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地区晚古生代年代地层的划分

合集下载

广西地质构造单元情况)

广西地质构造单元情况)

构造单元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又称大地构造单元。

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在晚三叠世以前经历了海水覆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其中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也有相对隆起和相对凹陷的区域,隆起区有的长期露出水面为剥蚀区,凹陷区则接受沉积。

根据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及区域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广西划分为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广西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板块范畴,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华南活动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9个四级构造单元。

桂北隆起三级构造单元。

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

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

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

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

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

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

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

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

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

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桂东北—桂中拗陷三级构造单元。

茂名地质地貌

茂名地质地貌

茂名地质地貌茂名地质地貌茂名市地质,经历早古生代震旦纪、寒武纪,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中生代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的地壳运动,造成了复杂的地层结构和断裂构造,生成多种矿藏,形成倚山面海、北东高西南低的多姿多采的地形地貌。

第一节地质一、地质发展简史震旦纪(距今6. 5〜5.7亿年),茂名市境内为一片汪洋大海,大地构造属东南地槽区,地壳大幅下陷,接受了厚达50⑻米以上的类复理石砂泥质夹硅质、碳酸盐质含铁、锰、磷沉积,古生物化石稀少。

早古生代,茂名大致以大田顶为中心,形成一加里东期隆起区——信宜隆起,而周围地壳则继续下陷为拗陷区。

东南面是阳春拗陷,电白县的大部分地区属此;西北面是北流拗陷;西南面是廉江拗陷,化州的合江向斜属此;北面是罗定拗陷,贵子弧形构造区属此。

寒武纪(距今5. 7〜5亿年),茂名边缘勘陷地带为浅海,沉积形成一套类复理石砂页岩夹碳酸盐岩,厚度大于30⑻米。

寒武纪末期,加里东运动使地壳整体上升为陆地,形成紧密线形的复式褶皱,并有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使震旦纪和寒武纪的沉积岩层变质为丁•枚岩、片岩和片麻岩,并发生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经变质后成为混合岩化花岗岩。

云开大山雏型形成。

奥陶纪(距今5〜4. 4亿年)和志留纪(距今4. 4〜4亿年)时,茂名市绝大部分为隆起区,以风化剥蚀为主,仅信宜西北部局部地区(贵子弧)有海水进入,海水较深,笔石生物发育,沉积形成一套厚达1280米的絹云母炭质页岩和砂岩。

志留纪末期,贵子弧地区海水退出,形成陆地。

晚古生代泥盆纪(距今4〜3. 5亿年)早世,茂名陆地面积扩大,唯贵子弧和化州至高州南部地带发生沉陷。

当时地势高差悬殊,沉陷带内河流纵横,鱼类和植物繁育。

后期有海水进入,沉积形成了一套厚1730米的河湖至滨海相含赤铁矿层的碎屑岩(桂头群),以角度不整合与寒武系或震旦系、志留系地层接触。

泥盆纪中晚世至石炭纪早世,廉江拗陷带和贵子弧拗陷带地壳继续下沉,海侵扩大,海水加深。

地层分组

地层分组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层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体。

一般指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由沉积岩及火山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上下地层之间可以为明显的地层或沉积间断面所分开,也可以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特征的变化所导致的十分明显的界线所分开。

广西地层发育齐全,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分布,以古生界最为发育,其中的泥盆系分布最广。

计有12个系和2个相当于系的群。

地层出露面积21万余平方千米,约占广西陆地面积的90%。

广西地层按沉积特征可分三大发展阶段:前泥盆纪为地槽型沉积,泥盆纪—中三叠世为准地台型沉积,晚三叠世—新生代为陆缘活动带盆地型沉积。

广西地层赋存矿产丰富,主要有锰、铝、铁、煤、锡、金、铅、锌、锑、重晶石、膨润土、钛铁砂、高岭土等,最主要的含矿层位是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

四堡群(PtS)1973年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根据《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12972)修篇会议,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四堡村创名。

指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伏于丹洲群之下的一套变质砂泥质岩夹中-基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及层状或似层状基性超基性岩。

分布于桂北九万大山至元宝山一带,自下而上分为九小组、文通组、鱼西组,主要由灰、灰绿色变质细砂岩、变质粉砂岩及变质泥质粉砂岩组成,其中夹有中、基性熔岩、科马提岩、火山碎屑岩及层状或似层状基性超基性岩。

厚度大于5700m。

形成于2219~1000Ma(百万年),相当于早-中元古代。

赋存矿产有锡、铅、锌、铜、镍等矿。

D) 1941年,赵金科、吴燕生等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乡创丹洲群(Pt3名。

原意指桂北地区长安砂岩之下的一套云母片岩及千枚岩地层,称为丹洲片岩及千枚岩,曾引用湖南省板溪群名称,1985年广西地矿局厘定为现名,指整合于长安组之下,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于四堡群之上的一套浅变质岩系。

分布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地区,以及贺州市鹰扬关一带,自下而上划分为白竹组、合桐组、鹰扬关组、拱洞组,各组之间为整合接触。

地质地貌

地质地貌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指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能、重力能的影响下产生的动力对地球表层所进行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能源主要来自地球本身,能促使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

河谷阶地:就是由于河床的下切作用而形成的阶地,大部分河流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河床是不断下切的,就会形成在河床与河的两岸形成类似阶梯状的阶地。

岩溶作用: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潜蚀作用: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周围岩石产生的化学溶解作用和机械冲刷作用的过程。

