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检测1答案

合集下载

课堂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语文参考答案课堂检测语文参考答案语文课堂检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旨在检验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参加课堂检测是一种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检测结果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文课堂检测题目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1. 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概括本文的主旨?答案:本文主要介绍了课堂检测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的意义。

2.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课堂检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课堂检测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填空题1. “课堂检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_______。

”答案:形式2. “对于学生来说,参加课堂检测是一种很好的_______。

”答案:机会三、改错题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错误,请找出并改正:原句:他们的语文成绩是最好的,他们非常认真地学习。

改正:他们的语文成绩是最好的,他们非常认真地学习。

四、作文题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课堂检测的作文。

提示:课堂检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旨在检验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参加课堂检测是一种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检测结果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作文参考答案:课堂检测是我们学习中的一道重要关卡,它不仅能够检验我们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能够反映我们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

在课堂检测中,我们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参加课堂检测是一种很好的机会,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状况。

通过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够扎实,哪些知识点还需要加强。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将重点放在自己薄弱的环节上,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修改)试题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修改)试题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保密试卷类型A高二语文试题2017.10.9 说明:本试题是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请认真审题,用黑色签字笔规范书写到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

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

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

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

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

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

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

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

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滕王阁检测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滕王阁检测答案

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 有数。
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 悲随之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定数。
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 明时

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 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名句默写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 萍 水相逢,尽是 他 之客, .嗟乎!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 .劝勉易被外界环境干扰的人:酌贪泉而觉爽 。 .劝勉在逆境中有点灰心的人:处涸辙而相欢 。 .劝勉不珍惜时间的人: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朋友聚会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情境: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
典故运用的作用: (1)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2)精炼而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性。
试分析《滕王阁诗》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空间: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 时间: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
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 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各自发挥众星捧 月的作用。
翻译下列重点句子(请先在句中勾赋分点)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天天练10.18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天天练10.18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二语文天天练(一)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寒冬里,虽然万物在混沌和阴暗中沉睡,但是在这混沌和阴暗中,却正蓄势待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苏醒!②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失之偏颇....,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

③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④对于消费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发现一道物美价廉的创意美食,何尝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美事。

⑤毫无疑问,地区的动荡与失序,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西方强权干涉作为背后推手难辞其咎。

.....。

⑥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而韩非则是法家学派创始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说会道,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内涵。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B. 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C. 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D. 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3、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

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

⑴,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

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⑵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第二学期普通模块监测附答题纸及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第二学期普通模块监测附答题纸及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附答题纸及答案注意事项:.04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秩序。

不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

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

概而言之,中国传统社会,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亲亲,仁也。

”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

同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

因此,“仁”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已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扩展为对邻人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明代的王阳明则把“仁”的原则概括为“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情怀。

由此可见,“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同的或者相通的一面。

曾参总结孔子的思想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忠恕之道具有类似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在西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短小1在酒楼上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短小1在酒楼上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在酒楼上》阅读指导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解读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导引】:一、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化的旗手。

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另有代表作中篇《阿Q正传》。

一生创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近20本。

另有文化论著等。

《在酒楼上》作于1924年2月16日,后收于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二、字词梳理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加点字的读音。

如嚼.泥土白皑.皑堂倌.呷.酒踌躇..圹...踟蹰穴敷.衍寒暄.送殓.诳.三、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后复述故事,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文章分为四部分:(一)(1--7)回乡无聊去酒店。

(二)(8--21)巧遇朋友吕纬甫。

(三)(22--48)听纬甫叙说三件事。

(四)(49)分手。

【精要赏析】:1、肖像描写。

(1)让学生找出文中肖像描写的语句,思考:人物的外貌体现了吕纬甫的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明确:肖像描写在第11段。

(1)此处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对比过去与现在(2)如何认识“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中的“也”?明确:同样的乱蓬蓬却有不同的原因。

过去是无暇顾及小节,可看出积极进取、参与变革的青春活力、意气风发;现在则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可看出百无聊赖、人生失意的消极颓唐。

