教导幼儿学习汉族民歌的曲调和歌词。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一起演唱,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表演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汉族民歌的表演活动,让他们在音乐中展示自己的声音和形象。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4. 民歌欣赏
引导幼儿欣赏其他汉族民歌,让他们感受不同曲调和风格的音乐。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 总结
引导幼儿回顾学习和表演的活动,总结他们对汉族民歌的体验和收获。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延伸
可以引导幼儿在家中继续学习和演唱汉族民歌,拓展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和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包容性。
汉族民歌说课稿
《汉族民歌》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民歌的三类体裁代表歌曲分别是《茉莉花》、《赶牲灵》、《拼命号子》。
其中《茉莉花》是一首江苏小调,旋律秀丽柔美、委婉动人,表现少女惜花、爱花的情感。
《赶牲灵》是陕北信天游的经典代表作品,旋律高亢嘹亮,表现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拼命号子》取材于《川江船夫号子》,歌曲粗犷有力,生动展现川江船夫拉纤时急促紧张,气势强烈的场面。
由于山歌经典曲目较少,学生不容易体验和表现,所以这节课精讲号子和小调,同时在体验中理解民歌创作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这正是新课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要求。
通过欣赏、演唱,使学生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体裁形式。
分析不同民歌在内容及情感上的不同色彩,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加深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热爱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音乐课程的学习,感知、体验歌曲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尽管音乐课给了学生一定的歌曲储备,但由于年龄特点,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不够浓烈,所以在上这节课的时候需要我们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聆听体验的时间,在选择民歌的素材上多是经典的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设计有趣的师生互动,让他们在互动中体验民歌特点,热爱民族音乐。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的引导学生多听赏中民族音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了解汉族民歌的概念,体裁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演唱,师生互动来探究各种体裁的音乐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民歌的概念,体裁分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汉族民歌概念、体裁分类。
教学难点:总结民歌的分类特点,会唱此类歌曲。
五、教法学法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学法:初中学生鉴赏能力较小学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说课稿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汉族民歌》,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安排一课时。
说教材:《汉族民歌》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以感受和鉴赏为主,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这正是新课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要求。
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纬度,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了解汉族民歌的概念,体裁分类。
二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演唱,表演来探究各种体裁的音乐特点。
三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正确的引导学生多听赏中民族音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概念,体裁分类。
教学难点:能听辨音乐体裁,会唱此类歌曲。
说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讲授法,情境设置法,点拨法,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说学法: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引导学生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歌曲。
教学过程::1.导入:邀请几名男生上台进行互动,要求自行创编口号节奏来移动重物。
(感受劳动与音乐的结合)运用体验与合作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之进入我们的课程2.汉族民歌概念:我播放音乐资料,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哪些是民歌及为什么,之后我进行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概括能力)3民歌体裁分类:首先播放课件分别听赏《黄河船工号子》《赶牲灵》等片段。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号子,山歌和小调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演唱方式,我归纳总结。
期间分组学唱《军民大生产》,派一位男生代表领唱,其他同学合唱表演劳动情景。
(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然后由我演唱小调《无锡景》并播放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秦淮景的音乐片段。
学生思考两首歌曲有何关联,并学唱一小段。
汉族民歌说课稿
汉族民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汉族民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汉族民歌》是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是_____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汉族民歌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材中对汉族民歌的分类、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示例。
然而,教材中的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和理论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但对于汉族民歌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汉族民歌的分类、特点和风格。
学生能够学唱一首简单的汉族民歌,掌握其基本的演唱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唱、模仿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汉族民歌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分类、特点和风格。
学唱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汉族民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汉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和技巧。
人教版汉族民歌说课稿
人教版汉族民歌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汉族民歌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汉族民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 学生能够学会几首经典的汉族民歌,并尝试演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分析和演唱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汉族民歌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汉族民歌的定义及其特点- 介绍汉族民歌的概念,包括其来源、流传方式和表现形式。
- 分析汉族民歌的基本特点,如旋律、节奏、歌词内容等。
2.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代表曲目- 根据地域、风格、功能等对汉族民歌进行分类。
- 介绍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如《茉莉花》、《小河淌水》等。
3. 汉族民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探讨汉族民歌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 分析汉族民歌如何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4. 汉族民歌的教学演唱- 教授学生演唱技巧,包括发声、吐字、表情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共同学习和演唱民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汉族民歌的基本知识。