泥石流:山区大规模的沟谷流水有巨大的侵蚀与搬运能力,能携带大量泥沙,岩屑和石块,甚至近似一种固体的径流,当固体物质的体积大于10%--15%时,旧叫做泥石流。

洪流(沟谷流水):介于片流和河流之间的一种流水类型,又称暂时性洪流。

河流:来源充足,具有固定流路的流水。

坡流(片流):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后,汇聚成的沿斜坡表面流动的网状细流。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质点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变化且晶体构造不变的现象。

同质多像:指相同的化学成分所形成的矿物,由于矿物晶体内质点的排列不同而形成不同矿物的现象,岩浆的同化作用:岩浆侵入过程中,直接融化围岩或与围岩的某些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围岩成分加入岩浆中,从而改变岩浆成分的作用岩浆的分异作用;岩浆在侵入途中,原始岩浆分化成不同组分岩浆的现象。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物理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一温度变化和空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广西的地质结构

广西的地质结构

桂东北—桂中拗陷 三级构造单元。位于桂中和桂东北,呈北东向展布,西北端为北西向。本区为古生代的长期拗陷区,晚古生代沉积盖层广泛发育,仅西南部较大向斜的核部有下中三叠统。桂东北较大背斜的核部,因剥蚀而出露基底(寒武纪地层),反映晚古生代桂中凹陷深,后期桂东北上升剥蚀强烈的特点。上古生界除下部有碎屑岩外,其余全为碳酸盐岩,是该区现代岩溶“桂林山水”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岩浆活动不强烈,仅于东北部有加里东—燕山期的酸性岩浆侵入。加里东期褶皱为线状或倒转,呈北西西或北东向;印支期以平缓开阔褶皱为主,亦有长轴和短轴状,局部为倒转褶皱,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在河池—柳城一带为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而在桂林一带构成向西突出的近南北向弧形构造。燕山期为小型的断陷盆地,构成平缓开阔的向斜构造。根据隆起和拗陷程度、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及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本区划分为桂中区和桂东北区,桂东北区隆升较强烈,褶皱基底断续出露,台地盖层隆起时间也较早,柳江运动已普遍开始抬升,晚石炭世已成为泻湖沉积环境,晚二叠世为海滨沼泽环境;岩浆活动及褶皱构造均较强烈。桂中区则自广西运动后长期处于拗陷状态,岩浆活动微弱,褶皱以平缓开阔为主。
大瑶山隆起 三级构造单元。位于贵港、金秀至贺州间的龙山、大瑶山、大桂山、鹰阳关一带,呈北东向展布。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主要为寒武系盆系不整合覆于早古生代地层之上。岩浆岩不发育,仅贺州鹰阳关震旦系中有中—基性火山岩,金秀—大黎—藤县和梧州—信都具有一系列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小岩体、岩株和岩脉群。加里东期褶皱分布广泛,以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以近东西和东偏北方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北西向,局部近南北向。南北边缘晚古生代地层则以短轴向斜为主。发育有北东、东偏北和南北向三个方向的断裂。
桂北隆起 三级构造单元。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摘要: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区系特征、各块体构造及边界构造特征、构造活动演化特点,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

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华北地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东南陆缘增生带、塔里木东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东南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对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边界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蒙古 大地构造单元 建造类型 生物特征 构造演化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

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初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

后来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又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邵积东.1998)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也划为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

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认为北山北带的地层建造、古生物区系特征明显不同于北山南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块体,提出北山北带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新认识。

并对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6)。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冥古宙(地球的诞生):46亿年前-38亿年前,这个时期只有有机物,
无生命迹象。

2. 太古宙:38亿年前-25亿年前,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

3. 元古宙:25亿年前-亿年前,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进化出多细胞生物和真核生物。

地球大气层、海洋、陆地慢慢形成,成矿时期包括铁、金、镍、铬。

4. 古生代:距今亿年-距今亿年,生物开始大量出现。

5. 中生代:距今亿年-距今6600万年,恐龙繁盛的时期。

6. 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各个时代又分为不同的纪和统,例如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等,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新生代的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地质年代的书籍或咨询地理学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

6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祁永恒,罗 岩(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30)摘 要: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例,对其地质构造特征及区域成矿条件进行梳理,大兴安岭地区为我国北疆重要的成矿带,地质构造事件复杂,成矿条件极好。

本文以区域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希望为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兴安岭;地质构造;成矿条件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064-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祁永恒,男,生于1990年,蒙古族,青海乐都人,地矿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1 区域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按板块构造划分,研究区前中生代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陆缘增生带,属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以来,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制约,属滨太平洋构造域。

按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对研究区大地构造的划分,研究区整体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之大兴安岭弧盆系,前中生代隶属于额尔古纳岛弧,南邻海拉尔—呼玛弧后盆地。

从构造演化阶段来看,研究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阶段具有复杂的地质演化史;晚古生代由于受古亚洲构造域的影响,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构造景观,并对晚古生代的构造格局进行改造;中生代遭受了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双重叠加改造,属于大兴安岭岩浆弧,额尔古纳火山-侵入岩带。

1.1 地质构造事件根据研究区地层的属性及彼此间接触关系,分析构造之间切割关系,以及岩浆活动、变质事件、构造样式组合,构造形迹间复合关系,变形场特征等因素,研究区共经历12个地质事件和7个地质年代跨度。

