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PK布洛芬
4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

4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当体温过高时,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甚至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此时,退烧药就成为了缓解症状的重要选择。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4 种常用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
对乙酰氨基酚,这是一种常见且相对安全的退烧药。
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和孕妇。
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较为温和,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降低体温,减轻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其优点在于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胃肠道的刺激较轻,不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而且,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很少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然而,对乙酰氨基酚也有一些局限性。
它的退热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可能需要较频繁地给药才能维持稳定的退热效果。
此外,如果过量使用,尤其是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布洛芬也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在很多家庭的药箱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布洛芬的退热作用更强一些,而且持续时间也较长。
布洛芬对于缓解由炎症引起的疼痛,如关节炎、牙痛等,效果也比较显著。
对于儿童的高热,布洛芬也是一种常用的选择。
不过,布洛芬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的患者,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
此外,长期大量使用布洛芬还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不仅可以退热,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但在儿童发热的治疗中,阿司匹林的使用需要格外谨慎。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儿童感染病毒后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瑞氏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对肝脏和大脑造成损害。
对于成年人来说,阿司匹林的退热效果是不错的,但由于其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所以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尼美舒利曾经也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可能导致肝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限制了其使用,尤其是在儿童中的使用。
临床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特点区别及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特点区别及使用注意事项2 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是儿童使用较为安全的药物,也是最适合儿童使用的解热镇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对比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使用注意事项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均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发挥退热作用,两药联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故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
新生儿及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健全且不成熟,对非甾体抗炎药的转化代谢与排泄相对较慢,易出现药物蓄积致肝肾损伤,甚至不可逆的组织结构变性坏死。
2 月龄以内婴儿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物。
儿童因其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特别是 2 岁以下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
肾功能异常者布洛芬可加重肾损伤,严重者有致肾小管、肾乳头坏死的风险。
肾功能损伤中度及以上异常或肾功能不全患儿禁用布洛芬,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肝功能异常者肝功能异常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加速肝细胞中的谷胱甘肽的消耗,影响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甚至致肝细胞急性坏死。
→ ALT 或AST 大于8 倍参考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 ALT 或AST 大于5 倍ULN,持续2 周;→ ALT 或AST 大于3 倍ULN,伴总胆红素大于2 倍ULN 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ALT 或AST 大于3 倍ULN,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乏力、右上腹痛或压痛、发热、皮疹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大于5%;→肝功能不全伴高热者。
以上情况的患者,除病因治疗外,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必要时可选用布洛芬退热。
出血性疾病者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血小板功能,避免用于血小板计数<5×10⁹/L 的血小板减少症者。
布洛芬推荐用于伴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儿,易发生胃肠黏膜应激综合征,加重溃疡,引起胃出血、紫癜等。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0 年)中指出,出血性疾病患儿伴发热时,需权衡利弊,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有何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退热有何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同为非处方类常用退热药物,作为家庭常备药,那么在发热的时候选用哪种药物更为合适呢?这两种药物的禁忌是什么?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区别二者虽然都具有解热镇痛的功能,但是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药效副作用上存在差异。
那么首先来了解一下二者的主要功效吧。
布洛芬,从化学结构上来书属于芳基丙酸类药物,主要功效就是退热镇痛以及抗炎,在这些方面的药效强度同阿司匹林相当。
并且布洛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血小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凝固,并且镇痛效果好,因此常用来缓解痛经。
对乙酰氨基酚的功能性则更少一些,其退热、镇痛的功效同布洛芬类似,针对不同症状各有千秋,而抗炎效果相比之下要弱许多。
但是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优势是毒副作用小,因为其药性温和,所以在很多的感冒药剂里都有它的存在。
二者在退热镇痛上的药效逻辑相似,同作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分泌来起到退热镇痛的效果,来降低因为发热和疼痛带来的痛苦。
因为前列腺素的合成分泌是加强身体防御机制的,因此当人身体处于正常状况的时候,是不会造成体温下降等症状的。
二者的退热减小速度也存在差异,布洛芬对退热的速度较慢,但是药效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对乙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刚开始慢,但是在半个小时后的退热效果会明显优于布洛芬。
