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看导引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华传统养生方式,以调气养身、强健体魄为目的。

其中,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被公认为最为经典的几种气功练习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四种气功的起源、特点以及对健康的益处。

一、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流传了千年的健身气功,它以八个循环的动作经过,锻炼全身的肌肉和筋骨系统。

据说,八段锦是宋朝采摘和杂耍锻炼的功夫演练而形成的。

它包括了“弘扬天机、伸展骨气、排毒增益、提神定志、恢复脾胃、稳定空气、增强免疫、增进灵性”八个方面。

练习八段锦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并有助于调节情绪,平衡身心。

二、易筋经易筋经被认为是古代武术大师达摩祖师所创,它以柔软的动作和精神集中为特点。

易筋经通过舒展肌肉和筋骨,增加灵活性,并能增强腰背部力量。

这项老少咸宜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姿势,预防骨关节疾病,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易筋经的功效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有提高注意力和心理平衡的作用。

三、五禽戏五禽戏源自南朝宋刘庆时期,是一种以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的养生方法。

五禽戏包括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通过慢慢模仿它们的动作,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提高柔韧性和肌肉的协调性。

五禽戏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办公室族,有助于改善颈椎、腰椎及手腕疼痛的问题。

四、六字诀六字诀是以一个六个字的口诀,结合适当的动作,通过调整呼吸和集中精神,达到平衡身心、防病健身的功效。

这个六字诀是:“容颜结、虎容正、灵龟甲、捧腹都、吞言阖、三六齐”。

按照六字诀的口诀和动作,可以调节呼吸,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减轻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总之,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六字诀都是养生健身的好方法。

无论选择哪种气功,坚持练习都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并能帮助调节心理和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健身气功不仅是一种健身运动,更是一门智慧,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老年人多练练中医导引术

老年人多练练中医导引术

老年人多练练中医导引术⊙广州中医药大学 陈思炀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群体正在迅猛增长,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14%以上。

在这一宏大群体中,又有75%人口患有1种或1种以上疾病,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着精神心理问题,更有一些老年人因疾病等原因处于失能和半失能状态,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运动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追捧。

但对于年岁较大的老年人来说,不宜进行运动量过大的项目。

而中医导引术具有强度低、作用温和的特点,特别适合老年人开展。

导引,大家听上去可能会感到很陌生,但要说起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大家就耳熟能详了,其实这些都属于养生保健的导引术。

导引又称为“导引行气”,“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主要是指以经络脏腑气血理论为依据,通过肢体有规律的、柔和松静的运动和心意的调控,引导气血在经络脏腑中正常地流通运行,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身心疾病的功效。

应用导引治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导引术可分为肢体动作导引和心意静态导引两种,前者为动中求静,后者为静中求动,两者皆动静相间,形神兼备,各有所长而互为补益,缺一不可,可做到调息、调身、调神相统一,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

这对于精血耗竭、气血亏虚、神气浮弱、脏腑功能衰退的老年人来说,再合适不过。

临床研究证实,坚持练习导引,有着非常积极的健康意义。

提升生理机能在呼吸吐纳过程中,胸廓随之活动,可疏通上焦气机,使肺气肃降、朝百脉、化气行水;还能带动腹部肌肉进行运动,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进而濡养脏腑。

研究发现,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易筋经,无论是对提高年人握力、平衡能力以及灵敏性等身体素质,还是增强血压调节、平和呼吸等生理机能都很有帮助。

从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看导引术的发展

从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看导引术的发展

从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看导引术的发展导引术是中国传统养生术和体疗方法之一,它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与自我按摩相结合,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修身养性等为目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优秀遗产。

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作为中国导引史上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性导引术,它们虽有着各自的功法特点、目的和作用,但从发展轨迹来看,足以窥视古代导引术发展的基本线索。

导引术从早期的一些散式仿生术发展成完整的导引体系五禽戏是东汉时期的华佗以仿生导引术为基础,将其简约精编,归纳提炼,创编成为一个结构完整、易学易练的养生导引术,这代表了汉代时期古代导引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早期的导引术势多是模仿动物活动的动作,力求获得动物的某些灵性和能力。

“熊经鸟伸”一类肢体运动的原型可能是模仿动物活动的巫舞,而“吹嘘呼吸”一类呼吸运动则可能与巫医的移精变气理论与治疗方法有关。

但此时的导引术多为一术,多为针对一病或多病的散式功法,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的导引图清楚说明了这一点。

直到东汉末年五禽戏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散式功法的状态。

八段锦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这是导引术发展成熟的标志。

八段锦在五禽戏的基础上,动作数量增加到了八个,而且每个动作都有其动作名称,这对后来易筋十二式的发展产生了历史影响。

八段锦将不同导引术势汇编成套并以歌诀这种易传易记的形式而广泛流传。

“易筋十二势”继承了八段锦的特点,但在其基础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如:有的动作刚劲有力,刚中有柔,讲究刚柔相济,阴阳平衡;有的动作讲究意随气走,力由气生。

总而言之,导引术发展至明代的主要变化是:第一、导引术的功法较前更为丰富;第二、导引术与武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内炼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外炼筋骨皮,内炼精气神”,讲究身架沉稳,劲力贯串,刚柔相济,筋强体壮,运气发力。

