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
【议论文】石头与山头作文600字 石头似山不是山
【议论文】石头与山头作文600字石头似山不是山石头和山头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石头通常比较小,可以用来建筑、园艺、装饰等方面。
山头是大自然的杰作,是自然界的壮丽景观。
在生活中,虽然石头和山头看起来似乎很相似,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外表来看,石头和山头非常相似。
石头是小巧玲珑的,通常呈现出各种形状和颜色,可以用来做装饰品或者建筑材料。
而山头则通常是巨大的,高耸入云,形状也不规则。
从远处看去,石头和山头都是灰色的,所以在外表上确实很容易混淆。
如果你近距离观察,你会发现它们的差异。
石头可以用手触摸,而山头通常需要爬山或者飞机才能看清楚。
这也说明了石头和山头在大小上的巨大差异。
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石头和山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石头常常被用来建造房屋、园林和雕塑,可以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建材。
而山头则常常被人们用来游览、观赏,也是大自然的杰作。
在文学作品中,石头和山头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不同境遇。
石头比喻固执、坚韧,山头则比喻壮美、雄伟。
它们都是自然界中的美丽存在,在不同的环境下展现出不同的价值。
无论是石头还是山头,都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石头和山头都是自然的产物,它们为地球增添了自然的美丽。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它们,不去随意破坏。
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石头和山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然的美丽,也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虽然石头和山头在外表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实际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石头还是山头,都有着独特的意义,都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希望我们都能在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美丽中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2000字】我小时候,家后院有一个小山坡,每当外面打闪电下雨,我总是爬到山坡上去玩耍。
小时候总觉得自己站到了一个山顶上,心里充满了自豪。
后来知道那个所谓的山坡,其实只是一堆堆的小石头。
石头和山头,看似似乎很相似,但实际上两者有所差异。
材料作文:石头与山头以及例文
材料作文:石头与山头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
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
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
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
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
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困难、审题点拨障碍等;]:先审话题,话题是“石头与山头”关系是如何不把“石头”看成“山头”,有寓意,代表。
再审材料,对于这些对农场无利的石头,父亲认为是山头,不可移动;母亲认为是石头,可以搬走。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父亲道听途说,主观上放大了困难,没有亲自试一试;母亲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主动去做,去尝试,去付诸实践。
[识本质后,去做。
立意]:不要放大困难,要做,要尝试,才能成功。
)(透过现象认【写作提示】本题立意角度:一、表象与本质一一材料中的“父亲”就是被表象迷惑而不去开挖。
二、付诸实践最重要,如此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石头与山头”的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而主旨也隐含在材料中,本则材料并不是讲“小与大”之类的问题。
[乐观悲观等)主要毛病]:;变换思维;积累、集体的力量;单纯论述简单与复1、立意不准。
态度决定成败(拼搏、自信、勇敢、杂、大与小;敢想才会赢;学会怀疑。
2、表达不准A、不扣话题,全篇没有一处话题字眼,完全脱离话题谈实践。
B、材料不当,这里的“实践”是面对眼前如“山头”般的困难不害怕,勇于去实践,发现本质(其实是“石头”),解决问题。
C、事例不贴切,分析不到位。
名人(残疾人)事例只说人物如何战胜困难,不结合话题分析。
高二第一次作文点评--石头与山头
正确审题立意
材料重心:因为它们并不是父 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 零的石块,只往下挖一英尺,就 可以把它们晃动。” 山头和石头的关系? 它们象征喻指什么? 困难、
挫折、挑战等等
• 较为切题的立意为: • 1、不要把“石头”当成了“山头”,不要 放大困难,要勇于挑战。 • 2、敢于尝试,“山头”其实只是“石头” 而已,付出行动,便可搬走。 • 3、莫为假象所蒙蔽,表象与本质一一材料中 的“父亲”就是被表象迷惑而不去开挖。 • 4、付诸实践最重要,如此才能透过现象看 到本质。凡事都不能凭主观臆断,更应该 提倡大胆实践的精神。 • 5、要敢于质疑,尤其是要敢于向权威质疑。
• 10. 满足题干所有要求,至于不少于800字, 尽量超它50字。
“山头与石头”作文点评
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教师示范
• 一块块田里的石头,林肯父亲认 为绝不可能搬走,也没有去搬, 所以一直在那,林肯的母亲决定 去试试看能否搬走,结果真把石 头搬走了。很多事情真如这石头, 成功与不成功的区别就在于你做 还是不做。
能这样写吗?
