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教学
易筋经传人亲自教你: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摘星换斗、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势)
易筋经传人亲自教你: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摘星换斗、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势)养心凝神摘星换斗势导引法韦陀献杵第二势疏导手少阳经筋,与此相应的是手少阳三焦经。
摘星换斗势疏导手少阴经筋,与此相应的是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向上结于肘内侧,上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伏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联系于脐部。
手少阴心经失调常表现为:咽干,渴而欲饮,胁痛,手臂内侧疼痛,掌中热痛,心痛,心悸,失眠,神志失常等。
【分解演示】第1步屈膝下蹲成大马步,身体保持正直。
两手在体前捧起。
第2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两手同时转掌心向下。
第3步右手上顶,左手下探。
眼睛看上掌。
第4步两手同时外旋、摘星,成右摘星势。
第5步两手握拳,向下导引,至胸前交叉换手。
第6步左手上顶,右手下探。
两手同时外旋、摘星,成左摘星势。
第7步左势与右势合为一次,做七次后,两手握拳收于肋间。
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
恢复松静站立。
【要点解析】1.摘星换斗势导引法疏导手少阴心经。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
心失所养则心神不宁,容易导致心悸,失眠等症。
心神散乱易扰,则无法专注。
故导引此势有专注凝神之效。
2.对于长期伏案的脑力工作者而言,导引此势可舒展筋骨,缓解颈椎、肩、肘、腕、指关节的疲劳,远离慢性疲劳综合征。
3.长期坚持可消心下之积病,亦可散腹腔之聚病,对痔病亦有效果。
身轻如燕出爪亮翅势导引法出爪亮翅势导引法是鸟类的仿生导引法,脱胎于经典的导引势“鸟申”。
出爪亮翅势导引法疏导手阳明经筋,与此相应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中医学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
手阳明经筋起于大拇指、食指,上行至头面。
其常见病候主要反应在头、面、耳、鼻、喉及热病。
如:口干,鼻塞,齿痛,颈肿,喉痹,面痒、面瘫、眼珠发黄,肩前、臂及食指痛等。
大肠经失调会引致与大肠功能有关的病症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
【分解演示】第1步动作要领:两脚并拢,自上而下放松。
第2步动作要领:两手握拳、提起,置于两肋。
《易筋经》十二式(动图)详解!教学收藏!
《易筋经》十二式(动图)详解!教学收藏!易筋经简介《易筋经》是一种以变易筋骨为目的的健身方法。
《易筋经》十二式精要,突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屈伸、扭转和牵拉,尤其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
《易筋经》以其架式、意守部位、调息次数等变化,适应于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
长期习练对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提高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有良好效果,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
动作习练要点易筋经韦驮献杵势左脚开立身中正,两臂前摆掌合胸,气定神敛调气机,心澄目洁貌亦恭。
两肩为轴臂带动,屈肘合掌腋下松,深长细匀调呼吸,调理周身心神静。
易筋经横担降魔杵势两肘抬起掌伸平,两臂外展立掌撑,掌根用力趾抓地,缓慢外撑意扩胸。
吸气抬肘掌前伸,两臂体侧与肩平,竖指坐腕成立掌,内劲用力两边撑。
易筋经掌托天门势松腕平摩收至胸,虎口耳垂相对应,两掌上托展肩肘,体重前移要提踵。
两掌上托至头顶,力达四肢脚掌撑,脊柱竖直下颏收,紧咬牙关劲不松。
易筋经摘星换斗势握拳变掌身转动,掌落髋旁腰间横,缓慢起身至头顶,掌经额前去摘星。
以腰带肩肩带臂,直膝松腕身调正,目视掌心意命门,调整呼吸稍微停。
易筋经倒拽九牛尾势屈膝撤步身转动,前后摆臂腿成弓,两手依次握成拳,前拉后拽臂旋拧。
以腰带肩旋双臂,力贯双膀紧后松,左右互换做三遍,动作协调不僵硬。
易筋经出爪亮翅势收脚开立臂举平,掌立云门再扩胸,松肩前抻转掌推,分指坐腕目要瞪。
轻如推窗缓慢行,重如排山内劲增,海水还潮收双臂,收推七次掌立胸。
易筋经九鬼拔马刀势转身抡臂绕头顶,掌心掩耳头转动,一掌扶于玉枕处,一掌背贴脊柱中。
缓慢展臂要扩胸,目视肘尖稍作停,合臂上推身扭转,拧动脊柱后看踵。
易筋经三盘落地势转身跨步臂抻平,屈蹲按掌力要重,口吐嗨音调气息,翻掌起身缓慢行。
上托如提千斤重,下按着力在劳宫,翻掌向下肩带臂,转掌向上手至胸。
易筋经青龙探爪势起身收步身调正,掌心向上臂端平,握固拳轮贴章门,伸臂屈肘龙爪形,转身探爪力掌中,变掌下按意不停,划弧转掌握固起,动作协调一气成。
大学体育课易筋经教案
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适用年级:大学一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易筋经的起源、特点及功效,掌握易筋经的基本动作和呼吸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易筋经的基本动作和呼吸方法。
2. 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简要介绍易筋经的起源、特点及功效。
2. 学生集合,进行课堂常规活动:热身运动。
二、易筋经基本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易筋经的基本动作,如韦驮献杵、横担降魔杵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三、呼吸方法讲解1. 教师讲解易筋经的呼吸方法,强调自然呼吸、腹式呼吸。
2. 学生练习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作规范性和呼吸配合。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进行课堂常规活动:热身运动。
2. 教师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二、易筋经动作练习1. 学生分组练习易筋经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尝试将动作连贯起来,进行完整的练习。
三、呼吸与动作的配合1. 教师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指导学生调整呼吸。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完整的易筋经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作规范性和呼吸配合。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易筋经的基本知识和动作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动作规范性、呼吸配合等。
3. 学生对易筋经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练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3.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易筋经动作示范及动作要领
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一式动作示范:向前左开半步,两脚平行两臂前平举,掌心相对屈肘回收,在胸前合掌,指尖上斜30度(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
动作要领:在于松肩虚腋,两掌合于胸前,应稍停片刻,以达到气定神收的功效。
韦驮献杵第二式动作示范:两肘抬起,展臂,手向前平伸至前平举(手心向下),侧展,五指自然并拢,作腕立掌,立在掌根,目视前下方。
动作要领:两个掌外推,力在掌根,自然呼吸,气定神敛。
韦驮献杵第三式动作示范:松腕,直臂,自然回收至胸前,向上翻掌,肘关节外展览,双掌向上推,缓慢提踵,想象通过头顶的天门,注视两掌,此式对身体有个牵张反射作用,维持身体平衡,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活动功效。
动作要领:二掌上托时,前脚掌支撑,脊柱竖直,同时身体重心稍向前移,类似体育运动中的举重姿势。
第四式摘星换斗式动作示范:脚跟缓缓着地,两手下落,身体左转微屈膝,左手背轻贴命门。
右手到左胯左侧处摘星,随之上摆,眼随手走,目视掌心,意住命门。
两臂随后向两侧伸展,换右侧摘星换斗式,眼睛随手走,目视掌心。
