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细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菌性皮肤病课件PPT
2023-2026
ONE
KEEP VIEW
细菌性皮肤病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细菌性皮肤病概述 • 常见细菌性皮肤病 • 诊断与治疗 • 细菌性皮肤病的护理与预防 • 案例分析
PART 01
细菌性皮肤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细菌性皮肤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的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表层或 毛囊、汗腺等附属器官。
病例三:麻风病的康复历程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以促进康复。
康复麻风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麻 风药物、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预防麻风病的关键是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及时发 现和治疗患者,以及加强疫苗接种等。
不要自行用药
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免加重 病情。
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药品,避免 上当受骗。
避免盲目使用偏方
有些偏方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反而会加重 皮肤炎症。
不要忽视病情
如出现皮肤红肿、疼痛、脓疱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PART 05
案例分析
病例一:脓疱疮的治疗与护理
生。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 食,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
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患有细菌性皮肤病的 人或动物,以及他们的皮屑、 脓液等污染物。
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 居住环境,避免细菌滋生。
及时就医
如有疑虑或出现皮肤异常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ONE
KEEP VIEW
细菌性皮肤病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细菌性皮肤病概述 • 常见细菌性皮肤病 • 诊断与治疗 • 细菌性皮肤病的护理与预防 • 案例分析
PART 01
细菌性皮肤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细菌性皮肤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的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表层或 毛囊、汗腺等附属器官。
病例三:麻风病的康复历程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以促进康复。
康复麻风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麻 风药物、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预防麻风病的关键是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及时发 现和治疗患者,以及加强疫苗接种等。
不要自行用药
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免加重 病情。
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药品,避免 上当受骗。
避免盲目使用偏方
有些偏方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反而会加重 皮肤炎症。
不要忽视病情
如出现皮肤红肿、疼痛、脓疱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PART 05
案例分析
病例一:脓疱疮的治疗与护理
生。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 食,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
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患有细菌性皮肤病的 人或动物,以及他们的皮屑、 脓液等污染物。
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 居住环境,避免细菌滋生。
及时就医
如有疑虑或出现皮肤异常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最新细菌性皮肤病 [课件]ppt课件
1.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科学从问题开始”,抑或“科学从观察开 始”,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体现了不同的科学 模型。前者把科学研究看作是能动的、创造 性的活动,后者则把科学研究只视为一种自 发的、消极性的活动。
“科学从观察开始”这一论点,源自经验 论模型。
他们认为,经验、观察陈述是科学中的唯一必要要 素,理论术语的意义应由观察术语来定义,理论语 句应该且可以还原为观察语句。他们主张,进行有 成效的科学研究,必须反复地观察,不断地收集资 料,尽可能晚地提出假说,甚至认为只要资料完备、 方法合适,就能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有效性的科 学理论。
(2)支持治疗
局部治疗:原则杀菌,消炎,收敛,干 燥
根据皮损的情况选用外用药物.
隔离消毒.
