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 瓦格纳
从汉斯·瓦格纳的椅子浅谈明代家具的传承创新
从汉斯·瓦格纳的椅子浅谈明代家具的传承创新作者:夏宇佳李晋尘来源:《大观》2016年第10期摘要: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透过一种崭新的演绎手法,创造了许多极具中国传统家具特色的设计作品。
文章浅析了明代家具的特征与现代化以及瓦格纳的系列作品和其蕴涵的设计精神,为我国传统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一个切入点。
关键词:汉斯·瓦格纳;明式家具;创新中国的家具艺术和家具文化是非常深厚的,特别是明代家具,因其具有朴素的质感、简炼的线条、精美的木雕装饰,而使得人们对其非常喜爱。
我国很多家具生厂商和家具行业的专家学者也早已对中式家具的创新途径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而丹麦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设计的“中国椅”又为中国家具与世界潮流进行融合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通过汉斯瓦格纳设计的中国式椅子来浅析明代家具的创新思路。
一、明代家具的特征与创新明式家具被誉为我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明式家具追求的审美是一种点到即止的神韵,多一分有余,少一分不足,绝不做繁文缛节的无谓装饰。
它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背后承载着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远远超出常人想象。
明式家具的气质与书房最为契合,因为设计者大多是文化气息甚浓的文人雅士,设计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于设计之中,使家具的造型优美,稳重,简朴,各组件的比例讲求实用与审美的一致,装饰讲究少而精,淡而雅。
在很多文献中,能看到文人对家具设计的参与,如《长物志》、《骨董十三说》等文献资料都会对家具有具体的描述。
明式家具的椅子,通常只是在靠背板上做一个简洁浅浮雕,或者透雕,再无其他多余装饰。
方形的底座配以圆润的扶手,方中带圆,柔婉而不失厚重。
这种方正的造型,匀称的比例,再配以局部简洁的线条雕刻的明式家具风格被很多学者称之为“实用的美学”。
明式家具的美学对于方圆,以及方圆转折变化的理解是一种对中华文化哲学深厚理解,例如很多明式家具设计,以直线为主,多配合曲线,经常看到有一种弹性的视觉效果在它简洁的线条中,这种线条的变化也带给了人心理微妙的感受。
瓦格纳
瓦格纳生平简述瓦格纳(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1883),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
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曲家像瓦格纳那样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同时,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几乎找不到像瓦格纳那样,在世界观、创作之间存在明显矛盾的音乐家。
主要作品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艺术成就①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
②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③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
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④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世对瓦格纳及其作品的评价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当时他感动得流泪,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
很多人在听瓦格纳音乐的同时要提到他的思想,无可否认音乐家本身的性格与思想对其创作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
瓦格纳的青年时期,其思想主要倾向于“德意志”,他受到费尔巴哈和巴枯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累斯顿的革命。
中西方文化交流对设计的影响
工艺美术设计1272019.08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概念很广,几乎涉及了政治、经济、科技、人文、艺术等等各个领域,也包含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总之,文化无处不在。
纵观世界上各个国家历史上的发展历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闭门造车,不通过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而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文化交流是历史总结的经验。
如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和西方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快捷和便利,这种便利也不免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信息强势的西方国家是否会通过科技和信息垄断的优势向我们大肆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其实,在中西文化双向的交流中,接纳、吸收与融合成为了主要的内容,这一点在设计领域有着明显的体现。
一、汉斯·瓦格纳和明式家具中国的家具设计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榻。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家具设计承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中,明代时期的家具是中国家具设计的代表,具有造型优美、材美工良、榫卯结构等特征,被称为世界家具设计史中的“一颗明珠”,明式家具也成为了特有名词,无论制作于何时,也无论材质的贵重,只要是具有明代家具的风格,皆称之为明式家具。
北欧的家具设计在国际上同样声誉显赫,二战之后北欧的家具设计与当时欧洲盛行的钢材质家具不同,他们更加注重传统家具的式样,偏爱自然材质,特别是木材质,这与明代时期的家具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丹麦是北欧国家中较早发展现代设计的国家之一,其在家具设计上的成就很大。
战后丹麦最重要的家具设计师是汉斯·瓦格纳,他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
瓦格纳善于从传统中寻找灵感,他早年潜心研究传统的中国家具,在家中摆放着许多亲手制作的中国明式家具的模型,可见他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之深。
中西方文化交流对设计的影响◇陈宇凡摘 要: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和西方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快捷和便利,中西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时刻都在上演着,它发生在人们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各个领域。
简述瓦格纳的艺术成就
简述瓦格纳的艺术成就瓦格纳(Richard Wagner)是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和戏剧作品对于西方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宏大的戏剧构思而闻名于世,被誉为音乐史上的天才。
瓦格纳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他对音乐形式的创新和突破上。
他对于歌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他的作品中,他将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音乐剧。
他的音乐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观念的传递。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使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深刻的艺术享受。
瓦格纳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他对于音乐语言的创新上。
他将歌剧中的音乐元素发展到了极致,创造出了富有个性和表现力的音乐语言。
他善于运用和声技巧和音乐结构,使音乐旋律和情感更加贴合剧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他对于管弦乐队的运用也非常独特,创造出了宏大壮丽的音乐效果。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大规模合唱和管弦乐队的齐奏,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瓦格纳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他对于剧院艺术的革新上。
他提出了“综合艺术”(Gesamtkunstwerk)的理念,认为歌剧应该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包括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
他建立了自己的剧院,即贝洛克斯音乐节剧院,为他的作品提供了理想的演出场所。
他在剧院的设计中注重细节和效果,使观众能够全方位地体验到他的音乐和戏剧。
瓦格纳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他对于音乐教育的贡献上。
他积极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音乐人才。
他在德国各地设立了音乐学院和音乐学校,为年轻人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他的教育理念强调音乐家应该具备音乐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技巧。
他的教育成果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学生身上,更为整个德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瓦格纳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音乐形式、音乐语言、剧院艺术和音乐教育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瓦格纳翻译
瓦格纳翻译篇一:瓦格纳是德国作曲家,其作品以其复杂的结构和对古典和现代音乐的重大影响而闻名于世。
虽然瓦格纳的作品在德语地区非常受欢迎,但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世界中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瓦格纳的音乐,一些翻译家对其进行了翻译。
以下是瓦格纳的一些作品及其翻译:1. 《尼伯龙根的指环》- "The Ring of the Nibelungenlied"2. 《歌剧2》- "The歌剧2"3. 《神曲》- "The Schlosser赋格"4. 《欢乐颂》- "The Eidgenssische play"这些翻译都是瓦格纳作品的原文,但由于其复杂性和长度,这些作品可能需要多次演出和解释才能完全理解。
此外,这些翻译也有助于推广瓦格纳的作品,使其更容易被非德语地区的听众所了解。
除了翻译瓦格纳的作品外,还有一些翻译家致力于翻译其他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这些翻译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音乐交流和了解。
