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医护理学绪论
中医护理学(绪论)
这一时期护理学基本形成
的另一标志,是护理和治疗病
人不再求助于巫术占卜,而是 通过客观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 病的吉凶。
第一节 简史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 著作《黄帝内经》
三、理论体系确立时期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新 兴封建制度建立,思想文化 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
《黄帝内经》的“顺四 时而适寒暑”理论,指出了 四时养生起居的规律,也是 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
发展新 趋势时
期
第一节 简史
一、萌芽时期
约距170万年前,我们的 祖先为了生活和生存,在与 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了 不少护理知识。
用兽皮和树皮作衣 可避寒防邪等护理。
第一节 简史
二、护理学基本形成时期
夏、商、周至春秋时期
《周礼》记载四季发病: “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 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
第二节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
二、辨证施护
第二节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
二、辨证施护
“同病异护”
• 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 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 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异病同护”
• 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 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
五、高潮时期
随着医学的分科, 护理学也向纵深发展, 主要体现在分科护理方 面: 内科:内科辨证施护 在宋元两代发展尤为突 出; 外科:宋元时间由于 战争频发,外伤科护理 发展尤为迅速; 妇儿科:妇产科护理 到宋代已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
第一节 简史
六、发展新趋势时期
“东方药物巨典” 《本草纲目》
《中医护理学》绪论
明清时期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温病学。明代吴又可在其所著《温疫论》中,阐 述了温病的护理经验。清代钱襄所著《侍疾要语》是早期关于中医护理的专著。
感谢观看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详细介绍了中医护理的原则以及各种疾病的护理 与食疗等内容。
南宋医学家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一部妇科专著,对妇人妊娠及产后护理一一进行了 论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
宋金元时期,补脾派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一书中论述了许多有关护理的内容,如 “假令病饮酒或过食寒,或过食热皆可以增病”。养阴派的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 出了老年人的保健护理及疾病中的饮食调护原则,如要“日节饮食”,宜食“谷、菽、菜、 果”等“自然冲和之味”的食物,不宜多食、偏食厚味的食物。
周代宫廷医生中已经有食医(即营养学医师)、疾医(即内 科医师)、疡医(即外伤科医师)、兽医之分,且建立了一套医 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并开始进行灭鼠、除虫、改善环境卫生 等防病调护活动。
战国至三国时期,在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天人合 一的系统整体观,对以往的医学实践经验和医疗成就进行了认真 系统的总结,初步建立了中医理论体系。
当体表发生创伤时,人们常用泥土、草茎、 树叶等涂敷伤口,以止血止痛,久而久之,人 们逐渐掌握了一些适合于敷治外伤的药物。这 些形成了早期药物外治法护理的萌芽。
二、夏商周至三国时期——中医护理初步形成
夏、商时代,人们已开始注意个人卫生,有了洗脸、洗手、 洗脚、淋浴的习惯。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疾病和医药卫生知识 的记载。
中医护理学概述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中医护理学概述【重点难点】一、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和医疗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老、弱、幼、残者施以护理,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
(二)开创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家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他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论述了对疾病的辨证施护理论和措施;在护理操作技术方面,《伤寒杂病论》中有详细的论述,如熏洗法、烟熏法、坐浴法、占烙法、外掺法、灌耳法等。
尤其是张仲景首创了猪胆汁灌肠法。
(三)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以发明麻醉术而闻名于世。
在养生健身方面,他倡导的“五禽戏”,模仿虎、鹿、猿、熊、鸟5种动物的姿态动作,把体育与医疗护理结合起来的保健方法,是最早的康复护理方法。
(四)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以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流芳百世。
(五)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有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是一部重要的药学巨著,对我国和世界的医药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六)清代名医钱襄的《侍疾要语》是一部有关护理学的专著。
三、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二)恒动观念(三)辨证施护:就是从整体观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辨明病因、病机和病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的过程。
(四)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四、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关系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和医疗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老、弱、幼、残者施以护理,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辨证施护:就是从整体观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辨明病因、病机和病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的过程。
中医护理学课件第1章绪论
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护理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在国家扶持中医药事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医护理走向蓬勃发展,在教育、临床、科研、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积极、快速发展的态势。在教育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研究生、本科、专科、业余、函授、短期培训等各种层次的中医护理教育大量涌现,为中医护理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在临床方面,中医护理技术不断普及,专科专病护理逐步规范,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及科研水平明显提升,中医护理特色优势逐步凸显。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护理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患者做护理诊断和决定护理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临床护理。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述评
