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3.3用水测量时间2-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3.3用水测量时间2-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98275d84868762cbaed5b2.png)
受水型水钟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 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 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 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泄水型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 下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
少时
实验要求
1. 用一个量杯量300毫升水。 2. 把漏杯固定在铁架台合适的位置,漏杯盖的正
下方放另一个量杯。 3. 用手按住漏水孔,再把量好的300毫升水全部 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水流入量杯中,同 时计时,当积聚到100毫升水时停止计时,把时
间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
实验一:在瓶子中装满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 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重复观察 几次并记录。
温馨提示: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水量
100毫升
第一次 测量
( )秒
第二次 测量
( )秒
平均值 ( )秒
我的发现:300毫升的水漏完100毫升大 约需要 秒。
的锥体是用 来控制流水 孔的大小的
我的收获
1.在一定的装置中水保持固定的 速度往下流,人们根据这一特点
制作水钟。
2.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 小和水位的高低有关。
3.漏水孔越大,水流速度越大; 水位越高,水流速度越快。
谢谢
2.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测量 次数 推测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第一个 100毫升
第二个 100毫升
第三个 100毫升
300毫升
对比两次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测量 次数 推测 实验二
第一个 100毫升
第二个 100毫升
第三个 100毫升
300毫升
我们的解释
原来跟水位的高低有关!水位 越高,水流速度越快,当水位 很低的时候,水流的速度变得 很慢很慢,到最后以滴状的形 式漏水。所以,用的时间也就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47e88e482fb4daa58d4bcf.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板书设计: 用水测量时间
泄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 水量减少 水量增加 计量时间
首先板书课题《用水测量时间》,然后认识古 代两种水钟,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了解泄水 型水钟是以水量减少来计时,受水型水钟是以水量 增加来计时。
3、滴漏实验 我以“100毫升水缓慢滴漏所需要多少时间?那么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10毫升和50毫升时
,又各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进入滴漏实验活动中,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
•小组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并生成新的问题,比如: 。如果把孔变大或变小,漏完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会怎样变化?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
1.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 多次提 出想接 老两口 过去一 块生活 ,这是 倒叙手 法,这 种写作 技巧的 运用, 避免了 平铺直 叙。
•
2.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 而光”, 突出了 顾客对 菜大爷 的信任 ,说明 不管是 否绿色 环保, 只要是 菜大爷 卖的菜 ,顾客 都欢迎 。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由有关于时间的谚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古代没有计时
的钟、表等,那他们是用什么来计时的呢?从而导入新课《用水测量时间》。 2、认识古代两种类型的水钟。
•出示古代水钟的图片,观察水钟的结构。 •小组讨论这些计时工具是怎样计时的?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用水测量时间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 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 三课《用水测量时间》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3177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1.png)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从而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教学难点:精确测量时间,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水、计时器、实验盆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时间测量相关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时间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测量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水测量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加深对用水测量时间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时间吗?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探索更多的时间测量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测量时间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用水来测量时间》水钟是怎样来计时的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用水来测量时间》水钟是怎样来计时的](https://img.taocdn.com/s3/m/e1f4a616ba1aa8114431d939.png)
《用水测量时间》资料
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水钟:它的结构是这样的:贮水壶上部一侧有个小孔,多余的水可以从这个小孔溢出,这样就能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压力。
水从贮水壶下部的小孔流出,注入受水壶。
受水壶内有一浮舟。
浮舟上装有“护钟神”——箭竿。
受水壶中的水达到某一高度时,通过虹吸管使水注入旋转的平衡轮(它由于自身的重量而转动),驱使一列齿轮转动,从而按照昼夜的长短把计时用的鼓状圆筒带到新位置。
随受水壶水面高度的变化,“护钟神”就在圆筒刻线上指出时辰。
这些刻线是不等长的,有些还是斜的,以便指示出冬季里一天的时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3db4f6a0116c175e0e4867.png)
“30ml水中先流出10ml的用时”数据汇总
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第九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三、研讨1
组内数据比较: 3次用时基本相同。
组间数据比较
黄色 1.81mm
孔径大,流速快
灰色 1.6mm
孔径小,流速慢
四、探索2
推测从30毫升水中流出的后2个10毫升用时
30ml
第一个10ml用时( )秒
推测
20ml
第二个10ml用时( )秒
10ml
第三个10ml用时( )秒
四、探索2
测量30毫升水中每流出的10毫升用时
五、研讨2
结论
同一装置 同等水位 流出等量的水 用时基本相同
水钟
A B C D
受水型水钟
泄水型水钟
六、拓展
认识更多的水钟
教科版五下《时间的测量》单元
3.用水测量时间
一、聚焦
古人在阴天或晚上 会用什么方法计时?
