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甲烷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一一甲烷【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甲烷的部分性质为系统学习甲烷、烷烃等相关知识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因学生刚开始较全面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缺乏理论指导,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注重衔接,注重基础,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4)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四氯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分析结构的方法。

(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以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等为素材,增强化学在人类重要作用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教学设计】知识,元素非金属性和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又有什么关系?【设疑】甲烷也是一种非金属气态氢化物,那你能否预测一下甲烷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设疑】由已有知识去推测未知世界,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但是,任何推测都必须经得起实验的检验。

我们如何加以验证呢?【实验验证】将甲烷通入KMnO溶液【阅读】甲烷隔绝空气加热【结论】甲烷性质比预测的稳定【设疑】原因是什么【板书】、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结构特点【设疑】甲烷到底具有什么化学性质?【板书】2、化学性质(1)可燃性【实验】甲烷的燃烧【设疑】有无氧元素?课后设计实验并写报指出甲烷可以氧化制甲醇。

【实验】光照射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

【探索反应机理】1、为何液面上升?2、强调光照使CI-CI键断裂,Cl代替了H,以及四种有机物状态。

3、给出取代反应概念,四个反应方程式。

CH^CL-^HCl+CFhCK 气态,局部麻E 光CH3CI-FC12- -*HCH-CH;Cb(液态*有机光CHtCla+Ck —- HCI+CHCb(液态,有机CHCh + Cl a- -*HC1 + CCh (液态,灭火剂;【板书】(2 )取代反应指出甲烷还可以取代制氟利昂分组讨论,汇报成果用已有知识推测未知的性质思考、回答观察、思考学会书写有机方程式分组讨论、回答分组讨论、回答H•t'Jl观察、总结思考、回答设计方案检验产物完成方程式思考、记下课后作业阅读资料卡2预测反应现象观察、思考,描述现象观看微观动画逐一完成方程式溶剂)溶剂)HH 4 CI-C1 土H—C—C理解取代反应实质,比较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修2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修2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第一課時甲烷【教學過程】投影圖片:沼氣池、西氣東輸、瓦斯爆炸。

這裏氣體的主要成分均為甲烷,甲烷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你對它瞭解多少呢?復習回顧:你對甲烷知多少?引導學生結合初中學過的知識和圖片資訊總結。

學生回答教師加以評價並投影結論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我們繼續探究甲烷的性質。

甲烷是一種最簡單的有機物,也是一種常見的非金屬氣態氫化物,請同學們思考:HCl、H2S、NH3等均為非金屬氣態氫化物,它們都能被強氧化劑KMnO4氧化,且能與強酸或強鹼反應。

CH4是否具有這些化學性質呢?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麵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

分別將甲烷通入加了酸堿指示劑的氫氧化鈉、鹽酸,酸性KMnO4溶液中,觀察現象,顏色是否褪去?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通常狀況,甲烷非常穩定。

與強氧化劑、強酸、強鹼都不反應。

物質的性質是由結構決定的,甲烷分子具有怎樣的結構特點呢?下麵我們來探究甲烷的結構。

一、甲烷的結構引導學生書寫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

師生共同分析C---H鍵的特點及氫原子之間的作用力。

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間是如何分佈的呢?請同學們展示課前製作的正四面體及甲烷分子模型。

教師給予評價,擇優保存。

並出示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的結構特點結合圖片師生共同分析: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

4個C-H鍵完全相同,夾角相等。

這種穩定的結構決定甲烷在常溫下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不與強氧化劑、強酸、強鹼反應。

但在特定條件下,甲烷也會發生某些反應,如甲烷有可燃性。

二、甲烷的化學性質1. 氧化反應點燃純淨的甲烷。

學生觀察現象,寫化學方程式甲烷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物無污染,因此甲烷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投影問題:根據學到週期表的有關的知識,提出大膽而合理的猜想: CH4能和氧氣發生反應,在一定的條件將甲烷和氯氣混和在一起,你認為能發生反應嗎?你猜想的依據是什麼?學生思考交流元素週期表參照課本61頁實驗,思考下麵問題:1.你從實驗中得到哪些資訊。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应产物的主要用途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 教学重点/难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么学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性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定义:除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及其盐和金属碳化物等以外的其它含碳化合物。

