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

合集下载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

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1. 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电工技术学会设立的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电工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单位和个人。

该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动我国电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鼓励科研人员在该领域的持续努力和突破,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 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极为严格,主要包括创新性、实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

评选委员会会对申报的科技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技术水平、创新水平、社会效益等方面,以确保所颁发的奖项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3. 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的意义获得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对于获奖单位和个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种对他们长期奋斗和努力的认可和肯定,也是他们取得成果的最好证明。

获得该奖项也会为他们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4. 我对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和评选,不仅是对电工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鼓励和肯定,更是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优秀科技成果的表彰,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电工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总结回顾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是我国电工技术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获得该奖项对获奖单位和个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对他们取得科技成果的认可和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持和帮助。

该奖项的设立也为整个电工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更加关注和关心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也期待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获得这一奖项的认可和肯定。

愿我国电工技术领域不断发展,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电工技术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它的设立和评选对于促进电工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完成人证书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完成人证书

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电工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它代表了对电工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创新成果的认可。

完成该奖项的获得者将被颁发证书,以表彰其在相关领域的卓越成就和领先地位。

1. 背景介绍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成立于1993年,旨在推动电工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个人成就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评台。

该奖项的设立,不仅激励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研究,也为我国电工技术领域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2. 获奖条件与评选流程想要获得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必须在电工技术领域做出卓越的研究成果,并获得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

评选流程严谨,需要经过提名、评审、公示等环节,确保对获奖者的认可和奖励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这也保证了该奖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 证书意义与价值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证书不仅仅是一张荣誉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获奖者在电工技术领域的杰出成就和专业地位。

这张证书将成为获奖者学术生涯中的一项宝贵资产,为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声誉和地位增光添彩。

4. 个人观点与总结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和发展,为电工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和活力。

证书的颁发更是对获奖者卓越成就的认可和肯定,也激励着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电工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中。

希望通过这样的评台和奖项的设立,能够不断推动电工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对证书的讨论,全面展现了该奖项所代表的荣誉和价值。

文章将知识点以序号标注的方式呈现,巧妙地贯穿了主题文字,让读者对该奖项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

作者共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为文章增添了个性化的特色。

文章的总字数超过3000字,符合知识的文章格式要求,内容丰富全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电工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和推动电工技术领域内杰出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

领跑新能源技术 奏响新时代强音——记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王志福

领跑新能源技术 奏响新时代强音——记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王志福

46 科学中国人 2020年12月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领跑新能源技术 奏响新时代强音——记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王志福 倪海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

2012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是美国的1/4,在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中国还只是一个配角。

而到了2016年,我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已是美国的2倍,占全球的40%。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81万辆,并且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辆。

短短数年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既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汽车企业的积极行动,更离不开广大汽车技术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协同攻关,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支部书记、副主任王志福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十多年来,他致力于新能源智能车辆、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技术与测试技术等的研发工作,主持参与了包括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预研等在内的数十项科研项目。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控制技术、驱动系统测试技术、电动汽车辆综合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性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建立起一定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然而,随着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浪潮的开启,百年汽车产业正处于大变局、大洗牌的黎明前夜。

如何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新的科技浪潮中争取主动,是王志福和他的团队正在思索的问题。

主动选择1996年高考后,19岁的王志福面临着决定人生发展方向的第一道难题——报志愿。

当时的山东农村,消息闭塞,人们对于高校、专业等知之甚少,几乎没有可以与之商量和求助的人。

就在此时,王志福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课外书。

那本书简单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办学情况、教学风格、知名教授等,让他对北京理工大学有了模糊的印象。