见书
预防调护
丘疹性荨麻疹 损害为红色梭形风团样 丘疹,中心可有小水疱,剧痒,一般无 脓疱及结痂等。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程序
一、科学从问题开始
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什么?牛顿 “分析— —综合”的科学程序观,经验材料(事实材 料)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起点。
问题是科学的真正起点,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2.社会科学问题的类型
最常见的社会科学问题分为如下类型:
(1)由某个社会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不自洽或概念 含糊不清而提出的问题。
两种情况值得考虑。其一,理论有个发生发展过程。 新理论常常是从旧理论中蜕变出来的,有时,在它 的原始形式中,它是嫁接在旧理论上的。随着新理 论的发展,它会逐渐地达到内部的自洽;有时,也 许为了保护新理论的存在,科学家有意把自己的概 念与当时占据权威地位的概念混为一谈。
糜烂:易糜烂 结痂:结蜜黄或灰黄色痂. 病史:单个可于5~7日后吸收,脱痂自愈。
大疱性脓疱疮
细菌性皮肤病ppt医学课件
寻常型脓疱疮
第一节 脓疱疮
临床表现
(2)深脓疱疮: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 所致,好发于小腿或臀部。皮损初起为脓 疱,渐向皮肤深部发展,表面有坏死和蛎 壳状黑色厚痂,周围红肿明显,去除痂后 可见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疼痛明显,病 程长。
深脓疱疮
第一节 脓疱疮
临床表现 (3)大疱性脓疱疮:皮损初起为米粒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疱疮
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感染。
诱因 温度较高、出汗较多;患有瘙痒性皮 肤病等。
第一节 脓疱疮
临床表现 (1)寻常型脓疱疮:皮损初起为红色
斑点或小丘疹,迅速转变成脓疱,周围有 明显的红晕,疱壁薄,易破溃、糜烂,脓 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厚痂。
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 菌。
第一节 脓疱疮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中毒性表皮坏
死性松解症等。
第一节 脓疱疮
预防和治疗 注意隔离。外用药物:杀菌、消炎、
干燥为原则,脓疱破溃者可用1:5000高 锰酸钾液清洗湿敷,再外用抗生素软膏。 内用药物:抗生素、支持治疗。
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
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
临床表现 (1)丹毒:起病急剧,典型皮损为水
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 速向四周扩大。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 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
丹毒-小腿
丹毒-面部
第三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
临床表现 (2)蜂窝织炎:皮损初起为弥散性、
水肿性、浸润性红斑,界限不清,局部皮 温增高,皮损中央红肿明显,严重者可形 成深部化脓和组织坏死。
疣状皮肤结核
第四节 皮肤结核病
主要临床类型及表现 (2)其它: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等。
菌群与皮肤病PPT课件
八叠球菌
大肠杆菌
链球菌属
粪产碱杆菌
变形杆菌
4
常住菌
宿主防御系统 竞争营养、空间 竞争抑制
5
暂住菌
宿主防御系统破坏 进入真皮 局部、系统疾病
免疫反应
6
菌群
抑制(株内、株间) 竟争、拮抗
促进 菌株内(卫星菌落) 菌株间(共生现象)
无关
7
菌群 之间
碳/能源 氮源 氧 磷酸盐 硫(多种离子) 维生素 脂类
银屑病
掌跖脓疱病
连续性肢端皮炎 玫瑰糠疹
扁平苔藓
20
菌群相关
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连圈状秕糠疹 白色糠疹 硬化萎缩性苔藓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21
菌群相关
皮肤血管炎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结节性红斑
过敏性紫癜 荨麻疹性血管炎 白塞病
22
菌群相关
粘膜疾病 口炎、唇炎、口角炎 急性女阴溃疡
黑毛舌、地图舌 包皮龟头炎
23
超抗原 (Superantigen,SAg)
24
SAg
Ag
APC加工
―
+
MHC-II
―
+
TC↑
10万
1
25
SAg
种类
外源性 细菌外毒素
内源性 逆转录蛋白质
26
外源性SAg
葡萄球菌性肠毒素(SEA-SEK) 葡萄球菌A蛋白(SPA) 链球菌红疹毒素(ETs)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大消化道链球菌L蛋白 ………
血浆凝固酶 透明质酸酶 酯酶 纤维蛋白酶 荚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
12
链球菌毒力因子
红疹毒素 溶血素 血清混浊因子
皮肤病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指导
日常管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和摩擦;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教育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皮肤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护理皮肤;鼓 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继发感染风险降低措施