2、有机物的特性:组成元素:C、H、O、N、P、S、卤素等三、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甲烷的存在:2、甲烷的产地:3、甲烷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H4;电子式;结构式:4、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是0.717g/L(标准状况),极难溶于水。

5、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CH4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四、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B、有机化合物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有机化合物不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而且还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D、烃是指燃烧后只生成CO2和水的有机化合物2、1mol的甲烷与一定量的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如果它的四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A、0.5molB、2molC、2.5molD、4mol3、质量测评P73:10、124、教材P57:1、2、3、5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doc

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doc

(表格形式)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甲烷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内容,是较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开始,本章是从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入手,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初中化学已经初步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再次螺旋上升式学习甲烷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这些都为学好本章做好了铺垫。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有机选修模块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无机物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地会迁移到有机物的学习上来,从无机到有机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的学习模块上来讲好象是一种跳跃,但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的分子组成、部分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只是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部分化学性质不清楚。

通过模型演示,自主搭建验证,实验探究等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等,逐步养成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甲烷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甲烷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能够运用化学式表示甲烷;3. 能够描述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1. 甲烷的分子式和结构;2. 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甲烷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甲烷的制备方法;2. 甲烷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等;2. 实验药品:氢气、氯仿等。

五、教学过程1. 甲烷的结构和性质(1)介绍甲烷的化学式CH₄和分子结构;(2)描述甲烷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易燃等;(3)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气的反应、与氯仿的反应等。

2. 甲烷的制备方法(1)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2)演示实验室制备甲烷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六、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观察甲烷的形成反应。

2. 实验步骤:(1)将适量氢气通入烧杯中,加热至80℃以上;(2)将氯仿滴入烧杯中,观察气泡生成。

七、课堂检测1. 选择题:甲烷的化学式是(A)CH₄;(B)CO₂;(C)H₂O。

2. 简答题:简要描述甲烷的化学性质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八、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甲烷的应用领域;2. 完成课堂检测题目。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后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甲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的1.1 知识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以及构成元素的性质和特点;•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1.2 能力目标:•能够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中得知它的结构类型;•能够实验制备出甲烷;•能够分析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和感悟。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构成元素的性质;•甲烷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2.2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式的推导方法;•甲烷的制备过程中气体的净化和槽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

3.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课件及实验器材等;•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强调学生实验操作需注意的安全事项。

3.2 导入新知识•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并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构成元素的性质;•向学生介绍甲烷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知识。

3.3 重难点讲解•详细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式的推导方法;•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气体的净化过程和槽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甲烷制备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3.4 实验操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甲烷制备实验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3.5 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让学生思考如何修改实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3.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并针对学生实验记录进行点评和指导。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式的推导方法,以及甲烷的制备过程中气体的净化和槽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合物和甲烷的相关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们进行了讨论并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方法。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甲烷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甲烷教案

甲烷教学方案(设计)

1
CO
本节课是有机物的开端,以最简单的物质引领学生进入有机化学的世界。

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以及培养其建立模型的空间思维能力,体现在本节课上便是甲烷空间构型的建立。

本教案将其设计成探究活动,通过同学们亲身参与到模型的制作以及探究,帮助学生对此重点内容的掌握。

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及难点的内容——取代反应,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但是其具体实施过程还不能够完全让学生参与进来,所以还不能完全体现探究的成果。

此方面需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再设计,以达到学生最大程度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3。

完整版教学设计-甲烷

完整版教学设计-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教材分析1、地位《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了解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并掌握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着重强调取代反应。

(3)通过对物质立体构形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环境、能源等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难点:主要是学生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体现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二、学生分析关于甲烷,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

教材在介绍这些知识时,非常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另外,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学生将会产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

而对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识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的了解,并最终影响他们对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有个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索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仅注意观察,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2、多媒体教学法由于甲烷分子的正四体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机理很抽象,对初学有机物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

高中化学必修2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甲烷教案课时数:2课时适用年级: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了解甲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1.甲烷的结构式和构象。

2.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甲烷的工业生产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甲烷的结构式和构象。

2.甲烷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准备:1.幻灯片讲解PPT。

2.实验室常用化学器材。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甲烷的实例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讲解:结构式和构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实验演示:展示甲烷的一些化学性质,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甲烷的工业应用和生产方法。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课时二】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甲烷的结构式和构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甲烷的安全使用和应急措施。

二、教学内容:1.甲烷的结构式和构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甲烷的安全使用和应急措施。