例如,英国作曲家理查德·汉密尔顿·霍金斯(Richard Hamilton霍金斯)曾翻译了莫扎特的作品,并将它们介绍给了非德语地区的听众。
翻译瓦格纳的作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翻译家对瓦格纳作品的语言结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翻译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瓦格纳的音乐,并将其推广到更广泛的听众中。
篇二:标题:瓦格纳翻译(创建与标题相符的正文并拓展)正文:瓦格纳是一位德国作曲家,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瓦格纳的母语不是英语,因此他的翻译工作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尽管瓦格纳的音乐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备受欢迎,但是翻译成不同语言的难度在于,他的作品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音乐结构,这些术语和结构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汉斯威格纳 ppt课件
ppt课件
7
Hans Wegner
著名作品赏析
THE Scenery DESIGN
ppt课件
8
ppt课件
CH24 | WISHBONE CHAIR是最具知
名度的作品,其轻盈、富有吸引力、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CH28由瓦格纳设计于1951年,拥有
极佳舒适度与瓦格纳标准风格的休闲 椅,无论是功能与雕塑外观皆为最高 水准的品质,有皮革坐垫与原木款做 选择。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CH445 | WING CHAIR设计于1960年,富有
22
ppt课件
23
CH25设计于1950年兼具经典与轻质也适合各种空
间的CH25休闲椅,坐垫与背部支撑皆採手工纸纤编织, 纸纤长度使用超过400公尺,每张CH25皆需10个小时 的编织製造时间,可选择原色纸纤或是黑色纸纤。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雕塑感与舒适性的445,内部由高密度泡绵
紧紧包覆山毛榉实木骨架。为瓦格纳设计下
最知名的"翅膀椅"主人椅。对于使用者背部
与头部支撑皆全部考虑到,再任何的随意姿
势都能舒适的放松。外部材质可挑选皮革与
布料,搭配毛丝不锈钢脚。与CH446脚凳为绝
佳搭配款。
19
椅子
圈椅(汉斯·瓦格纳)世界上最美丽的椅子”,是威格纳1949 年的作品“The Round Chair”圈椅。
因为它在尼克松和肯尼迪1960 年的总统竞选电视评论上出现,一下子迷倒了美国观众,从此便被叫作“The Chair”——“椅子”。
“椅子”打开了威格纳的国际知名度,丹麦政府为了表彰他对丹麦现代设计的贡献,还将其印制在1991 年发行的邮票上。
中国椅(汉斯·瓦格纳)20 世纪20 年代,包豪斯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几乎影响着全世界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丹麦也毫不例外。
但当生冷的德国线条遇到人性化的丹麦思想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在当时的丹麦,房间里充斥着文艺复兴式的古典家具和旧样式的仿制品,这些笨重的“大家伙”在狭小的居室里拥挤不堪。
丹麦设计师们急需整理出“一个整洁的空间”。
威格纳也开始为繁复拆分,他认为一张座椅可以简约到“四条腿、一个座位、椅圈和扶手”。
在阅读了威尔汉姆·温彻尔(Vilhelm Wancher)的书籍后,威格纳受到书中《坐在明代椅上的丹麦商人》画作的启发,随意打造了第一把“中国椅”。
(Chinese Chair,1944)。
在此后的几年中,威格纳不断思考如何将明式圈椅改造成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生活用椅,同时还要融入丹麦元素。
他在第一张“中国椅”上修改脚踏、扶手和椅座,终于打造出最后版本的“中国椅”(China Chair),在丹麦和北美市场大获成功。
而他本人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中国明椅实样,却是在40 年后的20世纪80 年代。
孔雀椅(汉斯·瓦格纳)孔雀椅是著名丹麦设计师汉斯维纳的代表作。
孔雀椅的椅背以多条木杆制成,形似孔雀,因而得名。
汉斯维纳(Hans Wegner)出生于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毕业于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校,是丹麦乃至世界上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
他与其他丹麦家具设计师一样,本身就是手艺高超的细木工,因而对家具的材料、质感、结构和工艺有深入的了解。
汉斯
CH445 | WING CHAIR设计于1960年,
富有雕塑感与舒适性的CH445,内部由高密 度泡绵紧紧包覆山毛榉实木骨架。为瓦格纳 设计下最知名的"翅膀椅"主人椅。对于使用者 背部与头部支撑皆全部考虑到,再任何的随 意姿势都能舒适的放松。外部材质可挑选皮 革与布料,搭配毛丝不锈钢脚。与CH446脚 凳为绝佳搭配款。
CH25设计于1950年兼具经典与轻质也适合各种
空间的CH25休闲椅,坐垫与背部支撑皆採手工纸纤 编织,纸纤长度使用超过400公尺,每张CH25皆需10 个小时的编织製造时间,可选择原色纸纤或是黑色纸 纤。
Thanks For Watching
尽管单椅的外观简单,它确需要经过100多个 步骤完成,手工编织的座垫需要使用120多公 尺的纸纤。汉斯· 瓦格纳于1949年设计,由卡 尔· 汉森自1950年持续生产至今。
CH28由瓦格纳设计于1951年,拥
有极佳舒适度与瓦格纳标准风格的休 闲椅,无论是功能与雕塑外观皆为最 高水准的品质,有皮革坐垫与原木款 做选择。
分表现材料个性。它一改国际主义的机械冷漠,融合了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椅子 多使用圆润的转角,给人安全感与亲近感。
Hans SCENERY DESIGN
CH24 | WISHBONE CHAIR是最
具知名度的作品,其轻盈、富有吸引 力、舒适的单椅与Y字支撑背板为其 最大的注册商标。这把单椅最大成功 的因素是传统工艺与简单设计和简洁 线条的结合。
汉斯•威格纳
H a n s J . W e g n e r
大师简介
目录
CONTENT
设计理念 经典作品赏析 作品鉴赏
Hans Wegner
大师简介
THE SCENERY DESIGN
设计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设计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作者:刘宏方范旭东来源:《设计》2018年第08期摘要:坚定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主题,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汇融合,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而设计则在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章主要从设计的发展现状入手,着重从汉斯瓦格纳的家具设计入手探讨了设计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融合的方法及其重要性,提出设计应该立足本民族文化,将民族性与现代性融合,从而创造出面向世界的作品,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族性现代性汉斯·瓦格纳家具设计引言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带来了社会的重大变革,足不出户就可观天下大事,了解全球动态,这也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
与此同时,西方的各种生活习俗、行为习惯、文化风气等正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逐渐影响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设计的两种倾向设计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中国的设计也在这种信息化交流中或多或少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中国的设计界也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热衷于对西方艺术和形式的一味模仿;另一种则是以一成不变,守旧的思想来看待当今社会,认为凡是外来文化都应该排斥,凡是与本民族文化相违背都应该抵制。
这两种现象都是比较极端的做法,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视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主动交流、沟通和融合,而不是被动接受和抵制,从而提升本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互动中实现各自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得到提升和传播。
二、汉斯·瓦格纳的家具设计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民族综合文化的体现,将民族性与设计性两者合理地结合到其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斯.瓦格纳的系列家具设计是将两者成功融合的典型案例,因此下文中主要通过分析他的设计作品来阐述民族性和现代性融合的方法和重要性。
汉斯·瓦格纳坐具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特点
099关注思考摘要:通过研究汉斯·瓦格纳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特点,为产品生命周期各方面的可持续设计提供建议。
将汉斯·瓦格纳的设计特点和可持续设计的概念结合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举例,研究产品设计各方面所包含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设计存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需要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视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来进行思考和设计。
关键词:汉斯·瓦格纳 可持续设计 丹麦设计 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99-03Abstract:By studying the sustainable design features of Hans Wagner ’s design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sustainable design in all aspects of the product lifecycle.Analyzing the design features of Hans Wagner ’s works and the concepts of sustainable design to study the sustainability of product design. Sustainable design exists in every aspect of the product design and all stages , we need to think and design with a whole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he social , economic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beings.Keywords:Hans Wagner Sustainable design Danish Design Design ideas 湖北工业大学 工业设计学院 余森林 陈茜月引言汉斯·瓦格纳(Hans Jørgensen Wegner ,1914-2007)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如图1),身为“丹麦四巨匠”,他的设计被誉为丹麦现代设计语言。
汉斯·瓦格纳开挂的一生都干了些什么?以及他究竟是怎么设计椅子的?
