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用水测量时间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从而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教学难点:精确测量时间,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水、计时器、实验盆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时间测量相关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时间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测量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水测量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加深对用水测量时间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时间吗?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探索更多的时间测量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测量时间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3.3用水测量时间

3.3用水测量时间
3、用手按住漏水孔,再把量好的300毫升 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水 流入量杯中,同时计时,当积聚到100 毫升水时停止计时,把时间记录在“实 验记录单”中。
实验一:在瓶子中装满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 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重复观察几次 并记录。
温馨提示: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而显示流逝
的时间。
通过观察,你能解答下面的问题吗? 1、古代的水钟分为几种? 受水型和泄水型。 2、它们是如何报时的?
通过水流保持固定的速度测量时间。
3、“水钟”的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水流的速度 水量的多少 漏水孔的大小
滴漏实验
实验要求
1、 用一个量杯量300毫升水。
2、漏杯盖子打个小孔,把漏杯固定在铁 架台合适的位置,漏杯盖的正下方放另 一个量杯。
水量
推测
第一次 测量
第二次 测量
平均值
50毫升 0 分 30秒
0分29 秒
0分31 秒
0分30 秒
我们发现: 300毫升漏满50毫升大约要30秒。
实验三:用同样的漏杯装300毫升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
孔中漏出,并用量杯接住从漏杯中漏出的水。如果漏完全部的 3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我们的推测准确吗? 温馨提示:1、先推测,把推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动手实验。
3.3 用水测量时间
温故知新
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
短慢慢发生变化。
日 晷
日晷原理:
利用太阳光 影子的方向变化 来记录时间。
圭 表
圭表原理:
利用太阳光 影子的长短变化 来记录时间。
沙 漏
新知学习 中国古代的水钟
滴水水记钟时在有我两国种古方代法又:叫“刻 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 理来计时的工具。

3.3用水测量时间

3.3用水测量时间
学校:东辰二小
学科:科学
年级:五年级(下)
版本:教科版
课题:《3.3用水测量时间》
教时:1
设计者:范琳
修改者: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进行实验,并认真思考相关问题
四、延伸: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
认真思考交流自己的看法
课后反思
进行实验,汇报交流实验结果,根据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认真思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阅读课本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三、滴漏实验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
全班:有关水钟的资料
小组: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8)(2)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8)(2)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流水的速度与水位等条件有关,古人利用流水来计时。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计量50毫升流水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上面的积累对水继续流50毫升水、再流50毫升水所需要时间进行预测和验证,然后经历怎样使流水速度均匀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效率,细致的态度可以减少工作误差,同时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教学难点:理解流水为什么可以用作计时工具。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一个铁架台,扎好孔的塑料瓶,一个250ml量筒,装水的烧杯和量杯,毛巾一块,秒表一只,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导人揭题1、师: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用什么来计时的?师:那谁知道古时候的人们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是怎么计时的呢?课件出示(日晷、沙漏……)古时候的计时方法很多,水钟就是一种。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简易水钟,上面是一个钻了孔的塑料瓶,下面是一个量筒,观察一下,这个简易水钟在流水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这个简易水钟能不能用来计时?你觉的怎样利用它来计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用水测量时间》二、滴漏实验1、挑战一:测量积聚6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看一看水钟流出6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师:看看老师在桌面上给你们准备的材料,你们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呢?(小组讨论)师:谁来说说。

(一位同学堵住水孔,然后另一位同学倒水,松手时计时开始,量筒水到达60毫升时观察员喊停,记录员记录)有不同意见请补充?(2)实验探究(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小组分工,实验记录,分析记录数据(发现了什么)(3)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实验汇总记录)师:你们组测得的时间?师:这些数据,你们发现有什么特点吗?能不能用这样的装置来测量时间?2、挑战二:测量继续流出60毫升,再继续流出60毫升水分别需要多少时间?(1)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做了6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现在请你猜想这个简易水钟继续流流出6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那么再继续流出60毫升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科学需要事实验证?你们打算怎么又快又准确的来验证呢?3、出示实验要求:(1)、先把计时器归零,计时开始后,当水量到120毫升时,观察员要及时喊“到”,计时员及时吧时间告诉记录员,记下时间。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3用水测量时间3-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3用水测量时间3-教科版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有现代和古代有哪些计时方法。