人物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语言描写。

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言描写句段,并理解其作用。

明确:(1)第19段的“圆圈理论”。

吕纬甫的这番自述在自嘲中含有一种清醒地认识,认识到自己变化的荒唐可笑,更认识到这种变化的不可避免。

(2)第26段的以前的“宏图伟愿”。

这种对自我悲剧人生的清醒认识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也使其身上的悲剧意味更加浓重,而知识分子内心软弱的一面也在不经意间自然表露出来。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检测1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检测1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启用前保密高二语文阶段检测(一)2018年9月16日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面。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古代“文人趣味”的生成与演变(节选) 李春青人们的美学观念、文艺思想固然受制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而趣味则是意识形态的心理基础。

趣味与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离开趣味作为基础,意识形态就成为空洞的口号与说教,而不能得到意识形态确证的趣味也只能表现为自生自灭的时尚与习俗。

因此可以说,趣味具有阶级性,也具有历史性。

“文”可视为中国古代贵族趣味的标志性符号。

在周代典籍中随处可见的“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它既包含着以等级观念为核心的贵族价值体系,又包含着以礼乐为核心的贵族趣味系统。

孔子赞扬周代的政治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今人则常常用“繁文缛节”来评说周代文化,这些都是对“文”这一趣味特征的理解。

“文”就是一切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包括典章制度、礼仪、知识系统、诗、乐、舞、建筑、绘画、雕塑、器物等,也包括贵族阶层在正式场合的一切言说。

这个“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

“道”可视为士人或士大夫阶层趣味的标志性符号。

秦汉之后,受过教育的布衣之士有机会进入官僚行列,于是已做官的读书人和希望做官的读书人就构成了新的社会知识阶层,即“士大夫阶层”。

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士大夫趣味结构的基本内涵。

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没有“道”的位置,它与士大夫阶层相伴而生。

士大夫阶层是春秋战国之际从原有贵族阶级蜕化而来的,他们在贵族文化基础上建构起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这就是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之学。

可以说,士人阶层一切精神文化的建构都是对他们所尊奉的“道”的诠释,而“道”也成为士人阶层文化心态、性情倾向与观念系统的综合性呈现。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专题检测.6.28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专题检测.6.28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二语文专题检测2018.6.28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就在数百年前就了。

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

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

他眼界开阔,,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

当然,戏剧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18.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高效课堂测试题参考答案

高效课堂测试题参考答案

“高效课堂”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教育、教师、学生、教室2.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身动、心动、神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3. 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作业、会总结、会记忆。

4、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5、让学生学会的课叫好课6. 独学、对学、群学。

7、教学线、知识线、情智线8、预习、展示、测评二、选择题:1、B;2、C;3、D;4、A;5、C。

三、简答1.高效课堂的评价:A、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

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C、“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E、评课三看: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2.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A、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拉练一参考答案 (2)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拉练一参考答案  (2)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期中考试前拉练一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1、D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C项,曲解文意。

根据原文,“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依据只是“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不包括西王母“后演变为月神嫦娥”。

3、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4. C 试题分析:A项,“错误的认识与感悟”表述错误,文中说的是“对驴似是一种误读的诗意”;B项,“在驴子被抵债送走后”不当,由原文可知,“猜谜”是出现在作者回忆之中的,当时驴子并未送走;D项,“强烈的愤怒”于文无据。

5. 文中有4处对驴叫的描写。

第一处评论文人对驴叫似乎误读,描摹了驴叫的慷慨粗犷,给人以安然。

引起下文。

第二处是驴初次到家夜晚的鸣叫,与美好的夜色呼应,让人心中安宁。

第三处是父子月下猜谜时鸣叫,与美好月色、父子愉快的心情相适应,有魅力脱尘俗。

第四处是驴子被杀前跑回家中时的悲鸣,像孩子的悲泣,令人心中震惊而伤感。

四处驴叫形成了全文的线索,贯穿了作者情感由安宁愉悦到悲愤不已的始终。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通读全文,找到文中有关“驴叫”的描写,然后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每一处描写的作用即可。