• 河岸边住着一只小马,有一天它想帮妈妈驮 一些粮食到对岸,却被湍急的河水挡住了去 路。正在为难中看见河边一头老牛正在吃草, 于是他问老牛能否过去,老牛说水很浅,赶 没过小腿,可以过去。“它听了正想过河, 树上的松鼠说:“你疯了?你会淹死的。这 河水很急,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水里 淹死的!”小马听了甩甩尾巴只好回家问妈 妈。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它:“孩子,光听 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河水是深 是浅自己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原来河水不 像老牛说的那样深,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浅 • 230字
四、材料作文讲评(石头和山头)作文审题
材料作文写作
议论文的写作与评价
一、审题立意 二、结构 三、材料(论据) 四、语言
何谓审题
了解题目要求
分析题目内容
掌握题目重点
确定写作中心
切题 偏题
合题 跑题
材料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工人: “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 “砌砖。”第二个说:“赚钱。” 第三个说:“建造世界上最富特 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 这第三个工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结尾:
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添以大胆的勇气, 去搬开拦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大山”。这才是 我们面对困难与挫折应有的态度。你会发现,貌 似吓人的“大山”其实也不过是“石头”堆成的, 并且很可能只是石头而已。
开头: 林肯的父亲将农场的石头看成山头,认为 它们是搬不走的,而事实上,它们只是一块块孤 零零的石头,轻而易举便可搬走。在现实生活中, 有多少人也将“容易搬走的石头”看成“搬不走 的山头”,从而使自己丧失了斗志,失去了信心, 做不好任何事情。
6、给自己尝试的机会 7、困难不难
10、难题并不难 11、别把石头当山头 12、化山为石的想象力 13、不试试怎么成功 14、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15、不在被中睡,怎知被儿宽 16、进一步海阔天空
二、结 构
结构
标题:搬走那座山头 中心论点:做任何事,如果你连尝试都不敢,那你 永远也不会成功。 分论点一:成功需要尝试。 “肯德基”发现商机 分论点二、三:尝试需要信心,需要毅勇力气。 (爱迪生) 结尾:尝试、自信、毅力,这些便是走向成功的必 要因素,拥有这些,你就能搬走那块碍脚的山头。
爱因斯坦曾说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 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 友。——爱因斯坦。
石头
“石头”与“山头”作文评析
黄守举
一、本次作文的亮色处:
高考要求:(1)符合题意(2)中心明确(3)内容充实(4)感情真挚(5)符合文体特征(6)语句通顺(7)结构严谨(8)卷面整洁
1、大部分同学卷面整洁、工整,优秀卷面较多。
2、大部分同学立意好,中心明确,题目能表明文章的观点,如“勇敢地面对困难”,“要敢于尝试”,“勇敢的心”,“勇敢走上前”,“一切皆有可能”,“大胆尝试才会成功”,“勇于实践才是硬道理”,“永不言弃”,“直面困难,大胆尝试”。
3、事例新鲜且丰富
如马云、俞敏洪、大衣哥、李玉刚、《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实验中的爱迪生、改革中的邓小平。
4、结构清晰前后照应较好
并列式结构较多,开头结尾照应好。
二、不足之处,应引起重视:
1、少部分同学卷面较差,要加强练字,多加督促。
2、开头部分引用材料较多,多至六、七行,应该概括材料,用简洁的语句引用观点。
3、引用所给材料作为论据,要避免这种做法,积累新材料。
4、少部分同学罗列事例,议论较少,有点举例与议论脱节,不沾边,可指点一点方法(因果论证、假设论证)。
5、大部分同学字数压着800字的线,应再多写两行。
三、下步打算:
1、可引导学生看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并引导学生注重立意、结构,特别是举例后的议论部分。
2、老师可给出一些方法指导。
敢于想,践于行—关于山头与石头如何面对应对前进中的困难高中生作文_议论文
敢于想,践于行—关于山头与石头如何面对应对前进中的困难高中生作文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
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
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
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
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
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敢于想,践于行西雅图的一片农场上堆满了杂乱的石头,父亲怯于想,失于行,认为它们是小山头而望石兴叹;母亲敢于想,践于行,发现它们只不过是一英尺深的石堆轻易可撬动。
石头与山头,轻松挖掘还是坚不可移,仅仅取决于敢不敢想,有没有行。
想,不是异想天开,而是认真分析客观事实后作出的理性判断;行,不是横冲直撞,是理性分析下选择的理智做法。
敢于想,就迈出了认清事情本质的第一步;践于行,就亮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招。
敢于想,践于行,才能实现突破,推倒“山头”。
敢于想,践于行,推倒世俗山头,实现个人突破。
当朱熹格物穷理的学说盛行之时,王阳明看透荒谬,践行知行合一,终成一家;当众人不敢亦不愿踏出本土之时,亚历山大大帝看准时机,勇敢追寻世界尽头的那片海,成就霸业;当亲朋叹息他失去双臂生活将会艰辛之时,刘伟识破人生,百炼成钢,用脚演绎生命的华美,被誉俊杰。
众人眼中不可逾越的山头在他们理智地思考努力地行动后都变成了摇摇欲坠的石头,成功者都是在践行中突破自我,创造辉煌的。
敢于想,践于行,推倒权威山头,推动社会前行。
看透地心说的无稽,哥白尼创日心说开启天文事业新纪元;揭示重力学矛盾,伽利略动手拉开实验物理帷幕;洞察经典力学的局限,爱因斯坦多方论证引领量子力学新潮。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
文章通过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对挑战自我、实现价值 的观点进行了有力论证。这些论据既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也展示了作者的学识和素养。
优秀作文三
构思巧妙
文章以“从石头到山头”为题,巧妙地将积累与突破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讲述个人 或他人的成长经历,阐明了不断积累和勇于突破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不准确或过于简单