二者的关于退热和疼痛的药效以及针对的症状不同存在差异,首先布洛芬的退热效能较强,但是其缺点是毒副作用较大,不可以频繁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者在缓解疼痛方面对于不同症状各有不同的最佳效果,对乙氨基酚的镇痛效果主要体现在头痛以及关节炎此类症状,而布洛芬在缓解痛经引起的腹部绞痛则更为有效。
在安全性上,对乙氨基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除了少输症状如皮肤过敏等症状外,没有什么疾病禁忌。
而布洛芬的使用则需要避开很多特殊情况,比如心脏病、肾功能障碍、胃炎胃溃疡、肠胃不适等多种病症,都要避免布洛芬的服用,还要避开年纪过大以及同阿司匹林药效相冲等问题。
对乙酰氨基酚 PK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P K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最常用的两种非处方(OTC)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退烧。
然而二者的化学结构、作用强度、不良反应又有明显的差别,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呢?第1局??有效性对乙酰氨基酚有效性布洛芬+镇痛、退热++对头痛更适合头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对痛经更适合不适合腹痛不适合不适合(弱的环氧酶抑制剂,不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激活)消炎(消除红肿)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对与炎症相关的窦性头痛、肌肉痛、耳痛、牙痛效果好最大退热时间:134分钟在30分钟时的体温下降速度比布洛芬更明显退热时间最大退热时间:183分钟结果:布洛芬胜。
第2局??安全性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性布洛芬◆肝损害,且是不可逆损伤(解毒剂:N-乙酰半胱氨酸)◆长期大量用药也可导致肾功能异常毒性◆肾损伤,且是不可逆损伤◆增加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风险◆超剂量、脱水情况下,肾损害风险增◆超剂量、脱水、营养不良情况下,肝损害风险增加加◆胃肠副作用较少◆对血小板、出血时间、尿酸排泄无影响副作用◆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但比其它NSAID少)◆改变血小板功能、延长出血时间◆栓剂、肠溶片不能防止溃疡形成◆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严重心力衰竭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阿司匹林过敏者通常不发生过敏:慎用◆对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避免使用◆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可以使用◆潜在风险:很多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重复用药◆风险警示:导致心肌梗塞风险增加结果:不分胜负——用药不当均可致命!第3局??注意事项对乙酰氨基酚注意事项布洛芬◆>3个月的儿童和成人◆儿童应使用混悬剂、滴剂年龄◆>6个月的儿童和成人◆儿童应使用混悬剂、滴剂◆可餐前服用◆用药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用法用量◆随餐或餐后服用◆用药间隔:6~8小时,24小时不超得超过4次◆儿童每次最大剂量:15mg/kg ◆日最大剂量:2g 过4次◆儿童每次最大剂量:10mg/kg ◆日最大剂量:1.2g◆与其它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合用,加重肝损害◆偶尔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无显着影响相互作用◆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降低后者的降压效果◆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和卒中的作用◆与口服降血糖药、地高辛、甲氨蝶呤同用时,能使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不宜同用◆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增加出血倾向结果:对乙酰氨基酚胜。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更安全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更安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常见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烧。
两者都属于非处方药,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然而,就安全性而言,布洛芬相对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潜在的风险,而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更高。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类药物,它可以缓解疼痛和退烧,也可用于治疗炎症。
该药物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和发热。
然而,长期或滥用布洛芬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布洛芬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消化道溃疡和胃出血等胃肠道问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有相关疾病的人来说。
此外,布洛芬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相比之下,对乙酰氨基酚在安全性上更高。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体内的疼痛和发热物质的产生起效。
它的安全性被广泛接受,尤其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一般而言不会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也较少引发胃肠道问题。
此外,对乙酰氨基酚与心血管风险之间并未有明显的关联,因此在这方面相对较为安全。
然而,即使对乙酰氨基酚相对较为安全,仍然需要在使用时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长。
长期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甚至引发药物性肝炎。
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标签上的剂量和用药频率使用。
总而言之,对乙酰氨基酚相对来说更安全,因为它一般对消化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较小。
不过,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药物,都需要慎重使用。
在使用时,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
此外,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务人员。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效果好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效果好1. 引言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两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烧。
然而,许多人对于这两种药物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疑惑,不知道该选择哪种药物更适合自己的需求。
本文将通过对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哪种药物的效果更好。
2. 布洛芬布洛芬,化学名2-(4-异丙苯基)丙酸,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
它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缓解炎症和疼痛。
布洛芬具有较强的抗炎、退热和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疼痛和妇科疾病等。
然而,布洛芬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头晕、皮疹等。
长期大剂量使用布洛芬还可能引起胃溃疡和肾损害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应注意适量使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3.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属于非处方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减少炎症及疼痛的传导,从而发挥退烧和镇痛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退烧、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
