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针灸科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治疗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一.病因:日常生活中,引发脑出血的因素: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

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此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②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

③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及时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2.认知和精神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检查三、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1.影像学检查(1)脑血管造影曾是脑出血的重要诊断方法。

脑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肿块性占位。

(2)CT脑出血的显影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其对X 线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脑组织,故呈高密度影。

(3)MRI在MIR上脑出血可分四层:位于中央的核心层,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层,缺氧较轻,再外的边缘层,吞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最外为反应带,脑胶质细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脑水肿。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15期 193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覃颖潜(岑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康复科2014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80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推拿、理疗等中医康复治疗。

治疗3个月后,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3个月后,18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89%,显效率为88.89%(显效160例),有效率为10.00%(有效18例),无效率为1.11%(无效2例)。

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脑出血后遗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后遗症;中医康复;临床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5.135本文引用格式:覃颖潜.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193.0 引言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致死、致残率较高[1]。

脑出血后遗症指的是脑溢血后所遗留的后遗症,主要症状为偏瘫、全身瘫痪、四肢功能的活动障碍、口角歪斜等[2],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医院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在中医中,脑出血称为“中风”[3],主要是因为血溢于脑、气血逆乱、阴阳失调、脑脉痹阻[4]。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医康复(针灸、推拿、理疗)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老年康复科2014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80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年龄在55~80岁,平均(60.12±2.3)岁;病程10d至2年,平均(3.31±3.20)月;内囊-基底节出血者110例,脑桥出血2例,顶叶出血60例,丘脑出血8例。

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9认知及知觉功能 第四章
针对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为此患者拟定一个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计划
1维持性作业训练 每天
2辅助器具和矫形器
3环境改造
4职业训练或指导
5长期卧床者的护理
6步行前训练 患腿站立负重训练 2/3体重以上一定时间 患腿负重原地迈步练习 平衡杠
7步行训练扶持下步行 平衡杠内步行 向前 向后 转身 侧方 健手-患足-健足 持杖步行 上下楼梯 扶持
8功能性运动 恢复早中期的上肢功能训练(斜面砂磨板 向前滚动圆柱体 bobasth桌面推球 地面单手推动巴氏球 木钉盘活动桌面堆积木 尺子画线 ) 恢复后期恢复早中期adl训练 (进食穿脱衣服 个人卫生 )恢复后期adl训练 (家务活动 入浴动作 高级技能活动 上下楼梯)
案例分析与讨论
题目: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组数
组员
专 业
上课时间
班 级
康复患者的疾病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居住地
临床诊断
王某某

51
会计
重庆市
脑出血后遗症
病人入院康复评定结果
主诉:
2012年8月3日晚在家做家务,突感头晕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急送往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脑出血。经15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于8月17日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感觉功能评定:患侧(右)浅感觉较健侧减退,对较强的刺激才能感知。
疼痛评定: VAS疼痛评分5分,右侧肩关节周围疼痛。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0-135度,后伸0-60度,内旋0-50度,外旋0-45度,水平外展0-65度,水平内收0-100度;肘关节:屈曲0-120度;髋关节:屈曲0-85度,外展0-30度,内收0-20度;膝关节屈曲0-90度

脑出血康复(5篇)

脑出血康复(5篇)

脑出血康复(5篇)脑出血康复(5篇)脑出血康复范文第1篇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

而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在其病后的前3个月内,特殊是最初几周内变化最快。

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发病2年后,不会有明显变化。

所以早期的功能锻练,特殊是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1 休息、活动指导1.1 急性期应肯定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输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爱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出血。

1.2 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1.3 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使颅内压下降,减轻脑水肿。

1.4 昏迷病人平卧,头侧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1.5 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开头在床上、床边、下床的主动训练,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头,渐至30~45分钟/次,如无不适,可作2~3次/日,不行过度用力憋气。

2 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力量,改善脑循环。

不食刺激性食物,嘱病人戒烟,削减饮酒,避开食用肥肉、猪肉、蛋黄、带鱼和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肉类以鱼虾、瘦肉、禽肉等为佳。

为使病人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

急性期病人赐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日),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

食物温度相宜,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过冷易致腹泻,影响汲取。

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200~300 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消毒冷却后再喂。

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开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脑出血患者如何康复治疗

脑出血患者如何康复治疗

脑出血患者如何康复治疗脑出血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往往与多种慢性病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血管老化、高血脂等。

脑出血具备起病急、致残、致死率高等特征,即便及时接受有效救治得以存活,但多数患者会遗留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多种后遗症,鉴于此,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服用医师指导开展康复训练,从而加快自身康复速度,提升康复效果。

一、急性期康复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或者术后2天至3天的患者,无论患者意识清醒与否,只要患者血压、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头颅CT复查颅内血肿不再继续增大,神经体征不再继续恶化,即可指导患者开展早期床边康复治疗,此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泌尿道、呼吸道感染、预防褥疮、防止关节变形、挛缩,同时为患者恢复期锻炼奠定基础。

1.局部按摩:对于患者偏瘫侧肢体,需展开肌肉按摩、推拿,防止患者肌肉痉挛,3—6次/天,30分钟/次。

2.床边被动关节运动:两侧同时进行,手法轻柔,2—3次/d,各关节均要得到有效训练,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3.体位治疗:在床上正确摆放肢体,从而降低肩关节半脱位、痉挛发生风险。

