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作业1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总2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23、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是:产品设计, 产品质量, 厂容厂貌, 员工服饰24、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

正确答案是:制定计划, 执行计划,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25、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

正确答案是:战略计划, 作业计划26、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

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是:高利润, 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27、以下选项中,()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是:收益, 成本, 期限, 风险28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

正确答案是:定性预测, 定量预测29、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 )。

正确答案:多重性层次性单一性变动性30、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

正确答案: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期限适中正确答案是: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期限适中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题目31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2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3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4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5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6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专)形考任务一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30 分)1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d.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b. 计划3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a. 管理的实践性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b. 精神领袖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 概念技能6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 提高劳动生产率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d. 效率的逻辑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d.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c. 预测10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a. 普遍性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a. 更短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的方案。

a. 最满意1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是可取的方法。

a. 定量预测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d. 权变性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a. 5 个二、多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6 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

正确答案是:生产力, 社会化大生产17、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正确答案是:人际关系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18、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7秋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一)一、理论分析题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由于该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工厂照明试验;第二,继电器装配试验;第三,谈话研究;第四,观察试验。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得出了以下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2. “人际关系学说”是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由梅奥等人创立的。

这种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

主要内容有:(1)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谓“经济人”,就是把金钱作为工作的惟一动力。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二、案例分析题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答:我同意王平的观点。

本案中的四个人物,王平、老张、小乔、赵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小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赵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王平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而老张则也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他就同意赵利的观点,更加认同权变理论。

2、如果你是王平,你如何使老张信服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有效,也不见得绝对无效,采用哪一种理论和方法,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管理学基础》作业

《管理学基础》作业

管理学基础作业作业一1、管理含义管理,实际上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特征1.管理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组织目标,是一个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过程。

所以,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一切组织。

5.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的特定要求,为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服务,从而实现其调节和维护社会生产关系的职能。

所以,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叫做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

1、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靠的是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而管理本身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更没有办法通过学习(尤其是书本学习)掌握管理的技巧。

2、管理系统的含义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管理,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体。

3、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目标。

是管理功能的集中体现。

管理主体。

即管理者,是管理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

管理对象。

作为管理行为的受作用一方,对管理成效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管理媒介。

管理媒介主要指管理机制与方法。

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是指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内外总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1、早期的管理理论研究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其政治经济学观点,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进一步阐述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外,同时强调关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的主张。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是人事管理创始者。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各章自测练习(含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各章自测练习(含答案)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D)。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C.企业制度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CD)。
A.塞缪尔·纽曼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先进的社会制度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D.企业形象
三、判断正误
1.泰பைடு நூலகம்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ABD)。
A.传统的权力B.理性----合法的权力C.纯粹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ACD)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C.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
A.现实性B.权变性C.关键性D.协调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A)原则。

管理学基础-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管理学基础-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管理学基础一、单选题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D.组织中的人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正确答案: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正确答案: D答案解释:正确答案:计划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A.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变动性正确答案: A答案解释:正确答案:管理的实践性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C.领导者D.精神领袖正确答案: D答案解释:正确答案:精神领袖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正确答案:概念技能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科学技术B.加强人的管理C.提高劳动生产率D.增强责任感正确答案: C答案解释:正确答案:提高劳动生产率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A.感情的逻辑B.正规的程序C.科学的理念D.效率的逻辑正确答案: D答案解释:正确答案:效率的逻辑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A.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先进的社会制度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正确答案: A答案解释:正确答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A.决策B.预测C.管理D.领导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正确答案:预测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A.超前性B.普遍性C.创造性D.灵活性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正确答案:普遍性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国开(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说明:1.试卷号:2064;2.课程代码:02326;3.适用专业及层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电子商务专科、工商管理专科、旅游专科,物流管理专科、物业管理专科和行政管理专科;3.平台考试网址:;4.成绩计算:网上形考成绩按50%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任务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选项中,(D)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C.组织中的人D.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A)的重要性。

A.计划B.组织C.预防D.预测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A)。

A.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变动性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C)的角色。

A.组织联络者B.领导者C.精神领袖D.发言人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D)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管理技能C.技术技能D.概念技能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

A.提高劳动生产率B.科学技术C.增强责任感D.加强人的管理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B)为重要标准。