相比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较少,使用安全性较高。
但也需要注意,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对肝脏产生损害,因此仍需遵循适量使用的原则。
4.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比较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有效的疼痛缓解药物,但在某些方面有一些不同之处。
•作用机制: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对疼痛和炎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则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缓解疼痛。
因此,布洛芬对于炎症相关的疼痛效果更好,而对乙酰氨基酚更适用于退烧和常见的轻到中度疼痛。
•副作用:布洛芬的副作用较多,包括胃肠道不适、头晕等,使用时需谨慎。
而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过量使用仍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权衡利弊。
•适应症:布洛芬适用于关节炎、肌肉疼痛和妇科疾病等炎症相关的疼痛。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退烧、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等症状。
对比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疼痛缓解效果

对比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疼痛缓解效果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
本文将对比这两种药物的疼痛缓解效果,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非处方药,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然而,它们在药理学和效果上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其主要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镇痛作用。
布洛芬能有效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在缓解短期轻度到中度疼痛方面,如头痛、牙痛、肌肉疼痛以及因关节炎或月经痛引起的疼痛,布洛芬通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与布洛芬相比,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体内的疼痛感受中枢来达到镇痛效果。
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如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和牙痛等。
对乙酰氨基酚很少表现出抗炎作用,所以对于伴有炎症的疼痛,布洛芬可能更为适合。
然而,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有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注意。
布洛芬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消化不良和溃疡等。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通常是安全的,但长期滥用或超过推荐剂量可能导致肝脏损伤。
另外,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用药人群上也有一些限制。
布洛芬对哮喘和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不适用,而对乙酰氨基酚则不适用于有肝脏疾病的患者。
在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作为疼痛缓解药物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药物禁忌症谨慎选择。
如果疼痛伴有炎症,布洛芬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只是一般的轻度到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可能足够。
同时,按照正确剂量和使用时长使用药物,并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总之,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常用的非处方疼痛缓解药物。
布洛芬适用于炎症相关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的一般疼痛。
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禁忌症进行慎重选择,并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在儿童退热中的对比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在儿童退热中的对比退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出现发热时,一般要通过药物来控制体温。
目前常见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然而,哪种药物更加适合儿童退热呢?本文将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在儿童退热中的对比进行探讨。
1. 作用机制对比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退热、止痛。
它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来降低体温。
布洛芬也是一种非处方药,具有退热、消炎、镇痛等作用。
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退热的作用。
2. 适用年龄对比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儿童,包括新生儿。
而布洛芬只适用于超过3个月大的儿童,因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布洛芬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3. 退热效果对比根据多项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在退热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
然而,一项针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布洛芬在缓解发热不适、改善呼吸道症状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因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布洛芬可能更适合儿童退热。
4. 不良反应对比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在退热效果上相似,但两者的不良反应略有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在推荐剂量下较安全,但在过量使用时可能引起肝损伤。
布洛芬则更容易引起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剂量适宜、用药时间控制得当,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5. 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时,应注意以下事项:5.1 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 儿童不宜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合制剂,以避免超量用药。
- 儿童退热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按照适当剂量使用。
-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以免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5.2 布洛芬的使用- 3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宜使用布洛芬,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 使用布洛芬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关于适当剂量和用药频率的建议。
