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张高速隧道雷达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某某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方案

某某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方案

某某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某某段段隧道群衬砌质量探地雷达检测方案某某公司二○○七年七月六日一、工程概况某某高速公路某某段段二期工程隧道群位于河北省蔚县境内,隧道群建设区域内广泛分布中上元古界白云岩,柱状节理发育,又因受构造运动影响,局部风化破碎较为严重,局部地段若施工不当则有可能造成脱空、渗漏等质量病害,危及后期行车安全,为了对隧道群施工的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并为后阶段隧道施工提出指导性建议,受某某高速公路某某段段二期指挥部的委托,某某公司于二○○七年七月七日开始对某某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隧道群的衬砌质量,进行探地雷达检测。

二、检测内容(1)衬砌厚度(一衬、二衬);(2)钢拱架间距、钢筋网密度;(3)衬砌背后脱空、不密实区。

三、检测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2)参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3)《公路隧道养护技术标准》(JTGH12-2003);(4)业主、总监办关于隧道群地质雷达检测的指导意见。

四、测线布置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及《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中关于隧道雷达检测的布线原则,结合业主、总监办对测线布置的建议,本次检测采用纵向布线,即在拱顶部位布设一条测线,偏离隧道中心±30度角处布设两条测线,两侧边墙分别布设一条测线,仰拱中心位置布设一条测线,共六条测线。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常部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加密测量。

测线布置如图1、图2所示。

图1 六线方案测线布置图图2 五线方案测线布置图针对不同围岩级别及衬砌支护完成情况,确定如下测线布设方案:(1)Ⅴ级、Ⅳ级围岩有仰拱段布设六条测线,具体测线布置见图1;无仰拱段布设五条测线,具体测线布置见图2;只完成一衬支护工作的段落,先对一衬衬砌质量进行检测,待其二衬完成后,再对二衬及仰拱进行检测;(2)Ⅲ级围岩待其二衬施作完成后再进行五线检测,具体测线布置见图2。

【精品】地质雷达在隧道初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精品】地质雷达在隧道初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在隧道初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地质雷达在隧道初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摘要: 本文通过使用地质雷达对武罐高速的麻崖子隧道进行初支质量检测,介绍了地质雷达预报的基本原理, 仪器简介,以及对其图像的关键判读,对于隧道的初支缺陷,采取注浆等补救措施,对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及运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地质雷达;隧道;初支;质量检测中图分类号: P22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初支质量检测包括:初支的厚度是否合格;初支背后是否密实;背后是否有空洞;当有钢拱架时,拱架间距是否合格。

当隧道的初支不达标时,隧道的支护体系实际受力与设计工况明显不同。

当厚度不够或拱架间距不达标时,初支的承受能力明显降低。

当初支背后有空洞时,支护体系的局部会有应力集中,致使隧道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会出现裂缝,错台,渗漏水等问题,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和运营。

因此,初支的质量缺陷对于隧道整个寿命是致命的,对于初支的质量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地质雷达具有扫描速度快、重量轻、分辩率高、屏蔽效果好、图像直观、对施工影响小和可跟踪施工全过程等优点,并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测数据和图像分析经验,近年来在施工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地质雷达在武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初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2地质雷达法的基本原理地质雷达(GroundPenetratingRadar ,简称GPR)方法是一种用于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广谱(1MHz―1GHz)电磁技术。

地质雷达用一个天线发射高频电磁脉冲波,另一个天线接收来自地下介质界面的反射波。

通过对接收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就可推断地下地质情况。

探地雷达发射的高频电磁波传播速度主要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

电磁波在某种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的界面(如岩体的脱空、充水等)将会产生反射和透射。

3 工程实例3.1工程概况麻崖子隧道是甘肃省武都(两水)至罐子沟高速公路是一座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隧道,属于西秦岭山区,所处高程1430.0米,相对高程790米,最大埋深714米。

某地铁隧道初衬混凝土缺陷地质雷达检测报告

某地铁隧道初衬混凝土缺陷地质雷达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XXXX年XX月XX日一、总述 (1)二、工程概况 (2)2.1概述 (2)2.2工程环境及不良影响 (2)三、检测目的、内容及测线布置 (2)3.1检测目的 (2)3.2检测内容 (2)3.3测线布置 (3)四、仪器设备 (4)5、检测方法及原理 (4)六、现场操作及数据处理 (6)6.1天线中心频率选择 (6)6.2时窗的选取 (7)6.3采样率的选择 (7)6.4雷达分辨率 (8)七、检测结果及建议 (9)二、工程概况2.1概述本工程对地铁进行了初衬雷达抽检。

抽检位置及设计衬砌厚度统计表详见表2-1。

表2-1抽检位置及衬砌设计厚度统计表2.2工程环境及不良影响工程环境及不良影响如下:(1)隧道墙壁上挂有照明用的电缆;(2)隧道初衬的注浆管道;(3)部分隧道初衬表面存在少量积水。

上述不良因素,对雷达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三、检测目的、内容及测线布置3.1检测目的为了检测某地铁隧道初衬背后缺陷情况和衬砌厚度,我有限公司对上述暗挖隧道初衬进行雷达检测。

3.2检测内容地铁暗挖隧道初衬背后缺陷情况和衬砌厚度。

3.3测线布置本工程对某地铁隧道抽检段初衬拱顶、拱腰及边墙布置测线,具体测线量及布置情况详见表3-1所示。

本工程探地雷达检测有效范围为天线与初衬接触面向后1m,现场探地雷达检测照片见图3-1,本工程地铁隧道断面测线布置图见图3-2〜3-3。

表3-1永安区间测线统计表(以下空白)图3-1现场探地雷达检测照片四、仪器设备本工程我公司投入意大利生产的K2探地雷达主机和雷达天线等主要探测设备,还投入钢直尺和相机等相应的辅助设备,详见表4-1。