汉斯·⽡格纳开挂的⼀⽣都⼲了些什么?以及他究竟是怎么设计椅⼦的?第⼀次知道Hans J. Wegner(汉斯·⽡格纳,1914–2007)是因为他的Y椅(WishboneChair),在台北⼀家两层楼的tea house⾥⽤的都是这把椅⼦,⽽那个项⽬的室内设计师是位⾮常亲切的瑞⼠⽼头。
于是后来便成了Wegner的“脑残粉”,再后来发觉国内的家具⼯⼚没有⼏间不在⼭寨他的椅⼦,⾄于Y椅,简直太“⼩⼉科”了。
⾄于像Wegner这样的⼤师,是根本不会有兴趣跟那些⼭寨他的猴⼦们对峙的。
你知道他的⼀⽣都⼲了些什么?除了是20世纪全球最出⾊的家具设计师之⼀,Hans J. Wegner更是上世纪五六⼗年代丹麦设计现代化的先驱。
说他是全球设计史上最优秀的家具设计师也并⾮⾔过其实。
若论作品数量,⼀⽣设计了近1000件作品,堪称创作量最丰富的⼀位。
更何况他的设计被形容为「永恒」、「不朽」、「完美地拓展设计的可能性」、「⾃由⾃在地超越所有潮流」,并到达最丰富的境界。
不仅在数量指标上,在材质与创意的议题中,Hans J. Wegner也超越了他⼤部分的同侪。
简单说来,他的⼀⽣是这么度过的:22岁,接受专业训练,确定职业⽅向1914年4⽉2⽇,Hans J. Wegner出⽣于丹麦T?nder,安徒⽣的故乡。
15岁时,就已经在故乡向⼯艺⼤师拜师学艺,并制作了他的第⼀件椅⼦作品。
18岁,从学徒晋升为熟练⼯匠。
22岁那年,服过3年兵役的Wegner正式⼊学于艺术和⼯艺美术学校,接受专业的细⽊⼯制作技术训练。
32岁,从初出茅庐到声名鹊起24岁那年,还未毕业的Hans J. Wegner就在⽼师的举荐下,与当时已在?rhus设⽴办事处的ArneJacobsen和Erik M?ller共同参与市政厅项⽬,从此⾛向⼀条不断为⼯艺⽊匠⼤师和⽣产制造商们(如Johannes Hansens)设计家具、参加各地展览活动的典型成功设计师道路:成为独⽴设计师、建筑师协会和艺术协会的成员、艺术与⼯艺学校的⽼师。
设计师与他们的椅子
层压胶合板悬挑椅
1931-1932
1933年问世的层压胶合板悬挑椅是阿 尔托在家具设计领域取得的又一伟大 成就。 这把悬臂椅有着优雅的S形轮廓线与纤 薄的桦木构架,它实际上是在向当时 运用木材进行家居设计的各种传统观 念提出挑战。
当60号高凳叠摞起来的时候,凳子腿会形成一道螺旋线。
60号高凳,viipuri凳
维也纳咖啡馆椅(14号靠背椅)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 1969,德国建筑师,是最著名的现 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 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他主张“少就是多”的理念 喜欢 流动空间的形式 ,是早期极简主 义的代表,他一生以玻璃、石头、 水以及钢材为设计材料。 他在自传中说:“我不想很精彩, 只想更美好”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 小镇。Alva Alto阿尔瓦·阿尔托, 又译为阿瓦·阿托或阿瓦·阿图, 是芬兰乃至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工 业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同时也是 20世纪带给人们最多家具设计革新 理念的北欧设计学派的领衔人物。 阿尔托被称为机器设计时代人性化 设计的集大成者。是一位设计大师 及艺术家。
心型椅子,内置玻璃钢材 质,中间贴上一层海绵, 防止碰伤,而富有弹性。 外面是羊毛绒布,背面、 靠背与座垫等部位平坦, 表面光滑。固定不锈钢脚, 表面光亮,拐弯处顺畅, 光滑不留痕迹。 独特的 心型外形设计,结构简单, 现代、时尚、美观、实用 的椅子,显示 优雅,大 方。 精心设计的靠背, 两边对称,更具有人性化。 坐上去舒适,优雅而大方。 从而达到减轻压力,消除 疲劳的效果 心椅(Hear cone chair),1959
一把叫作椅子的椅子
消费.XIAOFEI丨定制生舌 一一把叫作崎子的綺子文/蒋卓君世界上真的有一把叫作畸子的畸子,并不是你眼花看错了字。
它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叫“The Chair”它更是丹麦家具中最出名的一件设计作品,几乎所有的家具设计史书以及工业设计史书上都要提及这把独特的畸子。
这把畸子是丹麦著名设计师汉斯■瓦絡纳的设计作品,于1949年制作完成。
The Chai「如同 The Sun、The Moon这祥名词一祥是永恒的。
在英文语境中,名词前面如果加“The”意昧着世间唯一的事物。
在家具的世界中,只有畸子大师汉斯■瓦路纳的这把圆畸获得了如此称呼——The Chair,世间唯一的畸子。
072起初的“The Chair”这把椅子并没有如此晌亮的名字。
因其 椅子没有锐角而且周身圆润被称为“The Round Chair”圈椅。
将 Round去棹,走出丹麦,成为经典,这花费了不少的时光。
在 1940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丹麦的设计,直到1948年时任纽约现 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部部长的考夫曼将芬•尤尔(丹麦设计之 父)的作品推荐给美国《室内设计》杂志,丹麦设计第一次出现在 美国消费者面前,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直到18个月之 后,1950年2月的《室内设计》杂志封面上刊登了 1949年10月哥本哈根家具协会展览上展示的椅子,当时还没有名字的The Chai「,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
杂志发行之后,读 者们来信的内容惊奇的一致:哪里可以买到那把特别的圆椅?一夜之间,The Chair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设计精品,时任丹麦怖品 公司丹帕玛内高层的奥斯格•费雪率先将它命名为“The Chair”。
优雅而简约的丹麦设计赢得了更为广泛的国际赞誉。
而让其名声大噪要归功于两位总统。
1960年美国总统大 选,肯尼迪与尼克松在电视上进行公幵辩论,这场辩论的结束产 生了两个赢家,一个是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另一个就是他 当时坐的那把椅子。
夸张的指挥家——瓦格纳
在资历 制度 下, 无论 一位 乐手多糟 佳 判断, 让诠 释尽可能完美 。 我们 ”
接下来便是 大吵。 瓦格 纳的独 断专 糕, 只要待的时间够长, 就能拿到相 可 以想见瓦格纳写这封信时的一脸 行以及拒绝妥协招来了不少敌 人,
激进 的瓦格 纳可受不 了。 的苛 刻 奏看得相当高, 他 瓦格纳注意到他 “ 总 义者而不是空想家” 深谙实用性的 , 要求简直让 乐团想 造反 : 要分 组排 是 比其他 小提 琴手早来一会儿 ; 他 精 髓 。 瓦格纳 发现 自己的建议 无一 因为他 总是 被 采纳 。 他不受欢迎 , 被视作 自 、 大 练, 要全体排 练, 要更好 的乐手。 是双 重意义 上 的领 导, 当 装腔 作势、 花钱 的人。 乱 他经 旧规矩 摇摇欲 坠时, 乐团里 总会发 超前一步” 此 外, 。 瓦格 纳的音乐诠 傲慢 、 出尖 叫。“ , 乐手 们意 味深 长地 释观念对于乐团和公众来说都十分 常受到官方的谴责。 不 ” 摇着头说 ,“ 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 。 怪异, 这令他 的处境更为艰难。 瓦格 然 而他 开 始 带 来 了 欧 洲 独一
他掀起了一股 对指挥 的狂热 崇拜之 风, 指挥成了全智全视全能的圣人 ,
超 越一切规范、 语言和行为之上。 而 且他论述指挥 的文字也数 量颇丰, 他对 指挥技术的理念塑 造了接 下来 的一代人 , 他的门徒汉斯 ‘ ・ 冯 彪罗四 处传播福音, 他在拜罗伊特的剧院于