分析时注意结合上下文分析驴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叫的,叫声有什么特点,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和什么人、什么事相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等。

另外还要考虑到本文中“驴叫”出现了四次,分别在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贯穿了全文,起到了线索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文中某一细节的作用。

这类题目在回答时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在内容上有丰富文章内容、刻画人物、营造气氛、表达情感、展现主题等作用;在结构上有设置悬念、引人注意、贯穿全文,做线索等作用。

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将答案写具体,营造了什么气氛,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展现了怎样的主题,都要具体明白。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暑期检测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暑期检测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语文暑期检测题参考答案一、暑期学习内容考查(18分)(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答案:A 。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在门外。

内:在家里。

名词作状语。

)(2)刘病日笃(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形容词用作动词)(4)臣具以表闻(使……闻,动词的使动用法)(5)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年老之人,形容词用作名词)(6)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7)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8)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9)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10)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11)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1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1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2.C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

3.D (A项中“闵”,通“悯” B项中“悟”,通“晤” C 项中“趣”,通“取”)4.D (D项中“希冀”,古今同义,希望。

)5.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与B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省略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二)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每小题2分)6、B7、D8.答案:C (古时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或总角。

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即长到一定年龄的儿童)之年。

加冠又说“弱冠”:指二十岁。

9.D (“庭有枇杷树”一句是间接抒情,“瞻顾遗迹”一句是直接抒情)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4.B5.D(《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后世把只要是皇帝钦定的史书都叫正史,不限于二十四史。

)6.C(授襄州刺史,是张柬之在被罢政,失权后,要求回襄州养疾时给予的官职,不是因功所得。

)7.译文参见“参考译文”(1)涉、补、异、王佐各1分,句子通顺1分(2)“赋诗祖道”翻译正确2分,“临行”前省略张柬之,翻译正确1分,“于定鼎门外”为倒装,翻译正确1分,句子通顺1分【参考译文】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高一阶段性检测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高一阶段性检测答案
被用的太滥”。滥——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如,宁缺毋滥/滥用 职权/滥伐林木),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解释也是“如此”,即上 面的“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4分)
• 21.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 滥调”),容易滑向套板反应。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朝深一 层去想,勇于创新。(4分)
• 13.B(“其序在诗集的后面”错,见学案导学P20) • 14.A(诣:到,去) • 15.D
• 16.B • 三、 • 17.(1)不久进入广原,与元兵相遇,战败后,又召集走散和逃
亡的士兵,和邹洬一起奔走潮州。
•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 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 译文:于是约请宾客,准备车骑百余辆,想带领宾客(也称门客) 前往抗击秦军.)
• 8.C (分别为 缙——搢 陵——凌 见——现) • 9.C (C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取道;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 10.D (凡:总共) • 11.C (“逆贼”指吕师孟叔侄,上文说“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12.C (①几,几回;②几,几乎;③殆,几乎,接近于;④殆,
• 语言诙谐,涉笔成趣,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有时比直 截了当地说理,更易被人接受。
• 散文常见语言风格
• 豪放、激越-----阴柔、婉约 清新、明快-----沉郁、含蓄
• 质朴、通俗-----华丽、典雅 潇洒、旷达-----严谨、工整
• 舒缓、和平-----急骤、猛烈 活泼、幽默------细腻、隽永
• 2.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 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 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参考答案10.29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参考答案10.29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D (A项,“秀美的仪容和高雅的谈吐”只是一般人的印象,并不是基本条件;B项,邓艾直取成都并一举灭亡蜀国,对伐蜀之战的胜利起的是直接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C项,司马昭戏谑不避讳钟会家讳,不能表现他们的魏晋名士风度)2.C (文中使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旨在证明二人的出身不同造成的不同的人生结局)3.A (原文第一段中说“这种令人企羡的风度是否代表这一群体的全部”,说明魏晋风度除了“仪容秀美、谈吐文雅”,还有其他内容。