- 布洛芬应饭后使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 长期使用布洛芬时,应定期检查肾功能和血常规。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何区别?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何区别?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市面上常见的两种退烧药,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发烧,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来看视频↓
专家介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果,它们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起效时间:
布洛芬1小时左右起效,对乙酰氨基酚30分钟至1小时内起效;
▪作用持续时间:
布洛芬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4~6小时;
▪适用年龄: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孩子和大人,对乙酰氨基酚一般用于2个月以上人群;
▪给药途径:
布洛芬可以口服、栓剂、静脉,对乙酰氨基酚一般用于口服、栓剂。
专家提醒,吃了布洛芬以后不推荐再吃其他退热药,因为两种药共同使用,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还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此外,市面上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如白加黑、泰诺等),它们的药品通用名
中含有“氨酚”或“酚”,即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也可以起到退烧作用。
4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

4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退烧药是一种常见的药品,用于降低体温并缓解发热症状。
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退烧药可供选择,每种退烧药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在本文中,将介绍并比较四种常用的退烧药,包括对其适应症、副作用和用法的讨论。
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退烧药。
1. 对布洛芬(Ibuprofen)的介绍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退烧和缓解轻度到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和关节疼痛。
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来减轻疼痛和降低发热。
此外,布洛芬还可用于缓解喉咙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其常见品牌包括布洛芬(Advil)和洛芬凯(Motrin)。
2. 布洛芬的优点和缺点布洛芬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和退烧,通常在服用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有效。
另一个优点是,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和成人。
然而,长期或过量使用布洛芬可能导致胃肠道问题,如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需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和指导,并确保符合剂量要求。
3. 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的介绍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也是非处方药。
它可用于缓解轻度到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和关节疼痛,并可作为解热剂用于降低发热。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感知来减轻疼痛,并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以降低体温。
常见品牌包括泰诺林(Tylenol)和多普瑞(Doliprane)。
4. 对乙酰氨基酚的优点和缺点对乙酰氨基酚的优点之一是它相对安全,即使在儿童和孕妇中也可以安全使用。
它的作用时间持续较长,通常可维持4-6个小时。
然而,对乙酰氨基酚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如肝脏疾病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因其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此外,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有可能导致肝脏中毒。
因此,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必须严格遵循剂量要求,并注意不要与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5. 对亚洛司林(Aspirin)的介绍亚洛司林,也称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退烧药,也属于NSAIDs。
止痛退烧,布洛芬VS对乙酰氨基酚哪个好?怎么选?

止痛退烧,布洛芬VS对乙酰氨基酚哪个好?怎么选?作为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大儿童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在药店中,大家都耳熟能详。
然而,对于两者的细节区别,很多药店人却知之甚少!一、有效性:布洛芬更优!退热效果布洛芬药效时间长,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更快。
止痛范围两者都适合牙痛、咽喉痛、肌肉痛、神经痛。
但对乙酰氨基酚更适用头痛,布洛芬更适用痛经。
消炎作用布洛芬对与炎症相关的窦性头痛、耳痛、牙痛、肌肉痛效果好,而对乙酰氨基酚没有消炎作用。
二、安全性:对乙酰氨基酚更优!药物毒性对乙酰氨基酚长期使用或用量过大可损伤肝,为不可逆损伤;布洛芬长期使用或用量过大可损伤肾,为不可逆损伤,还增加心脏病发作和卒中风险。
不良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副作用较少。
布洛芬可导致胃溃疡出血、胃烧灼感、轻度消化不良。
三、禁忌症:对乙酰氨基酚更优!肝肾功能不全者布洛芬禁用、对乙酰氨基酚慎用。
病毒性肝炎患者布洛芬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禁用。
蚕豆病患者布洛芬可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布洛芬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可用。
活动性消化溃疡患者布洛芬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可用。
四、用药事项:对乙酰氨基酚更优!适用年龄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的儿童和成人,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的儿童和成人。
服药时间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小,可以餐前服用;而布洛芬的胃肠道反应较大,所以建议随餐或餐后服用。
用法用量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对乙酰氨基酚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布洛芬可间隔6~8小时重复用药1次。
两者在24小时内不可超过4次。
五、与阿司匹林合用:布洛芬不能合用,乙酰氨基酚可合用!布洛芬可与阿司匹林竞争血小板COX-1的活性部位,阻断阿司匹林与COX-1活性部位的结合,影响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30分钟内不能服用布洛芬,服用布洛芬8小时内不得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不影响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正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对比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细胞膜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环氧化酶(COX)的生物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与聚积,从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及抗风湿作用。
它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痛风以及各类轻中度疼痛的一线用药。