表4-1本工程仪器设备一览表图4-1探地雷达主机图4-2雷达天线5、检测方法及原理本工程检测采用探地雷达扫描方式进行,探地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主频为数十兆赫至数百兆赫以至千兆赫)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由地面通过天线T送入地下,经地下地层或目的体反射后返回地面,为另一天线R所接收,快速获得相关检测区域的三维详细信息,探测地下介质的分布情况,反射脉冲信号的强度,与界面反射波的反射系数和介质对波吸收程度有关,当电磁波垂直界面入射时,反射系数r的模值和幅角,可分别由下列关系式表示:r =(1(a2 -b2)2 + (2ab sin①)2 /(a2 + b2 + 2ab cos①) (5-1)Argr =5 = tan-i(c /oe )-tan-i(c /oe ) (5-2) 式中” =N 2/片, i' L ,,、 , z~b =、we $ + 9 /3e )2 /\W& yi + 9 /38)2N —介质一的磁导率1N —介质二的磁导率28 —介质一的相对介电常数18 —介质二的相对介电常数2O —介质一的电导率1。

XX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报告

XX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报告

XX高速公路XXX隧道监控量测报告报告编号:XXX隧道监控量测-021合同段:第24合同段施工单位:XXXXXX集团有限公司检测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检测日期:2010年7月26日-2010年8月1日报告日期:2010年8月2日1.洞内外及支护状态本周XXX进口端左洞主要进行上台阶掘进施工;右洞主要进行上下台阶掘进和二衬施工。

出口端右洞主要进行上、下台阶掘进;左洞主要进行上、下台阶掘进。

本阶段对隧道掌子面地质情况、初期支护、地表边坡进行了观测。

通过现场调查表明:进口端左洞,掌子面里程K116+242,揭露显示围岩有变好趋势,下导仰拱跟进至K116+210。

围岩为强风化砂质板岩,整个掌子面软弱破碎带发育,围岩呈碎块状结构,完整性差,滴水较严重,水对围岩的影响性较大。

K116+218~K116+228里程施做临时仰拱,剥落混凝土处支护复喷混凝土。

其余已施工段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无开裂,局部渗水。

右洞进口端围岩为中风化砂质板岩,围岩岩质较坚硬,节理裂隙发育,呈张开状,填充方解石,呈块状结构,掌子面湿润,围岩整体稳定性一般。

已施工段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无开裂,局部渗水。

洞口边坡稳定,无明显滑动和裂缝。

右线出口端围岩为中风化砂质板岩,块状结构,岩质较坚硬,岩体完整性一般。

本周下导仰拱单侧施工至YK117+680,随仰拱施工已施工段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裂缝发展,从拱脚延伸至拱顶,特别是YK117+740~YK117+710区域,最宽裂缝宽超过 3.0cm,YK117+720左侧裂缝宽2cm,套拱施加YK117+745~YK117+732区域,拱脚混凝土大面积剥落开裂,岩土混凝土外突,拱架暴露变形扭曲,上下工钢错位滑移,特别是YK117+738右侧区域。

洞内局部位置渗滴水严重。

上台阶积水甚多,洞顶边坡喷射混凝土新有开裂。

左洞出口端围岩主要为中风化砂质板岩,岩质较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结合性较差,整体稳定性一般,掌子面潮湿,Ⅳ围岩。

02雷达超前预报报告(DK323+692.6~DK323+722)

02雷达超前预报报告(DK323+692.6~DK323+722)

XJCKL-002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第CG-XJ合同段兴国隧道斜井出口方向(DK323+692.6~DK323+722)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雷达探测报告报告编写:复核:审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昌赣客专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项目部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七日一、任务及工作情况根据兴国隧道斜井出口方向现阶段施工的具体情况和设计的要求,在隧道掘进过程中,提前发现隧道前方的地质变化,为施工提供较为准确的地质资料,及时调整施工工艺,预防工程事故。

我单位于2015年10月27日对该隧道斜井出口方向掌子面(DK323+692.6)进行地质雷达法预报,2015年10月27日提交本预报报告。

(一)、预报范围:隧道斜井出口方向掌子面(DK323+692.6)前方约30m以内围岩。

(二)、预报要求:查明隧道斜井出口方向掌子面(DK323+692.6)前方的构造断裂、软弱夹层等的分布位置以及地下水状况、构造裂隙填充物及其性质。

(三)、预报方法:本次预报使用的瑞典MALA公司的X3M型地质雷达和配套的100MHz屏蔽天线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地质雷达设备之一。

MALA X3M 主机是一款全集成化的主机,它直接固定在 MALA 屏蔽天线上使用。

其内置电路设计使它重量轻,尺寸小,可以很容易安装及使用。

二、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一)、地质概况预报段为隧道斜井出口方向段,处于已揭露的震旦系上统老虎组、板岩。

岩体破碎,围岩强风化,属V级围岩。

(二)、地球物理特征水、空气、粘性干土与完整围岩的电性质理论值(见下表)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软弱破碎带与完整岩体形成的物理界面,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形成强反射界面,因而,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构造断裂、软弱夹层等的分布位置以及地下水状况、软弱地层等具备1较充足的地球物理前提。

三、方法原理地质雷达检测是利用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其工作过程是由置于地面的发射天线发送入地下一高频电磁脉冲波(主频为数十兆赫至数百兆赫乃至千兆),地层系统的结构层可以根据其电磁特性如介电常数来区分,当相邻的结构层材料的电磁特性不同时,就会在其界面间影响射频信号的传播,发生透射和反射。

隧道工程地质雷达检测分析论文.doc

隧道工程地质雷达检测分析论文.doc

隧道工程地质雷达检测分析论文隧道工程地质雷达检测分析论文小北山二号隧道为长隧道,按左、右线别离布设。

左线隧道起讫里程ZK19+571~ZK21+091,长1520m,揭阳端洞口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标高30.353m,惠来端洞门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标高17.398m,坡高0.5%~-1.317%,隧道最大埋深约209m。