2019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汇总表

2019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汇总表

科技进步奖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
9
基于配用电信息集成的供电 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 应用
董旭柱、吴争荣、陈立明、 李 鹏、孔祥玉、刘志文、 李 瑾、俞小勇、徐晓亮、 陈宝仁
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 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天津大学、南京 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 有限责任公司生技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附件一:
2019 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完成单位
奖励类别
1
含异构多源和交通负荷的复 杂配电网安全运行关键技术 研究及应用
和敬涵、许 寅、王小君、 张大海、李 猛、宋 毅、 王建源、倪平浩、张 钢、 汪秋宾、罗国敏、张 放、 孙 芳、吴翔宇、刘海波
北京交通大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 司、北京天能继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 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艾德瑞电气 有限公司
3 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 陆思良、陆海峰、程 义、 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
化应用
沙 伟、郑桂标、王志伟、 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李大伟、于安博、刘永进
科技进步奖
4
“三合一”电子公路技术开 发、研制及工程示范
王成亮、黄学良、孙 跃、 王金虎、翟学锋、王智慧、 水为涟、官国飞、殷 勇、 许庆强、杨庆胜、徐 妍、 谭林林、黄 郑、陈志明
工大学
科技进步奖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7
复杂气象条件下大规模新能 源功率预测关键技术、系统 研发及应用
王 飞、冯双磊、杨 明、 孙荣富、侯云鹤、甄 钊、 宋宗朋、徐海翔、张小白、 王成福

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一项重要的奖项,旨在表彰在电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和重大创新的个人或团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步骤地介绍该奖项的背景、评选标准、获奖者及评选流程。

1. 背景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设立的,旨在促进电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进步。

该奖项首次设立于2004年,并定期颁发。

通过该奖项的表彰,可以激励电工领域的科研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研究和发展电工技术。

2. 评选标准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分为个人奖和团体奖。

个人奖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团体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取得了在电工领域中具有广泛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科技成果;(2)开展了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电工研究工作;(3)在电工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领导才能,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杰出贡献。

3. 获奖者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包括了许多在电工领域中享有盛誉的学者和科学家,并且他们的杰出贡献激励了更多的人去深入研究和发展电工技术。

例如:(1)南仁东,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气工程专家,曾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多项荣誉。

(2)黄卫,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气工程专家,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多项荣誉。

(3)杨肇忠,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系统控制专家,在电力系统、电力市场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4)常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电力拓扑剖面规划专家,曾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4. 评选流程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申报阶段。

所有申报者需提交完整的申报材料,包括论文、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等资料。

(2)初步筛选。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专家委员会进行初步筛选,根据评审标准选择出符合条件的申报者。

(3)专业评审。

根据专业领域安排专家进行评审,寻找杰出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的科技方案。

(4)终审评选。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要求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要求

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要求一、申报资格要求1. 申报单位应为我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单位,且已成立三年以上。

对于非会员单位,可由学会会员单位推荐并经学会同意后方可申报。

2. 申报单位需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责任。

3. 申报项目负责人应为本单位的正式员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

二、申报材料要求1. 申请书:申请书需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技术特点、创新性及应用价值等,申请书须由申报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2. 申报单位的登记证书和资质证明文件。

3. 申报项目的技术报告:技术报告需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方案及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及创新点等内容。

4. 申报项目的技术成果:包括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证书、标准制定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

5. 申报项目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完整的实验数据和可复现的实验方法。

三、评审标准及流程1. 评审标准:评审标准主要包括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应用价值、成果产出等方面。

2. 评审流程:申报材料初审通过后,学会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将进行现场答辩,并最终确定获奖项目。

四、其他注意事项1. 申报单位需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有效,一旦发现材料造假或抄袭他人成果,将取消评审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

2. 申报单位应当遵守学会的评审规则,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可提出书面申诉,并给予合理解释。

3. 学会将对获奖项目进行宣传推广,并鼓励获奖单位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总结: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学会为了鼓励和促进电工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而设立的重要奖项,对于申报单位来说,需严格按照学会的要求提供申报材料,并确保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创新性。

希望广大电工技术领域的研究单位积极参与申报,共同推动电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延续我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要求的内容,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一些具体的申报要求和细节,以帮助申报单位更好地准备申报材料。

以下是对申报要求的扩写:四、其他注意事项1. 申报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要求技术创新性是评定申报项目是否能获得奖项的核心标准之一。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名单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名单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名单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是该学会颁发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电工技术领域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并推动电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以下是最近几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的获奖名单:
2021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华电集团电力科学研究院“高温超导电力设备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团队
二等奖:南华大学“高效节能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团队
三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光伏光催化器设计与制备及其光生氧化降解应用研究”团队
2020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智慧电网数字化运营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团队
二等奖:高能物理研究所“光电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三等奖:清华大学“直流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2019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全球最大±8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项目团队
二等奖: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团队
三等奖: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以上团队和个人的科研成果在电工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推动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汇总表