导引术的锻炼目的从一般的医疗养生发展为锻炼筋骨肌肉、强身健体东汉时期的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与养生家。

八段锦和五禽戏讲解

八段锦和五禽戏讲解

“八段锦”在宋代就已有流传,是一种站式武术导引功法。

此后衍生成多种流派。

大约在明代初年,出现了“坐式八段锦”,于是将“站式八段锦”称谓“武八段锦”,或“外八段锦”,而将“坐式八段锦”称泪“文八段锦”或“内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传入篙山少林寺后,被辑人《卫生易筋经》、《内功图说》中,称其谓“易筋经十二段锦”。

现将《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收录的“武八段锦”的练法,摘录整理介绍于下预备势:直立垂臂,全身放松,舌抵上腭,两目平视。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两手心朝上,两臂从体侧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手指相交叉,内旋翻掌朝上撑起。

同时两脚跟尽量上提,仰头,眼看手背(图1)。

然后,两掌外旋翻转手心向下,屈肘松肩,分手垂臂。

同时脚跟下落着地。

还原成直立预备势。

要求:上撑动作要有“托天”之意,两手向上相交叉时吸气,翻拿上托时呼气;叉手下降至头顶时吸气,分手下垂还原时呼气。

如此反复练习数遍。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功作:左脚向左松开一步、屈膝呈马步,同时两臂屈肘抬起,右外左内在胸前交叉,眼看左手。

左手拇食二指撑开呈八字,其余三指屈曲扣回,内旋塌腕成掌心向外,向左侧平推。

同时右手松握拳,向右平拉,势如开弓。

眼仍注视左手(图2),此渭“左开弓”。

然后,两手回复于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眼看右手,再做“右开弓”,动作同于“左开弓”,唯左右方向相反。

要求:要模仿拉弓射箭的姿势,开弓时两手用力缓缓撑拉,回收时亦似撑着弓弦缓缓放松。

以吸气配合开弓,以呼气配合收回,如此左有反复数遍,回复至预备势。

第三段调理脾胃单举手动作:并步直立,两手屈肘抬至胸前,手心向下,左手内旋上举至头顶上方,手心向下,眼看上举之手;同时右手下按至右胯侧,手心向下(图3),此谓“左举手”。

然后,左手落下,右手抬起,双手平至胸前,再右手上举至头顶上方,左手下按至左胯侧,做“右举手”。

要求:以呼气配合上举下按,以吸气配合两手平至胸前,如此反复数遍,回复至预备势。

导引术的发展简史 (1)

导引术的发展简史 (1)

导引术的发展简史根据《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人以種呼吸,这是导引术特有的自我保健的练功方式,可见,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的导引术的应用,古时还称“吐纳”、“桥引”、“修仙术”等,都是应用来自我保健养生的本能锻炼,起源公元前3000年-2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在青海省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导引的人形图案。

导引术真正起源何时,没有直接的文献资料,根据以下几个间接文献来简单说明一下: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及后来的《史记》、《孟子》记载着在4000年前尧舜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洪水泛滥成灾,空气潮湿寒冷,人类气血郁带患上疾病,于是就用舞蹈相互按摩来宣导气血,治疗疾病,导引按桥就此成为人们保健除病的常用方式了,到后来《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就对防病治病用导引按桥有了记载。

1975年考古发现在青海省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罐等物品上的人形图案就有吐纳、导引等姿势,据今5000多年了,综上所述,导引术起源于原始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而形成的,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导引术与古代信奉神灵修仙练道的各类社会人士有密切关系,《封神榜》中就记载了商周时代导引术的盛行,修仙练道的阐截、二教里人物都通过导引修练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当然这只是传说,在那同时期留下的历史文物和庙宙等不难说明,确实有用导引术修练者达到高能的人,他们助人除病,行善积德,宏扬正气,传播善良。

这类人物被人们建庙供奉,事迹广为流传,便如泰山上“碧霞元君”当然在古时也有利用导引术来骗人的巫师,巫医等社会不良分子,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曾提六不治,其中之一就是“信巫不信医者”不治,可见古代巫师经常利用各种把戏欺骗人们,让正常懂医术,学道法的正人君子非常痛恨。

由于古人无法形容人在做导引修练时产生的引力、电波等,所以统称为气,只是正统修道者对气做了简单的说明“气者破也,迅生速失,无形而浮动,望众莫痴迷逞强”。

就这样的钟告还是难以杜绝有后来人得到导引高能量后为利益创办各种会或教来迷惑百姓,还有人自称气功大师,“气”者何在,真是迅生速失者见多,我们祖先的好文化应正确传承,弘扬正气,传播善良,无私奉献,才是真道。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功法1 、 简介: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表示了人体呼吸的口型动作。

如“嘘”字诀的口呼动作,即为嘴角紧缩后引,槽牙 ( 即磨牙 )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

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缓缓呼出体外。

再如“呼”字诀的口呼动作,即舌体中部下沉,舌的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正对着咽喉,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缓缓呼出体外,等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也表示了不同口形动作所发出的不同的音,这可以在古书中找到解释。

如《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吹”,即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嘘”则为慢慢地呼气。