十九世 纪下半叶 向全世界 输送了许
多伟大指挥家 , 比如里希特、 维、 莱
莫特尔、 塞德尔。
设计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以汉斯·瓦格纳的家具设计为例
设计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以汉斯·瓦格纳的家具设计为例THE NATIONALITY AND THE MODERNITY IN DESIGN ——TAKE HANS WAGNER'S FURNITURE DESIGN FOR EXAMPLE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刘宏方范旭东摘要:坚定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主题,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汇融合,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而设计则在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章主要从设计的发展现状入手,着重从汉斯瓦格纳的家具设计入手探讨了设计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融合的方法及其重要性,提出设计应该立足本民族文化,将民族性与现代性融合,从而创造出面向世界的作品,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族性现代性汉斯·瓦格纳家具设计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096-02Abstract:The firm cultural confidence has become a major them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re constantly converging,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hile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 The article mainly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esign. It starts with the design of furniture by Hans Wagner and explores the method and its import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ity and modernity in design. It puts forward that design should base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combine nationality and modernity Integration, so as to create a world-oriented works, so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flourish.Keywords:National character Modernity Hans Wagner Furniture design引言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带来了社会的重大变革,足不出户就可观天下大事,了解全球动态,这也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
汉斯韦格纳
Wegner Peter's Chair,设计于1944,这把椅子是Wegner为他的同事 也是朋友的儿子作为礼物设计的,坚固安全,它是由四块木头,可 以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组装和拆卸。
摇椅
Wegner Rocking Chair ,设计于1944年,J16是大师设计的众多摇 椅中的经典之作,在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同时,可以自由活动也非常 重要。这一点特别体现在摇摆椅上。
篮椅
运用材质岑木、纸绳以最简单优雅的原形来制作一 把椅子,它轻且易于行动,集舒适与实用与一体。 设计于1986年。
肘托椅,感觉和牛角椅很像。CH20是现代和古典结合的朴
Elbow
Chair「1956年」
素的美,这个简单的和优雅的椅子,同时也是一把可堆叠 的椅子,体现了他极简主义的思想和卓越的技法。
公牛椅
公 牛 椅 , 形 似 公 牛 般 的 蓄 势 待 发 。 它 是 Hans Wegner 1961年为 Johannes Hansen 设计,造型上外向张扬。
你最好先将一件家具翻过来看看,如果底部看起来能让人满意,那么其余部分应该 是没有问题的。
我试图剥去这些旧式椅子中所有外在的风格,让它们呈现最纯粹和原始的结构。
• '椅子大师'Hans J. Wegner用最精湛的 工艺实现人体最舒适的体验通过一生无 尽的探索挖掘出材料的最大潜能强调家 具细部的精益求精追求那份彻底的纯粹...
“许多外国人问我,我们如何创造 ‘丹 麦现代’ 风格。而我都这么回答:这是 不一样的创造...... 我假设它只是更进一 步的净化过程,对我来说就是简化,将 所有元素减到最基本:四条腿,一块坐 板以及将椅脑和扶手合而为 一。”
——Hans J. Wegner
夸张的指挥家——瓦格纳
伟人指挥家系列: 夸张的指挥家——HypercriticalCond 文字一盛韵如果说贝多芬是原型,韦伯是先驱,门德尔松和柏辽兹是第一批现代指挥,那么时代的巨人,世纪最强的指挥力量,非理查德?瓦格纳莫属.他在事业伊始便与乐团合作, 他掀起了一股对指挥的狂热崇拜之风,指挥成了全智全视全能的圣人, 超越一切规范,语言和行为之上.而且他论述指挥的文字也数量颇丰, 他对指挥技术的理念塑造了接下来的一代人,他的门徒汉斯'冯?彪罗四处传播福音,他在拜罗伊特的剧院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向全世界输送了许多伟大指挥家,比如里希特,莱维, 莫特尔,塞德尔.瓦格纳属于非神童出身的少数指挥家行列,尽管有着对其他人来说是致命的缺陷,他却通过奋斗登上了顶峰.比如,他不会演奏乐器, 所以读谱能力平平,对此他并不忌讳.1854年彪罗寄给他一些乐谱请他鉴定,他坦率地承认阅读有困难. “首先,我该怎么去理解这些玩意儿呢?你知道我多么讨厌弹钢琴,我根本无法靠那种办法理解任何东西, 除非我事先已成竹在胸.要对作曲水平有个概念,和我的期待相比光靠阅读是不够的. ”瓦格纳有的是对音乐炽热而激情的爱,此外,还有对自己品位和学识—贯正确的充分自信其他人以为自己正确,而幸运的瓦格纳总是知道自己正确.他的理念很早就成型了 '并贯穿其事业生涯. 瓦格纳在自传中讲述了自己早年的音乐经历一一魔弹射手给他的印象;他如何拿到了一份”贝九”的乐谱,抄写后改成了钢琴版.贝‘九'成为我对于音乐所有奇异的想法和欲望的神秘目标.. 我生命中的精神主音. ”当时他十七岁. 十八岁那年他听到波伦茨在德累斯顿毁了”贝九”从.此指挥职业强烈地吸引着他,1834 年二十一岁时他便提琴,两把第二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野心勃勃的瓦格纳无法满足于这种品位.他想把歌剧院改头换面,在歌剧季之外再加六场音乐会套票,并仔细盘算好了所有细节: 不光要为内行提供振奋人心的音乐体验,对普通大众也不例外,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音乐会的中场休息时碰面聊天.比如一家瑞士面包店可以负责自助餐,这样大家可以在中场时补充些能量.