D 1-D 2:晚元古代-早寒武世界洋盆裂解、扩张与岛弧-弧后盆地沉积: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在伸展背景下接受浅海相沉积,并伴随弱的火山喷发,形成倭勒根岩群大网子岩组陆源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早寒武世的早加里东构造运动使形成的倭勒岩群大网子岩组地层遭受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改造,经历拉张剪切、褶皱作用,板理、片理化发育,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局部形成韧性剪切带。

济南市地质资源概况

济南市地质资源概况

济南市地质资源概况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准地台的东南隅,北部为华北断陷,南部为鲁西断隆两个Ⅱ级构造单元的一部分,分属于济阳拗陷、淄博—茌平拗陷和鲁中隆起Ⅲ级构造单元之中。

地层一、晚太古代地层晚太古代地层由泰山群变质岩组成,分布在区内南部地区。

章丘西南部白炭窑、团圆沟、小石屋一带和长清界首一带,其走向多为北西向,倾角较陡,由老至新为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及柳杭组;三者呈整合接触,在本区厚2299米。

雁翎关组岩性以暗绿色斜长角闪岩为主,夹黑云角闪变粒岩,底部为绿泥阳起片岩。

厚294~1700米。

山草峪组岩性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夹二云片岩、二云石英片岩、浅粒岩等。

厚度512~2100米。

上部往往出现条带状硅铁建造——条带状磁铁角闪石英岩,磁铁矿含量25~30%。

厚460~1180米。

柳杭组岩性下部以透闪阳起片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和角闪黑云变粒岩,中、上部以斜长角闪岩为主,夹透闪阳起片岩及黑云变粒岩。

厚120~149米。

二、古生代地层古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平阴县、长清县、济南市区、历城县和章丘县一带,分布面积较大,出露广泛,是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

一般为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10度左右。

早古生代寒武纪岩石地层由老至新有长清群朱砂洞组、馒头组,九龙群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部分;奥陶纪岩石地层由老至新有三山子组部分,马家沟组的六个岩性段,自下而上依次为东黄山段、北庵庄段、土峪段、五阳山段、阁庄段、八陡段。

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有月门沟群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的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孝妇河段。

晚古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历城—章丘一带,由于第四系覆盖,出露不多。

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厚度较大,岩性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的碳酸盐岩,并含较丰富的动物化石。

寒武系以三叶虫化石为主,如山东盾壳虫、中华莱德利基虫、叉尾虫、蝴蝶虫、德氏虫、济南虫等。

奥陶系有冶里角石、八陡角石、阿门角石、鄂尔多斯角石等。

主要沉积矿产为石灰岩矿和白云岩矿。

早晚古生代古地理及板块特征

早晚古生代古地理及板块特征

早古生代1.中国东部早古生代沉积古地理华北板块—∈13—O1滨浅海沉积; O2-C1缺失,其南、北为大洋环境。

扬子板块—相对稳定的滨浅海沉积环境,北缘:南秦岭裂谷盆地东南缘:华南被动大陆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华夏板块。

(1)Cambrian,寒武纪1)扬子板块寒武纪古地理特征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格局,扬子板块:以稳定型陆表海为特征,东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华南裂谷盆地。

寒武纪扬子区海侵广泛,地层具明显两分性:下统为泥、砂质和碳酸盐沉积,化石丰富,中-上统以镁质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稀少。

标准剖面:滇东晋宁梅树村剖面;宜昌三峡剖面详见图集。

扬子板块及其东南大陆边缘横向古地理变化2)华北板块寒武纪古地理特征华北板块主体自晚元古代后期抬升,后一直遭受风化剥蚀,早寒武世晚期开始海侵。

寒武纪华北板块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其南缘以活动大陆边缘与秦岭洋毗邻。

标准剖面:山东张夏剖面华北板块南缘主动大陆边缘—商丹(商州-丹凤)缝合线以北,蛇绿岩套及丹凤群的岛弧火山岩、二郎坪群的弧后火山岩,由于秦岭洋向北俯冲,在华北板块南缘形成了活动大陆边缘。

华北板块北缘和西南缘北缘推测寒武纪在白云鄂博一带处于稳定大陆边缘状态,逐渐向活动型过渡,西南侧与柴达木古陆之间为古祁连洋,早寒武世时未接受沉积,中寒武世起祁连山南北坡都张裂成裂陷海槽。

北祁连海槽中发育较深海含放射虫硅质岩、中基性火山岩及砂泥质复理石。

(2)Ordovician,奥陶纪早期基本承袭寒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特征,晚期华北板块主体抬升,华南盆地规模的收缩加剧。

自西向东依然为:扬子克拉通、江南被动大陆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三个沉积区,华南裂谷盆地逐渐萎缩,中奥陶世后萎缩加剧,导致O3的古地理格局明显变化。

1)扬子板块奥陶纪古地理典型剖面:宜昌黄花场剖面东南被动大陆边缘西部为湘桂次深海(湘中地区奥陶纪是一套深灰至灰黑色含碳质、硅质的笔石页岩,代表一种非补偿滞流还原环境),东部为浙皖次深海(浙西早中奥陶世也为滞流环境的笔石页岩相,晚奥陶世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浅水浊积岩)。