二、探索1
30ml 20ml 1Βιβλιοθήκη ml30毫升的针筒 平头的针管
二、探索1
30ml水中先流出10ml的用时 建议: 成员一:观察和控制水量变化,发出口令“开始……停” 成员二:听口令计时 成员三:根据报时记录时间 成员四:完成后快速上交记录单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3.用水测量时间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3.用水测量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b8d8fa8d76a20029bd642dbc.png)
整理课件
12
实验要求
1、 用一个量杯量200毫升水
2、把漏杯固定在铁架台合适的位置, 漏杯盖的正下方放另一个量杯。
3、用手指抵住漏杯的小孔,再把量好 的200毫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 松开手指让水流入量杯中,同时计时, 当积聚到100毫升水时停止计时,把 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
小学科学
2-1热起来了 新教科版
五年级 常丽
整理课件
1
制作人:常丽
整理课件
2
整理课件
3
圭 表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
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
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
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
是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
的时间(泄水型);一种
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
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
(受水型)。我国的水钟,
整理课件
16
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正好滴60滴的水钟
我们准备做 实验用具: 制作方法:
型的水钟。
水钟简图:
整理课件
17
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滴漏实验:流100毫升水需( ), 推测: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 毫升水需要( ),流300毫升水需要 ( )。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3
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 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整理课件
14
思考:
1、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 流的吗?
2、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 下流吗?
3、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 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1)](https://img.taocdn.com/s3/m/faac6a70581b6bd97f19eac5.png)
用水测量时间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3课,第一课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感受了时间,第二课研究了圭表和日晷,学生发现太阳光影之所以能够用来计时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晚上怎么计时呢?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认识古代水钟。
教科书列举了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钟怎样计时;
第二,第二,滴漏实验(记录40ml水流完需要多少时间)通过实验让学生思考验证水的流速怎么会发生变化吗?通过实验,发现水位会影响流水的速度。
从而进一步思考:水流速度是不断变化的,那用水怎么计时啊?思考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三,寻找古代水钟上的“好设计”。
理解古人的设计原理,是前两个活动的深化。
【学生分析】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学生并不陌生,在本课中学生将探究水流的另一个特点。
学生关于用水测量时间的认识相对单薄、肤浅,大多数学生没有想过古代是如何计时的,然而学生对时间的测量还是有一种亲切感,有着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学生潜意识中,水流的速度具有等时性。
用滴漏的实验探究用水来测量时间的原理,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对五年级孩子具有挑战性。
如何让学生经历让一个水钟流水从“看似均匀——实际上不均匀——怎样均匀”的探究历程是学习的重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5f996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3.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是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五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然而,他们在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验法为主线,结合讲授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问题“用水能测量时间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用水的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用水测量时间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用水测量时间》资料:水钟的发展历史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用水测量时间》资料:水钟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789f31fed630b1c59eeb590.png)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用水测量时间》资料水钟的发展历史希腊大约在1000多年以前,希腊人制造了较为精巧的水钟。