简言之,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让大众能够在夜晚愉快地欣赏音乐会,因为人人都知道大部分人想要的不仅仅是艺术.这计划从未实现.只消快速一瞥,里加就发现瓦格纳的长篇备忘录不仅要彻底重组歌剧院,管弦乐团,甚至要改变城市的音乐生活. 接下来便是大吵.瓦格纳的独断专行以及拒绝妥协招来了不少敌人, 1839 年他被炒了鱿鱼.他一路晃到巴黎,听了阿伯内克和他的伟大乐团.那段时间他靠做苦力过活.1843 年在德累斯顿他跨出了一大步,和身材壮硕,和蔼可亲的赖辛格一同指挥.赖辛格可以忍受当地的环境,但是年轻,有远见,咄咄逼人,投入, 激进的瓦格纳可受不了.他的苛刻要求简直让乐团想造反:要分组排练,要全体排练,要更好的乐手.当旧规矩摇摇欲坠时,乐团里总会发出尖叫. ”不, ”乐手们意味深长地摇着头说, ”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 好像我们的大提琴手和倍大提琴手之前没学过拉琴似的! ”瓦格纳向赖辛格抱怨,后者只是说了些安慰话儿,这是当指挥的无法避免的命运云云.瓦格纳说: ”接着,他重重地捶了自己的肚子,希望我很快也长出一个像他那么圆的肚子来. ”另一件让瓦格纳心烦的事是乐团的座次, 乐手们在音乐会中围着合唱队坐成半圆形.赖辛格说这是从上一任指挥弗朗切斯科莫拉基(FrancescoMorlacchi) 那儿延续下来的传统,没有改变过. 瓦格纳一直在德累斯顿待了六年,才磨练成了欧洲一流的指挥.他的坚定意志能够镇住乐团,但也不停地令他陷入麻烦.然而他终究学会了接受一定程度的妥协.他在德累斯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打破资历制度. 在资历制度下,无论一位乐手多糟糕,只要待的时间够长,就能拿到相当于长聘公务员的薪水.当瓦格纳想从达姆施塔特引进一名乐手时, 差点遭到了罢工,只好放弃了这一打算.他还要与旧的首席分权制抗争.小提琴部首席卡尔?约瑟夫利平斯基(KarIJosephLipi nski)坚决反对这位年轻的指挥,想尽办法跟他捣乱.利平斯基把自我和自己的演奏看得相当高,瓦格纳注意到他”总是比其他小提琴手早来一会儿;他是双重意义上的领导,因为他总是超前一步”此.外,瓦格纳的音乐诠释观念对于乐团和公众来说都十分怪异,这令他的处境更为艰难.瓦格纳在给剧院监督人冯?吕茨乔(von Lfittschau)男爵的信中保证”不改变目前为止大家已经习惯的速度,诸如此类;指挥老歌剧时,即便这与我的艺术判断相悖,也能让我更放松;而指挥新歌剧时,我会实践我自己的最佳判断,让诠释尽可能完美. ”我们可以想见瓦格纳写这封信时的一脸苦相,别人正在幸灾乐祸地提醒他的不利处境.在德累斯顿的日子真是风雨欲来啊.瓦格纳得不停地就如何提高乐团水平的问题提交各类问题建议,报告以及备忘录.他所有的建议都相当合理.正如厄内斯特.纽曼(ErnestNewma n所言,他们带着自己的理由和信念;他们”是理想主义者而不是空想家”深,谙实用性的精髓.瓦格纳发现自己的建议无一被采纳.他不受欢迎,被视作自大, 傲慢,装腔作势,乱花钱的人.他经常受到官方的谴责. 然而他开始带来了欧洲独一无二的深邃,剧烈,高度个人风格的诠释.乐团也逐渐开始熟悉他的弗朗切斯科?莫拉基方式.多年后德累斯顿管弦乐团的长笛手告诉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FeliX Wei ngart ner),当瓦格纳指挥时, ”乐手们没有被引导的感觉,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在自由地表达自我,但他们又能完美地协作. ”有些乐手可能抵制过瓦格纳的分组排练,但当他们终于完整排练了一首贝多芬交响曲后,乐团发出了由衷的喝彩.他们从未遇见这样一位指挥,能够在每个力度变化处引出如此均衡的音响.瓦格纳要求并坚持各种各样微妙的色彩变化和力度变费利克期?魏因加特纳化,举个例子,小到”稍强”(poco crescendo 这样的记号必须跟”更强”(pi/1crescend区别开来.(今天的指挥又有几个会去观察两种渐强记号的微小差别呢?)瓦格纳一直提醒自己注意此类细节,还专门撰文论述,正如他对所有问题都会撰文论述一样;他对于表演,歌唱,舞台管理和”总体艺术”的长篇论文中的观点最终都在拜罗伊特得到了实践.没有细节应该被忽略. ”搞清楚每一个乐句,每一个小节,尤其是每个音符的意义,没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的研究了0”1846 年他终于指挥了”贝九''. 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觉得有必要给乐谱配上一段解释,于是大量使用了歌德的浮士德.(浪漫主义者对于给音乐配上说明十分着迷,即便是舒曼,约阿希姆和彪罗这样的知识分子也会在任何音乐的音符之外看到”言外之意”比.如约阿希姆深信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的末乐章再现了(《海若与利安德》的传说. 相反,卡拉拉 '舒曼则认为此曲”是一曲丛林牧歌”还,为之写了完整的说_”我从不会让虔敬发展到完全占主导的程度.如一果大师做出的错误指示会牺牲效果,我宁可让弦-乐声部奏出适度的强音,而不是真正的最强” 明.)在这场贝九演出中,瓦格纳旨在“尽可能有表现力的渲染”但.是,尽管崇拜贝多芬,瓦格纳却不是那种让作曲家说了算的指挥: 我从不会让虔敬发展到完全占主导的程度.如果大师做出的错误指示会牺牲效果,我宁可让弦乐声部奏出适度的强音,而不是真正的最强,直到和木管声部一起继续新主题;这时主题动机由两套木管乐器全力吹出.我相信,这是该交响曲诞生以来第一次被演释出了真正的不同. 瓦格纳指的是第二乐章中的段落,弦乐在为木管主题做有节奏的伴奏.这部分的处理正体现了瓦格纳及其学派所代表的”爸爸说了算” 的态度.他们不太关心乐谱上的信息,而对音乐的精神更感兴趣.1847 年瓦格纳指挥格鲁克的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OnieellAulide) 时,他让巴黎方面寄来了原稿.这只是起始点而已,他接着删掉了一些情节,重写了一些,最后全面修改了作品.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让现有版本更符合我想要的效果”请,注意,不是格鲁克想要的,而是我想要的.然而这是浪漫主义规则的一部分,而瓦格纳是浪漫主义的巅峰.在浪漫主义中,自我是一切中最重要的,演奏者就是创造者,个人的热望要比什么学术性或者忠实于乐谱这样模模糊糊的东西重要得多.十九世纪没有人会考虑”忠实”他;们考虑的是自我表达.在涉及十九世纪以前的音乐时,浪漫主义者会公开表示要对老作曲家进行现代化,让他们的音乐更适宜于当代听众,美其名日”向某人致意”李.斯特改编舒伯特的钢琴音乐时,对于自己的批量处理十分自豪. ”我把一些段落和 C 大调幻想曲全曲都用现代钢琴的形式重写了一遍,我想就算舒伯特再世也不会不悦的. ”所以说,就改编格鲁克和贝多芬的音乐来说,瓦格纳的所为是当时任何一位音乐家都会做的. 二十世纪中期也许会反对这种观念但用晚近的标准去评判之前的时代也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情况倒过来, 十九世纪的人也会对我们的标准嗤之以鼻吧.1848 年革命到来之际,瓦格纳站错了队,然后逃往瑞士.在苏黎世他也建议了一整套对乐队和音乐生活的改造办法,其中包括:乐团每年要演出八个月(五个月歌剧,三个月音乐会),成立协会以引入联票音乐会;每场音乐会须排练三次;在音乐爱好者中设立基金会;演出歌剧至少需要三十二名乐手,音乐会至少需要四十六名乐手.所有这些建议都很合理,但无一被采纳.1850—1851 年瓦格纳埋头于指挥苏黎世歌剧院, 他的曲目包括魔弹射手,诺尔玛《白衣夫人魔笛和((费岱里奥》.瓦格纳还改编了唐乔万尼》, 由他的两个助手彪罗和卡尔t 里希特帮忙准备.苏黎世还有音乐协会系列音乐会,瓦格纳在1851-1855年间指挥了其中二十二场.到1850 年代中期,瓦格纳对于指挥和诠释的理论已经成型,在1869 年论指挥的文章中有详细阐述.理解瓦格纳的诉求基础,是他对”旋律”(melo的概念,或者说音乐作品的歌唱性(也就是旋律的变体). 