2019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汇总表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奖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19
柔性直流智能配电自主化核 心技术及成套装备
李 岩、胡子珩、刘志超、 赵宇明、张海涛、赵 彪、 韩永霞
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 限公司、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 学、上海交通大学、荣信汇科电气技术有限
责任公司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
9
基于配用电信息集成的供电 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 应用
董旭柱、吴争荣、陈立明、 李 鹏、孔祥玉、刘志文、 李 瑾、俞小勇、徐晓亮、 陈宝仁
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 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天津大学、南京 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 有限责任公司生技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科技进步奖
17
大型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高 效精确仿真软件自主化研发 与应用
赵利刚、陈 刚、王长香、 洪 潮、苏寅生、周挺辉、 甄鸿越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 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科技进步奖
18
分层接入方式下特高压直流 控制保护技术及应用
曹 森、刘旭辉、王亚涛、 吴庆范、黄金海、郭宏光、 王胜
附件一:
2019 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完成单位
奖励类别
1
含异构多源和交通负荷的复 杂配电网安全运行关键技术 研究及应用
和敬涵、许 寅、王小君、 张大海、李 猛、宋 毅、 王建源、倪平浩、张 钢、 汪秋宾、罗国敏、张 放、 孙 芳、吴翔宇、刘海波
北京交通大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 司、北京天能继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 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艾德瑞电气 有限公司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正泰公益基金会设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学技术奖”),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登记。

为做好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学技术奖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成果。

第三条奖励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预。

第四条科学技术奖每年推荐、评审、奖励一次。

奖励对象是在获奖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电气科技工作者。

第五条科学技术奖承办机构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第二章评审机构第六条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是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

奖励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设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第七条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二)审定年度获奖项目,对获奖项目进行排序;(三)审定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四)对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批准对有争议获奖项目的处理意见。

(五)向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报告评审情况;(六)对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第八条评审委员会的组成评审委员会委员20-30人。

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秘书长1人,委员若干人,秘书长同时担任奖励办公室主任。

委员由来自研究院所、企业、大学的专家组成。

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委员会指定,委员人选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设奖单位提出,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委员会批准。

评审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5年。

第九条为便于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下设发输电、配电、用电、电工材料与电力电子五个评审小组。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 探索中国电工技术的杰出成果【前言】在中国电工技术的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中,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是一项重要的荣誉。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对在电工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或机构的认可,更意味着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在该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旨在为读者展示中国电工技术的杰出成果,以及该奖项在推动行业进步和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是中国电工技术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

该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在电工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个人、团队或机构,并鼓励他们在科技创新、学术研究、技术应用等方面继续努力。

证书的获得者可以是科学家、工程师、企业领导,以及在电工技术领域有显著贡献的机构。

该奖项被视为电工技术领域的巅峰荣誉,代表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对学术、科技成就的高度认可。

【探索成果】1.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及主题文字1,重复多次提及以深入理解)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成果。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智能化的监测、控制和优化解决方案。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为电力行业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及主题文字2,重复多次提及以深入理解)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能源领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新能源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的获得者们在新能源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在光伏发电、风能利用、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为我国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第一节: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背景及意义1.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背景2.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意义第二节: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和流程1.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2.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流程第三节: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历年获奖项目1.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一等奖获奖项目2.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二等奖获奖项目3.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三等奖获奖项目第四节:结语第一节: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背景及意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在电工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人员和团队,推动我国电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