福建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特征

福建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特征

福建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特征李霞【摘要】以地层划分、对比、沉积岩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浆活动和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对福建省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将福建省区划分为华夏地块(Ⅴ-3)、东南沿海岩浆弧(Ⅴ-4)和闽中结合带(Ⅴ-7)等3个Ⅱ级构造单元,武夷古弧盆系(Ⅴ-3-1)、南平—宁化(夭折)裂谷(Ⅴ-3-2)、闽西南陆表海盆地(Ⅴ-3-3)、闽东沿海岩浆弧(Ⅴ-4-1)和松溪—尤溪蛇绿混杂岩(Ⅴ-7-1)等5个Ⅲ级单元,以及建宁古弧后盆地(Ⅴ-3-1-1)等18个Ⅳ级构造单元.【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3(032)003【总页数】9页(P549-557)【关键词】大地构造单元;闽中结合带;福建省【作者】李霞【作者单位】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 3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40 引言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东濒西太平洋,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临江西省,南界广东省,北接浙江省,地理坐标,115°50'~120°40'E,23°33'~28°20'N,陆地总面积 121 300 km2。

沿海多岛屿,海岸线总长>3 300 km。

对于福建大地构造的性质,1924年葛利普(A.W.Grabau)对武夷山区研究后,发现泥盆纪砂岩不整合于变质岩基底之上,认为在现代亚洲大陆东缘(包括东南各岛屿)存在一个前寒武纪古大陆—华夏古陆,其时代划归为太古代和元古代[1]。

此后,围绕古陆存在与否争议颇多[2--3],随着福建及周边地区基底年龄信息的逐渐丰富,有关本区基底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模式的认识趋于复杂[4--13],莫衷一是。

对此,笔者根据近几年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实践,以1∶2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以板块理论和大陆动力学思维为指导,运用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研究福建地壳形成演化过程中地壳块体离散、聚合、碰撞、造山等过程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大地构造相(优势相)的表征形式表述福建省大地构造特征。

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五、读图题7.分析下面的地质剖面图(9分):(1)褶皱、F 断层的时代(2分);(2)S1和C 、C 与J1、J1与J3的地层接触关系(3分);(3 )分析该地区的构造发展史(4分)。

1. 分析窑坡地区地质图(10分)。

(注:图内地层均为正常层序。

) (1)求出褶皱两翼岩层的产状,并判断地层顺序和褶皱的类型(2分)。

(2)判定F1、F2断层两盘的运动方向及断层类型(3分)。

(3)确定F1、F2断层的相对形成顺序(1分)。

(4)分析窑坡地区的构造发展史(4分)。

2. 分析清凉山地区地质图(10分)。

(1)求出褶皱两翼岩层的产状,并判断褶皱的类型(1分)。

(2)判断E1地层的产状,并判断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1分)。

(3)判断断层两盘运动方向及断层性质(2分)。

(4)沿AB线作地质剖面图(3分)。

(5)分析清凉山地区的构造发展史(3分)。

3.下图是岩浆岩产状示意图,请完成如下问题(8分):(1)分别写出图中符号①到⑧对应的内容(4分);(2)对比说明深成岩、浅成岩及喷出岩的结构和构造特点(4分)。

4.下图是甲、乙和丙地的地层柱状图,请完成如下内容(6分):(1)对甲、乙和丙地的地层进行对比(3分);(2)画出甲、乙和丙三地的综合柱状图(3分)。

5.分析下面的地质剖面图(10分):(1)褶皱、F1和F2断层的时代(3分);(2)Є1和S2、S3与C1、C1与N的地层接触关系(3分);(3 )分析该地区的构造发展史(4分)。

6.分析下面的地质剖面图(10分):(1)褶皱、F1和F2断层的时代(3分);(2)O1和D、D与P、P与N的地层接触关系(3分);(3 )分析该地区的构造发展史(4分)。

(1)A图属于什么层位,并说明理由(1分);(2)画出A图的垂直剖面图(1分);(3)分析B图反映的沉积环境(2分);(4)C图有多少个沉积旋回,说出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3分)。

9.分析下面的地质图(8分)。

(1)判断褶皱的类型及形成时代(2分)。

地质年代记忆口诀

地质年代记忆口诀

地质年代记忆口诀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Q 第四纪 N 新近级又叫新第三纪 E 古近级又叫老第三纪 K 白垩纪 J 侏罗纪T 三叠纪 P 二叠纪 C 石炭纪 D 泥盆纪《工程地质》习题与答案一、填空题:⒈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为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⒊河流流水对碎屑物的搬运方式有____、____、____ 三种。

⒋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分为____ 和____,其中阶地的形成是由地壳的____所引起的。

⒌地震的基本烈度是指____。

⒍按软土的沉积相和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 四种。

⒏河流沉积物的主要沉积场所有____。

9. 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⒑岩溶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____和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全选对得2分,少选按比例扣分,错选或多选一个倒扣0.5分)⒈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A.白云岩 B.云英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 E.石英砂岩⒉接触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是()A 温度 B.压力 C.具化学活动性流体 D.上述三者⒊某岩层产状为S 40°W∠35°N,则与此相同的产状表示方法有()S 40°W∠35° B.310°∠35° C.220°∠35° D.220°∠35°N⒋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分选和磨圆度最好的是()A.残积物 B.洪积物 C.冲积物 D.坡积物⒌若地层出现不对称性的重复现象,则此处存在的地质构造为()A.褶皱 B.断层 C.节理 D.单斜构造⒍总硬度是指水中()的总量。

《地质学基础》期末总复习.

《地质学基础》期末总复习.