2.记录接30毫升水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实验探究水流动的快慢与水位之间的关系。

初步理解水为什么能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3.认识到小组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探究水流的快慢与水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六组:量筒、插着针孔的塑料瓶、一次性杯子、秒表、记号笔(备选材料:尺子、一次性杯子、量筒)教学内容:一、认识计时方法1.谈话:现在几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知道手表是可以计时的,你知道古人用什么来计时的呢?到了夜晚或者阴天,人们又用哪些方法来计时呢?2.这是水钟,那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来计时的呢?(水一滴一滴往下滴来计时的)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入的研究《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任务一:研究接3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实验之前,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老师这有问题,可以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怎样分工合适呢?如何计时更准确呢?2.学生实验。

3.咱们来看组内和组组数据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同样30毫升的水,为什么流时间不同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呢?4.可能是水量不同。

那你认为和水量有什么样的关系?任务二:设计实验验证水流动的快慢与水位(相同瓶子也可以说水量)之间的关系。

1.这只是大家的猜测,你想不想来研究一下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如果设计时发现还需要加器材老师给你提供。

2.生设计方案,教师巡视交流引导。

3.你觉得他的方案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4.学生实验。

5.从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任务三:保持水位不变,测接3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那么大家觉得我们可以用这个装置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吗?(不能)为什么?一会快,一会慢。

那怎么解决呢?(保持水位不变)怎么样保持水位不变呢?(往里面加水)怎么加水呢?慢慢加,一直加对吗?那么我们让我们这个水位同时保持在10厘米,来测一下它的时间好吗?2.对比前面两次水位变化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三、揭示古代水钟原理1.其实我们刚才研究的问题古代的科学家他们用了几百年才解决,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2.出示古代水钟图。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发现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探究有较高的热情。

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难点:能够运用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引导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水、计时器、实验容器等。

2.准备实验教材和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教材和课件,向学生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老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用水测量时间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量时间的准确性?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用水测量时间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第一篇: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第四课。

教材一开始呈现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记量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

实践中水是怎样记量时间的呢?教材又呈现了“滴漏实验”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记量时间这一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对积聚10,5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随后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如果漏杯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10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将会怎样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流水的速度还和滴孔的大小有关。

教材以“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结束。

设计思路古代的水钟能计时吗?我一开始让呈现自制水钟,让学生观察水中的流水,使学生感受到流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再让学生经历水钟流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实验,知道流水确实可以测量时间!流水可以测量时间吗?我在学生对前面测量100毫升水所需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对积聚30、60、9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突出推测要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而不是随意的猜想,随后进行验证,并对数据进行纵向分析,认识到流水的速度会随水位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流水速度不是均匀的,这个水钟时不能精确计时的!要让流水速度均匀,那应该怎么办?我让学生经历一个“加水计时”的探究活动,对比数据,发现水钟流三个30毫升水的时间在接近,从而意识到:只要在流水过程中,想方设法使水位保持不变,流水速度会均匀的。

再展示古人制作的水钟,了解其原理和精确计时的精妙之处,为水钟能精确计时打下一个“!”号。

寻找生活中的水钟,使学生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流水速度均匀的事物,那就是输液器,让学生去探究,让科学走进我们孩子的生活。

“水的流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让学生经历一个怎样使流水速度均匀的探究过程”是本堂课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2)(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2)(1)

用水测量时间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第四课。

教材一开始呈现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记量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

实践中水是怎样记量时间的呢?教材第二部分呈现了“滴漏实验”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记量时间这一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对积聚10,5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随后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如果漏杯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10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将会怎样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流水的速度还和滴孔的大小有关。

