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市融入都市经济圈路径研究-以德清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城市融入都市经济圈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

1引言

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加强区域合作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将“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做出了关于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战略部署,以进一步加快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杭州市于2007年8月颁布的《关于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施意见》,给德清这个与杭州地域相邻、人缘相亲、习俗相近、文化相融的杭州都市经济圈六个节点县市的首位县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1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006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构筑杭州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全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已成为浙江省的重大战略任务。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加强杭州与湖州、嘉兴、绍兴等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推进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

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合力打造长三角“金南翼”。2008年8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对长三角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定位,也给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更高的要求。从当前阶段的实施层面来看,杭州都市经济圈区域合作与协调,首要是加强杭州市与非杭州市行政管辖范围的德清、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6个节点县(市)的合作共建、协调发展。

德清,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东邻桐乡,西界安吉,北接湖州,南毗杭州余杭区。总面积936平方公里,人口43万,辖9个镇2个乡,其中有5个镇2个乡与杭州余杭区接壤,县城距离杭州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宣杭铁路、104国道、09省道、杭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德清2008年生产总值19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25.8亿元。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市圈经济,已成为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构建给德清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与挑战。2002年以来,德清县以自身的区位特点出发提出“开放带动,接轨沪杭”的工作战略,抓住环杭州湾产业重新布局和杭州市实施“退二进三”的契机,将产业接轨和交通融合作为工作的支撑点,主动承接杭州产业资本的转移,大力推进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工作,发挥了先发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随着杭州都市经济圈合作共建力度的加

大,安吉等节点县区的后起直追,德清的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发展要素制约等不利因素凸显。如何在都市经济圈发展中立足现有条件、保持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县域节点要融入都市经济圈以促进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最活跃的,而纵观国内外对县域节点融入都市经济圈的路径实证研究不多,本研究以德清这个县域节点加快融入都市经济圈路径分析为政府决策和其它城市融入都市经济圈提供参考。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发展极(增长极)理论

“发展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1955年提出的。他认为,社会内部的各个组织与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相互联系,即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发展极这个概念提出后很快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到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和其他学者一道将极的概念引进地理空间,并提出“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的定义是: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增

长极便同极化空间、城镇联系起来,具有空间意义。增长极会对其周围区域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效果。如果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要素被吸附到增长极,从而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这样,增长极便对周围区域产生了负效果,这被称为“极化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称之为“回流效应”。反之,若增长极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周围区域的发展产生促进、带动作用,则增长极产生正效应,具有扩散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 Hirschman)称之为“涓滴效应”。印度经济学家认为增长极有层次结构,把其划分为:增长极、增长中心、增长点、服务中心和中心村五个层次。

1.2.2梯度转移理论

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

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梯度推移理论产生两个重要的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扩散效应则是通过释放其极化的能量来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1.2.3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在经济学领域里,一体化首先出现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研究中。自上世纪50年代初起,一体化被广泛应用于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研究中,用来形容多个国家独立的经济活动融合为紧密相联的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按照涉及的国家范围来划分,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的经济一体化。就目前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来看,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区域性的。

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关于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在1961年则提出的,他说:“我们建议把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