《地质学基础》期末总复习.《地质学基础》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地质学2.大地水准面3.矿物4.造岩矿物5.晶体6.同质多像7.类质同象8.沉积作用9.机械沉积分异作用10.沉积岩11.沉积相12.变质作用13.岩浆岩的产状14.地层15.岩层16.地层层序17.地层划分18.平行不整合19.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20.产状21.岩相对比定律22.生物层序律23.将今论古24.地温梯度25.岩石孔隙度26.地质构造27.断裂构造28.地下水29.承压水30.含水层31.透水性32.成矿作用33.矿床34.矿石35.矿产资源36.外生矿床37.解理38.节理39.断口40.岩浆41.岩浆作用42.岩浆岩43.变质岩44.风化作用45.剥蚀作用46.搬运作用47.成岩作用48.变质岩49.构造运动。

50.新构造运动51.褶皱52.断层53.风化壳54.构造旋回55.地层层序律56.构造体系57.软流圈58.地槽59.地台60.地盾61.转换断层62.变质作用63.克拉克值64.浊流二、填空1、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及其规律。

2、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和。

3、常见的地层接触关系有:、和三种。

4、岩层之间的是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

任何类型的(和)都代表岩层的不连续现象,反映了地理环境的重大变化。

5、地史上第一次形成广泛陆相沉积的时代是。

6、地球的内部有两个最重要的地震波速度变化界面,是和,据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和。

7、是指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发生分异使同一种岩浆冷凝成成分不同的岩浆岩。

8、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只要测出岩层的就可求知岩层的。

因为两者始终是的关系。

9、风化作用发生以后,原来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被破坏,形成一些在常温常压下较稳定的新矿物,构成陆壳表层风化层,风化层之下的完整的岩石称为,露出地表的基岩称为。

10、沉积作用按沉积环境可分为与两类;按沉积的方式有、和三种。

02-11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考研论真题精华版

02-11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考研论真题精华版

02-11中国矿业⼤学地球科学概论考研论真题精华版中国矿业⼤学(北京校区)2002年硕⼠⽣⼊学普通地质学试题⼀、名词解释(40分)1、地壳与岩⽯圈(P44-45)2、V形⾕与U形⾕(P89)3、矿物与岩性(PP52、P56)4、节理与断层(P135)5、沉积作⽤与成岩作⽤(P97、P108)⼆、填空题(在答案纸上按题号依次写出正确答案,不必抄题)10分1、填写以下矿物的硬度值:⽯英(7)、⽯膏(2)、长⽯(6)、⽅解⽯(3)“滑⽯⽅,萤磷长,⽯英黄⽟刚⽟刚”摩⽒硬度计硬度等级12345678910代表矿物滑⽯⽯膏⽅解⽯萤⽯磷灰⽯正长⽯⽯英黄⽟刚⽟⾦刚⽯2、晚古⽣代分为三个纪,其名称和代号分别是泥盆纪D、⽯炭纪C和⼆叠纪P。

3、根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SiO2>65%的为酸性岩浆,52-65%的为中性岩浆,45-52%的为基性岩浆,45%<的为超基性岩浆。

4、板块边界可分为分离型板块、汇聚型板块和剪切板块三种基本类型。

5、地质年代由⼤到⼩的级别单位是宙、代、纪和世;与其相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宇、界、系和统。

四、标注图中岩浆岩体的产状和地形名称(P116图7.8)五、简述题1、分析论述表层(外动⼒)地质作⽤与内部(内动⼒)地质作⽤的关系。

P71-732、你对⼈类未来的环境状况持何态度?有何观点?3、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

(154-161,写出板块构造学的基本思路及各⼤标题和主⼲即可。

)4、试述能源矿产的主要类型、成因和⽤途。

中国矿业⼤学(北京校区)2003年硕⼠⽣⼊学普通地质学试题⼀、名词解释(60分)1、边滩与⼼滩(P98)2、风化作⽤与风的剥蚀作⽤(P74、P89)3、岩层与地层(P62、P131)4、岩墙与岩床(P116-117)5、倾向与倾⾓(P132)倾向:倾斜线在⽔平⾯上的投影所指的⽅向称为倾向。

倾⾓:倾斜线与其在⽔平⾯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称倾⾓。

6、冲积扇与三⾓洲(P99)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处的扇形堆积体。

区域大地构造(第五章_中国古板块构造概况)

区域大地构造(第五章_中国古板块构造概况)