动作要领:通过身体的斜向运动,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力达指尖。
做此式动作时,要目视掌心,自然呼吸,意像自已空中摘星,此式动作通过阳掌转阴掌的动作导引,意在腰间命门,可将发动的真气收敛。
做此动作转身时膝关节不要转,两肩要平,平转。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动作示范:右手下落,左脚同时向左后方撤,右脚跟内转。
双手握拳,从小指起依次屈指握起,右手与肩齐时,向内收拳重心后坐,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回拽,身体展开重心前移展开双臂换左式重心后移,以腰带肩,两臂前后旋拧身体团紧再展开,眼睛始终注视左拳。
动作要领:要以脊柱为轴左右旋转,旋转时,人体的腹部要放松,并目视掌心,伸展旋转时要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力贯双膀。
第六式出爪亮翅式动作示范:双臂侧平举,向前直臂划弧,内收五指并拢立于肩窝下方;松肩推掌瞪目,松腕收回,目视前下方;展肩扩胸。
健身气功易筋经教案大学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易筋经的起源、特点及健身养生功效。
2. 通过学习易筋经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意念活动,达到身心愉悦、增强体质的目的。
教学内容:1. 易筋经的起源与发展2. 易筋经的特点与健身养生功效3. 易筋经的基本动作及练习方法4. 易筋经的呼吸与意念活动5. 易筋经的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易筋经的起源、特点及健身养生功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健身气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易筋经的基本动作及练习方法1. 教师详细讲解易筋经的基本动作,包括预备式、韦陀献杵、横担降魔杵、掌托天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示范,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动作准确。
三、易筋经的呼吸与意念活动1. 教师讲解易筋经的呼吸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呼吸。
2. 教师示范意念活动,学生跟随练习,感受动作与意念的结合。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呼吸与意念活动协调。
四、易筋经的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1. 教师讲解易筋经的注意事项,如练习前做好热身、动作要缓慢、避免过度用力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常见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易筋经。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易筋经的健身养生功效。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坚持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易筋经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学生呼吸与意念活动的配合程度。
4. 学生对课后练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易筋经的乐趣。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
3. 教师应结合现代养生观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完整word版)易筋经十二式讲解
易筋经十二式第一式韦驮献杵第一式动作一(1)自然站立,两脚并立,全身放松,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脊柱竖立端直,不可弓背弯腰,把两肩尖端处,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则脊柱自然笔直,不带一点强硬的意味。
(2)自然站立,左脚踮脚缓慢向左横跨一步,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3)左脚从脚尖到脚跟慢慢落地站稳,头颈端正,两膝微微屈曲,成开立势。
动作二(1)两臂经身体两侧,由大拇指牵引慢慢向上平举.(2)直至两手抬起与肩同高,掌心相对,指尖向前。
(3)利用手臂的力量,将平举的两掌合实。
动作三、四(1)两臂屈肘,自然向内回收至胸前约一拳停止,两拇指少商穴轻轻接触,指尖向上,两掌根贴合并与两乳之间的膻中穴同高,掌心为空,松肩虚腋;目视前方。
第二式韦陀献杵第二式(1)接上势,合拢的两指尖转向斜前上方约30°,两掌根开始至两指尖慢慢张开,同时由肘尖引领两肘用内劲(而非手劲)慢慢向上提,直至不能向上(指尖向下,掌心向下)。
随后肘尖用力向上抬伸伸展至极。
(2)松肩,松肘伴随两肘尖慢慢放下直至腋位斜下方约30°,同时慢慢平掌。
(3)两手掌从指尖相对慢慢转至指尖平行向前,掌心向下(即阴掌),靠拢平行于地面从胸前与肩同高向前伸直,随后继续向前伸展至极.(4)两手臂水平向外慢慢分开至左右180°成“一字型”,又叫“横担降魔杖”,掌心向下,指尖向外,与肩同高。
(5)五指自然并拢,坐腕立掌,脚趾抓地。
掌心向外,指尖向上,目视前下方.呼吸3-7次,每次呼吸时,两臂用暗劲后挺,胸部挺张,掌根用暗劲向外推,指尖内翘,脚跟微微提起离地.第三式韦陀献杵第三式(1)接上势,平掌。
手腕彻底放松,呈平举状态,掌心向下。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直至收至胸前正前方,水平并拢。
(3)两臂屈肘,自然向内回收至胸前约一拳左右,两手掌尖相对,眼睛看着前下方。
(4)双掌同时开始向外翻转,向上抬至耳垂下,掌心向上,虎口相对,两肘朝外扩展,有微微酸胀感,约与双肩呈水平状态,体正头端。
释延王易筋经WORD版(含图微缩版)
释延王易筋经WORD版(含图微缩版)释延王易筋经第一段正身式1.起势预备式:此势两脚正立,双手自然垂于两腿外侧。
腹微收,腰要正,脊梁垂直,上下贯通。
目光平视,眼神内敛;即眼观鼻,鼻观心。
均匀呼吸,渐渐进入行动境界。
调息九次以上。
延王心要:入——两脚正立,双手下垂。
收腹垂腰。
平肩耸脊。
目光平视,眼神内收。
身体放松,自然呼吸。
定气和神势:此式就前式,两手向前、向外平转,向下内收,阳掌向上端至两肾外侧。
吸气一口。
两手内收,至小腹前,手掌相叠。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大拇指与另四指抱圈。
出气一口。
定式,呼吸三次。
延王心要:定——定气和神,此念收心。
自然呼吸,吐浊纳清。
渐行渐入,由松至紧。
疏通筋脉,启动元真。
2.环拱正立势 :就前式左脚移开半步,两手左右分开,向上,阴掌直臂,一字平肩。
吸气一口。
两手向前、向上、向后翻转,向前屈臂内收。
左手阳掌,右手阴掌,手心相叠,安放在黄庭之上。
出气一口,定式,呼吸三次。
此式两膝直立,十趾抓地,竖起脊梁,使耳对肩,鼻对胸。
合眼收神,平视不出一尺之外。
延王心要:环——十趾抓地,垂脊通天。
眼鼻与胸,三观一线。
双臂环拱,提肘沉肩。
手心相印,真气流转。
3.献杵起功势 :就前式两手逆转,叠掌变合掌,掌稍朝下。
曲身向前,双手合掌向下、向前、向上尽力划拳。
划至前上方。
身体随之直起,吸气一口。
合掌向下拉回,至胸前,成韦陀献杵式。
出气一口。
定式,呼吸三次。
延王心要:架——双手合十,逆向划圆。
俯身引手,导气上旋。
顺式收功,气流一线。
盘肘高架,合掌归元。
4.青龙献爪势: 就前式掌稍外旋向下。
两手分掌内收,手掌外翻,变阳掌。
两手收至两腋前。
吸气一口。
两手向外、向上变立掌、阳掌朝前。
两手向前尽力推出。
出气一口。
此式掌立腕直,平与肩齐,两掌底与肩角对。
定式,呼吸三次。
延王心要:折——两手内收,收至初处。
两手前推,推至极时。
两臂平肩,掌立腕直。
掌梢后折,掌底前欺。
5.白鹤亮翅势:就前式,两手向外、向下、向前翻转。
健身气功易筋经十二式详细教学
健身气功易筋经十二式详细教学易筋经外经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本势效用:平心静气,安神定志。
对神经衰弱、烦躁失眠有良好的疗效。
动作要领: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横担降魔杵本势效用:宽胸理气,疏通血脉,平衡阴阳,改善心肺功能,对共济失调有效果。
动作要领: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掌托天门本势效用:调理三焦,激发脏腑之气,引血上行,增加头部血流量,对脑供血不足、低血压、心肺疾病、脾胃虚弱有良好的效果。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加重看。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本势效用:作用于中焦,使肝、胆、脾、胃等器脏受到柔和的自我按摩,增强消化功能,动作要领: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
熊氏世传易筋经,乃著名南派功夫大师熊长卿先生家传绝学,收藏版!