右线隧道起讫里程ZK19+599~ZK21+081,长1482m,揭阳端洞口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标高30.493m,惠来端洞门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标高17.490m,坡度0.5%~-1.321%,隧道最大埋深约212m。

隧道位于丘陵地区,山体地形陡峭,山体植被较发育,山体发育花岗岩孤石,大小不一。

隧址区基底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局部见辉绿岩岩脉,覆盖层由粘土、全~强风岩组成,基岩由中~微风化岩组成。

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的孔隙及中~微风化岩的风化裂隙。

随着社会的高速开展,有很多的方便加上很多的仪器可以在岩土勘察中使用,重要的方法有弹性波法及其电磁波法。

在实际工程当中经常使用的电磁波法就是地质雷达,隧道地震探测仪比拟适合远距离宏观的地质问题探测;并且地质雷达方法可以结合高频电磁波而进行非常快的无损伤探测,因此频段非常高的话可以在隧道结构当中进行检测。

公路的隧道工程埋深、规模以及数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地变多,而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很多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

虽然说在设计以前都作了非常详细地质勘察,但是在隧道实际的开挖施工当中,还会有非常多的问题发生的。

从这些方面就可以很好地说明,在隧道施工过程当中的围岩稳定性状况以及一些掌子面前方的实际情况,并且做出及时地超前预报。

当隧道发生一些事故或者竣工以后,应该结合现行的标准上面要求以及隧道本身的结构特性,不但应该在隧道的外表进行观测以及净空断面进行测量,需要的时候还应该采用地质雷达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检测,例如围岩的密实完整稳定的情况、钢拱架的分布情况、有无离析以及蜂窝麻面、衬砌混凝土的均匀一致性以及相对应的完整性以及衬砌有效厚度等等。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测试报告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测试报告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测试报告成都曙光光纤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1引言目的为了尽可能的找出软件的不足,提高软件的质量,增进软件的成功验收,专门制定了本大纲。

其要紧目的在于为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制定各类必要的准那么和标准,和在有关方面协议的基础上对测试工作进行合理组织与治理。

术语本大纲所提及的术语,其概念遵循GB/T 11457标准。

参照标准●GB/T 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GB/T 17544《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CSTCJSB07《软件产品高级确认测试规程》●GB 9386—1988*运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GB/T 12504—1990运算机软件质量保证打算标准●OGB/T 14079—1993软件保护指南●OGB/T 14394—1993运算机软件靠得住性和可保护性治理●开发者企业标准软件开发者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其它文件例如:合同书等,法律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测试小组及成员邓波、雷国君、宋振栋2测试具体内容测试内容应该包括:合法性检查、文档测试、软件一致性检查、系统功能测试、平安性测试、靠得住性测试、易用性测试、速度测试、可扩充性测试、资源占用率测试、性测试与用户中意度调查等几项工作。

合法性检查检查开发者在开发本软件时,利用的开发工具是不是合法。

对在编程中利用的一些非本单位自己开发的,也不是由开发工具提供的控件、组件、函数库等,检查其是不是有合法的发布许可。

软件文档测试软件一致性检查●编译检查要求提交的源代码在其规定的编译环境中,能够从头编译无错误,而且能够完成相应的功能,从而确信移交的确实是正确的源代码。

●安装/卸载检查在新系统上用交付的软件安装盘从头安装各个模块,而且通过运行这些软件模块,可否完成相应的功能,从而确信移交的确实是正确的软件安装盘。

在安装后当即卸载所安装的模块,而且检查是不是能够做到完全卸载。

●运行模块检查将新安装的软件模块与现场运行模块用软件工具抽样比较,确认交付的软件安装。

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秦玉秀

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秦玉秀

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秦玉秀摘要: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大力的进行,公路隧道施工也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在实际的公路工程隧道施工过程中,其检测质量对整个工程项目有着直接影响,利用地质雷达技术,能够实现检测结果的高效、快速和较高分辨率的特点。

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公路隧道工程的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应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试验研究1 公路隧道工程的病害成因分析1.1 隧道病害种类隧道病害主要有有害气体、突水涌水、坡体滑移、衬砌破碎、地表变形、基地下沉。

1.2 隧道病害成因的分析第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含了断层破碎带、熔岩地层这些难免会造成隧道病害的出现。

另外,还有风化变质岩地带、渗水积水带、软弱地层、岩堆坍塌等等,有些隧道建设的地形十分复杂,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十分严重,不仅软岩层处在地层交替更迭,破碎带就穿越了断层形成了导水带,涌水将严重影响到隧道,形成了病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隧道正常建设。

第二,人为因素。

隧道路线选择应该按照实地情况,对其实地进行考察、探测,以充分了解地形,明确隧道工程的施工进程。

另外,设计的不合理,施工问题和后期维护的不当,这些都是因为人为造成的病害问题。

2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分析地质雷达检测是通过利用雷达探测器散发的电磁波检测地下需要检测的地方,根据不一样的介质,当电磁波反射或者散射到地面的时候,从而对地质雷达进行有效的检测,然而其中波频、波长在电磁波的反射、散射下具有很大的差异,当传达到地面过后,地面的反射波频就会利用天线传递到相关的接收器上,然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检测的数据、图像等信息。

3 地质雷达技术的发展状况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人们的不断研究下其发展速度也是突飞猛进的,而且使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

由于雷达所发射出来的电波的稳定性不是特别好,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尽量减小或者避免破坏到地质环境。

初支检测报告(地质雷达)

初支检测报告(地质雷达)