徐强,郭文洁,孙洋,吴雪丰,吴兴新,罗 琼,沈燕,刘雯
南京大学
田大成,杨四海,陈建群,王龙,王强 南京大学
王良书,黄周传,刘绍文,徐鸣洁,鲍学 伟,王攀,米宁,于大勇,李华
南京大学
孙成,杨绍贵,何欢,王少莽,喻恺,罗斯, 胡晓斌,赵伟
南京大学
顾宁,张宇,杨芳,许海燕,孙剑飞,孟洁, 东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
柴天佑,唐立新,杨光红,丁进良,付俊, 王良勇,刘腾飞,富月
东北大学
马琰铭,王彦超,吕健,李印威,王晖 吉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叶为民,陈永贵,孙德安,孙文静,陈宝, 秦爱芳,乌东北
同济大学,上海大学
师咏勇,贺林,李志强,樊春海,贺光,潘 敦,赵欣之
上海交通大学
吴强,黄海燕,甲芝莲
上海交通大学
曹珍富,董晓蕾,朱浩瑾,魏立斐,周俊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7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多尺度多相过程中的相间作用机理研究
2018-028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果实采后木质化和软化及其调控的生物学机制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庄茁,柳占立,黄克智,刘小明,高原,姜 汉卿,张帆,崔一南,郭宇
清华大学
何孟常,杨志峰,欧阳威,林春野,刘希 北京师范大学 涛 高自友,姜锐,贾斌,杨立兴,吴建军,唐
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018-065 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多功能融合微波器件的基础理论与电路构建
吴永乐,刘元安,郑少勇,王卫民,黎淑 兰
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
2018-066 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功能纳米探针/界面生物分析 2018-067 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地质体中分子标志物的新发现及其应用 2018-068 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组学大数据整合与解析的新技术和算法研究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完成人证书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完成人证书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题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一、引言在当今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电工技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成为了业内人士追逐的荣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的意义和价值,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电工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鼓励和表彰在电工技术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获得这个奖项,标志着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受到了认可和肯定。

获奖者将获得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这是一份有着重要意义的证明。

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的意义1. 肯定和认可获得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意味着个人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受到了专业权威机构的肯定和认可。

这份证书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一种褒奖,也是对个人所在单位和团队工作的一种肯定。

2. 提升个人声望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的获得,将为个人在电工领域内树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在学术交流和合作中,这份证书将会成为个人的资历和能力的有力证明,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前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激励个人持续努力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的获得并不意味着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这份证书将激励个人在电工领域内继续努力,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

它也是对个人的鼓励和奖励,让个人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专业领域。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的持有者,我深刻地理解它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这份证书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和付出的认可,更是对我在电工领域持续探索和创新的激励。

我将珍惜这份证书,不断努力,为电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与回顾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人证书是一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证明。

它肯定了个人在电工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成果,提升了个人在业内的声望和形象,也激励个人在未来持续努力和追求卓越。

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提名出炉

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提名出炉

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提名出炉3月2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第89号公告: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形式审查合格的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69项、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240项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763项予以受理,专用项目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形式审查不合格项目45项不予受理,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8项(通用项目7项,专用项目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4项(通用项目30项,专用项目4项)。

从2017年开始,国家科技奖试行授奖数量总额控制,将自然科学奖数量控制在45项左右,技术发明奖数量控制在65项左右,三大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这也意味着受理项目最终仅有20%左右能够获奖。