“二人争功”的悲剧在于魏晋风度里面所包含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排斥出身微贱的人士,哪怕是战功赫赫的将军也不行)4.A (B项,“同时起着衬托常大年的高大形象的作用”错误,这个人物的出现并不是用来衬托的。

C项,常大年乐于助人的品质主要是通过插叙来补充的。

D项,“寓示着常大年对小光很失望,不会再帮小光了”错误,文章并没有表达这种意思)5.①补充交代盆栽的来历,丰富小说内容,既照应上文常大年所说盆栽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因,又与下文小光逃离亲情的举动形成对比。

(3分)②丰富了常大年这个人物形象,突出其为人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分)6.①小光的这种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小光请求常大年帮他实现与家人团圆的心愿,体现的是留守儿童渴望亲情;后面请求常大年带他逃离家人,体现的是他因基础差而受承了巨大的压力,受不了家人的管束,渴望自由(2分)②作为家长一要认识到小孩子正是处于成长时期,需要家人的陪伴,尤其是父母的陪伴,如果关键时期没有在其身边,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到时来纠正就难了,像小光的成绩因为当时基础差就没有跟上去,学习起来特别费力且有压力,没有自信,这种情况在当今留守儿章中比比皆是;二不能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要看到孩子的品质,如小光小时候的懂事,对爷爷奶奶的孝顺,孩子有这些美好的品质,比什么都重要。

(4分,言之有理即可,观点2分,联系小说与实际分析2分)7.A (B“三百人”是原来选读商学经济系的人数,不是扩充为商学院之后三个系的总人数;C“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与“西南社会调查所”名称应互换;D “使岭南大学逐渐具有全国性与国际性”是未来目标而不是已经达成的现实。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暑期检测题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暑期检测题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二语文暑期学习内容检测题第I卷一、暑期学习内容考查(18分)(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刘病日.笃(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5)凡在故老.,犹蒙矜育(6)躬亲.抚养(7)夙遭闵凶.(8)猥以微贱..(9)愿陛下矜悯愚诚.(10)无以终.余年(11)保卒.余年(1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A、(1)(2)(6)(12)(13)//(3)//(4)(10)(11)//(5)(7)(8)(9)B、(1)(2)(6)(12)//(3)(4)(13)//(5)(7)(8)(9)(10)//(11)C、(1)(2)(6)(12)(13)//(3)(4)(10)(11)//(5)(7)(8)(9)D、(1)(2)(6)(12)(13)//(3)(10)//(4)(11)//(5)(7)(8)(9)2.下列对文言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薄,福分浅薄。

B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察举,考察后举荐。

C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表被动,被。

D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所以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5.下列句子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C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D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二)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回顾《项脊轩志》一文,完成6-9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室始洞然..(错杂)..(宽畅的样子)②桂影班驳③先妣抚.(抚摸)之甚惜④妪每.(每次)谓余曰⑤风移影动,姗姗..(美好的样子)可爱⑥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⑦其制.(规制、格局)稍异于前⑧或凭几学书..(学写字)⑨旧时栏楯..(栏杆,横的叫栏,纵的叫楯)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之意思)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 B.②⑤⑥⑦⑧⑩C.③④⑤⑧⑨D.①③⑥⑦⑨⑩7.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闺”,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试题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试题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保密试卷类型A高二语文试题2017.8.31 说明:本试题是对高一暑期作业的检测,请认真审题,用黑色签字笔规范书写到答题纸上。

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连绾表现着平等参透的关系,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

在所谓“三百篇”中,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动物之名义,才能开诚咏言;说是有内在的联系,更多的是不相干地相干着。

学士们只会用“比”、“兴”来囫囵解释,不问问何以中国人就这样不涉卉木虫鸟之类就启不了口作不成诗,楚辞又是统体苍翠馥郁,作者似乎是巢居穴处的,穿的也自愿不是纺织品。

汉赋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禽兽鳞介的谱系,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

”到唐代,花溅泪鸟惊心,“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非到蜡炬成灰不可,已岂是“拟人”、“移情”、“咏物”这些说法所能敷衍。