对瓦格纳来说,速度至关重要,但只有正确的”旋律”才能保证适当的速度. ”这两方无法分开;一方界定另方. ”瓦格纳接着写道,大部分指挥不明白什么是适当的速度,因为他们不明白歌唱性.那么如何获得”旋律”指?挥必须研究主题和音型,只有理解了乐句的特征才能决定正确的速度.瓦格纳批评了一些指挥,他们只要看到慢板就开始找这样那样的音型,然后根据该音型假设的速度来调整自己的指挥速度. ”也许我是唯一敢于在贝九第三乐章严格依据其特征而采取正确的慢板速度的指挥. ”不过正确的速度也只是其理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速度的变化—”我们的指挥不仅不明白这点,还愚蠢地取缔了它. ”瓦格纳将速度变化称为”我们所有音乐的漫画中的瓦格纳绝对生命本能”. 他的意思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有必要改变基本速度.从瓦格纳的文字中可以看出,N185o年代为止, 基本上所有的指挥都依赖于节拍器,一种以小节线为界的节拍,一种毫无微妙感或弹性的节拍.瓦格纳对速度变化的观念远远超过了它(他可能从李斯特的钢琴演奏和指挥中学到了这点,正如他从李斯特那里学到了很多其他东西).这种概念比自由速度丰富,它包含了起落,减速和加速,速度变化,它用渐慢来连接对比段落,总是显而易见又在严格的控制中.瓦格纳用名歌手))的前奏解释了这种概念,当 E 大调抒情主题进人时, ”步伐必须有一点松弛下来”以便”保持主题的主要特征, 也就是柔情”要.做到出神入化(也就是在不抹煞整体速度的基础上), 就要在乐句的前几个小节开始稍稍渐慢.然后,随着主题发展越来越紧凑, ”我就很容易把速度带回原初的轻盈状态了. ”瓦格纳想达到的效果同辛德勒对于贝多芬交响曲应该如何演奏的描述十分相似.当瓦格纳开始讨论如何指挥贝多芬交响曲时他提倡辛德勒声称是作曲家自己诠释的那种自由.瓦格纳会熟悉辛德勒的注释吗?无论如何,瓦格纳表示得很清楚,他不是要为随意改变速度辩护.他明白这其中的危险. ”当然, 就我刚才所举的例子而言,没什么能比随意进行速度变化更糟糕的了, 这会立刻向一时兴起的天马行空敞开大门,每个空洞,自负的拍子都以效果为目标,这最终会使我们的经典文献完全无法辨认. ” 到这里为止所有关于”旋律”和速度变化的论述都十分含糊;这的确为某种诠释无政府主义打开了大门.瓦格纳想要概括出一种音乐诠释的总则,但他的文字晦暗模糊,思路不清.总之,他想要定义不可定义的东西,他归纳出的通则基本上就是他的个人直觉.任何诠释行为都是折射的过程,作曲家的思想通过诠释者这一棱柱折射出来.无论瓦格纳如何发高论,诠释依然是一种基于学识加直觉的个体经验.瓦格纳的学识和直觉关乎一种更高的秩序,但它们却无法传递给其他人,所以他对诠释进行美学阐释的绝望努力注定要失败. 但是他的理论依然能够引起兴趣,他对贝多芬的评论尤为重要,因为瓦格纳指挥贝多芬的理念直接导向了一批高度个人风格化的指挥,比如尼基什,门盖尔贝格和富特文格勒.贝多芬从一开始就在瓦格纳生命中占据了特殊部分,瓦格纳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看到了神话色彩和种精神气质.他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并拓展了哲学家对于音乐的理念,音乐于瓦格纳来说”提供了一种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狂喜境界;其中意志将自己视为一切事物的全能意志”于.是贝多芬的音乐”必须向我们揭示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启示” 当然”贝'大大超过其他交响曲, 瓦格纳像被它施了咒,好像后来的马勒和布鲁克纳一样. ”贝多芬的最后一首交响曲将音乐从它本身的特质中救赎出来,进入普遍艺术的领域.这是一部未来艺术的人类福音在它之上,已无法更进一步,因为它之上便只有完美的未来艺术一一总体戏剧,而贝多芬为它造出了钥匙. ”这些话写于1849年.后来瓦格纳说贝多芬的交响曲”是真正的诗歌,致力于再现真实的对象.而理解它们的障碍在于难以确定被再现的对象到底是什么…一贝多芬所作的交响作品中的诗意对象只能由一位交响诗人才能发现”自.然这位交响诗人就是瓦格纳自己. 瓦格纳笔下的贝多芬交响曲“致力于再现真实的对象”这,的确是他的想法.在瓦格纳对”英雄” 交响曲的分析中,他把第三乐章说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快乐男', 而第四乐章则代表了男人的整体, 身心和谐.接着女人进入,交响曲最后以爱的巨大力量结束. ”又一次, 心弦颤动,人类的纯洁泪水奔涌而出;然而从悲伤中很快进发出一种欢乐的力量一一这种力量最终奔向了爱一在爱的帮助下,那完整的人现在对我们大声宣布了他的神性.派胡言?蠢话连篇?然而人们从这种浪漫的胡言乱语之下看到了一种象征意味,正是这种象征意味,使得英雄”有了一种高贵的力量点儿也不愚蠢.瓦格纳在讨论”贝五”时甚至想象了贝多芬的自言自语:我的休止必须长而严肃.紧紧地把握住它们,用力.我不是为了开玩笑或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继续才写休止. 我沉浸在慢板那种完全的持续的情感表达之中音响的最后一滴生命之血即将被抽干.我制止了惊涛骇浪, 海洋必须深不可见;我飞上云霄,拨开迷雾,慢慢展现蔚蓝的苍穹和耀眼的阳光.为此我在快板中用了延长记号一一意外的,拖长的,延续的音符. 在第一次宣布我的主题时,要沉吟一下.在三个短促暴烈的四分音符后,有力地延长降 E 音,同时理解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时的意义. 瓦格纳也许不是一位好的指挥技巧大师.一位尼基什那样的指挥能够面对任何古怪的乐团,一次排练就能得到了不起的成果.而瓦格纳,得努力再努力.他观念的新颖性令情况变得复杂,尽管这些新观念会成为下一代人的家常便饭.观察者们都同意,瓦格纳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让乐团有所反应.安东 '塞德尔证明先期排练往往很糟糕, ”因为大师很不耐烦,他希望—下子就完美起来.他长长的指挥棒尽作些奇怪而似有意味的动作,让乐手们摸不着头脑,直到他们开始明白,在这儿起作用的不是小节线,而是乐句,或者说是旋律,是表达. ”弗朗西斯 '许弗(Fra ncisHueffer)看到瓦格纳在排练时只有绝望,暴怒,嘶叫,跺脚. (几年后,萧伯纳写到了1877 年伦敦的瓦格纳音乐节,他说瓦格纳在想要重音的时候会跺脚.萧伯纳还写到了瓦格纳”紧张而神经质的瞪眼”.许) 弗说瓦格纳没有坚定的拍子,也没法带着乐团分解一部新作品中的繁难段落.但是一旦乐团反应过来, ”他就能让乐团发出一个乏味的指挥想也想不到的声音. ”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称瓦格纳的这一特点是”即时沟通的才能”. 对于那些在老派学校受训的乐手们来说,瓦格纳的拍子无法理解. 老派指挥们在4线处上上下下,而瓦格纳指挥的是乐句;英国备受尊重的权威乐评家詹姆斯.威廉.戴维森(JamesWilliamDaviso n)抱怨瓦格纳的”强拍”和”弱拍”没有区别. “至少我们就算怀着良好意愿,也无法区分他的 '弱拍 '或'强拍'如,果乐手们到音乐季结束还在他打 '弱拍'时强奏,在他打 '强拍'时弱奏, 我们就要准备一些鹅毛笔发给每个人做笔记,因为我们自己也缺乏鉴别能力嘛. ”戴维森是位杰出的文体家,这便是他精致优雅的智慧的范例.1855 年瓦格纳已是欧洲最着名也最富争议的音乐人物,他被邀指挥伦敦爱乐协会音乐会时,还在英国首都引起了不小的骚动.爱乐协会需要一个大名头的人物取代柏辽兹,指挥”新”爱乐音乐会.斯图加特的林德佩因特纳(Lindpaintner) 本是第一人选,但他拒绝了.瓦格纳同意以两百英镑的酬劳指挥八场音乐会.3y]4日他到达伦敦,立刻就开始痛恨这城市及其一切. ”我住在这里,简直就像受诅咒下地狱的倒霉蛋…一伦敦的恶劣空气让人身心麻痹.此外,还有无法忍受的煤炭废气,哪里都躲不开,不管是屋子里还是马路上.