三、教学重点难点:1.甲烷的安全使用及应急措施。

四、教学准备:1.幻灯片讲解PPT。

2.安全教育宣传材料。

五、教学步骤:1.复习:回顾甲烷的结构式和构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讲解:安全使用和应急措施。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安全使用甲烷的重要性。

4.总结讨论: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甲烷的认识。

六、课堂作业:1.书面作业:写出甲烷的结构式及构象。

2.思考题:你认为甲烷在工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为什么要注意甲烷的安全使用?【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甲烷这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掌握其结构和性质,了解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安全使用方法。

同时,实践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甲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甲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甲烷》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典型有机物甲烷为切入点,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

学生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已经对甲烷的分子式、存在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本节课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为以后的有机教学打下一个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既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又有实验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入了一个新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教材重点: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教材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取代反应发生的实质。

2、学情分析所面向的学生是农村高中的平行班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煤矿坑道气等的主要成分。

在元素周期律这一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上位概念,应当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目标①通过情境教学,了解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研究思路;②通过理论假设、实物模型、动画展示,掌握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能初步构建有机物的空间结构;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体会有机反应与无机反应的区别,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等。

环节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推断甲烷分子式【引导】同学们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物质的发现和性质的研究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科学家们的探索研究找到了物质的本质和它们的规律。

今天我们将展示一段化学物质研究的过程,请同学们一起来进行分析研究,看看你能否总结出它是什么物质,具有什么样的分子结构?【思考分析】某科学家团队对一种化合物A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后,他们得出A物质是由C、H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_教学设计_教案_1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例,归纳认识有机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的元素组成特点。

2、通过拼插分子球棍模型,认识较简单烷烃分子的空间结构特点,并初步掌握烷烃分子的几种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体会分类、归纳、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有机化合物时的作用。

2、通过对甲烷分子空间结构的分析,体会科学发展是逐渐完善和进步的。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学重点/难点把甲烷与有机化合物的关系理清,并以甲烷为例认识几种简单烷烃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介绍:以几则实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来源。

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问题:1、下面是本章将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观察它们的分子式,组成元素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分析:“烃”的来源及特点“烃的衍生物”的特点(增加资料证据)问题:2、甲烷的分子式为什么是CH4,而不是CH3、 CH2或 CH?说明你的理由。

3、请你尝试用软陶球、短棒拼插甲烷分子,你能拼插出几种?(黑球:C,白球:氢,短棒:一对共用电子)分析:资料:甲烷中的2个H原子被2个Cl原子替代,可形成二氯甲烷,其结构只有一种。

请你根据这则资料判断甲烷是哪一种结构?问题:4、请你拼插含有2个、3个、4个碳原子的烃的球棍模型,且模型中各原子间均共用一对电子。

分析:乙烷、丙烷的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的书写方法、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

资料: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烷烃课后习题请你利用家中的物品,尝试拼插含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的球棍模型,你能拼插出几种,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板书。

人教版 化学 高一 必修二 第三章 甲烷 烷烃教案设计

人教版 化学 高一 必修二 第三章 甲烷 烷烃教案设计

CH 4②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及空间构型分子结构示意图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特别提醒]甲烷分子不是平面结构,即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是呈正四面体结构。

1.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以甲烷为例)含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一个分子分子式:CH 4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最简式( 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实验式):CH 4用小黑点等符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①用短线表示成键的共用电子对②具有分子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分子的结构③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结构.结构简式:CH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4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化学键,展示了空间结构比例模型:表明了原子的相对大小和空间相对位置22.甲烷空间结构的拓展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推知,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以4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

若CH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用其他相同的原子代替,即a、b、c、d相同,则形成的分子为4正四面体结构,如CCl;若CH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被其他不同的原子代替,即a、b、c、d不完全44相同,则形成的分子为四面体,但不属于正四面体,如CHCl、CHCl、CHCl等。

3322甲烷的性质知识点二: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难溶于水比空气小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2. 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燃烧氧化反应(1)( ①现象: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点燃 CH②化学方程式:2H +CO→――2O+。

O2242取代反应(2).A装置: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有油状液体出现,试管中有少量白雾,且试管内液面上升,有固体析出实验现象B装置:无明显现象CH与Cl需在光照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24光CH+Cl――→CHCl+HCl(一氯代物),324实验光CHCl+Cl――→CHCl ,)二氯代物HCl(+2223结论光三氯代物),+―+CHClCl―→CHClHCl(3222光―+CHClCl―→CCl)四氯代物。