在《庄子》里早有“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的说法。

在此,“呼”其义为吐气,与“吸”相对。

可见,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既表示人体对六个字的呼吸动作和六种具体的呼气口型,也表示六种不同的口型动作所发出的六种不同的音。

2 、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补”与“泻”?六字诀现存最早的文献《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

”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该文献中的六字与脏器虽然与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六字诀的吸气方法只有一种,用口吐气却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而这六种吐气不但可以去热、风、烦、寒等邪气,还可以散出脏器的胀满、痛闷等气结。

这说明六字诀的吸气与六种吐气,按照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它是一个祛邪泻实又扶正的吐纳调气法。

那么健身气功六字诀所具有的扶正之补与祛邪之泻,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扶正、补气主要是:发音吐气后的吸气;动作导引中两手外开、外拨后的内收、内拢及捧掌内翻;练功后的收功;练功过程中的身心合一。

【知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

【知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

【知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中医导引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运动方式。

导引可以改善气血、提升阳气,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以达到健体防病的目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四种中医导引功法,快和家人朋友一起练起来吧!【知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两脚掌心约与肩同宽,平行站立。

两手从体侧捧气向前,掌心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

手掌体前捧气上托,当两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在胸前翻手掌向外再向上,双臂伸直,上托于头顶,两脚踩地,停顿数秒。

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拢气,慢慢落于体侧,左脚收回。

接着重心左移,右脚向右迈开一步,重复以上动作,左右交替6~9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大致两肩宽,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自体侧拢气上升,抬至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呈剑指,右手在内握固。

接着向左做拉弓状,剑指指尖向上,转头凝视远方,拉至极致,停顿片刻。

两腿直起,两手臂伸展向下划弧拢气,还原体侧。

再换右侧,重复如上动作,左右交替6~9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重心右移,向左迈开一步,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两手捧气上升,指尖相对,置于中脘穴。

右手转掌心向下,左手上托,至胸前指尖向右,至面部指尖向前,至头侧指尖向左,至头上方指尖向后,至臂伸直指尖向右,与此同时右手下按,逐渐转指尖向前,置于右大腿侧,停顿片刻。

左手自左上方缓缓划弧拢气下落,右手顺势划弧转掌心向内,随后收回左足,两手向下划弧拢气,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还原到预备式。

再出右脚,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6~9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脚并拢,两手从体侧拢气回收,两手重叠,敷于肚脐(掌心向里,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

逐渐从上向下转动脊椎,向左侧背后望去,保持肩和胸不动,感受颈椎和胸椎形成二争力,随后胸椎从上向下缓缓向左转,保持腰椎和胯不动,感受胸椎和腰椎形成二争力,再将腰椎和胯缓缓向左转,保持脚踝不动,感受周身与脚踝形成二争力,停顿片刻。

八段锦,易筋经……这些中国的引导术比瑜伽更养生!

八段锦,易筋经……这些中国的引导术比瑜伽更养生!

八段锦,易筋经……这些中国的引导术比瑜伽更养生!瑜伽,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传统医学,养生,健身,中医,经络瑜伽源于印度,和导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哲学思想的指导,有传统医学理论的支撑。

近几十年来,瑜伽和时尚紧密结合,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中医导引目前也开始在世界上流行,在法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地对中医导引的重视甚至超过中国。

那么,什么是导引呢?“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

可见,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与现代的保健体操类似。

瑜伽,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传统医学,养生,健身,中医,经络练习导引术和瑜伽术都有一些相同的要求,导引法强调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的合一;瑜伽也存在体位法、呼吸、冥想三者的紧密联系。

调身的内容可概括为屈、伸、松、紧四个字,调身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形正、体松两方面。

导引术的调身和瑜伽的体位法都包含仿生动作。

瑜伽,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传统医学,养生,健身,中医,经络导引术中的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并结合中医学理论编创而成;瑜伽体位法中的蛇式、猫伸展式也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发展来的。

其不同点在于导引术的调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整套动作,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峨眉十二庄等;而瑜伽的体位法则以单个动作为主,如举臂式、伸展侧角式、侧边强拉式等。

瑜伽,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传统医学,养生,健身,中医,经络调息方面,导引术和瑜伽的呼吸方法都可以分成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二者在动作熟练之后,都强调通过腹式呼吸的方法来练习。

二者都很重视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在导引术中体现为三调合一,瑜伽中也是强调了动作的拉伸,同时遵循规定的呼吸方法。

其不同之处是,导引术在有一定基础后,侧重于逆腹式呼吸,瑜伽术中未严格区分逆和顺的方法。

关于调心,导引术的调心和瑜伽的冥想都属于心理、精神调节的范畴,二者都很重视通过这样的调节达到内心的安静,排除纷繁的思绪。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图解)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图解)

八段锦健身操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

調理脾胃單臂舉,五勞七傷往後瞧。

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

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

双手托天理三焦(见图①)直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

双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

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作用:拉长脊椎、颈肩部肌肉,还可调理气血,稳定情绪。

左右开弓似射雕(见图②)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

双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

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

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

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可减轻胸闷与肩颈酸痛等症状。

图一双手托天理三焦图二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见图③)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如配合呼吸,则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酸过多、手脚冰冷或四肢酸痛的症状。