根据往年国家科技奖的评奖流程,2018年国家科技奖的初评结果将在6月底揭晓,2019年初正式公布获奖名单。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材料领域的详细名单: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受理项目-材料科学组序号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提名专家(第一完成人)1基于纳米热力学的吸附材料表面能/吸附能调控研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武晓雷、李元元、成会明2定向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与宏量制备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钱旭红、彭孝军、岳光溪3聚合物-无机杂化胶体复合微球的设计制备及其组装与性能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杨德仁、孙晋良、解孝林4聚变堆金属材料氢致起泡机制与控制方法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段文晖、龚新高、郭林5应力腐蚀基础理论研究及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李贺军、贾金锋、温维佳6高效有机光电材料设计及界面调控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利祥、马於光、陈立东7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新颖的外场作用响应特性及机理研究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守善、高鸿钧、包信和8纤维状光伏及能量存储器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周其凤、石高全、胡文平9面心立方及相关材料弹塑性行为与原子层次机理北京工业大学韩晓东10新型实用化超导材料的制备科学与性能研究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11多功能稀土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性能调控及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林君12限域反应构建晶态氧化物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13石墨烯微结构调控及其表界面效应研究上海大学吴明红14秉承自然生物精细构型的遗态材料上海交通大学张荻15组分间强耦合作用的构建及其在石墨烯基能源杂化材料中的应用南京理工大学汪信16平面三角构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结构设计与生长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叶宁17微孔有机聚合物构建新策略及其应用华中科技大学谭必恩18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调控与器件设计中山大学童叶翔19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功能调控及其机理西南交通大学周绍兵20金属材料非平衡相变的热-动力学协同效应与调控西北工业大学刘峰21功能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多级构筑与性能定制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王戈22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张跃23生物医用功能材料武汉大学张先正24稳定纳米结构金属及其优异性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柯25功能纳米颗粒与微/纳结构阵列的制备及其器件性能研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蔡伟平26带共轭侧链的聚合物给体和茚双加成富勒烯受体光伏材料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27原位电镜纳米表征方法及其材料科学应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白雪冬28低维材料和器件的加工与新奇物理特性研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顾长志29石墨烯结构及物性调控研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广宇30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与强韧化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31低导热陶瓷的材料设计与热物理性能清华大学潘伟32新型结构碳基复合材料形成机理及电化学行为的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太原理工大学许并社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受理项目目录-材料与冶金组序号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提名专家(第一完成人)1大尺寸高性能激光偏振薄膜元件成套制备工艺技术及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曦、张维岩、罗先刚2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技术苏州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李述汤、邱勇、黄乃正3聚合物搪塑成型成套技术及装备研发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蹇锡高,张希,谢在库4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关键技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屠海令,徐红星,刘云圻5微波与光通信旋磁集成材料与元器件技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6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北京科技大学张深根7高精度宽带钢冷轧机板形智能测控系统燕山大学刘宏民8空间碎片与高能粒子探测和防护关键材料及应用燕山大学刘日平9新型亚稳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海峰10新型抗高温氧化耐热疲劳热作模具钢及强韧化关键技术吉林大学姜启川11新型高强、高韧稀土镁合金研发及关键工程技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孟健12金属熔体中夹杂物和气泡高效电磁净化技术与装备上海大学任忠鸣13高性能铝合金架空导线材料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孙宝德14浮法在线高效制备氧化物功能薄膜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浙江大学韩高荣15锂矿石提锂制备系列高纯锂盐新工艺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李良彬16超宽密度分布、复杂变化梯度材料的模块化制备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武汉理工大学沈强17大型复杂薄壁轻合金结构件真空增压精铸技术西北工业大学介万奇18磁共振成像仪用超导线材制备技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张平祥19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爱勤20压水堆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材料损伤关键测试技术及成套装备与应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韩恩厚21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料基础理论研究与高性能钢技术钢铁研究总院董瀚22特种工程塑料PA10T聚合新技术-固相悬浮聚合技术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险波23环保用多孔炭微结构调控及其织物立式炭化活化一体化生产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吴明铂24大尺寸、高均匀、近净成型红外玻璃工程化制备成套技术与典型应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祖成奎25环境友好无钒稀土基脱硝催化剂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南京工业大学祝社民26生态环保微生物矿化胶凝材料和功能性混凝土及其应用东南大学钱春香27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钨冶炼新技术中南大学赵中伟28氧化铝微扰动平推流晶种分解新