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语文通假字的熟记.doc
高考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高考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1.案:通“按”,察看例如: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2.颁:通“斑”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3.板:通“版”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4.倍:通“背”,违背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5.辟:通“避”,躲避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殽之战》6.弊:通“敝”,困乏,疲惫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过秦论》7.辩:通“辨”,区别例如:此大小之辩.也。
(《逍遥游》8.裁:通“才”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9.采:通“彩”,色彩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10.飡:通“餐”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
(《逍遥游》11.唱:通“倡”,倡导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2.沈:通“沉”例如:暮霭沈沈..楚天阔。
(《雨霖铃》13.绌:通“黜”,贬黜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14.垂:通“陲”,边关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白马篇》15.歠:通“啜”,给水喝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勾践灭吴》16.趣:通“促”,催促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西门豹治邺》17.卒:通“猝”,突然例如:卒.然边境有急。
(《论积贮疏》18.卒:通“猝”,仓促例如:五万兵难卒.合。
(《赤壁之战》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
这里指用药浸泡例如:使工以药淬.之。
(《荆轲刺秦王》20.厝:通“措”,放置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21.错:通“措”,措施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离骚》22.道:通“导”,引导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货殖列传序》23.得:通“德”,感激恩德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高考语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名词。
“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慌。
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通假字高考知识点
通假字高考知识点通假字,指的是一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却不同的汉字。
在中文中,通假字的存在给人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尤其是在考试中,会经常出现混淆的情况。
因此,了解和掌握通假字的知识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通假字。
比如,“贝”和“倍”,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但意义却完全不同。
在考试中,如果没有正确理解上下文的意思,就很容易将两者混淆,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再比如,“雨”和“语”,两者读音相同,但一个表示天气,一个表示语言。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开”和“揩”,“戈”和“割”等等。
其次,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决通假字混淆的方法。
首先,需要做到注重上下文语境。
在阅读理解题目中,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来判断通假字的具体意义。
其次,可以通过熟练记忆常见的通假字组合,以加强记忆。
比如,“贝”和“倍”,“戈”和“割”等等。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语法知识,如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来更好地理解通假字。
然后,我们来看看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
在阅读理解题中,往往会出现相关的干扰选项。
有些选项可能会使用通假字,以此来迷惑考生。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需要细致阅读题目和选择项,区分干扰项和正确选项。
此外,在写作文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通假字的使用。
因为在表达意思时,如果使用了错误的通假字,可能会给人造成误解,影响写作的质量。
最后,为了更好地掌握通假字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来加深理解。
经典文学作品中通常会有较多的通假字使用,通过阅读可以提高我们对通假字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另外,还可以通过做相关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习题和模拟试题是很好的练习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通假字知识。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通假字的知识,避免在考试中犯下低级错误。
掌握通假字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因此,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充分重视并深入学习通假字知识,努力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通假字汇总(表格版)(按字母顺序编排)
(《齐桓晋文之事》)
仓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
(《唐雎不辱使命》)
藏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藏,同“脏”,脏腑。
(《孔雀东南飞》)
曾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
(《望岳》)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唱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同“涅”,染黑。
(《屈原列传》)
纽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三顾茅庐》)
E
尔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卖油翁》)
F
反
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反”,返回。
(《齐桓晋文之事》)
反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与朱元思书》)
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愚公移山》)
反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反,同“返”。
(《离骚》)
错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唐雎不辱使命》)
D
当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当,同“尝”,尝试。
(《兼爱》)
蹈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蹈,同“搯”,叩击,拍打。
(《苏武传》)
道
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离骚》)
丁宁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
高考语文常考的通假字的详细介绍
高考语文常考的通假字的详细介绍由于古代和现在的文字差异,学生需要知道一些文言文常见的通假字,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常考的通假字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常考的通假字介绍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名词。
“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慌。
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
高考语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整理
高考语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语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整理常见通假字1.双声通假通假字本字含义例句及例句出处亡无副词,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风放放逸,走失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左传·僖公四年》没冒冒着没死以闻。
(《触龙说赵太后》)胡何为什么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诗经·伐檀》)莫暮将近,晚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史记·鸿门宴》)2.叠韵通假通假字本字含义例句及例句出处景影像影子一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详佯假装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史记·屈原列传》)还旋回环,掉转居十日,扁鹊见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识志记住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见现出现,呈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从纵合纵: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邪耶表疑问语气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属嘱劝,请举酒属客。
(《赤壁赋》)说脱脱身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诗经·卫风·氓》)泮畔边,岸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卫风·氓》)卒猝仓促五万兵难卒合。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奉捧用两手托着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党倘倘若,偶然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天论》)3.同音通假通假字本字含义例句及例句出处案按审察,察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颁斑头发花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暴曝暴露,显露忠义暴于朝廷。