中医护理学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也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成熟等各个阶段。纵观历代中医文献,许多医家和医著都对推动中医护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医家和医著如下:《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引膳正要》《外科正宗》《傅青主女科》《侍疾要语》…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述评
中医学是经历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统医学,在历史上,它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自古医护不分,护理的职责一般由医者及家属分担。“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中医学历来重视护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大量的中医文献中,散见“将护”“养护”“调理”“调摄”“侍疾”等关于护理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中医药优势的认识不断加深,因此,中医护理突破了这种医护一体的模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以提问的方式让 学生讨论: 何为中医护理 学?生活中什么 属于中医护理范 畴?使得学生知 道中医护理的范 畴,并且引入本门 课程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中医护理学的开展简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
用图片来展示中 医护理技术包括
1、原始社会时期是早起生活护理的萌始,那时候的人们会用树叶、兽皮 什么,加强学生的
课后记〔包括教学目标的测评,教学反响及矫正等〕详见单元续页后
绪论
导入新课:
一、介绍中医学
中医学简单地说就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及实及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
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课堂引入:以提问
1949 年之前,汉医指的就是中医。而在民国时期,我们又可称为国医。 的方式让学生讨
腊医学等〕,但是由于指导思想方面存在根本缺陷,阻碍了它本身的进一步 使学生对中医的
完善和提高,所以逐渐消亡并被现代医学所代替。而今年来兴起了一股“中 有一定的认识,产
医热〞。为什么中医会不同于其他传统医学流传至今呢?我们可以认为有 2 生兴趣。
个原因:
1、丰富的临床经历
中医学至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而逐渐形成和开展
3、难经 先秦、秦汉时期,实际上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中医 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使中国一跃成为当时东方医学的中心〔当时西方的 医学中心是古希腊医学〕。“中医四大经典〞成功地构筑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理 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根本确立。所谓“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刚 刚介绍的黄帝内经,现在给大家介绍另一部难经。 (1)成书:在内经之后,成书于汉代以前,这本书又称为黄帝八十一难经, 因为这本书主要答复了 81 个医学问题,所以叫做八十一难。
它伪托黄帝及其臣子歧伯等的问答方式,一问一答,系统地阐述了人体
中医护理学 绪论复习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 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 体皆极;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晋代王叔和:《脉经》
—阐明了脉理 —确立寸口诊脉法 —首创“三部九候”及脏腑分配原则
30
发展阶段(晋隋唐时期)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 ♦ 海藻治疗瘿疾,是世界上最早用含 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 狗脑敷治被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 疫疗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等。
……
31
发展阶段(晋隋唐时期)
10
初步形成阶段(战国—东汉)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 论》四大医学典籍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初步形成,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1
初步形成阶段(战国—东汉)
《 黄 帝 内 经 》—— 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医学理论典籍,分 《素问》和《灵枢》 两 部 分 , 共 18 卷 162 篇,约成书于春秋战 国至秦汉时期。《黄 帝内经》初步确立了 中医学 礼 记 》“ 头 有 疮 则 沐 , 身 有 疡 则 浴”“鸡初鸣,咸盥漱”
《周礼》“以五味、五谷、五 药养其病”“喜、怒、哀、乐、 爱、恶、欲之情,过则有伤”
9
起源阶段(夏商周时期)
《礼记》“炮生为熟,令人无 腹疾” 周代出现 “医师”、“食 医”、“疾医”、“疡医”、 “兽医”等医学分科。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绪论PPT
医德高尚
《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专论医德。
“若有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 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 此则是含灵巨贼”
妇产科 护理
怀孕养胎 分娩 产褥期护理
婴幼儿 护理
初生婴儿沐浴、母乳喂养、添加辅食
老年护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 理养生 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周礼》)
重视情志护理:
“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情, 过则有伤。”(《周礼》)
传染病预防:
“四时皆有疠疫,春时有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 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春行秋令,则民大疫,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周礼》)
★(三)战国-东汉时期
1、《黄帝内经》
饮食护理 生活起居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音乐疗法 中医护理技术
饮食方面:
• 脏腑病证饮食禁忌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 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生活起居方面——天人合一学说
(1)顺应四时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 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为气”。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D].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4] 黄文珍.宫音治疗对早产儿早期生长影响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
学,2011
2、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护理理论 • 辨证施护
药物护理
护理技术
• 《桂枝汤》
• 熏洗法 • 药物灌肠法
急救护理 • 自缢
桂枝汤:
•煎药时“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药后应“……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服桂枝汤治疗期间,“禁生冷、粘滑、肉面、 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第一章中医护理学绪论
第一章中医护理学绪论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中医的护理理论、方法和技术。
中医护理学绪论是中医护理学的入门部分,旨在为学生介绍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性。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是指中医在护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相比于西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更注重对人体整体的观察和护理,它强调“治未病”的理念,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调整阴阳平衡、疏利气血”的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环境来进行护理,在调整护理措施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论述。