免疫学检查
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抗体等 免疫学指标,以辅助诊断免疫相关性 皮肤病。
生化检查
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药物使用注 意事项。
影像学检查应用
X线检查
对于累及骨骼的皮肤病,如骨肿瘤、 骨结核等,可进行X线检查以了解骨 质破坏情况。
超声检查
对于皮肤囊肿、血管瘤等浅表肿物, 可进行超声检查以了解肿真菌等病原体感 染引起。
内在因素
遗传、免疫、内分泌等因素导 致皮肤病发生。
外在因素
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 物性等因素刺激或损伤皮肤。
社会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等情绪因素可能影 响皮肤健康。
皮肤病对生活质量影响
身体健康
皮肤病可能导致疼痛、瘙痒、 皮肤破损等症状,影响身体健
康。
心理健康
皮肤病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皮肤病概述 • 常见皮肤病介绍 • 诊断方法与流程 • 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皮肤病概述
皮肤与皮肤病定义
皮肤
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觉、排泄等功能 。
皮肤病
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类型。
04
细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
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 发生于头皮且愈后留有脱发和瘢痕者,称
为 秃 发 性 毛 囊 炎 ( folliculitis decalvans); 发生于胡须部称为须疮(sycosis) 发生于颈项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 硬结者,称为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folliculitis keloidalis)
细菌性皮肤病
细菌
2
细菌
正常皮肤表面的细菌分为皮肤常驻菌(表 皮葡萄球菌)及暂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等)
细菌与皮肤病关系密切:引起感染性病变 (疖)、中毒性病变(葡萄球菌烫伤样综 合征)、免疫介导性病变(超抗原诱发或 加重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
球菌性皮肤病:葡萄球菌、链球菌所致 (原发感染)
型;复发型;
20
丹毒(erysipelas)
21
蜂窝织炎(cellulitis)
多发生于四肢、面部、外阴和肛周等部位。
22
丹毒和蜂窝织炎-诊断与治疗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本病以系统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系统药物治疗: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可缓解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防止
6
脓疱疮(impetigo)-临床类型
大疱性脓疱疮(impetigo bullosa):噬菌体 II组71型金葡菌所致,多见于儿童,成人 也可发生,特别是HIV感染者。
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 neonatorum) 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性脓疱疮,起病急, 传染性强。
7
脓疱疮(impetigo)-临床类型
复发。 丹毒首选青霉素,每天480-640万单位静脉滴注,持续用药两周左右以防止复发; 蜂窝织炎宜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类药物;或奎诺酮类药物 外用药物:25%-50%硫酸镁或0.5%呋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 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手术治疗:已化脓者应手术切开排脓。
为 秃 发 性 毛 囊 炎 ( folliculitis decalvans); 发生于胡须部称为须疮(sycosis) 发生于颈项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 硬结者,称为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folliculitis keloidalis)
细菌性皮肤病
细菌
2
细菌
正常皮肤表面的细菌分为皮肤常驻菌(表 皮葡萄球菌)及暂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等)
细菌与皮肤病关系密切:引起感染性病变 (疖)、中毒性病变(葡萄球菌烫伤样综 合征)、免疫介导性病变(超抗原诱发或 加重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
球菌性皮肤病:葡萄球菌、链球菌所致 (原发感染)
型;复发型;
20
丹毒(erysipelas)
21
蜂窝织炎(cellulitis)
多发生于四肢、面部、外阴和肛周等部位。
22
丹毒和蜂窝织炎-诊断与治疗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本病以系统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系统药物治疗: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可缓解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防止