五劳七伤向后瞧(见图④)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然后头慢慢左顾右盼向后观望。

同时配合呼吸,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缓解肩颈僵硬、落枕等症状,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图三调理脾胃须单举图四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见图⑤)两足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

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

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作圆环形转腰,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腰。

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

如配合呼吸,则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作用:去心火,避免长暗疮、暴发青春痘、流鼻血、情绪暴躁等情况的发生。

健身气功八段锦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策略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策略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策略研究陈丽雯陈学海*冯宇晴郭旭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健身气功八段锦是我国传统体育养生运动项目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何将这一宝贵民族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值得人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该文通过论述八段锦传承和发展的意义,展现出八段锦在现代的独特价值。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八段锦的发展历程、功法特点和养生作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八段锦传承与发展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健身气功八段锦 传承 发展 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 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813(2024)06-0086-04 Research on the Realistic Dilemmas and Strategies of the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itness Qigong BaduanjinCHEN Liwen CHEN Xuehai*FENG Yuqing GUO Xu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7000 ChinaAbstract: Fitness qigong Baduanjin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health-preserving sports in China,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how to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precious national heritage is worthy of more in-depth thinking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unique value of Baduanjin in the modern times by 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comb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exercise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preserving effect of Baduanjin,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proposes several targeted effec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Fitness qigong Baduanjin;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1 传承与发展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意义1.1 有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单一,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

漫谈传统健身运动导引术的发展演变

漫谈传统健身运动导引术的发展演变
舞。” 可见导引术的起源与远古时期的原始舞蹈有密切的关系。
唐代是我国导引术发展 的黄金时期 , 司马承祯所著 的《 服气精
导引术健身养生体系的建立与道家有着密切 的关系。 一些研究 义论》被视为这一时期导引术理论研究的集之成者 , “ 八段锦法 ” 则 养生术 的道士们从古代舞蹈中得到启发 , 由此慢慢创编 出各种 导引 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广 的导引术 。 “ 八段锦法” 相传为唐代 养生家钟离 这套共为八段的动作称之为 “ 锦” , 意指动作柔美 , 如锦缎般舒 治病法 。 所以“ 导引” 又称“ 道引” 。 彭祖 ( 亦称钱铿 , 殷商时期的道士 , 所传 , 被奉为养生家的祖师爷 ) 创编的“ 彭祖导 引术” 是有史 可考 的我 国最 展 、 柔顺 。南宋的曾憷在《 道枢》 一文 中将八段锦的动作及其功效整
关键词 导引术 运动健身 发展 演变
发展之经典性的代表 。 五禽戏是东汉时期的华佗创编。 《 后汉书 ・ 华
佗 传》 记载 : “ 古之仙者 , 为导引之事 , 熊经鸟伸 , 引挽腰体 , 动诸关
导引术的起源最少在 5 0 0 0年 以前 , 与远古时期的原始舞蹈有 节 , 吹嘘呼吸 , 以求难老 , 此术名五禽之戏: 一曰虎 ; 二日鹿; 三日熊 ; 密切的关系。 《 内经素问・ 异法方宜论》 上记载 , 在古代 中国的中部平 四日猿 ; 五 日鸟。五禽之戏 , 用 以除疾 , 兼利蹄足 , 以当导引 , 体内不
案 溯 源
口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董华丽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基础部 孙克军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王 娇

使加了 要 健身运动导 引术是 中国传统养生术和体疗方法之一。 本文 值更大 ,
从 导 引术 之 起 源 谈起 , 来窥 视 其 发 展 演 变过 程 , 以期 我 们 解 , 揭示 了秦汉 时期导引术辉煌 的历史。五禽戏是秦汉时期导引术 对这项健 身运动有进一步的了解。

八段锦的由来招式和发展

八段锦的由来招式和发展
八段锦是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健身方法。通过练习八段锦,人们可以增强身体 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缓解身体疲劳等。在未来,八段锦将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为更多的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汇报时间:20XX年X月
八段锦的由来招式和发展
一、八段锦的由来
八段锦起源于南宋时期,由岳飞将军所创。据说,岳飞 在抗金战争中,由于长期征战,身体疲惫不堪,于是他 开始寻找能够缓解身体疲劳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中,他得到了一本名为《岳武穆八段锦》的秘籍,通过 练习,他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此后,八段锦便成为 了一种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
第六段:怀中抱月本段动作主要锻炼胸腹部和髋部的肌肉力量。练习时, 需双手交叉于胸前,然后向左右分开,如同怀中抱月一般
第七段:大鹏展翅本段动作主要锻炼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练习时, 需双手向后摆动,如同大鹏展翅一般
第八段:海底捞针本段动作主要锻炼腿部和脚踝的灵活性。练习时,需 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向后抬起,双手向前伸出,如同在海底捞针一般
八段锦的由来招式和发展
三、八段锦的发展
八段锦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经过多次改进和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其中比较 著名的有南少林八段锦、北少林八段锦、峨眉八段锦等。这些流派在动作细节和招式上略 有不同,但总体上都遵循了八段锦的基本理念和锻炼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八段锦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健身方法。除了在中国内地广泛传播外 ,还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流行。此外,八段锦还被纳入了中国的国 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中,成为了推广的健身项目之一
八段锦的由来 招式和发展
目录 Content
-