2. 视听法: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汉族民歌的魅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民歌的学习心得。
4. 实践演唱: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演唱练习,提高他们的演唱技能和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汉族民歌的音频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 系统介绍汉族民歌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历史价值。
3. 民歌欣赏- 播放几首经典的汉族民歌,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4. 演唱实践- 分配学生学习不同的民歌,并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练习。
- 邀请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中音乐:汉族民歌说课稿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中音乐:汉族民歌说课稿《汉族民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汉族民歌》。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节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汉族民歌》。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
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音乐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能认真听赏歌曲,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能简述中国民歌的发展情况。
能力目标:能与同学合作,共同表演劳动号子,体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们劳动时喊号子的情景。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保护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已经学习了一些民歌,本节课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民歌及其体裁的分类,通过号子、山歌、小调的对比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它们的特点。
结合现在卓越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提前发放教师编写的自主学堂导学案,先让学生清楚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需要自主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搜集汉族民歌的资料。
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可采用比赛做游戏等方法;通过教师的范唱、表演,可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涉及多种新颖的体验,创造活动,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音乐的美。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归纳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五.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
(一)引入新课,理解概念教师的表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本课的导入由教师表演唱《龙船调》,《龙船调》这一首湖北民歌是学生所熟知的一首歌曲,其中的“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能让学生参与到歌曲中,与老师共同完成这个表演,学生能感受到快乐的气氛,在上课一开始就获得了充分的满足与愉悦。
汉族民歌说课稿
汉族民歌说课稿(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汉族民歌说课稿汉族民歌说课稿范文教学内容: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教学目标:1.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不同风格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
教学难点:不同体裁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等。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
教学理念: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
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教师的范唱,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
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
同学们,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各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多姿多彩的音乐,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哪一个民族人口最多而且分布地区也极为广阔(汉族)由于居住地域、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民歌。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汉族民歌,感受汉族民歌的音乐魅力。
上课之前,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几首歌曲,通过欣赏,同学们来告诉老师,在你所听到的歌曲中,那些歌曲属于民歌?好的,同学们都很聪明,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
那么民歌就更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和各种劳动中会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呼喊声,这就是最原始的歌唱,也逐渐形成了最早的民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汉族民歌》,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安排一课时。
说教材:《汉族民歌》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以感受和鉴赏为主,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这正是新课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要求。
依据新课标,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一了解汉族民歌的概念,体裁分类。
二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演唱,表演来探究各种体裁的音乐特点。
三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正确的引导学生多听赏中民族音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概念,体裁分类。
教学难点:掌握民歌的三种体裁及其音乐特点。
说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讲授法,情境设置法,点拨法,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说学法: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引导学生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欣赏阿宝的一首民歌《想亲亲》随之进入我们的课程。
2.汉族民歌概念: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民歌的概念及音乐特点?民歌体裁分类?之后我进行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首先播放课件,根据课件老师讲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民歌特点,听赏《赶牲灵》《小河淌水》等片段。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山歌的音乐风格特点,进行举例体验,让同学们分享山歌的好歌好词,我归纳总结。
然后听我唱一句歌调,引出号子,听赏川江流域的《平水号子》《石工号子》等,让学生讨论号子的作用、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
期间带领学生模仿拔河比赛的场景,派一位男生代表领,其他同学合表演拔河加油的情景。
(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然后听赏江苏、河北小调《茉莉花》江苏《无锡景》,播放MV《龙船调》音乐片段。
学生思考小调的音乐特点?最后组织学生男女对唱表演湖北民歌《龙船调》进一步体会民歌的艺术魅力。
(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展现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中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
三种体裁介绍完后学生讨论,我适当点拨,归纳总结并板书。
4. 民歌演唱会
5.教师总结,(我们知道民歌它是一种口碑艺术,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曲目都是经过千人传万人唱,而且在即兴口头的创作过程当中,使它日臻完美,这是一种永不结束的创作过程,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传承民歌的责任,相信经过我们的传唱与创作,民歌会继续绽放它夺目的光彩,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表扬。
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听赏学唱更多的民歌。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