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论文修订稿
实施素质教育论文修订稿
实施素质教育论文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河南夏邑马头镇马头二中杨成伟应试教育的舞台越来越小,素质教育的天地越来越广。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是党和国家对站在时代前列的广大教师殷切的希望。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的战略思想。
为适应这一思想,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真正解放,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因此,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的必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呢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粗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强化创新意识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己首先就应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内在的动力,是创新的开始并始终影响整个创新活动。
教师要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意识,要敢想敢做,要有能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能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的进行创造性教学,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怀有强烈的思维批判性,这是时代更是素质教育赋予语文教师的重任。
教师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束缚,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和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深切领悟时代要求,注重学法研究,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主体意识,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性,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教案为学案,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为考试而教”转到“为学生而教”、“为创新而教”的价值立足点上。
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共7篇)
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共7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7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一: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学专题论文摘要:本人主持的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新课程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通过对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文科学生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对高中历史课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和分析,参见拙文《管窥高中历史课德育现状》,发表于《新课程》杂志20xx年第四期。
对历史课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旨在探讨应对的举措。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现状德育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中学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针对当今中学德育和历史课程德育的现状和困难,笔者也思考如下。
一、提高学生的品质境界在时代的影响下,当今学生“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与物的距离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拉远了,在他们身上缺失中华美德。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知识在于教育”,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正是历史课和历史教师的责任。
在高中历史课中穿插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品质境界。
爱是道德的'基础,仁爱是中华美德的象征,是普遍的道德标准,讲仁爱有利于家庭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孝悌是仁爱的表现,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诸子百家思想是国学精华,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言:“兼爱非攻”……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孝为首德,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仁爱孝悌品德的良好素材。
我国向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而“重义轻利”则是传统精神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
“舍生取义”、“见得思义”、“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名言警语,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以褒贬劝诫。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尚“礼”的传统,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建筑、科技……不论从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这种谦和礼让之气,翻开史书,此类的言论更是无处不在。
中外教育史论文
论语中学到的交友观《论语》,一部集有大智慧的书籍,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学习上的知识,更有对人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读完了这部著作,我想就交友方面来谈谈我所感悟到的一些方面。
要想谈交友观,首先要明确“友”这个概念。
在现代汉语中,“友”和“朋”都是“朋友”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说“交友”,也就是笼统地说“交朋友”。
但是在《论语》中,我们却能发现“友”和“朋”虽然属于近义词,但是其涵义却有所差异。
〖在《论语注疏》解释道:“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
同志谓同其心意所趣乡(向)也。
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友”比“朋”的层次要高。
“朋”只是同在一个师门学习的人(同师曰朋),而“友”则是怀有共同志趣、心意相通的人(同志曰友)。
所以《论语注疏》中说:“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
”《论语》中孔子所论的交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
〗一个在我们看来相近的词,《论语》中却能给我们不同的体会,真是受益良多!接下来我将会从交友的重要性和交友标准这两方面来谈谈我从《论语》中学到的交友观。
首先来谈谈交友的重要性方面:一、化气质,增德性。
儒家是很讲求修身养性的,并提出了很多的途径和方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朋友之间的砥砺和切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就是说,“君子要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也就是接受朋友正直、诚实、博学的影响,全面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使自己也变得正直诚实,宽厚仁慈,提升思想境界。
其操作方法就是通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而实现。
二、增知广见。