宋词是唐诗的“兴尽悲来”,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颓废,梳剔精致,吐属尖新,尽管吹气若兰,脉息终于微弱了。

接下来大概有鉴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绝妙好辞已被用竭,懊恼之余,便将花木禽兽幻作妖化了仙,烟魅粉灵,直接与人通款曲共枕席,恩怨悉如世情——中国的“自然”宠幸中国的“人”,中国的“人”阿谀中国的“自然”?孰先孰后?孰主孰宾?从来就分不清说不明。

儒家既述亦作,述作的竟是一套“君王术”;有所说时尽由自己说,说不了时一下子拂袖推诿给“自然”,因此多的是峨冠博带的耿介懦夫。

格致学派在名理知行上辛苦凑合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纠缠瓜葛把“自然”架空在实用主义中去,收效却虚浮得自己也感到失望。

释家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只不过是佛的舞台,以及诸般道具,是故释家的观照“自然”远景终究有限,始于慈悲为本而止于无边的傲慢——粗粗比较,数道家最乖觉,能脱略,近乎“自然”;中国古代艺术家每有道家气息,或一度是道家的追慕者、旁观者。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下学期单元过关检测 期末试题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下学期单元过关检测 期末试题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高二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记文学必须是真实的,这是传记作者、传记学者和读者的基本共识。

真实性被认为是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准则,这首先是由传记的历史属性决定的。

在《文学术语词典》中,卡登给传记下的定义是:一个人生平的记录,历史的一个分支。

显然,卡登不但给传记定义,而且还给传记定性,即传记是历史的。

可是,如果传记仅仅是历史的,那么传记与历史又有什么差别呢?传记不同于历史,一方面在于传记再现的对象不是纯粹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历史事件自然离不开它的扮演者——人,但历史中的人是一根红线,他的作用常常是用来串起事件之珠,而大写的人是隐而不见的。

传记中的人却截然不同,他是奔腾的洪流,时而劈山开道,时而平静如镜。

一件件事发生了,读者关注的却始终是这股洪流,直至它融入大海,传记便戛然而止。

确切说,传记不是全景式的《清明上河图》,而是一幅《蒙娜丽莎》式的肖像画。

前者无疑更贴近历史。

另一方面,从写作目的来说,历史学家的职责在于“通古今之变”,而传记作家则专注于传主的个性。

换言之,在历史著作中,我们读到的多半是时间的回旋递进、事件的来龙去脉、朝代的更迭兴衰,逐渐地领悟到历史车轮何以滚滚向前的内在逻辑。

相反,传记不是这种鸟瞰式俯视以抓起经脉,而是特写式聚焦,焦点始终对着孕育意蕴的细节——传记事实。

翻覆如云的情感、变幻莫测的心理、大难临头的危机都被一一剪辑制作,然后展示给读者的是一部个性历程的电影。

传记和历史存在着差异,但它们却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必须建基在事实之上,恪守事实的真实是它们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D(A“都需由正义原则来处理”错,原文是“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

B “忠恕之道类似于西方思想体系中的康德的绝对命令”错,是二者的“地位”类似。

C 原文对“礼”和“仁”的作用没有明确作比较,“礼……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有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能得出“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要靠‘礼’治”这一结论;同样“礼”治的目的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所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主要靠‘仁’的原则”也是错误的。

)(3分)2.B(“是为了阐述二人对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发展”不当,第二段引用孟子、王阳明的名言,是为了论证“仁”在儒家的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以及重要作用)(3分)3.C(说法太绝对)(3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A(王维的诗并没有表现松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3分)5.①运用比喻、铺排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松阳多样化的生态美,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句式灵活,整散结合,长短结合,使行文富有变化,有韵律美。

③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具体描写了松阳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松阳山水的惊叹。