瓦窑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成果报告里程范围:K5+980~K5+960检测内容:喷层厚度、强度、钢支撑数量和间距喷层与围岩结合部空洞和密实性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检测方法:地质雷达法、回弹法、激光断面检测法监理单位: 云南省XX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云南省XX公司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金六公路检测项目部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项目经理:校核:编制:检测人员:检测单位: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邮政编码:XXXXX电话:0871XXXXXX传真:0871XXXXXXE-MAIL:1 概述受金六公路建设指挥部委托,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金六公路检测项目部)于2009年3月7日~3月20日对金六公路瓦窑隧道K5+980~K5+960里程段的初期支护进行施工质量检测,检测剖面和测点布置见图1-1。

图1-1 初期支护混凝土质量检测剖面和测点布置图工作中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喷层厚度、喷层与围岩结合部空洞和密实性、钢支撑位置和间距,检测剖面从顶拱中线起每2m布置1条测线,沿隧道轴线总共布置11条剖面(图中A~K剖面);采用回弹法检测喷层混凝土强度,每1延米布置1个测区,测区布置于右边墙或右边墙(图中F或K位置),且满足每个检测单元不少于10个测区;用激光断面检测法检测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每10m布置1个断面,从拱脚起每5°检测1个点(点间距0.4m~0.6m),每个断面共检测37个点;对质量有疑问的洞段或剖面段,将检测剖面加密为0.5m,另外适当增加环向检测剖面。

2 执行规范及评定标准。

检测工作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10.7条、附录E关于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第10.12条关于钢支撑支护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检测项目的评定标准见表2-1。

表2-1 初期支护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3 检测成果3.1 厚度检测喷层厚度检测成果见附图1“喷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断面数据见附表1,统计成果见表3-1。

高速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报告(全面)

高速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报告(全面)

宜张高速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报告宜张高速公路总监办中心试验室二○一四年十一月根据宜张高速公路总监办及合同要求,中心试验室于5日~7日对土建2标的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质量采用地质雷达仪进行了质量抽检.一、检测内容根据隧道结构受力的特点,本次隧道砼衬砌质量检测采用对两侧拱腰及拱顶三条线检测,检测内容为:砼衬砌(二衬)质量、厚度及初衬后缺陷情况.二、检测仪器设备本次工作使用仪器设备如下:雷达:瑞典产RA米AC/GPR地质雷达,选用500米Hz屏蔽天线.采集软件:RA米AC GroundVision V1.4.4版1、仪器介绍RA米AC/GPR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探测方法,它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电磁波的运动特点进行探测的.雷达组成及探测方法如下:地质雷达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雷达系统组成示意图①、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雷达系统的管理器,计算机(32位处理器)对如何测量给出详细的指令.系统由控制单元控制着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跟踪当前的位置和时间.②、发射机:发射机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产生相应频率的电信号并由发射天线将一定频率的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向地下发射,其中电磁信号主要能量集中于被研究的介质方向传播.③、接收机:接收机把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以数字信息方式进行存贮.④、电源、光缆、通讯电缆、触发盒、测量轮等辅助元件.2、雷达检测基本原理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依据电磁波脉冲在地下传播的原理进行工作.发射天线将高频(106~109Hz或更高)的电磁波以宽带短脉冲形式送入检测层,被检测层介质(或埋藏物)反射,然后由接收天线接收(如下图). 探地雷达主要利用宽带高频时域电磁脉冲波的 反射探测目的 体.由公式v x z t 224+=雷达根据测得的 雷达波走时,自动求出反射物的深度 z 和范围.雷达的 测试原理及其探测方法根据电磁波理论,当雷达脉冲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电性介质交界面时,由于上下介质的 电磁特性不同而产生折射和反射.使用相应雷达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资料处理.对数据文件进行了 预处理、增益调整、滤波和成图等方法的 处理.最终得到各测线的 成果图,以此对隧道内部砼质量、厚度 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工作.三、检测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相关设计图纸、文件.四、检测情况1、检测部位由于隧道结构受力的特点,本次检测以对最不利位置进行检测为原则,选取检测部位为左拱腰(测线A)、拱顶(测线B)、右拱腰(测线C)三条线纵向连续检测.检测位置断面图如下:2、检测工作情况中心试验室于5日~7日,采用地质雷达仪圆满完成了对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质量抽检工作.具体检测工作完成情况如下:丁家坪隧道:ZK63+020-ZK63+320、ZK63+970-ZK64+170、YK62+900-YK63+200、YK64+030-YK64+230段灯盏窝隧道:ZK62+100-ZK64+400、YK62+150-YK62+450段长岭岗隧道:ZK74+230-ZK74+530、YK74+355-YK74+555段五、检测结果(一)、对厚度检测本次检测依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砼衬砌厚度按不小于设计值评判,每测线每10米检测一点,计算合格率,具体检测结果如下(单点检测记录附后):二衬厚度检测情况汇总表从检测结果来看,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二衬)厚度合格率均不足90%.(二)、砼衬砌(二衬)、初衬及初衬后围岩质量的检测从本次对砼衬砌(二衬)、初期支护及初支后围岩质量的检测结果来看,各隧道砼衬砌及初支总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但存在局部砼衬砌内部不密实、衬砌砼与初衬脱空等问题,具体检测发现的问题如下:1、丁家坪隧道ZK63+083-088拱顶二衬局部砼脱空2、丁家坪隧道ZK63+120-124拱顶二衬局部脱空不密实,且存在夹层3、丁家坪隧道YK62+919-923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砼不密实4、丁家坪隧道YK63+172-178左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存在脱空,局部砼不密实5、灯盏窝隧道YK62+425-417拱顶二衬局部脱空,砼不密实6、灯盏窝隧道ZK62+248-252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间局部脱空7、灯盏窝隧道ZK62+291-286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8、灯盏窝隧道ZK62+278-282、ZK62+286-292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9、灯盏窝隧道ZK62+360-363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10、长岭岗隧道YK74+371-377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11、长岭岗隧道ZK74+279-281拱顶二衬局部空洞,ZK74+285-291砼不密实12、长岭岗隧道ZK74+485-488拱顶二衬局部空洞,ZK74+479-474二衬与初支间脱空13、长岭岗隧道ZK74+514-510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砼不密实(三)、砼衬砌(二衬)局部厚度存在严重不足情况通过对砼衬砌(二衬)、初支及初支雷达检测断面图分析,个别隧道局部存在砼衬砌(二衬)厚度偏薄.具体部位如下:1、丁家坪隧道ZK63+062-071拱顶二衬砼厚度偏薄,平均厚度为:21厘米.2、丁家坪隧道ZK64+025-027右侧拱顶、拱腰二衬砼厚度偏薄,平均厚度为:25厘米.附件:各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丁家坪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灯盏窝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长岭岗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