第三部分:思考讨论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教材以“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结束。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和简单的操作能力;能够通过一定的现象总结事物的规律,但他们对水钟及原理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去观察、去发现水钟及其原理,推测并测量在量筒中积聚100毫升和50毫升水分别需要的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滴漏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流水的速度与水位等条件有关。

古人利用流水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记量100 毫升流水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上面的积累对积聚10、50、300毫升水所需时间进行推测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效率,细致的态度可以减少工作误差;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怎样用流水来制成计时工具,感受到时间就象流水一样在流动,了解各种水钟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经历记录100毫升水慢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使学生发现,看起来缓缓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一次性的杯子、一个量筒、适量的水、烧杯、手表或者时钟。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1)

第三节《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材与学生分析】在前一课研究圭表与日晷后,学生会发现太阳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太阳只能用来白天计时,晚上怎么计时?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用水计时的不同方法,以i及拓展至其他可以用来计时的工具并动手制作一个自己的时间钟。

在学生的潜意识里,时间具有等时性,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流水也应该具有等时性。

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所理解的等时性并不是教材所蕴含的等时性(300毫升的水里流出100毫升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而是指前后流出一定量的水所需的时间一样。

因此,我在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教材作了处理,先出示古人不同类型的水钟及初步原理,再把第一个活动改成让学生观察流水,从直观上判断流水能不能用来计时。

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流水能用来计时,流水的速度会不会固定不变的?为了证明流水的速度是不是稳定不变这个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设计方法。

学生设计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测量相同时间内流水的量一样吗?另一种方法测量相同的流水量所需要的时间相同吗?利用记录单的辅助,明确实验的方法,在实验中获取数据来证明自己的推测。

学生通过多次观察测量,发现水流的速度居然会发生变化,水流速度发生的变化的原因在实验观察中也被学生初步认识到。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开展研究:怎样使水流以固定不变的速度下流,达到能够用水计时的目的。

学生提出保持相同的水位的方法,流水的速度可能会保持固定不变的想法。

原来水位保持不变,流水的速度也会固定不变。

学生通过两次实验认识到:保持水位不变是用水测量时间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接着再一次出示水钟,与第一次对水钟的认识进行对比。

一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泄水型与受水型水钟,同时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勇于实践的精神。

整堂课,让学生真正经历了古人设计水钟,用水测量时间的探索过程,学生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古代的水钟,解释水钟的原理。

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15)

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15)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体会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3.用水测量时间
在本课试教中,主要有两点教学体会。

1.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性概念的思考。

本课在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两个活动做以下改进,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在一个容器里,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建构起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的观念,反而是形成了水的运动是不等时的的观念。

我的改进是:在容器里盛多于100毫升的相同水位的水,通过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根据100毫升的水推测和验证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我们将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使数据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推测、计算和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并用实验验证,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滴。

而古人克服了这些困难,发明了水钟。

2.如何有机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在本堂课的试教中,我把古人利用水的运动规律制作水钟的这一发现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

首先让学生欣赏小录像,引发了学生对流水能进行计时的原认知,古人可能也就是观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规律而得到原型启发的。

在经历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过程中,建构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概念,所以可以用水来测量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推测与验证分别积聚20、40、6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与古人同样发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装置中,水流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从而让学生想办法,也是与古人同样的办法—让水位保持相同,解决了先快后慢这个问题,最终设计制作了其中一种水钟。

也直接导向下一节课“制作水钟”。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是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五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然而,他们在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验法为主线,结合讲授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问题“用水能测量时间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用水的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用水测量时间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3用水测量时间

3.3用水测量时间

《用水测量时间》设计者:__姜杨杨___ 使用者:___姜杨杨___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简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五下《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时间测量。

“根据滴漏实验理解水能用来测量时间”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发现实验过程中水流速不均匀的特点,寻找原因,尝试改良,从而了解古人是如果设计水钟来计时的。