6
脓疱疮(impetigo)-临床类型
大疱性脓疱疮(impetigo bullosa):噬菌体 II组71型金葡菌所致,多见于儿童,成人 也可发生,特别是HIV感染者。
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 neonatorum) 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性脓疱疮,起病急, 传染性强。
7
脓疱疮(impetigo)-临床类型
复发。 丹毒首选青霉素,每天480-640万单位静脉滴注,持续用药两周左右以防止复发; 蜂窝织炎宜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类药物;或奎诺酮类药物 外用药物:25%-50%硫酸镁或0.5%呋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 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手术治疗:已化脓者应手术切开排脓。
皮肤病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皮肤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皮肤病治疗药物包括抗炎药、抗过敏药、抗病毒药等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光疗和激光治疗
光疗是利用紫外线、红外线等光线的照射来治疗皮肤病的方法。
激光治疗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皮肤进行精确治疗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 可靠等优点。
皮肤病的分类:皮肤病 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 按照病因分类,包括感 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 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 病等。
皮肤病的常见症状和表现
皮肤瘙痒:皮肤 病常见的症状之 一,可出现在全 身或局部,有时 伴有皮疹。
皮疹:皮肤病的 常见症状之一, 表现为皮肤上的 红色斑块、丘疹、 水疱等,可伴有 瘙痒或疼痛。
银屑病
定义:银屑病是一种 慢性皮肤病,以皮肤 上出现红色丘疹、斑 块和银白色鳞屑为特 征
病因:目前尚不完全 清楚,可能与遗传、 免疫、环境等因素有 关
症状:皮肤上出现红 色斑块,表面有银白 色鳞屑,可伴有瘙痒、 疼痛等症状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光疗、激 光治疗等,需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和辅导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认知和行为,增强自我控制和应对能力。 对于严重的皮肤病患者,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降低自杀风险,提高生存率。 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促进医患沟通,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配合度。
如何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如花粉、动物皮毛等
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化 妆品、护肤品等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 尘螨、霉菌等过敏原
细菌性皮肤病培训课件
细菌性皮肤病
36
• 神经损害: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经,周 围神经干损害不对称,粗大、质硬,多限 于尺神经,腓总神经,耳大神经。神经干 变粗变硬呈梭形、结节状、串珠状,质硬 有触痛,多为单侧性,可因外伤而引起皮 肤破溃而形成溃疡,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 麻木、温觉、痛觉及触觉障碍等。严重者 可引起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形成鹰 爪手、腕下垂、足下垂,此型患者畸形出 现的比较早。黏膜、内脏、淋巴结、无损 害。
为斑疹或斑块,呈浅色或红色,分布不 对称,边界清楚,常有卫星状损害,有 的中央可见“免疫区”, 但其内外缘都 很清楚,表面有少量鳞屑。
• 神经损害:周围神经干损害不对称、粗
大、质较硬和不规则。黏膜、淋巴结、 眼及内脏较少受累。眉毛一般不脱落。
•
细菌性皮肤病
42
• 麻风菌素试验成弱阳性反应。
• 细菌检查阳性(+~++)。
细菌性皮肤病
32
•
• 3.易感人群
• 麻风杆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发病后的临 床类型、转化、治疗时间的长短、有无传 染性、预后等,都取决于机体对麻风杆菌 的免疫力。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的机体, 感染了麻风杆菌之后,临床上往往表现为 瘤型,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治疗,预后 差。对麻风杆菌具有强免疫力的机体,被 感染了麻风杆菌之后不发病,或临床上往 往表现为结核样型,不具有传染性,预后 良好。
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皮肤和 黏膜是麻风杆菌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
