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教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三章
![[教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090c0dfc77da26925c5b0bd.png)
要的满足。
思想道德修养
37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 客体的人生实践活动满 足主体(社会、他人以 及实践者自身)生存与 发展需要的肯定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
38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生实践活动满 足主体(社会、他人以及实践者自身)生存与发 展需要的肯定关系。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活动设计方案
假如由于种种原因,你正在面临死
亡,只有三天时间,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 后5件事,你会做哪5件事,并排出先后 次序,只写50字以内)。每个成员认真 思考后写下你的决定.谈一谈在写的时候 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
思想道德修养
36
一.人生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
13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 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
思想道德修养
14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在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以昂扬乐 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坎坷。
思想道德修养
15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 的价值在于奉献,而错误的人生目的 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 他人进行索取。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思想道德修养
29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思想道德修养
30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也许有人会认为,为人民服务太空了,不实在,难以 有一个明确的践行方式。其实不然,因为树立为人民服 务的人生观,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导自己的人生 实践具有不同的层性: (1)最高层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2)实践层次——为整个社会服务。 (3)大学生具体实践方式——关心社会、关心学校、 关心同学、奉献自我。
思修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全套,1-8章)
![思修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全套,1-8章)](https://img.taocdn.com/s3/m/fb70b03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6.png)
【精品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教学内容: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新时代的人才观;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学生活及特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做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为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重点: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新时代的人才观;如何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如何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实际,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
难点:如何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
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江泽民什么是大学?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是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大学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
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大学是人才济济、专家云集的场所。
大学有系统训练和严格教育。
大学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实验手段。
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一、大学在人生历程中的地位(1)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大学使一个人真正地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使一个人真正地成熟起来,自主地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2)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造型期所谓造型,即通过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一定专长和特色的,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
(3)大学是人生的积累期大学时代是人的意志和才能的积累的时代,是为未来生存于社会,发展在社会准备条件的时代。
二、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一)尽快适应校园环境1、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
改变拘谨的态度,学会主动询问、求助。
“你能主动开口吗?”2、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
3、担任一定的工作(班级或社团)。
提高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接受现实,发展自我你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因为Attitude is everything(三)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大一《彷徨》,大二《呐喊》,大三《伤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2b13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d.png)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应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通过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三、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作业题目设计: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还应关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例如:
(1)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的理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法治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6.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1.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注意。
3.针对不同知识点,运用不同的语调,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2.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注意控制时间,避免拖延。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针对不同难度的提问,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3.课堂互动环节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
大学思修课第三章教案
![大学思修课第三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9318f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5.png)
课程名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X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作用,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人生价值观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概念2. 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3. 正确的价值观导向4. 人生价值观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如何看待人生?你们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二、讲解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概念1. 介绍人生价值观的定义: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标准。
2. 阐述人生价值观的内涵: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方面。
三、讲解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 分析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因素:包括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
2. 讲解人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从古代到现代,人生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
四、讲解正确的价值观导向1. 阐述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的重要性: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分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
五、讲解人生价值观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1. 分析大学生面临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如就业、人际关系、学术诚信等。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鼓励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六、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七、总结1. 总结本章内容: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正确导向和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
2. 强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正确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d35fb3240c844768eaee12.png)
助教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优秀教案
第三章 树立正第
确的人生观 授课时间 90分 钟 授课地点 B117
教学目标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系统学习
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
,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
优秀教案
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业 思考:什么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有什么弊端?
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确立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该如何正确认
认清了拜金主义、享乐主
警惕和自觉抵制他们的
对于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感触颇深,对于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人
1、课堂提问: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有什么关系
优秀教案
世界观与3、拓
、小结4 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不是凭空形成的,它是人们在世界观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下,通年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部: 思政部
级: 2013级
业: 护理
黄璐
甚至走上
?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不同的
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 着不同的人生价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讨论人生目的问题,
2、讨论: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许多多人都十分讲究“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 题有意义吗 3、分组讨论:同学们的人生目的是什么? 4、课堂讨论: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应该所持的态度是怎样 的?