它的结构是这样的:贮水壶上部一侧有个小孔,多余的水可以从这个小孔溢出,这样就能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压力。
水从贮水壶下部的小孔流出,注入受水壶。
受水壶内有一浮舟。
浮舟上装有“护钟神”——箭竿。
受水壶中的水达到某一高度时,通过虹吸管使水注入旋转的平衡轮(它由于自身的重量而转动),驱使一列齿轮转动,从而按照昼夜的长短把计时用的鼓状圆筒带到新位置。
随受水壶水面高度的变化,“护钟神”就在圆筒刻线上指出时辰。
这些刻线是不等长的,有些还是斜的,以便指示出冬季里一天的时辰。
亚历山大的克特西比乌斯于公元前270年左右制造的水钟即为希腊拥有水钟的一个例子。
这台水钟的水流由多个活塞进行精确控制,能驱动从响铃和活动木偶到鸣禽等各种自动装置——这或许就是最早的布谷钟!雅典的“风之塔”是天文学家安德罗尼卡于公元前1世纪初所建,顶部有多座日身,内部有一只复杂的水钟,时间在刻度盘上显示,围绕刻度盘转动的圆盘可显示恒星运行和一年中太阳在各星座中间运行的轨迹。
埃及精度不一的各类钟表至少已在人世间存在了4000年。
埃及人是最早进行此类尝试的民族,他们制作过星钟图,用它来查看哪颗星星已经升起,然后计算夜间的时刻。
后来,他们造出了为白天计时的影钟,随着日出合日落,一条横杆的影子逐渐越过一串记号。
法老塞提一世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统治埃及,在他的陵墓中就曾发现一套制造影钟的器械。
日晷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影钟为原形制作的。
罗马人对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日咎加以改进,甚至制造过便携式旅行用钟。
据埃及朝官阿门内姆哈特的墓志铭记载,公元前1500年前后发明了水钟,一种“漏壶”。
容器内的水面随着水的流出而下降,据此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这类时钟对祭司特别有用,因为夜里他们需要了解时间,不致错过在神庙内举行宗教仪式和献技活动的既定时刻,现存最古老的水钟是阿孟霍特普三世(公元前14世纪)统治时期的产物——1905年在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发现了它的残片。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3-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共2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3-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14dfd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6.png)
所以“水钟”的制作必须解 决什么问题就是要控制好水往 下流的速度。
实验要求
1、 用一个量杯量150毫升水 2、把漏杯固定在铁架台合适的位置,漏杯盖的
正下方放另一个量杯。 3、用手指抵住漏杯的小孔,再把量好的150毫
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水流入 量杯中,同时计时,当积聚到140毫升水时停 止计时,把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
盛水漏斗边上的 泄水孔是用来保 持水位高低的
盛水漏斗中 的锥体是用 来控制流水 孔的大小的
知识拓展
1.古代常说“一柱香”的时间是什么意思? 2.什么是火钟? 3.什么是“沙钟” ? 4.还有什么样的计时方法呢 ?
找一支香,先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度。点燃五分 钟以后,再量一下它的长度;过五分钟以后, 又量一次。量了几次以后,你会发现:在没有 风的情况下,香的燃烧速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 化。根据实验所得到的燃烧速度,比如,每五 分钟燃烧掉 1厘米,就可以在同样的香上每隔 1厘米刻上一个刻度。这样,就成了一把测量 时间的“尺子”了。只要看看香烧掉的长度, 就可以知道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返回
沙漏是一种计时仪器,也叫沙钟。由于漏壶中 的水受温度影响,为计时的准确性增加了困难, 用水银作动力又很不经济,于是用一种新的材 料 ——细沙来代替水和水银。
沙钟由上下两个相同的瓶子组成,中间用小口 连在一起,上部瓶子所盛的细沙通过中间小口 慢慢流入下部瓶中,这样上部瓶子细沙的平面 渐渐降低,瓶子时间刻度就能显示出时间。这 种沙钟的优点是可以两面使用,翻过来,就可 以下部成为上部继续使用。
返回
灯钟:就是用油灯计时的装置,它是通过 燃烧后油量的减少而指示出当时的时间的。 蜡钟:蜡烛本身的燃料数量定好,燃烧时 的速度也就基本相同。那么烧完一支蜡烛 的时间也大体相同。如在蜡烛上刻上相应 的刻度就可以计算简单的时间间隔了。
五年级科学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1ppt课件
![五年级科学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58a1e0eefdc8d377ee3256.png)
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水流入 量杯中,同时计时,当积聚到100毫升水时停 止计时,把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
完整版课件
9
实验一:在瓶子中装满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 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重复观察几次
并记录。
完整版课件
15
盛水漏斗边上的 泄水孔是用来保 持水位高低的
盛水漏斗中 的锥体是用 来控制流水 孔的大小的
完整版课件
16
概念:
1、在一定的装置中,水保持固 定的速度往下流,人们根据这 一特点制成了水钟。
2、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 大小和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
3、滴水孔越大,水流速度越大; 水位越高,完整版课水件 流速度越快。 17
中漏出,并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漏出的水。测量积聚50毫升水需 要多少时间?