隧道监控量测监测报告完整版

隧道监控量测监测报告完整版

隧道监控量测监测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报告第1章工程概况施工概况截至本月中旬,施工进度如下:左线隧道进洞 580m,上台阶施工桩号:ZK68+403,下台阶施工桩号:ZK68+352,二次衬砌施工桩号:ZK68+251。

右线隧道进洞570m,上台阶施工桩号:YK68+373,下台阶施工桩号:YK68+373,二次衬砌施工桩号:YK68+285。

具体情况如表1-1-1所示。

表1-1-1隧道监控量测第2章具体监测情况地质支护观察在隧道工程中,由于岩体的复杂性,使得前期勘察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和隧道开挖后实际暴露出的情况可能会有较大的出入,所以施工过程中对前方的开挖面附近围岩的岩石性质、开挖支护状况进行目测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开挖掌子面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观察和描述,对判断围岩稳定性和预测掌子面的地质条件十分重要,而掌子面附近初期支付状态的观测和裂缝的描述,对于直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参数的优化也是不可缺少的。

通过对隧道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及初期支护观察,了解隧道实际揭露的围岩情况,及初期支护工作状态。

右线隧道具体情况如表2-1-1所示。

表2-1-1 左线隧道地质支护状况地表下沉地表下沉观察断面布置在隧道洞口段,为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而开展的位移量测。

目的是通过量测,判断隧道开挖对洞口边仰坡、浅埋地面是否产生显着影响,分析该影响的范围、程度及其与隧道施工的时空关系,进而判断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隧道施工对地面边仰坡的稳定性、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地表下沉测点布设示意图如图所示。

左线隧道左线隧道出口端布设1个地表下沉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见表2-2-1,成果图如附图所示。

表2-2-1 左线隧道地表下沉监测成果右线隧道出口端布设1个地表下沉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见表4-2-2,成果图如附图所示。

表2-2-2 左线隧道地表下沉监测成果拱顶下沉隧道拱顶下沉直观反映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拱顶下沉量测,为隧道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通过计算拱顶下沉位移速率和预测最终位移值,为二次衬砌浇筑选择最佳时机;为隧道施工工艺、支护衬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高速公路完整检测报告

高速公路完整检测报告

初期支护检测01怀化至通道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桂花垠隧道左线进口初期支护质量检测报告(Z K46+360~Z K46+377.6区段)中南大学怀通高速公路技术服务项目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桂花垠隧道左线进口初期支护质量检测报告(Z K46+360~Z K46+377.6区段)项目负责:朱自强技术负责:柳群义现场操作:何现启、柳群义、文飞现场记录:何现启报告编写:何现启报告复核:鲁光银报告审核:周勇中南大学怀通高速公路技术服务项目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桂花垠隧道左线进口ZK46+360~377.6区段初期支护质量检测报告一、工程概况受湖南省怀通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和相关合同要求,中南大学承担了第七合同段桂花垠隧道左线进口ZK46+360~377.6区段的初次支护质量的地质雷达检测,检测内容包括:①长管棚数量、长度、注浆效果;②钢拱架数量、间距;③喷射混凝土厚度,超挖回填密实情况及是否存在空洞;④系统锚杆长度、注浆效果;⑤超前锚杆长度、数量等。

对上述项目质量问题进行检测,以便业主和监理单位及早发现隐患,总体上把握隧道初期支护质量,并督促施工单位对隐患进行处理,确保在初期支护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再开展二衬施工。

接到检测任务后,我项目部迅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奔赴现场,在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等相关技术人员的鼎立支持与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桂花垠隧道左线进口ZK46+360~377.6区段的检测任务。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如下(表1)。

地质雷达初期支护质量检测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其中钢拱架检测采用人工测量与地质雷达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检测准确可靠。

根据怀通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所检测的初期支护的设计参数见表2。

初期支护设计参数表 2二、检测依据A.《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B.《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D D70-2004);C.《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D.《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E.《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 063-85);F.《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交通部2004年第3号令);G.《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办法》(质监公字[2005]10号);H.《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I.《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J.业主要求及其它相关技术规范;K.隧道勘察、设计等技术资料。

高速公路隧道定期结构检测报告

高速公路隧道定期结构检测报告

目录1. 隧道概况 (3)2.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4)3.检测主要依据 (4)4.隧道土建检测工作概述 (4)4.1隧道土建结构检测的内容 (4)5.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5)5.1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5)5.2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流程 (7)5.3隧道技术状况等级分类 (8)5.4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8)5.5相关说明 (10)6.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与养护建议 (11)6.1总体评价 (11)6.2病害原因分析及养护建议 (13)附录一: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表 (14)附录二:隧道病害明细表 (16)高速公路隧道定期结构检测报告1. 隧道概况月湖泉隧道位于晋济高速,隧道采用分离式断面。