在儒家看来,交友不仅能促进品德的进步,还可以广知见闻。
孔子交友主张时要“友多闻”,正是针对此而要求的。
对于交友的这一重要作用,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有着更为明了而深刻的阐释:“自古未见关门闭户,独自做成圣贤。
教育史论文(最终版)
教育史论文(最终版)第一篇:教育史论文(最终版)浅谈古希腊的三位教育家摘要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西方教育的发源地,对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发。
要谈古希腊的教育,就绕不开“古希腊三贤”的教育思想。
三圣对古希腊的教育,哲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到今天我们的许多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还都能在希腊三圣的思想里找到影子和源头关键词: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他提出了一、“自知其无知”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
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德即知识”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由此苏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一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只是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指示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的直接相关。
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只是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
三、“苏格拉底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这种方法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下定义。
在苏格拉底时代,他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文化发展和研究方向以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论文
中国教育史论文第一篇:中国教育史论文浅谈儒家教育思想摘要: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古国之一,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式文明,能使中国文明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不可否认,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教育活动,可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经济政治的改革,在思想意识上和文化教育上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有儒家、墨家、到家等,但对中国影响根深蒂固的,当数儒家。
关键词:教育思想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伟大奠基者。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观念体现了历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在一个字上面——“仁”。
孔子一生中有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
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不论种类、族类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中都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他的弟子中有富贵子弟、商人、贫农、偷盗者等等。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
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孔子的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
“有教无类”的思想要求学校的教育要引导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品质,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教育史发展现状趋势及应用分析思考论文(共7篇)
教育史发展现状趋势及应用分析思考论文(共7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战后美国教育史学发展趋势美国教育史学是近代制度化教育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教师教育的产物。
建国后,美国人主要关注和引进西方教育史研究成果,后来才逐渐发展起美国本土的教育史学。
美国传统的教育史编纂主要关注学校教育(尤其是公立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
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总结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以便为近代学校教育的普及服务;另一方面,也为了激发未来教师献身教育的职业热情。
但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
此前,笔者在《美国教育史学:嬗变与超越》(2006)一书中研究了美国教育史学创立与变革的历程。
本文则主要对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当代趋势谈一些看法。
一、从讲简单的故事到讲复杂的故事美国传统教育史学的代表人物卡伯莱()以冲突一进步史观来阐释美国教育史。
其代表作《美国公立教育》(1919)将美国教育史简化为美国公立教育的历史,讲述了民主派战胜保守派不断走向胜利的单一而动人的战斗历程。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不再满足于卡伯莱所讲的简单故事而要求讲更为复杂的故事。
美国当代温和修正派的代表人物克雷明()以其“大教育”的理念为依据,把“教育结构”视为教育史研究的新重点,动摇了迄今为止将学校教育尤其是公立学校教育放在优先地位的传统做法。
他的三卷本《美国教育》(1970,1980,1988)努力再现美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克雷明看来,美国教育史并不是卡伯莱所描述的只是美国公立教育发展的历史,而是包括家庭、教会、报纸、博物馆等教育机构的历史。
即使从学校教育来看,不仅有政府主办的公立教育系统,更有教会举办的教育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私立学校。
此外,他认为并不存在卡伯莱所说的尖锐对立的两派。
中国教育思想史论文
中国教育思想史论文我的讲述有三篇论文构成:1、鸦片战争后中西教育思想的对比2、评述蔡元培“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3、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我针对以上三篇论文穿插论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外的教育思想中国的教育思想: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结束的百年之中,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世界逐步同化,出现了一批思想教育家,比如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李大钊,杨贤江,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陈鹤琴,陶行知等等,论文中对以上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分别作了论述,我们主要评述蔡元培”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一、五育并举的思想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蔡元培对于五育看法:(1)军国民教育:根据国内外环境,当今中国不得不采取的教育。
(2)实利主义教育:富国的手段,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3)公民道德教育: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
(4)世界观教育: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抱积极进取态度。
(5)美感教育:被认为是“唯一的中坚任务”,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