温馨提示:1、先推测,把推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动手实验。 2、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水量
推测
第一次 测量
第二次 测量
平均值
50毫升
(0)分(30) 秒
(0)分(29)秒
(0)分(31)秒 (0)分(30) 秒
观察对比所用的时间,你又有什么样的发现?
所以,用的时间也就长了
很多。
完整版课件
13
我们的结论:
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 小)和(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
完整版课件
14
思考: 1、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2、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3、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 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古人用锥体控制流水孔的大小,盛水漏斗有泄水孔保持水位高低一致. 还有的用多个铜水壶顺序滴漏的方法,始终保持最下面的漏壶水一样多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用水测量时间》时间的测量PPT说课教学研讨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用水测量时间》时间的测量PPT说课教学研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91f0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e.png)
水量
时间起止
所需时间
100 毫升
( )分( )秒 ——( )分( )秒 ( )秒
做完实验不要马上把杯
温 馨 提 示 子拿下来,再继续观察,
看看有什么发现?
实验二:测量积聚10毫升、50毫升、150毫升水分别需要 多少时间?
温馨提示:1、先推测,把推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动手实验。 2、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一课一练
二、判断题
1.泄水型水钟是观测容器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 计量时间。 ( ╳ ) 2.古人利用流水的滴漏来计时。 ( √ ) 3.由于流速不一样,水钟计量的时间是不一样 的。 ( √ ) 4.水总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 ( ╳ )
家庭作业
根据水流和水滴的规律,设计 制作一个可用来计时的水钟。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 滴漏实验(二) 实验器材 塑料瓶、秒表、量杯、铁架台
实验步骤 观察从300毫升水中,漏出10毫升、50 毫升水分别需要多少时间。重复几次, 做好记录。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0毫升水流出时间记录表
水量 10毫升
发现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5
6秒
5.5秒
如果孔的大小不改变,同样流完10毫 升水所需的时间是大约需要5.5秒钟 。
探究新知 实验器材:
塑料瓶
量筒
秒表
铁架台
探究新知
注意: 1.孔的大小不变; 2.重复观察2---3次,在瓶中装 入同样多的水——300毫升。 3.做好记录。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00毫升水流出时间记录表
水量 100毫升
发现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59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9)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9)](https://img.taocdn.com/s3/m/58dbfc4b31126edb6e1a1049.png)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学情分析: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2班的科学老师,共有学生54人。
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滴漏实验让学生经历一个水钟流水从“看似均匀——实际上不均匀——怎样均匀”的探究历程难点: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学生所积累的默会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秒表、有孔的一次性塑料杯、铁架台、100m烧杯、150ml 水教学过程:一、引入:1、猜谜语引入时间2、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3、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1、提问,用水如何来测量时间2、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并引导学生知道水位高低的变化来计时的3、让学生回答在刚刚老师的演示过程中水流过的时间是多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4、提问,你们想知道水流了多少时间吗?三、组织学生进行实验:100ml的水流了多少时间1、小组讨论如何来进行这个实验2、教师根据他们的讨论找出他们的区别,并引导他们结合桌子上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完成实验单一,每个小组汇报100ml用了多少时间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每个小组测量的时间是有区别的,组织学生回答原因4、根据学生的回答并在投影下展示,找出真正的原因四、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试验:测量流满100ml水不同阶段需要多长时间?1、小组讨论如何来进行这个实验2、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做引导,完成实验单二将150ml水倒入堵住孔的漏杯中。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2f370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9.png)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学问,是生活数学的表达,它的学习对同学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根底,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学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育同学数感,并提高同学的心酸力量,3、通过计算培育同学思维的机敏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机敏解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根底练习1、口算120+6080+1020+5070-2060-3090-602、连加连减口算3+2+41+3+47+2+1010-5-26-2-315-5-2指明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
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今日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2、根底练习。
出示第四题根底练习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2)比拟上下两题,你发觉了什么(3)小组争辩,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师仿照售货员一个同学上来仿照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同学看,后要求同学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2)依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3)口头列式,并答复。
(4)全班反应,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三、稳固练习课件出示第7题,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念和它交上好伴侣吗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日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用水测量时间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用水测量时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865dcdfad6195f302ba644.png)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01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02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03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温馨提示:1、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2、观察流水的速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水量
时间起止
所需时间
100 毫升
( )分( )秒 ——(马上把杯
温 馨 提 示 子拿下来,再继续观察,
看看有什么发现?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 根据水面的变化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 少时间。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 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 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 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计时也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有一 种 “火闹钟”:把香放在一个船形的槽里, 在香的某一点,用细线系上两个铜铃,横 挂在放香的小“龙船”上。香从一头点起, 烧到拴细线的地方把线烧断,两个铜铃就 落在下面的金属盘里,人们听到响声,就 知道预定的时刻到了。
现在人们仍然使用着 “火钟”:引起炸药 爆炸的各种导火索都是火钟,从点火到爆 炸的时间是由导火索的长度决定的。
灯钟:就是用油灯计时的装置,它是 通过燃烧后油量的减少而指示出当时 的时间的。
蜡钟:蜡烛本身的燃料数量定好,燃 烧时的速度也就基本相同。那么烧完 一支蜡烛的时间也大体相同。如在蜡 烛上刻上相应的刻度就可以计算简单 的时间间隔了。
2、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 ( 泄水型水钟 )和(受水型水钟 )两类。
3、水钟滴漏的速度与( 水位高度 ( 漏孔大小 )有关。
)和
水流→水滴 要是水一滴一滴很慢的往下漏,漏完100 毫升水,所需的时间会怎样变化?