A.科学的理念B.效率的逻辑C.正规的程序D.感情的逻辑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C.先进的社会制度D.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A)。

A.预测B.领导C.决策D.管理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C)特征。

A.灵活性B.超前性C.普遍性D.创造性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A)。

A.更短B.更长C.不确定D.适中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D)的方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答案(1)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答案(1)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答案任务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属于管理的对象.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计划)的重要性.3。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

4。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

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选择一项:6。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7。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 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8。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9。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预测)。

10。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特征.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选择一项:12。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13。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1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15。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 )以内。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2。

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决策制定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

3。

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4.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产业环境宏观环境)。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Management Basics (Specialty) Exam Task 1 AnswerI。

Multiple Choice (2 points per n。

30 points in total)1.(d) Organizing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belong to the objects of management.2.(b) "If you fail to plan。

you plan to fail"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lanning.3.(a) The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ity of management is what people mean when they say "management is an art."4.(b) When a manager receives visitors or participates in ribbon-cutting ceremonies and other social events。

he or she exercises the role of a spiritual leader.5.(a) For top-level managers。

mastering conceptual skills is the most important.6.(a) The central issue of Taylor's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 is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7.(d) The major difference een formal and informal ns in an n is that formal ns use efficiency as an important n.8.(d) The main reason why the Japanese economy was able to develop rapidly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war was that it formed its unique corporate culture.9.(c) The premise of planning work is to predict.10.(a) The universal feature of planning work is that every level of manager participates in the n of nal plans.11.(a) Whe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highly uncertain。

国开形成性考核《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题目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

[A]:提高劳动生产率[B1 :增强责任感[C1 :加强人的管理[D1 :科学技术题目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D)为重要标准。

[A]:感情的逻辑[B]:科学的理念[C]:正规的程序[D]:效率的逻辑题目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D)。

: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B]: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C1 :先进的社会制度[D]: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题目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C)。

[A]:管理[B]:领导[C]:预测[D]:决策题目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A)特征。

[A]:普遍性[B]:创造性[C]:灵活性[D]:超前性题目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A)。

[A]:更短[B1 :不确定[D]:更长题目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A )的方案。

:最满意 :简单易行 :利润最大:风险最小题目1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A )是可取的方 :定量预测 :宏观预测 :定性预测 :微观预测题目1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 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D )原则。

题目15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 在(A )以内。

[A] [B] [C1 [D1 法。

[A] [B] [C] [D][A] [B] [C1 [D]:现实性 :关键性 :协调性 :权变性:15个 :10个 :2个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6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CD ) o[A]:社会制度 [B]:生产关系[C]:社会化大生产 [D]:生产力答案: 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题目17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 角色被分为(ABC) o:决策制定角色[B]:人际关系角色[C]:信息传递角色 [D]:组织人事角色答案:人际关系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题目18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 技能:如(ABC) o:概念技能[B]:技术技能[B] [C] [D][C]:人际技能[D]:信息技能答案: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题目19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AD) o[A]:产业环境[B]:文化环境[C]:物质环境[D]:宏观环境答案:宏观环境产业环境题目20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CD) o[A]: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B]: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C]: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D]: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答案: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题目21、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

北邮质量管理学基础作业(一)

北邮质量管理学基础作业(一)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通过用户的使用来评价。

A.正确
B.错误
2.QC小组活动是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A.正确
B.错误
3.当p≥5时,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相近似。

A.正确
B.错误
4.适宜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现实质量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而有效的。

A.正确
B.错误
5.标准偏差表示数据与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

A.正确
B.错误
6.正态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A.正确
B.错误
7.偶然因素是指对产品质量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A.正确
B.错误
8.排列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A.正确
B.错误
9.散布图是研究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10.直方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

A.正确
B.错误。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专)形考任务一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d.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b. 计划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a. 管理的实践性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b. 精神领袖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 概念技能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 提高劳动生产率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d. 效率的逻辑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d.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c. 预测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a. 普遍性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a. 更短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的方案。

a. 最满意1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是可取的方法。

a. 定量预测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d. 权变性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a. 5个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6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

正确答案是:生产力, 社会化大生产17、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正确答案是:人际关系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18、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正确答案是: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19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