表达不准确
过于简单
文章中存在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问 题,导致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意思。
文章语言过于简单或平淡无奇,缺乏 表现力和感染力。
改进建议
在写作时,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和生动性。要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 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用词不 当或语法错误。同时,要运用修辞手 法和生动的描绘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优 秀范文和练习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 表达能力。
03
语言生动
作者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将抽象的石头与山头转化为具体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的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优秀作文二
角度新颖
文章从“跨越山头”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阐述了挑战自我 、实现价值的重要性。通过讲述个人经历或见闻,展示了 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
情感真挚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挑战和成长的渴望,以及对成功的追 求和向往。这种真挚的情感流露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号 召力。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
目录
• 引言 • 作文题目及要求解读 • 优秀作文欣赏与点评 • 常见错误分析与改进建议 • 写作技巧指导与训练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通过对石头与山头作文的讲评,引导 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 水平。
【议论文】石头与山头作文600字 石头似山不是山
【议论文】石头与山头作文600字石头似山不是山石头与山头作为自然景观中的两个元素,对于人们的观感印象有着不同的影响。
然而,在深入思考后,我们会发现,石头和山头不仅在视觉上有所不同,其所代表的内涵、文化价值和人类反思也有很多共通之处。
对于石头,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坚硬、沉重、静默、粗糙,这些特征凝聚出一种尊重、敬畏和崇高的意象。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石头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在《四书五经》中,都能看到关于石头的描述。
如《孟子》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知止”即以石头为喻。
石头给人以沉静和永恒,是文化价值的象征。
而山头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会想到的是壮观、雄浑、庄严、高大,它承载着无限的生机和循环。
山头在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旅游价值。
除此之外,山头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经》中“弱水之西有弱山焉,耸魄”便是对山头的赞美;在《红楼梦》中,作者便运用山头的寓意,将人物以山水间谐婉交融的方式来刻画,使得人们对这部文学巨著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虽然石头和山头代表着不同的物体外形,但它们各自的文化属性不可忽略。
它们既可以在文学、哲学上为我们提供思辨的思路,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应的美学欣赏。
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石头与山头扮演着不同但却同等重要的角色。
回到开篇所提到的“石头似山不是山”,我们可以认为,整个自然中,所有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的存在往往与其他物体的存在息息相关。
就像石头与山头一样,在视觉表象上看似有所相似,但内在的文化价值和所代表的含义却又不尽相同。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更加关注于实用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
但在这样的追求中,人们可能忽视了个体与自然的平衡和互惠共生关系。
因此,当我们再次回到自然景观中,却能发现那些埋藏在石头和山头里的文化滋养和建构,更加意识到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无论是石头还是山头,它们在深刻的文化载体中保留了自然的美丽和恢宏,它们或像独行侠般孤独,或像亿万岁月般卓绝,同时也承载了我们人类对于自然和历史的反思和定位。
石头与山头
第一步审材料 抓住材料重心 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 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往下 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对于这些石头,父亲把他看成山头,不可 移动;母亲把他看成石头,可以搬走。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父亲道听途说,主观放大困难,没有亲自 试一试; 母亲透过现象看本质,主观去做,去尝试, 去付诸实践。 不要放大困难,要做,要尝试,才能走向 成功。 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走向成功。
第一段:引述材料,提出论点。引用材料得出观点, 几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七绕八,拖泥带 水。 第二段:分析材料,引申当今。对材料的关键语句剖 开分析,利用当前社会情况进行分析。 第三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 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但是千万 不要忘记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不要过于详尽。举例 时可以采用“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 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四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 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 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 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好的段落