自1898年阿司匹林首次合成,NSAIDs上市品种已近百种,如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氟比洛芬、氯诺昔康、塞来昔布、依托考昔、酮咯酸、帕瑞昔布等。
NSAIDs使用不当可能增加胃肠道溃疡、出血、心血管不良事件等风险。
如果病人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可使用选择性COX-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
因此,禁止同时使用两种NSAIDs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之为扑热息痛,商品名为泰诺、百服宁、必理通、散利痛、醋氨酚等,属于乙酰苯胺衍生物。
历史上曾因为对其药理学机制不清楚,一度被划归至NSAIDs。
随着认识的提高,发现其在药理机制和副作用上均与NSAIDs不一样,进而成为独立的一个分类。
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单用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与NSAIDs不同,对乙酰氨基酚无外周COX抑制作用,抗炎作用弱。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中枢发挥镇痛、解热作用,并能抑制下行5-羟色胺能通路和抑制中枢一氧化氮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其具体机制仍有待阐明。
对乙酰氨基酚不损伤胃粘膜,对血小板功能也不产生影响,但过量使用可引起严重的肝功能损伤。
欧美学会的专家指南及共识均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治疗骨关节炎和腰背痛的首选一线治疗药物。
目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已经成为家庭常备的解热镇痛药物。
然而,二者的化学结构、作用强度、不良反应有着明显的差别。
结论:1.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肝功能不全者除外),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2、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关节炎患者,优先使用布洛芬。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比较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有什么不同?乔安•罗因斯(美国儿科医生)解答: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药效都不错,不过,虽然两种药都有退烧和缓解疼痛的基本作用,但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副作用还是有所不同。
布洛芬的是靠控制人体产生的脂肪酸量(即前列腺素)来发挥药效的。
除了退烧、减轻前列腺素引起的身体疼痛外,布洛芬还能消炎(即消除红肿)。
布洛芬的药劲比对乙酰氨基酚稍微强大一些,药效发挥的时间也长一些,所以医生建议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要吃布洛芬,因为如果宝宝的体温和炎症在一段时间内被掩盖的话,会影响对宝宝病情严重程度的观察。
布洛芬的另一个缺点是胃肠道反应,宝宝生病后,本身吃饭就比较差,加上药物,会更影响宝宝的食欲,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大到可以吃布洛芬了,你也可以选择让他随饭一起吃药,或者先喂他饭,再喂他药。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他肠胃的刺激。
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一样,也能退烧,缓解疼痛,但它不能消炎。
虽然科学家目前对对乙酰氨基酚的确切原理还没有明确定论,但他们认为这种药影响的不是炎症细胞,而是神经细胞。
与布洛芬相比,对乙酰氨基酚对消化系统的刺激作用更小些,所以你不一定需要让宝宝随饭吃药。
然而如果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所以医生建议你选择适合孩子的最小剂量,并且至少每隔4~6小时吃一次药,24小时内服药次数不要超过4次。
布洛芬由于药效较长,所以要求每隔6~8小时吃一次,24小时内不要超过3次。
不管你给宝宝吃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一定要根据他的体重给他选择正确的剂量。
虽然通常药品说明书上都会同时标注宝宝的年龄,但你还是要以他的体重为准。
如果你不能确定宝宝该吃多少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需要提醒你的是,有时候爸爸妈妈偶尔会因为用药的器具不当,给宝宝服药过量。
比如说,婴儿滴剂必须用药品随附的滴管服用,如果用勺子喂就很容易过量。
另外,不同形式的药物浓度不同,作用强度也不同,比如混悬滴剂的浓度就比混悬液大。
所以,在给宝宝服药时一定要严格注意用量。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效果好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效果好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头疼、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而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被广泛应用于缓解这些不适。
然而,很多人对于这两种药物的区别和效果并不清楚。
本文将从用途、作用机制、副作用等方面对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比较,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用途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用途上有一定的区别。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缓解头疼、牙疼、关节痛、肌肉疼痛以及发烧等症状。
而布洛芬则更适用于缓解关节炎、肌肉扭伤、痛经、骨折等引起的剧烈疼痛。
根据具体症状和疾病不同,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适合的药物。
作用机制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作用机制上也存在差异。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前列腺素合成来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
而布洛芬则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其作用更加全面。
布洛芬不仅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还可以减少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更好地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在选择使用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对乙酰氨基酚相对来说副作用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但罕见严重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而布洛芬副作用相对较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溃疡、胃出血、肾功能损害等。
特别是长期大剂量使用布洛芬时,应密切关注肾功能和胃肠道的状况,注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意事项在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服用前先阅读药物说明书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遵守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长,不可超量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为可购买的非处方药,但仍需谨慎使用。
结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常用的止痛药,其在用途、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考虑症状和具体情况,如果仅为缓解轻度头痛或发烧,对乙酰氨基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若患有关节炎、痛经等需要更强效止痛作用时,布洛芬可能更适合。
然而,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药物的正确和安全使用。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更安全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更安全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布洛芬。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它可以用来缓解头痛、关节炎、肌肉疼痛和月经痛等症状。