明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

洞门形式主要采用削竹式,洞门墙材料采用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明洞段采用双层土工布夹防水板及粘土隔水层防水,洞内复合式衬砌采用土工布加防水板防水。

隧道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复合路面。

土建结构评定结果见表1-1。

柏沟隧道上行入口柏沟隧道下行出口月湖泉隧道土建结构评定结果表1-12.检测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高速公路隧道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一方面给经济发展、游人出行创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隧道“老龄化”问题已摆在人们的面前。

由于隧道隐患带来的交通事故,往往是一些恶性事故,因而对隧道进行定期检修、寿命及承载能力的预测研究自然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隧道正常运营,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对隧道进行检测和评定,并对存在病害的隧道进行及时养护和维修,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3.检测主要依据(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5)《公路隧道设计技术规范》(JTG D70-2004);(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7)晋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供的提有关隧道的设计、施工、竣工等技术资料以及其它相关标准、方法、规程、规范等。

隧道监控量测监测报告周报

隧道监控量测监测报告周报

大永高速公路承城关段隧道监控量测周报(A12山雷隧道出口2019.9.8~9.14)大永高速公路承城关段A12合同段项目部2019年9月15日大永高速公路承城关段隧道监控量测周报(山雷隧道出口2019.9.8~9.14)现场测量:报告编写:报告审核:大永高速公路承城关段A12合同段项目部2019年9月15日1.监测工作概况1.1现场工程进度山雷隧道出口左线目前采用台阶工法开挖,截止2019年9月14日,掌子面位于ZK299+558断面,开挖进尺312米。

山雷隧道出口右线目前采用台阶工法开挖,截止2019年9月14日,掌子面位于YK304+596断面,开挖进尺270米。

1.2洞内观察对左右线洞内观察,本周初支及围岩未发现异常情况。

1.3监测工作进展监测组根据《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控量测工作。

截止2019年9月14日,在山雷隧道出口左线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同步布置监测断面8个,右线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同步布置监测断面6个。

各监测断面基本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 出口左线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监测简况表表2 出口右线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监测简况表5 YK304+620 1 1 监测中6 YK304+605 1 1 监测中2.监测成果整理与分析周边收敛测线及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周边收敛及拱顶下沉测线(点)布置图(从洞口向内看)截止2019年9月14日,左右线各监测项目的累计值、本周累计及变化趋势见表3~6,各断面的时间~位移曲线见附图。

表3 出口左线拱顶下沉监测成果表编号监测断面累计下沉值(mm)本周累计下沉值(mm)最近三天下沉速率(mm/d)变化趋势备注1 ZK299+680 25.8 0.8 <0.20 基本穩定观测完成2 ZK299+665 29.6 1.2 <0.30 缓慢变形观测中3 ZK299+650 35.6 2.6 <0.70 缓慢变形观测中4 ZK299+635 19.9 2.3 <0.50 缓慢变形观测中5 ZK299+620 20.0 4.5 <1.50 缓慢变形观测中6 ZK299+600 5.7 5.7 <0.60 缓慢变形观测中7 ZK299+580 4.5 4.5 <1.50 缓慢变形观测中8 ZK299+560 1.2 1.2 <1.20 缓慢变形观测中表4 出口左线周边收敛监测成果表编号监测断面累计收敛值(mm)本周累计收敛值(mm)最近三天收敛速率(mm/d)变化趋势备注1 ZK299+680 31.3 0.7 <0.20 基本穩定观测完成2 ZK299+665 28.7 1.0 <0.20 缓慢变形观测中表5 出口右线拱顶下沉监测成果表表6 出口右线周边收敛监测成果表3.结论与建议结合本期山雷隧道出口施工情况,监测组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本周左线洞内监测累计变形及变形速率基本在控制值范围内,洞内拱顶下沉最大周累计变形量为4.5mm(ZK299+580),变形速率为1.5mm/d,收敛最大周累计变形量为4.2mm (ZK299+600),变形速率为0.6mm/d。

公路隧道运营期监测及检测报告

公路隧道运营期监测及检测报告

公路隧道运营期监测及检测报告目录1 项目概况 (1)2 项目特点 (2)3监测及检测工作程序与方法 (4)3.1工作依据 (4)3.2工作程序 (4)3.3工作内容、方法、试验频率 (5)3.3.1 隧道变形监测 (5)3.3.2南区加油站、收费站监测 (17)4本阶段监测成果与分析 (18)4.1监测成果 (18)4.2本次监测结果分析 (18)4.2.1 监测报警值的确定 (18)4.2.2 沉降分析 (20)4.2.3 断面变形分析 (22)附表1 隧道左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26)附表2 隧道右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31)附表3 收费站处主线道路右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36)附表4 右线加油站立柱沉降监测成果表 (38)附表5 右线加油站油泵沉降监测成果表 (39)附表6 右线加油站围墙沉降监测成果表 (39)附表7 收费站地下通道沉降监测成果表 (40)附表8 左线水平收敛监测成果表 (40)附表9 右线水平收敛监测成果表 (45)附录1 长江隧道南区加油站、收费站沉降测量水准线路 (50)附录2 长江隧道沉降测量水准线路 (51)1 项目概况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三桥之间,南起南京市主城区的滨江快速路,北至江北收费广场连接线,是江苏省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中的隧道工程,对于缓解南京市跨江交通压力、促进沿江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该隧道工程采用“左汊盾构隧道+右汊桥梁”方案,其中左汊隧道采用双管单层盾构方案,平面分左右线单独设计。

隧道由浦口引道段、明挖暗埋段、浦口盾构工作井、盾构段、梅子洲盾构工作井、梅子洲明挖暗埋段、梅子洲引道段组成,隧道全长3837m(见图1-1)。

引道段采用“U”型结构,明挖暗埋段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盾构段结构为圆形混凝土管片拼装衬砌结构,圆形隧道内径为13.3m,管片厚度为0.6m,结构外径为14.5m,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之一。