国开(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说明:1.试卷号:2064;2.课程代码:02326;3.适用专业及层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电子商务专科、工商管理专科、旅游专科,物流管理专科、物业管理专科和行政管理专科;3.平台考试网址:;4.成绩计算:网上形考成绩按50%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任务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选项中,(D)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C.组织中的人D.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A)的重要性。

A.计划B.组织C.预防D.预测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A)。

A.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变动性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C)的角色。

A.组织联络者B.领导者C.精神领袖D.发言人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D)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管理技能C.技术技能D.概念技能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

A.提高劳动生产率B.科学技术C.增强责任感D.加强人的管理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B)为重要标准。

A.科学的理念B.效率的逻辑C.正规的程序D.感情的逻辑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C.先进的社会制度D.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A)。

A.预测B.领导C.决策D.管理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C)特征。

A.灵活性B.超前性C.普遍性D.创造性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A)。

A.更短B.更长C.不确定D.适中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D)的方案。

管理学专业成人高考《管理学基础》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专业成人高考《管理学基础》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作业一、名词解释1、计划2、决策3、管理幅度4、职业生涯发展二、判断正误1、使管理科学从重视对物的研究转向重视对人的研究的理论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的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组织发言人、纠纷调解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3、企业中实行分权管理采取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矩阵制组织结构。

4、组织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属于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

5、目标管理强调的是以成果为目标的管理。

6、第一次把管理作为一个科学领域研究的领域是科学管理理论。

7、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工作条件属于保健因素,工作内容属于激励因素。

8、管理幅度过小,会导致机构臃肿;管理幅度多大,造成管理人员工作过多,导致工作失控。

9、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10、程序、政策和规章不属于计划范畴。

11、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相对更重要的技能是技术技能。

12、程序、政策和规章属于计划范畴13、企业中实行分权管理采取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矩阵制组织结构。

14、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络属于决策方面角色的职能。

15、现实中的管理决策应该遵循满意条件原则,而不是最有条件原则。

三、简述1、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3、你认为沟通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有何重要作用。

4、简介迈克尔.波特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四、案例分析1、飞利浦公司创建于198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企业之一。

其产品系列相当广泛。

到1990年,飞利浦公司已经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拥有700余家分支机构,25万多名员工。

在业务全球化发展较快的同时,公司的亏损达13亿美元。

问题出在哪呢?多年以来,飞利浦公司的所有重要的新产品决策都是由荷兰的公司总部做出。

在那里,3000名高层管理者管理着2500名中层管理者,后者负责协调全世界的产品开发工作。

由他们做出决策传达给公司的700余家分支机构。

再由其做出所在地区的相关决策。

随着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制约了其对这一变化的适应和协调,管理高层认识到必须改变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好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基础作业11.什么是霍桑实验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得出了什么结论答:霍桑实验是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实验。

霍桑试验结论如下:①职工是社会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④存在着霍桑效应。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

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产生效率就越高。

3.案例分析题:管理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你同意哪个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答:形考作业(一)一、理论分析题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由于该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工厂照明试验;第二,继电器装配试验;第三,谈话研究;第四,观察试验。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得出了以下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2.“人际关系学说”是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由梅奥等人创立的。

这种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

主要内容有:(1)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谓“经济人”,就是把金钱作为工作的惟一动力。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二、案例分析题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答:我同意王平的观点。

本案中的四个人物,王平、老张、小乔、赵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小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赵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王平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而老张则也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他就同意赵利的观点,更加认同权变理论。

2、如果你是王平,你如何使老张信服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有效,也不见得绝对无效,采用哪一种理论和方法,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因此要让别人信服,就得从权变理论的观点入手,向对方强调任何理论都要结合实际运用才有用,而实际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来定。

3、你怎么理解小乔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说法小乔对激励理论的认识是从“经济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其实,对于一般的工人来说,小乔的说法还是有点道理的。

物质激励是最重要的。

但对于其他层面的人员可能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到效果,比如:高层管理者、具有强烈应战心理的人员等1形考作业(二)一、理论分析题1、如何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管理者为什么要编制计划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再内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总环境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和手段。

管理者为什么要编制计划呢这是因为以给出组织未来努力的方向,减少不确定的性和环境变化的冲击,使浪费和冗余减至最小,以及设立标准便于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首先,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

其次,通过计划可以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预见环境变化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最后,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2、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目标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一般可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四个阶段。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目标要略高于组织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实现。

