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系统模型与模型化3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概述
建立方框图 考虑信息相关性 考虑准确性 考虑集结性 抓主要矛盾 清晰明了 精度要求适当 尽量使用标准模型
17
概述 构建模型的一般原则
建立方框图 一个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 建立方框图的目的是简化对系统内部 相互作用的说明。用一个方框代表一 个子系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用 子系统的连接方式来表示。系统的结 构就很清晰。
专家,应重述自己的理由)。 如果修正自己的观点,也应叙述改变理由。 组织者回收专家们的新评论和新争论,与第二 步类似地统计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 总结专家观点,形成第四张调查表。其重点在 争论双方的意见。
44
概述 模型化的基本方法
Delphi(德尔菲)法
复核式的第四轮调研
发放第四张调查表,专家再次评价和
18
概述 构建模型的一般原则
建立方框图
19
概述 构建模型的一般原则
考虑信息相关性 模型中只应包括系统中与研究目的 有关的那些信息 考虑准确性 建模时,对所收集的用以构模的信 息应考虑其准确性 考虑集结性 建模时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因素是把 一些个别的实体组成更大的程度。
20
概述 构建模型的一般原则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1
概述 模型的定义
模型可以说是现实系统的替代物。 模型是现实系统的理想化抽象或简洁 表示,它描绘了现实系统的某些主要 特点,是为了客观地研究系统而发展 起来的。
2
概述 模型的特征
它是现实世界部分的抽象和模仿 它是由那些与分析的问题有关的因素 构成的
它表明了有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张调查表。第三张调查表包括事件、 事件发生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以及事 件发生时间在四分点外侧的理由。
第三章 模型与模型化
第三章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第一节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帮助我们了解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说了解和掌握
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
第二节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
第一节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一、结构模型:就是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 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 集合体的系统的模型。
去掉强连接要素?两个有强连接关系的要素可以 互相替代。 去掉越级二元关系?间接影响(可达)关系可以 通过直接影响关系推知。 去掉自身到达关系?这类关系是不言自明的。
再回顾一下可达矩阵的计算:
• • 在邻接矩阵上加上单位阵(自身到达的二元关系) 经过多次自乘,找到所有间接到达关系(越级二元关系)
五、有向图的基本概念
六、图的矩阵表示法
1、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表示系统 要素间基本二元关系或直接联系情况的方阵。 二元关系是指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所约 定的一种需要讨论的、存在于系统中的两个要 素之间的关系。
aij=
邻接矩阵的特性如下: 1)矩阵A的元素全为零的行所对应的节点称 作汇点,即只有有向边进入而没有离开该节 点。 2)矩阵A的元素全为零的列所对应的节点称 作源点,即只有有向边离开而没有进入该节 点。 3)对应每一节点的行中,其元素值为1 的数 量,就是离开该节点的有向边数。 4)对应每一节点的列中,其元素值为1 的数 量,就是进入该节点的有向边数。
√
L1 ={S5}
P1-L0-L1 P1-L0-L1L2
3 4 6
3
3,4,6 4, 6 4, 6
3
3 3, 4 , 6 3, 4 , 6
3
第一节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帮助我们了解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说了解和掌握
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
第二节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
第一节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一、结构模型:就是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 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 集合体的系统的模型。