在中国古代,中医护理学与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并得到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中医护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中医护理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中医护理学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方法。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其次,中医护理学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强调在疾病未发生或进一步发展之前进行干预,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此外,中医护理学重视促进人体自我调节和自我疗愈的能力,通过中医的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提高抗病能力。
总之,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弥补了西医护理学的不足,提供了更加个体化和综合化的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学在改善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发展简史
目录页
金元四大家
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
以张子和为代表的“攻下派”
以李东垣为代表的“补土派”
以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派”
第一章 绪 论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临床病证护理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发展简史
目录页
中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医、药、护不分状态,历代医家必综合医、药、
护三者的知识、经验于一身。在中医临床,护理职责一般是由医者、医者的助手或由医
者指导患者家属分担,呈现出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特征。
第一章 绪 论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中篇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下篇
常见病症中医护理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章 藏象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五章 诊法 第六章 辩证 第七章 养生保健与护理总则
第发展概况,熟悉中医护理发展历史中重要 的医家、代表著作及学术思想。 2.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3.了解中医护理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治疗期间注意“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发展简史
目录页
《伤寒杂病论》最有影响的临床医学巨著 记载了各种护治一体的疗法,如治百合病的洗身法,治狐惑病的熏洗法、烟熏法; 治咽痛的含咽法;以及坐浴法、外掺法、灌耳法、吹鼻法等外用药护理。 提出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护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要内容。 饮食护理上已有专篇论述,指出饮食应辨证:“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
01—中医护理: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中医护理发展成就,激发学习热情 3、了解中医护理的学科属性
1
春秋战国时期 (起源时期)
原始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并出于对自身本能的保护以 及在活动的互助中,逐渐形成了中医护理学的萌芽状态。
借黄帝之名编著了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奠定了中 医护理的理论基础。
2
汉唐时期 (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理 论体系。
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多的经典医著及名医华佗等。
3
汉唐时期 (形成时期)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 和《金匮要略》两书,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临床医学巨著。 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国际性“中医 热”、“针灸热”、“中药热”。
9
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是对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
和联系性的认识。 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⑵、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⑶、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0
2、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是中医护理的
辨析
因证立法
据法选方 方药
证候
治法
护理
12
在这一时期的诸多医家在丰富的临床经 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理论探讨,使中 医理论体系逐渐向独立完整的体系发展。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8
近代及现代
近代,随着西洋医学的传入,使中医受到 了一定的冲击。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 的发展极为重视,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经 验得到全面整理和提高。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医护理学包含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和独特的护理技能三个层面。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整体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临床基础,以正邪论为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临床认识,以辩证施护为临床护理的核心。
中医护理方法是运用辩证施护理论为指导临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患者资料,判断疾病症候属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辩证施护。
中医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及人和自热界的统一。
中医护理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的完整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运用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整体观念包括:、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3、中医整体护理。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脏腑、组织、器官组成的,经过经络的作用使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各组织器官之间发生生理上的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功能上都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中医认为“仍与天相应”,“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医整体护理:是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辩证施护:辩证施护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护理患者的基本方法,辩证与施护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辩证施运用中医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搜集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发展的资料,运用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症候定性、施护是在辩证的基础上,从疾病的症候定性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辩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教程