细菌性皮肤病
27
• 解放后国家采取全国范围内的对麻风病进行 普查和防治,麻风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目
前已基本达到消灭麻风病的目的,但仍然会
在一些偏僻的地区有散在的未被发现的麻风
细菌性皮肤病课件
少數為金葡菌敗血症或皮膚感染灶 發病機制:表皮剝脫毒素經血行運送至遠隔部位引起
臨床特點 Clinical feature
好發人群:新生兒,偶見於成人
發病部位:始發於口腔、眼周,1~2日可擴展全身
典型皮損
– 全身泛發性紅斑、斑片 – 鬆弛性大皰
燙傷樣損害
– 大片表皮剝脫,疼痛明顯
尼氏征:陽性,僅顆粒層壞死,表皮內水皰
大片狀表皮剝脫-濕牆紙樣外觀
診斷 Diagnosis
嬰幼兒發病,典型皮損為:
• 廣泛紅斑 • 鬆弛性大皰 • 大面積表皮剝脫,呈燙傷樣外觀或濕牆紙樣外觀
尼氏征:陽性 細菌培養
• 在原發感染灶取材,而非表皮剝脫處取材 • 噬菌體II組71型金葡菌
組織病理:表皮顆粒層壞死,表皮內裂隙樣水皰
治療 Treatment
尋常性膿皰瘡 Impetigo vulgaris
尋常型膿皰瘡特點
–好發季節:夏秋 –好發人群:兒童 –好發部位:暴露部位 –基本皮損:膿皰、蜜黃色痂 –傳染方式:接觸傳染、自身接種
大皰性膿皰瘡 Bullous impetigo
大皰性膿皰瘡特點
–好發人群:嬰幼兒 –好發部位:顏面、軀幹、四肢等淺表部位 –基本皮損:散在膿皰,片狀糜爛
金葡菌感染毛囊所引起的化膿性炎症 臨床表現
• 好發頭、頸項、臀部外陰等 • 皮損
毛囊性炎性丘疹,中央有小膿皰 炎症表淺,浸潤不深
• 症狀:微痛
預後:愈後一般不留痕跡,但易復發
毛囊炎 Folliculitis
癤 Furuncle
一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毛囊周圍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好發頭面、頸、臀等處
全身症狀
– 發熱、嘔吐等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 SSSS
臨床特點 Clinical feature
好發人群:新生兒,偶見於成人
發病部位:始發於口腔、眼周,1~2日可擴展全身
典型皮損
– 全身泛發性紅斑、斑片 – 鬆弛性大皰
燙傷樣損害
– 大片表皮剝脫,疼痛明顯
尼氏征:陽性,僅顆粒層壞死,表皮內水皰
大片狀表皮剝脫-濕牆紙樣外觀
診斷 Diagnosis
嬰幼兒發病,典型皮損為:
• 廣泛紅斑 • 鬆弛性大皰 • 大面積表皮剝脫,呈燙傷樣外觀或濕牆紙樣外觀
尼氏征:陽性 細菌培養
• 在原發感染灶取材,而非表皮剝脫處取材 • 噬菌體II組71型金葡菌
組織病理:表皮顆粒層壞死,表皮內裂隙樣水皰
治療 Treatment
尋常性膿皰瘡 Impetigo vulgaris
尋常型膿皰瘡特點
–好發季節:夏秋 –好發人群:兒童 –好發部位:暴露部位 –基本皮損:膿皰、蜜黃色痂 –傳染方式:接觸傳染、自身接種
大皰性膿皰瘡 Bullous impetigo
大皰性膿皰瘡特點
–好發人群:嬰幼兒 –好發部位:顏面、軀幹、四肢等淺表部位 –基本皮損:散在膿皰,片狀糜爛
金葡菌感染毛囊所引起的化膿性炎症 臨床表現
• 好發頭、頸項、臀部外陰等 • 皮損
毛囊性炎性丘疹,中央有小膿皰 炎症表淺,浸潤不深
• 症狀:微痛
預後:愈後一般不留痕跡,但易復發
毛囊炎 Folliculitis
癤 Furuncle
一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毛囊周圍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好發頭面、頸、臀等處
全身症狀
– 發熱、嘔吐等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 SS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升级 降级 →
.
20
【病因与发病机制】
麻风杆菌为革兰阳性细菌,抗酸染色呈红
色,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麻风杆菌人工培养
尚未成功,小鼠足垫、猴、裸鼠和犰狳均可建
立感染模型。
麻风杆菌通过飞沫进入鼻腔,在下鼻甲内
繁殖并进入血液循环,再侵犯Schwann细胞和
巨噬细胞。
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细胞免疫反应。感觉神
3.将麻风依次分为:
4. 结核样型麻风(TT)
5.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
6. 中间界线类麻风(BB)
7.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
8. 瘤型麻风(LL)
9. 未定类麻风(I. L)
24
2. 二型分类法
WHO于1981年建议将麻风分为二型,
并于1988年进行了修订。
① 少菌型 指任何部位皮肤涂片
表现为单个或数个浅色斑或淡红色斑,边界模 糊或清楚,表面光滑、略干燥,可有轻度感 觉障碍,常无神经粗大。
皮肤涂片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阳性或 阴性。
皮损一般可自行消退,约30%病例发展为各型
麻风。
.
27
.
28
2. 结核样型麻风(TT) 患者免疫力较强,皮损局限、数目少, 好发于面、肩、臀和四肢伸侧; 典型皮损为较大的红色斑块, 边界清楚、隆起,中央扁平、色淡, 表面干燥粗糙、毳毛脱落、出汗减少,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神经受累发生较早,可为惟一的症 状或早期表现。
一般只侵犯1~2根表浅神经干,如 耳大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神经粗 硬或有压痛,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可导致肌肉萎缩、手足畸形、足底溃疡。
皮肤涂片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 反应阳性,部分病例可在数月内自愈。
.
6
.
7
.
8
.
9
.
10
.
11
【诊断与鉴别诊断】
好发于婴幼儿 皮损为红斑基础上发生的松弛性大疱
和大片表皮剥脱 细菌培养阳性
.