南海—印支古板块是一个裂解的前寒武纪地块,现大部分位于海水 以下: 1. 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钻孔打到前寒武纪陆壳基底,印支地块大面 积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盖层沉积在海南岛南端三亚地区见 到。 2. 三亚地区盖层寒武纪地层层序、沉积特征(稳定类型的碳酸岩 和碎屑岩)、含矿性与澳大利亚相似,推测当时南海古板块与 冈瓦纳大陆关系密切。 3. 古生代是南海—印支古板块北部陆缘带发育的主要阶段,包括 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两个构造旋回,石炭纪时南海古板块北部 陆缘带与华南古板块南部陆缘带仍存在13°的纬度差,海西后 期,南海—印支古板块裂离冈瓦纳大陆向北漂移,并于白垩纪 (中期)与欧亚大陆拼贴。 晚白垩—喜山期南海—印支古板块裂解解体,南海打开。南海盆地 的扩张根据海底磁异常条带有两期: 早期:形成西北海盆,磁异常条带呈北东——南西向,时间 25~30Ma 晚期:形成中央海盆, 磁异常条带近东西向,时间17~23Ma
(一)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古板块
包括了飘浮在古亚洲洋中的各大小陆块, 如伊犁、中天山、准噶尔、吐一哈等。 包括了中哈萨克斯坦一北天山及巴尔喀什 一准噶尔等广大地区。
AR TS JS SL WD DB
这些古陆块位于古亚洲洋以北。 性质有不同认识: 1. 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南部大陆边缘。与西伯利 亚板块具有亲缘关系。 2. 为一系列独立古陆块,各陆块间及与西伯利 亚板块之间表现为多旋回开合演化,较明显 的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快与北部的西伯利亚古 板块之间沿阿尔曼泰缝合带发生两次开合运 动,缝合时间分别为早古生代末和晚古生代 中期(C1末期)。与南部的塔里木—华北古 板块沿中天山北缘或南天山(李锦轶)—西 拉木伦缝合带对接,最后对接时期为晚古生 代中期( C1末期)。
第五章 中国古板块构造
一、中国古大陆板块组成 世界一些大陆往往有统一的克拉通,如北 美是以北美克拉通为主体、欧洲是以俄 罗斯克拉通为主体。 中国乃至亚洲并不存在统一的巨型前寒武 纪克拉通,而是由一些小克拉通和众多 的微陆块(microcontinent)及其间的造 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composite continent)

滇东北会泽地区南红玛瑙产出特征及成因分析

滇东北会泽地区南红玛瑙产出特征及成因分析

滇东北会泽地区南红玛瑙产出特征及成因分析LIU Demin;LV Xiaochun;HUANG Jinshan;SHAO Junqi;LI Zhiwei;CHENG Yanxun【摘要】会泽地区的南红玛瑙矿主要产于上三叠统飞仙关组的中上部砾岩层、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砾岩层以及晚二叠世峨眉山组杏仁状玄武岩中.玛瑙新鲜面多为红色、浅红色及灰白色;呈椭球状或扁球状分布于砾岩之中,分布不均匀,局部富集;玛瑙砾石大小不一,玛瑙粒径多集中在0.5~5 cm,偶见大于6 cm.会泽地区的南红玛瑙矿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1)晚二叠世时期,玄武质火山岩(P3e)中的含硅质热液在晚期充填于玄武岩气孔或裂隙中,经过(快速)冷却形成隐晶质石英或晶质石英集合体——玛瑙,即原生玛瑙;2)晚二叠世晚期的华力西运动和印支运动早期的地壳继续隆升,使得含玛瑙玄武岩遭受风化-剥蚀作用,两次剥离出来的玛瑙单体经流水搬运作用及河湖相沉积作用,形成宣威组(P3x)、飞仙关组(T1f)含玛瑙砾石层——沉积砾岩型玛瑙矿产;3)近-现代地质作用,使得二叠纪玄武岩气孔中原生玛瑙和宣威组、飞仙关组沉积砾岩层中的次生玛瑙砾石,再次受到风化-剥蚀作用,玛瑙砾石经流水搬运至现代河流或湖泊中,形成次生玛瑙砂矿.【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8(033)004【总页数】6页(P548-553)【关键词】南红玛瑙;产出特征;成因分析;会泽县;滇东北【作者】LIU Demin;LV Xiaochun;HUANG Jinshan;SHAO Junqi;LI Zhiwei;CHENG Yanxu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3;P619.2810 引言玛瑙和石英的化学成分相同,均由SiO2组成,是一种隐晶质石英质玉石,其宝石学性质与玉髓基本一致[1]。

玛瑙的颜色非常丰富,按照颜色可以分为白玛瑙、红玛瑙、绿玛瑙、黑玛瑙等[2],其中白玛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以其较高的硬度常作为研磨材料;而具有浓艳红色的红玛瑙因天然产量少,颜色鲜艳、晶莹剔透的质地以及较低廉的价格,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3]。

大同煤田概况

大同煤田概况

大同煤田是我国著名的煤田之一,包括大同市、怀仁、左云、右玉、山阴等县(图一1),含煤范围1900玩2,赋存着侏罗纪、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

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建设基地[70]。

2.2区域构造背景大同煤田呈一北东30一50℃走向不对称向斜,东翼陡而窄(倾角40一60°),西翼宽缓(倾角3一7°);北起云岗东北,西南经北羊路、庙湾、马道头,南至玉井,东西宽约30km,向斜轴延伸长约50km(图2一2)[7l]。

煤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一阴山构造隆起带的南侧。

东以平旺一鹅毛口大断层为界,与新生带断陷盆地(大同平原)相毗临;西临吕梁经向构造带的西石山脉;南为一东西向小型洪涛山背斜为界,再南与平朔、宁武煤田相连。

在平面上三者组成一个北北东向“S’’形[70]。

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煤田内早期部分地层缺失,而侏罗系、白堊系、第三系也发育不全。

后期受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强烈褶皱、断裂、推覆作用,导致煤田东部地层陡峻,直立甚至倒转,并伴生一系列次一级的小型褶皱和断裂,印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煌斑岩顺主要的山小2、3一5、8号煤层侵入,使煤层结构,煤的工艺性能遭到极大破坏。

在煤田内,东部、东南部、南部构造较复杂,断层多,北部及西部则相对简单,断层、褶皱皆少I2]。

煤田基底由古老的上太古界五台群花岗片麻岩、花岗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石英岩等杂岩组成。