质疑是开创的发端。 比萨斜塔上,就曾经有 一位年轻的勇士,用他的质疑推翻了一座已经 耸立了千年的巨峰;百花广场上,也曾经有一 位“为真理而战”的斗士,用他的质疑,推翻 了统治了天文学界一千三百年的托勒密体系— —一座从未有人怀疑过的“地心说”的山峰, 拓展了人类的视野;有人断言,“水稻是不能 杂交的”,可是却有人就愣是不信邪,他—— 袁隆平,不仅成为世界公认的“水稻杂交之 父”,而且他的雄心又使他向着新的高度攀越, 他要实现“小麦”的杂交……
第二步审话题:山头和石头的关系? 它们喻指什么?
困难、挫折、挑战等等
石头与山头
审材料,抓住中心
• 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 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 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审话题,理清关系
• 石头与山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喻指什么? • “石头”喻指:困难、挫折、挑战等。 • “山头”是指放大的困难、挫折、挑战等,或是
理的唯一标准。
还需改进之处
• 1、欠缺材料作文的写作模式的把握:引——析—— 联——结,不能一开始就联系实际谈学习的问题。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叙例太详细而缺少分析:议论文必须超过2/3是议论 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必须超过2/3是记叙、描写的表达 方式,否则定为文体不明。
• 3、材料当论据来使用:材料只充当引出作者的论点之 用,不可放在第二或第三段充当论据。
容易使人迷惑的表象。
立准意
• 1、表象与本质:不要被表象迷惑,要善于 看清本质。
• 2、勇于实践 • 3、敢于质疑 • 4、不要放大困难 • 5、敢于打破常规,积极进取
不够切题的立意
• 1、换个角度看问题 • 2、转变心态 • 3、学习工作要像山头一样扎实沉稳 • 4、意料之外 • 5、石头,山头,道德,利益 • 6、题目太大: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
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 方法:以小见大、比较分析、因果探究
材料回顾
•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 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 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 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 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 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 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 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 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关键句)。
【议论文】石头与山头作文三篇
【议论文】石头与山头作文三篇石头与山头石头和山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体,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石头在民间通常被用于建筑、园艺、雕刻等领域,而山头是大自然的杰作,承载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在诗词歌赋中看到对石头和山头的赞美。
本文将围绕石头与山头展开讨论,探讨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来谈谈石头。
石头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硬质物质,它在古代就被广泛利用。
在建筑领域,人们会用石头建造房屋、城墙、桥梁等结构,这些都依赖于石头的坚固和耐久。
石头还可以用来雕刻,制作成各种艺术品,如石雕、石刻等,这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园艺领域,石头还可以用来做园林景观,比如假山、石桥、石牌坊等,这些都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石头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再来说说山头。
山头是自然界的产物,它承载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背景。
山头上生长着各种植物,是自然界中的氧气工厂,可以为人类提供新鲜的空气。
山头还是动植物的乐园,生活着许多珍稀物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方面,山头也是诗人墨客创作灵感的源泉,许多名家诗篇都是写山头的壮丽景色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山头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石头和山头都是自然界的杰作,它们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充分发挥石头和山头所具有的特性,利用它们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也需要加强对石头和山头的保护和管理,保持它们的原始风貌,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和谐共生。
我的家乡的石头和山头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这里有着许多独特的石头和山头。
在我小时候,经常与朋友一起在山头上玩耍,或者在石头上写字刷漆。
这些石头和山头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成为了我家乡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在家乡的山头上,有一个叫做“七龙山”的地方,山体险峻,石岩嶙峋,形态奇特。
据说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七条巨龙的踪迹,所以被称为“七龙山”。
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树木,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放松之地。
作文讲评