去掉强连接要素?两个有强连接关系的要素可以 互相替代。 去掉越级二元关系?间接影响(可达)关系可以 通过直接影响关系推知。 去掉自身到达关系?这类关系是不言自明的。
再回顾一下可达矩阵的计算:
• • 在邻接矩阵上加上单位阵(自身到达的二元关系) 经过多次自乘,找到所有间接到达关系(越级二元关系)
五、有向图的基本概念
六、图的矩阵表示法
1、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表示系统 要素间基本二元关系或直接联系情况的方阵。 二元关系是指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所约 定的一种需要讨论的、存在于系统中的两个要 素之间的关系。
aij=
邻接矩阵的特性如下: 1)矩阵A的元素全为零的行所对应的节点称 作汇点,即只有有向边进入而没有离开该节 点。 2)矩阵A的元素全为零的列所对应的节点称 作源点,即只有有向边离开而没有进入该节 点。 3)对应每一节点的行中,其元素值为1 的数 量,就是离开该节点的有向边数。 4)对应每一节点的列中,其元素值为1 的数 量,就是进入该节点的有向边数。
√
L1 ={S5}
P1-L0-L1 P1-L0-L1L2
3 4 6
3
3,4,6 4, 6 4, 6
3
3 3, 4 , 6 3, 4 , 6
3
《系统工程》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作用1:模型本身是人们对客体系统一定程度研究结果 的表达。这种表达是简洁的、 形式化的。
作用2:模型提供了脱离具体内容的逻辑演绎和计算的 基础,这会导致对科学规律、理论、原理的发现。
作用3: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试验。
总之,模型研究具有经济、方便、快捷和可重复的特 点。
3.1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模型化的本质、作用及地位(2)
模型的概念:模型是现实系统的理想化抽象或简洁表示,描 绘了现实系统的某些主要特点,是为了客观地研究系统而发 展起来的。
构建模型时,要兼顾现实性和易处理性。考虑到现实性,模 型必须包含现实系统的主要因素;考虑到易处理性,模型要 采取理想化的办法,即合理简化。
3.1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模型与模型化的定义(2)
系统模型是一个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 某种确定的形式(如:文字、符号、图表、数学公式 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知识。
注:对同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建立 不同的系统模型;另一方面,同一种模型也可以代 表多个系统。例如:y = k x ( k为常数 )
几何上:代表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代数上:代表比例关系 设 k = 2π , x 代表直径,则 y 表示圆周长 设k 表示弹性刚度, x 表示伸长量,则 y 表示弹簧力大小 设 k = a 表示加速度, x = m 代表质量,则 y 表示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
3.1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模型的分类(1)
系统种类繁多,作为系统的描述—系统模型的种类也是很多的。 系统模型的第一种分类方法分为物理模型、文字模型、数学模 型三大类。
系统模型
物理模型
文字模型
数学模型
现实 比 相 实体 例 似 系模 模 模 统型 型 型
网 图 逻解 络 表 辑析 模 模 模模 型 型 型型
作用2:模型提供了脱离具体内容的逻辑演绎和计算的 基础,这会导致对科学规律、理论、原理的发现。
作用3: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试验。
总之,模型研究具有经济、方便、快捷和可重复的特 点。
3.1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模型化的本质、作用及地位(2)
模型的概念:模型是现实系统的理想化抽象或简洁表示,描 绘了现实系统的某些主要特点,是为了客观地研究系统而发 展起来的。
构建模型时,要兼顾现实性和易处理性。考虑到现实性,模 型必须包含现实系统的主要因素;考虑到易处理性,模型要 采取理想化的办法,即合理简化。
3.1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模型与模型化的定义(2)
系统模型是一个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 某种确定的形式(如:文字、符号、图表、数学公式 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知识。
注:对同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建立 不同的系统模型;另一方面,同一种模型也可以代 表多个系统。例如:y = k x ( k为常数 )
几何上:代表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代数上:代表比例关系 设 k = 2π , x 代表直径,则 y 表示圆周长 设k 表示弹性刚度, x 表示伸长量,则 y 表示弹簧力大小 设 k = a 表示加速度, x = m 代表质量,则 y 表示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