熊氏世传易筋经,乃著名南派功夫大师熊长卿先生家传绝学,收藏版!熊氏十四势易筋经,全名为“熊氏世传十四势大易筋经”,简称“大易筋”,乃著名南派功夫大师熊长卿先生家传绝学。
此功共分3级14势,各势久练皆有延年益寿、转弱为强之特效。
(一)第一级1.四指握拳势【练法】双腿立定,宽如肩阔。
眼向前平视,牙关咬合,嘴唇闭住,舌舔上腭。
两手握拳,拳心向后(或可向下),大拇指尖贴住大腿。
每呼吸完毕,拳握一紧,不能放松。
愈握愈紧,即每当呼气两拳愈握愈紧,再吸气时两拳不要放松原来的紧度,再呼气时尽可能加强两拳的紧度。
直至36次呼吸完毕,才可放松(图1)。
【要点】肩要沉,胸勿挺,引气下沉丹田。
行之数月手力自然增加。
初练先做6次呼吸,两手即放松,以后逐渐增加。
总要自然,不得勉强。
2.双掌下按势【练法】双腿立定如前势。
眼向前平视,牙关咬合,嘴唇闭住,舌舔上腭。
两手掌左右下按(按于身旁两侧,不可贴身,但也不要过远),掌心向下,掌尖向外,左右手指翘起。
掌愈按愈下,即在每次呼气时两手掌尽量紧张地按下,不能放松,至36次呼吸完毕才可放松(图2)。
【要点】本势增长手力腕力。
沉肩,含胸,气沉丹田。
掌下按时手指翘起。
按下时切记要保持膝节不屈。
3.双掌前推势【练法】双腿立定如前势。
眼前平视,牙关咬合,嘴唇闭住,舌舔上腭。
两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腕节内挺,臂高同肩,两掌大拇指与食指尖相对成三角形。
每一呼吸完毕,双掌前推,手指同时拗入。
愈推愈前,愈拗愈入(近身),直至36次呼吸完毕才可放松(图3)。
【要点】本势增长手力与指力。
初练次数、方式可仿前势。
手臂微屈,气沉丹田,手指拗入。
练此势前最好活动一下手指关节。
两手掌推出前不能大幅回收,要求原位暗劲推出。
推出时躯体不可前俯后仰,务令在紧张的状态下保持平正与宁静。
4.左右托掌势【练法】双腿立定如前势。
眼前平视,牙关咬合,嘴唇闭住,舌舔上腭。
两手掌左右平伸,掌心向上,掌尖向外,臂高同肩。
意想有重物置于两掌之中,需要用意托起。
易筋经课程教案设计
易筋经课程教案设计
1. 课程目标,明确易筋经课程的教学目标,如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身体柔韧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
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
龄和健康状况,确保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课程内容,易筋经包含易筋、洗髓、气功等内容,可以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比如,可以通过易筋经的
基本动作和呼吸法来培养学生的体质和意志品质,同时也可以结合
传统武术动作和套路,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方法,易筋经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示
范教学、讲解演示、分组练习等多种方式。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
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 课程安排,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易筋
经课程的时间和内容。
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逐步提高
课程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能够有系统地学习易筋经的知识和技能。
5. 评估方式,易筋经课程的评估可以采用定期考核、课堂表现
评价、学习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的来说,易筋经课程教案设计需要考虑到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和评估方式等多个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易筋经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双重的提升。
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又称《易筋洗髓十二势》是中国古代一部以修炼身体和提升武功的功法经典。
易筋经十二势是该经典中重要的拳术套路,通过练习这十二个姿势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武艺水平。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十二个姿势以及练习方法。
第一势:巨鹿冲山巨鹿冲山姿势要求腿部半蹲,上体微微前倾,双臂自然下垂。
练习时,双臂前伸,迅速张开,同时用力推手掌,仿佛要推开一座大山。
此姿势主要锻炼腿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腿部爆发力和上肢力量。
第二势:若耶溯源若耶溯源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臂挥至两侧收与臀部相齐,在踮足的同时做扭腰动作,尽量使腰部扭转幅度增大。
此姿势能帮助调整身体内脏,增加腰部灵活度,提高腰部力量。
第三势:振锥齐顶振锥齐顶姿势要求身体挺直,双臂下垂自然。
练习时,将双臂迅速向上挥起,使双掌呈锥形,用力向上顶起,仿佛要顶翻一座高峰。
此姿势锻炼腰部和上肢的力量,增强起身和爆发力。
第四势:鳌山推突鳌山推突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微微张开。
练习时,将双臂微微弯曲,手心朝上,手掌呈拳状。
迅速将双臂向前推出,同时用力用手肘向外推,仿佛要推开一座巨石。
此姿势主要锻炼背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推手和攻击力。
第五势:海龙摆尾海龙摆尾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微微张开。
练习时,将身体向右侧倾斜,同时将上体向后转动,右手放在腰部后方,左腿跨出,仿佛向右侧摆尾。
然后恢复身体直立,并向左侧做同样的动作。
此姿势能够增加腰部灵活度,提高旋转力和敏捷性。
第六势:北斗摇指北斗摇指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并拢。
练习时,将双臂至臀部位置,手掌呈掌心向下,然后将双臂迅速向后摇出,同时用力挥指,仿佛要指向北斗星。
此姿势主要锻炼腿部力量和手部灵活度,增强挥指力。
第七势:猛虎跳涧猛虎跳涧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臂自然下垂。
练习时,将身体向右侧倾斜,同时腿部用力跳跃,手臂迅速向上抬起,仿佛要跳过一条宽阔的山涧。
此姿势能够提高腿部爆发力和跳跃力。