中国第一部养生气功专著有多牛: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都从中来

中国第一部养生气功专著有多牛: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都从中来

中国第一部养生气功专著有多牛: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都从中来虽然《黄帝内经》讲透了养生的最高境界“上古真人”,但真正把养生气功讲透、说明白的,并且集大成的还是《养性延命录》。

可以这样说,这才是后世大多数养生气功的源泉。

八段锦源于此;五禽戏源于此;就连彭祖房中术都是据此发扬光大。

一、陶弘景——中国最早的养生气功研究专家养生气功可能最早从黄帝时期就流行了,但真正系统整理,编撰成册的,最早的专家就是陶弘景了。

陶弘景生于456年,经历了南北朝齐梁两个朝代,著名的梁武帝想请他出山,没有请出来,至少经常到山里面请教陶老师。

于是陶弘景,也被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是道家思想家,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却主张三教合流。

是上清派传人,却被认为是“茅山”开派祖师。

他系统整理道家神仙谱系,编撰《真灵位业图》。

陶弘景是医·药专家,统一当时十多种本草著作为《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并合二为一:《本草经集注》。

收药物730种,分类方法沿用至今,如: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分类。

可惜全书丢失,只有残卷。

陶弘景是炼丹化学家,他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这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陶弘景是书画艺术家,特别擅长草隶,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等。

陶弘景当然,还是养生气功修炼研究专家,将古人成就编撰为《养性延命录》,该书分为六篇。

李可染的不是陶老师画的二、《养性延命录》之教戒篇——养生的前提陶弘景教法核心第一:养。

他从《神农经》、《混元道经》(就是老子道德经)等古人经典中,总结出,人食五谷,谷就是养的意思。

能够养神即能长寿。

养神一是保护内脏不受损害,二是善于呼吸养气,应绵绵若存,用气慢而柔和。

陶弘景教法核心第二:守。

守是守静,守道。

守静即守精气,不妄作身体,过度饮食、喝酒、劳作,使用精神和身体,如果能和于阴阳当然更好。

陶弘景教法核心第三:戒。

用少之法,控制情绪和欲望。

如少思、少念、少欲等十二少。

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图文教程

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图文教程

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图文教程八段锦定式动作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弯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八段锦练法“四意”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首先要掌握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间、循序渐进等基本要领,旨在使周身关节放松,疏通经络,强化下肢功力。

待功法习练要领掌握后,再进入“以意行气、以气运形”的用意阶段。

否则,急于用意,往往欲速则不达,顾此失彼。

下面谈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四种用意方法。

一、点、线之意。

首先要领会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的基本之意。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多是以“点”、“线”内外旋转的互化构成。

行功运势、各种动作运行线路,皆由若干“点”构成抛物线,即旋转弧线,由弧线合为圆,再由圆转化为点—线—旋转弧线—圆,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就人体内部结构而言,可理解为点、线、圆结构。

肩两端的肩髃与大椎穴三点连成一条水平线;百会、人中、中丹田、会阴穴构成前中心竖直线;尾闾、命门、大椎、玉枕再至百会构成后中心竖直线,前后两条竖直线(即任、督二脉)连接起来构成弧线圈;水平线与竖直线相交构成了人体内的自交叉平衡线;就弧线圈而言,可理解为“三平一竖”四大圈。

三平一竖四大圈的分工,肩圈可主人体平衡,腰圈可主人体旋转,胯圈可主人体进退,丹田之立体圈可主人体发力。

无论方位如何变化,体内交叉线务必保持中正平衡。

二、旋转之意。

行功中指、掌、臂、胯、腰、颈等各部关节,始终处于旋转缠绕绞拉之中。

旋转方式多为内旋、外旋,至于其他形式无不由此变通。

其一是指、掌、臂的旋转,八段锦每式几乎都运用此动作,它是通过旋转性动作实现健身作用的。

如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中的左臂内旋左拳变掌(旋之一),左臂外旋(旋之二),肘关节微屈;同时,左掌向左旋掌缠绕(旋之三),变掌心向上后握固。

此式就有三个旋转缠绕的动作。

又如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一: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旋之一)上穿经面前,随之臂内旋(旋之二)上举至左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旋之三)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

八段锦和五禽戏心得体会作文五百字

八段锦和五禽戏心得体会作文五百字

八段锦和五禽戏心得体会作文五百字五禽戏是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深受健身人群的欢迎。

五禽戏为“仿生式”导引法,讲究“形、神、意、气”相结合,外导内因,形松意冲,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发展至今已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风格。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脏。

五禽戏动作即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

由于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

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起到了锻炼关节、脏腑的作用。

而正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才得以全身气血流畅、祛病长生。

中医认为,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运动。

而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套能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

它在锻炼全身关节的同时,不仅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还能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作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对后世的导引、八段锦,乃至气功、武术有一定影响,不仅得以流传和发展,而且成为历代宫廷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

五禽戏的动作要领,一是全身放松,情绪轻松乐观;二是呼吸要调匀,用腹式呼吸,舌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口;三是要专注意守,保证意、气相随;四是动作要形象,如虎之威猛、熊之沉稳、鹿之温驯、猿之轻灵,鹤之轻翔舒展,皆当刻意模仿。