3.1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模型的分类(1)
系统种类繁多,作为系统的描述—系统模型的种类也是很多的。 系统模型的第一种分类方法分为物理模型、文字模型、数学模 型三大类。
系统模型
物理模型
文字模型
数学模型
现实 比 相 实体 例 似 系模 模 模 统型 型 型
网 图 逻解 络 表 辑析 模 模 模模 型 型 型型
第三章系统模型ppt课件
构 组织构造ISM小组( 10人左右)
模 设定问题
型 原 理
选择系统要素,制定系统明细表。 构思有向图,建立连接矩阵和可达矩阵。
对可达矩阵进行分解,建立结构模型。
由结构模型转化为解析结构模型。
15
设定 问题 、形 成意 识模
型
找出 影响 要素
要素 关系 分析 (关 系图
)
建立可
达矩阵 (M)和缩 减 矩阵 (M/)
系统模型的分类及特征比较
6
三 1 建模的原则 、 (1)现实性:把本质的东西和关系反映进 建 去,非本质的东西去掉,而又不影响反映 模 现实的真实程度。
的 (2)简明性:模型既要精确,又要简明。
原 (3)适应性:在运算分析方面、适应问题
则 的变化、操作方面等具有适应性。
及 (4)完整性
常 用
(5)规范性:尽量借鉴标准形式。
统计分析法:系统结构不很清楚,且不允许直接 进行实验的系统,可以采用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的方法建立系统模型。
类似法:建立系统的类似模型。拟合法
启发性思考法。
9
建
立 单 摆 简
设一个质量为m,长度为l的摆,其 偏离中心线的角度为θ(θ 很小),
θ(t)st:
θ
谐l
ml
d 2
dt 2
mg
0
运
矩阵元素为1对应的列要素的集合。即:
R(Si ) S j N rij 1
(N为节点集合,rij=1表示 Si 与Sj关联)
22
(2)要素Sj的先行集A(Sj)——R中第Sj 列矩 阵元素为1所对应的行要素的集合。即:
A(S j ) Si N rij 1
(3)共同集合T——可达集R(Si)与先行集 A(Sj)的交集等于先行集A(Sj)的要素集合, 即:
第3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5. 新进展——软计算或“拟人”方法(人工神经 网络、遗传算法等); 新型网络技术(Petri网等); ……
4. 模型的构建
(1)建模的一般原则 • 建立方框图 • 考虑信息相关性 • 考虑信息准确度 • 考虑集结性
(2)建模的基本步骤
①明确建模的目的和要求; ②对系统进行一般语言描述; ③弄清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变量)及其相互 关系(结构关系和函数关系); ④确定模型的结构; ⑤估计模型的参数; ⑥实验研究; ⑦必要修改。
S={ S1 , S2 , S3, S4, S5, S6, S7}; Rb={ (S2, S1),(S3, S4),(S4,S5),(S7,S2), (S4, S6),(S6,S4)}
(2)有向图表示 • 节点 • 有向弧
有向图实例
5
6
4
3
1
2
(3)系统结构的矩阵表示
•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图的基本矩阵表 示,用于描述图中各节点两两之间的关系。
3.模型的分类
模 型
概 念
符号
形象
类比
仿真
思维
描述
字句
图示
数学
物理
图象
几种典型的系统模型
1. 2. 3. 4. 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SS (State Space) SD (System Dynamics) CA (Conflict Analysis)
①
可达集R(Si)。系统要素Si的可达集是在可达矩阵或有 向图中由Si可到达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记为R(Si)。 其定义式为: R(Si)= { Sj | Sj∈S,mij = 1,j = 1,2,…,n i = 1, 2,…,n } ② 先行集A(Si)。系统要素Si的先行集是在可达矩阵或有 向图中可到达Si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记为A(Si)。 其定义式为: A(Si)= { Sj | Sj∈S,mji = 1,j = 1,2,…,n i = 1, 2,…,n } ③ 共同集C (Si)。系统要素Si 的共同集是Si在可达集和先 行集的共同部分,即交集,记为C (Si) 。其定义式为: C(Si)= { Sj | Sj∈S,mij = 1, mji = 1, j = 1,2,…,n i = 1,2,…,n }
系统工程系统模型与模型化PPT课件
第25页/共103页
• 考虑结集性
建模时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因素是把一些 个别的实体组成更大实体的程度。例如,在工 厂系统中,上述图的描述形式能满足厂长的工 作需要,但是它不能满足车间管理人员的需要, 因为车间管理人员是把车间的每个工段作为一 个单独实体的。对于活动的表示,也应考虑到 结集性。例如,在导弹防护系统的研究中,有 的项目并不需要对每次导弹发射进行详细计算, 只要用概率函数表示第2多6页/次共10发3页射所得到的结果就
29
第29页/共103页
模型化的基本方法 1、理论分析法(“白箱”系统) 2、实验法、数据分析法(“黑箱”系统+实验观
察、数据分析) 3、类比方法 4、利用“人工现实系统” 5、程序设计方法
第30页/共103页
1、理论分析法
• 理论分析法就是深入剖析问题,研究系统内部细节 (结构、函数关系)。
• 利用逻辑演绎方法,从公理、定律导出系统模型。 • 例如,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
dx ax dt