第八势:狮子开喉狮子开喉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手合十置于腰部前方。
易筋经十二式图解(综合版)
第六式:击爪亮翅式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 肩垂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 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下垂 置于体侧,膝关节微屈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 神态安宁,呼吸自然。 ②动作 两脚并拢成立正姿势。两手握拳上提于腰侧,拳 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 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后鼻呼气,双掌再变 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侧,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 五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意在天门。收势:先深吸气, 握拳收回胸前,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落于体侧。 ③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坐腕亮翅,脚趾柱地,力由下生, 并腿伸膝,两胁用力,力达指端。收拳时吸气,推出时呼 气。注意配合呼吸,动静结合。
•
第一式
韦驮献杵
•
• •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 肩垂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 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下垂 置于体侧,膝关节微屈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 神态安宁,呼吸自然。 ②动作 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外展与肩平,掌 • 心向下。转掌心向前,慢慢合拢,屈肘旋臂转腕内收,指 尖向上,腕、肘与肩平。指尖对胸与天突穴相平。两肩向 左右分开,双手在胸前成抱球状,沉肩垂肘,掌心相对, 十指微屈,相距约15cm,两目平视,身体微向前倾。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落于体侧, 收左足,并步直立。 • ③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沉肩垂肘,脊背舒展,上虚下实, 各部肌肉放松,动静结合。体虚者慎练,量力而为,循序 • 渐进。
•
• • • • • • • • • • • •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 肩垂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 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下垂 置于体侧,膝关节微屈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 神态安宁,呼吸自然。 • ②动作 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心向上,指端 相对,上提到胸前,旋腕转掌,掌心向下,四指并拢,相 距5厘米左右,不高于肩,两手上举过头,同时翻掌,掌 心向上,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虎口相对指向天门穴。 两膝挺直,足跟提起,前足掌着地,头略向后仰,目视掌 背。收势:先深吸气,然 • 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 落于体侧,收左足,并步 • 直立。 ③注意事项:平心静气, 全身放松,两臂切忌贯力, 目视掌背,不需过分仰头。 体质虚弱者慎练,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心脏病及哮喘 发作期忌用。注重动静结 合,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 全神贯注,呼吸自然和保 持气息运动的和谐。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预备势)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预备势)
预备势一
松静站立。
咬牙,舌抵上腭,双目平视,调匀鼻息。
预备势二
屈膝下蹲,低头成团状。
重心前、右、后、左移动,重心还原。
预备势三
两手扶膝,膝盖挺直。
十指交叉翻掌心向下,起身,上托。
预备势四
两手抱后脑,抬头、挺胸、挺腹、挺小腹、挺腹股沟。
身体还原同时吐气。
预备势五
十指交叉,上托。
左右分开,至水平位握拳。
预备势六
下落时,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恢复松静站立。
导引要点解析
练习预备势目的,是为了放松全身筋骨,起热身作用。
导引动作有“松——紧——松”的交替。
通过紧张收缩、弯曲和轻微的反关节运动来达到伸筋拔骨的功效。
整个导引过程是下蹲时低头,将腰、背、颈部收紧,同时以呼气
为主(初学者呼完可以换气,不要憋气)。
向上伸展时注意两手十指交叉,翻掌上托,同时抬头、挺胸、挺腹、挺小腹、挺腹股沟,上伸时以吸气为主(初学者可以换气,不要憋气)。
放松时向下导引,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和脊柱下肢各关节,垂手站立时体会“松、静”的感觉。
导引时机
1.清晨起床,在空气清新处导引预备势三次,可排浊纳清。
2.在做剧烈或对抗性运动前,做导引预备势三次,可起热身之功效。
3.秋冬天气寒冷,无论在办公室或家中,做导引预备势三次,可迅速活血暖身。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图文详解!
少林《易筋经》⼗⼆式图⽂详解!第⼀式预备式预备式⾝体正直站⽴,脚尖外撇,两脚与肩同宽。
周⾝放鬆,澄⼼敛神。
两臂⾃然下垂,紧贴两⼤腿外侧,下颔微收,两眼半睁半闭。
做三次深呼吸。
第⼆式 韦驮献杵⾝体正直,两脚跟靠拢,两脚尖外撇,成⼩⼋字形。
两臂向前缓缓举起,⼿⼼相对,与肩同宽。
举⾄肩平屈肘成90度⾓,⽴掌,同时吸⽓。
⽽后缓慢合掌于胸前,同时呼⽓臆想四肢之⽓调⼊胸中,定式后静停⼀分钟。
第三式 横担降魔杵接上式,⾝体不动,两臂缓缓下落,并逐渐分⼿。
两⼿落到丹⽥时稍停⽚刻,再下落时分向两侧,经⼤腿外侧向上成俯掌侧平举,两脚跟提起。
⼿臂下落时要意沉丹⽥,平举时⽓随⼿⾏⼊掌⼼。
呼吸⾃然,⼼平⽓和。