布洛芬通过抑制体内的一种酶来减少炎症和疼痛,但同时也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痛、消化不良和溃疡等。
此外,长期或过量使用布洛芬还可能对肾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使用布洛芬时需要注意用药剂量和频率,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常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和发烧等症状。
与布洛芬不同,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因此更适合那些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的人群。
然而,长期或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损伤。
因此,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同样需要注意用药剂量和频率,避免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
综合来看,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可以缓解疼痛和发烧的药物,但它们的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
布洛芬在缓解疼痛和炎症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可能对胃肠道、肾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刺激较小,更适合那些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的人群,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因此,在选择使用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时,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禁忌症进行合理选择,并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常见的非处方药,它们在缓解疼痛和发烧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大家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能够谨慎对待,保持健康。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鉴别使用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退热药,是目前应用最普遍也是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使用的退热药,可是,您真的了解这两个药吗?下列 5 个问题来看一下。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退热药吗?布洛芬(Ibuprofen),和萘普生一样属于芳基丙酸类解热镇痛药,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对血小板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延长出血时间,但在常规治疗剂量使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Paracetamol),又称醋氨酚、扑热息痛,Panadol、Tylenol、Fortolin 等都是这类药物,为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类似,但抗炎作用极弱(可能与药物对机体不同酶的敏感性差异有关),对凝血机制无影响.对乙酰氨基酚毒副作用少,较易耐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里都有它的存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有什么不同吗?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从而达到使发热者退热、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等作用,但对体温正常者是无影响的,不会使其体温降低。
两者的退热效果是相似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对而言,单次剂量的布洛芬退热作用相对较强,降温维持时间相对较长,但对乙酰氨基酚体温下降的速度在口服后半小时比布洛芬更明显。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儿童退热药安全吗?没有一种退热药是绝对安全的,而且都有过敏的可能。
但总的来说,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较轻微,在儿童中应用是较为安全的。
儿童对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耐受性都是差不多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与年龄无关,如果没有禁忌证,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可作为患儿退热药的首选。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儿科医生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其不良反应,不要随意使用,如实需使用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来综合计算(其中体重是优先考虑的)具体的给药量,应避免用药过量和用药过频。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比较引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两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常用于减轻疼痛和退烧。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其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和禁忌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常见商品名为扑热息痛、泰诺林等,属于非处方药。
它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合成酶来减轻疼痛和退烧。
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以及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其通常的用法是口服,一般每4-6小时服用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4小时4000毫克。
然而,对乙酰氨基酚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副作用。
长期或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导致肝脏损害,因此需要谨慎使用,并且不应与酒精合用。
此外,对乙酰氨基酚也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
布洛芬布洛芬,常见商品名为布洛芬、诺布乐等,也是一种非处方药。
它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来减轻疼痛、退烧和消炎。
布洛芬通常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头痛、牙痛、关节痛、经痛等症状,也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布洛芬的用法是口服,一般每6-8小时服用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4小时1200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不同,它属于NSAIDs药物,因此在服用布洛芬时要注意可能的胃肠道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腹泻等。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比较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可以减轻疼痛和退烧,但它们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有所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合成酶来发挥作用,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头痛、发热等症状。
布洛芬则属于NSAIDs药物,通过抑制全身组织的前列腺素合成酶来减轻疼痛、退烧和消炎,适用范围更广,包括关节痛、经痛等。
在用法用量方面,对乙酰氨基酚通常每4-6小时服用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4小时4000毫克。
而布洛芬的用法是每6-8小时服用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4小时1200毫克。
布洛芬VS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记得这么选!