对于五禽戏,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做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有些动作是转变动作时速度比较快的,需要你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注意协调双手双脚的动作。

跟上个学期学习的八段锦相比,五禽戏学习起来的难度较大。

每个动作的要求,相对于八段锦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让我们真正开拓了眼界,了解了养生的奥秘。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_笔记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_笔记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八段锦》章节分析 (2)1. 八段锦概述 (4)2. 八段锦的锻炼方法 (5)3. 八段锦的益处 (6)4. 个人感悟与体验 (7)三、《五禽戏》章节分析 (8)1. 五禽戏概述 (9)2. 五禽戏的练习技巧 (10)3. 五禽戏在养生中的作用 (11)4. 实践体会与感悟 (13)四、《易筋经》章节分析 (14)1. 易筋经简介 (15)2. 易筋经的修炼步骤与方法 (16)3. 易筋经在强身健体中的应用 (17)4. 学习易筋经的体会与收获 (19)五、综合比较与感悟 (20)1. 三种养生方法的特点比较 (21)2. 实际应用中的体验差异 (22)3. 个人对于三种方法的偏好与理由 (23)六、实际应用与拓展 (24)1.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养生法 (26)2. 针对不同人群如何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 (27)3. 对传统养生文化的思考与展望 (28)七、结语 (30)1. 阅读总结 (31)2. 对自己的启示与建议 (32)一、内容概要《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融合了中国古代养生学的精髓,包括八段锦、五禽戏以及易筋经三种健身方法。

这些功法均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动作优美流畅,运动强度适中,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人群进行锻炼。

它通过调整呼吸、运用手法和姿态,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禽戏则是由华佗所创,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如虎、熊、鹿、猿、鸟等。

每种动作都有助于锻炼不同的身体部位,如四肢、躯干和内脏器官,从而达到平衡身心、增强体质的效果。

易筋经则是一种注重内外兼修的功法,强调通过调整呼吸、意念和动作的协调来锻炼身体。

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还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达到身心和谐的目的。

《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是一种全面而深入的健身方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锻炼。

通过学习和练习这些功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一份500字左右习练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一份500字左右习练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练八段锦和五禽戏心得体会
我练八段锦和五禽戏有很长时间了,得益匪浅,经常跟着教学学习八段锦和五禽戏,我略有心得与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自小体弱多病,不爱锻炼,用古话来说,真是手无缚鸡之力。

平时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以至于开始几乎百病缠身。

我从上往下说得的病:耳鸣;咽炎;气管炎不敢闻到烟味否则肺就受不了;颈椎病严重到都能看到肌肉钙化点;双手大拇指关节半脱位;严重的过敏性鼻炎;胃肠功能紊乱大便不成形,严重到平时不是滚热的开水不能喝,否则肯定腹泻;椎间盘膨出。

练习八段锦和五禽戏之后,我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

八段锦和五禽戏的优点是时间短,容易学,不会出偏,效果显著。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它的缺点是强度相对较低,是动功,对精神锻炼相对偏弱。

深入练下去你就会体会到大道至简的道理,以此为核心再根据自己的体质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就会取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一再强调的是一定要坚持下去,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练功也是这样,难的是坚持。

练完八段锦和五禽戏之后出了一身汗感到很舒服,其实八段锦和五禽戏是个养生气功,不能单纯追求强度。

对打完八段锦和五禽戏的状态是有明确要求的,要求达到在打完八段锦和五禽戏后是个微汗状态。

就是额头上有汗但看不出来,用手一抹手上有湿意,并且出微汗不能洗去,慢慢阴干最好。

《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他们的共同源头是什么?

《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他们的共同源头是什么?

《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他们的共同源头是什么?导引术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华佗的五禽戏,最古老的文献,莫过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导引术。

流传最广的,则莫过于八段锦,那么,他们的共同源头又是什么?华佗曾言“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鴟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华佗眼中,导引术,是仙人教给人们的保持身体健康的办法,但是,仙人大家没有见到,如何让大家模仿和学习?后来华佗就说,我觉得这些动作,和大家见到的一些动物的举动相近,可以用五种动物的举动来加以模仿。

简单来说,是先有先人的动作,然后,华佗为了让这些举动形象些,便在讲授时说,我们可以参考这五种动物的举动,来理解和复原这些动作。

但后世把这个弄反了,觉得是人类在向五禽学习,才有了五禽戏,于是在练习时尽力模仿五禽,仿佛模仿得越像,就练得越到位。

把“五禽”误当成了根基,所以动作还原和设计越来越复杂,实用性反受限制。

而在华佗的本意中,仙者的导引术才是根基本,五禽之戏只是喻指,目的是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识记。

那么,华佗所言的导引术,又源于何处?导引”一词,最早源于先秦典籍《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申(伸),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我们在《庄子》中,看到了相近的内容和描述,两个内容几近一致的重复,庄子言说,这导引术,是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这样愿身健长寿的人所喜欢的。

其中,这里面说导引之士,是古代的术士,即华佗眼中的仙者。

五禽戏传开后,很多人以五禽为基,进行练习和传播,变得不但复杂,而且不得要领。

百年之后,针对人们练习导引术走偏的现象,东晋的道家学者、炼丹家、医药家葛洪,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抱朴子,则提出了纠正和批评。