样的人生才有意义。链接:世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例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57c6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d.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例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提高道德素质。
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社会公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3.社会公德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社会公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公德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公德?2.学生分享对社会公德的理解和认识。
(二)社会公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1.教师详细讲解社会公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a.社会公德的概念: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b.社会公德的特点:普遍性、公共性、自觉性、约束性。
c.社会公德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道德素质。
2.学生举例说明社会公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a.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人格。
b.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
c.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d.文明礼貌:讲究卫生、遵守礼仪。
2.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
(四)社会公德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社会公德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一:小明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
案例二:小华损坏公共设施,造成财产损失。
2.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示要在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
(六)课后作业2.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周内自己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下周课堂分享。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掌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并在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提高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68aa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2.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第三章教案【编写目的】第三章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核心章节,旨在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律和道德价值观。
【教学目标】1.了解思想道德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4.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使其成为具有健康行为和正确价值观的公民。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的概念与作用、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等。
【教学重点】1.思想道德的概念与作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
2.如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段有关思想道德的现实案例或几个小故事,激发学生对思想道德的思考,并引出思想道德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20分钟)1.思想道德的概念与作用:讲解思想道德的定义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包括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分析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内涵和特点,并解释它们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3.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介绍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含义和作用,并强调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步:讨论(15分钟)就思想道德的概念与作用、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以及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第四步:案例分析(15分钟)选取一些具体案例,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道德和法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第五步: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对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三章教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三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c56a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d.png)
c反对任何制造国家分裂、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我们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与创新中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案例: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和一位吉卜赛人交谈时所引发出的爱国感想
结论:祖国是每一位人民的强大后盾,中国人民应该要为有如此强大的国家而感到光荣,从而产生出爱国之情。
爱国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爱国主义应该包括思想、情感、行为三个基本方面,缺一不可。只有做到这三方面一致,才能算是真正做到爱国。
爱国情感是指是人们对国家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感体验。
(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1.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3.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a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b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c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案例:文天祥的宁死不屈,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
结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的定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2023版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专题4第1讲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2023版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专题4第1讲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https://img.taocdn.com/s3/m/2f6380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9.png)
教学设计:专题4第1讲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总体教学思路
2.如何调用教学资源(各类线上线下资源)
线上资源:学生可以在精品在线课程(自主预习学习)学习通软件,学习强国视频资源等平台获取学习资料。
线下资源:各类党史教育学习展馆
3.如何教授重点内容(例如: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辅以信息化手段等)
通过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精神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情感共识,并对中国精神的内涵有一定的了解。
利用学习通软件进行随机提问,主题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如何教授难点内容(例如: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辅以信息化手段等)