改变漏孔大小,同样多的水,由于流速不 一样,它所能计量的时间变长了。
知识拓展
1.古代常说“一柱香”的时间是什么 意思?
2.什么是火钟? 3.什么是“沙钟” ? 4.还有什么样的计时方法呢 ?
找一支香,先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度。点燃 五分钟以后,再量一下它的长度;过五分 钟以后,又量一次。量了几次以后,你会 发现:在没有风的情况下,香的燃烧速度 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根据实验所得到的 燃烧速度,比如,每五分钟燃烧掉 1厘米, 就可以在同样的香上每隔1厘米刻上一个刻 度。这样,就成了一把测量时间的“尺子” 了。只要看看香烧掉的长度,就可以知道 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3、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 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盛水漏斗边 上的泄水孔 是用来保持 水位高低的
滴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 稳定水流 速度
盛水漏斗中 的锥体是用 来控制流水 孔的大小的
我们发现:
水流速度与(水位高度 )有关,水位高流速 ( 快 ),水位低流速( 慢 )。
练习
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的 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 ) 来计时。
沙漏是一种计时仪器,也叫沙钟。由于漏壶 中的水受温度影响大,为计时的准确性增加 了困难,用水银作动力又很不经济,于是用 一种新的材料 ——细沙来代替水和水银。
沙钟由上下两个相同的瓶子组成,中间用小 口连在一起,上部瓶子所盛的细沙通过中间 小口慢慢流入下部瓶中,这样上部瓶子细沙 的平面渐渐降低,瓶子时间刻度就能显示出 时间。这种沙钟的优点是可以两面使用,翻 过来,就可以下部成为上部继续使用。
量时间
量时间
量时间
0分29秒 0分31秒 0分30秒
0 分59秒 1分 1 秒 0分60 秒
4分30秒 4分40秒 4分35秒
为什么300毫升全部漏完比漏100毫升需要的时间 相差这么大呢?
思考:
1、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不是的,越到后面越慢!
2、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可以!我们可以保持漏水孔的大 小不变和滴漏中水位高低不变。
3 用水测量时间
圭 表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 “刻漏”,是根据滴 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 时的工具。
受水型水钟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 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 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 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泄水型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 下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 少时间。
活动手册P34
通过观察,你能解答下面的问题吗?
1、古代的水钟分为几种?
受水型和泄水型
2、它们是怎样“报时”的?
通过水流保持固定的速度测量时间
3、“水钟”的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水流的速度、水量的多少、 漏水孔的大小
滴漏实验要求
1、用一个量杯量300毫升水。 2、漏杯盖子打个小孔,把漏杯固定在铁
架台合适的位置,漏杯盖的正下方放另 一个量杯。
3、用手按住漏水孔,再把量好的300毫 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 水流入量杯中,同时计时,当积聚到 100毫升水时停止计时,把时间记录在 “实验记录单”中。
实验:在瓶子中装满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瓶中 漏出50、100、3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重复观察
几次并记录。
温馨提示:1、先推测,把推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动手实验。 2、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水量
预测时间
50毫升 100毫升 300毫升
0分30秒 0分60 秒
3分
第一次测 第二次测 第三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