技术及其应用贵州理工学院苏向东29X70HD大应变管线钢管及应用关键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吉玲康30低成本多晶硅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严大洲3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韩敏芳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受理项目目录—非金属材料组序号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提名专家(第一完成人)1大型乙烯及煤制烯烃装置成套工艺关键助剂技术与应用北京斯伯乐科学技术研究院刘宽胜2聚丙烯高性能化技术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应用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桂生3高效光学功能薄膜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戴宁4高性能聚乙烯醇产业化关键技术及产品功能化应用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福胜5高纯单晶硅生长炉用热场部件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中南大学廖寄乔6高强超薄浮法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规模化生产成套技术与应用开发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任书明7基于单芯片技术的全光谱白光照明材料和器件的研发以及产业化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肖志国8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高安全功能隔膜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厦门大学赵金保9外墙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断热节能复合板块墙体成套技术西北民族大学曹万智10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化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同济大学肖建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受理项目目录—金属材料组序号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提名专家(第一完成人)国产非晶带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发及工程化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少雄2高热强性热轧无缝钢管精细组织控制技术与应用天津大学刘永长3绿色高服役安全桥梁钢创新型制造体系及技术引领型应用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王义栋4核反应堆安全壳、核岛及常规岛系列用钢的研制与开发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王勇5天然气开采用耐蚀合金管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张忠铧超高强度钢丝微结构调控机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南京林业大学蒋建清7稀土永磁材料防腐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王向东8碳酸稀土结晶新方法及抛光材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南昌大学李永绣9超低硫冶炼关键技术及在特殊品种钢中的应用武汉科技大学陈奎生10大型高效环保捣固焦炉机械成套设备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文峰11高世代声表面波材料与滤波器产业化技术清华大学潘峰12炼铁全流程铁矿石评价体系构建及难处理矿高效利用重庆大学白晨光13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戴成武14超纯净高稳定性轴承钢关键技术创新与智能平台建设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钱刚15超大型水电站用金属结构关键材料成套技术开发应用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周德光16金属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北京科技大学徐科17清洁兰炭-金属镁规模化联产技术与应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新哲18锌清洁冶炼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蒋开喜19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史志荣20600kA级超大容量铝电解槽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吕定雄21电子废弃物绿色循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南大学郭学益22大容量矿热炉生产低硼磷工业硅关键技术及应用昆明理工大学马文会23多形态钴资源高效绿色制造锂电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示范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陈雪华24高效节能强化平行流电解技术及产业化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周松林25三代7000系航空铝合金预拉伸厚板/超厚板工业化制造技术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熊柏青26具有桩钉效应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产业化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郑开宏27高性能稀土汽车催化剂/器制备及应用天津大学沈美庆28高性能特种金属线材制品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刘礼华各高校材料领域受理情况清华大学8北京科技大学5上海大学3西北工业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3天津大学3中南大学3大连理工大学2华东理工大学2浙江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2武汉大学2燕山大学2吉林大学2复旦大学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香港科技大学1北京大学1北京工业大学1南京理工大学1中山大学1西南交通大学1太原理工大学1苏州大学1香港中文大学1武汉理工大学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南京工业大学1东南大学1贵州理工学院1厦门大学1西北民族大学1同济大学1南京林业大学1南昌大学1武汉科技大学1重庆大学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昆明理工大学1从受理名单来看,材料领域总共受理101项,其中中科院系统最多,作为第一或共同参与项目达到了20项,而清华大学作为高校之首,仅材料一个方向就受理了8项之多,紧随其后的北京科技大学也以5项的受理项目遥遥领先,另外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也都受理了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贰等奖