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也就是从自身专业出发,结合中国精神,尤其是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工匠精神,通过分享自己拍摄的微视频,进一步提炼总结中国精神。
从《大国工匠》的视频案例中思考分析自己专业应该具备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从自身实际出发,要怎么去实现工匠精神或者如何在学习工作中去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
利用学习通软件进行随机提问,主题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优秀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a15d8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d.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优秀教案5篇政治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优秀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优秀教案1第一教时教学目的1:理解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掌握人口数量的标准;2:了解世界人口现状,懂得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所带领的严重后果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合理的人口数量标准教学难点人口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学法指导借用语文中议论文体裁来分析社会教材。
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社会教材大多亦如此,阅读教材时,注意每一自然段中的首句或末句,它们往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多围绕其展开,如第35页最后一段,首句“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都是用论据来论证这一论点的。
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吗,滴答一声,世界人口就增加3人,等到我们下课时,世界人口将增加多少?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摁扣问题。
讲授新课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否正确地妥善地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它点明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是什么影响呢?为什么?请阅读课文第一目。
一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思考:人类要生存和延续,必须进行两种生产,是哪两种生产呢?关系怎样?如果人类自身生产不适应物质资料生产会怎么样?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此话对吗?为什么?人多意味着劳动力多,但“人”后面还跟着“口”人是生产者更是消费者。
辨析:人是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
( )人是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
(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中有一项奖励生育的措施:“生丈夫,二壶酒。
大学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大学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23cb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1.png)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实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宪法权威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 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实质。
教学难点:1.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2. 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宪法吗?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2. 引导学生回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二、新课导入1. 宪法的基本原则(1)宪法原则的概念:宪法原则是指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的精神实质。
(2)宪法原则的主要内容: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2. 宪法的主要内容(1)国家制度:国家性质、国家机构、国家标志等。
(2)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社会权利等。
(3)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
(4)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某市一位市民在宪法日举行宪法宣传活动,遭到当地政府部门处罚。
2. 引导学生讨论:该市民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基本精神和实质。
2. 强调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宪法的历史背景和制定过程。
2. 结合实际,思考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实质,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宪法权威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对宪法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fd1a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2.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三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律的种类。
2.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律的种类。
2.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律的种类。
2. 讲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包括公正、平等、合法和自愿等。
3. 介绍法律的种类,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并简要解释其内容和作用。
三、讨论与分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法律种类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讨论的结果,介绍该法律种类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3. 全班讨论,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对法律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该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
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3. 鼓励学生提出对下节课的期望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或模拟法庭活动,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和案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其对法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65f0286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f.png)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生的课程,本章是全课程的“核心”。
通过这一节教学,使得学生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目的的关系。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
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行动,使学生能够对照反省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主动加以调整和改善。
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是教材第三章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对全章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通过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关系阐述,对人生观所包含的三个主要方面的的逐一讨论,使学生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的重点有:①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理解,这是学好后面内容的逻辑基础;②人生目的的确立和正确人生观的选择,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是本节的重点,更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
3、教学的难点是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如今的学生面对商业文化的种种诱惑,在人生目的上也多种多样,这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有一定的难度。
