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课件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使至塞上 课件(共18张PPT).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使至塞上  课件(共18张PPT).ppt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飘飞的蓬草,比喻远行之人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似北飞的大雁,飞入了胡地的天空。
整体阅读
指烽烟 指黄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茫茫沙漠中远处独起的炊烟直上云霄,滔滔黄河边落日又大又圆。
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负责侦察、 官名 通讯的骑兵
在萧关遇到了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
当堂检测 主观题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 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 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 廷感到十分忧愤。
拓展延伸
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 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 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 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 成就。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 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 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此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 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1)几何构图美。 无垠的沙漠远远望去是一个巨大的平面,升空的孤烟像垂直的
线,绵长的黄河水一直延伸到远处,落日看上去很圆。孤烟冲云意 谓其高,夕阳西下意言其低,直线与平面相垂,线与圆相切。既具 立体感,又具流动感,虽寥寥几笔,而意象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使至塞上》ppt课件

《使至塞上》ppt课件

杜甫
0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白居易
02
王公高斋吟观静,波涛万顷摊湖心。
苏轼
03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其他作品推荐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使至塞上》通过描绘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 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 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情感变化
从“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抑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 再到“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赞叹,情感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诗人的豁 达胸怀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富有节奏感
诗歌的节奏感强烈,通过平仄和韵 律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音乐 的美感。
意境构造
雄浑壮阔
诗歌所描绘的边塞景象,广阔无 垠,雄浑壮丽,给人以强烈的视
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细腻入微
在描绘景象的同时,诗人也注重 细节的刻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
加细腻、丰富。
情景交融
诗人将情感融入景象之中,使得 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含蓄。
通过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解读,我深刻体会到诗人王维在边疆所见所感的 壮美与苍凉。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启示
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同时,要 学会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05
《使至塞上》的拓展阅读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课件(共22张PPT)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课件(共22张PPT)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hòu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理解诗意
2.结合注释,读懂诗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
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 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规格不高,轻车简从,形单影只,传达出内心的孤寂感,微露出
失意情绪。“欲问边”,是要到边疆去察看情况、慰问将士,这
是出使的目的。“居延”是出使经过的地方,可见行程遥远,也
表达出作者此时此刻的失意、孤寂心情。
赏析诗歌
2.颔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 心境?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写自己好像 “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 的孤寂、飘零之感。
整体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静寂、壮美的大漠黄昏落日图,见 到此景,诗人的胸襟也随之开阔。
重点难点
古诗词炼字
出题形式: 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②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③本诗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④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重点难点
唐·王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画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曾任尚书右丞 等官职,世称王右丞。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 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 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 《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使至塞上》ppt课件

《使至塞上》ppt课件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 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 浓烟显得格外醒目。 “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长”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 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2.加修饰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展开联想和想象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中,远远地升起一根直 指苍天的烟柱;万里黄河自西向东,像玉 带一样从大漠里流来,一轮浑圆的红日, 正悬挂在西边天际地平线上的河面。
释义解析
骑马的侦察 兵。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关名,又名陇山 关,故址在今宁夏 固原东南。
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
句: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
繁的句子是: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
谢谢
“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 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3.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诗人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 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从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
问题探究
4.试着分析尾联的作用。(结构+内容+感情)
结构上:呼应开头,描写边疆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 侧面描写了战事频繁、紧张。 内容上:交代自己的行程,也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 景。 赞美了将士保家卫国的精神。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共30张PPT)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共30张PPT)八年级上册

【尾联】“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诗人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他,长官正在燕然的前线。
边塞风光
边塞风光
边塞风光
精读课文
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的“边”“属国”“居延”“汉塞 “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颔联】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蓬草”、“大雁”,他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边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唐军占领的北方。
分层赏析
【颈联】这两句描绘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景观,诗人先用“大漠”表现了边塞沙漠的浩瀚无际,再用“孤烟直”描绘大漠特有的烽火台浓烟直上的景观。在苍茫的边疆沙漠之地,孤烟升起,无尽的黄河上落日浑圆,诗人孤寂的情感仿佛也融入到这广阔的景象中。
尾联
轻车简从,出使边塞
蓬草自喻,抑郁激愤
边塞风光,奇特壮丽
战事紧张
叙事
写景
写景
叙事
雄浑壮美
慷慨悲壮
分层赏析
【首联】“单车” 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此句点明了诗人的旅程,单车前往边关慰问将士,已经路过了附属国居延。
知识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其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景链接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 吐蕃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 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这实 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使途 中的所见所感。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使至塞上
[唐]王 维
yán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大”突出沙漠的浩瀚无边。
“孤”写出景物的单调,使烽烟显得格外醒目。
默写常考句
【转】写景 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画风一转, 运用白描手法, 描绘了奇美壮 丽的塞外风光。
“直”表现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颈联四美: ①构图美:从上到下,“落日”—“孤烟”—“长河”;从近 到远,“孤烟”—“落日”—“大漠”,层次丰富。 ②线条美: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长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 ③色彩美:黄色的大漠,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色彩艳丽。 ④意境美:缓缓升起的狼烟,波澜不惊的长河,即将西下的落 日,意境雄浑。
3.(鄂州中考)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 烽烟笔直地伸向天空。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 漠远方。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 天空中。
结构梳理
首联(起) 叙事
使 至
颔联(承)
抒情
塞 上
颈联(转)
绘景
(遵义中考)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考点 品析诗歌炼字
[答题支架]
释含义,明手法 描景象,摹情态 点作用,表情感
可结合字(词)性,解释其含义,或指出其所 运用的特殊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使至塞上》-最新最全PPT课件