“石头与山头”给材料话题作文写作导引一、作文材料(略)二、【写作提示】先审话题,话题是“石头与山头”,有寓意,代表困难、障碍等;关系是如何不把“石头”看成“山头”。
再审材料,对于这些对农场无利的石头,父亲认为是山头,不可移动;母亲认为是石头,可以搬走。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父亲道听途说,主观上放大了困难,没有亲自试一试;母亲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主动去做,去尝试,去付诸实践。
较为切题的立意为:1、不要把“石头”当成了“山头”,放大了困难,要勇于挑战。
2、敢于尝试,“山头”其实只是“石头”而已,付出行动,便可搬走。
[主要毛病]: 1、立意不准。
态度决定成败(拼搏、自信、勇敢、乐观悲观等);变换思维;积累、集体的力量;单纯论述简单与复杂、大与小;敢想才会赢;学会怀疑。
2、表达不准 A、不扣话题,全篇没有一处话题字眼,完全脱离话题谈实践。
B、材料不当,这里的“实践”是面对眼前如“山头”般的困难不害怕,勇于去实践,发现本质(其实是“石头”),解决问题。
C、角度太大,真话不等于真理,要我们亲身体验才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事例不贴切,分析不到位。
名人(残疾人)事例只说人物如何战胜困难,不结合话题分析。
E、没有事例,纯个人观点,说服力不强。
3、题目不好。
4、卷面乱,错别字多。
三、作文拟题1、给自己一点勇气2、勇于挑战3、山头只是想象的4、尝试区分石头与山头5、试一试也许就能行6、成大事只要一点勇气8、给自己尝试的机会9、困难不难10、难题并不难11、别把石头当山头12、化山为石的想象力13、不试试怎么成功14、不试一试,怎么知道?15、不在被中睡,怎知被儿宽16、进一步海阔天空论点型题目:1、探索·发现2、透过现象看本质3、挑战4、山头?石头?5、山头和石头的价值四、作文例文:试一试也许就能行人们总是畏惧那些看似庞大的“山头”,却从未想过它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稍稍努力便能晃动,这就充分地说明,一切皆有可能,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材料作文如何扣题石头与山头
[审题点拨]:
先审话题,话题是“石头与山头〞,有寓意, 代表困难、障碍等;关系是如何不把“石 头〞看成“山头〞。再审材料,对于这些 对农场无利的石头,父亲认为是山头,不 可移动;母亲认为是石头,可以搬走。不 同的原因是什么呢?父亲道听途说,主观 上放大了困难,没有亲自试一试;母亲透 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主动去做,去尝试, 去付诸实践。
参考题目
1、给自己一点勇气 2、勇于挑战 3、山头只是想象的4、尝试区分石头与山头 5、试一试也许就能行 6、成大事只要一点勇气
8、给自己尝试的时机 9、困难不难10、难题并不难 11、别把石头当山头 12、化山为石的想象力 13、不试试怎么成功 14、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15、不在被中睡,怎知被儿宽
末句扣题:后来,他的“日心说〞被认可,可谓成功挑战了心中“山头〞,山头最终风化成一块块可以移动的石头。
的困难不害怕,而是勇于去实践,发现本质〔其实是 关系是如何不把“石头〞看成“山头〞。
爱迪生创造了电灯,这是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
“石头〞〕,解决问题。 友情提示:点题不在多,而在适时,为避重复,可明点,也可暗扣。
材料作文如何扣题石头与山头
回忆作文题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 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 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 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 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 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 〞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 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 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 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 少于800字。
初一作文写景:石头与山头
初一作文写景:石头与山头林肯的母亲最终搬走了石头。
是偶然吗?不,是必然。
因为她不拘于现实,因为她懂得尝试。
遇到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
第一次听到《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我就被那辉煌的音乐震撼住了,我听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呐喊:“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平?”是啊,为什么上帝要那样对待贝多芬,为什么要让那样的天才双耳失聪?但即使是那样,贝多芬还是顽强抗争,他没有因为耳朵听不见而放弃了音乐,反而谱写出了更多优美的乐章。
面对困难,贝多芬没有畏惧,他不甘于接受现实,他把如同“山头”一样的困难看作“石头”,把不起眼的“石头”抛在了身后,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那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点小困难与贝多芬的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遇到困难,我们不要害怕,要将困难变为我们成长的动力,让战胜困难的经历为我们的人生锦上添花。
遇到困难,我们要懂得变通。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有三个最著名的苹果,一个被亚当偷吃了,一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这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的苹果是当今社会上最潮流的东西。
乔布斯和他的iPhone、iPad一起风靡全球,在他成功之前,又经历了多大的磨难呢?当他迎来第一个事业高峰时,因性格孤僻,他被其他人排挤,不得不离开公司。
陷入人生的低谷后,可能更多人会因此一蹶不振,而他没有,他一直在努力的寻找机会,他要东山再起。
凭借自己的创新,他重回苹果,并将苹果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他登上了人生的最高峰。
同样的困难,也许在别人眼中是无法撼动的“山头”,而在他看来,那只不过是个“石头”。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遇到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