该模型是用线性微分方程表示的动态、线性、 连续时间模型。而且,该模型中参数a为常量, 不会随机改变,因此也是确定性模型。另外该模 型不考虑年龄、性别、国籍、出生率、死亡率等 因素,故而也是非常笼统的宏观模型。
第12页/共103页
修正的人口模型
在现实生态系统中,人口少则可利用的资源多, 人口增长速度就大,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态系 统饱和,人口增长速度又将下降,因此在人口模型 中,用a(1-bx)代替a更合理。
概念
符号 形象 类比 仿真
思维 描述 字句 图示 数学 物理 图像
图 模型分类
5
第5页/共103页
数学 模型
根据特性 分类
根据描述 形式分类 符号 模型
• 考虑结集性
建模时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因素是把一些 个别的实体组成更大实体的程度。例如,在工 厂系统中,上述图的描述形式能满足厂长的工 作需要,但是它不能满足车间管理人员的需要, 因为车间管理人员是把车间的每个工段作为一 个单独实体的。对于活动的表示,也应考虑到 结集性。例如,在导弹防护系统的研究中,有 的项目并不需要对每次导弹发射进行详细计算, 只要用概率函数表示第2多6页/次共10发3页射所得到的结果就
29
第29页/共103页
模型化的基本方法 1、理论分析法(“白箱”系统) 2、实验法、数据分析法(“黑箱”系统+实验观
察、数据分析) 3、类比方法 4、利用“人工现实系统” 5、程序设计方法
第30页/共103页
1、理论分析法
• 理论分析法就是深入剖析问题,研究系统内部细节 (结构、函数关系)。
• 利用逻辑演绎方法,从公理、定律导出系统模型。 • 例如,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
dx ax dt
该模型是用线性微分方程表示的动态、线性、 连续时间模型。而且,该模型中参数a为常量, 不会随机改变,因此也是确定性模型。另外该模 型不考虑年龄、性别、国籍、出生率、死亡率等 因素,故而也是非常笼统的宏观模型。
第12页/共103页
修正的人口模型
在现实生态系统中,人口少则可利用的资源多, 人口增长速度就大,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态系 统饱和,人口增长速度又将下降,因此在人口模型 中,用a(1-bx)代替a更合理。
概念
符号 形象 类比 仿真
思维 描述 字句 图示 数学 物理 图像
图 模型分类
5
第5页/共103页
数学 模型
根据特性 分类
根据描述 形式分类 符号 模型
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例:耐用消费品新旧更替模型
考察一个国家某类耐用消费品(冰箱、洗衣机等)拥有情 况。假设家庭购买新冰箱并一直使用到其损坏或者报废。故任 一时刻,全国有一个用了不同时间的冰箱拥有量的分布,为建 立系统模型,做如下假定:
(1)假定以一年为单位考察不同使用年限的冰箱的拥有量。
(2)任何已使用了 i 年的冰箱至少还能使用一年的概率为
模型是对客体的抽象,由它得到的结果必须 再拿到现实中去检验。
三、模型的分类(见图3-2)
模型
概念
符号
形象
类比 仿真
思维 描述 字句 图示 数学 物理 图像 图3-2 模型分类
四、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 1.建立方框图 2.考虑信息相关性 3.考虑准确性 4.考虑结集性
五、建模的基本步骤 ① 明确建模的目的和要求 以便使模型满足实
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第二节: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1.系统结构模型化基础
结构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结构→结构模型→结构模型化→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一个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 解释的过程。
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是系统优化 分析、设计与管理的基础
2.系统结构表达及分析方法 理解系统结构的概念
(构成系统诸要素间的关联方式或关系)及其 有向图(节点与有向弧)和矩阵(可达矩阵等) 这两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系统二元关系表达: Rb= {(Si ,Sj) |Si RSj, Si ,Sj ∈S,i,j=1,…,n}
例3-1
某系统由七个要素(S1,S2,…,S7)组 成响。S4、经S过4影两响两S判5、断S认7影为响:SS2、2影S响4和SS1、6相S互3影影 响。这样,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可用要素集 合S和二元关系集合Rb来表达,其中:
第三讲 系统工程模型和模型化
建模的主要方法
1.推理法 (1)对象:比较简单的白箱系统; (2)方法:利用自然科学的各种定理、定律(如物理、化 学、数学、电学的定理、定律)和社会科学的各种规 律(如经济规律),经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可以得 到S的数学模型。 生产优化安排的数学模型 某化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已知:生产A产品一公斤 需耗煤9T,电力4000度和3个劳动日,可获利700元;生产B 产品一公斤需耗煤4T,电力5000度和10个劳动日,可获利 1200元。因条件限制,这个厂只能得到煤360T,电力20万 度和劳动力300个,问:如何安排生产(即生产A、B产品各 多少?)才能获利最多,请建立解决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 尽量使用标准模型 在建立一个实际系统的模型 时,应该首先大量调阅模型库中的标准模型,如 果其中某些可供借鉴,不妨先试用一下。如能满 足要求,就应该使用标准模型,或者尽可能向标 准模型靠拢。这样有利于比较分析,有利于 节省 费用和时间