定式后静停⼀分钟。
第四式 掌托天门接上式,⾝体不动,两臂由两侧同时缓缓上举,举⾄正上⽅时与肩同宽,此时屈肘翻掌,⼿⼼向上,掌指相对,双臂成U字形状,并尽⼒上托,同时尽⼒提踵,并咬⽛叩齿,⾆抵上颚,咽津液下送丹⽥。
接看两脚跟外开,两臂缓缓下落⾄侧平举。
下落时由⼩指到拇指依次弯曲握拳,两脚跟随之下落,⼿⾜还原。
两臂由平举向上举时吸⽓,⾄托掌时略闭⽓或⾃然呼吸。
定式后约静停半分钟。
第五式 摘星换⽃接上式,左臂由上经左下侧划弧,落于背后,⼿⼼向下,并尽⼒下按。
右掌⼼翻向内下,臂上举,掌⼼向下﹔同时脖⼦向右扭转90度,头上仰,⽬视右掌。
转颈时右脚跟提起内转与左脚成丁字步。
⾝体重⼼在左脚(左图)。
定式后静停约半分钟,放三五次深呼吸。
然后右⼿下落,左⼿上举,向左做摘星换⽃(右图)。
第六式 倒拽九⽜尾接上式,左⼿由上经左侧⾄左胯外侧,掌⼼向上,⼿指内屈,右⼿由背后伸⾄肩⾼时屈肘,变成虚握拳,上体与左腿成⼀条斜线,与地⾯约成45度。
右脚向右跨⼀步,同时向右转体90度成右⼸步势,右膝关节弯曲,膝盖不超过脚尖,外形动作似⽤⼒拉车状。
公众号易经天下。
呼吸⾃然,意念两⼿⼼。
然后⾝体左转,左脚向前上⼀步,左⼿伸向前,右⼿伸向后,动作相同,⽅向相反(右图)。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图解相对,左掌心朝下,右掌心朝上,成三盘落地状;脊椎挺直,头顶向上,目视前方。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改写:1、XXX献杵第一式双腿挺直,脚跟内侧相抵,脚尖向外,保持正直姿势。
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膻中穴外,目视前方,呼吸自然。
静立一分钟。
2、XXX献轮杵第二式双手向后平开,手心朝上,双脚后跟翘起,脚尖着地,目视前方,呼吸平稳。
静立半分钟。
3、XXX献杵第三式双手分别向上抬起,双臂成U字状,掌心朝上,肘部微弯。
同时咬紧牙关,舌抵上腭,深吸一口气,胸部鼓起。
静立半分钟。
4、摘星换斗式右式:左手放在背后,掌心朝下,右手双拳向前翻抬,拳心朝上,同时扭颈,目视右手。
深吸一口气,静立半分钟。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手放在背后,左手双拳向前翻抬,拳心朝上,同时扭颈,目视左手。
深吸一口气,静立半分钟。
5、倒曳九牛尾右式:右脚跨出一步,成右弓步,右手双拳向前翻抬,拳心朝上,左手放在身后。
目视右手,深吸一口气,静立半分钟。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前移,左手双拳向前翻抬,拳心朝上,右手放在身后。
目视左手,深吸一口气,静立半分钟。
6、击爪亮翘式左腿蹬力,提起左脚,双手回收于腰际,拳心朝上,深吸一口气,挺身,双拳双掌向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
然后鼻呼气,双掌再双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双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
静立半分钟。
7、九鬼拔马刀式右式:双手后腰际外分上接,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颈,右手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左手回背于身后。
目视右手,静立半分钟。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左手向前上接,右手从头后经体侧下落,成左式,目视左手,静立半分钟。
8、三盘落地式左脚外开成马步,左手下落,右手从后向前上抬,至两掌心相对,呼吸自然,静立半分钟。
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保持直立。
缓缓屈膝,同时双手向前推出,手掌心朝下,直至手臂与地面平行。
头部昂起,目视前方,神情专注,保持呼吸平稳。
易筋经六式
易筋经六式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元通堂易筋经6式,整体练习伸筋拔骨,气行血畅。
第一式:蟠龙探海(1)双腿脚分开,与肩同宽,双唇轻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2)双臂向体侧平展,手心向下,力到指尖,翻掌,向上合掌,十指交叉于百会穴正上方,反掌向上推,双臂伸直;伸筋拔骨,呼气向下,吸气向上。
(3)屏住呼吸,向下弯腰,脊椎保持正直,胯部放松,双腿保持绷直,双掌尽量着地,保持3-9秒钟;上半身匀速起身。
(4)结束时,双手从百会穴正上方下落,同时吐气,双腿并拢。
第二式:左右弯弓射雕(1)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唇轻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2)双臂向体侧平展,手心向下,力到指尖,翻掌,向上合掌,十指交叉于百会穴正上方,反掌向上推,双臂伸直;伸筋拔骨,呼气向下,吸气向上。
(3)屏住呼吸,双掌缓慢落至右侧腰胯间,反掌,手心向上拖起,左脚虚步弹腿,向左边斜前方45度跨出一步;(4)右脚用力蹬地,成左弓步,同时双手从右侧上举反掌向左前方用力推出,双臂伸直,目视前方,肩、胯、肘、膝在同一平面,成斜弓步架掌,保持3-9秒。
屏住呼吸,以左脚后跟为轴,脚尖内扣,收左腿,立身,双掌交在百会穴正上方,双手臂向下落,同时呼气。
划重点——左右各两个8拍,第四个八拍结束时双手从百会穴正上方,向两侧画弧下落,同时缓缓吐气,双腿并拢。
第三式:太虚拔阴(1)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唇轻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
(2)双臂向体侧平展,手心向下,力到指尖,翻掌,向上合掌,十指交叉于百会穴正上方,反掌向上推,双臂伸直;伸筋拔骨,呼气向下,吸气向上。
(3)同时,脚跟踮起,待双臂上推至极限时,腿部微微下坐,把脊柱拉长,双腿微微有弯曲之意,目视正前方,静立3-9秒钟;(4)屏住呼吸,缓缓起身,结束时,双手掌从百会穴正上方下落,同时脚跟着地,同时缓缓吐气,双腿并拢。
第四式:天圆地达式(1)双腿分开,比肩宽1公分左右,双脚站稳,双唇轻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2)双臂向体侧平展,手心向下,力到指尖,双手下落向后护腰,拇指朝前;上身向后慢慢弯腰,下巴内收,眼睛向前看,保持3-9秒。
《传统功法——易筋经》教学大纲
《传统功法——易筋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易筋经(yijinjing)学时:36学分:2•课程介绍易筋经相传为梁武帝时代印度高僧达摩所著,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导引强身法,练内名洗髓,练外名易筋。
“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净,外坚固,圣域在反掌之间耳”。