(《五人墓碑记》)倍背背叛,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高考语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通假字》复习资料A案:通“按”,审察,察看。
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罢:通“疲”,疲劳。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颁:通“斑”,头发花白。
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通“版”,字版。
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通“曝”,晒。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暴:通“曝”,暴露,显露。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忠义暴于朝廷。
”倍:通“背”,背叛,违背。
如:“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通“披”,覆盖在肩背上。
如:“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看。
如:“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
如:“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
如:“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宾:通“傧”,迎接客人的人。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通“否”,不。
如:“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在用肯定、否定式表示选择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方面。
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C材:通“才”,才能。
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通“彩”,颜色,彩色。
如:“须臾成五采。
”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通“苍”,黑色。
如:“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通“脏”,脏腑。
如:“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唱:通“倡”,倡导。
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通“抄”,抄写。
如:“道中手自钞录。
”绌:通“黜”,罢免官职。
如:“屈平既绌。
”从:通“纵”,合纵,联合抗秦。
如:“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厝:通“措”,放置。
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文言文考试最常见的60例通假字,必须掌握!
文言文考试最常见的60例通假字,必须掌握!文言文考试最常见的60例通假字,必须掌握!今天分享的是语文常见通假字(60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3.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披散,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7.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之战》)8.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12.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18.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9.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索引(整理版)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索引(整理版)
简介
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是指在不同的古代文献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字形但读音不同的字。
对于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本索引整理了一些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供学生参考使用。
索引
1. 人/仁
- 同音字:亻、㕣、㐭
2. 人/壬
- 同音字:亻、㕣、㐭
3. 己/已
- 同音字:已、巳
4. 有/又
- 同音字:又、 、旴
5. 至/止
- 同音字:止、旨、早、
6. 陶/匋
- 同音字:匋、逃
7. 畏/威
- 同音字:咼、
8. 禁/琴
- 同音字:琴、禁、感
9. 肉/宙
- 同音字:肉、宙、咮
10. 金/今
- 同音字:今、金、斤
...
使用说明
该索引按照通假字的常见程度进行了整理,并提供了相应的同音字作为参考。
在阅读高中文言文时,遇到这些通假字可以参照索引进行对照,加深理解。
注意:该索引只提供了一部分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还有其他的通假字并未列入索引。
在阅读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文献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和推测。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积累常见通假字汇总及古今异义词分类
①不
②疑问语气词
①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采
彩
色彩,颜色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
裁
才
刚刚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仓
苍
黑色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藏
脏
脏腑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案
按
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颁
斑
头发花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暴
曝
暴露,显露
忠义暴于朝廷。(《五人墓碑记》)
倍
背
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辟
避
躲避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不
初一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刚一开始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祖父
父亲的父亲
祖辈和父辈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会计
监督和管理财务工作的人
会,聚会;计,商议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不必
用不着,不需要
不一定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中原
黄河中下游地区
①原野
②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土地区
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示儿》)
高考名句默写通假字梳理
高考名句默写通假字梳理1.岁月不饶人,时光荏苒。
2.风华正茂,芳华依旧。
3.青春年少,触景生情。
4.星火燎原,势不可挡。
5.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6.天高云淡,风景无限。
7.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8.心灵手巧,技艺精湛。
9.苦心孤诣,努力埋头。
10.深思熟虑,思虑周详。
11.自强不息,不懈努力。
12.一往无前,勇往直前。
1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4.英勇无畏,胆识过人。
15.志在四方,目标远大。
16.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17.披荆斩棘,逆境奋进。
18.淡泊名利,心境宁静。
19.德高望重,声名远扬。
20.无私奉献,利人利己。
21.持之以恒,毅然耐劳。
2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3.博学多才,渊博无比。
24.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25.学富五车,才子佼佼。
26.名副其实,实力强大。
27.淡然处之,不争不抢。
28.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9.人生自有诗意,世界由我书写。
30.毛遂自荐,寻找机遇。
31.自我加压,持续进取。
32.不辞劳苦,尽力而为。
33.前程似锦,未来光明。
34.世界任我行,未来由我塑造。
3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6.勤勉努力,贵在坚持。
37.奋发向前,永不放弃。
38.明察秋毫,洞悉一切。
39.潜心修炼,聚精会神。
40.刻苦耐劳,勤奋向上。
41.曲径通幽,意境深远。
42.一往无前,路线清晰。
43.不言而喻,各显身手。
44.古道热肠,热血沸腾。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共100个)
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1.案通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颁通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通版:字版,雕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4.暴通曝:①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②暴露,显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5.桮通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6.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被通披:①披散。
“屈原至于滨,被发行吟泽畔。
” ②穿上。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8.敝通弊:①困顿,失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②弊通敝,破旧,谦词。
“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
”9.辩通辨:差别。
“此小大之辩也。
”10.不通否:①副词,不。
“或师焉,或不焉。
”②疑问语气词,吗。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1.采通彩:色彩。
“须臾成五采。
”12.裁通才:时间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13.钞通抄:抄写。