中医护理学基础教程第一章:绪论1.1 中医护理学的定义与发展中医护理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原则、技术及护理过程的规律,以促进和维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康复护理的一门科学。
中医护理学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医护理学与西医护理学相互融合,共同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1.2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中医护理学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整体观察,调整阴阳平衡,促进人体康复。
2.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学认为,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证候。
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环境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护,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预防为主:中医护理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4.注重调养:中医护理学认为,调养精神、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对于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过程中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加强调养。
1.3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中医护理学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需求,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尊重生命:中医护理学强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维护患者的生命尊严。
3.平等关爱:中医护理学要求护理人员对待患者要平等、关爱、尊重,关注患者的人格和权益。
4.敬业奉献:中医护理学提倡护理人员具备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发挥护理专业价值。
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2.1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1.阴阳:中医学认为,阴阳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2.五行:中医学将五行(金、木、水、火、土)作为万物生成和发展的基本元素,五行相生相克,维持自然界和人体的平衡。
3.脏腑:中医学将人体内的脏腑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第一章 中医护理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一)远古至春秋时期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不断在恶劣的环境下应对诸多疾病和意外伤害。
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身体的不适可以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得以缓解,或用草茎、树叶等进行涂裹包扎后疼痛碱轻或消失。
由此逐渐了解到推拿按摩等治疗方式和许多动植物的药用价值。
随着劳动工具及火的使用,人们学会了打造医用砭石,由此促生了灸法和热熨法。
原始人类的这些出于生存本能而发现的自我保护技能,后来被人们有目的地用于实践,可以说是中医护理学的最初雏形。
进人奴隶社会以后,预防保健的方法有了很大发展。
周代已出现“食医”“疡医”等医学分科,并有了饮食、环境和情志等方面护理方法的记载。
(二)战国至东汉时期战国至东汉时期,多部具有深远意义的医学典籍相继问世,其中也不乏对中医护理学的阐述。
《黄帝内经》的出现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书中重视疾病的防护,论述了饮食、起居、情志、心理、用药等多方面的护理内容,以及针灸推拿、导引、热熨等实用护理技术。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医学体系,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书中记载了许多新的中医护理方法,如药物灌肠法、坐浴法、灌耳法、熏洗法等护治一体疗法,同时将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摩等急救护理技术一并纳入,是世界上最早提及急诊复苏护理技术的著作。
同时,书中对中药用药法及饮食护理禁忌原则也做了详细论述。
东汉华佗发明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动作,把养生、医护和体育锻炼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
(三)魏晋至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医护理学,尤其是专科护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东晋葛洪的《时后备急方》,集中医各科之大成,涉及了大量的护理内容,尤其对老年人养生和护理方法的阐述,在护理学界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中医护理学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各种疾病的护理,尤其是护理过程中的病情观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补充。
书中有详细的温热病病情观察记录,提倡以脉象来观察病情,对外科术后和妇产科病证的饮食、起居、情志护理均作了阐述。
中医护理学 绪论1
第一章绪论焦作护理学校王俊青中医护理学的定义•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养生、保健、康复及各项医疗护理活动等对患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以保护、维持、恢复人类的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护理特点,又汲取了现代护理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
•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最具普遍性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中医护理学基础起到了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辨证施护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学习目标:1.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2.了解中医护理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3..熟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外科精义》《侍疾要语》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 《千金方》在妇儿科护理的内容。
学时:(4学时)夏朝到春秋时期战国至东汉时期明清时期宋金元时期魏晋至五代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节中医护理发展概况一、夏朝到春秋时期(起源时期)卫生保健饮食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商代出现了刀、针、酒剂•各时期对中医护理的贡献古代针具的演变•旧石器时代砭石新石器时代砭石商代砭镰战国时期的青铜砭石二、战国到东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与标志)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华佗中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 1.天人合一学说与生活护理• 2.饮食护理• 3.情志护理《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首创中药灌肠2.开展心肺复苏术3.发展中药用药法4.完善饮食护理5.舌下含服• 1.首创中药灌肠• 2.开展心肺复苏术• 3.发展中药用药法• 4.完善饮食护理• 5.舌下含服《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1)成书年代:汉代。
