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形成九大都市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将形成九大都市圈

作者:蒋存良存良寄语:地理虽是冷门科系,但也可能在找工作时少了些许竞争的烦恼,工作做久了,好像没有好与不好,只有享不享受,试着享受自己的工作种类,喜欢自己的工作内容,最后生活与生命都将变成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借助周末休假的契机忙里偷闲,挤一点时间出来写一篇微型论文,姑且叫作微论。

内容摘要:谈到经济区域化、城市群、都市圈等等一些战略规划的概念,大家的印象中不外乎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等等一些地方,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逆城市化出现,国际贸易频繁,各地政府行政干预,纷纷举起旗帜,喊出口号,付诸行动,戮力实现,相继打造出一批批新兴经济区。譬如天津滨海高新开发区,山东蓝色海洋经济开发区,江苏沿海经济开发区等等,大大小小的经济试验点星罗棋布。都市圈的经济辐射,自然流,物质流是沿着同心圆顺势向外的,而行政利益往往会与经济利益产生矛盾,因为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重合,出于权衡利弊的考虑,就需要整合行政资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圈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城市圈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城市圈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圈的内聚力。城市圈能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圈内城市的共同增长。城市圈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间关

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速,从而使城市圈内各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的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圈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

关键词:产业梯度承接;产业区域化;沿长江经济开发带(一)、长三角都市圈:狭义的长三角即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共计15个城市。该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教文卫先进,土地状况良好,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产业经济区,是长江流域经济大动脉的龙头,担起沿海地区承南启北的作用。这一区域以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出了全国18%的GDP,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近1/3,被称为正在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圈。产业结构重心主要包括: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诸如:一般电子和微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产业;能源类、资源类等石油化工电力设备制造业;橡胶、塑料、化纤等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高端产业;信息商业、金融、资讯、运输等服务产业;建筑、重型机械、生物制药、食品纺织等轻、重制造业。此外长三角城市圈的江浙14城市纷纷针对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互融互动,重新审视自己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位置,并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实行产业区域化:南京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圈中的定位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

心,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重化工基地,全国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杭州的定位是:上海的“后花园”,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之一;苏州的定位思路是:与上海错位发展,“服务业主要在上海,制造业主要集聚在苏州”;无锡的定位是:以IC为主体的信息产业基地,以新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纺织工业基地,生物医药基地;常州的定位是:现代制造业基地;镇江的定位是:打造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首先建成江苏的“光谷”;泰州的思路是:中国医药城,现代港城;扬州的思路是:化工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南通的思路是:上海产业转移基地,发展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特色经济;宁波的思路是:长江下游的区域中心城市,上海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重要外贸口岸,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化工基地;湖州的思路是:建成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对接基地;嘉兴的思路是: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中心;绍兴的思路是:长江三角洲以轻纺为主的工贸城市;舟山的思路是:港口旅游城市,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前花园”。从江浙两省的14城市的定位来看,都体现出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与上海实行对接,进行错位发展,主动接受上海的产业转移,梯度发展,实行产业区域化。皖江城市带产业梯度承接,针对长三角产业转移,规划中的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等9市全境和六安的两个县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二)、珠三角都市圈:包括以广州为北缘中心的珠江下游流域,西起江门、佛山、肇庆东等地,东至深莞惠地区,面朝港澳台地区。

该地区腹地辽阔,是中部地区与国际接轨的南大门,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北非等国家的最近海上通道。珠三角汇集来自中南地区、西南地区九省市的数千万名外出劳务人员,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就业压力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重心主要包括: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诸如: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产业;信息、外贸、金融、资讯、运输等服务产业;泰勒制流水线生产模式下的工厂,玩具服装皮革家具等初加工再加工产业的手工作坊。

(三)、环渤海都市圈:主要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属于东北、华北、华东的接合部,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幅员面积辽阔,战略位置至关重要,高级人力资源齐全,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优势同时集中地表现为环渤海地区加强东北亚地区国际开发合作的独特优势。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该区域劳动力成本低且素质较高,适应IT产业发展要求。全力打造产业区域化,保定打造“中国电谷”,预建中国首座“低碳城市”,努力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河北省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有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