他在《抱朴子别旨》中说:“夫导引不在于立名、象物、粉绘、表形、著图,便无名状也,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蠋,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很多人一直认为,导引术,是古代人强身健体的动作,却不知其有消病的功效。

500字左右练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500字左右练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500字左右练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我比较规律地练习八段锦和五禽戏,到今天大约已经有8年了吧。

一开始是注意动作,一招一式地认真学习,练习时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动作是否规范上面。

非常吃力,不是说多累,而是肢体用力伸展的时候,呼吸有些粗,甚至是自己能听见粗重的呼吸声。

再后来就熟练了,开始走神。

走神,神也平静了,静静的走神,无关得失,也几乎没有波澜,其实,就是到现在,我很多时候,也只是停留在这个境界,很难再进一步。

这之所以这样说,是我认为,松静,才是练习的精髓所在。

动作,只是导引,如果只是动作,你可以做广播体操,可以开着激情的音乐,挥汗如雨,酣畅淋漓,既健身,又减肥。

但,我理解的八段锦和五禽戏,不应该是这样的,动作,只是让你舒展经络,引导你的心绪,当万千心绪借由你对动作的关注,归一到一个地方的时候,你的心情也就停在了无喜无悲的动作这个当下,平静,而慢慢归于一点,由一点归无。

但,长时间的归于一点,就难了,这需要练习,更需要天斌,这就是以前人说的,有人练习武功,天赋异禀。

让思绪由一点,而归于无,无我无外,就更难了,做到已近仙。

金刚
经云:古今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为,就有这个意思。

只是,无为,太难了,不是你努力,就能做到的,思绪,是无法控制的,你越控制,就越陷于其中,因为控制,本身就是一种有为。

当然,想无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还是要从“有为”下手。

如佛家的念佛,道家的数息,当然,此中佛家、道家方法彼此交集,并不是分得那么清晰。

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五禽戏与八段锦中的力学有哪些

五禽戏与八段锦中的力学有哪些

五禽戏与八段锦中的力学有哪些?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年),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其一生著述颇丰,但均亡佚。

今传《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皆托名之作。

华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人。

其中,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而樊阿则擅长针灸及养生,据传他活到100多岁。

在五禽戏中各个动作的力学研究中发现:传统五禽戏之虎戏动作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从而减轻身体各部位的负重,尤其是减轻膝关节的负荷,会对下肢关节产生有利影。

五禽戏之熊戏中,熊晃动作在完成动作时比较徐缓,除落步阶段外重心起伏较小,前后方向移动幅度大。

五禽戏之鹿戏中,鹿抵动作是脊柱的侧屈加回旋,同时对侧骨盆前倾内收。

在五禽戏之鹿戏中,鹿抵动作是脊柱的侧屈加回旋,同时对侧骨盆前倾内收。

在重心前移成弓步时,膝关节前顶使得骨盆成前倾内收姿势固定,然后转腰、转头,同时脊柱侧屈,形成异侧脊柱的牵拉,鹿奔动作是脊柱电伸到屈、再由屈到伸的过程。

弓步屈腕时,脊柱处于自然放松状态;重心后移脊柱后弓时,身体先伸膝、骨盆尽力前倾弓腰、含胸、扣肩,再两臂内旋把腰背的力量传至手指尖,使脊柱得到充分的伸展。

五禽戏之乌戏动作中,鸟飞阶段因随着人体重心的上下起伏,使得股四头肌的肌肉活动有显增加,膝关节是控制整个运动的主要核心。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共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

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

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

在其中,一些动作涉及到人体的运动和平衡,这些运动和平衡是通过特定的姿势和肌肉力量来实现的。

在八段锦中,存在着一些力学原理。

其中包括:平衡:在八段锦中,有很多姿势和动作都涉及到人体的平衡。

例如,双手托天、双腿上挺、引体向上等都需要身体保持平衡,才能完成动作。

牵拉感:在八段锦中,有很多动作都需要身体向相反方向用力,从而产生牵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看导引术的发展
导引术是中国传统养生术和体疗方法之一,它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与自我按摩相结合,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修身养性等为目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优秀遗产。

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作为中国导引史上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性导引术,它们虽有着各自的功法特点、目的和作用,但从发展轨迹来看,足以窥视古代导引术发展的基本线索。

导引术从早期的一些散式仿生术发展成完整的导引体

五禽戏是东汉时期的华佗以仿生导引术为基础,将其简约精编,归纳提炼,创编成为一个结构完整、易学易练的养生导引术,这代表了汉代时期古代导引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早期的导引术势多是模仿动物活动的动作,力求获得动物的某些灵性和能力。

“熊经鸟伸”一类肢体运动的原型可能是模仿动物活动的巫舞,而“吹嘘呼吸”一类呼吸运动则可能与巫医的移精变气理论与治疗方法有关。

但此时的导引术多为一术,多为针对一病或多病的散式功法,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的导引图清楚说明了这一点。