(2)目标要要保证质与量的有机结合,尽可能量化组织目标,确保目标考核的准确性。

(3)目标期限要适中。

(4)目标数量要适中。

3、什么是战略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战略的含义: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作出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蓝图。

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战略远景。

指组织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包括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

(二)目标与目的(三)资源资源是区别于其它组织的标志,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四)业务指的是组织参与竞争的产业领域(五)组织:包括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4、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管理者为什么要掌握决策职能理解决策的含义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做出决策时必须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

(3)决策要做出分析与评价。

(4)决策要有科学性。

(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对一个企业来说,其经营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存在决策问题,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组织管理过程,对组织的各类管理人员都存在如何做出正确决策问题,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掌握决策职能。

二、案例分析题1、格兰仕公司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2答:依据是(1)60年代微波炉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至9O年代进人普及期(1990年世界微波炉产量为2254万台),产品生产技术成熟;(2)微波炉在中国却是曙光初现的行业,随着大家电的普及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便利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3)1990年全国微波炉产量为100万台,进口量为几万台,虽有竞争,但程度远未达到激烈。

2.格兰仕公司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答:①关闭、卖掉原有的服装生产线,实施大胆的战略转移,把资源转移到微波炉;②引入一流的设备、技术、把产品质量性能做好、做优、产业做大;③专一化生产这一品种,做大、做强,做精。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

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答:这句话体现了密集型发展战略的管理思想形考作业(三)一、理论分析题1、管理人员的选聘渠道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一)内部提升优点: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缺点:1.可能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的创新力。

(二)外部招聘优点:1.外聘的管理者具有“外来优势”。

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缺点: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

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

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聘的方式;基层和中层管理者可采用内部提升的方式。

在组织成长期多用外部招聘的方式,稳定期多用内部提升的方式。

2、什么是激励和激励过程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激励过程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有:1.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二、案例分析题(一)成荣的授权计划1、你认为成荣的领导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成荣的领导方式变得不合时宜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成荣的领导方式属于专制式。

这是一种独裁式领导。

主要特点是领导者个人独断专行,自行作出各种决策,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领导者预先安排好的一切工作内容。

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下级只能服从,除了工作命令之外,领导者从来不传播更多信息。

下级没有机会参加决策方案的制定,而只能奉命行事。

成荣控制公司达30年之久,对于所有事务都事必躬亲,下属只是他可以随意支配的助手。

虽然在他发觉员工不欣赏自己的管理作风和自己年事已高已不适合原来高强度的工作之后他决定授权,以实际行动获得了员工的认可。

但是当下属将要执行各项计划的时候,成荣便开始担心,虽然在顾问的劝说下成荣打消了干预的念头,但这些已表现出原本成荣达30年之久的专制式领导方式并非由授权计划而得到真正的体现。

而张浩把产品直接销给零售商的计划被成荣直截了当的制止,不听任何解释的作法更是表现出成荣的专制式领导方式。

第二、成荣领导方式中存在“父母自我状态”的心理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的个性特征是权威和优越感。

在与张浩问题处理上的表现,把自己认为强加在别人头上,并不容许做任何的解释,这些训斥的命令责骂式的权势作风充分体现了“父母自我状态”心理状态。

第三,成荣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存在隔阂,造成交叉性沟通。

会议中,成荣没有听清楚张浩的计划便厉声打断,而张浩的回答也并能从成荣的角度来说明自己计划的原因。

双方都未以对方所预期的自我状态出现,而造成冲突以至于会议中断。

2、你对成荣的授权计划有什么好的建议答:对于成荣的授权计划的建议有:授权是制上级主管者随着职责的委振而将部分职权委让给对其直接报告工作的部属的行为。

对于授权计划的建议有以下几点:第一,改变管理作风。

由原本的专制式领导方式转变成参与型领导方式。

在下放权利的同时,保留知情权与建议的权利。

第二,必须调节成荣的心理状态,由原来的“父母自我状态”转变为“成人自我状态”。

客观理智,尊重他人。

第三,有效授权。

注意向下级授权者明确所授权责任的责任,目标和权利范围,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第四,提高沟通技巧、善于倾听,避免产生冲突,导致沟通的失败。

(二)应管与不应管李校长的说法与做法对吗答:对。

学校管理要识大体弃细务。

善于辨别“应管与不应管”的校长才是一个会管的高明的校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