4.运用电刺激与肌电反馈技术:使用中低频电疗法、针灸方式对肢体神经进行刺激,恢复肢体神经通路。

5.声乐刺激:为患者佩戴耳机,选用不同节奏音乐(最好为患者比较喜欢的音乐)展开刺激,帮助患者构建听觉神经反射,且此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促醒效果。

6.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或者基于患者喉部刺激,促使患者排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7.吞咽功能训练:针对意识清醒患者,医护人员可采取为患者提供少量温开水方式展开吞咽训练,自少至多,循序渐进,注意不要急于为患者提供糊状饮食,防止患者窒息。

8.语言功能训练:对于病情程度较轻患者,可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在床上自行开展舌、面、唇肌的刺激练习:鼓腮、张口、伸舌、叩齿、发声训练、舌顶上腭等;再如还可开展味觉刺激、含服冰块等练习,患者也可展开坐位训练与翻身练习。

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感觉功能评定:患侧(右)浅感觉较健侧减退,对较强的刺激才能感知。
疼痛评定: VAS疼痛评分5分,右侧肩关节周围疼痛。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0-135度,后伸0-60度,内旋0-50度,外旋0-45度,水平外展0-65度,水平内收0-100度;肘关节:屈曲0-120度;髋关节:屈曲0-85度,外展0-30度,内收0-20度;膝关节屈曲0-90度
急性期康复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
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为此患者拟定一个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计划
1良姿位的摆放
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第三章 多使用患侧卧位
2体位转换
定时翻身 1-2小时变换一次
3肢体被动运动
各关节被动运动、活动顺序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每天2次、每次每个关节5-6遍
4床上活动
康复评定结果如下:
患者现已意识清醒,精神状况稍差,右侧偏瘫,伴Broca失语。
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手指一级,迟缓、无随意运动;上肢二级:开始出现痉挛、联合运动及轻微的屈曲共同运动;下肢三级,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20分,其中大便能控制10分,小便偶尔失禁5分,转移需要大量帮助5分,其余均不得分。
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坐位平衡Ⅰ级,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可以保持平衡;不能独立站立;上下肢协调性较差。
认知评定:MMSE评分10分
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诊断:1、脑出血后遗症
2、原发性高血压3级
主要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低下,基本不能抗重力,关节活动受限,上肢屈肌开始出现痉挛,下肢伸肌痉挛,不能站立、行走,平衡能力差。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手指一级,上肢二级,下肢三级。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且发病急、致残率高,脑出血患者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一般都会产生一些后遗症,出院后若护理不好,再次复发的概率较高。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也是比较讲究的,很多家属都不清楚如何进行正确护理,一般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照顾老人,往往收效甚微,那么脑出血后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具体内容如下:1、脑出血的早期诊断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突然的恶心头痛、眩晕、呕吐、乏力、肢体麻木、偏瘫、意识障碍等。

一旦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期阶段。

这时如能仔细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到当地的正规医院或者机构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脑出血的常见检查方法包括头颅CT、头颅磁共振、以及头颅CT血管造影或者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头颅CT对于疑似出血的病人能够及时发现出血部位及程度。

头颅磁共振可以评估出血的大小、部位以及出血区域有没有相关的肿瘤等,导致出血的一些病变。

头颅CT血管造影或者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助于筛查局部的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出血。

2、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脑溢血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患者的基础情况,脑溢血后可能会出现很多后遗症,我们必须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如果患者脑溢血之后胡乱食用相关食物,或者是未遵照医嘱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导致病情复发,再次复发、死亡率非常高。

那么脑溢血的康复治疗方法具体都包括什么?2.1 一般应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以轻轻的转动,尽量避免抬高头部,患者也可以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的翻动,两个小时一次也不要太过紧张。

大小便必须要在床上进行,千万不能自己下床,避免再次出血。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受压超过两个小时那么就很容易发生褥疮,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加快翻身来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长时间卧床患者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痰多不易咳出,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减轻肺部感染现象,如果没有力气咳痰,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吸痰措施,然后让患者每天坚持半卧位,每次最好是30分钟左右。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内容概括首先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关键,脑出血后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这时需要我们耐心倾听,给予安慰与鼓励。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其次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建议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新鲜蔬果、鱼类等。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再者合理的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此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等也会在这个阶段得到应用。

通过专业的技术操作,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康复。

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再次发生脑出血。

同时家属的参与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给予患者关爱与陪伴,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恢复期。

脑出血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涵盖了心理、饮食、康复训练、特色技术操作和生活习惯调整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助力患者康复。

1. 脑出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它发生在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周围的空间。

这种病症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好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出血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后,恢复期护理得当的话,大部分都能恢复得比较好。

在这一阶段,中医护理方案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2. 中医护理的重要性和优势首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和内在平衡。

在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不仅关注伤口的愈合,更重视患者体质的调理和气血的平衡。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全面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其次中医护理手法多样,如针灸、推拿、拔罐等,这些手法在康复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它们能帮助患者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进程。

再者中医注重食疗,通过食物调理身体。

在恢复期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合适的食物和药膳,帮助患者补充营养,促进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后遗症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一般在病后3天-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

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顺序进行,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顺序进行。

顺序如下:
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强调的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力训练。

训练中应包含患侧恢复和健侧代偿。

⑴床上训练: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⑵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⑶站立和站立平衡训练:先作站立准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训练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训练),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⑷步行训练: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

先作步行前准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

在步行训练中应强调,必须注意改善步态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