晚太古代末期受到五台运动的影响长期北东向隆起,缺失元古界的沉积。

因而五台群成为太古代时期的古构造格架。

寒武一奥陶纪时,因祁县运动使盆地基底开始下沉,沉降幅度北部较缓慢,广泛海水由南而北呈北东向侵入,沉积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类为主的沉积地层,厚度约500一800m,不整合在五台群之上。

中奥陶世后,整个华北克拉通发生大面积隆起,作为华北晚古生代典型克拉通的一部分,大同煤盆地也整体发生了抬升,经受长期的风化剥蚀,达到准平原的景观。

因而盆地内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乃至石炭系下统的沉积。

湖南省区域地质构造

湖南省区域地质构造

附录C 湖南省区域地质构造C.0.1湖南省地质构造单元综合划分可见表C.0.1及图C.0.1-1;湖南省地质构造体系可见图C.0.1-2。

表 C.0.1 湖南省地质构造单元综合划分图 C.0.1-1 湖南省构造单元分区1.二级构造单元分界线;2.三级构造单元分界线;3.四级构造单元分界线;构造单元名称见表 C.0.1C.0.2 湖南省褶皱分布可见表C.0.2。

C.0.3 湖南省深大断裂特征可见表C.0.3;湖南省深大断裂分布可见图C.0.3。

表C.0.3 湖南省深大断裂特征图C.0.3 湖南省深大断裂分布注:F1慈利—保靖断裂(江南断裂),F2辰溪—怀化断裂,F3溆浦—靖州断裂,F4通道—江口断裂,F5城步—新化断裂,F6公田—灰汤—新宁断裂,F7连云山—衡阳—零陵断裂,F8川口—双牌断裂,F9茶陵—郴州断裂,F10桂东—汝城断裂,F11常德—安仁断裂,F12郴州—邵阳断裂,F13瓦屋塘—九嶷山断裂。

C.0.4 湖南省全新活动断裂特征可见表C.0.4;湖南省全新活动断裂分布可见图C.0.4。

图C.0.4 湖南省全新活动断裂分布注:F1慈利-张家界-保靖断裂带,F2澧水断裂带,F3常德-桃源断裂带,F4沅陵-麻阳断裂带,F5新晃-怀化大断裂带,F6南县-汉寿断裂带,F7岳阳-沅江断裂带,F8岳阳-湘阴断裂带,F9溆浦-洪江断裂带,F10龙船塘-通道断裂带,F11溆浦-江口断裂带,F12城步-新化断裂带,F13公田-宁乡-新宁断裂带,F14南江-双江断裂带,F15湘乡-双峰断裂带,F16连云山-衡阳-永州断裂带,F17醴陵-衡东断裂带,F18新田-江华断裂带,F19茶陵-郴州断裂带,F20湖口-郴州断裂带,F21炎陵-瑶岗仙断裂带,F22桂东-汝城断裂带,F23益阳-望城-株洲断裂带,F24常德-桃江-衡东-资兴断裂带,F25葛竹坪-梓门桥断裂带,F26新田-宜章断裂带,F27宁远-临武断裂,F28道县-连县断裂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开地区晚古生代年代地层的划分摘要:依据“广西岩石地层”划分方案,通过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建立云开地区上古生界统一的生物组合带。

确立笔石、竹节石、珊瑚、腕足类、等五个门类共21个可与国内甚或国际对比的生物(组合)带,其中笔石生物(组合)带4个、竹节石生物(组合)带4个,腕足类生物组合5个,珊瑚生物(组合)带3个,类生物(组合)带5个。

为区内晚古生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以及沉积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上古生界;年代地层;云开地区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Guangxi rock” partition scheme, through multiple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Paleozoic, establish unified assemblage zones. The establishment of graptolite, tabasheer, corals, brachiopods, dragonfly five categories a total of 21 home and eve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biological (combination) belt, where graptolite Biology (combined) with 4, TENTACULITES biological (combined) with 4, brachiopod assemblage 5, coral species (combination) with 3, from species (combination) with 5.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area in the late Paleozoic strata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and sedimentary facies study.Keywords: Upper Paleozoic; chronostratigraphy; South ChinaP736.22+4云开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包括梧州、苍梧、藤县、岑溪、容县、北流、玉林、兴业、博白、陆川、合浦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辖区,地理坐标东经109°30′~111°30′,北纬21°40′~23°40′。

涉及4个1∶25万图幅中的33个1∶5万图幅(其中与广东省交界的5幅及广西境内的旺茂幅,仅限于广西境内),总面积约14235km2。

文章主要参考“1∶5万云开片区总结”,依据“广西岩石地层”划分方案,通过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建立云开地区上古生界统一的生物组合带,建立五个门类共21个可与国内甚或国际对比的生物(组合)带(表1-1)。

分述如下:区内晚古生代生物群较发育,主要有笔石、竹节石、珊瑚、腕足类、、有孔虫、三叶虫、瓣鳃类、海百合茎、植物及鱼碎片等。

其中以海相生物笔石、竹节石、珊瑚、腕足类、等5个门类生物最为发育,可建立五个门类共21个可与国内甚或国际对比的生物(组合)带(见表1-1)。

为区内晚古生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以及沉积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1. 笔石生物地层区内笔石生物群发育于盆地相钦州组中,以早泥盆世洛赫科夫期至布拉格期发育最为完整连续,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笔石生物(组合)带。

1.1 早泥盆世洛赫科夫期1.1.1.Monograptus cf. uniformis带分布于钦州组底部,以带化石的出现为底界,其共生分子还有Monograptus microdon,M. cf. angustidens等。