美感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较深。
3、评析“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
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和超轶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于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不科学。
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的论文
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的论文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古代教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时期,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形式,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先秦时期的学校教育在先秦时期,学校教育刚刚起步,教育内容主要以《诗经》、《尚书》、《礼记》等为主。
学校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称为“学”,专供贵族子弟和富商子弟接受教育;另一类则为“庠”,则是一种公共学校,提供免费的教育,主要服务于平民百姓。
这种学校教育以教育贵族子弟为主,教育内容主要注重礼制和仪节。
礼制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方面,它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贵族子弟的品德,让他们具备为国家服务和管理的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
同时,还重视文学和诗歌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子舆、子贡、子思等著名思想家都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了良好教育的贵族子弟。
汉朝时期的学校教育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汉朝时期,学校教育不再只是面向贵族子弟和富商子弟,逐渐向平民百姓开放。
同时,汉朝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明确规定了学制和学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官方意义的教育制度。
汉朝时期的学校教育注重实用性,学科方面主要分为文、史、子、亲、显五科。
其中,文学科目包括文言文和韵文的学习,是当时的主要科目。
学生进入学校后,要学习六艺七才,其中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七才则是诗、书、礼、乐、易、卜、医。
这些学科有助于学生在日后从事官方和公务方面工作时更好地发挥作用。
唐代时期的学校教育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发展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学校教育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
唐代学校教育不再仅只是为了传授文化知识,更加注重学术和技艺,并且在外语教育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
在唐代,学生从小就要接受中文、外语、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方面的培训,这种教育模式一直持续到宋代。
2023年学教育史跟教育改革走征文满分3篇
2023年学教育史跟教育改革走征文满分3篇第一篇:教育史的重要性研究教育史对于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回顾过去、认识现在,并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在尊重传统与创新并重的同时,通过研究教育史,我们可以对教育的发展演进有更深入的理解。
从古代文明的教育方式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史记录了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此外,通过研究教育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教育思想的交替与碰撞,了解其在社会变革中的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教育理念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复杂性,培养我们对教育问题的全面观念和思考能力。
从研究教育史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方向。
通过分析历史中的教育问题和变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代教育面临的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实路径。
综上所述,研究教育史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教育的演变,还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和启示,引导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前行。
第二篇: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被提上日程。
然而,要实现真正可持续的教育改革,我们需要正视并解决其中的核心问题。
首先,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我们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资源。
这需要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包括城乡差距、经济差距等。
其次,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我们需要反思当前教育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能够培养他们所需的能力和素养。
同时,教育方法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使教育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另外,教师的角色和教育管理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支持。
同时,教育管理也需要进行改革,建立更科学、灵活的管理机制。
最后,教育改革需要积极倾听和解决社会的需求和关切。
历史教育论文范文3篇
历史教育论⽂范⽂3篇历史审美教育论⽂⼀、激发审美情趣学⽣的学习动机是满⾜个体所需的⼀种积极的内在动⼒。
只有诱导出学⽣的学习动机,他们才能够对所需的知识有乐趣。
⽽审美教育更要在兴趣的前提条件下来实施,所以,激发学⽣的审美情趣是我们历史教师⾸先实施的⼀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千次相信:没有⼀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全⾯的智⼒的发展。
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更能唤醒创造性的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审美教育去感动学⽣,⽤那些具体⽽鲜明的美敲打在学⽣的⼼灵深处,从⽽激发他们美的效应,促进知识学习和情操陶冶。
⽐如,我们在教学中,⾃霍去病的那种“匈奴未灭,何以家还”⾄⽂天祥的“⼈⽣⾃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的壮志雄⼼;“天下兴亡、匹⽆有责”的报国⾚诚之⼼,到“⽢愿为变法⽽喋⾎”的壮美情怀;特别是伟⼤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艰苦奋⽃,不屈不挠建⽴起来的伟⼤新中国,谱写了惊天地,泣⿁神的不朽篇章。
伟⼤的历史仁⼈⽆不表现出来那种⾼尚⽽壮美的道德情操,这些都可以对学⽣进⾏最好的审美教育,提⾼学⽣的审美能⼒。
⼆、从教材中寻找美的元素教材的编者是根据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的审美教育的功能”⽽选材的。
因此,教材的每个章节知识点都潜移默化地体现着审美教育的内涵。
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审美教育教学,充分利⽤和开发历史课程中审美教育的资源,挖掘出那些蕴含在教材中的丰富审美教育的元素。
历史记录着⼈类⽣活过程,给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瑰宝,⽐如“先河的诗经楚辞,汉魏之⽂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戏曲,明清的⼩说,还有那些著名建筑与各种美术⼯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与都雅之⼈物、事迹,⽆不于智育之中蕴含美育之元素。