宜张高速隧道雷达检测报告

宜张高速隧道雷达检测报告

宜张高速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报告宜张高速公路总监办中心试验室二○一四年十一月根据宜张高速公路总监办及合同要求,中心试验室于2014年11月5日~7日对土建2标的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质量采用地质雷达仪进行了质量抽检。

一、检测内容根据隧道结构受力的特点,本次隧道砼衬砌质量检测采用对两侧拱腰及拱顶三条线检测,检测内容为:砼衬砌(二衬)质量、厚度及初衬后缺陷情况。

二、检测仪器设备本次工作使用仪器设备如下:雷达:瑞典产RAMAC/GPR地质雷达,选用500MHz屏蔽天线。

采集软件:RAMAC GroundVision V1.4.4版1、仪器介绍RAMAC/GPR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探测方法,它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电磁波的运动特点进行探测的。

雷达组成及探测方法如下:地质雷达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雷达系统组成示意图①、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雷达系统的管理器,计算机(32位处理器)对如何测量给出详细的指令。

系统由控制单元控制着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跟踪当前的位置和时间。

②、发射机:发射机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产生相应频率的电信号并由发射天线将一定频率的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向地下发射,其中电磁信号主要能量集中于被研究的介质方向传播。

③、接收机:接收机把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以数字信息方式进行存贮。

④、电源、光缆、通讯电缆、触发盒、测量轮等辅助元件。

2、雷达检测基本原理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依据电磁波脉冲在地下传播的原理进行工作。

发射天线将高频(106~109Hz或更高)的电磁波以宽带短脉冲形式送入检测层,被检测层介质(或埋藏物)反射,然后由接收天线接收(如下图)。

雷达的测试原理及其探测方法根据电磁波理论,当雷达脉冲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电性介质交界面时,由于上下介质的电磁特性不同而产生折射和反射。

29172地质预报雷达法报告

29172地质预报雷达法报告

第1页共 7 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试验检测报告QB021301试验室名称: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报告编号:GSJ-1404320-34试验: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专用章)附件:受巴东县交通运输局三峡库区巴东新县城至野三关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委托(委托编号为WJ2014/02634,样品编号YPJ2014/04320,条码号1000000768602),我公司于2015年03月27日对三峡库区巴东新县城至野三关公路工程桐木园隧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

现依据相关规范提供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1.检测依据(1)《湖北省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规程》(DB42/T 561-2009)(2)《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3)隧道设计文件。

2.检测内容本次采用地质雷达法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30米范围内岩溶、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均匀地质体或者其它含水地质体的发育情况。

3.检测方法探地雷达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地下探测与混凝土构筑物无损检测的新技术,它是利用宽频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探测介质结构位臵和分布的非破坏性的探测仪器,是目前国内外用于测量混凝土内部缺陷最先进、最便捷的仪器之一,天线屏蔽抗干扰性强,探测范围广,分辨率高,具有实时数据处理和信号增强,可进行连续透视扫描,现场实时显示二维黑白或彩色图像。

探地雷达工作示意图见图3-1。

探地雷达通过雷达天线对隐蔽目标体进行全断面扫描的方式获得断面的垂直二维剖面图像,具体工作原理是:当雷达系统利用天线向地下发射宽频带高频电磁波,电磁波信号在介质内部传播时遇到介电差异较大的介质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透射和折射。

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能量也越大;反射回的电磁波被与发射天线同步移动的接收天线接收后,由雷达主机精确记录下反射回的电磁波的运动特征,再通过信号技术处理,形成全断面的扫描图,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雷达图像的判读,判断出地下目标物的实际结构情况。

工程施工资料 B109

工程施工资料    B109

4
外观质量
洞内没有渗漏水现象
结论:
不符合要求时,视其严重 程度,高速、一级公路减 1 ~10 分,其他公路减 1~5

监理工程师:
日期:
不小于设计Βιβλιοθήκη 3隧道偏位(mm)
20
4 路线中心线与隧道中心 线的衔接(mm)
5
边坡、仰坡
20 不大于设计值
每 20m(曲线)或 50m(直线)用尺量 1 个断面,每断面测 3
点 每 20m(曲线)或 50m(直线)用经纬
仪检查 1 处 分别将引道中心线和隧道 中心线延长至两侧洞口,
比较其平面位置 用坡度板检查
宜昌市宜长高速公路工程
隧道总体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工程名称
桩号及部位

检验项目

1 隧道宽
车行道
度(mm)
净总宽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0
不小于设计
编号:B-109-□□□□-□□□□
施工时间
检验时间
检验结果
检验频率和方法
每 20m(曲线)或 50m(直线)用尺量 1
个断面宽度
2
隧道净高(mm)

隧道雷达检测正式结果报告

隧道雷达检测正式结果报告

隧道雷达检测正式结果报告建设单位:委托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主要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检测单位地址:电话(传真):邮政编码:目录一、前言 (4)二、工程地质概况 (4)三、检测项目及测线布置 (4)四、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5)五、隧道设计资料 (6)六、检测结果 (6)七、检测结论 (7)八、检测的不确定因素 (7)一、前言受××××委托,XXXXX有限公司于2012年××月××日对×××隧道进行衬砌质量检测。

检测目的是探明混凝土衬砌厚度、衬砌背后密实、脱空程度及衬砌钢筋情况。

本次检测的位置为××××隧道,检测×条测线,起讫里程为××××××××。

隧道的衬砌基本参数详见设计图纸。

二、工程地质概况介绍该结构工程名称,工程部位,结构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施工日期。

地质概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三、检测项目及测线布置1、检测项目⑴二次衬砌厚度;⑵衬砌背后是否存在脱空或不密实;⑶仰拱厚度;⑷钢架及钢筋排布;2、测线布置根据检测部位的不同布置不同的测线图1 隧道测线布置图四、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1、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采用 ×× 生产的×× 地质雷达 。