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平高东 时卫东,殷 禹,张搏宇, 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南阳金冠 兼作支柱用高抗震性 贺子鸣,卢智成,赵 霞, 电气有限公司,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 科学技术进 能特高压避雷器的研 刘振林,吕雪斌,张兆华, 任公司,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醴陵 步 发与工程应用 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电 谢清云 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 袁晓冬,余 涛,柳 丹, 高渗透率有源配电网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 席 磊,张孝顺,李正佳, 科学技术进 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华天国科电 知识自动化调控技术 瞿凯平,张 军,黄琳妮, 步 力科技有限公司,三峡大学 及其成套装备 李 强 秦红霞,侯凯元,娄霄楠,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 风电高比例电网安全 夏德明,张玉含,邵广惠, 科学技术进 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北京四方继保工 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 李 群,李泽宇,李 哲, 步 研究及应用 程技术有限公司 李劲君 高性能级联型高压大 李永东,倚 鹏,王 奎, 清华大学,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 科学技术进 容量变频调速系统研 郑泽东,刘 军,王 剑, 公司 步 李明才,饶建业,高 跃 发与应用 张国民,李 侠,郭文勇, 面向新能源发电的超 王玉平,张京业,罗文科,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 科学技术进 导储能-限流系统研 元复兴,张润理,宋乃浩, 院电工研究所 步 制和并网运行 辛昭昭 葛维春,朱建新,李 媛, 沈阳工业大学,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 大容量高压固态电制 鲁海威,陈 雷,郭永贵, 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科 热储热弃风消纳技术 张明远,于 宙,雷振江, 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李君秋 1250mm2 大截面导 朱宽军,刘 臻,牛海军, 线成套技术及工程规 夏拥军,江 明,齐 翼,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模化应用 刘 彬 特高压区域电网大功 滕贤亮,徐 瑞,谈 超, 率缺失下频率协调控 于昌海,庞 涛,刘俊伟,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技术与应用 顾云汉 主动配电网自动化系 曾 统检测试验技术及装 刘 备 飞,孙 健,黄 科学技术进 步
2018 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完成单位 奖励类别 科学技术发 明 建议等级
1
直流送端系统次同步 毕天姝,谢小荣,刘 全, 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四方继 振荡监测与抑制技术 张 鹏,刘 灏,贺静波 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及应用 李 群,刘建坤,董云龙, 李 鹏,吴 鹏,潘 磊, 统一潮流控制器 (UPFC)关键技术研 高 磊,张宁宇,陈 静, 林金娇,黄如海,孔祥平, 究与装备研制 王粉芍,刘永刚,周启文
壹等奖
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 保电气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国能源 科学技术进 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步 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壹等奖
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 迟永宁,胡家兵,李 琰, 力大学,清华大学,国电南瑞南京控制 海上风电场交流并网 刘皓明,李 磊,张雪敏, 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远景能 科学技术进 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及 王 勃,李 莉,田新首, 源(江苏)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中 步 刘 超,王 伟,俞恩科, 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应用 施 刚,赵生校,柏 嵩 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 电公司,河海大学 赵争鸣,袁立强,陈凯楠, 大容量电力电子系统 李 凯,姜齐荣,张春朋, 电磁瞬态分析与控制 清华大学 沈 瑜,孙晓瑛,蒋 烨, 方法及其应用 翁 幸 李 斌,丁茂生,李博通, 复杂电磁耦合的超特 郝治国,李瑞生,刘志远, 天津大学,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许 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 李永丽,张保会,倪传坤, 继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李文正 科学技术发 明
壹等奖
4
壹等奖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学技术发 明
壹等奖
6
程 林,陈乃仕,和敬涵,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 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 刘友波,董 雷,王晓辉, 科学技术进 学,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 网规划运行关键技术 田立亭,刘庆时,王少芳, 步 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及应用 孙英云 复杂应用环境下射频 何怡刚,李 兵,佐 磊, 合肥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聚星仪 识别系统关键技术及 罗旗舞,尹柏强,袁莉芬, 器有限公司 工程应用 自动均流限流的大容 何俊佳,袁 陈轩恕,刘 量高压交流断路器 科学技术发 明
叁等奖
20
叁等奖
修分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 ±320kV 大容量真双 唐志军,贺之渊,吴延坤, 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 科学技术进 极柔性直流输电关键 李 钢,林国栋,李 超, 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 步 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 技术及示范应用 晁武杰 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电网区域安控系统 鲍颜红,刘韶峰,徐 在线协同决策关键技 王 阳,周海锋,郭 术及应用 张金龙 伟, 剑,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学技术进 步 科学技术进 步
贰等奖
11
贰等奖
12
贰等奖
13
贰等奖
14
贰等奖
15
贰等奖
16
科学技术进 步 科学技术进 步
叁等奖
17
叁等奖
1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 健,刘 东, 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网陕西省电力 科学技术进 强,周建华, 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金智科技股 步 吴 楠 份有限公司
叁等奖
19
高渗透率有源配电网 李可军,程新功,李立生, 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国网山东省电力 科学技术进 供电品质提升关键技 李延真,胡艳蕾,舒 彬, 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电力经济技 步 术及应用 张永峰 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超特高压换流变压器 蔚 绝缘检测评估技术及 吴 应用 超,陶风波,杨小平,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 科学技术进 鹏,吴益明,林元棣, 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步 重庆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 王胜权
贰等奖
7
贰等奖
8
华中科技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 召,潘 垣, 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电气研 科学技术发 波,赵力楠, 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继变压器有限公 明 司,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贰等奖
9
李锐海,朱 砚,王清明,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 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 董旭柱,孟晓波,周政敏, 科学技术进 架空导线国产化生产 州鑫源恒业电力线路器材股份有限公 张 巍,廖永力,樊灵孟, 步 司,佛冈鑫源恒业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和应用 张 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