12
【治疗】
耐β-内酰胺酶青霉素常有良好疗效 也可选择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连续1周以上 慎用糖皮质激素,因其可加重病变 裸露创面按II°烧伤创面处理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用凡士林油纱布或水胶体敷料覆盖 尽量避免湿敷,因其可引.起皮肤更加干燥和皲裂13
.
15
病原菌
• 麻风分枝杆菌形态上酷似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染色阳性 、抗酸染色弱阳性;
• 至今未发现变异菌株; • 典型的细胞内寄生菌,称为泡沫细胞或麻风细胞; • 感染皮肤及皮神经(许旺细胞基底膜); • 常在患者破溃皮肤渗出液的细胞中发现,呈束状排列; • 麻风杆菌能在体外存活7~10天,在未治疗的患者中大
.
17
.
18
挑战与前景
• 至今尚未能在体外培养; • 无特效疫苗; • 也无适用于现场的实验诊断方法。 • 以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足垫或接种至犰
狳可引起动物的进行性麻风感染,是研究 麻风病的主要动物模型。
.
19
麻风病谱相互关系
I(未定类)
———————————————
↓↓ ↓ ↓ ↓ ↓
TT←BT←→BB←→BL←→LL LLP
查菌阴性,包括TT、BT和IL;
② 多菌型 指任何部位皮肤涂片
查菌阳性,包括LL、BL和BB。
.
25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5年,短者仅3个月,
长者可达30年。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主要为皮肤和周
围神经受累的表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
生全身播散性感染。
.
26
1.未定类麻风(IL)
为麻风的早期表现,儿童多见。皮损可累及身 体各处,但腋窝、腹股沟、会阴和头皮受累 少见。
约只有1%的麻风杆菌具有活性;
• 该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27~30℃;
.
16
传染方式
• 传染源-多菌型患者:主要为鼻腔分泌物 溃破皮损分泌物
• 传染途径: 直接:呼吸道吸入、密切接触 间接:衣物等
• 潜伏期3-5年,最长达30年; • 肉芽肿形成标志着麻风临床症状的出现; • 治疗2周后几乎无传染性;
细菌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教研室 黎兆军
.
1
.
2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严重 皮肤病,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 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
.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主要由噬菌体II组金黄色葡萄球菌
突然发病,皮损初为口周、眶周或脐部红
斑,以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及四肢,在红斑
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触
痛明显;大片皮肤剥脱后露出红色糜烂面,
类似皮肤烫伤,糜烂边缘表皮松弛卷起,
手足皮肤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口角可见
放射状裂纹,但无口腔黏膜病变。
.
5
皮损常在7~10天内愈合, 并出现大量糠状脱屑。 可伴有高热、厌食、呕吐、腹泻、烦燥、 嗜睡等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肺炎等。 儿童病例的死亡率为3%~4%, 成人则超过50%。
机制:细菌产生表皮松解毒素(ET)
ET引起表皮松解的机制可能是:
① ET结构类似于丝氨酸蛋白酶,并具有酯 酶活性,可直接裂解桥粒芯糖蛋白1,引起颗粒 层裂隙和水疱形成;
② ET作为超抗原直接与Ⅱ类MHC发生相互作
用,刺激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引起
皮肤病变。
.
4
【临主神经损伤引起皮损感觉缺失和无汗;
表浅或纤维骨性管道内的周围神经干易受损伤,
导致局部感觉缺失和肌肉. 功能障碍。
21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惟一
天然宿主,多菌型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而
少菌型患者的传染性很小或无传染性。
2. 传染途径 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
式,也可通过长期密切接触(经破损的皮肤
黏膜)传染,通过衣物等间接传染的可能性
很小。
.
22
3. 易感人群 发病高峰年龄为10~30 岁,婴幼儿和>70岁老人少见。人群对 麻风的易感性与机体的免疫(特别是细 胞免疫)功能有关,大多数接触者在感 染后出现特异性免疫,仅表现为亚临床 感染。
.
23
【分类】
1.五级分类法
2. 由Ridley和Jopling于1962年首次提出
麻风(leprosy)
是由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 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 肤和周围神经。
.
14
历史
• 距今4000年; • leprosy来自于希腊词, 意为使皮肤脱屑的疾病; • 1874年Hansen发现麻风菌; •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 我国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