2、基本原理在系统主机的控制下,发射器通过天线向隧道衬砌表面定向发 射超高频电磁波。

当电磁波遇到有电性差异(介电常数、电导率、磁导率不同)时发生反射,反射波被天线接收进入接受机,并传到主机,主机对不同深度返回的各个反射波进行放大、滤波、数字迭加等一系列处理,可在显示器上形成反射时间和里程剖面的彩色图谱。

在相对介电常数给定的情况下,纵坐标就可以换算为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张高速公路隧道地质雷达
检测报告
宜张高速公路总监办中心试验室
二○一四年十一月
根据宜张高速公路总监办及合同要求,中心试验室于2014年11月5日~7日对土建2标的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质量采用地质雷达仪进行了质量抽检。

一、检测内容
根据隧道结构受力的特点,本次隧道砼衬砌质量检测采用对两侧拱腰及拱顶三条线检测,检测内容为:砼衬砌(二衬)质量、厚度及初衬后缺陷情况。

二、检测仪器设备
本次工作使用仪器设备如下:
雷达:瑞典产RAMAC/GPR地质雷达,选用500MHz屏蔽天线。

采集软件:RAMAC GroundVision V1.4.4版
1、仪器介绍
RAMAC/GPR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探测方法,它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电磁波的运动特点进行探测的。

雷达组成及探测方法如下:
地质雷达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雷达系统组成示意图
①、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雷达系统的管理器,计算机(32位处理器)对如何测量给出详细的指令。

系统由控制单元控制着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跟踪当前的位置和时间。

②、发射机:发射机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产生相应频率的电信号并由发射天线将一定频率的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向地下发射,其中电磁信号主要能量集中于被研究的介质方向传播。

③、接收机:接收机把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以数字信息方式进行存贮。

④、电源、光缆、通讯电缆、触发盒、测量轮等辅助元件。

2、雷达检测基本原理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依据电磁波脉冲在地下传播的原理进行工作。

发射天线将高频(106~109Hz或更高)
的电磁波以宽带短脉冲形式送入检测层,被检测层介质(或埋藏物)反射,然后由接收天线接收(如下图)。

探地雷达主要利用
宽带高频时域电磁脉冲
波的反射探测目的体。

由公式
v x z t 224+=
雷达根据测得的雷达波
走时,自动求出反射物的
深度z 和范围。

雷达的测试原理及其探测方法
根据电磁波理论,当雷达脉冲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电性介质交界面时,由于上下介质的电磁特性不同而产生折射和反射。

使用相应雷达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资料处理。

对数据文件进行了预处理、增益调整、滤波和成图等方法的处理。

最终得到各测线的成果图,以此对隧道内部砼质量、厚度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工作。

三、检测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4、相关设计图纸、文件。

四、检测情况
1、检测部位
由于隧道结构受力的特点,本次检测以对最不利位置进行检测为原则,选取检测部位为左拱腰(测线A)、拱顶(测线B)、右拱腰(测线C)三条线纵向连续检测。

检测位置断面图如下:
2、检测工作情况
中心试验室于2014年11月5日~7日,采用地质雷达仪圆满完成了对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质量抽检工作。

具体检测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丁家坪隧道:ZK63+020-ZK63+320、ZK63+970-ZK64+170、
YK62+900-YK63+200、YK64+030-YK64+230段灯盏窝隧道:ZK62+100-ZK64+400、YK62+150-YK62+450段
长岭岗隧道:ZK74+230-ZK74+530、YK74+355-YK74+555段
五、检测结果
(一)、对厚度检测
本次检测依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砼衬砌厚度按不小于设计值评判,每测线每10米检测一点,计算合格率,具体检测结果如下(单点检测记录附后):
二衬厚度检测情况汇总表
从检测结果来看,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二衬)厚度合格率均不足90%。

(二)、砼衬砌(二衬)、初衬及初衬后围岩质量的检测从本次对砼衬砌(二衬)、初期支护及初支后围岩质量的检测结果来看,各隧道砼衬砌及初支总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但存在局部砼衬砌内部不密实、衬砌砼与初衬脱空等问题,具体检测发现的问题如下:
1、丁家坪隧道ZK63+083-088拱顶二衬局部砼脱空
2、丁家坪隧道ZK63+120-124拱顶二衬局部脱空不密实,且存在夹层
3、丁家坪隧道YK62+919-923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砼不密实
4、丁家坪隧道YK63+172-178左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存在脱空,局部砼不密实
5、灯盏窝隧道YK62+425-417拱顶二衬局部脱空,砼不密实
6、灯盏窝隧道ZK62+248-252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间局部脱空
7、灯盏窝隧道ZK62+291-286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

8、灯盏窝隧道ZK62+278-282、ZK62+286-292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

9、灯盏窝隧道ZK62+360-363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
10、长岭岗隧道YK74+371-377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
11、长岭岗隧道ZK74+279-281拱顶二衬局部空洞,ZK74+285-291砼不密实
12、长岭岗隧道ZK74+485-488拱顶二衬局部空洞,ZK74+479-474二衬与初支间脱空
13、长岭岗隧道ZK74+514-510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砼不密实
(三)、砼衬砌(二衬)局部厚度存在严重不足情况
通过对砼衬砌(二衬)、初支及初支雷达检测断面图分析,个别隧道局部存在砼衬砌(二衬)厚度偏薄。

具体部位如下:
1、丁家坪隧道ZK63+062-071拱顶二衬砼厚度偏薄,平均厚度为:21cm。

2、丁家坪隧道ZK64+025-027右侧拱顶、拱腰二衬砼厚度偏薄,平均厚度为:25cm。

附件:
各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
丁家坪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
灯盏窝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
长岭岗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