每个人的手都像扫烟囱的样,我必须每个小时洗一次手. ” 他一如既往地缺乏风度,在剧院的休息室四处抱怨,大声地说他很后悔来伦敦,他的美感受到了冒犯云云.各大报纸没有放过这一点,可想而知这对瓦格纳没什么好处.当他得知每场音乐会只有一次排练时很不高兴,而第一场音乐会的排练证实了他最糟糕的担心〜他惊恐地发现乐团完全是一套门德尔松式的传统.瓦格纳到处都能嗅到门德尔松(其时已过世八年)和犹太人的气息. ”门德尔松指挥过这支乐团相当长一段时间, ”瓦格纳后来写道,尽管不太准确(门德尔松一生只指挥过该团五次), ”门德尔松式的演奏成了众所周知的传统. ”瓦格纳继续漫画指挥与乐队写道: 事实上,该协会音乐会的特色与习俗传统如此登对,以至于像是门德尔松从他们这里发展出了自己的模式.这些音乐会需要大量音乐供应,但每场演出却只允许一次排练,连我自己也只能任由乐团依循传统,并由此熟悉了那种演奏风格,它一刻不停地迫使我想起门德尔松的教化.(瓦格纳此处指的是门德尔松称”太慢的速度是魔鬼”.音)乐好像从一个公共喷泉里流淌出来,想试着检验一下也根本没门儿,每个快板部分都以无可争议的急板结束乐团演奏时永远是中强,从来没有奏出过真正的强或真正的弱.在某些重要时刻,只要可能,我至少会坚持一下我自己认为正确的诠释方式以及正确的速度.好乐手们没有反对,并表现出由衷的愉快,公众也明显没有觉得不妥;但是评论却骂声一片,以至于委员会有一次竟让我把莫扎特降 E大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快速过一遍,这是大家习惯的方式,就像门德尔松当年演的那样. 瓦格纳表现出了不屑.当时伦敦的习惯是戴着白手套出场,然后再脱掉.但在一次音乐会上,瓦格纳戴着手套指挥了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在演另外一首乐曲的时候才脱掉.乐团对瓦格纳的兴趣与媒体痛恨瓦格纳的程度相当.第一次排练时他背谱指挥了”英雄”交响曲,这在当时几乎是前无古人的伟绩.排练后乐团进出了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但是评论对瓦格纳从不留情.戴维森的酷评很典型: ”从来没有一个外国指挥是如此自命不凡,给人留下如此不愉快的印象…… 结果就是一系列无法比拟的无能的演出…•-爱乐协会要是再来几场这样的音乐会就可以关门大吉了0”唯位支持瓦格纳的评论家是每日新闻的乔治 '霍加斯(Ge0rgeHogarth),所有其他评论家都对瓦格纳的理念感到迷惑.这其中也许掺进了些沙文主义,因为在瓦格纳来之前当地媒体曾经热议过是否应由英国人来指挥这些音乐会.当然也有人真心反对瓦格纳的微妙差别理论,特别是他的速。
瓦格纳《纽伦堡的民歌手》前奏曲的音乐分析
瓦格纳《纽伦堡的民歌手》前奏曲的音乐分析作者:李传兴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内容提要]《纽伦堡的民歌手》是瓦格纳中后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歌剧的前奏曲结构完整,独立性强,常常作为管弦乐曲单独上演。
前奏曲将“主导动机”技术与奏鸣曲式结构完美的结合起来,内容充实,可以视为整部歌剧的浓缩,它利用“主导动机”的思维,引领观赏者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和理解歌剧的故事。
[关键词]瓦格纳/纽伦堡的民歌手/主导动机/奏鸣曲式中图分类号: J6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3)02-0026-3一、一般情况查理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于1867年首演后的二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的歌剧《纽伦堡的民歌手》也创作完成,这部歌剧虽然没有《尼伯龙根的指环》那样的恢弘气势和庞大结构,也没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强大的悲情和卓越的音乐,但是这部歌剧“现实主义”的内容题材、回归“传统”的音乐特征,以及并“不常见”的喜剧情节和对“评论家”的揶揄和暗讽,在瓦格纳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
歌剧《纽伦堡的民歌手》讲述的是发生在16世纪德国纽伦堡民歌手会社的故事:青年武士瓦尔特爱上了“工匠歌手”伯格纳的女儿伊娃,伯格纳却想把女儿嫁给小官员贝克麦瑟,在著名的民歌手萨克斯的帮助下,瓦尔特在歌唱比赛上打败了贝克麦瑟,最终赢得了伊娃。
汉斯·萨克斯在剧中是一位特别的人物,因为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16世纪的德国,曾经创作过大量的歌曲,在当时的民歌手行会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被视为“富于艺术创造力的德意志精神的最后一位代表”。
瓦格纳将其引入歌剧《纽伦堡的民歌手》的目的是明确的,瓦格纳在追求其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一直希望能在过去的年代中寻求一位能够代表他,就像他将古希腊的“悲剧”视为代表他的整体艺术观念的音乐体裁。
汉斯·韦格纳——丹麦家具设计传奇
汉斯韦格纳——丹麦家具设计传奇
熊雅琴
【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他出生于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
20世纪50年代,是他让丹麦设计风靡全世界,他的设计不跟随潮流,尊重传统,承袭文化,欣赏自然。
他的设计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
他的天分与生俱来,从小他就着迷于切割,雕刻,对设计有着令人惊奇的感受,并深深地渴望创造出漂亮而实用的家具。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熊雅琴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664.01
【相关文献】
1.汉斯·韦格纳与中国主义
2.汉斯·韦格纳大师之椅的色彩体验
3.丹麦家具设计典范
汉斯·韦格纳作品解析4.设计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以汉斯·瓦格纳的家具设计为例5.汉斯·韦格纳编织座面木制座具之形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chair制作过程视频网址:/v_show/id_XMjM4MDgzMDIw.html
汉斯瓦格纳,人物简介
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1914-2007,生于丹麦。
1936年瓦格纳去哥本哈根当地的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设计。
二战期间,瓦格纳进入雅各布森建筑事务所工作,主要负责室内和家具设计。
是享誉世界的丹麦家具设计大师,一生创作了超过500多件椅类作品,制作超过2500个家具图样和近千幅家具草图,缔造众多经典,被称为“椅子大师”。
他的作品专注于在追求人体最舒适的基础上挖掘材料的最大潜能,线条洗练、结构简洁,让人感觉极为亲切。
关于设计
瓦格纳主要设计手法是从古代传统设计中吸取灵感,并净化其已有形式,进而发展自己的构思。
瓦格纳对设计精益求精,并不在意产量,丹麦是个资源有限的国家,对每种材料最合理的使用是每一位杰出设计师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任何时候,瓦格纳都亲自研究每一个细节,瓦格纳尤其强调一件家具的全方位设计,认为“一件家具永远都不会有背部”。
他是这样教别人买家具的:“你最好先将一件家具翻过来看看,如果底部看起来能让人满意,那么其余部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汉斯瓦格纳的一生