布洛芬VS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记得这么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退热药,但二者在分子结构、作用机制、禁忌症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同场合下使用各有优劣。
那么在什么时候用布洛芬,什么时候用对乙酰氨基酚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表总结:两种退热药的差别首先我们通过一张表来了解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区别:遇到以下情况该如何选药?1. 痛经:布洛芬女性的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引起女性痛经的大多是无器质性病变的原发性痛经。
月经中,大量的前列腺素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痛由此来。
因此,痛经应选用有抑制前列腺素作用的布洛芬。
2. 头痛: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对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都有效,布洛芬对紧张性头痛没有明显效果,并且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更快。
3. 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与炎症相关的牙痛、耳痛:布洛芬布洛芬有抗炎作用,而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弱的环氧酶抑制剂,不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因此不具有抗炎作用。
4. 对于有基础疾病者(1)有肝脏疾病者:优选布洛芬(2)有哮喘、消化道溃疡、心脏疾病、高血压、腹泻、呕吐:优选对乙酰氨基酚(3)有肾脏疾病:应咨询医生,遵医嘱用药。
(因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说明书中都特意表明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小儿患者发热如何用药一般认为小儿肛温在38.5℃ 以下为低热,超过39℃ 为高热,超过40℃ 为超高热。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当小儿肛温高于38.5℃ 时应采用安全的退热药物治疗,而3 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时主张采用物理降温。
药物选用:1. <3 月龄的小婴儿,应尽快就医。
2. ≥ 3 月龄但是<6 月龄的婴儿,通常用对乙酰氨基酚。
3. ≥ 6 月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都可以用,但 UpT oDate 建议优选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有更长期的安全追踪记录。
4. 同时需要退热和抗炎(比如有关节炎的小儿患者)时,建议优选布洛芬。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谁对儿童退烧效果更好?

布洛芬和对⼄酰氨基酚,谁对⼉童退烧效果更好?⽂|李敏常⽤的退烧药有布洛芬和对⼄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的商品名有:美林、甜倩等;对⼄酰氨基酚的商品名有泰诺、泰诺林、百服宁等:两者的剂型有⼝服液、⽚剂、颗粒、肛门栓剂等。
这两种退烧药究竟哪种对⼉童退烧效果最好,这要看个体。
有的宝宝⽤布洛芬退烧很见效,⽤完没多久就出汗了,退烧了,⽽⽤对⼄酰氨基酚效果就不好,⽤完似乎不起作⽤,宝宝还烧那么⾼,或者越来越⾼。
有的宝宝相反,对布洛芬不敏感,起效慢,退烧⼒度弱,⽽对对⼄酰氨基酚较敏感,退烧效果好。
所以这两种退烧药物的选择,应该因⼈⽽异,宝宝对哪⼀种退烧药更敏感,就选择哪⼀种,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剂型的选择,也是⼀样,⽤最适合宝宝的⽅式给药,如果宝宝更接受喝⼝服液,不愿意塞肛,就选择⼝服剂型;如果宝宝喂药很困难或呕吐明显,就选择肛门栓剂。
关于副作⽤,这两种药只要按每4-6⼩时⽤药,不超量应⽤,⼀般不会有明显副作⽤。
笔者经常遇到误服过量布洛芬来看急诊的患⼉,原因是家长太疏忽,没看护好孩⼦,孩⼦好奇,把红⾊有甜味的布洛芬药液误当作饮料,偷偷喝下去,有的宝宝,按年龄、体重计算本来每次只能喝3ml的,结果误喝进去5ml、10ml,甚⾄还有喝下⼀整瓶25ml的,如果喝过量了,就可能造成⼀定的副作⽤,⽐如损害肝、肾;低体温;⼤量出汗、虚脱、休克等等。
对⼄酰氨基酚也⼀样,⽤过量了也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副作⽤,或对孩⼦的⾝体造成潜在的伤害,国内外⼤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对⼄酰氨基酚对⼉童的副作⽤要⽐布洛芬的相对⼤些,报道对⼄酰氨基酚过量应⽤导致⼉童肝、肾功能损害的例⼦要明显多于布洛芬。
⽽发⽣这种情况⼀般是超剂量应⽤导致的。
举例:宝宝感冒发烧后,有家长既给孩⼦吃“⼩⼉氨酚黄那敏颗粒”,⼜喝“⼀休”⼝服液,⼜⽤“对⼄酰氨基酚退热栓”,这就会造成对⼄酰氨基酚过量,因为以上三种药物都含有对⼄酰氨基酚的成分,同时应⽤会造成叠加、重复、超量,可造成药物性肝炎,甚⾄急性肝功能衰竭⽽危及⽣命的严重后果,所以在此,我要提醒⼴⼤宝爸、宝妈们注意药物安全,在宝宝发热选⽤药物时,⼀定要看清楚药物的成分,尤其是复⽅制剂,⼀定要避免同类药物重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乙酰氨基酚 PK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最常用的两种非处方(OTC)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退烧。
然而二者的化学结构、作用强度、不良反应又有明显的差别,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呢?第1局??有效性
结果:布洛芬胜。
第2局??安全性
结果:不分胜负——用药不当均可致命!
第3局??注意事项
结果:对乙酰氨基酚胜。
1. 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
2.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关节炎患者,优先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无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