本课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水钟,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利用流水来计时的。

第二部分:滴漏实验,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器材选择和探究实验都做了调整:一、器材选择:选用30毫升针筒和孔径大小不同点胶针管组成滴漏装置来替代书本中的滴漏装置,不仅省去了原器材需打孔的麻烦,更方便学生操作,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二、探究实验: 测量从30毫升水每流出10毫升用时,通过比较每阶段10毫升的流出时间,逐步引导完善概念的形成:相同装置同等水位流出等量水用时一样。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了,已经知道太阳钟之所以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那晚上和阴天怎么计时?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学生并不陌生,但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在学生潜意识里,水流的速度可能是等时性的,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二、学习目标、重难点科学概念目标相同装置同等水位流出等量水用时一样。

科学探究目标1.记录10毫升水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2.根据记录推测不同水位流1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2.对科学探究提出有依据的猜测,对研究数据和结论提出质疑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12)

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12)

第三单元时间的流逝3.用水测量时间设计要素设计内容用水测量时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经历记录100 亳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几种常见的水钟,以及每种水钟的制作原理。

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教学难点难点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解决办法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各种类型的水钟图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一次性杯子、一个量筒、时钟。

其他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策略学生活动预设目标指向谈话:( 1 )你们觉得流水与时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2 )流水可以作为计时的工具吗?古代人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利用流水制作了计时工具。

出示古代水钟的图片,引导观察古代的水钟构造。

小结:( 1 )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 2 )泄水型水钟、漏壶:容器内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根据水面的变化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观察古代的水钟构造,小组讨论这些计时工具是怎样计时的。

谈话:古人是利用了水的流动来制作计时工具的,现在这个一次性杯子中有 100 毫升水,如果在杯底扎个小孔,使水缓缓地往下流,你觉得流完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 )每个小组在杯底用针扎个小孔,测量 100 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时间。

( 2 )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 3 )用同样的装置,测量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10 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

( 4 )实验: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50 毫升时,你们估计需要多少时间?进行实验并记录比较两次推测时间怎样变化。

( 5 )探究:如果现在把小孔变得更小,使流水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怎样变化?组织讨论:( 1 )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 2 )怎么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我们能控制时间的快慢吗?小组讨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7)

教科版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7)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体会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3.用水测量时间
在本课试教中,主要有两点教学体会。

1.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性概念的思考。

本课在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两个活动做以下改进,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在一个容器里,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建构起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的观念,反而是形成了水的运动是不等时的的观念。

我的改进是:在容器里盛多于100毫升的相同水位的水,通过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根据100毫升的水推测和验证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我们将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使数据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推测、计算和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并用实验验证,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滴。

而古人克服了这些困难,发明了水钟。

2.如何有机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在本堂课的试教中,我把古人利用水的运动规律制作水钟的这一发现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

首先让学生欣赏小录像,引发了学生对流水能进行计时的原认知,古人可能也就是观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规律而得到原型启发的。

在经历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过程中,建构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概念,所以可以用水来测量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推测与验证分别积聚20、40、6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与古人同样发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装置中,水流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从而让学生想办法,也是与古人同样的办法—让水位保持相同,解决了先快后慢这个问题,最终设计制作了其中一种水钟。

也直接导向下一节课“制作水钟”。

第1页共1页。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科书通过介绍使用水来测量时间的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和测量时间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于简单的测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探究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使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使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和问题探究。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计时器、水杯、水等实验器材。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水杯和一份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水实验,引起学生对用水测量时间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并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测量。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同水量的情况下,水流出所需的时间。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如何提高测量时间的准确性?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测量时间吗?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测量时间的方法和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6)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6)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稳定的速度往下流,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来计时;水钟分为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水流的速度与水位高低等因素有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测量相同水量不同水位的水流出所需时间;通过数据证明水流速度随水位的降低而变慢;思考如何改进水钟用于测量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实验时细心观察和合作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重难点1、教学重点:经历测量不同水位流出相同水量所需时间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