但就算它是“山头”,我们也可以将它踩在脚下,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将困难踩在脚下,我们就可以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在困难面前,是将它看作“山头”,还是看作“石头”?是让它成为我们的“绊脚石”,还是“垫脚石”?这都由我们自己决定。
只要你有战胜困难的心,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打败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
1、给自己一点勇气
2、勇于挑战 3、山头只是想象的 4、尝试区分石头与山头 5、试一试也许就能行 6、成大事只要一点勇气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吃 粗粮了,他们认为粗粮口感差,吃起 来费力,他们忽略了粗粮中含有细粮 缺少的营养成分。其实,不吃粗粮,是 导致现在很多人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 的原因之一。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 不好。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 • 印度古谚:“人要吃些粗粮。” •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 “要吃些粗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 800字。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前两类人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他们 的共性是能够认清自己,并执著地追求超越 自己; 后一类人是需要我们反思和警惕的, 他的致使弱点是没有主见,没有了自信,安 于现状。 在具体写作时,可以综合谈论三类人 的人生选择,也可以侧重于某一类人的人生 选择来立意展开。
立意枚举:
(1)人啊,认识你自己; (2)认清自己,找准位置; (3)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一切; (5)相信自我,超越自我; (6)扬长避短,实现自我; (7)自信自强,才能提升自我; (8)追求的目标决定了追求的结果; (9)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0)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11)学会选择。
石头与山头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如 此,父亲才得以较低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 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 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 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 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 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
• •
(引用名句入题)
材料中的哲学家只是一心想靠蛮力把牛赶 进牛栏,而不知道用一把青草引牛进入栏中, 最终,尽管他耗费大把力气,但也没成功,却 是农夫的巧妙运用青草,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牛 引进了栅栏。(引材料)
• •
【写作提示】
对于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 面列出的只是通常的几个思考角度,仅供参考: • (1)正确看待自己。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 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在如何对待牛的问题上,一个 哲学家就不如一个农夫。 • (2)蛮干与巧干。做事得法,事半功倍;做事不
• 【思路导引】 •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 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 之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他明白再看多少眼也无法变成完整的缸。 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 在失误(损失)上,只会对自己伤害,而无益于事情的改变;放弃 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 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时候。这种立意的好处是 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 象。 •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 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卖缸人的 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误, 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 同一个地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旦出现了失误或 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 能走得更好更稳。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我们的思维 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 思维角度。 • (3)辩证立意: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有卖缸人 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 就看。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 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 • 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无论是他在 前面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 是死活不进栏。一位路过的农夫见了,笑着从 地上扯了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 牛跟着农夫乖乖地走进了牛栏。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 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左右。
开头:
开头: 林肯的父亲将农场的石头看成山头, 认为它们是搬不走的,而事实上,它们只是一 块块孤零零的石头,轻而易举便可搬走。在现 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也将“容易搬走的石头” 看成“搬不走的山头”,从而使自己丧失了斗 志,失去了信心,做不好任何事情。 结尾: 在生活中,就算遇到了“山头”,我们 也应该将它们看成是“石头”,这样才会有足够 的信心来克服困难。信心加上行动,再加上不受 环境影响的斗志,所有的困难都会不堪一击的。
• 1“粗粮”的本义:与“精细食物”(高档或精 加工)相对的色香味较差(低廉或较原始)的 食粮。整个标题的本义是:吃些粗粮身体健康。 • 2、比喻义: • (1)粗粮的比喻义:低级的、原始的、粗糙 的、不起眼的、被忽略的、大众化的、普通的、 微贱的、驳杂的、细小的、琐屑的……人或物。 (可指在人生中要注意正确对待、学习、听取、 运用一些自己不喜欢、不好接受、费时费力但 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对学习、对工作、 对生活等有益的东西,如:挫折,打击,磨难; 批评,质疑,挑剔,责难;简陋的物质条件, 艰苦的生活;冷落的待遇,寂寞的处境……只 有这样做了,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训练题2 某大城市,中程公交车的始发站,每天 天未亮,就有许多老人排着长队,早早地为乘车 上中学或大学的儿孙占个座位。 判断下列立意属哪一种:切题,偏题或者离题 偏题 亲情无价
独立自主 理解万岁 爱的思索
偏题 离题 切题
学以致用
• • • • • •
2009年高考新材料作文预测---破缸与回头 一、命题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对 写作能力的要求是:“要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色彩”。 2.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新的趋势: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查;强调理性思辨,感悟生活。而“卖缸人”这个材料作文,是符合高考作文命题新趋势。 3.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 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但纵观高中生的作文,存 在以下问题:语言程式化,缺乏新鲜活力;作文模式呆板,缺乏创新;生活过于单调,语言、作文的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对问题的认识单一肤浅,写作中不能摆 脱平庸与幼稚,写不出有个性特征和创新精神的作品。这主要有思想认识的原因,也有大量的注重辞藻讲究形式而内容空洞的所谓高考满分作文的“示范”,当 然也有训练的原因。所以我们有责任培养青少年善于探求的品质,历练他们的灵魂,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辩证理性地分析问题。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 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考查方向: 1.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善于从另一个角度(即不同于惯常思维的视角、眼界、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 2.考查分析能力,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3.考查运用合适的文体、恰当的结构、灵活的方法阐明事理的能力。 三、试题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根据个人特长和 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 思维”。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误、缺憾或者说损失,正确看待已经失去的无法挽回的东西,而应把这看作人生的常态,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 度和科学的精神,合理自我释放、调节心理,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自我成长过程。 这道题材料的内涵较易把握,审题难度不大,可以说既平中见奇,又平中见深:它切合高三学生的生活经历,在青春的历程中往往伴随的是失误错误,也有许多 不值得留恋的、无法还原的人与事;它体现了对人的关注,或指向人的内省,或指向人的处世,或指向人的生活态度;既能引导考生将触觉伸向社会现实,又能 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哲理思考;既能引导考生将目光投入社会热点,又对考生播撒了人文关怀的浓浓雨露。题目有助于培养考生处理社会生活事务的能力,让他 们学会理性思考,学会把眼光投向远方,懂得哪些该放下,哪些该回头思考总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更好在把握自己。 【思路导引】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之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 他明白再看多少眼也无法变成完整的缸。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上,只会对自己伤害,而无益于事情 的改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时候。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 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卖缸人的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时 候我们不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误,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旦 出现了失误或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能走得更好更稳。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我们的思维能力,写出新 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辩证立意: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有卖缸人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就看。这有利于思维的 进一步发挥,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写作素材】 素材1.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 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