人教版必修2化学:3.1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

人教版必修2化学:3.1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甲烷分子组成及空间结构,初步建立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认识模型。

(2)通过甲烷的性质的探究,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通过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1)通过对甲烷结构的探究和推理,诊断并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2)通过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现象,诊断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进阶和对物质及其转化思路的认识水平。

(3)通过对甲烷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评价与思路“甲烷”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三、教学流程1、物理性质【学习任务1】甲烷的物理性质【评价任务1】对简单知识进行自主构建,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诊断物质性质和认识物质的水平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2、微观本质【学习任务2】甲烷的结构探究【评价任务2】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发展知识关联结构化的水平和发展认识思路结构化的水平。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任务2教学流程图3、宏观现象【学习任务3】甲烷的氧化反应实验探究【评价任务3】发展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水平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任务3教学流程图4、宏观现象【学习任务4】甲烷的取代反应【评价任务4】发展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思想,发展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任务4教学流程图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性质都是由老师提出了问题,然后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提升,老师再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促成学生认识的转变和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贯穿了两条线索,即:生活线和知识线。

从天然气的利用到甲烷的氧化反应体现其可做燃料,甲烷的取代产物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沼气的推广使用,西气东输工程等都体现了甲烷的社会价值。

必修二化学甲烷教案

必修二化学甲烷教案

必修二化学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和空间构型。

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

取代反应的机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气燃烧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甲烷。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2、甲烷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甲烷气体,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介绍甲烷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3、甲烷的分子结构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思考碳原子如何与氢原子形成化学键。

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观察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讲解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空间构型,强调键角为109°28′。

4、甲烷的化学性质甲烷的稳定性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在通常情况下是否稳定?举例说明甲烷在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发生反应。

甲烷的氧化反应(燃烧)演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火焰的颜色、产物等。

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₄+ 2O₂ → CO₂+ 2H₂O强调甲烷燃烧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甲烷的取代反应演示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分析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的机理,逐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₄+ Cl₂ → CH₃Cl + HClCH₃Cl + Cl₂ → CH₂Cl₂+ HClCH₂Cl₂+ Cl₂ → CHCl₃+ HClCHCl₃+ Cl₂ → CCl₄+ HCl强调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结论,了解取代反应。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通过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控制、比较、类比、模拟、抽象、模型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3.结合甲烷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能成功,解析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科学探究,实验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法,模拟.抽象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各种素材、纸板、剪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肖家湾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提问]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何能引起爆炸?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结构[讲述] 大家都知道甲烷的分子式为CH4,那么甲烷的电子式怎样书写呢?[学生] 一位同学板演,其他的同学在下面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甲烷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甲烷教案

甲烷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讲述]C原子有4个价电子, 而H原子有1个电子, C原子的1个价电子与H原子的1个电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所以, C原子欲形成八电子的稳定结构, 则需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 所以1个C原子要结合4个H原子。

由此, 同学们便可以写出甲烷的电子式。

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 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从电子式便得到结构式, 同学们写出甲烷的结构式。

[板书] 电子式: 结构式:[过渡]结构式只能初步表明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结合方式, 并不能真实的体现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事实, 下面, 我们来探究一下甲烷的空间结构。

[探究活动]甲烷的空间构型实验测得甲烷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相同, 每相邻的两个C—H键之间的键角、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搭出甲烷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

对比、意见交流讨论结果:可能有两种结构——平面正方形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进一步思考,讨论、判断观察, 对比引导学生应用几何知识分析物质空间结构, 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映证结构的辨证关系层层推进,得出探究结果。

2min1min1min钠的火焰是黄色, 所以混起来时绿的。

)b、提醒点燃之前必须验纯, 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讲述]甲烷与氧气反应,也就是天然气和沼气燃烧的道理所在.但和氢气一样,它也要验纯,当甲烷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就会发生爆炸,这也就是各种矿难中最主要的一点——“瓦斯”爆炸,大家看一下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展示图片)[板书](2)可燃性CH4 + 2O2CO2+ 2H2O[探究实验]大家看到, 甲烷与氧气反应要点燃, 则与比O2氧化能力更强的Cl2反应时是怎样的呢?在与氯气反应时只要光照就行了。