•(2)作者:托名神农。
•(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
华佗对护理的贡献• 1.首创剖腹术的护理• 2 .倡导“五禽戏”用于养生保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29
以六经论伤寒
以脏腑论杂病
提出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原则
30
上五味,(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服,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 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 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研究。24 Nhomakorabea25
《本 草 纲 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
李时珍
历27载,明末1578年完成 52卷,190万字 收药1892种 插图1160幅 药方11000条 英、日、德、俄、法、拉、丁 7种文字
26
食补、食护:
“饮食必时”“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
33
瘟疫病的护理要求: “论食”、“论饮”、“调理法”
34
口腔护理: “以新布蘸新汲凉水,再蘸薄荷细末
,频擦舌上”
35
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学说: 病情观察——
“查舌,验齿,辨斑白疹”
36
15
(四)中医护理学的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2、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3、王焘与《外台秘要》 “黄疸病的观察” --白帛浸尿液 4、葛洪《肘后备急卒方》
16
(五)中医护理学的充实阶段(宋金元时期)
17
(六)中医护理学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 1、李时珍 《本草纲目》 2、温病护理
10
3、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最早的一部临 证医学专著
(三)中医护理学的初步形成阶段
11
4、华佗 (三)中医护理学的初步形成阶段
中医护理学-绪论(1)
4、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肠吻合术后护理 5、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药方》 葱管导尿术
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 6、《肘后救卒方》 口对口吹气
了解
7、金元四大家的重要贡献(饮食护理) 刘河间(刘完素)——火热论——寒凉派 张子和(张从正)——邪气论——攻下派 李东垣(李杲)——脾胃论——补土派 朱丹溪(朱震亨)——阴虚论——滋阴派
更多的动、植物,懂得了哪些动、植物食后可充饥或
治病,哪些会致病或中毒等。例如《淮南子·修务 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 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二、中医护理的初步形成
《周礼》中说:“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 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仓齐视春时, 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春多 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河北省中医院以擅长中医治疗胃肠科、骨伤科 伤病在华北地区远近闻名,全院143名护士入 院工作时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中医基础培训,在 学过西医护理之外,还要学习中医的方剂、中 药知识,特别是要掌握中医护理技术。
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
我国近代护理概述
我国近代护理学是随西医的传入而起始的。1935年, 在广东省建立的第一所西医医院,外国人为了利用中 国的廉价劳动力,以短训班形式培训护理人员。 1887年,美国护士在上海妇孺医院开办护士训练班。 1888年,在福州开办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首届只 招收了3名女生。那时医院的护理领导和护校校长、 教师等多由外国人担任,护士教材、护理技术操作规 程、护士的培训方法等都承袭了西方的观点和习惯, 形成欧美式的中国护理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
历27载,明末1578年完成 52卷,190万字 收药1892种 插图1160幅 药方11000条 英、日、德、俄、法、拉、丁 7种文字
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 (一)整体观念 ▪ (二)辨证施护
(一)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2)人体基本物质的同一性 (3)人体机能活动的联系性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的和谐性
(二) 辨证施护
▪ 辨证施护包括辩证和施护 ▪ 辩证施护:就是通过中医的四诊,收
集 ▪ 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证 ▪ 型,从而进行护理的过程。
▪ 辩证 前提和依据 ▪ 施护 手段方法和目的
▪ 辨证施护要充分应用中医: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等原则。
▪ 先明确三个概念:
▪ 病:即疾病,是指有病因、病机、发 病形式、发
四、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一)正确对待两种医学理论体系 (二)要熟记中医护理基本内容 (三)善于运用分析、推理、综合的方法 (四)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针灸、推拿、拔
罐等)
作业
思考题: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谢谢大家!
▪ (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 冒的不同,风寒感冒当辛温解表, 风热感冒当辛凉解表)
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在 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性质相同的证,可采 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比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式不同 的疾病,但都表现为中气下陷的证候,都 可采用补中升提的护理原则与方法。)
三 、中医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 在中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辩证施 护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所谓“三分 药,七分养“。这”七分养“就是针对护 理工作重要性的概括。
▪ 中医护理独特的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用药护理、针灸、推拿、拔罐、 刮痧等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技术与方法,可 以达到康复保健作用,防止疾病的复发和 确保较好的医疗效果。
第一章中医护理学绪论
学习目的
▪ 1、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 2、熟悉中医护理学的各个发展时期的
重要著作与成就
。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学的 发展概况
中医学的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
起源
的确立 体系的发展
(二)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本 草 纲 目》 ()
▪ 展变化以及转归预后的一定规律的病 理全过程。如
▪ 感冒、痢疾、哮喘等 。
▪ 证:即证候。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
▪ 感冒: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 头痛、
▪
风热感冒:发热,微恶
风
▪ (病) (证)
(症)
▪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 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出于不同的发 展阶段,所以表现不同的证型,因 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就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