”那⾥就是美的所在,就是美的摇篮,就是美的宝库。
我们教学中就是要把它挖掘出来,交给我们的学⽣,让他们深深地感受着美的益处,提⾼学⽣的审美能⼒。
历史学科教学论文范文
历史学科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历史学科教学论文范文篇1浅议历史学科的主体性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在新课改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多么的迫切和重要,现就此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一点浅见。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培养问题意识新课标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质疑精神。
我在上初一历史《建筑奇观》之长城时,就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大多数初一学生能提出诸如秦朝和明朝修长城的时间、目的、意义等比较简单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并且还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思路、类比的思路和拓展的思路等再提问题,结果有些同学又提出:秦长城和明长城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秦始皇国势强大,为什么还要修长城?汉朝以下的朝代都修过长城,明朝为什么还要修长城?是否可以把长城看成一条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边墙?长城究竟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就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中获得了真知,加深了理解。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就好像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起了学生无穷的好奇心,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好方式,这样学生的参与面空前增多,基本实现了人人参与,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鼓励和引导学生竞争,培养竞争意识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关于古代教育论文
关于古代教育论文古代教育的观念和思想则可以为中学语文教学所用,古代教育智慧是古代教育精华的结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古代教育论文范文一:大易哲学与中国古代教育之绵延[摘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教育绵延不绝的原因。
中国古代教育家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不变精神,具有穷则思变、察几知著的伟大智慧和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高尚品德,所创立的教育思想和制度简易能从,因而中国古代教育绵延数千年。
[关键词]大易哲学;教育;绵延Abstract: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educators' spirits of unceasingly striving and their great virtue and great wisdom of thinking about changes while in extreme poverty, and their all-inclusiveness and excellent morality resulted in their simple-to-follow educational ideology and system, thus made the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develop continually.Key words:the Yi philosophy; education; continuity中国古代教育分三个发展周期,相替不绝,绵延数千年[1]。
对于其他文化和文明来说,这是一个难解之谜,而对于中华文明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易与教育之绵延不变的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中国教育史论文
学院:教育学院班级:一零级公共事业管理班姓名:孙鹏飞学号:1011034036 浅谈中国古代教育管理中王安石的人才系统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启示论文摘要:人才是强国之本,而教育则是人才之本,教育不仅关系着受教育者本身,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应该说,没有一个合理教育制度的国度是不可能在当今世界上立足的。
王安石的人才理论虽然在当时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但今天当我们再次细细翻读时、就会发现他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王安石、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教育、启示教育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才问题。
王安石从变法图强的政治需要出发,以一个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广阔视野,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了陶冶人才的系统理论,它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教之之道”所谓“教之之道”,既是人才的教育培养问题。
王安石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学校,并严格淘选学官。
第二,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准则,凡是对国家有实际用处的知识,“则无不在于学”;反之,凡是对国家没有实际用处的内容,则一律“不教也”。
第三,以造就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为培养目标。
王安石的这些主张是指导他从事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在“熙宁兴学”中得到了实现。
(二)“养之之道”所谓的“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管理问题。
王安石提出三条具体措施。
第一,“饶之以财”,就是各级官吏应该有较高的俸禄,“使其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
第二,“约之以礼”,就是明确规定各级官吏有关衣、食、住、行、用,以及婚丧、祭养的标准,以此来约束他们的行为,防止发生放荡、奢侈之事。
第三,“裁之以法”就是在上面两条的基础上,若有官吏仍违反法规,则依法严惩。
对于不帅教者,则“摒弃远方终身不齿”;对于不循礼者,则处以“流杀之法”。
(三)“取之之道”所谓“取之之道”,即是人才选拔问题。
王安石提出三点主张。
第一,选拔人才应该自下而上推荐。
“必于乡党,必于庠序,使众人推其所谓贤能,出之以告于上而察之”。
教育史专业论文笔记摘抄(3篇)
第1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通过对教育史研究方法的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教育史研究方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一、引言教育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对于推动学科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教育史研究方法的演变入手,分析其发展历程,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育史研究方法的演变1. 传统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早期教育史研究主要依靠文献资料,通过对教育文献的整理、分析和解读,揭示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2)历史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机构的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现代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法: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和统计分析,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
(2)跨学科研究法:教育史研究逐渐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视角。