是不是就这么简单的反应呢?同学们对各种推测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预测与分析。

接着, 用动画演示展示实验现象和结果, 对比之下自然可以知道哪一个推理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设计 (14)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设计 (14)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处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

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课本中已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参差不齐,还需要在教师的“诱导”下学习,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及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运用贮存在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来认识对它们来说是未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化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甲烷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通过从探究实验出发,归纳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初步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了解归纳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甲烷结构的讨论和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或推断知识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渐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一些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甲烷的学习感受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求知欲。

并且通过实验探究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环境、能源等问题。

通过古代对天然气、沼气的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教学难点:甲烷的分子结构和取代反应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实验探究法”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2.学习方法分析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修2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修2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本節教材分析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1)瞭解甲烷分子的空間結構特徵,能夠書寫甲烷分子的結構式、電子式。

(2)瞭解甲烷的化學性質,瞭解取代反應的特徵。

(3)瞭解烷烴組成、結構,類推烷烴的主要性質;(4)知道同系物、同分異構體的概念,能夠根據結構式或結構簡式進行簡單判斷。

2.過程與方法:(1)運用模型製作、實驗探究、觀察、交流討論等手段,結合多媒體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運用能力和形成有機化學的學習思想。

(2)初步體會有機物分子結構的特點及其對性質的影響。

通過甲烷取代反應的探究,初步學會化學中對有機物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甲烷性質的學習,體會有機物跟無機物的區別和聯繫,初步形成對於有機化學領域的學習興趣,體會有機物在生活、生產中的的重要研究價值。

(2)通過能源危機及可燃冰開發情況的瞭解,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科學與生產和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繫,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並體驗科學探究的喜悅。

教學重點甲烷的結構特點和取代反應。

教學難點建立甲烷的立體結構模型,從化學鍵的層面認識甲烷的結構和性質。

教學建議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接觸到甲烷的初步知識,教學過程中可以及時聯繫初中化學內容,做好初高中相似內容的銜接。

(2)充分利用身邊素材,讓學生自己製作甲烷的分子模型(如木棍、小球、橡皮泥等),從而使學生從感性角度認識甲烷的分子結構。

(3)把握教學內容深淺度,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

一是區分好甲烷在必修2和選修5兩個模組教學要求的差異,不要將甲烷的教學拓展到選修5模組內容;二是烷烴的教學只要求初步知識,不要延伸到化學性質等層面。

新課導入設計導入一從今天起,我們將學習有機化合物的知識。

有機化合物與人類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在衣、食、住、行、醫療、能源、材料、科學技術及工農業生產等各領域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有機化合物有兩個基本特點:數量眾多,分佈極廣。

甲烷的教学设计

甲烷的教学设计

甲烷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相关内容。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

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有机物的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研究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甲烷分子的结构式和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引入两个新概念:结构式、取代反应。

技能目标:在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研究准确观察模型、利用模型帮助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在揭示甲烷性质与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

六、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讲解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

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

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

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过程
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呢?
[板书]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讲述]C原子有4个价电子,而H原子有1个电子,C原子的1个价电子与H原子的1个电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所以,C原子欲形成八电子的稳定结构,则需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所以1个C原子要结合4个H原子。

由此,同学们便可以写出甲烷的电子式。

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从电子式便得到结构式,同学们写出甲烷的结构式。

[板书] 电子式:结构式:
[过渡]结构式只能初步表明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结合方式,并不能真实的体现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事实,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甲烷的空间结构。

[探究活动]甲烷的空间构型
实验测得甲烷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相同,每相邻的两个C—H键之间的键角、键长、键能均相等。

[活动]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笔和橡皮,同桌之间模拟制作出你们认为甲烷可能的空间构形。

[提问]请××同学来总结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展示你们的作品。

[过渡]同学们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啊,以上只是我们对甲烷结构提出的设想,如何进行验证?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映证结构,因此唯一方法是从性质实验出发寻找证实结构的依根据教师的提
示,引发思路
同学上来写甲
烷的电子式和
结构式。

思考:分子的
结构式不一定
代表分子的真
实构型
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并搭出
甲烷的球棍模
型、比例模型
等。

对比、意见交

讨论结果:可
能有两种结构
——平面正方
形结构和正四
面体结构
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引导
其通过思考解
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分析
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应用
几何知识分析
物质空间结
构,培养学生
推理能力、空
间想象能力。