建模的主要方法
针对不同的系统对象,可用以下方法建造系统的数学模型:
建模的主要方法
设生产A、B产品各为x1,x2公斤,则此问题变为求x1,x2 满足下列条件:
9 x1+4 x2 ≦360 4 x1+5 x2 ≦200 3 x1+10 x2 ≦300
(1)
x1≧0, x2≧0
使得总获利最大: max 7 x1+12 x2
(2)
显然(1)为约束条件,(2)为目标函数,这是一个典型的 线性规划模型。
4. 系统建模方法
• 系统模型的要求 • 建模的原则
• 建模的主要方法
系统模型的要求
• 真实性 要求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系统 的客观实际,应把系统本质特征和关系反映进 去,而把非本质的东西去掉,但又不影响反映 本质的真实程度。也就是说,系统模型应有足 够的精度,以保证它的真实性。精度要求不仅 与研究对象有关,而且与所处的时间、状态和 条件有关。因此,为满足真实性要求,对同一 对象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提出不同的精度要求。
第3章 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ppt
6)关联——表述系统不同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020/1/15
6
3.1系统模型概述
(2)特征
系统模型反映着实际系统的主要特征,但它又区别于 实际系统而具有同类问题的共性。一个通用的系统模型应 具有如下的三个特征:
1)是实际系统的合理抽象和有效的模仿; 2)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 3)表明了有关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定量关系。
同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建立不同的系 统模型。
同一种模型也可以代表多个系统。
2020/1/15
5
3.1系统模型概述
系统模型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系统——即模型描述的对象; 2)目标——即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 3)组分——构成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4)约束条件——是指系统所处的客观环境及限制条件; 5)变量——表述系统组分的变量,包括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 状态变量(空间、时间)等
2020/1/15
15
3.1系统模型概述
模型
实物模型
抽象模型
原样模型
相似模型
模拟模型
图式模型
数学模型
实体模拟模型
计算机模拟模型
图 3.1 模型的分类
2020/1/15
16
3.2系统建模方法
3.2.1对系统模型的要求和建模的原则
(1) 对系统模型的要求:现实性、简明性、标准化
1)现实性 —— 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客观实际,
模型法既避免了实验法的局限性,又避免了抽象法 的过于概念化,所以成为现代工程中一种最常用的研究 方法。
2020/1/15
10
3.1系统模型概述
在系统工程中广泛地使用系统模型还出自于下面的 考虑:
系统工程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29
2、有向图表达
由节点和连接各节点的有向弧(箭头线)组成 节点表示要素,有向弧表示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
由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最少的有向弧数称为节点间的通路长度(路长) 从某节点出发,沿着有向弧通过其他某些节点各一次可回到该节点时,形成 回路。呈强连接关系的要素节点间具有双回路。
30
12
11
10 8 9 4 7 6 1
21
§2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1.系统结构模型化基础
结构
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结构模型 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关联情况的模型 结构模型化 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的过程 结构分析 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解释的过程
§2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系统结构模型化的目的
可达矩阵、缩减矩阵和骨架矩阵的运算关系 掌握解释结构模型建模的规范方法,会建立递阶 结构模型 了解建立结构建模的实用方法
§1 概述