授课方法(本章):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授课学时(本章):6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老的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由神话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这也就牵涉到了人的本质问题.人生目的构成了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因为人生目的的确立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根由,它左右人生道路的方向,又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取向。
人生态度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人们处理人生问题的方式,对人生目的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需要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则首先应对“人的本质”等问题作比较深入的理论把握。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以世界观为切入点,引出人生观,通过人生观与世界观关系的分析,深刻解析人生观。
(一)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科学内涵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9293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5.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和行政法律责任;2.掌握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和适用条件;3.理解行政法律责任的性质和作用;4.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行政法律制度(1)行政法律制度的概念行政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一种制度。
它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律规范和程序。
(2)行政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2.法律面前行政机关平等原则;3.法律面前公民权利平等原则;4.法律面前行政机关权利平等原则;5.法律面前行政机关责任平等原则。
2. 行政法律责任(1)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1.行政民事责任;2.行政刑事责任;3.行政纪律责任。
(3)行政法律责任的适用条件1.行政机关必须具有行政权力;2.行政机关必须违反了法律规定;3.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必须造成了损害或者危害。
(4)行政法律责任的性质和作用1.行政法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2.行政法律责任的作用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3. 行政法律责任的解决(1)行政法律责任的解决方式1.行政机关自行处理;2.行政机关与当事人协商处理;3.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赔偿决定;5.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强制决定。
(2)行政法律责任的救济途径1.行政复议;2.行政诉讼;3.行政赔偿。
三、教学方法本章教学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和适用条件;2.理解行政法律责任的性质和作用;3.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行政法律责任的性质和作用;2.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第一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5455cd9704a1b0717ed5dd26.png)
29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E羊代表爱情。选羊的你通常也会是许多人的暗恋对象。个性温
驯、善良,带点任性与偏执,期待总有个温暖的怀抱在身边守候,爱 情永远是你生命中的惟一,也是最高指导原则,生命中任何事情与爱 情抵触,皆属无效。也因为对于爱情在生命中的重视,绝不会勉强自 己跟不喜欢的人交往,所以在追求真爱的过程中,常会不得已而伤害 自己不爱的人,这是你最大的困扰。
26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心理测试
你在森林里养了五种动物:有老虎、羊、孔雀、
马、牛。你都非常喜欢他们,可是有一天森林着
火了,你只能救出一种动物,请问你会救那种动
物? A、老虎
B、牛牛
C、孔雀 D、马
E、羊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A老虎代表自尊。旁人的目光,总会影响自己的态度与情绪,
C孔雀代表金钱。聪明、伶俐的个性,在社会上有着高度的适
应性,清楚的知道为了什么而努力,追求金钱是过程,为的是满足需 要以金钱达成的目标,浪漫而美丽的目标。追寻爱情的当中,不会以 金钱来衡量感情,却会因为专注于展现自己的孔雀般美丽羽翼,而忽 略去欣赏周遭的美丽而错失了许多机会,能够放下身段,将会更具魅 力。
“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 就是人的类的特性。”
——马克思:《1844年 经济学哲学手稿》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3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3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d948e1e14791711cc79178b.png)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的: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履行自己的人生责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引课:渔夫和富翁的故事一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一渔夫在沙滩上抽着烟,悠闲地晒太阳。
这时走来一个富翁。
富翁问道:伙计,这么好的天气,怎么不出海打鱼呢?渔夫吐了口烟,然后回答:我刚出海回来呀!富翁接着说:你怎么不趁天还没黑多打点鱼呢?渔夫答:我每打完一次鱼就可以满足我两三天的生活所需了。
我为什么还要出去呢?富翁生气地说:你应该多打点鱼,这样就能攒到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船,然后再把船租出去。
渔夫问:那接着下来呢?富翁答:接下来你就可以什么也不用做,每天就坐在这里抽烟,晒太阳了。
渔夫笑了笑说:那你看我现在在干什么呢?看了《渔夫和富翁》的对话你有何感想?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P45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它决定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的内容: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态度:在顺境和逆境状态下如何做人?人生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以上三者互相联系,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二、明确人生目的1、概念:所谓人生目的,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活动的基本指向。
它是人们社会需求的综合体现,是对“人为什么而活”的总体回答。
简单说就是指人们想要达到的人生境界或者说理解人生意义的基本标准。
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总目标。
2、找准人生坐标您活着是为了什么,追求什么?为什么要有科学的人生目的?心中是否有目标,是伟大与平庸的天渊之别,是聪明与愚蠢的重要分水岭。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是人生的定向器,决定着人们的奋斗目标、前进方向和人生轨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创业思维与创业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创业思维与创业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97bde68a5f0e7cd18525364c.png)
一、来源于创业者主观上强烈的创业意愿与兴趣; 二、来源于创业者的客观实践。
38
——首富的价值观
首富语录: ➢ 定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 ➢ 哈佛耶鲁不如敢闯敢干! ➢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王健林成功学: 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坚持精神
39
➢ 强化创业意识 ➢ 保持正向思维 ➢ 培养创新能力 ➢ 提升整体素养 ➢ 育成创业人格
Saras D. Sarasvathy(美) 创业思维五大原则提出者
11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创业是对机会的识别和发现 创业是对预先设定目标的实现
对吗?
12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创业首先要了解你手中的资源: 你是谁?你知道什么?你知道谁?你有什么资源?
所以 创业应当是资源驱动,而非目标驱动。 创业者应当运用各种已有资源创造企业,而非在既定
27
美国学者艾克·奥提奥 提出创业动机的四大类型
对成就的 需要
改变家庭 和个人经 济状况
创业 动机
对独立性 的偏好
控制的欲 望
28
大学生如何挖掘创业驱动力: 1、个人成长因素,即个人的价值追求;
当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具有较高期望时,创业作为 职业选择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2、团队合作因素,团队互补、高度合作, 创业冲动愈强。 1+1 > 2
天
作为创业者,你该优先考虑哪些因素呢?