1.1.2.Monograptus praehercynicus—Neomonograptus hercynicus组合分布于钦州组下部,除特征分子Monograptus praehercynicus与Neomonograptus hercynicus外,尚共生有Monograptus sp.,M. microdon,M. aequabilis,M. a. notaequabilis,M. decoratus,M. pacificus,Neomonograptus cf. fanicus,N. ex gr. falcarius,Dendrograptus sp.等。

1.2 早泥盆世布拉格期1.2.1.Neomonograptus himalayensis带分布于钦州组中部,以带化石的出现为特征,其共生分子还有:Monograptus sp.,Neomonograptus sp.等。

1.2.2.Monograptus yukonensis带分布于钦州组中部,以Neomonograptus himalayensis的消失及Monograptus yukonensis的首现为特征,主要共生分子尚有:Monograptus sp. (ex gr. yukonensis foangensis),M. sp. (yukonensis),M. telleri,M. aequabilis notaequabilis,Neomonograptus sp.,N. falcarius等。

2. 竹节石生物地层丰产于盆地相泥岩与硅质岩即钦州组、小董组及榴江组中,《广西泥盆系》(广西地矿局。

1992)将竹节石分为19个化石(组合)带,其中见于玉林地区的有 1. Paranowakia bohemica带 2. P. intermedia带 3. Nowakia acuaria带4.Cuerichina strangulata带6. Nowakia praecursor带9. N. cancellata带等。

但在区内已知剖面中,自早泥盆世布拉格期至埃姆斯期及晚泥盆世弗拉斯期,仅可见到4个竹节石生物(组合)带。

2.1 早泥盆世布拉格期2.1.1.Nowakia acuaria带分布于钦州组中部,以Nowakia acuaria的出现为特征,其共生分子主要有:Nowakia sp.,Viriatellina sp. 等。

2.2 早泥盆世埃姆斯期2.2.1.Nowakia praecuesor带分布于钦州组上部,以Nowakia praecuesor的首现为标志,其共生分子主要有:Nowakia sp.,No. longlinensis等。

2.2.2.Nowakia cancellate带分布于小董组中,以Nowakia cancellate的大量出现为标志,与之共生的主要有:Phacops transversalis,P. cf. guangxiensis,Styliolina sp.,Hemipsila tangdingensis等。

2.3 晚泥盆世弗拉斯期2.3.1.Homoctenus acutus—Homoctenus ultimus组合分布于榴江组硅质岩中,以Homoctenus acutus及H. ultimus为代表,与其共生的主要分子有:Homoctenus sp.,H. cf. acutus,H. cf. tikhyi,Viriatellina sp.等。

3. 腕足类生物地层区内腕足类生物群非常丰富且分布广泛:从滨岸碎屑岩相—碳酸盐台地相—盆地相中均有产出。

自下而上可建立5个腕足类生物组合。

3.1 早泥盆世布拉格期3.1.1.Orientospirifer nakaolingensis组合Orientospirifer nakaolingensis为那高岭组标准分子,本带以丰富的Orientospirifer种群为特征,其共生分子主要有:Orientospirifer sp.,O. wangi,O. cf. wangi,O. cf. nakaolingensis等。

3.2 早泥盆世埃姆斯早期3.2.1.Dicoelostrophia—Acrospirifer tonkinensis组合分布于郁江组中,以Dicoelostrophia 与Acrospirifer tonkinensis为代表,主要共生分子尚有:Acrospirifer sp.,Orientospirifer sp.,Atrypa sp.,Undispirifer sp.,Howellella sp.,Glyptospirifer sp.,Euryspirifer sp.等。

3.3 早泥盆世埃姆斯期—中泥盆世艾菲尔期3.3.1.Zdimir组合分布于北流组中,以Zdimir为代表,与其共生的主要分子有:Xenospirifer sp.,X. fongi,Athyris sp.,Acrospirifer sp.,Atrypa sp.,Devonochonetes kwangsiensis,Indospirifer sp.,I. maoerhchuanensis等。

3.4 中泥盆世吉维特期3.4.1.Stringocephalus组合为唐家湾组与东岗岭组标准分子,以Stringocephalus种群的大量繁盛为特征。

常见分子有:Stringocephalus sp.,S. obesus var. grandis,Atrypa sp.,A. desquamata,A. d. var. magna,Undispirifer sp.等。

3.5 晚泥盆世弗拉斯期3.5.1.Cyrtospirifer-Tenticospirifer组合分布于融县组与天子岭组中,以Cyrtospirifer与Tenticospirifer为代表,主要共生分子有:Tenticospirifer sp.,T. gortani,Cyrtospirifer sp. 等。

4. 珊瑚生物地层区内晚泥盆世法门期—早石炭世地层中生物群落不甚发育,仅可建立3个珊瑚生物(组合)带。

4.1 晚泥盆世法门末期4.1.1.Cystophrentis带仅见于额头村组中,以丰富的Cystophrentis种群为特征。

4.2 早石炭世4.2.1.Pseudouralinia带分布于尧云岭组与英塘组中,除带化石外尚共生有:Lophophyllum sp.,Donophyllum sp.,Zaphrentites sp.,Caninophyllum sp.,Caninidae sp.等。

4.2.2.Kueichoaphyllum sinense组合分布于寺门组中,以Kueichouphyllum sinense为代表,主要共生分子尚有:Diphyphyllum sp.,Arachnolasma sp.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