直到东汉末年五禽戏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散式功法的状态。

八段锦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这是导引术发展成熟的
标志。

八段锦在五禽戏的基础上,动作数量增加到了八个,而且每个动作都有其动作名称,这对后来易筋十二式的发展产生了历史影响。

八段锦将不同导引术势汇编成套并以歌诀这种易传易记的形式而广泛流传。

“易筋十二势”继承了八段锦的特点,但在其基础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如:有的动作刚劲有力,刚中有柔,讲究刚柔相济,阴阳平衡;有的动作讲究意随气走,力由气生。

总而言之,导引术发展至明代的主要变化是:第一、导引术的功法较前更为丰富;第二、导引术与武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内炼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外炼筋骨皮,内炼精气神”,讲究身架沉稳,劲力贯串,刚柔相济,筋强体壮,运气发力。

导引术的锻炼目的从一般的医疗养生发展为锻炼筋骨
肌肉、强身健体
东汉时期的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与养生家。

他所创编的五禽戏的功效是“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其基本理论是“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如户枢不朽是也。

是以古之导引之事,熊经鸟伸,引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从中可以清楚看到华佗的观点是追求健康必须运动,但运动量应适度,不能达到极限。

运动能增强人体心血管系统
与内脏系统功能,预防疾病。

因此,华佗对于“引腰体,动诸关节”的适度运动养生理论予以高度肯定,并吸收其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以疏通气血、预防疾病、健康延年为目的创编了著名的导引术——五禽戏。

例如,五禽戏中的“虎扑”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弯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惯性扭伤有预防作用;“鹿抵”可起到强腰补肾的功效等等。

导引术发展到宋元时期,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以八段锦为标志。

八段锦的创编是以练内功为主的动功。

肢体运动顺其自然,并注意意念的调节和呼吸的锻炼,以此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和增强调整脏腑的功能,进而增进身体的健康。

例如,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不仅能有效地发展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和肢体末梢的微循环,预防肩、颈疾病,而且可以矫正一些不良姿势,如驼背及肩内收。

再譬如,“摇头摆尾去心火”可刺激膀胱经和大推穴,有疏经泄热的作用,利于祛除心火,预防便秘及痔疮。

导引术发展至明代,出现了《易筋经》,其中的“易筋十二势”与五禽戏、八段锦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易筋经将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特点的养生导引术改造成了以增强筋骨为主的导引术。

例如“韦驮献杵”可提高肩、臂的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倒拽九牛尾”通过四肢上下协调活动,可提高四肢肌肉力量及活动功能。

导引术的身体活动、呼吸调节及意念的要求逐渐提高
无论是五禽戏、八段锦还是易筋经,都是通过伸展身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都各有特点,对动作与呼吸要求也各有不同。

五禽戏和八段锦在锻炼时显得轻松、柔和、缓慢,精神集中,心平气和,呼吸自然,其运动量较小,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及慢性疾病患者练习;而易筋经比较注重肢体运动,运动幅度较大,以加强对肌肉、关节、筋骨的牵拉,并能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灵活关节运动,增强韧带弹性。

其运动量相对较大,比较适合青年人和身体强壮者练习。

具体来说,五禽戏主要是通过前俯、后仰、侧屈、拧转等不同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有效锻炼。

总的来看,此功法主要是以腰为枢纽,带动上下肢运动。

外形动作既要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又要力求蕴涵“五禽”的神韵,意气相随,内外合一。

如熊运,外形动作为两手在腹前画弧,腰腹部同步摇晃,实则要求丹田内气也要随其运使,呼吸之气也要按照提吸落呼的规律去做,以达到心息相依的要求。

八段锦和五禽戏具有相似性,以腰椎为轴带动四肢运动。

在八段锦练习时要加强屈伸肘膝,立掌顶腕,提踵踮足,加强对上肢的旋转,有助于畅通气血。

八段锦对呼吸的要求是动作与呼吸结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松吸紧呼,先吸后
呼”。

呼吸的练习是通过身体运动的配合,将日常的呼和吸引导到悠、缓、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呼吸时腹部凸起和凹陷的方法)。

腹式呼吸可有效地增加对肝、脾、胃的按摩,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

在八段锦练习中,对于意念的要求是“心到意到,意到力到”,也就是将意念集中在动作上。

易筋经的出现,相对于五禽戏和八段锦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其活动部位与幅度明显增大,对呼吸要求也更高。

功法中的每一个动作,不论是上肢、下肢还是躯干运动都要求充分地屈伸、外展内收、扭转身体,从而使人的骨骼及大小关节在传统定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呈现多方位的活动。

通过拔骨达到抻筋,牵拉人体的各部位大小肌群和筋膜,以及大小关节处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缔组织,促进活动部位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软组织的营养代谢过程。

易筋经的主要运动形式是以腰为轴的脊柱旋转屈伸运动,如“九鬼拔马刀式”中的脊柱左右旋转屈伸动作,“打躬式”中的椎骨节节拔伸前屈。

从以上五禽戏、八段锦与易筋经的发展历史比较中可以看出,导引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成熟的锻炼身体、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长寿的传统体育项目。

它们的特点表现为节奏缓慢,运动量不大,讲究心理与生理活动平衡与协调,同时还具有简单易学,不受条件和时间限
制等。

即使在当代社会,由导引术发展而来的健身气功,更是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健身效果明显的健身方法,为提高民众的身心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