模型 现实系统的替代物 对实体系统的某种抽象 模型有三个特征: 1.它是现实世界部分的抽象或模仿; 2.它是由那些与分析的问题有关的因素构成; 3.它表明了有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一个受外力F作用下的物体M,其动力学
系统的数学模型,在不同使用环境下有不同精度 等级,应该适当选择。
建模的一般原则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v足够小时,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其符合精度要求的
数学模型为
当速度v提高到必须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时,则其符合精度要求的数学模型为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3×108m/s时,按相对论原理,此时M将不是
28
二元关系是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所约定的两个要 素之间的关系,通常有影响关系、因果关系、包含关系、 隶属关系等
2、有向图表达
由节点和连接各节点的有向弧(箭头线)组成 节点表示要素,有向弧表示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
由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最少的有向弧数称为节点间的通路长度(路长) 从某节点出发,沿着有向弧通过其他某些节点各一次可回到该节点时,形成 回路。呈强连接关系的要素节点间具有双回路。
30
12
11
10 8 9 4 7 6 1
21
§2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1.系统结构模型化基础
结构
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结构模型 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关联情况的模型 结构模型化 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的过程 结构分析 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解释的过程
§2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系统结构模型化的目的
可达矩阵、缩减矩阵和骨架矩阵的运算关系 掌握解释结构模型建模的规范方法,会建立递阶 结构模型 了解建立结构建模的实用方法
§1 概述
模型 现实系统的替代物 对实体系统的某种抽象 模型有三个特征: 1.它是现实世界部分的抽象或模仿; 2.它是由那些与分析的问题有关的因素构成; 3.它表明了有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一个受外力F作用下的物体M,其动力学
系统的数学模型,在不同使用环境下有不同精度 等级,应该适当选择。
建模的一般原则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v足够小时,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其符合精度要求的
数学模型为
当速度v提高到必须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时,则其符合精度要求的数学模型为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3×108m/s时,按相对论原理,此时M将不是
28
二元关系是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所约定的两个要 素之间的关系,通常有影响关系、因果关系、包含关系、 隶属关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B=(1S,)2=,…{ S,i |nSi
∈S, }
C(Si)=
B(Si)
,
如在于图4-5所对应的可达矩阵中, B(S)={S3,S7}。 7区中域的当。阴Si为影S部的分起C始(集Si)(覆终盖止到集了)整要个素时A(,S相i)当(于R使(图Si4)- )
这样,要区分系统要素集合S是否可分割,只要研 究系统起始集B(S)中的要素及其可达集(或系统终止 集相E对(独S立i))中就的行要了素。及其先行集要素 )能否分割(是否
∏(S)=P1,P2 = {S3, S4, S5, S6} ∩{S1, S2, S7} 。 这时的可达矩阵M变为如下的块对角矩阵:
P1 M(P)=
P2
3 4 5 6 1 27
3 1 1 1 1
4 0 1 1 1 5 0 0 1 0
O
6 0 1 1 1
1
2
O
1 0 0
1 1 0
7
1 1 1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三)建立递阶结构模型的规范方法
• 建立反映系统问题要素间层次关系的递阶
结构模型,可在可达矩阵M的基础上进行, 一般要经过区域划分、级位划分、骨架矩 阵提取和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等四个阶段。 这是建立递阶结构模型的基本方法。
• 现以例4-1所示问题为例说明:
• 与图4-5对应的可达矩阵(其中将Si简记为i)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6
利用起始集B(S)判断区域能否划分的规则如下:
在B(S)中任取两个要素bu、bv:
① 如果R(bu)∩ R(bv)≠ψ(ψ为空集),则bu、bv及
R(bu)、 R(bv)中的要素属同一区域。若对所有u和 v均有此结果(均不为空集),则区域不可分。