《使至塞上》-最新最全PPT课件

.
32
.
6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7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 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 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
4
使至塞上 (王维) ——五言律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5
边塞诗
•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 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 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 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 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 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 “边塞诗”。
刻在石上。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
20
诗的留白
诗贵含蓄,请 注意诗中的省略, 让我们用想象和 联想去填补诗人 为我们留下的审 美空白!
.
21
诗的留白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达边 塞后得知将领还在前线督战,这样结束 全诗是否显得突兀?
结尾二句写将官还在燕然前线,可见战 事之急,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 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是诗歌却在此 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
1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ppt课件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ppt课件
【解析】D“大漠狐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 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
品读赏析
4.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 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 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 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 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文体知识
边塞诗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 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 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 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 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 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 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出名。 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个佳 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唐朝第一高富帅)
使 至 塞王 上维
新课导入
唐诗
基本形式六种:
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派别:
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羁旅思乡诗派 浪漫诗派、现实诗派……
写作背景
《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 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 廷,但他还是有一颗爱国之心,而《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 的情景。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征蓬出汉塞( 名词作状语,像征蓬那样 ) 归雁入胡天( 名词作状语,像归雁那样 ) 萧关逢候骑(名词作状语,在萧关 )
理解词语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
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 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诗词详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 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 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趣味引入
广阔无边的大漠,黄沙漫漫,黄 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辉映 着波澜不惊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 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 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我们一 起学习今天的古诗吧!
13.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感悟诗意境。
2.品析诗的语言,理解诗人 蕴含的思想感情。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 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 有严格规定。
律诗各句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 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 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 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 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 其形式也不外两种:(一)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二)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 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 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使至塞上》ppt课件

《使至塞上》ppt课件

在王维作品中的地位
重要代表作
作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使至塞上 》在王维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反 映了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 涵。
体现时代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正 值盛唐时期,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 背景和社会风貌。
对后世的影响
启发诗人创作
该诗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诗歌创作的典范,激发了后人的创作灵感。
价值观,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使至塞上》的多种解读
历史学家的解读
历史学家关注《使至塞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他们认 为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疆的军事、政治和社会状况,反映了 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关系的深刻思考。
历史学家还指出,《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等描写,反映了唐代边疆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为 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02
读者还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大自 然的美妙和人生的无常,认为这 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人生 哲理。
05
《使至塞上》的现代意义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总结词
尊重自然、和谐共生
详细描述
该诗描绘了边疆壮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 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在现代社会,我 们应从中汲取智慧,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主题
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反对。
思想
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反映了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战斗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 渴望。
诗的艺术特色
特色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画面感强。
分析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同时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

开头点题,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轻车简从, 形单影只,传达出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颔联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住的地方。胡, 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飘飞的蓬草,故事中常用于比喻远行的人。
翻译:我(出行的人)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大唐的边塞, 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地。
”征蓬“”归雁“实写所见之景,更是作者即景抒情, 以景物自比,诗人觉得自己就似”征蓬“一样随风飘 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颈联(重点)烽烟
黄河
描写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古名句
翻译:浩瀚无边的沙漠中,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上空,有一轮圆圆的落日。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 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使至塞上
—王维
了解作者
王维(701—761)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诗 人、画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 “诗佛”之称。因官至尚书右丞,也称 ‘王右丞’。他的山水诗清新淡远,自然 脱俗,极有画意。北宗苏轼称:”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 《山居秋暝》等。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创作的记行诗, 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交待此行目的 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 之感;颈联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尾联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 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 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 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至塞上
学习目标:
能在吟诵的声音中体会 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和传 达的情感。
使至塞上
王维
- -- !|--- |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 | - |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 -- ! -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 | | - |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入平依依 促长意字 韵仄行行 长短调腔
Hale Waihona Puke 赏读诗词:吟诵中注意“平长仄短, 入促韵长”的技巧,并体会吟 诵的声音所传达的意境和诗人 的情感。
赏读诗词
你最喜欢这首诗 的哪一联?用吟诵感 受诗中意境和情感。
总结提升:
运用这节课的学习方法, 吟诵《渡荆门送别》,感受诗 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运用这节课学 习的方法,继续赏 读12课其他古诗。 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