(①②每点2分,第③点1分)6.①要善于借鉴,善于变劣势为优势。

②在发展中要注意保护乡村原有的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拒绝雷同化。

③要发展性保护,保持生命的活力,力争“活态传承”。

(每点2分,只要依据原文言之成理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B(从三方面介绍的是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分布情况,不是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分布情况)(3分)8.AB(C下折线显示未超过;D不能简单合并时间和年龄两方面信息得出这一结论;E材料二侧重从长沙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数据分析得出斑马线上的安全很重要的结论,而材料三则侧重说明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严管重罚的效果)(A2分,B3分,共5分)9.①交管部门:创新管理举措,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在线测学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在线测学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在线测学
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粗糙cāo红缯zēng乳酪lào
B.背负bèi 树冠ɡuān萌蘖niè
C.龟裂guī宋徽宗hui 贮藏zhù
D.谚语yàn 紫绡qiāo果梗ɡěnɡ
答案解析:A 点拨:B项“背”读bēi,C项“龟”读jūn ,D项“绡”读xiāo,前二者系多音字,D项系与形近字而误。

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A.醴酪纵然粗糙呕气
B.希奇薄膜烘干嘲讽
C.花序进贡移植吹嘘
D.气侯渣滓绚丽褐色
答案解析:C 点拨:皆因形、音都相近或相同而误。

A项“呕”应为“怄”,B项“希”应为“稀”,D项“侯”应为“候”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
B.醴酪(甜酒)日啖(品尝)
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绛囊(深红色)
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浑圆(全、满)
答案解析:C 点拨:A项“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程,B项“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状食品,D项“次第”:依次。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C.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答案解析:.D
1。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期中拉练一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期中拉练一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二语文期中拉练一参考答案2018.4.13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阅读1.B【解析】A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

2.B【解析】文章没有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

3.D【解析】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二)文学类4.C5.①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在;②作为集体记忆的故乡没有了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

6.作者期盼的“家园”:①既有传统民居建筑、公共活动场所这些留存集体记忆的物质文化场所,也有家训、族谱等非物质文化记忆;②村落还要有“原住民”。

应该在以下方面挽救:①采取措施,鼓励村民回村生活,特别是年轻人;②修复古民居、呵护乡村原有风貌;③保护民间之“风”,使其更好流传。

7.D(根据材料三图2,两年内34%的儿科医生有辞职计划,但并不等于他们一定辞职)8.A、E(B“职业环境有缺陷”与“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强加因果;C材料二没有对“低待遇”这一点作详细说明;D材料三图1显示,感受到“儿童用药短缺”这项困难的未达到70%)(5分。

答对一项给3分)9.①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扩大儿科医生培养规模。

②完善分级医疗体制,增加医疗资源供给。

③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儿科医生人身安全和职业尊严。

④改善儿科医生工作环境,降低儿科医生劳动强度。

⑤提高儿科医生工资待遇,增强儿科医生职业吸引力。

⑥加强医疗科普宣传,指导家长理性就医。

(4分。

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二、古诗文(一)文言文10.(3 分)C(由“后生”“明主”并列、“郁郁不得志”和固定句式“得非……乎”可判断)11. (3 分)A(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行云流水……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行书特点)12. (3 分)C(因不能制止族人砍伐墓地柏树出任绛州刺史)13.(10 分)(1)弟弟韦斌被叛贼抓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阶段检测(一)参考答案一、(一)1.B(A.趣味与意识形态相互作用,趣味是意识形态的基础,意识形态是趣味的确证。

故“意识形态决定趣味”这一说法错误。

C.在西周时期贵族阶层,没有“道”的位置,而非“地位较低”。

D.文人趣味在士大夫趣味中衍生,但主要是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雅化追求,文中没有谈及对于“道”的继承。

)2.C(文章论述了士大夫阶层及其文化系统的产生过程,但并没有对比哪个趣味系统更加高级。

) 3.C(文人是士人阶层的衍生,当士人阶层注意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便会将文化趣味投放到文艺创作中,但投入文艺创作不代表一定放弃政治理想,两者条件充分但不必要。

)(二)4.(3分)D.要表现老中医想不动声色地帮助人家,不想让人家知道真相而博得感激,文章这样写仍是表现其医德之高。

5.(5分)文章写老中医医术高超的手法有:①对比手法。

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病之重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县医院治不好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