1914-2007
1936年他去了哥本哈根,
1936-1938年在哥本哈根的工艺学校学习,毕业后被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和莫勒(Erik Moller)邀请去为奥尔胡斯城市大厅设计室内陈设品和装饰物。
1938-1942年,他分别在雅各布森和莫勒的建筑师事务所担任家具设计师。
1943年他在奥尔胡斯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室
1943年,伦敦的TheRoyalSocietyofArts颁发给他皇家工业设计师的荣誉。
他几乎获得了颁发给设计师的重要头衔奖项。
此外,他的家具成为全世界主要的设计博物馆的收藏品,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他是全球公认最具创造力且多产的家具设计师。
1946年在哥本哈根设立了他自己的设计室
1946-1950年在哥本哈根工艺学校家具设计系教学
1984年他荣获丹麦女王授予骑士勋章
1995年他的艺术博物馆在Tonder开馆。
2007年1月26日去世。
代表作品
1944年瓦格纳受命设计一种木质椅,要求用最高的标准做成最弯曲效果的扶手椅,瓦格纳为此构思了多种方案,但始终不能令人满意,直到有一天看到中国圈椅时才茅塞顿开,于是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中国椅”、Y椅,以后数十年中瓦格纳一直从事“中国椅”的设计探索。
另一种吸引瓦格纳的外国传统设计就是英国的温莎椅,当时已经有很多设计师在温莎椅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设计思路,形成庞大的“温莎椅系列”,但瓦格纳的诠释格外突就是他中国椅[1]于1947年设计的“孔雀椅”,“孔雀椅”一经展出,立即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汉斯·瓦格纳椅子分析之——The Chair
这是一张看起来挺简单和普通的椅子。
它是如此的普通,以至于每个人都觉得可以与它亲近,并且,下意识地会觉得坐上去应该蛮舒服。
它的四只椅脚柔和地向两端逐渐收窄,让整体造型显得轻盈。
上端承接着弧形椅背,雕塑般的曲面转圜得不动声色,但仍能看出木头插接的榫卯痕迹,由此形成对称的锯齿状纹路,几乎成为整把椅子唯一一处可称为装饰的地方。
扶手处蜿蜒而下,转角微微向前突出,正可承托手肘以最自然的姿势下垂或支撑起上半身。
坐垫部分微微向下弯曲,契合身体坐下的弧度,从正面看去,正好处于椅子的黄金分割点上——完美的比例。
背部和坐垫之间的空的区域,给予整个结构一种放松而经济的形态,让坐它的人无论胖瘦都能自由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
它端庄而温和,不具丝毫的侵略性,仿佛可以被放在任何地方而不与环境产生冲突,却又无时不在静静地释放它的优雅,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它的名字就叫“The Chair”——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
它很可能是丹麦家具中最出名的一件作品,几乎没有哪一本家具设计史的书上不曾提及这把椅子。
“The Chair”1949年最初被设计出来的时候,被称呼为“The Round Chair”(圈椅,因其周身圆润而无锐角。
1950年的美国《室内设计》(Interiors)杂志在其封面上刊登了这把椅子,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后来人们直接尊称其为“The Chair”(椅子),以示其独一无二的地位。
“The Chair”更是一张连美国总统肯尼迪都坐过的椅子,1960年的美国首次总统候选人尼克松、肯尼迪的电视辩论直播上,当时电视辩论舞台上选用的椅子就是“The Chair”,让“The Chair”一夕成名,因此这把椅子也被称为“肯尼迪椅”。
之后,许多国际重要场合也皆可看到《The Chair》身影,而Wegner的知名度也随之跃上国际。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把椅子被丹麦皇室用来接待外宾,印上邮票,并曾作为国家礼物赠送给美国总统克林顿。
时至今日,在各种国际重量级会晤中,也总少不了“椅子”的身影。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会场中也同样使用The Chair,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
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肯尼迪椅《The Chair》使得Wegner的设计走向世界,也成了丹麦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
作品设计的理念由来:Wegner认为创作是不断简化的过程,他的设计很少有生硬的棱角,转角处一般都处理成圆滑的曲线,给人以亲近之感。
The Chair的设计就是如此,这把椅子
最初是为有腰疾的人设计的,坐上去十分舒服,拥有流畅优美的线条,精致的细部处理和高雅质朴的造型,仅保留四只椅脚、一块坐板、椅背与扶手的The Chair,就像是件富有艺术美感的雕塑作品,优雅的线条、完美的Z字型榫接技术、舒适的坐感,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仍少有作品可与比拟,因而赢得了“椅子中的椅子”的美称。
这种椅迄今仍颇受青睐,成为世界上被模仿得最多的设计作品之一。
听起来它享有如此众多的荣耀,如果所有的椅子都有思想的话,它一定被其他椅子嫉妒坏了。
但是,让它成为一张“高高在上的椅子”,却不是椅子的设计者——来自丹麦的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Hans J.Wegner1914-2007)的初衷。
瓦格纳并没有对“The Chair”或他的其他任何设计寄予参与总统选举那样远大的志向。
他的目的仅仅是提供舒适的、奢华的但是在普通人所能承担的价格范围内的设计。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的设计现在通常以几千美元的价格在拍卖会上出售或为高级家具商所拥有。
瓦格纳在1997年的一次采访中表达了他的这种失望。
他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制造一张椅子的时候,运用了最基本的语言、最传统的构造。
The chair制作过程视频网址:/v_show/id_XMjM4MDgzMDIw.html
作品运用的材质造型等寓意:“椅子”的扶手由几块实木拼接而成,其间融合了中国的榫卯结构,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省木料,而且比西方惯用的曲木技术更完整地保留木头原本的自然品质。
木头表面没有刷漆或涂料,不加粉饰,只在完工时用一层肥皂片擦拭,以便于后期保养。
并帮助它形成一层天然的光泽。
“有了这层肥皂,即使有时会有刮擦的痕迹,木头也会自己修复如新,”瓦格纳的女儿Marianne说,“这是一个艺术化的决定,同时有助于物体的持久保存”。
瓦格纳坚信,一张好的椅子必须能够耐用50年。
“The Chair”可能是对这种理念的最佳注解。
“The Chair”最初的制造商Johannes Hansen于1990年倒闭,PP Møbler接管了这家公司所有的业务,直到今天,他们还经常承接来自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椅子维修。
如今,这款椅子成为PP Møbler的主打产品,它们的代号是PP501或503,区别在于501是藤编坐垫,503是皮质坐垫。
会比皮质显得更闲适一些,后者则常常出现在更正式些的场合。