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14.雠通仇:①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②仇恨。
“仇雠敌战之国也。
”15.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屈平既绌。
”16.从通纵:①合纵。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②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7.道通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18.当:①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②当通倘,如果。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9.得通德:感激。
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度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
”21.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22.反通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23.奉:①通俸,俸禄。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②通捧,捧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4.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5.盖通盍,相当于“何不”。
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doc
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提供了通假字,希望对大家学好语文有所帮助。
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
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座)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陇垄)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慧)积累卡片:常见通假字例释以下内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及出处顺序整理:说悦愉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女汝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知智智慧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还旋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汤烫用热水焐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剂汤药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止只仅仅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阴荫树荫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屏摒舍去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 帖贴粘对镜帖花黄(《木兰诗》)火伙同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竦耸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争怎怎样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见现出现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要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指直一直指通豫南(《愚公移山》)亡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厝措放置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那哪怎么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阙缺①中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②缺点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强僵僵硬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道引导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春秋》) 曷何什么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春秋》)辑缉连缀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 熙嬉开玩笑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零丁伶仃孤苦无依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距拒抵挡,抵抗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圉御抵挡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诎屈①理屈公输盘诎(《公输》)②弯曲。
高考必需识记的75个通假字
高考必需识记的75个通假字①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②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③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⑤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⑥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⑦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⑧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⑨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⑩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1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2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13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14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15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16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17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18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19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20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1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22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3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24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25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名词。
“混黄华叶衰。
”26皇:通“惶”;恐俱,惊慌。
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27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28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高考语文通假字一览(8)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通假字一览(8)|语文综合知识-高考语文通假字一览(8) 有:同“又”;更。
副词。
“殆有甚焉."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副词。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副词。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副词。
“其级七千有余。
"ﻭ有:同“又”;再。
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与:同“欤”;吗。
语气助词。
“可得闻与"与:同“欤”;吗。
语气助词.“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ﻭ与:同“欤”;呢。
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ﻭ豫:通“预”;预先,事先。
副词。
“豫备走舸,系于船尾.”员:通“圆";圆形。
名词.“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原:同“源”源泉。
名词。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ﻭ圆:同“圆”;圆形。
名词。
“多平方,少圆。
”芸:同“耘”;锄草。
动词.“植其杖而芸.”ﻭ暂:通“渐",欺诈。
动词。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ﻭ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
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
形容词。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ﻭ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
名词。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曾:同“增”;增加。
动词.“曾益其所不能。
”ﻭ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名词。
“与旃毛并咽之。
”振:通“震”;震动。
动词.“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形容词.“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ﻭ振:通“震";震动。
动词。
“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振:同“赈";救济。
动词。
“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征:同“”;证据。
名词。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ﻭ支:通“肢";肢体。
名词。
“四支犹温,一目未瞑,"枝:同“肢”;肢体。
名词。
“为长者折枝,”ﻭ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备:语文通假字的熟记
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