(3)比较研究法: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研究法在教育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教育进行比较,揭示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和共性。
三、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1.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深化未来教育史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教育史研究,以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
2. 实证研究方法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通过对教育现象的量化分析,揭示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3. 比较研究方法的拓展未来教育史研究应更加注重比较研究方法的拓展,将比较研究的视角扩展到全球范围,以更加全面地揭示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和共性。
4. 口述历史方法的运用口述历史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浅述中国古代教育论文
浅述中国古代教育论文中国古代教育智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教育同中国文化发展表现出来的民族连续性一样,也表现出了相当强的连续性和共同性,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述中国古代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述中国古代教育论文篇一《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简论》摘要:中国书院教育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书院讲学教育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它最早见于唐代,只是藏书之所,五代时期南唐的白鹿洞书院是历史上第一个具备教学与研究职能的书院,以私人创办为主。
宋代时期迅速发展,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不断完善,可以说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是迄今为止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书院的产生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分为官办和私营两类,但只是藏书和修书的场所,并不是教学机构。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政治腐败,经济凋零,教育事业更受到严重冲击,由国家组办的官学纷纷关闭。
面对这样的形式,一些有识分子开始到一些清净、优美的名山胜地读书治学。
随着这些私人书院的发展壮大,官方也开办一些书院供学生学习。
尽管如此,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多数还是私人创办的。
书院从产生到发展兴盛再到最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而销声匿迹,可以肯定地说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缕清风,在教育中表现出的闪光之处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那么是哪些原因促使学院在封建社会严格的政治制度和等级制度中兴起又得到不断发展呢?粗略概括有以下原因:(一)政治腐败,官学不兴。
唐朝末年整个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朝廷已经无力举办官学,学生纷纷失学,一些有识之士,只好召集这些失学学生选择一处清净之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如欧阳修所说:“五代之乱极矣,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
”[1]在这种情况下,私学得到发展,书院开始建立。
如北宋著名的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等都是在那时创建的。
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学科】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论文级别】本科生【题名】中国近代教育家王力【所属分类】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关键词语】近现代;民办学校; 教育【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史实,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归纳法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对近代中国教育家王力进行考察。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形成论点,取得研究成果。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3年小学毕业后失学。
1916年在博白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
1924 年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上海国民大学。
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
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
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
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曾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
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学前教育史的论文
学前教育史的论文学前教育史的论文如何写好关于学前教育史的论文呢?以下关于学前教育史的论文是小编为各位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学前教育史的论文这学期学习了邵晓芙老师的《中外学前教育史》,收获颇多。
使我对中国学前教育史以及外国学前教育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外教育史的结合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
同时此书对学前教育有关的杰出人物也做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对这些人物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吸收历史杰出人物的好的教育思想,对今后的工作实践有很大的帮助,所谓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更好的实践。
邵晓芙老师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她的教学方法也使我们更好的吸收了《中外学前教育史》的精华。
此次,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这学期上的《中外学前教育史》做一个总结:一.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发展此书阐述了从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到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思想,其历史发展的轨迹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的学前教育,像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属于萌芽和开创阶段,对中国的学前教育史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原始社会一直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儿童教育,在后期,产生了最原始的教育机构,成为学校的萌芽。
奴隶社会逐渐产生了学校教育,也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学前教育也开始出现。
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阶段。
接着又经历了好几个时期,到了1903年,在湖北武昌,中国第一个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产生,蒙养院。