② 如果R(bu)∩ R(bv)=ψ,则bu、bv及R(bu)、 R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7
为对给出的与图4-5所对应的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划分, 可列出任一要素Si(简记作i,i=1,2,…,7)的可达集R (Si) 、先行集A(Si) 、共同集C (Si),并据此写出系统 要素集合的起始集B(S),如表4-1所示:
表4-1 可达集、先行集、共同集和起始集例表
为: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1
1 2 3 4 56 7
1 1 0 0 0 0 0 0
2 1
1
0
0
0
0
0
3 0 0 1 1 1 1 0
M = 4 0
0
0
1
1
1
0
5 0 0 0 0 1 0 0
6 0 0 0 1 1 1 0
7 1 1 0 0 0 0 1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2
1.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即将系统的构成要素集合S, 分割成关于给定二元关系R的相互独立的区 域的过程。
③ 共同集C (Si)。系统要素Si 的共同集是Si在可达集和先
行集的共同部分,即交集,记为C (Si) 。其定义式为: C(Si)= { Sj | Sj∈S,mij = 1, mji = 1, j = 1,2,…,
n } i = 1,2,…,n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4
系统要素Si的可达集R(Si) 、先行集A(Si) 、共 同集C (Si)之间的关系如图4-7所示:
首先以可达矩阵M为基础,划分与要 素Si(i = 1,2,…,n)相关联的系统要素 的类型,并找出在整个系统(所有要素集 合S)中有明显特征的要素。
有关要素集合的定义如下: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3
① 可达集R(Si)。系统要素Si的可达集是在可达矩阵或有
向图中由Si可到达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记为R(Si)。 其定义式为:
9
2.级位划分
区域内的级位划分,即确定某区域内各要素所处 层次地位的过程。这是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的 关键工作。
设L为2,P最是…大由,级区L位l表域数示划)从分,高得则到到级低的位的某划各区分级域的要要结素素果集集可合合写(,出其若:中用∏lL1, (P)=L1,L2 ,…,Ll 。 某系统要素集合的最高级要素即该系统的终止集 要素。级位划分的基本做法是:找出整个系统要 素集合的最高级要素(终止集要素)后,可将它 们去掉,再求剩余要素集合(形成部分图)的最 高级要素,依次类推,直到确定出最低一级要素 集合(即Ll)。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10
为此,令LO=ψ(最高级要素集合为L1,没有零级要 素),则有:
L1={Si|Si∈P-L0,C0(Si)= R0(Si),i=1,2,…,n} L2={Si|Si∈P-L0-L1,C1(Si)= R1(Si),i<n}
Si
R(Si)
A(Si) C (Si) B(S)
1
1
1,2,7
1
2
1,2
2,7
2
3
3,4,5,6
3
3
3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5,6
3,4,6
4,6
5
5
3,4,5,6
5
6
4,5,6
3,4,6
4,6
7
1,2,7
7
7
7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8
因为B (S ) = {S3,S7} ,且有R(S3)∩ R(S7) = {S3, S4, S5, S6} ∩{S1, S2, S7} =ψ,所以S3及S4, S5, S6, S7与 S1, S2分属两个 相对独立的区域,即有:
R(Si)= { Sj | Sj∈S,mij = 1,j = 1,2,…,n } i = 1,2,…,n
② 先行集A(Si)。系统要素Si的先行集是在可达矩阵或有
向图中可到达Si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记为A(Si)。 其定义式为:
A(Si)= { Sj | Sj∈S,mji = 1,j = 1,2,…,n } i = 1,2,…,n
A(Si)
C (Si)
Si
R(Si)
图4-7 可达集、先行集、共同集关系示意图
2020年6月2日2时39分
5
④ 起始集B(S)和终止集E(S)。系统要素集合S的起始
集是在S中只影响(到达)其他要素而不受其他要素影 响(不被其他要素到达)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记为B (S)。 B(S)中的要素在有向图中只有箭线流出,而 无箭线流入,是系统的输入要素。其定义式为:
(bv)中的要素不属同一区域,系统要素集合S至少可 被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利用终止集E(S)来判断区域能否划分,只要判 定“A(eu)∩ A(ev)” (eu、ev为E (S)中的任意 两个要素)是否为空集即可。
区域划分的结果可记为: ∏(S)=P1,P2,…,Pk,…,Pm (其中Pk为第k个相对独立区域的要素集合)。经过区域 划分后的可达矩阵为块对角矩阵(记作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