可见此功法并非全在“易筋”,而是整体性身体并练、内外兼修的一套医疗保健养生功法。
易筋经全套共十二节动作,五分钟左右可练完一套。
主要动作包括:1.拱手当胸2.两臂横担3.掌托天门4.摘星换斗5.出爪亮翅6.倒拽九牛尾7.九鬼拔马刀8.三盘落地9.青龙探爪10.卧虎扑食11.打躬式12.掉尾式。
•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部分(4学时)1、易筋经起源和发展2、易筋经基本原理3、易筋经简介和习练要领(二)实践部分(32学时)1、基本姿势2、基本步法3、基本动作4、套路动作【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易筋经基本动作。
2 教学难点:易筋经基本步法。
【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凧基本原理,易筋经套路。
2、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了解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4、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团结协作意识、纪律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优良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指导思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示范,寓教于乐。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1、传授技术——接受技术阶段传授的方法是全息感知法,包括示范感知、语言感知、口令感知、电教感知和思维感知。
在需要进行分解示范时,应遵循“完整示范——分解示范——完整示范”的顺序原则。
在选取示范面时,应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选取正面、背面、镜面、侧面和斜面的一种或多种示范面。
2、组织练习——进行练习阶段练习的形式: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单人练习。
3、检查纠错——巩固提高阶段检查的方法:观察法、提问法、抽查法、测验法。
纠错的方法:慢解领做法、语言提控法、静站体验法、附设条件法、素质补缺法、讲示攻防法、对比求异法等。
易筋经的五个基本手法
易筋经的五个基本手法
1. 揉法:将手掌按在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上,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同时施加适当的压力。
揉动时要保持呼吸平稳,注意力集中在手掌和腹部的接触处。
这种手法有助于调和气血,增强脾胃功能。
2. 推法:双手合十,将手掌放在胸前,然后缓慢向前推出,同时呼气。
推到极限时,稍作停留,再缓慢收回,同时吸气。
这个手法可以促进胸部的气血运行,增强肺部功能。
3. 捻法: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另一只手的手指,轻轻捻动,从上到下,每个手指都要捻到。
捻动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
这种手法可以刺激手部的经络,促进全身气血的流通。
4. 掐法: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掐住穴位或经络,施加适当的压力,持续几秒钟后松开。
掐法可以刺激穴位,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具有醒脑开窍、舒筋活络的作用。
5. 拿法:用手掌和五指夹住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肩部、手臂等,然后轻轻揉捏、拿捏。
拿法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紧张。
需要注意的是,易筋经的练习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的练习方法和安全。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调节、身体放松和适度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用力或过度疲劳。
同时,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如有不适或疾病,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易筋经教学
推拿练功易筋经推拿练功—易筋经〔卫生部编〕易筋经是达摩所创。
易有改变的意思,筋就是肌筋,经指方法,即通过锻炼能改变筋骨,使之强健的练功方法。
此功不仅为广阔推拿和骨伤医生的常用练功方法之一,也是人们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长炼方法。
本功特点:身心必练,内外兼修,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
多种动作与呼吸配合,并采用制止净用力。
练功前要换宽送衣服,穿练功鞋或软底鞋。
充分活动肢体,集中注意力。
练功中动作尽量舒展缓慢,用力适度,刚柔相济,神态安宁祥和,精神内守。
初习者以自然呼吸为宜,到一定程度后可随着动作与呼吸配合。
练功时注意保暖,不可当风,并作肢体放松运动,本功法共十二届,个人根据情况选练或者全练。
一、韦陀献杵:予备: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收腹直腰,两臂自然下垂体侧,微曲膝,膝不超过足尖,并步直立。
身体安宁,精神内守,呼吸自然。
其它各式的予备均与同。
两臂外展: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外展,与肩平,掌心向下。
含掌胸前:转掌心向前缓缓合拢,屈肘悬臂,转腕内收,指端向上,腕、肘与肩平。
旋臂指胸:两臂内旋,指端对胸与天突穴相平。
拱手抱球:两臂外旋,指端相上,两肩缓慢向左右拉开,双手在胸前呈抱球状,沉肩垂肘,十指微曲,掌心相对,相距15厘米,两目平视。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落与体侧,收左脚,并步直立。
要领:沉肩垂肘,脊背舒展,上虚下实。
作用:平心静气,安神定志,对神经脆弱,心烦失眠有一定作用,主要练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增强臂力与旋力。
二、横担降魔杵:〔韦陀献杵第二式〕两手下按: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两手下按,掌心向下,指端向前。
提掌前推:双手同时翻掌心向上,上提到胸前,向前推出,与肩平。
双手横担:双手向左右分开,两臂平直,掌心向上。