在交流中进一
步认识
使学生认识物
质结构决定性
质,性质映证
结构的辨证关

1mi


min

min
2m
in
1m
in
[边引导边演示]
实验一、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 现象:两种溶液均不褪色; 结论:无发生反应。

[提问]由实验可以推出甲烷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这是什么原因呢?你能从结构上予以解释吗?主要因为甲烷中的C-H键键能大,其次是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很强。

[板书](1)稳定性
[过渡]但任何物质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而它的变化是绝对的,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甲烷也能发生反应。

[演示实验]实验二、点燃甲烷
[引导]a、理论火焰颜色和实际火焰颜色的区别(实际可能偏绿,因为甲烷燃烧要用玻璃导管,玻璃在制作时含有钠元素,钠的火焰是黄色,所以混起来时绿的。

) b 、提醒点燃之前必须验纯,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讲述]甲烷与氧气反应,也就是天然气和沼气燃烧的道理所在.但和氢气一样,它也要验纯,当甲烷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就会发生爆炸,这也就是各种矿难中最主要的一点——“瓦斯”爆炸,大家看一下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展示图片) [板书](2)可燃性
CH 4 + 2O 2 CO 2 + 2H2O
[探究实验]大家看到,甲烷与氧气反应要点燃,那么与比O 2氧化能力更强的Cl 2反应时是怎样的呢?在与氯气反应时只要光照就行了。

是不是就这么简单的反应呢?
同学们对各种推测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预测的内容,思考回答: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比较稳定 观测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领悟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推测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各种可能性
讨论、分析
仔细观看多媒 映证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结论
对学生进行辨证教育,指导学生应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借此说明有机反应的复杂性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示实验,节省复杂实验所需时间。

2mi n
2min
1min
4m
in
与分析。

接着,用动画演示展示实验现象和结果,对比之下自然可以知道哪一个推理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动画演示]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提问]看完了这段动画,同学们再来总结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总结] 氯气的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壁上有无色油状液滴生成。

并且有白雾生成。

[讲述]原来甲烷和氯气的反应有个新的名称——取代反应
[板书]取代反应:有机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一氯取代:
[讲述]从实验现象我们知道,取代反应过程中甲烷分子的H原子是逐步被Cl原子所代替生成了四种取代物。

同学们在课本写出二氯、三氯、四氯取代的反应方程式。

[过渡]我们知道,性质决定了用途,同学们学完了甲烷的性质,可以猜测它的用途吗? 六、甲烷的用途
[板书]用途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同学们重点掌握甲烷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还有它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取代反应。

以一首小诗总结甲烷的相关性质(见附1) 体演示实验
总结并解释实
验现象
对重点内容进
行记录
书写反应方程

思考、讨论、
总结
总结
阅读、自己提
取重要信息
训练学生总结
归纳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
问题、分析问
题。

对重难点内容
详细分析,引
导学生对实验
现象做出正确
理解。

通过书
写重要方程
式,加深对新
概念的理解。

遵循性质决定
用途的思路
明确本节课的
重、难点
培养其自学能
力;生动的结
束本节课。

2min
2m
in
2min
1min
2min
作业:
1、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甲烷的正四
面体结构?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下节课继续探讨。

2、世纪金榜同步写。

查阅资料、小
组讨论
培养学生查阅
资料、设计实
验的能力
1mi
n
板书设计
有机化学概念: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

有机化合物概念: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碳氢化合物及其衍
生物总称为有机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天然气田、煤矿坑道、池沼等
二、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化学式:CH
4
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结构: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构形特点:4个C-H键是等价的
三、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四、甲烷的化学性质
1、1.稳定性
2.可燃性 CH

+2O
2
CO
2
+ 2H
2

3.取代反应:有机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一氯取代:
五、甲烷的用途
本节课是有机物的开端,以最简单的物质引领学生进入有机化学的世界。

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以及培养其建立模型的空间思维能力,体现在本节课上便是甲烷空间构型的建立。

本教案将其设计成探究活动,通过同学们亲身参与到模型的制作以及探究,帮助学生对此重点内容的掌握。

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及难点的内容——取代反应,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但是其具体实施过程还不能够完全让学生参与进来,所以还不能完全体现探究的成果。

此方面需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再设计,以达到学生最大程度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