2、教学难点:滴漏实验;证明水流速度随着水位降低而变慢。

教学准备1、小组材料:铁架台,滴漏,量杯,秒表,毛巾,记录单,笔。

2、教师材料:小组材料一套,多媒体资料,课件播放笔,磁铁若干,废水桶,汇总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课前3min)回忆太阳钟,提出夜间和阴雨天不能使用的缺点。

于是人们想出了用水来计时,欣赏古代水钟的图片,到底怎样用水来计时了?引出课题。

营造课堂气氛引起学习兴趣二.实验讲解(5min)1.请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我们怎样用水来测量时间了?2.学生畅所欲言。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测量①②③格的时间会不会是一样的。

让学生猜测。

4.不能凭空猜测,我们要做实验验证。

学生讨论并描述实验步骤。

5.老师示范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激发探究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三.滴漏实验一(15min)1.学生做测量相同水量的①②③格水流出时间,重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时间8分钟。

2.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试验完成后,每个小组把实验数据汇总在老师电脑的总表上。

4.每组汇报分析自己组的数据,说自己得出的结论。

5.老师提问,为什么相同的水量流出时间会不一样?6.学生思考,和水位有关,得出结论:水位高,流速快,水位低,流速慢。

7.提问:如果流完③格,我们让水继续往下流了?会越来越慢。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时间的测量方法,体会实验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测量时间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实验测量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测量时间的基本方法。

2.难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器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导入新课。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不同时间间隔,探究时间的测量方法。

3.数据处理: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时间的方法,思考测量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复习。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实验注意事项•测量时间方法•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学问,是生活数学的表达,它的学习对同学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根底,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学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育同学数感,并提高同学的心酸力量,3、通过计算培育同学思维的机敏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机敏解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根底练习1、口算120+6080+1020+5070-2060-3090-602、连加连减口算3+2+41+3+47+2+1010-5-26-2-315-5-2指明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

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今日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2、根底练习。

出示第四题根底练习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2)比拟上下两题,你发觉了什么(3)小组争辩,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师仿照售货员一个同学上来仿照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同学看,后要求同学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2)依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3)口头列式,并答复。

(4)全班反应,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三、稳固练习课件出示第7题,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念和它交上好伴侣吗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日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1、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2、重复做两次,每次所需的时间大致相同吗? 3、做完,马上拿到讲台汇总。
《用水测量时间》汇总记录表(1) 单位(秒)
1 2 3 4 5 67
第一次
第二次
200毫升水中漏出25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水 量 推测(秒) 实际(秒) 50毫升 25毫升 我们发现:
测量流完2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水 量 推测(秒)
实际(秒)
200毫升 我们的发现
《用水测量时间》汇总记录表(2)
1 2 3 45 6 7
50毫升 25毫升
200毫升
比较流出50毫升、25毫升的时间,我们发现


比较流出50毫升、200毫升的时间,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发现(

水流速度与(
)有关,水位高流速
( ),水位低流速( )。
受水型水钟
泄水型水钟
锥形水阀
受水型水钟
泄 水 孔
圆筒里的浮标随水 量的增加而逐渐上 升,从而显示时间。
测量200毫升水中漏出50毫升 水需要多少时间?
水量
所需时间
50毫升
第一次 ( 第二次 (
)秒 )秒
到50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呢?
• 操作程序: 1、按住漏孔——倒入200毫升水 2、——发令“开始”——同时记时 3、——到“50毫升”发令“停”——记时 结 束——记录时间
我们准备做 实验用具: 制作方法:
型的水钟。
水钟简图:
锥形节 水阀
受水型水钟
回 水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

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

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古人的水钟不是线状往下流的,而是一 滴一滴往下滴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假如水每分钟流掉100毫升,1小时流掉多少 升?一天流掉多少升?
如果水钟一天换一次水,那需要多大的储水 装置?
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正好滴60滴的水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