翻掌提踵:翻掌心向下,两膝伸直,足跟提起,五趾抓地,身体前倾,双目平视。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同时放下两手及足跟,收左足,并步直立。
要领:双手一字平开,两足跟提起,后膝挺直,内挟。
易筋经十二式!最详细的动态教学
易筋经十二式!最详细的动态教学皇帝内经记载: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常练此法,延年益寿一、韦驮一献杵【练法】韦驮,是佛教中的一位守护神,相传其神力惊人。
杵是韦驮所使用的兵器。
本套功法的前三势主要取意于韦驮将杵献给佛祖时那毕恭毕敬、庄重严肃的一个动作过程。
自然站立,两脚自然并拢,全身舒松,头往上顶,双目微合,舌尖轻舐上腭;双肘屈垂体侧,双手指尖触于两大腿外侧并微屈,腹部微收,膝微挺。
此即“立身期正直”之意。
然后逆腹式呼吸,默数12~24次。
双手掌由下向内翻。
向上抬臂,在上抬臂时两掌指尖渐渐合拢,两臂屈成抱柱之状,至手与胸平时停住,手心向内。
至此时,气刚好吸满,并以意贯气达于两臂及掌指,此即“环拱手当胸”。
接着,两掌朝胸前收拢,至天突穴位置时,将掌翻转成掌心向下。
将气吞下,同时双手压至丹田前,然后呼气。
左手劳宫穴贴于丹田,右手掌握于左掌背,意守3~5分钟。
待丹田发热,口中生津时,将口中之津吞下,意送入丹田,逆腹式呼吸12~24次。
此即“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秘诀】定心息气,身体立定。
两手如拱,心存静极。
二、韦驮二献杵【练法】承接上势,两手松开,吸气,两手贯劲下按至髂骨下止,然后将气呼出。
接着,两手同时翻掌,配合吸气,从小腹上托至胸前。
两小臂内旋,两掌上跷相合,手指朝上,掌心相对,相距3寸(1寸约为3.3厘米)许,配合呼气的同时,翻双掌由内至外竖掌,指尖向上,掌心向前。
配合呼吸之际,双掌贯劲,缓缓向前方推出,直至两手与肩平。
将气呼出后,再吸气,两掌朝左右分开,慢慢伸平,掌心向下,至两臂分展成一字平肩时止。
随即闭息,两手坐腕翘掌,二目圆睁,瞪视正前方,同时足跟提起,使两脚前掌或趾尖撑地(初学用脚前掌),腿膝挺直,两掌向左右撑劲。
逆腹式呼吸12~24次后,两足跟落地,放下双手,平意静息。
三、韦驮三献杵【练法】两手内合收至丹田前。
然后配合吸气,提到胸前,双掌指尖相对,由内向外同时翻掌,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如托重物,向头顶上方托举,头也随之仰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练功易筋经推拿练功—易筋经(卫生部编)易筋经是达摩所创。
易有改变的意思,筋就是肌筋,经指方法,即通过锻炼能改变筋骨,使之强健的练功方法。
此功不仅为广大推拿和骨伤医生的常用练功方法之一,也是人们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长炼方法。
本功特点:身心必练,内外兼修,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
多种动作与呼吸配合,并采用禁止净用力。
练功前要换宽送衣服,穿练功鞋或软底鞋。
充分活动肢体,集中注意力。
练功中动作尽量舒展缓慢,用力适度,刚柔相济,神态安宁祥和,精神内守。
初习者以自然呼吸为宜,到一定程度后可随着动作与呼吸配合。
练功时注意保暖,不可当风,并作肢体放松运动,本功法共十二届,个人根据情况选练或者全练。
一、韦陀献杵:予备: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收腹直腰,两臂自然下垂体侧,微曲膝,膝不超过足尖,并步直立。
身体安宁,精神内守,呼吸自然。
其它各式的予备均与同。
两臂外展: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外展,与肩平,掌心向下。
含掌胸前:转掌心向前缓缓合拢,屈肘悬臂,转腕内收,指端向上,腕、肘与肩平。
旋臂指胸:两臂内旋,指端对胸与天突穴相平。
拱手抱球:两臂外旋,指端相上,两肩缓慢向左右拉开,双手在胸前呈抱球状,沉肩垂肘,十指微曲,掌心相对,相距15厘米,两目平视。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落与体侧,收左脚,并步直立。
要领:沉肩垂肘,脊背舒展,上虚下实。
作用:平心静气,安神定志,对神经脆弱,心烦失眠有一定作用,主要练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增强臂力与旋力。
二、横担降魔杵:(韦陀献杵第二式)两手下按: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两手下按,掌心向下,指端向前。
提掌前推:双手同时翻掌心向上,上提到胸前,向前推出,与肩平。
双手横担:双手向左右分开,两臂平直,掌心向上。
翻掌提踵:翻掌心向下,两膝伸直,足跟提起,五趾抓地,身体前倾,双目平视。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同时放下两手及足跟,收左足,并步直立。
要领:双手一字平开,两足跟提起,后膝挺直,内挟。
作用:宽胸理气,疏通血脉,平衡阴阳,改善心肺功能,调节身体平衡性,对供济失调有一定疗效。
主要练上肢三角肌、下肢肱四头肌。
小腿三头肌,增强臂力与腿力。
三、掌托天门:(韦陀献杵第三式)平步静息: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平心静气。
提掌旋腕:双手掌心向上,指端相对,上提至胸前,旋腕转掌心向下。
翻掌提踵:翻掌心向上,托举过头,同时提起足跟。
掌托天门: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虎口相对,对向天门穴,(头正中如发际2寸处)头略后仰,两目注视掌背。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缓缓呼出,同时放下两手与足跟,收左脚,并步直立。
要领:两臂上托,切忌贯力,双足立稳,目注视掌背是指经天门穴内视,不需过分仰头。
作用:调理三焦,激发脏腑之气,引血上行,增加头部血流量,对脑供血不足、低血压心肺疾病、脾胃虚弱、妇科疾病,有一定疗效,高血压患者忌练此功,主要练背腰肌,上肢后肌群,臂大肌,小腿三头肌,肱四头肌,增加臂力,腿力,腰力。
四、摘星换斗:握拳护腰:左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握拳,拇指握于掌心,上提至腰侧,拳心向下。
弓步分手:左脚跨向左前方或者左右弓步,同时右手以拳背护与腰后命门穴,左手变掌伸向左前方,高与头平,掌心向上,目视左手。
转体屈膝:重心后移,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左手向右平摆,目视左手。
虚步勾手:上体左转,左脚稍收回或左弓步,左手随体左摆,变勾手,居于头前,勾尖对眉中眼视勾手心。
收势:深吸一口气,徐徐呼出,同时左脚收回,屈膝,左手从右向左画弧,变掌到体侧,并步直立。
以上为左式动作,右式与此相同,仅方向相反。
要领:转体动作均用腰来带动,五指微捏紧,曲腕如勾状,眼视勾手掌心。