你认为创业起步阶段真正该关注哪些因素?
43
• 材料:拼图玩具,织物碎条,两个房间(拼图房、织物房) • 分组:学生分组,5-7人一组 • 拼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越快越好 • 5分钟后,每个小组都抽调一个志愿者进入织物房间,作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三章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三章1](https://img.taocdn.com/s3/m/ddbaa8b49ec3d5bbfc0a7434.png)
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标:通过对中西方古代思想家都人性的评价,引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及人生观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三者及其相互关系,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的。
教学重点:1.人生观的类型和作用、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难点: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导入:(3分钟)提问:对一个人而言,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邪恶;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主要的影响或者决定因素是什么?一、世界观与人生观(15分钟)1.什么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人们对生活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2.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是形成科学人生观的重要前提人生观回答的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或者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案例:古希腊神话中有名的斯芬克司之谜。
在中西思想史上,思想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要影响世界观,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10分钟)人生目的回答的是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则是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对于社会实践结果所做出的预想和展望,它是人们实践活动自觉性与能动性的反映。
人的行为的这种目的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构成了个人人生观的核心,决定和制约着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如果我们把人生观比作一个系统,人生目的就是系统的发动机和动力源,从而在人的生命实践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观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338267375a417866f8f34.png)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引言: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同学们,你们也许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我怎么实现自我价值?在这堂课上,我们将一同来探讨这些人生观方面的问题。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谈人生观为什么要提到世界观?因为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观是什么?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观。
现在我们国家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所谓和谐指的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协调好人与其他一切事物的和谐才是真正和谐的社会。
这就是一种先进的世界观。
(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可提问同学)作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生活的态度。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也就是为什么活?怎样活?怎样的人生有意义?这三个问题。
这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新浪网文化频道曾经提出一个讨论:“人为什么活着?”编辑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艺术家杜尚认为一个人的生活不必负担太重,不必做太多的事,不必要有妻子、孩子、房子、汽车,放弃很多,也得到很多,他长时间地过着单身生活,没有平常人摆脱不清的麻烦,他觉得自己非常幸福。
而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如此洒脱?!我们活着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亲人、爱人、朋友的期待而活,是为了金钱、事业、爱情,还是纯粹为了快乐?当你终日为生存而奔波劳碌,当你为琐碎小事而烦恼痛苦,似乎“活着”本身已被遗忘。
下面是留言版上的一些留言:有积极入世的:人生不过几十春秋,人的价值,传统中国人的价值在于,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已经很好的把自己和社会融合在了一起,所以诸位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喋喋不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课堂讨论: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应该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明确人生应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讨论人生态度问题,有助于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从而知道应该如何对待生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重点
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怎样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授课过程
授课内容
学生活动
1、课程导入:采用、课程讲授:2多媒体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结合同学们自身实际加入案增图片等形式,例、加同学们的兴趣。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人生目的不同将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往直前:而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讨论人生目的问题,是为了认识生活应有的意义.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态度,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方面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在实践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
1、课堂提问: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有什么关系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世界观与3、拓展:人生观的关系、小结4
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不是凭空形成的,它是人们在世界观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逐渐产生和形成的。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链接:世界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正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等系列看法。因此,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关系: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案例展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发展过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同学们应当自觉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案
学年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院部:思政部
年级:2013级
专业:护理
任课教师:黄璐
教师职称:助教
使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授课题目
第三章树立正第一节确的人生观
授课时间
90分钟
授课地点
B117
教学目标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系统学习人生观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程导入人的生命过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恶劣;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视频展示:断臂钢琴男孩刘伟的意志人生
(二)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大学生身处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机遇期,也面临着艰巨的人生挑战,在人生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需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来应对挑战。
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人生需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当乐观
?人生要进取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价值,成就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