蒙养院产生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一批学前教育专家,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张宗麟等是教育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好的教育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在1958—1965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非常曲折,出现了盲目发展,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但随着一些教育家的坚持,对幼教事业的忠诚,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回升。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前教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的阶段,接下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在不断上升整改,使幼儿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关学前教育史论文
学前教育史论文有关学前教育史论文对于学前教育,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有关学前教育史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要:在《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中,根据我校学前教育(师范)131班的班情、学情,依据一定的组建原则,我们组建了教育讲古、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上课、成果展示等五个课程学习团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外学前教育史》教育讲古团队教学实施《中外学前教育史》是我校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28个学时,2个学分。
开设该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情况,掌握中外主要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考察、分析学前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以致用。
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我一直重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成功申报了绍兴文理学院第五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
现将该改革项目的一个成果――“《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学习团队的实施”推介如下,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团队是指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完成某个共同任务,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所组成的相互依赖、影响和促进的集体。
学习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学习目标、教学目的,完成某个特定的教学任务,两名或两名以上学生通过分工协作而开展的形式多样的集体性的学习和教学活动。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的实施对象是我校学前教育(师范)131班,该班有41个学生。
根据该班的班情、学情,依据学习目标明确性、学习态度端正性、学习方法正确性、学习兴趣广泛性与学习能力互补性的组建原则,我们组建了教育讲古、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上课、成果展示等五个课程学习团队,不断培养学习型学生,促使学生合作共赢,和谐共享,博采精华,吐故纳新,勤思善学,学用结合,成长成熟,异质互补,提升超越。
每个课程学习团队的实施情况有同有异。
一、教育讲古团队的实施该团队要求学生能够流利流畅、声情并茂地讲述中外古代儿童教育故事,能够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思想精华与现实启迪,能够联系中国和外国的历史与现实、古代与现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外教育史论文
民国教育史内容摘要:民国时期的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
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
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
关键词:教育概况教育理念教育特色一、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
”“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
”等等。
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作为中华民国负责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并监督地方政府教育主管机关。
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将清朝的学部改名为教育部。
民国的《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
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
”“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教育经费是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为民国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
二、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前导,是治校的核心,具有办学实践的定向意义。
民国前期,一个极其纷乱动荡的中国,然而,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却异军突起,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民国前期,蔡元培、马相伯、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张学良等人,既是教育家,又是大学校长,广采博收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经过理性思考和辨别,形成了近代大学教育共同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史论文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学术自由与中国教育发展教育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对于教育的产生,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指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自从有了人类的存在,就有了教育活动。
对于教育的发展,从古自今,人们各抒己见,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的生产力、政府政策、传统文化……纵观我国的教育的发展,学术自由与我国的教育发展息息相关。
有了人类存在,便有了教育。
原始时期,原始人类为了生活,首先要解决吃、穿、住等生活资料,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参加集体的或是氏族的劳动生产。
为了生存,人人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分化,没有思想的束缚,所以这个时期是学术最为自由的时期,但对于原始人类来说,解决温饱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育以生产劳动教育为主,虽然有生活习俗的教育,艺术的教育和文字的产生,但是教育的发展终究围绕生产的发展而进行的,所以教育的发展速度是缓慢的。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下,相对于那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来说,教育的速度是相对较快的。
到了夏、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奴隶社会的形成,国家的出现,教育在受到了奴隶主的控制,学术自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教育的发展还是取得了不少的进步。
夏代已进入了有文字记