作用:作用于中焦,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柔和的自我按摩,增强消化功能。
着重练曲腕肌群,肱二头肌,下肢前后肌群,肱三头肌,背腰肌,增强腕力,臂力,药理、腰力,腿力。
五、倒拽九牛尾(模仿倒拽九牛尾的动作)平步马裆:左脚向左分开比肩宽,两臂从两侧举到头上方,(马步)掌心相对,屈膝下蹲,两掌变拳经体前下落到两腮间,拳背相对。
左右分推:两拳上提至胸高,拳心向下,变掌向前,左右分推,生腕、展指、掌心向外,两臂伸直。
倒拽九牛:变成左弓步,两掌变拳,双手交叉画弧,左手画至体前,右手到体后,提左转,右手拳高不过眉,目视拳。
前俯后仰:上体前俯至胸部靠近大腿10-12,再直腰片刻,再后仰10-12,其它姿势不变。
以上左式,右式仅方向不同。
收势:深吸一口气,徐徐呼出,双拳变掌合手在体前画弧下落体侧,同时收左脚,并步直立。
要领:两腿前弓后箭,屈肘腕外旋后拽,双目注视拳,后肘微曲,曲肘腕内旋前拉,两臂作旋状用力,高不过眉,肘不过膝,膝不过足‘作用:舒筋活络,可防止肩、背、腰、腿损伤,也可增加臂力,尤其增加旋前旋后的肌群和五指的力量。
六、出击亮翅:(双手十指模仿鸟展翅的动作)握拳护腰:两腿并拢,双手握拳,上提至腰前,拳心相上(后)。
推掌提踵:两拳上提至胸,画弧变掌向前推,同时提踵,两腿挺直。
坐腕亮翅:肘直腕膊伸,十指用力外推,眼平视指端。
收掌握拳:平掌(用力)握拳,收回胸前,同时缓缓落踵,再提踵,变掌心向前,十指外分,用力前推……共做7次。
收势:先深吸气,握拳收回胸前,然后慢慢呼气,慢慢放下双手到体侧。
要领:坐腕亮翅时,脚趾抓地,力由下生,并腿伸膝,两胁用力,力达指尖,收拳时吸气,推出时呼气。
作用:疏泄肝气,条畅气机,培养胃气,增强肺气,对老人肺气肿。
肺心痛有一定疗效。
重点练上肢屈肌群,前臂伸肌群,增加臂力与指力。
七、九鬼拔马刀:(模仿颈后用力拔马刀的动作)交叉上举:左脚向左分开与肩同宽,两手体前交叉(右手在外)举至头上方,左右分开,下落到体侧。
抱枕向背:左手从体侧向前举至头顶上方,右手转掌心向后,双手用力向上,下撑,左手屈肘按在头后枕部,右手屈向后背,五指分开按背。
与项争力:左手掌向前按,肘后展身体随势尽量向左转,眼平视10-12撤力转正,双手同时撤力,头转正,左手向上,右手向下撑拉,双手变侧平举,手心向下。
收势:深吸一口气,徐徐呼出,双手下落置于体侧,左脚收回,并步直立。
以上为左式,右式仅左右方向相反。
要领:上体左右拧转,保持躯干中轴正直,两手按压均用暗劲。
作用:增强脊柱以及肋骨各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利于疏通督脉,宽胸理气,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对防治颈椎病,肺气肿,脑供血不足有一定效果,主练肱二头肌,斜方肌,背阔肌,增强臂力,腰力。
八、三盘落地(两掌之间,两膝之间,两足之间有三盘,模仿三盘重叠玉坠落地的样子)左脚横跨:左脚向左横跨跨一步,两脚相距比肩宽。
仰掌上托:两臂仰掌向前托举,两臂伸直与肩同宽,同高。
翻掌旋臂:翻转掌心向下,手掌内旋肘外展,两腿屈膝,下蹲或马步,两手掌向下按,悬空与膝上方。
三盘落地:两腿缓缓伸直,同时翻掌心向上,缓缓托到与肩平,再屈膝下蹲,同时两张按膝盖外侧,再提膝,掌心向上。
托到肩高,再屈膝深蹲(全蹲),两掌按于腿外侧中部,目平视。
收势:先深吸一口气,徐徐呼出,两腿缓缓伸直,翻掌心向上托到肩高,再翻掌心向下,缓缓落到体侧,收左脚,并步直立。
要领:两手向上托,如托千斤,两手下按,如按水中浮球。
作用:促进大腿和腹腔静脉血液回流,清除盆腔血瘀,对腰腿痛,盆腔炎有一定疗效,重点练下肢肱四头肌,背腰肌,下肢肱二头肌,增强腿力和腰力。
九、青龙探抓:(模仿青龙伸爪的动作)举掌侧腰:左脚向左分开,双手握拳上提拳面抵两侧章门穴(11肋骨端)拳心向上,右拳变掌向上举至头上方,掌心向左,上臂靠近头,向左侧弯腰90度,右掌心向下。
转体屈指:向左转体至面部朝下,手四指并拢,拇指屈按于掌心,右臂向左侧伸展。
俯身探地:上体向前下俯,右手随势推掌按于左脚正前方,双膝挺直,足跟不要离地,抬头,目前视。
屈膝回收:成马步转正,右手从左画弧至右腿侧收势:先深吸一口气,徐徐呼出,双手握拳体前画弧落于体侧,同时左足收回,并步直立。
以上为左式动作,右式与此相同,仅方向相反。
(何老师改为先右后左式)。
要领:侧要转体时,手臂躯干要充分伸展,俯身探地要求肩松,肘直,掌撑。
实,膝挺直,足无勿移动,并注意呼吸均匀自然。
作用:疏肝利胆,宣肺束滞,调节五脏气机,对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妇科带脉疾病有较好作用,主要练肋间肌,腹外斜肌,背宽肌,臀大肌,大小腿后侧肌群,增加腰力,腿力。
十、饿虎扑食:弓步探爪:左脚向前迈一步,成左弓步,双手由腰侧向前做扑身,坐腕,手成虎爪状。
撑掌叠足:双手指掌撑地,手置于左足两侧(前方)指端向前,置右足与右脚跟上,成跟背相叠。
后收蓄劲:身体向右收于足上方,双足踏紧,臀高头低,双臂伸直,头契与两臂之间。
前探偃还:头、胸、腹、腿依次紧贴地面向前成弧形推送,到抬头挺胸,挺腰,收臀依次向后弧形收回至臀高背低位,换左右足位置,重复(左右2次)收势:于臀高背低位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徐徐呼出,右足落下并向前收,再收回左足,成并步,缓缓起身,双手收回体侧。
要领:往返动作呈其起伏波浪状,紧贴地面,两手两膝不可硬挺,忌用力过猛,呼气时向前推送,吸气时向后收。
切记屏气,初练之人用掌指撑地,以后可用四指,三指,两指撑。
作用:强腰壮肾,舒筋健骨,久练增加指力、臂力和下肢力量并能锻炼腰部肌群,主要练胸大肌,腹直肌上肢前肌群,背润肌,上下肢后肌群。
十一、打躬击鼓式:展臂下蹲:左脚向左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仰掌外展,上举至头上方掌心相对。
同时屈膝或马步。
马步抱枕:十指交叉相握,屈肘缓慢下落,双掌抱于头枕部,以项争力,双目前视。
直膝俯腰:缓缓伸直膝,同时向前俯腰,双手用力头压向胯间,膝挺直,足跟不得离地,双目后视。
击鸣天鼓:双手前滑,掌心桉于耳部,十指落于枕部,食指从中指滑落,弹击枕部骨,耳内可闻咚咚声,击24次。
收势: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徐徐呼出,屈膝股下蹲后伸腰直立,双手猛然将掌心从耳朵松开,双手从枕部变掌心向下,(何老师加双手上撑)由体侧落下,收左足,并步直立。
要领:双手掌抱紧枕部,两肘向后充分伸展与项争力,俯腰时,头尽量压于胯下,膝直,足勿离地,切忌屏气。
作用:醒脑明目,益聪固肾,可增强头部的血液循环,消除耳鸣,增强听力,缓解脊背,腰部疲劳,高血压患者忌练此功。
主练胸大肌,斜大肌,背阔肌,肱三头肌,下肢后肌群,增强臂力,腰力与腿力。
十二、掉尾摇头:握指上托:并步,两手十指交叉握于小腹前掌心向上,托于胸前,旋腕翻掌心向上,托于头顶上方,腰挺直,腕臂伸托举用力,目向前平视。
左右侧俯:向左转体90度,随势向左前方俯身,双掌推至左脚外侧,掌心贴地,膝挺直足跟不离地,抬头目前视,稍片刻,由原路返回,身体转正,双手随势上托,再向右转90度,身体转正。
后仰似弓:双手、臂、头、脊背尽力后仰,双膝微屈,足不离地,全身尽量绷紧,犹如拉紧的弓弦,两目上视,稍片刻,身体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