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从容诊断,毫不忙乱。

③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老中医从容自信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再去找他。

而母亲真的痊愈了。

(每点概括1分,分析1分。

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两点给5分)6.(6分)所起作用有:①推动情节发展。

正因为我怀疑青花瓷瓶的价值,才有下文我去赎瓶子发现瓶子真相,看到老中医的高尚品质的情节。

使情节出现起伏,吸引读者。

我的愤怒使情节骤然紧张,而后又逐渐缓和,这样故事就起伏有致,使读者很想继续看下去。

②使情节内容更为完整丰富。

此情节的存在和使后文出现揭示青花瓷瓶的价值和老中医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的内容,展示给人一个完整的故事和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这样就使文章内容更为完整丰富。

③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

正是我的怀疑使后文表现老中医高尚智慧的情节出现,使老中医形象更为突出。

④使主题更为突出。

此情节的存在使老中医的品质高尚更为突出,这样就使文章赞美人间真善美的主题更为突出。

(每点概括1分,分析1分。

答到3点给满分)(三)7.D解析:“使得其所获的孽利与其所受的惩罚相比微不足道”表述意思语文相反,与原文对照,是“使得其所受惩罚与其所获得孽利相比微不足道”而非“使得其所获得孽利与其所受惩罚相比微不足道”。

8.B解析:“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曲解原文,通过材料二第三段以及文本中对士兵跟着他进城,取来了粮食和衣服,让他们装载而回。

邓公长更加感激,就焚烧了他的贼巢,率同伙数千人来归降。

邓公长已投降,只有冯晓凭借险要的地势不降服。

孔镛挑选二百壮士,乘夜抵达化州。

冯晓仓皇逃跑藏匿,孔镛俘获了他的妻儿而回,(孔镛)对他们抚恤丰厚,冯晓也投降了。

(孔镛)治理的政绩闻名于朝廷,皇上赐诰命褒奖。

家有丧事,服丧完毕后,改到广西任职。

瑶人听说孔镛来了,都远远地躲避。

不久(孔镛)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视贵州。

清平部酋人阿溪性情倔强不驯顺,而且很狡猾,守御大臣都收受阿溪的贿赂,阿溪更加骄横不可制服。

孔镛到任,询问得知阿溪所亲近的两人。

于是用计擒住阿溪,对他处以磔刑。

孔镛居官廉洁,任职三十余年,都在边陲,接触瘴气成病。

乞求退休,皇上没有应准。

弘治二年被召为工部右侍郎,在赴任的路上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二)15.C(“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错,此处应是诗人想象家人们也在思念自己,因而遥望着天际的孤帆,期盼着自己的归去。

)16.①首联选取了“落叶”“鸿雁”“长江”的典型意象,点明季节,描绘了一幅凄凉寒冷的深秋景象。

(2分)②一个“寒”字,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早寒”,又渲染了秋天的寒意,还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失意悲凉。

(2分)③首联采用起兴(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奠定全诗悲凉迷茫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思乡与或出世或归隐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情作铺垫,结构上也与诗歌的最后一句相呼应。

(2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①“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在襄水之曲,所以这样说。

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所以说“襄水曲”。

②“遥隔”句:指思乡之情遥隔云端。

楚:襄阳古属楚国。

③“迷津”句:《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的故事。

这里是慨叹人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

津:渡口。

④平海:指水面平阔。

古时也称江为海。

译文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归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赏析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

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

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

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

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

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

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

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

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

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襄水”,亦即“襄河”。

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

“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

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

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

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

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

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

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

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

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

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三、17.B[“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

“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

“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

指点,评说;江山,国家。

“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

“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

“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18.D(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

)19.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

)20.①“时不时想”改为“感念”②“送了”改为“惠赐”③“指出”改为“指正”④“前路”改为“前程”⑤“丁点心意”改为“一片心意”或者“区区此心”。

21.配送机器人到达目的地后,顾客可以通过点击手机APP链接、输入取货验证码和人脸识别这三种方式取货,顾客收货后,机器人配送任务完成。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