载的文明时代,国家设立机构管理教育工作;商代有了成熟的文字作为教育的手段,并且把文字记载在甲骨或是玉石上,用来记载事件;周代有了较为完整的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夏、商、周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是随着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不断的加强了对学术和人们思想的控制,他们推崇宗教迷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到了商代,出现了只有官府有学,民间私家无学术—“学在官府”的现象。
这种“学在官府”的出现导致了教育只是贵族等小部分人的教育,同时也容易导致学术自由的被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所以相对于原始社会的低生产力水平来说,在生产力水平相对高些的夏、商、周时期,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减缓的趋势。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为的国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的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而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着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致使学术的自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同时也推动着教育的不断发展。
学术的自由使得各家各抒己见,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他们到各国游说,或是办私学,在推动自己学说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间,我国涌现不少的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仍受人们的推崇。
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教育。
孔子创办私学,使得学术不断的下移,由原来的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使得平民百姓也能够接受教育,这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发展。
孔子的“学而知之”的学、思、行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诱导;“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有教无类;“求也退”、由也兼人“的因材施教……都无不对今天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孔子无疑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同样的各家各派都有办私学,私学的兴起,促进了学术的下移,也促进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各学各派纷纷建立私学,使得学术从上到下得到了传播,而私学的发展则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学术的自由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我国的教育得到了发展。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燔诗书以明法令,焚书坑儒,教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限制了学术的自由,规定了教育的内容,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导致教育又出现了“学在官府”的现象,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在汉代的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儒学在封建社会教育中确立了主体地位。
儒学的四书五经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的权利只是小部分人可以享受,学在官府成了一种教育的垄断。
教育只是小部分人的教育,丧失了它的意义,实则上是一种学术控制,以控制学术思想来获取统治的平稳,却限制教育了教育在内容上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包罗万千,而不应该是限制在某些学派,某
些方面,独尊儒术使得其他学术逐渐衰落,甚至消失,使得人们只知道儒学,而不知其他,这是对教育的一种摧残,缩小了教育的内容,阻碍了教育的多方面发展,不利于人全面发展的培养。
隋唐宋的到来,科举制的确立、发展和鼎盛,更是大大的限制了学术的自由。
科举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规定了考试的格式,规定了科举的结果,致使人人都读相同的书。
读书人通过多次读,多次看,多次写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政府规定科举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在考试的时候把背熟的东西写下去,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没有实质的创新的内容。
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愚人无处不在,也导致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现象,这种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把学术自由限制在一种范围内,把人教成了只是为了科举而读书的人。
有些读书人穷其一生,只为科举读书,不会思考,不会劳作,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弱男子。
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来说,读书人也是一种社会负担,这种教育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到了明清时期,政府对学术的限制更为严重,为了一步控制人们的思想,政府用行政权力极力压制学术的自由,文字狱层出不穷,人们也只能在政府的监控下进行了政府规定的教育。
教育有严格的规定,考试的内容是固定的,死记硬背早已成为了教育的唯一灌输,这种教育泯灭了人性,限制了人的发展,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在一个学术完全没有自由的时代下,教育发展是缓慢而毫无创新的。
学术没自由,教育从何教起?没有了学术的自由,教育便起不了应有的作用,教育便没有发
展可言。
直到西方列强的浸入,清政府瓦解,民国的建立,各国文化的涌入冲击,中国人的视野不断开阔,学术自由也逐渐开放,后面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德先生”,“赛先生”的两大口号,且狠批了儒家传统文化,这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
这段时期我国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不在限于四书五经,儒家传统,加入西方先进的教育元素,新式学堂,女子学院,外出留学,使得教育向新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期的学术包罗万千,学术兼容,教育得到崭新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新政府提出了“双百方针”,学术自由得到了很大的空间,这个时期我国的学术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样的,新中国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各领域也出现了很多的拔尖分子。
这种学术自由推动到了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发展。
但是文革时期,随着对学术自由的控制,对知识分子的歧视,我国教育几乎停滞,学生不上课,高考被废除,知青下乡,我国的教育几乎被破坏殆尽。
虽然这种破坏是由于政府的失误造成的,但是如果不是怕学术自由影响到政府的统治,那么教育或许就不会被破坏的这么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学术重新采取了包容并兼,言论自由的方针,使得学术重新得到了自由。
高考也恢复,随着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教育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越来越多,大学教育大众化,留学人
数不断增加,我国的教育飞速发展。
学术自由应该包括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
自古以来除了原始社会没有完全的学术自由,只有相对的学术自由。
在我看来学术自由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学术自由,教育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就我国的教育来说,它还与行政密切相关,与学术自由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怎么让学术自由带动教育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