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细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
18
挑战与前景
• 至今尚未能在体外培养; • 无特效疫苗; • 也无适用于现场的实验诊断方法。 • 以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足垫或接种至犰
狳可引起动物的进行性麻风感染,是研究 麻风病的主要动物模型。
.
19
麻风病谱相互关系
I(未定类)
———————————————
↓↓ ↓ ↓ ↓ ↓
TT←BT←→BB←→BL←→LL LLP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神经受累发生较早,可为惟一的症 状或早期表现。
一般只侵犯1~2根表浅神经干,如 耳大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神经粗 硬或有压痛,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可导致肌肉萎缩、手足畸形、足底溃疡。
皮肤涂片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 反应阳性,部分病例可在数月内自愈。
约只有1%的麻风杆菌具有活性;
• 该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27~30℃;
.
16
传染方式
• 传染源-多菌型患者:主要为鼻腔分泌物 溃破皮损分泌物
• 传染途径: 直接:呼吸道吸入、密切接触 间接:衣物等
• 潜伏期3-5年,最长达30年; • 肉芽肿形成标志着麻风临床症状的出现; • 治疗2周后几乎无传染性;
突然发病,皮损初为口周、眶周或脐部红
斑,以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及四肢,在红斑
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触
痛明显;大片皮肤剥脱后露出红色糜烂面,
类似皮肤烫伤,糜烂边缘表皮松弛卷起,
手足皮肤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口角可见
放射状裂纹,但无口腔黏膜病变。
.
5
皮损常在7~10天内愈合, 并出现大量糠状脱屑。 可伴有高热、厌食、呕吐、腹泻、烦燥、 嗜睡等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肺炎等。 儿童病例的死亡率为3%~4%, 成人则超过50%。
麻风(leprosy)
是由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 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 肤和周围神经。
.
14
历史
• 距今4000年; • leprosy来自于希腊词, 意为使皮肤脱屑的疾病; • 1874年Hansen发现麻风菌; •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 我国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
3.将麻风依次分为:
4. 结核样型麻风(TT)
5.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
6. 中间界线类麻风(BB)
7.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
8. 瘤型麻风(LL)
9. 未定类麻风(I. L)
24
2. 二型分类法
WHO于1981年建议将麻风分为二型,
并于1988年进行了修订。
① 少菌型 指任何部位皮肤涂片
.
15
病原菌
• 麻风分枝杆菌形态上酷似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染色阳性 、抗酸染色弱阳性;
• 至今未发现变异菌株; • 典型的细胞内寄生菌,称为泡沫细胞或麻风细胞; • 感染皮肤及皮神经(许旺细胞基底膜); • 常在患者破溃皮肤渗出液的细胞中发现,呈束状排列; • 麻风杆菌能在体外存活7~10天,在未治疗的患者中大
黏膜)传染,通过衣物等间接传染的可能性
很小。
.
22
3. 易感人群 发病高峰年龄为10~30 岁,婴幼儿和>70岁老人少见。人群对 麻风的易感性与机体的免疫(特别是细 胞免疫)功能有关,大多数接触者在感 染后出现特异性免疫,仅表现为亚临床 感染。
.
23
【分类】
1.五级分类法
2. 由Ridley和Jopling于1962年首次提出
细菌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教研室 黎兆军
.
1
.
2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严重 皮肤病,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 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
.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主要由噬菌体II组金黄色葡萄球菌
经和自主神经损伤引起皮损感觉缺失和无汗;
表浅或纤维骨性管道内的周围神经干易受损伤,
导致局部感觉缺失和肌肉. 功能障碍。
21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惟一
天然宿主,多菌型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而
少菌型患者的传染性很小或无传染性。
2. 传染途径 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
式,也可通过长期密切接触(经破损的皮肤
查菌阴性,包括TT、BT和IL;
② 多菌型 指任何部位皮肤涂片
查菌阳性,包括LL、BL和BB。
.
25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5年,短者仅3个月,
长者可达30年。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主要为皮肤和周
围神经受累的表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
生全身播散性感染。
.
26
1.未定类麻风(IL)
为麻风的早期表现,儿童多见。皮损可累及身 体各处,但腋窝、腹股沟、会阴和头皮受累 少见。
表现为单个或数个浅色斑或淡红色斑,边界模 糊或清楚,表面光滑、略干燥,可有轻度感 觉障碍,常无神经粗大。
皮肤涂片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阳性或 阴性。
皮损一般可自行消退,约30%病例发展为各型
麻风。
.
27
.
28
2. 结核样型麻风(TT) 患者免疫力较强,皮损局限、数目少, 好发于面、肩、臀和四肢伸侧; 典型皮损为较大的红色斑块, 边界清楚、隆起,中央扁平、色淡, 表面干燥粗糙、毳毛脱落、出汗减少,
.
6
.
7
.
8
.
9
.
10
.
11
【诊断与鉴别诊断】
好发于婴幼儿 皮损为红斑基础上发生的松弛性大疱
和大片表皮剥脱 细菌培养阳性
.
12
【治疗】
耐β-内酰胺酶青霉素常有良好疗效 也可选择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连续1周以上 慎用糖皮质激素,因其可加重病变 裸露创面按II°烧伤创面处理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用凡士林油纱布或水胶体敷料覆盖 尽量避免湿敷,因其可引.起皮肤更加干燥和皲裂13
机制:细菌产生表皮松解毒素(ET)
ET引起表皮松解的机制可能是:
① ET结构类似于丝氨酸蛋白酶,并具有酯 酶活性,可直接裂解桥粒芯糖蛋白1,引起颗粒 层裂隙和水疱形成;
② ET作为超抗原直接与Ⅱ类MHC发生相互作
用,刺激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引起
皮肤病变。
.
4
【临床表现】
Baidu Nhomakorabea
好发于2岁以内幼儿
← 升级 降级 →
.
20
【病因与发病机制】
麻风杆菌为革兰阳性细菌,抗酸染色呈红
色,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麻风杆菌人工培养
尚未成功,小鼠足垫、猴、裸鼠和犰狳均可建
立感染模型。
麻风杆菌通过飞沫进入鼻腔,在下鼻甲内
繁殖并进入血液循环,再侵犯Schwann细胞和
巨噬细胞。
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细胞免疫反应。感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